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吃什麼」的權力要回來:掰掰孟山都,世界公民的糧食覺醒運動
- 作者:瑞秋.舒曼(Rachel Schurman)、威廉.孟若(William A. Munro)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14-06-20
- 定價:360元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完整認識基改/反基改發展故事、了解糧食自主權重要性的第一書
你知道便利商店、市場上琳琅滿目的食物種類都是假象嗎?
「吃」的自主選擇權,在跨國企業從育種到食品販售都一手掌控之後就不斷地流逝……
我們該做什麼?我們能做什麼?全球各地的公民又做了什麼?
這些答案,或許都可以從「小」(公民團體)與「大」(勾肩搭背的政府與跨國企業)交鋒的精采故事裡找到。
對於基改科技的出現,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美好想像……
大企業砸下重金,從各地的一流學府挖角重量級研究者。這些出色的人才不再需要為了爭取經費而煩惱,只要和同樣傑出的夥伴一起努力找出更利於種植/養殖的基因改造方式,投身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之中同時也造福人類──解決糧食短缺、飢餓的問題,更幫助許多小農脫離貧苦。
這樁美事,他們為何不買單?
開始有人察覺到,許多大企業之所以在生物科技產業投進大筆資金,不單單為了追求科技進步,也不僅僅是想順便海撈一筆,「造福人類」的背後暗藏著複雜的利益糾葛和食物安全問題。憂心一旦種子、農藥、販售管道都為同樣的財團所掌控,他們還剩下什麼?在政府與財團關係友好、狼狽為奸的情景下,他們該怎麼伸張自己的糧食權?
一個從歐洲開始覺醒的意識,如何蔓延全球,從網路上、餐桌上、世界各地串連起來,策畫一次次出奇制勝、小蝦米對抗大企業的精采行動?
了解之後,你還可以做更多
這些為理想而結合的群眾故事,及他們合作策畫的過程,不僅好看、不僅能令你更全面地看到糧食議題的全貌、不僅提供你更清楚能努力的方向和可能造成的影響,而從中獲得的啟發,更能延伸應用至各個公眾議題上。從糧食議題出發,關心每一個面向,並且為你心目中的美好生活而奮戰吧!
【口碑推薦】
◎文魯彬(綠黨中評委)
◎吳明昌(屏科大農學院院長)
◎吳東傑(綠色陣線執行長)
◎張瑋琦(竹教大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張鐵志(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總主筆)
◎郭華仁(台大農藝學系教授)
◎黃淑德(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
◎葉俊榮(台大講座教授)
◎蔡培慧(世新社發所助理教授/台灣農村陣線秘書長)
◎賴青松(青松米穀東俱樂部農伕)
「本書探討跨國大企業與民間團體之間的對抗,解釋何以少數反基改人士能讓歐洲態度丕變而改採對基改不友善的立場,在美國沒那麼成功,而在非洲則發展出不同的故事。作者對基改科技及產品的態度較為中性,但也點出社會運動改變基改科技面貌的關鍵點。以這樣的觀點切入,本書在基改產業的書中獨樹一幟;引人入勝的寫法,讀起來令人欲罷不能。」
──郭華仁(台大農藝學系教授)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爭端怎麼開始的?
第二章 話說從頭:孟山都做了什麼事?
第三章 醞釀全球運動
第四章 西歐生物科技產業奮鬥史
第五章 在美國創造爭議
第六章 非洲的生物科技戰爭跟農業發展
總結 生物科技可以有不一樣的未來?
作者資料
瑞秋.舒曼(Rachel Schurman)
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社會學系與全球化研究的教授,同時也是共同編撰Engineering Trouble: Biotechnology and Its Discontents一書的人。
威廉.孟若(William A. Munro)
伊利諾伊衛斯理大學政治科學系教授,他同時也是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State: Conservati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State-Making in Zimbabwe一書的作者。
基本資料
作者:瑞秋.舒曼(Rachel Schurman)、威廉.孟若(William A. Munro)
譯者:池思親
出版社:臉譜
書系:臉譜書房
出版日期:2014-06-20
ISBN:9789862353653
城邦書號:FS0034
規格:平裝 / 單色 / 34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