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音樂
為什麼是馬勒?:史上擁有最多狂熱樂迷的音樂家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為什麼是馬勒?:史上擁有最多狂熱樂迷的音樂家

  • 作者:諾曼.萊布列希(Norman Lebrecht)
  • 出版社:大藝
  • 出版日期:2013-07-03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折 332元
  • 書虫VIP價:332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15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499輕鬆升級VIP/外版暢銷必買75折起!

內容簡介

◆《誰殺了古典音樂》作者、知名音樂評論者諾曼・萊布列希力作 不是貝多芬?也不是柴可夫斯基? 馬勒是史上擁有最多狂熱樂迷的音樂家! 許多人中了他的蠱,無可自拔! 他不僅影響了藝術的發展,甚至政治人物、科學家……,當然也有不少人不喜歡他,卻無法蔑視整個世界對他的瘋狂! 諾曼・萊布列希帶領讀者重回馬勒在世的每個時期,剖析為何這樣具有全球普遍性的熱潮獨獨發生在馬勒身上,揭示馬勒與他的音樂如何或顯明或隱微地影響著人們。 【精采內容】 美國電影協會評分為最棒的25部電影中,有一半以上的配樂作曲師受到馬勒的影響。「馬勒這傢伙是誰呀?」一位好萊塢製片甚至問:「我們可以找他來簽配樂合約嗎?」即使是當代樂壇,受影響的就包括了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死之華合唱團(Grateful Dead)、約翰.佐恩(John Zorn)……等,多不勝數。 他是唯一進入主流文化的交響曲作者,輕易就跨越了文化與政治的藩籬,在所有人心中召喚出共同的歡笑與淚水。不知為何,他總能對各種人產生影響。明明荀貝格(Arnold Schoenberg)與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的曲風更大膽,而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和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的作品旋律更明確,為什麼最後世界卻選擇擁抱馬勒? 為什麼是馬勒?為什麼他的作品突然流行起來?究竟我們著迷的是他的音樂還是他本人?又或者,因為在當時的維也納,從婚姻到軍隊等大小體制都面臨時代挑戰,一切都在改變,所以我們著迷的是那種與現在截然不同的文化大熔爐氣氛?又或者以上三者皆是?那可是一個擁有佛洛伊德、馬勒、馬赫、維根斯坦、赫澤爾、托洛茨基和青年希特勒的維也納,那是創意的熔爐,是個人主義遇上現代主義之時,利己主義與理想主義正面交鋒,而情慾與美學、一切的崇高或平庸,也都在此時此刻短兵相接。而在這些核心人物當中,馬勒最大的魅力在於改變世界的決心,以及他願意面對民眾敵意的勇氣。對某些人來說,他是英雄,但其他人只覺得他自我耽溺,不過無論是他本人或是他的人生故事,卻無疑都讓人驚嘆不已。 他的音樂既高雅又平庸、既原創又充滿指涉、同時讓人讚嘆又無感,而這都不是一般標準能所能衡量。馬勒的音樂是一場開放式的心理遊戲,而那還只是我們智識上所能得到回饋。此外,馬勒的音樂還具有美學以及抒發情緒的功能,因此能提供我們無時無刻需要的安撫、啟發,以及自我進步的精神療效。馬勒的每一首交響樂都是挖掘自我內在真相的強力搜尋引擎,於是在追尋馬勒的過程中,我們也開始了探索自我的旅程,而有些時候,這些旅程真的幫助了我們。 馬勒就像佛洛伊德一樣,他們都在告訴我們「做自己是沒問題的」,那甚至是一件可敬的行為。他的音樂在要求集體服從的世界中重新肯定個人的存在,那正是一個人能夠從藝術或信仰中得到的至高慰藉:幫助我們與自己和平共處。這就是馬勒改變人們一生的方式。 馬勒和卡夫卡(Franz Kafka)一樣,用一種非常大膽、嚇人的俗世手法結合了自傳、自我分析與社會批判。他也和喬伊斯(James Joyce)一樣,用世界本身雜亂無章的形式來描述世界。他的音樂語言並不像荀貝格或阿波里奈爾般節制、新穎或超現實,反而是一種平凡的口語,再加上時不時的回憶閃現、時間快轉、少見的俚俗語言、彷彿放錯位置的子音,以及各種禁忌思想。 因為創造了以諷刺手法活用的樂句,馬勒得以在音樂中產生多重意義。不過即使在自由開放的社會中,藝術仍需要能在表面及內裡呈現差異。馬勒的作品編制常常超過百位樂手,因為他希望能呈現出最淒美、最私密,並且最隱晦的人類情感。他所使用的媒介與其中的訊息呈現出巨大差異,彷彿向我們暗示,在這個習於集體服從的社會中,內在的自我即將瀕臨滅絕。馬勒總是在向社會吶喊著這項私密的訊息,於是在擠滿三千人的音樂廳中,你也總會覺得自己正在獨自聆聽馬勒。 「每首交響曲都像一個世界,必須含括一切」對馬勒而言,音樂不只是娛樂,而是能參與「影響全球事務」以及個人道德的要角。第一號交響曲就在攻擊世界對早夭孩童的冷漠,第二號交響曲則在批判尚未完全剷除的教會干政問題,第三號交響曲意圖喚起環境意識,第四號交響曲則擁抱受到種族歧視的邊緣人,而這些都是從未有作曲家嘗試過的創舉。一旦我們把馬勒的高遠理想與傳統對手的渺小目標相比,也許就能解釋為何馬勒得以超越自己的時代,而史特勞斯卻不行。馬勒「足以撼動世界的影響力」從不是為了個人名譽,而是想要改善人類處境。 一位朋友曾在排練第六號交響曲時質問馬勒:「為什麼像你這樣一個善良的人也會如此殘酷、如此缺乏同情心?」馬勒尖酸地回答,「因為你們就是我每天必須面對的殘酷,我每天必須忍受的痛苦。」 回到他個人,直率的個性造成際遇的逆礙;周旋於情感之間的糾葛,加諸個人的健康狀況,形成了他不乏苦痛的一生。然而,在起伏顛波的生活中,他曾言:「我所有絕望的力量只能寄託於憂傷,憂傷是我僅剩的撫慰」。這是一份多麼了不起的決心!多數人只想逃離憂傷,但馬勒卻選擇擁抱它。憂傷是他的庇護所,是他在迷失於世間時僅剩的家屋。與其逃避苦痛,他反而將苦痛的自我轉化為創作的溫床。他在信中提到憂傷的段落非常關鍵性,因為在那之後,「陽光灑落我的全身,包覆我心的冰霜就此溶解」。他沒有選擇自我傷害,反而決定自我療癒,藉由藝術創作修補他的生命。 除了華格納外,沒有作曲家留下像他這麼多的「第一手目擊資料」;關於他滑稽的走路方式至少有一打以上的記載。 本書作者、國際知名音樂評論家諾曼.萊布列希(Norman Lebrecht)從自己與馬勒的淵源談起,細細爬梳所有與馬勒相關的書籍、檔案、口述資料,列示並探論馬勒作品與主要唱片錄音,建構出馬勒的一生,並闡述他對於馬勒現象的見解。不論你是否是馬勒的樂迷,甚至喜不喜歡馬勒,又或者是否關心近代文化現象,即使從一個單純的故事閱讀者身分出發,這都是一本精采難以釋卷的讀物。 【好評推薦】 「兼具強大熱情與說服威力的著作!」 ──《CLASSIC fM》雜誌,編輯選書 「如演說般地令人讀來酣暢。」 ──《獨立報》(The Independent)書評唐金(Boyd Tonkin) 「令人沉浸其中,漫談閒語與學習兼具,如讓馬勒重演人生。」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編織舊往與軼聞,萊布列希深掘個人的經驗,創造出一部高度非傳統卻富含細節拼匯總作品。」 ──《蘇格蘭人報》(scotsman),音樂作家貝瑞‧米林頓(Barry Millington) 「此書將馬勒的意義簡明地描摹出來,並且做得非常好。」 ──《時代》(The Time) 「非凡超絕、扣人心弦!」 ──BBC「前排」節目(Front Row) 「閱讀本書會感激萊布列希的熱情與個人文化史高度。」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指揮家里昂‧波特斯坦(Leon Botstein)

目錄

◎序言 馬勒之後的另一波洪流 005
Preface : After Mahler, Another Deluge ?

◎導論 如何拼湊馬勒的一生 011
Introduction : Desperately Seeking Mahler

◎第一部分 為什麼是馬勒?
Part I : Why Mahler ?

‧1 常見的疑問 Som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019

◎第二部分 馬勒是誰?──生命與時代
Part II : Who Is Mahler? - The Life and Times

‧2 出生在無名之地(1860-1875) Living in a Nowhere Land 045
‧3 城市之夢(1875-1887) City of Dreams 067
‧4 如世界壯闊的交響曲(1887-1891) A Symphony Like the World 087
‧5 再次復活(1891-1894) Rise Again 099
‧6 愛情告訴我的事(1895-1897) What Love Tells Me 127
‧7 權力的滋味(1897-1900) A Taste of Power 145
‧8 維也納最美的女孩(1901)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Vienna 167
‧9 幸福的小插曲(1902-1906) Small Interludes of Happiness 193
‧10 三個打擊(1907) Three Hammer Blows 215
‧11 進軍美國(1907-1910) Discovering America 229
‧12 為你而生,為你而死(1910-1911) To Live For You, To Die for You 267
‧13 馬勒之後的世界(1911-2010) After Mahler 291

◎第三部分 馬勒屬於誰?
Part III : Whose Mahler ?

‧14 如何詮釋馬勒? A Question of Interpretation 313

◎第四部分 如何理解馬勒
Part IV : How to Mahler

‧15 找到一把通往私人空間的鑰匙 Finding the Key to a Private Space 371

◎致謝詞 Acknowledgements 393
◎文獻目錄 Bibliography

作者資料

諾曼.萊布列希(Norman Lebrecht)

現居倫敦。當代著名音樂評論與文化評論家。其評論、專欄廣被轉譯為各國文字。目前固定發表於BBC的Radio 3、彭博通訊社(Bloomberg)與紐約公共廣播(WNYC)。 撰寫了十多本的音樂相關著作,包含享譽全球的《誰殺了古典音樂》(Who Killed Classical Music?)、《大師的迷思》(The Maestro Myth The Song of Names)與《大師、傑作與狂熱》(Maestros, Masterpieces and Madness)。小說《大師的迷思》(The Song of Names)入選2002年惠特比文學獎(Whitbread Award)。

基本資料

作者:諾曼.萊布列希(Norman Lebrecht) 譯者:葉佳怡 出版社:大藝 書系:藝 人物 出版日期:2013-07-03 ISBN:9789868899742 城邦書號:A2160003 規格:平裝 / 單色 / 462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