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佛教
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 顯宗分講記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學習藏傳佛法必聽過吉美林巴的大名,《功德寶藏論》更是一本有心學習完整顯密佛法的人必讀的論著。 大遍智龍欽巴所著《七寶藏論》的關鍵精髓,全部凝聚在此論中! 「龍欽心滴的伏藏教法由遍智吉美林巴在他第一次三年閉關時挖掘取得,因此,遍智吉美林巴可說是大圓滿龍欽心滴的教法法主。他在第二次三年閉關時,實修大遍智龍欽巴(法),親見龍欽巴三次,同時龍欽巴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一切的指導、教誡。 遍智吉美林巴所著《功德寶藏歡喜雨》,就是將大遍智龍欽巴所著《七寶藏論》的關鍵精髓全部凝聚在一起,包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基、道、果的部分,內容由內道入門皈依開始講解,之後有居士戒、八關齋戒、沙彌和沙彌尼戒、善學女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開示了外分別解脫戒完整的內容。在菩薩戒方面,開示二種菩提心,另外開示了四無量心、六度等,此為經乘方面的義理,齊備一切關鍵要點。在密咒乘方面,則開示了事續、行續、瑜伽續等外續三部的義理,以及瑪哈、阿努、阿底瑜伽等內續三部的義理。 全書次第分明,由淺入深,可說完整齊備了經咒乘門的所有法理,以及寧瑪派的特色。」 ──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

目錄

尊貴的 寧瑪白玉大堪布 徹令多傑仁波切 簡介自序 導讀 初善──前言 ◎解釋書名 ◎供養禮讚文 ◎撰者誓言 中善──正文 ◎第一章 暇滿難得 .八有暇 .十圓滿 .十八暇滿 ◎第二章 死亡無常 ◎第三章 業力因果 .總說業果的理論 .別說善惡之業果 ◎第四章 輪迴痛苦 .四聖諦 .十二緣起 ◎第五章 殊勝士夫最初入門處──四大輪 .第一輪 安住於相隨順之處 .第二輪 依止純正上師 .第三輪 依賴四種善願 .第四輪 欲求福德救度 ◎第六章 佛道入門──皈依 .皈依之因是信心 .辨明清楚皈依的對境 .皈依的類型 .皈依的動機 .皈依的利益 .皈依的學處 ◎第七章 正式進入大乘──四無量心 .大乘道整體總論 .緣取的對象、形相 .錯誤的道路 .殊勝的特色 .觀修的方式 .果報利益 ◎第八章 發殊勝菩提心 .甚麼是菩提心 .菩提心的本質 .菩提心的分類 .菩提心產生的方式 ◎第九章 菩薩學處 .守護學處的方法 .應斷學處 .應做學處

導讀

龍欽心滴的伏藏教法由遍智吉美林巴在他第一次三年閉關時挖掘取得,因此,遍智吉美林巴可說是大圓滿龍欽心滴的教法法主。他在第二次三年閉關時,實修大遍智龍欽巴(法),親見龍欽巴三次,同時龍欽巴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一切的指導、教誡。 吉美林巴所著《功德寶藏歡喜雨》,就是將大遍智龍欽巴所著《七寶藏論》的關鍵精髓全部凝聚在一起,包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基、道、果的部分。分成三個根本大綱,也就是初善——前言,中善——正文,後善——結行。 正文分為十三章: 第一章:暇滿難得 第二章:死亡無常 第三章:業力因果 第四章:輪迴痛苦 第五章:殊勝士夫最初入門處——四大輪 第六章:佛道入門——皈依 第七章:正式進入大乘——四無量心 第八章:發殊勝菩提心 第九章:菩薩學處 第十章:持明藏典 第十一章:一切聖教之頂——自性大圓滿 第十二章:自性大圓滿不共之道 第十三章:究竟之果——佛身與佛智 其中,第一至第三章是使本來還沒有趨向於佛法的人,能夠轉心向法;第四章到第九章,講說脫離三界輪迴的解脫之道;第十章是能滅盡其錯亂見地之方便;第十一、十二、十三章,講述把一切迷惑所顯現的景象全部清淨去除的方法,去除後,所顯全是清淨浩瀚,唯有本智。 以三士道次第而言,第三至第十三章廣說所應修持的三士道次第,下士道於第三章講說;中士道於第四章講說;上士道屬不共道,細分為三項: 1.說明前行法:第五章 2.說明道之所依基礎:第六章 3.說明道之主體「觀修兩種菩提心」,再細分為三: (1)道之主幹——依因經教性相乘門而說 修心——四無量心:第七章 發誓——全面執持菩提心:第八章 修學學處——願、行菩提心學處:第九章 (2)道之隱義——依果密咒金剛乘門而說:第十章 (3)道之近道——依自性大圓滿而說:第十一至十三章 第十章到第十三章屬密分,本書內容只講述第一章到第九章顯分部分;第十章到第十三章密分部分將於下冊講述。

序跋

自序
◎文/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      大約十年前,我個人初到台灣之時,遇到多位弟子非常重視佛法,信心強烈,所以我也略略講解了佛法課程。之後多位弟子請求:「已經有很多堪布、祖古、仁波切到台灣來,也開示了許多佛法,但是他們大多數只停留台灣一個月,因此我們台灣弟子不能長期學習佛法,而且由於上師經常不在台灣,聞法後若有疑問,也無請教、解惑之處。」      當時我內心想:「原來這些台灣弟子遇到的困難是如此!」為了這些重視佛法的弟子,我個人於是計劃長住台灣,並且打算詳細解說佛法。對此計劃,我內心也感到好樂高興。      二○○四年時,我經過仔細地深思熟慮,決定於「寧瑪三根本法洲佛學中心」對弟子先講解《功德寶藏》,這是一部大論,註解也多,由於台灣弟子極為忙碌,上課時間只有週六、週日晚間二小時,上課時用藏文講解,再由張福成老師現場口譯成中文,因此真正講解的時間並不長,前後用了一年多時間,才講畢了《功德寶藏》整部大論。      《功德寶藏》與其他書比較,有諸多不同的特色,大遍智龍欽巴尊者開示的教法極多,有單獨經教方面,有單獨密咒乘方面,也有貫通顯密而開示的,其中主要的典籍有《七寶藏論》《三休息論》《三自解脫論》《三類除暗》等,都是長篇巨論。而將這些典籍特色歸納總結的,即是《功德寶藏》。      《功德寶藏》一書的內容,由內道入門皈依開始講解,之後有居士戒、八關齋戒、沙彌和沙彌尼戒、善學女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開示了外分別解脫戒完整的內容。在菩薩戒方面,則開示二種菩提心,另外開示了四無量心、六度等,此為經乘方面的義理,齊備一切關鍵要點。在密咒乘方面,則開示了事續、行續、瑜伽續等外續三部的義理,以及瑪哈、阿努、阿底瑜伽等內續三部的義理,關鍵要點俱皆齊備,可說完整齊備了寧瑪派的特色。      格魯派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雖然廣大齊備,但只有闡述經乘教法,有關密咒乘教法都放在《咒道次第廣論》;噶舉派的《解脫莊嚴寶》,也只有經乘方面,沒有密咒乘的理論;薩迦派的道果教授雖然經咒雙運,但無大圓滿教法。      因此希望台灣弟子重視及學習此一教法,因為遍智吉美林巴的《功德寶藏》,次第分明,由淺入深(詳細主題請參見導讀篇),完整齊備了經咒乘門的所有法理,必定對弟子有很大助益。      在講解這部書時,有些弟子已經六、七十歲了,聽聞此法後,內心相當高興。我個人今後不可能有時間、有機會再度講解,不過中心場場錄音製作成CD片,有許多新進弟子只要來請求口傳了,就可以自行聽聞CD片學習。期望這個教法,對全台灣的佛教弟子都有很大的助益。有些弟子談到:「比起耳聽而言,若有文字供閱讀,幫助更大!」因此現在筆錄成冊出版,以利益更多眾生。      這部《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前後講述與譯成文字,張老師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此特別感謝。但因為這是部大論,法義深奧,在講解上難免會有疏失,在翻譯上也難免會有疏失,這一切,個人致上深深的歉意。      萬法因緣生,這本書的出版結合了多方的因緣條件,希望能為藏傳佛教在台灣的發展貢獻棉薄心力。在此也深深祝福有緣弟子們能賴此法緣,早日獲得無上菩提!
初善──前言
  包括解釋書名、供養禮讚文和撰者誓言。      解釋書名      遍智吉美林巴原書名有印度語和西藏語,意思是「功德寶藏.歡喜雨」。      為何這樣說明呢?因為書裡所講的三士道,基是功德,道路的範圍是功德,果的一切也是功德,諸如此類的各種功德都放在這裡,像個寶藏一樣。譬如國王得到金銀財寶等各種寶藏,可以除去貧窮的痛苦。一般人如果得到一個藏寶庫,當然也是一生不愁吃穿,不再辛苦勞累。      一樣的道理,三士道的內容包括基、道、果,需要下士道功德的人,就向他講解下士道;需要中士道功德的人,就向他講解中士道;需要上士道功德的人,就向他講解上士道。因為聽聞的緣故而擁有下、中、上士道的功德,不再有所欠缺,所以是「功德寶藏」。      其次,「歡喜雨」是以農夫作比喻。種田的人希望稻米能豐收不再貧窮,因此,把所要收穫的稻米比喻成功德,想得到稻米就像我們想要得到功德。但要得到稻米並不只是辛苦就夠了,老天也要幫忙,要下雨使泥土得到滋潤,稻苗慢慢才能長出稻米。當老天下雨時,農夫的期盼轉成歡喜高興,所以稱為「歡喜雨」。      同理,希望得到下士道功德的人,向他講解下士道的基道果,他聽聞後非常歡喜;喜歡中士道的人,向他講解中士道的基道果,他聽聞後歡喜無比;喜歡上士道的人,向他講解上士道的基道果,他也是非常歡喜!因此,這部書就像是滂沱大雨的喜悅,講解了三士道基道果的理論,想要得到這些功德的人,聽聞後就像農夫遇到大雨一樣歡喜無比。      遍智吉美林巴寫這部書時,以此比喻作為書名,意思就是如同農夫遇到盼望的大雨一樣,向渴求三士道的人講解所需基道果的部分,讓他們歡喜無比。      供養禮讚文      先頂禮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對於三寶,以身語意三門恭敬頂禮。為什麼一開始要頂禮三寶?一般來講,若是我們真實見到三寶,內心就會產生強烈的信心,得到廣大的利益。如果把三寶的意義寫成文字,讓有緣者閱讀時,依然能對三寶產生強烈信心,使自己內心的遍計和俱生的煩惱都能夠斷除掉,這是三寶的加持和威力!原文「遍計見道所應斷」是說遍計煩惱在見道位應該斷掉;「俱生修道所應斷」是說俱生煩惱在修道位應當斷掉。      以一個印度故事來說明。釋迦牟尼佛住世時,釋迦族有一個名叫靡千的貴族,非常富有。釋迦牟尼佛講說教法時,靡千的女兒去了,全身佩戴珊瑚、珍珠、金銀,打扮得珠光寶氣。在聽聞教法時,許多人看到她的珠寶,都生起貪戀之心而障礙聽法。因此,她叫侍女羅根妲把珠寶收起來送回家裡,再回到聽法的地方。      現場還有另外一個女子,也有一個珍珠項鍊。聽法時,一直摸著項鍊,產生傲慢之心,想著:      「這麼好的珍珠項鍊,只有我有,別人沒有!」      手中把玩著,貪戀之心很強烈,不能夠專心聽聞教法。靡千的女兒為了調伏她的傲慢之心,就叫侍女羅根妲回去把珍寶飾物再拿來。羅根妲聽了之後,心想:      「啊呀!作為佣人真是身不由己,被叫來叫去,佛陀說法都不能好好的聽聞。」心裡非常不高興。      這事當然佛陀知道了,特別為她講了一個頌文,女僕聽了內心非常高興,樂意地回去拿珠寶,沒想到在路上發生意外被牛撞到而亡,死後投生在辛格爾國,成為國王女兒,出生時,天空降下像大雨般的許多珍珠,所以被取名為珍珠。      當時許多印度生意人到這個國家來,讀誦著佛經,珍珠公主聽到了,說:      「你們唱的歌非常好聽,是什麼歌啊?」      生意人告訴她:      「這不是歌,是佛陀的語言,加持力非常大!」      公主聽了以後,對佛經產生強烈的信心,很喜歡,很高興。寫了一封信讓生意人帶回印度,請佛陀賜給一個加持物。      生意人見到佛陀後,呈上這封信。佛是一切智者,當然完全了解,但是裝做不知道,問東問西,問清楚後,為了使公主產生信心,所以要賜給她一個加持物。佛叫工匠依照自己形體畫一張像,要送給公主,但是因為佛的形體自然放出像太陽光一樣強烈的光芒,畫匠無法看清,只好從側面模糊隱約的畫了一張像,佛再寫上皈依戒的儀軌、學處。      這張圖畫連同文字送到公主手上,公主打開一看,看到佛的畫像,仔細看文字,是皈依戒的儀軌、學處,讀了皈依戒的儀軌,得到皈依戒律,再讀一讀皈依學處,成為一個居士,守護著這些學處。因此,雖然她沒有看到佛,但透過文字,卻能夠了解三寶的意義。守護這些學處而把見道所應斷的煩惱斷掉了,同時產生能力,逐漸也斷掉修道所應斷的煩惱。這些功德都是因為透過文字傳達而產生。      撰者誓言      吉美林巴說,以前南方許多登地的菩薩聖者,為了使自己的功德增長增廣、清淨煩惱而寫下的論典,多得無量無邊。因此,自己所寫的這本書,可以說只是一些分別妄念,懷疑之心所寫的書,就好像聲音小的人,故意吼得很大聲一樣,可能大博士看了也不會滿意,詞句文藻也不夠華麗工整,不過內容都是依循佛陀講說的教法,所以讓弟子學習仍然是可以的。      在輪迴的處所之中,有些眾生正受到出生的痛苦,有些眾生正面臨疾病的痛苦,有些眾生正面臨衰老的痛苦,有些眾生正陷入死亡的痛苦。所以,眾生不可避免的都要受到生老病死的痛苦,把生老病死的痛苦消滅掉的藥是什麼呢?就是佛陀所說的正法。而佛陀對去除痛苦所說的正法,登地以上的大菩薩所寫的註解論典已經很多,我們可以依據這些典籍來做實修。不過現在人已經把佛陀的語言和登地大菩薩所寫的論典丟棄了,沒有用來做實修。因此,吉美林巴說:      「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再寫一本書,對於眾生可能會有什麼利益,實在是值得懷疑的,不過因為總是有一些有緣份的人,一定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利益,還是會對有緣者有幫助的。」      根據這個想法,他寫下了這部書。

作者資料

遍智 吉美林巴

遍智 吉美林巴(1729~1798) 遍智 吉美林巴在藏傳佛教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們所修學的所有龍欽寧體教法,都是由吉美林巴所傳下來的法。吉美林巴沒有讀過書,卻在第一年閉關時,親見密乘第一佛:蓮花生大士;第二年閉關時,親見密乘第二佛:龍欽巴大士;閉關第三年後,與龍欽巴大士無二無別。

基本資料

作者:遍智 吉美林巴 譯者: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張福成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書系:善知識系列 出版日期:2012-12-21 ISBN:9789866409462 城邦書號:JB0085 規格:平裝 / 部份彩色 / 368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