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查無此史:哥倫布沒有發現新大陸?印度其實沒有咖哩?西班牙人沒有滅掉阿茲特克?深度尋訪歷史上最「偉大」的謊言與真實
-
為無聲者發聲:達賴喇嘛的七十年和平抗爭,守護西藏及其人民的自由與權利【首刷限定尊者扉頁印簽】
-
維京傳奇:來自海上的戰狼【中古歐洲系列二部曲經典改版回歸】
-
清明上河圖:宋朝的一天【慶功破萬限量筆記本版】
-
犯罪手法系列2─毒物研究室:250種具有致命效果的經典毒物、植物、藥物和毒品(新版)
-
這樣說,跟誰都能聊信仰:不冷場、不對抗、不尷尬,聰明又友善的溝通法則
-
圖解建築結構入門:一次精通建築結構的基本知識、原理和應用
-
圖解S造建築入門:一次精通鋼骨造建築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
-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下冊,北馬其頓、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俄羅斯篇)
-
野生的東歐: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中冊,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科索沃篇)
內容簡介
世界兩大超級強國之一的解體,以及由列寧所創建、由史達林加以鞏固的極權體制之崩潰,是一段針鋒相對、各懷鬼胎、爾詐我虞的故事。兩名二十世紀重量級角色之間的惡劣私人關係,最後把事態激化到圖窮匕見的地步。
康納.歐克勒瑞圍繞著一個日子──1991年12月25日──扣人心弦地敘述了蘇聯的解體過程,而米哈伊爾.戈巴契夫就在那一天辭去總統職務,蘇聯從此走入歷史。歐克勒瑞以當天為起點,回顧了之前六個年頭各種波濤起伏的事件:戈巴契夫著眼於「公開性」(glasnost)和「重建」(perestroika)的改革政策;波里斯.葉爾欽灰頭土臉地遭到免職,以及其後的登峰造極;蘇聯百姓日益艱辛困頓的生活;昔日俯首聽命的各個加盟共和國變得日益桀驁不馴;以及共黨強硬派試圖扭轉頽局而在1991年八月發動的政變。
八月的流產政變既削弱戈巴契夫,同時也強化葉爾欽的聲勢。事態於是快速演變成十二月時的局面,接著在一座冰天雪地的中歐森林內舉行秘密會議,決定了那個共黨巨無霸的命運,時鐘隨即滴滴答答地走向末日。攤牌時刻所呈現出來的形式,則是兩名對手進行為時九小時的談判,其結局為戈巴契夫淚流滿面,而葉爾欽勝券在握。
最終促成蘇聯解體的東西卻並非戰爭或反革命行動,而是疲憊不堪的戈巴契夫於助理們含淚目光的注視下,從一位美國記者那邊借來簽字的鋼珠筆。當西方國家正在歡慶耶誕佳節之際,克里姆林宮上方的紅旗冉冉降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已不復存在。米哈伊爾.戈巴契夫那位心思細密、以改革為念的共產黨領袖,是西方人眼中的英雄,結果他卻被其飲酒無度、大搞民粹的對手逐出辦公室和總統官邸。
歐克勒瑞曾在1991年擔任派駐莫斯科的通訊記者,並與一位蘇聯公民結為連理,後來更多次返回俄羅斯。他針對一個關鍵性的世界事件,做出了既生動有趣又細緻入微的研究報告,而其依據是對許多實際參與者進行採訪的內容,以及各種聚焦於那些私人恩怨與政治大戲的回憶錄、日記和官方文件。本書既是敘事史,同時又具備了一部冷戰驚悚小說的緊張節奏與懸疑氣氛。
目錄
導讀(周全)
俄羅斯/蘇聯主要人物表
序言
導言
第一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黎明前
第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日出之際
第三章 招聘推土機
第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早晨
第五章 突襲莫斯科
第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午十時許
第七章 一大桶穢物
第八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傍午時分
第九章 死而復生
第十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午
第十一章 煤油深可及膝
第十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午後
第十三章 獨裁政權展開反撲
第十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三時許
第十五章 挾持芭芭拉.布希
第十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時許
第十七章 背信棄義、無法無天,而且丟人現眼
第十八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黃昏
第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
第二十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傍晚
第二十一章 中央撐不住了
第二十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薄暮
第二十三章 「核桃廳」內的交易
第二十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上
第二十五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夜間
第二十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深夜
第二十七章 十二月二十六日:第二天
第二十八章 十二月二十七日:打劫者的勝利
第二十九章 政爭的延續
注釋
參考書目
譯名對照表
俄羅斯/蘇聯主要人物表
序言
導言
第一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黎明前
第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日出之際
第三章 招聘推土機
第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早晨
第五章 突襲莫斯科
第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午十時許
第七章 一大桶穢物
第八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傍午時分
第九章 死而復生
第十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午
第十一章 煤油深可及膝
第十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午後
第十三章 獨裁政權展開反撲
第十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三時許
第十五章 挾持芭芭拉.布希
第十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時許
第十七章 背信棄義、無法無天,而且丟人現眼
第十八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黃昏
第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
第二十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傍晚
第二十一章 中央撐不住了
第二十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薄暮
第二十三章 「核桃廳」內的交易
第二十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上
第二十五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夜間
第二十六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深夜
第二十七章 十二月二十六日:第二天
第二十八章 十二月二十七日:打劫者的勝利
第二十九章 政爭的延續
注釋
參考書目
譯名對照表
作者資料
康納.歐克勒瑞(Conor O’Clery)
出生於貝爾法斯特,曾在蘇聯的最後幾個年頭生活和工作於莫斯科,擔任《愛爾蘭時報》駐莫斯科特派員。歐克勒瑞因為關於蘇聯的報導,於1987年榮獲「愛爾蘭年度最佳記者獎」,並且在2002年針對九一一攻擊事件做出第一手論述,再度獲頒同一獎項。他任職於《愛爾蘭時報》的三十年期間,亦曾派駐倫敦、北京、紐約和華盛頓。歐克勒瑞目前擔任《環球郵報》駐愛爾蘭特派員,並且撰寫過許多本書籍,其中《趁我們還活著》一書(美國慈善家查克.菲尼的傳記),獲《經濟學人》和《美國商業週刊》評選為2007年年度最佳書籍。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