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教出好兒子一點都不難!只要把男孩天性變優勢、玩具當教具、權威加引導!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教出好兒子一點都不難!只要把男孩天性變優勢、玩具當教具、權威加引導!

  • 作者:彭菊仙(Chu-Chu)
  • 出版社:野人文化
  • 出版日期:2013-05-03
  •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SUPER媽彭菊仙最新作品,「教出SUPER好男孩」創意方法大公開! ◆29個父母最想知道的男孩教養問題,115條輕鬆教出好兒子的實用妙計! ◆完全針對台灣父母需求與在地實用資源,提供零時差零距離的男孩教養建議! ◆6大熱門主題,全方位解決教養男孩的疑難雜症! 【生活與社交】【學習與開發】【遊戲與玩具】 【管教與溝通】【電玩與網路】【閱讀與寫作】 投其所好、恩威並施,讓男孩天生優勢更具未來競爭力! 順勢引導、柔性教養,強化男孩生活軟實力! 比起對女孩只要委婉說理、哄哄抱抱,頑皮好動、率性而為的男孩當真比較難教養?那可不一定! 男孩的思考和行動模式,深受大腦的生理驅力所影響,他們喜歡向外探索、解構物理,卻很難察覺看不到也摸不著的情緒感受;他們熱愛冒險挑戰、競爭勝出,但也很崇拜英雄、需要權威與指令;他們的創意和想像力無邊無際,對抽象的語文讀寫卻缺乏耐性…… 只要摸清男孩腦,了解男孩的天生特質,投其所好、順勢引導、恩威並施,就能順利收服小皮猴、奠定學習好基礎、造就男孩大未來! 而媽媽的柔性思維和語文優勢,將成為男孩成長中的最佳互補力量,幫助他們在生活整頓、人際社交和閱讀寫作上,也能轉弱為強,成為理性和感性完美平衡的溫柔男子漢! 【精采內容】 對家有小皮猴的媽媽來說,光是應付一個活蹦亂跳的男孩就疲於奔命了,更何況是三個! 在本書中,SUPER媽彭菊仙將從男孩教養的觀點出發,分享自己教養家中三隻小公豬的親身體驗,建議父母利用各種簡單易行的教養妙計,幫助男孩補強弱項、精進優勢,又能在共學共玩的情境中,鞏固與男孩之間深厚親密的親子關係。 全書共分為六大主題,涵括男孩身心發展的各種面向,每一章均以一個父母最想了解的教養疑問作為前引,解說相關的現象成因,之後並提供【輕鬆教出好兒子】的實作建議,條列出各種具體解決方案,幫助父母掌握要領、即刻實踐。 書中特別針對台灣父母關切的數位時代管教之道,如電玩、臉書的影響、如何幫助孩子善用電腦等,提出實用建議;對於男孩更需提升的閱讀寫作力,則提出一套從圖像到文字、從口述到筆寫的漸進引導方法;「把玩具當教具」的創意教養法,更是讓男孩在「寓教於樂」的遊戲中,享受雙重喜悅。媽媽們,好好把握這個教養兒子的機會,讓自己再過一次「男孩版」的歡樂童年,也讓兒子成為人見人愛的新好男孩! ◎兒子讓人頭痛問題,菊仙媽有方法各各擊破! .為什麼男孩的書包永遠像垃圾桶,考卷老是皺巴巴? .為什麼男孩總是會心不在焉,漏看題目、抄錯數字? .為什麼男孩很難將心比心,也不容易聊出一朵花? .怎麼說、怎麼教,男孩才會乖乖守規矩? .為什麼男孩比較不愛寫字,對寫作也興趣缺缺? .如何幫助男孩開始閱讀純文字書籍? .為什麼男孩愛玩遙控器,常把各種物品拆得面目全非? .為什麼男孩不愛拼圖,樂高、Lasy卻玩得一級棒? .如何讓電腦成為男孩交友與學習的輔助利器? ◎輕鬆教出好兒子,媽媽可以這樣做! .書包塞得一團亂?──選擇方便收納的學用品,教男孩分層整理,並且定期檢查! .考試看漏又抄錯?──設計簡單好記的口訣,幫助孩子寫考卷時自我提醒注意點! .叫他不要踩水偏要踩?──別說「不要」、「不可以」,直接告訴男孩要怎麼做! .苦口婆心不管用?──男孩不愛聽訓但擅於模仿,身體力行做給他看最有效! .愛玩打架肉搏戰?──男孩渴望運用肢體,只要明定遊戲規則,不必過度反應! .調皮搗蛋惡作劇?──男孩缺乏同理心,要適度讓他自食苦果,或舉實例讓他知道嚴重性! 【PART1】培養新好男孩,媽媽是最佳推手──生活與社交 媽媽是男孩認識異性的起點,也是幫助男孩養成柔性人格的最佳推手,對男孩的生活整頓和人際交往弱項,可以發揮兩性互補的輔助效果,讓他們更能自在適應,滋養心靈力量。 【PART2】善用男孩腦,天性就能變成優勢──學習與開發 媽媽必須了解男孩在探索事理和組織架構能力上的特質天性,讓他們在成長和學習中適性發展,同時也要當他們的煞車閥,讓他們盡情發揮之際適可而止,不會演變得太過極端。 【PART3】玩具兼教具,讓男孩玩出一片天──遊戲與玩具 遊戲和玩具,是男孩成長歷程中的重要元素,但教養男孩的媽媽們,無法複製自己的童年遊戲經驗,只有重新認識並接受男孩的需求,才能幫助孩子在玩樂中有助於智識成長。 【PART4】男孩學規矩,權威和引導都重要──管教與溝通 好動愛冒險、急著挑戰目標的男孩,更需要他律來規範行為、與他人和諧互動。但太過專斷的溝通方式也可能招致反效果,而媽媽剛柔並濟的管教力量將是絕佳的親子互動管道。 【PART5】生活數位化,N世代教養有方法──電玩與網路 數位生活讓N世代男孩不再踩著我們熟悉的路徑長大成人,當男孩安於順應本性的數位舒適圈,媽媽更要負起帶領的任務,讓他們去發現真實世界的美好,善用科技的正面效益。 【PART6】讓男孩愛上書本,寫出無邊想像──閱讀與寫作 寫作和閱讀總不是男孩的強項,但媽媽可以善用自己在語文藝術上的相對優勢,以男孩的興趣為敲門磚,從探索知識到享受閱讀、從觀察記錄到創作故事,讓他們感受文字魅力。 【本書特色】 1.本書作者將相關理論和自身經驗相結合,引用台灣各種生活化的教養現象提供解析與建議,相較於國外作品,更貼近台灣讀者需求,可實行性和可參考性也更高。 2.全書六大主題全方位涵括各種教養議題,並以條列方式提供具體作法和守則,觀念和應用兼具,方便父母參考、取用。 3.在教養知識之外,作者也穿插分享了感性溫馨的親子互動故事,讓本書更顯柔軟、親切。

目錄

【PART1】培養新好男孩,媽媽是最佳推手──生活與社交

◎1.為什麼男孩總是會心不在焉,漏看題目、抄錯數字?
要減少粗心,先從生活的穩定做起
●輕鬆教出好兒子●
建立規律作息,放慢生活的步調/給孩子做些小差事,從小磨練細心度/打造平穩的環境,減低學習干擾/訓練讀書心法,提升視知覺能力/準備錯誤訂正本,提醒記憶自己的「粗心點」/分段處理作業,可保持專注和體力/做好品質約定,不讓孩子應付了事/少責怪粗心點,多肯定細心面

◎2.為什麼男孩的書包永遠像垃圾桶,考卷老是皺巴巴?
雜亂無章,要善加引導養成好習慣
●輕鬆教出好兒子●

不要太快放手,自律必須以他律為基礎/把握每個轉換的階段,確立生活新秩序/慎選適合的學用品,減輕收納的困擾/定期和孩子一起整理書包,依序檢查置放/在家裡保持整潔,到了學校也不能破功/適時適地的小提示,將造就孩子的大效率/幫助孩子一起規劃生活,奠定獨立基礎/適時監督,讓孩子體會執行計畫的成就感/不喜歡的事也要好好做,強化孩子的責任感

◎3.為什麼男孩總愛冒險犯難,就算吃過苦頭也樂此不疲?
冒險衝動,可以用安全的方式來滿足
●輕鬆教出好兒子●
在安全合格的場地裡,讓男孩正確地冒險/建立嚴明的行為守則,而且不輕易妥協/給予足量的監督陪伴,挪去環境的危險因子/了解男孩控制肢體的能耐,避免無謂的擔心

◎4.為什麼男孩隨時隨地都想惡作劇,唯恐天下不亂?
調皮搗蛋,是想證明自己的主導性
●輕鬆教出好兒子●
利用新聞事件或機會教育,引導孩子思考後果/讓男孩親自體驗被惡整的痛苦感受/從小灌輸法律知識,建立法治觀念/將創意導入正向方向,讓人、事、物更喜悅美好

◎5.為什麼男孩很難將心比心,也不容易聊出一朵花?
如何幫助男孩培養體貼溫柔的心意、表達情感的能力
男孩慣用的情緒發洩方式:忽略逃避或攻擊挑釁/「刻板的兩性印象」箝制男孩情感的健康呈現/自我覺察能力低落,難以感同身受,建立同理心
●輕鬆教出好兒子●
讓男孩表達傷心/教導男孩使用精確情緒詞彙,讓別人更了解自己/教導男孩觀照自己的生理反應、肢體動作/持續的引導與教養/量足質佳的愛與溫情是塑造貼心男孩的養分

◎6.為什麼男孩總是不打不相識,不知道名字也能玩到發瘋?
如何透過適合男孩的交誼模式,加強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對「事」不對「人」的交友模式/男孩幫義氣相挺,卻容易做出傻事/男孩容易自我膨脹、譁眾取寵/男孩群體中的殘酷霸凌
●輕鬆教出好兒子●
理解男孩運用肢體的渴望,毋須反應過度/爸爸媽媽也下海玩肉搏戰/請男孩把髒話直接語譯成「器官名稱」/愛開玩笑,就幫他多準備笑話集/讓男孩慎選朋友/讓男孩具有自己的特色,展現自我/影響男孩群體中的主導分子/防止孩子成為被霸凌者/防止孩子成為霸凌者

◎7.為什麼愈來愈多男孩不像男孩?
中性時代,幫助男孩適應全新的性別認同與兩性差異
●輕鬆教出好兒子●
拒絕「環境賀爾蒙」主導男性特質的改變/應以培養「獨立人格」作為教養的起點/要男孩像男孩---讓爸爸站出來當範本!/在各種生活細節上灌輸性別意識/鍛鍊男孩健朗的體魄/獨生子、么子不需要加倍的關愛!/接受孩子天生的身心氣質,享受豐富有趣的親職體驗

【PART2】善用男孩腦,天性就能變成優勢──學習與開發


◎1.為什麼男孩總愛翻箱倒櫃,在家裡到處尋寶探險?
把探索的好奇心,提升為靈活的創作力

◎2.為什麼男孩愛玩遙控器,常把各種物品拆得面目全非?
將破壞性轉化為組織力

◎3.為什麼男孩愛看恐龍鯊魚,對於自然生態特別感興趣?
用觀察力激發出求知慾

◎【教養手札】
小蝌蚪的成年禮──孩子都是喜歡親近生命、珍視生命的

◎4.為什麼男孩愛玩打架遊戲,總有發洩不完的體能精力?
讓好體能培養出好韌性

【PART3】玩具兼教具,讓男孩玩出一片天──遊戲與玩具

◎1.男孩都喜歡車車,是後天教養造成或是天性使然?
各種車車──開發男孩的多元心智潛能

◎【教養手札】
讓我們看捷運去!──車車是活絡男孩感官的完美物件

◎2.為什麼小男孩堆完積木,還要K倒積木才過癮?
瞄準射擊遊戲──滿足男孩的動態追蹤本能

◎3.為什麼男孩不愛拼圖,樂高、Lasy卻玩得一級棒?
立體組合玩具──展現男孩的空間處理能力

【PART4】生活數位化,N世代教養有方法──電玩與網路

◎1.為什麼男孩就是會被電玩吸走,可以沒日沒夜地玩?
電玩讓男孩體驗優勢,卻也窄化了興趣

◎【教養手札】
Angry Bird打真的更好玩!──真實世界的創作樂趣,連全民電玩都難以匹敵

◎2.如何讓電腦成為男孩交友與學習的輔助利器?
用對了,電腦才是男孩的良師益友

◎3.你知道孩子如何使用臉書嗎?何時給孩子手機比較恰當?
約法三章,讓男孩安全使用臉書、手機

【PART5】男孩學規矩,權威和引導都重要──管教與溝通

◎1.想要有效看管小皮猴,不妨試試照「猴」養?
男孩必須知道、也渴望了解,什麼叫規矩!

◎2.怎麼說、怎麼教,男孩才會乖乖守規矩?
丟掉「不能、不可以」,直接下解決式指令!

◎3.男孩真是不打不成器?體罰有可能發揮正面效應嗎?
體罰可以是提醒的警燈,但不能變成無理的強權!

◎【教養手札】
打孩子,絕對不要在人前打!──保護好孩子的自尊,他才會尊重自己

◎4.當男孩犯了錯又不認帳,要如何用正向管教矯治行為?
同理對話、標準嚴明,才能讓男孩知道錯在哪裡!

【PART6】讓男孩愛上書本,寫出無邊想像──閱讀與寫作

◎1.圖鑑是小男孩首先為什麼男孩都愛讀知識圖鑑或百科全書?
生活在哪裡,男孩的閱讀就到哪裡

◎【教養手札】
為什麼幸運草的花長得那麼高?──讓孩子為我們導讀這個世界

◎2.男孩最愛的爆笑知識漫畫,要怎麼讀到故事又讀進知識?
漫畫讀得巧,你家也有「科學實驗王」!

◎3.電影除了消遣娛樂,也能啟發男孩的閱讀意願?
好看的電影,是男孩最佳的導讀者

◎4.如何幫助男孩開始閱讀純文字書籍?
用共讀磨練耐性,讀出文字書樂趣

◎5.小說裡除了故事,男孩還讀到了什麼?
精彩的小說世界,也是男孩的想像天堂

◎6.為什麼男孩比較不愛寫字,對寫作也興趣缺缺?
別讓「寫字」破壞了「寫作」的興趣

◎7.如何讓男孩習慣動筆,逐步培養寫作力?
孩子想寫什麼,就讓他們盡情地寫吧!

◎【教養手札】
媽媽,我的偵探故事寫完了!──寫作力的養成,在識字前就已經開始

◎8.孩子作文寫不好,是不是該送去補習?
上作文班之前,先把小日記寫好

內文試閱

為什麼男孩的書包永遠像垃圾桶,考卷老是皺巴巴?


雜亂無章,要善加引導養成好習慣

   男孩的計劃性與組織力可能更勝於女孩,但多半只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

   對於如何打理生活秩序,他們缺乏動機去思考改善之道,更疏於紮實練習,

   也的確需要提醒、引導與要求,讓他們經由訓練養成習慣,

   並體會到執行時的成就感,才會把整理工作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

  「我家那隻的書包就像無底洞,亂塞一通!」

   「課桌抽屜都被塞爆了,卻找不到要用的課本!」

   「我家的單子、考卷總是皺巴巴的,像從垃圾桶裡撿回來!」

   「橡皮擦三頭兩頭就不見,我處罰、禁買,都起不了作用!」

   「每天沒幾樣事情,我家那一隻卻像總經理一樣忙得團團轉!」

   「該交的作業忘記交、該帶回的作業又沒帶!」

   和幾個家有男孩的媽媽們大談媽媽經,最後話題卻演變成「各家邋遢兒大賽」,我當然也是參賽者之一!媽媽們吐露的現象無奇不有,小巫見大巫中,頗有病相憐讓、相互取暖的療癒作用!應該能得冠軍的媽媽則無奈的說,往往是因為聞到了其臭無比的怪味道,才從孩子書包搜出餿掉的三明治,她直接稱兒子的書包為「廚餘包」!

   當然,男孩當中也不乏條理分明的孩子,但難以把「秩序」融入生活常務中的男孩比例確實高於女孩,雜亂無章的日常習慣尤其會讓多半愛乾淨的媽媽或女老師無法忍受,再怎麼耳提面命也難有改善。

   中低年級時,大多數的小女孩就能展現絕佳的自律性與計畫性,這是因為女孩天生重視他人的感受,期盼與周遭締結和諧、規律、舒適的關係;有些女孩甚至對如何增進這方面的能力興致勃勃,更勝過對知識的追求。她們比較知道要善盡本分,不想成為害群之馬,在團體中也習於察言觀色,甚至很早就成為能幹的小幫手;再加上手眼協調、小肌肉的發展比男孩早熟,對於日常生活的安排、個人物品的整理維護等,顯然更早步上軌道。

   相反的,男孩總是將大半的心力放在對事理的追求與了解,好奇心推著他們把玩興放中間,義務責任放兩邊;玩心重的男孩對於如何把生活過得井井有條、如何與外界維繫安然和諧的關係,壓根兒不感興趣。

   對如何整理自己的生活秩序,男孩既缺乏行為動機、不善思考改善之道,更疏於扎實練習,也的確需要旁人的提醒、引導與要求。

   翔翔是咱家的創作小天王,低年級時埋頭於作曲,中年級開始玩起魔術,高年級則又開拓了偵探小說創作新天地,並且還帶動起弟弟們也自編故事的熱潮。當翔翔創作偵探小說時,可以一整個暑假靜靜的伏在案前,專注無聲,作品層次分明,角色的功能各異,每一個懸疑點都精心布設,任何朋友讀過他的小說,必定相信他有顆清晰透徹的頭腦,以及善於規劃的能力。

   不過打從他入小學以來,所到之處如颱風過境,一片混亂,對於日常生活中的細節,永遠放在最後再考慮,他的脫線點常常如天外飛來的一筆,讓人哭笑不得。他帶給我很多功課,驅使我抓著一本又一本的教養書籍尋找答案,絕不放過任何一位過來人的經驗法則,從不斷的嘗試中,我確實累積很多心得。

   指導這類的孩子不但要用心、更要用對方法,但一定要抱持一個信念---這類孩子確實需要更多的幫助、監督與指引,只要是他們本能上不容易做到、心裡不願意做到的事,我們都有責任,以恆心、毅力,透過「教育」,來提升其低落的生活組織力。

   隨著時間拉長,我確實感受到翔翔一點一滴的進步,上了國中之後,不論是要繳交文件、費用,要攜帶的特別用品,或是老師額外交代的任務…,慢慢的能自我負責!小一時,總像是媽媽我在幫他上學一樣,凡事已耳提面命,到校卻忘得一乾二淨;到如今,他漸漸不敢掉以輕心,確實令人寬慰!

媽媽可以這樣做不要太快放手,自律必須以他律為基礎

  雜亂無章的男孩絕對不適合提早「放牧」,因為他們隨心所欲的天性會主宰一切,不僅會勝過榮譽心、勝過別人對他的是非評價,甚至更勝過對處罰的恐懼。

   要讓男孩養成自律的習慣,必須以堅持不放鬆的「他律」為基礎,也就是在他們心智還柔軟時,不斷在各方面傳授作法並嚴格要求秩序。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表現或許時好時壞,但是父母必須一以貫之地示範與要求,才能讓他們在他律的框架中建立自律的堅實基礎。如果相信早早放手,他們就會自己尋求生存之道,那他們可能已經撞得頭破血流,還是繼續在混亂中飽嘗挫折,理不出改善的辦法。

媽媽可以這樣做●把握每個轉換的階段,確立生活新秩序

  入學、換班、放寒暑假、上國中……每一次環境與生活的轉換,都必須建立新的生活模式與處事習慣,這正是改變孩子、要求孩子的最佳時機。在這些階段即將展開或才剛起步時,我們就必須設立目標、預先計畫,幫助孩子建立一套規律、態度與模式。面對著全新的開始,孩子又回歸成一張白紙,比較能以客觀的心態接受指導,所以更要把握這個機會,讓孩子自然而然養成好習慣。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每天的作息安排,學用品的選擇,每樣物品的置放空間、分類方式,書房的擺設,書包、櫃子的整理,盡顧及每個層面,與他們共同訂下適當的規則,然後白紙黑字寫下執行公約與獎懲的方式。

   孩子若在新階段的開端又繼續養成不當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態度,想要在中途力挽狂瀾,就必須花費加倍的力氣,甚至很可能徒勞無功。但如果孩子能順暢地適應轉變,讓習慣變成自然,就可以穩健地進入專心、有效率的學習與生活狀態。

媽媽可以這樣做●慎選適合的學用品,減輕收納的困擾

  對於生活細節不願花費過多心力、或是收整物品技巧不足的孩子,在選擇學用品時若能為他們多做點貼心的考慮,一定能增進他們處理生活細節的效率。而一旦困難點降低,他們就更能建立起完成這些事情的自信心。

   ◆書包:分層夠多是很必要的。這樣可以教導孩子把課本、習作、小作業本等學用品分門別類放好,不至於全部塞在一起。

   ◆資料夾:粗手粗腳的男孩不太適合使用複雜的資料夾,比如拉鍊不好拉、或是窄口的資料夾,會讓他們根本懶得拿進拿出。一個簡便好取用的L夾,或是分了幾層但好取好放的文件夾,比較能提高他們使用的動機。

   ◆工具盒:太大、分格太多的工具盒也不適合不願花心思收納物品的男孩。把要用的剪刀、膠帶、膠水等都收納在一個小型工具箱,方便又省事,他們就會更樂於收納。

   ◆彩色筆等畫圖工具:彩色筆多半是一枝一小格,每次用完應該都要把每枝色筆乖乖嵌進所屬的小格子,但是喜歡盡情揮灑的男孩一旦陶然忘我起來,必然是用一枝擱一枝,等到滿桌子都放不下了,就會掉落一地。如果把蠟筆、彩色筆或色鉛筆各別放在不分小格的大筆盒裡,男孩每用完一枝只要輕輕丟進大筆盒,就能減少掉筆、製造混亂的狀況。

   ◆水壺:忘東忘西的孩子最好避免單獨拎水壺,因為水壺拎到最後一定會不知去向。水壺要剛剛好能卡進書包側邊的收納格,太小會因為格口太鬆而常常掉落,太大則會因為硬要擠進去很快就把書包弄壞,或是因為不好塞,男孩根本就懶得放,馬上又弄丟水壺了。

媽媽可以這樣做定期和孩子一起整理書包,依序檢查置放

  剛上小學的孩子,常會每天都把所有的課本帶去學校又帶回來,這是因為課程少,要帶的書沒有幾本,根本不用整理書包。但隨著年級漸增,分科愈來愈多,課本、習作、作業一整堆,書包就會顯得太重,更造成不便;加上書包空間有限,塞得滿滿的很難找東西,往往要找一本書,孩子就得把所有簿本全翻出來,最後懶得分類,就又隨便塞回去。

   所以小一開始,就要耐心地指導男孩整理書包。提醒孩子要先按照課表依序放入課本,再按照聯絡簿檢查作業是否都放齊了,接著檢查回條、考卷有沒有簽名,以及勞作用品等是否備齊,最後再刨鉛筆、整理鉛筆盒。另外,還要教導孩子善用書包內的夾層、並固定類別,例如要繳交的功課固定放在最前面,後面的分層則可以集中放置較小的作業本。

   但是,別指望孩子一整個學期都能規規矩矩地分類置放,對於不拘小節的男孩來說,最好一兩週就定期整理一次,否則書包很快又會變成垃圾袋了。

   另外,也別太信任高年級的男孩,這類型的男孩就算年紀漸長,只要有機會可以放鬆,還是很容易故態復萌。我家的散漫小子到了高年級,發現媽媽已經慢慢放手了,書包經常隨便塞一下就算整理完畢,只要上課不出差錯,就這樣得過且過。沒想到書包長時間硬塞,不到一學期就報銷,我才發現高年級男孩有時比小一新鮮人還不如呢。所以,家裡的雜亂小子就算上了高年級、國中,還是要按時檢查他們的書包,偶而還要從頭到尾再規範、指導一次,直到他們真正將整理的習慣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

媽媽可以這樣做在家裡保持整潔,到了學校也不能破功

  在家裡,只要我們願意,就能指導、監督孩子整理書包、書桌和抽屜,但是別忘了,雜亂小子的另一個主要亂源是在學校,而老師一個人要教導幾十個孩子,絕對無法一一緊盯。

   為了讓孩子確實養成收納習慣,當他們開始上學了,我們也必須時時要求他們,要定期整理自己在學校的抽屜或工具櫃,尤其中低年級時,偶而可以到學校觀察一下孩子學習的環境。或者也可以和老師溝通,在每週的課表裡安排一個固定時段,讓全班同學一起整理自己的抽屜與櫃子,並且由衛生股長或老師親自檢查。

媽媽可以這樣做適時適地的小提示,將造就孩子的大效率

  雜亂無章的孩子往往也容易健忘、粗心,如果能在生活細節上得到提醒和引導,他們通常會樂於遵照執行、甚至做得很好,但有時候還是難免會一不小心就疏忽。所以,適時給予他們清楚可循的線索和指示,就變得非常重要。

   對於常常忘記帶作業、用品回家的孩子,不妨放一張「愛心提示」在鉛筆盒裡;對於回家之後總是忘記把鞋子書包放整齊、把便當拿出來的孩子,不妨就在門口貼一張一目了然的「進門動作告示牌」;對於容易忘了整理書包的孩子,就在書櫃前貼一張「整理書包步驟」……父母一個小小的貼心提示,就能為孩子造就大大的生活效率。

媽媽可以這樣做●幫助孩子一起規劃生活,奠定獨立基礎

  不要片面地為孩子規劃生活步驟或讀書計畫,而是初步規畫好之後再和孩子討論,讓他們真的願意實行。更好的方式是親子一起規劃,讓他們明瞭自己有多少任務、有多少時間可以運用,為什麼要這麼做,並且接受必須這麼做。如果只是大人片面的規劃,不僅未必適合孩子,孩子也會不明瞭這麼做的用意何在,對於自己的幫助又在哪裡,反而感覺事不關己,甚至認為這都是父母硬逼自己要接受的工作。只是聽命於大人的孩子,一個口令才有一個動作,最終只是要對發號施令的父母交差,絕對難以做到自我省察、自我計畫、自我負責。而「親子一起規劃」,也可以為將來孩子上中學時先奠定基礎──小學時期就養成計畫的習慣與技巧,等孩子逐漸成熟、行事更為穩練,我們也就能安心放手,讓他們享受更獨立自主的生活。

媽媽可以這樣做●適時監督,讓孩子體會執行計畫的成就感

  不論大計畫、小計畫、學期計畫、週計畫、日計畫,一旦做好規劃,父母就要督促孩子確實執行。然而,監督的方式絕不是緊迫盯人,這樣只會對孩子造成壓力與反感,他們根本享受不到任何成就感和樂趣。父母可以依據孩子的個性設立固定的檢查時間點──對於比較散漫的孩子,次數可以頻繁一點,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檢查一次工作成果;對於比較專注而高效率的孩子,則可以等一大段落告終之後再來做一次大檢查。

   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如同歧路上的小羊,很容易被稀奇古怪的事物所干擾,所以要不斷讓他們感受到執行計畫的必要性,也要讓他們嘗到完成之後的充實感,當他們從中感受到好處,知道自己把事情做得更好了,就能肯定自我、建立信心,更樂於接受「凡事計畫、而且要按部就班做好」的生活模式,而從被動的受人監督,慢慢的提升為主動的自我監督,為未來自我負責立下習慣

媽媽可以這樣做●不喜歡的事也要好好做,強化孩子的責任感

  我們應該要灌輸給男孩一個重要的觀念:「不是喜歡的事情才要好好做,有些必須做的事情不一定是你喜歡做的,但也一定要好好做。」但光用說的,人生經驗有限的孩子未必能夠意會,因此一定要找機會讓他們親眼目睹我們「耐煩處事」的過程,讓他們理解,不論是作為父母親或是擔任別人的員工,我們也都會遇到很繁瑣、很不喜歡做、但務必要做、且得好好做的大小工作,比如填寫密密麻麻的報表、蒐集單據報帳、整理開會資料,或是清理廚房裡一塊又一塊的油膩磁磚、整理一箱又一箱換季的衣服...,這些不怎麼有趣又折磨耐性的工作叫做「責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本分與義務要盡,就連學生也不例外,不論工作多麼繁瑣,都要拿出耐性,按部就班地勉力做好。

   孩子在日日薰陶下,會真切理解到世上絕大部分的事情都在考驗我們的耐性與仔細度,而願意仿效我們勤勞的雙手雙腳,學習把每一件小事情做好。當他受到別人的讚許時,自尊心與榮譽感將推著他繼續維護盡責與耐煩的習慣。而在此過程中,孩子也會因為接受磨練而鍛鍊出更強的處事能力,建立更強的自信。

男孩都喜歡車車,是後天教養造成或是天性使然?


各種車車──開發男孩的多元心智潛能

   車車不僅滿足了男孩對結構化實體的天生好奇心,

   也同時供給他們建構故事、情節和場景的「軟性能力」。

   不要以為冰冷堅硬的車車只會帶給小男孩速度和運轉的快感,

   他們就是有辦法看到車殼上的眼睛、鼻子、嘴巴,以及車殼內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轉折。


●車車的方向性和速度感,最能吸引男孩

  對男孩來說,只要是會動的東西,尤其是具有方向性、速度感的動態物件,都對他們深具吸引力。而車車──不論是玩具汽車或真實世界裡的各種車子,就是男孩在生活中最容易親近,包含這一切元素的東西。這到底是先天形成的特質,還是後天受到社會文化與性別刻板印象所影響的結果呢?

   很多學者對這個議題都深感興趣,實驗的設計也多半企圖顛覆「男孩偏愛汽車類玩具」的普遍概念,在在想證明孩子選擇玩具的傾向,深受「社會性別期待」所左右。

   比如,Schaffer(1980)指出:父母會期望子女玩「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玩具,並且對男孩、女孩有著不同的角色期待。這可以從父母買給孩子的玩具和臥室的布置看出來。父母會幫女孩買洋娃娃、辦家家酒的玩具,臥室則以花朵裝飾;男孩得到的則是玩具槍、運動器材、腳踏車、工程模型等表現武力、著重於空間視覺和機械能力的玩具,臥室則以動物來裝飾。父母提供給男孩的玩具種類較多,而且偏向創造、發明的性質,鼓勵接近自然物理環境並要求操作;提供給女孩的玩具則偏向模仿性的角色扮演,接近社會環境的適應。

   學者在觀察小學生的遊戲種類之後,也歸納出一個結論:父母和孩子的互動模式原本就有性別區分。比如,父母和男孩玩的經常是活動性的遊戲,和女孩玩的則是社會性的遊戲(Tauble);常把洋娃娃交給女孩,把球交給男孩,自然會造就不一樣的性別認同和行為發展。

   不過,也有實驗發現,在自由選擇的狀況下,交通工具類、空間益智類的玩具普遍受男孩偏愛,例如「車車」始終是小男孩的首選之一。在元智大學的「幼兒性別與選擇玩具偏好之關係」(2007)研究中發現,如果要幼稚園孩子畫出最喜愛的玩具,竟然有高達六十%的小男孩都會畫車子,小女孩則幾乎有七十%會畫娃娃。

   為什麼小男生和小女生會選擇不同的玩具?探討男女差異的學者Leonard Sax以科學證據明確地指出:男生的視網膜富含較厚的「巨細胞」,女生則富含「小細胞」。巨細胞最適合偵測位置、方向與速度;小細胞最適合偵測的則是顏色與質地。這個前提在文化、社會等後天因素介入之前,已大致決定了男女的生物性特長與喜好。

   而我自己從三隻小豬呱呱落地以來,就是一個熱中於觀察孩子的實驗者,回顧自己的部落格,我也發覺──牽著孩子的小手,與車車忘情邂逅的經歷,常常佔據著我的格子版面。我親身體驗到,家裡三個男孩喜愛車車確實是出於天性,我絕對難以用「性別的刻板印象」企圖來引誘或影響孩子的選擇。我非但不是刻意的「安排者」,反而是被小豬們牽著鼻子走的「跟隨者」,跟著他們玩車車、看車車、畫車車、拼湊車車、手做車車……用盡各種可能,試圖和車車合而為一。

車車是男孩的天生玩伴,也是理想教具

  在三隻小豬的學齡前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學步兒時期,玩車車這項遊戲幾乎包羅了他們所有心智活動的運作面向。這不只是我的親身感受與觀察,親朋好友、鄰居街坊和部落格友,也都不斷證明:車車,就是小男孩發自內心喜愛、主動選擇擁抱的最親密遊戲夥伴。他們的世界若少了車車,可不只是玩具箱裡的遺憾,更有可能錯失了讓心智潛能多元開發的大好機會

學習語言,從車車開始

   有哪家的孩子第一次說話會發的音不是ㄇㄚ、不是ㄅㄚˋ嗎?有!我家的么兒鈞鈞就是!他第一個會發的音非常奇特,竟然是「ㄨㄚ」(挖)。由於他熱愛挖土機,才一歲多時我就目睹這個積極的娃兒,為了向大人表達「挖土機」的意思,連爸爸媽媽都還喊不出來,就能吃力卻清楚地發出「ㄨ-ㄚ」這個聲音。從此以後,他就一整天「ㄨㄚ」來「ㄨㄚ」去的「ㄨㄚ」不停,用這個聲音順利指揮大人帶他去看挖土機、幫他畫挖土機、幫他買挖土機玩具、幫他拼裝挖土機模型。

   而第二個會發的音呢?竟然是「挖」土機挖完之後要倒土的「倒」(ㄉㄠˋ)!只發得出這兩個音的鈞鈞,就這樣「挖挖倒倒」的,為我們每天的親子相處時光指出了明確的共學、共玩方向,也造就了一連串以「挖土機」為主題的趣味生活。

動筆畫畫,從車車開始

   老大翔翔在學步兒時期,每天都會要求我畫上幾十台水泥車,當時他連一張笑臉都還畫得零零落落,但第一幅完成的具象畫就是一部清晰可辨的水泥車。而老二凱凱和老三鈞鈞都是從四歲起,因為瘋狂迷戀火車而開始動筆,爾後他們就如線上作業員般,每天都不斷在空白紙張上產出各型各色的火車。

立體創作,從車車開始

   早在學步兒時期,三隻小豬的手作創造力就同時隨著心中對車車的嚮往而起飛,他們會利用各種回收材料、美勞材料,拼湊組合出讓自己心蕩神馳的交通工具。車車能激發出他們無窮無盡的創作力,小腦袋隨著車子的傳動不間斷地運轉,將不起眼的廢紙盒、硬紙板、竹筷等,化為各種具象、立體的車車。對挖土機情有獨鍾的鈞鈞,甚至從四歲開始天天都用Lasy做一台挖土機,彷彿是生活裡的固定儀式。

探索知識,從車車開始

   雖然剛開始,小男孩只是想要多認識飛機、汽車或高速火車等交通工具,但他們也多半是從這個讓自己目不轉睛關注的焦點延伸、拓展,繼續探索相關資訊,而逐漸變成一塊強力吸收科學知識的海綿。隨著年齡增長,很多男孩還會進一步擴大興趣範圍,對所有機械、物理和結構性的器具都想研究。

   我們家的小豬因為對火車深感興趣,也開始好奇於火車動力的演進,從蒸汽火車一路研究到磁浮列車;因為乘坐捷運時覺得五顏六色的路線規劃很有意思,更進一步去認識自己居住的台北市區和交通號誌的設計。才不過幾年,蹣跚學步的小男孩手裡那一本輕薄短小的交通工具圖畫書,就變成了又厚又重的百科全書。

角色扮演,從車車開始

   小男孩多半不喜歡拿著美麗的娃娃玩角色扮演的遊戲,但這不代表他們的童年不需要透過幻想情境、自編角色和模擬對話,來滿足自我演練社會化的需求。

   媽媽們多半都會留意到,小男孩的遊戲世界也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虛擬角色、聲音、對話和肢體動作,而且更為特異古怪;只是他們手裡操弄的絕不是娃娃,而是永不離手的「車車」。嘴裡發出的狀聲詞「轟—碰—鏗—鏘」多於實質的對話,肢體動作也多於臉上的喜怒哀樂;搬演的場景往往不是「我的家庭真可愛」,劇情也不是「王子愛公主」,而是充滿著緊急、意外、災難、爭鬥的驚險動作片。

   車車不僅滿足了男孩對結構化實體的天生好奇心,也同時供給他們建構故事、情節和場景的「軟性能力」。這是因為男孩看待車車的眼光原本就不同於大人,大人只能出於理性將車車歸類為工具,但無法分辨真偽的男孩,則能為熱愛的事物賦予鮮活的生命。不要以為冰冷堅硬的車車只會帶給小男孩速度和運轉的快感,他們就是有辦法看到車殼上的眼睛、鼻子、嘴巴,以及車殼內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轉折。

   例如,《湯瑪士小火車》曾是我們家最受歡迎的卡通,但我覺得孩子從中得到的最大收穫,並非是他們的創造力能被每一部造型迥異的亮麗列車所激發,影片中不著痕跡的品德教育,如誠實、勤勞、友愛等特質的傳達,才更是讓孩子心悅誠服。要對小男孩說教很不容易,讓列車帶著人性現身說法,把品格德目寓於豐富繽紛的列車互動中,完全掌握了小男孩的自然心性!

邏輯思考,從車車開始

   所有喜愛車車的小男孩,一定都會玩一種看似極為無聊的遊戲,就是每天把車子一部又一部排列整齊,數過來、數過去。車車無疑是引導小男孩認識形、量、色的最佳教具,從此延伸的各種邏輯思考和腦力激盪的練習,例如分類、排序,甚至是更為複雜的拆解、組合零件等,也會進行得更加順暢

●玩車車的同時,男孩也在進行隱形的學習

  我曾經不只一次聽媽媽們說:怎麼妳的孩子都會做那麼多有創意的事、研究那麼多稀奇古怪的東西,而我家的孩子就只會玩車車?

   聽完三隻小豬從玩車車延伸發明出諸多新鮮有趣的活動,更有媽媽問我:怎麼我家寶貝一拿起車車,就只會排來排去、推來推去,又滑來滑去,一點長進也沒有?

   對於第一個問題──只會玩車車,我想說的是:我從來不曾帶著成見去看待這個孩子玩玩具的起點,也不曾干涉他們的玩法。

   「玩具」本來就是一種在孩子遊戲時,能讓他們喜悅、專注並啟發智能的物品。維高斯基(L. Vygotsky)認為「玩具」的功能包括:讓孩子抒發情緒與感情,提供想像情境,幫助孩子發展抽象思考能力。每個小男孩在把玩車車的當下,幾乎都會想像自己是經驗老到的駕駛人,雖然我們覺得他們是在玩,他們卻會認定自己是在認真工作、享受工作,操控著車子的方向、轉動和速度。他們豐富多變的聲調表情毫不輸給職業演員,那是因為他們要比大人更能專心優游在自己想像的情境裡!

   媽媽們之所以擔心,是因為看到孩子身旁除了車車之外,什麼也沒有,目睹不到任何關乎智能發展的具體「成果」,而就此認定孩子玩的只是一個難以刺激智力的無聊遊戲。但是,我們留意到孩子的表情、聲音了嗎?我們又是如何看待孩子的肢體與動作?孩子玩車車時無可替代的專注與喜悅,不就反映出他們正在進行豐富精彩的腦部活動?這些隱形的學習畫面,的確需要父母多運用想像力、多付出愛與同理心,才能感受孩子不可思議的思考與變化!

●只會拿車車滑來滑去,這樣的男孩毫無長進?

  至於第二個問題──為何我們家的孩子都能主動從玩車車的遊戲,延伸出各種創作或智能活動?其實,每個男孩和車車這個親密玩伴,都能依照自己的多元智能天賦,激盪出迥然不同的創作成果,只要讓他們擁有與車車充分相融的自由,都能引爆出大人們意想不到的火花!

   如果始終只看到孩子拿著車車滑來滑去,沒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或許得考量他們的心智年齡是否仍停留在習慣獨自遊戲的階段,也不必過於心急。心理學家派頓(Mildred Parten)在研究幼兒社會化的過程時指出:兩歲以下的幼兒沒有參與性的遊戲行為;二歲到二歲半的幼兒通常會獨自玩自己的玩具;直到三歲半以前,即使有同伴在身邊,孩子也還是各玩各的,互不相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會看到小男孩有如處在自閉狀態,只有車車相伴也能自得其樂。

   不過,只要孩子玩車車時,是發自內心地感到滿足和快樂,也就表示他正在動腦!所以,別小看孩子們單獨遊戲的行為,不要阻擋這種自由醞釀的過程,孩子單調卻悠哉的行為外表下,其實包藏著一顆神經元正在萬頭鑽動、活絡連結的靈光小腦袋。

●媽媽可以這麼做●在孩子的車車世界裡,做好學習的引路者

   既然車車能帶給孩子這麼多的喜悅和啟發,既然孩子的形體言語正反映著他們的腦部動向,我們也不要只是顧著欣賞孩子遊戲時的手舞足蹈,而是應該讓自己的「天眼」開啟偵測與追蹤功能,提供最佳支援,讓他們充分揮灑在車車遊戲中萌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讓喜歡創作的小畫家能隨時把腦中的圖像呈現出來——給他們隨手可得的紙張與彩筆、安心隨興的塗鴉環境。

       讓喜歡手做的小工藝家能盡情地拼湊愛車——給他們不受限的取材、方便取用的原料和建構積木等創作元素。

   讓喜歡說話的孩子找到同好,人手一車即興演出,滿足人際互動的表達欲望——除了朋友、手足之外,爸媽可不能當壁花,要樂於親自下海,參與寶貝的角色扮演與想像遊戲,才不至於和孩子心中描繪的美好圖像擦肩而過。

   讓喜歡研究車車結構的小工程師,擴大空間視野——父母必須善盡責任,適時適性地引導,提供男孩們各種資訊和搜尋的方向,像是帶他們去看實際運行的捷運或火車、或是閱讀各種交通工具圖鑑,引發他們進一步探索的好奇與熱情。

男孩最愛的爆笑知識漫畫,要怎麼讀到故事又讀進知識?


漫畫讀得巧,你家也有「科學實驗王」!

  
男孩喜歡以圖像引導思考、以漫畫啟發聯想,再進一步探索事理,

   這種「動態」的閱讀方式,最能讓他們樂在其中,輕鬆跨越耐性的考驗。

   當你家的男孩總是對文字無感、覺得排斥時,幫助他們選擇好漫畫來閱讀,

   並適時讓他們有效率地吸收內容,的確是伸展知識觸角的好方法!


●用幽默圖像包裝學科知識,知識漫畫大受歡迎

  小學男生最愛看什麼書?──漫畫書!不過現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出版商抓準男孩熱愛圖像和幽默元素的特質,以誇大的表現手法將漫畫書的內容擴展到各種知識文化層面,讓原本排斥漫畫,甚至視漫畫為不良刊物的一部分大人終於和孩子取得折衷點,承認這些漫畫有一定的建設性,可以讓孩子藉由輕鬆有趣的方式來增廣見聞,甚至能引發他們對學科的興趣,而延伸出進一步探究的動機。

   比如韓系漫畫──「世界歷史探險」、「科學實驗王」、「我的第一本休閒漫畫書」、「爆笑三國」、「封神演義」……等系列,都擁有一批忠實小書迷,從中年級開始,特別是男孩,小學生幾乎都讀過,我們家的三隻小豬也不在話下。這些書籍的主題幾乎都是男孩喜歡的類型──科學知識、神話奇幻、戰爭歷史等,編寫手法更完全掌握了男孩的口味,誇大幽默、搜奇推理、置入英雄角色,再配上加味又加料的圖像來引導思考,再怎麼沒有耐性的男孩也能快速上手,因此總是久久佔據著兒童書籍暢銷排行榜。

   一個男孩跟我說,上了高年級之後,課業比較繁重,興趣也愈來愈廣,同學們閒暇時多半約著一起打籃球、打桌球、打電動,很難靜下來讀書,也早就不再親子共讀。而且男孩之間很少以閱讀作為聊天的話題,倒是「爆笑知識漫畫」還熱門地流傳著。

   根據統計,多數的男孩從青春期開始,的確因為生理上的成長比較偏愛動態活動,而在被壓縮的時間下,聚精會神閱讀比較厚的文字書,既費時又容易疲累,知識漫畫反而成為可以放鬆解壓又能享受閱讀樂趣的另類選擇。

   例如,「科學實驗王」系列在我們家就掀起了一股熱潮。這套漫畫的題材幾乎涵蓋國小甚至到國中的科學教育主題,凱凱和鄰居的男孩們全都密切關注它的出版動態,企盼著每一次的新刊上市。書中有讓男孩忘情投射的英雄人物、有緊張刺激的科學競賽,更巧妙地把科學原理融入劇情設計,作為故事推演的邏輯依據,對喜愛探究真實事理的男孩來說,要比虛構的情節更有迷人之處。

   比方,在「酸鹼中和」這一輯裡,有一段情節描述學校禮堂因為實驗不當突然失火,正當全場人員慌亂失序時,聰明的主角突然靈機一動,想到用「酸鹼中和」的原理來滅火。主角觀察到大禮堂的地板全是大理石,成分是碳酸鈣,加上酸性溶液就會產生二氧化碳,於是立即在地板灑上酸性溶液,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就這樣如同變魔術般解除了危機!男孩讀到這類在生活中找出事物特性與法則,並加以驗證應用的故事,無不驚嘆連連。

   《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的作者Anne Moir & David Jessel 認為:「男人的思想方式在出生前就已經決定,他們是從規則、條碼、結構、事情的角度看世界。」男孩天生就喜歡循著邏輯推究事理,找出事物之間的關聯性,這一類書籍更高明地把這些素材導入故事情節,男孩的閱讀胃口也因此持續高張,輕鬆跨越耐性的考驗!

過度加料,也可能養成「重鹹」的閱讀口味

  然而,對於這一類知識漫畫書籍的閱讀,也的確存在著許多迷思。編寫者為了先吸引小讀者的注意力,以達到寓教於樂的終極目標,會慣常用誇張形式和無厘頭的表情動作來呈現角色的感受反應,這樣的編寫手法也悄悄改變了孩子的閱讀走向。由於迴響熱烈,出版者繼續在圖像與劇情上加味加料,讓原本就喜歡經由圖像來理解、思考的男孩們,閱讀的視覺口味被養得愈來愈重,也讓人憂心起其中潛藏的危機。

   「因為劇情很精采,所以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要是中間有插入一長串科學原理解說,我就會直接跳過去了!」一個大量閱讀這種漫畫的男孩不諱言,剛開始只想趕快掃完整個故事、知道結局,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吸收什麼知識。這就是只有隨手翻閱知識漫畫的問題所在──如果不再閱讀第二次以上,大多數的孩子基本上只會讀到無厘頭的故事、看到逗趣的圖像,糟蹋了編寫者想要藉由漫畫引領孩子增長知識的良善美意。

   就像飲食一樣,這類書籍以「超重口味」快速吸引孩子,而動作派的男孩尤其會把注意力停留在搞笑撒野的橋段上,往往只吃進過量的調味料,卻吸收不了其中實質的營養元素。因此,在吸引孩子打開書本、親近知識的階段任務完成後,還必須進一步讓孩子願意多讀幾次、多想一些,知識漫畫才有可能發揮教育啟迪的功效。

●書中的各種知識線索,都可能引燃自學動機

  就拿凱凱來說,他因為讀了「科學實驗王」而燃起高昂的鬥志,跟著書中介紹的實驗持續練功,所以家裡好一陣子都上演著「浴室就是實驗室」、「廚房兼工廠」等土法煉鋼的實驗遊戲,瓶瓶罐罐擺得到處都是。雖然知識漫畫常以精彩刺激的科學「競賽」作為故事主軸,讓男孩很容易就憧憬自己也能化身為又帥又酷又聰明的主角,不過,有機會能夠三番兩次翻閱這套書籍,才是真正引燃凱凱對科學產生好奇心的關鍵因為重複翻閱時,他才會開始注意到夾頁裡附註的科學知識與實驗說明,而展開更深入的理論探索。

   像是讀到「酯化反應」時對香味萃取的過程特別好奇,凱凱就主動蒐集並閱讀了更多相關書籍,甚至還研究起化學元素表。而這個引燃點正好出現在開始可以參加科展的中年級,凱凱於是興致勃勃地報名,一方面想親身體驗「科學競賽」的況味,另一方面也渴望更完整地理解香味萃取的知識。

   凱凱這段美妙的自我學習旅程,可真要歸功於知識漫畫呢!在我看來,書籍的價值就在於能夠發揮啟迪效果,一套讓凱凱怦然心動而熱切追求真相的書籍,不論是以文字或漫畫呈現,對他的智識成長都有著不可抹滅的重要性,因此,「巧書」豈不更勝於「好書」?!

   男孩喜歡閱讀圖像,並且以圖像來引導思考、以漫畫來啟發聯想,再進一步探索事理,這種「動態」的閱讀方式,最能讓他們感到輕鬆,也最能享受其中。所以在孩子課業繁重時,或是你家的男孩總是對文字無感、覺得排斥時,幫助他們選擇好漫畫來閱讀,並適時提供一些協助,讓他們有效率地吸收內容,確實是伸展知識觸角的好方法!

媽媽可以這樣做鼓勵孩子多翻幾次,讀進知識資訊

   回溯起凱凱參加科展的經驗,要是當初他跟這些漫畫書僅有一面之緣,隨興翻翻故事,他記得的恐怕也就只是那些淺嚐即止的爆笑點,笑完之後緣分就盡了。正是因為我觀察到凱凱對「科學實驗王」十分著迷,就刻意「設計」了一下,讓這套書常常出現在他的視線範圍內,讓他有事沒事就翻著看,也才能把比較複雜難解的科學知識一一讀完、理解清楚。

   幾遍讀下來,在他腦子裡流轉的,就不再只是那些科學天才的滑稽表情與故事情節,而是能順水推舟探索起科學原理的來龍去脈,而且愈讀愈有心得,對知識的渴求就如連續劇般一集接一集展開,不曾停止探索。

   因此,想讓知識漫畫真正發揮「開卷有益」的效果,讓孩子不僅獲得感官上的滿足,也能攝取到其中的營養成分,就應該設法鼓勵孩子在第一遍看完故事之後,也能進一步去理解書中附註的知識說明,讓閱讀經驗更為完整。

媽媽可以這樣做閱讀菜單多樣化,避免養成重口味

   在知識漫畫中,以淺層互動為主的「故事」本身可能反客為主,成為男孩目光的焦點,甚至讓他們只為追尋這樣的感官刺激而閱讀。這樣的閱讀性格一旦形成,他們就不想再花力氣去習慣、接觸正統而深入的文字描述,甚至把「超現實」元素當成是閱讀的必要「現實」,就像吃泡麵一樣,吃過之後就迷戀上這樣的重鹹口味,以此作為開胃美食的判斷標準,對營養的食物食不下嚥。因此,對於偏愛漫畫書的男孩,父母要為他們的閱讀菜單做些不同面向的搭配設計,為他們的閱讀資源增加深度與廣度。

   事實上,有很多大家熟悉的漫畫,也都是以這樣的形式包裝來傳遞知識的學習,例如遠流的「魔法校車」系列、偵探冒險故事的經典作品「丁丁歷險記」,或是歷久不衰的「柯南」……等,都會是喜歡漫畫的男孩愛不釋手的選擇。

媽媽可以這樣做讀完文字版,再用知識漫畫來複習

  除了「科學實驗王」,「爆笑三國」系列漫畫也曾一度成為我們家最受歡迎的「廁所文學」。由於孩子們已經讀過文字版的《三國演義》,對情節瞭若指掌,所以常會隨手抓了一本就進「茅房」,隨興翻到任何一個段落都能立即進入狀況。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想看個「短劇」笑一笑;不是想要搞清楚來龍去脈,而是找機會放鬆心情。不過也因為常常這樣輕鬆複習,孩子總是對三國的故事與人物耳熟能詳!

   只是,「爆笑三國」這一類的古典文學漫畫版為了吸引孩子,也同樣會加味加料,甚至套進現代用語與生活片段,好讓孩子更有親近感,實在難以完全忠於原著,如果孩子是第一次接觸《三國演義》,建議還是先讀文字版較好,否則就可能造成誤植知識的反效果了。

   不過,只要善加運用,知識漫畫和文字原著還是可以為孩子的閱讀造就相輔相成的正面效果。對於比較艱澀、複雜的文史或科學知識,知識漫畫可以讓孩子在接觸正統資料之前先建立基本概念,為將來的理解學習而鋪路,甚至讓他們在受到吸引之後,自然萌生想要探索的興趣。同樣的,如果孩子已經先讀過原著了,比起要他們再K一次文字書反芻複習,透過漫畫的輕鬆帶領,他們會更有意願重溫這些知識也不覺枯燥無聊,還能在不知不覺中更有效率地吸收消化、加深印象呢。

作者資料

彭菊仙(Chu-Chu)

廣受父母喜愛與信任的親子作家,文風多樣,描繪親子生活時而細膩溫暖,時而幽默風趣,文章常見於網路,著有多本暢銷親子教養書:《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誰說分數不重要?》、《管教的勇氣》(以上為時報出版)等。 近來隨著孩子陸續成年,書寫主題從親子教養轉向熟齡生活。曾在陪伴三個男孩度過風暴青春期時,同時和自己難纏的更年期交戰,更罹患重度自律神經失調,才幡然覺悟愛別人愛得太用力,卻忘了愛自己;前半生過得太認真,方知放空耍廢、不勉強自己,才能在熟齡路上穩健暢行。 當一家子從「男生宿舍」演化至「男人宿舍」時,她所感受到的三倍空巢衝擊力,讓她意識到熟齡父母必須在精神上、生活上及經濟上提前練習獨立,且隨著少子化、高齡化、數位化、AI化,新時代熟齡父母的人生後半獨立之路,風貌多變且更加精采,故曾決定休筆的彭菊仙,決定從自己的「獨立宣言」再出發,繼續陪伴眾多已培養出革命情感的熟齡爸媽讀者。

基本資料

作者:彭菊仙(Chu-Chu) 出版社:野人文化 書系:野人家 出版日期:2013-05-03 ISBN:9789865830083 城邦書號:A1010064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320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