手工的藝術(這是特殊的導電油墨.我們鼓勵你打開這本書.然後『駭』了這本書)
- 作者:凱倫.威金森&麥克.派翠屈(Karen Wilkinson&Mike Petrich)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5-08-27
- 定價:690元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
水泥工阿鴻親授30年實戰工法學:基礎放樣、排水設定到進階泥作,完整解析步驟流程,監工、施工不出錯!
-
為無聲者發聲:達賴喇嘛的七十年和平抗爭,守護西藏及其人民的自由與權利【首刷限定尊者扉頁印簽】
-
罪、罪犯與他們的產地:第一本最接近台灣民情與文化的犯罪心理全解析,原來「罪」與「犯罪」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
西藏女性上師的隱密世界
-
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
大亂局:東印度公司、企業暴力與帝國侵略
-
超圖解!木作工法百科:從基礎到進階工法,按流程照步驟逐一拆解,施作要點×監工細節×設計一次到位
-
什麼是灌頂?──灌頂意義.大手印修持問答
-
以為無人傾聽的她們:台灣首部人工流產文集
-
山稜上的無名英雄:從背工到高山協作,雪巴人、巴爾蒂人在大山深處寫下自己的勝利
內容簡介
目錄
作者資料
凱倫.威金森&麥克.派翠屈(Karen Wilkinson&Mike Petrich)
敲敲打打工作室的共同總監。他們認為自己在探索博物館理所扮演的角色,是激發人們對於「做」和「知」的熱情。他們深信工作室教育學,並認為每個人都有透過用雙手親自操作,來深入思考的機會。他們也對人們是如何自行發展出個人的、獨特的世界觀,感到無比好奇。兩人在大學時,都是明尼亞波里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學生;麥克主修藝術、影像製作和攝影,而凱倫則是專攻環境設計。在他們求學的過程中,兩人開始對這樣的想法深信不疑:親手建構某種東西,是一種非常有力的學習方式;而美學在其中占有重要的角色。但是這種重要的學習法,卻在除了幼稚園和研究所之外的正規教育中,經常遭到忽略。 在加入探索博物館之前,麥克和凱倫分別在哈佛和麻省理工攻讀教育和科技碩士。現在,麥可是探索博物館的實做協會總監,而凱倫則是學習工作室的總監。他們兩人搭擋,一起設計出融合了科學、藝術和技術的教程,作為校內和校外教學的內容,已經有超過二十年了。對於手作和敲敲打打,他們不僅加以促成,還提供了非正式的學習空間,讓人們有機會用自己的、深刻的方式,和個人學習聯結在一起。他們和各式各樣的對象一同工作過:有博物館的觀眾、小學生、西藏僧侶、監獄囚犯、還有研究生,這些人全都很開心地把敲敲打打工作室當成自己家一樣,在這裡和稀奇古怪的一群藝術家、教育者和創新者,一起敲敲打打,從做中學。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