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勵志故事
最貧窮的哈佛女孩:那一段飢餓、無眠與被世界遺忘的倖存歲月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書評、《出版家週刊》(Publishers Weekly)書評 力讚本書! 一個無比真實的社會底層寫實故事, 一段從漫漫長夜走入破曉黎明的向上人生! 三歲時看見父母親在廚房「吸毒」。 九歲時,開始出門乞討,在超市偷東西裹腹。 十五歲時成了流浪街頭、無家可歸的女孩。 像火燒般的飢餓感與無法入睡是童年最深刻的記憶。 家裡的生活費總讓嗑藥的雙親挪用,她一直餓著肚子。 擔心出門買毒品的雙親遭遇不測,總是守候他們回家。 不斷地被嘲笑和全身骯髒奇臭無比,更讓她不敢踏入學校。 誕生在沒有未來的世界中,她如何度過每一天? 如何靠自己的力量找到出路,成就自己? 莉姿‧茉芮出生於紐約市的布朗克斯區(Bronx);她的雙親彼此相愛,卻嗑藥成癮。莉姿在學校時,經常被人取笑她一身髒衣服與長滿頭蝨的亂髮,可想而知,她不斷曠課,次數如此頻繁,導致她最後被送進少女中途之家安置。在她十五歲時,原本飄搖的家終告瓦解,莉姿開始自己一個人流落街頭討生活。她學習勉強度日的辦法,尋找食物果腹,並且整夜搭乘地鐵,以讓自己有個溫暖的地方過夜睡覺。 當莉姿的媽媽死於愛滋病之後,她決定要好好掌握自己的命運,於是重回高中上課;她經常在她睡覺的地鐵站與走廊上,完成學校作業。即便無家可歸、沒有安定的居所,莉姿卻把四年的高中學程,壓縮成兩年讀完,並且贏得《紐約時報》的一項獎學金,由此成功申請進入常春藤名校就讀。本書即是講述這樣一名不屈不撓的年輕女孩,在重重險境中奮鬥求生,最終克服萬難獲得成功的故事。 【名家推薦】 ◎國際巨星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 ◎《叫作莉皮的女孩》(A Girl Named Zippy)、《她自長椅上站起》(She Got Up Off the Couch)等暢銷書作家海芬‧琪默(Haven Kimmel) ◎《畫眉》(Blackbird)、《指點迷津》(Show Me the Way)等暢銷書作家珍妮佛‧蘿克(Jennifer Lauck) ◎暢銷書《希望的孩子》(Hope’s Boy)作者安德魯‧布里吉(Andrew Bridge)、 ◎《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我是情感生物》(I Am an Emotional Creature)等作品的著名劇作家、女性主義者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 ◎作家、音樂工作者 劉軒

內文試閱

如果要說我有厭惡什麼的話,那麼我恨毒品與上癮這樣的事,但我並不恨我的父母。



  每一個月,在過了第六天或第七天之後,爸媽就將補助金支票揮霍一空,使我們一家人又陷入一文不名的境地。然後,如果因為花完支票沒錢了──這已經是固定戲碼──媽媽會去水道酒吧或邁克葛文酒吧(McGovern’s)對幾個常客要個幾塊錢。她可以從某一類的年紀較長的男人身上,這裡要一塊錢,那裡要兩塊錢,或從酒吧櫃台一頭要到扔過來給她的幾枚小零錢。有時她會跟人要兩個二十五分銅板,說要投點唱機聽歌用,但卻收到口袋裡存起來。有時候,媽媽會帶男人進廁所或出去外面的暗巷,只要花個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賺得更多一點。

  媽媽這樣子攢錢,為了存到夠她去嗑一次藥。最少需要五塊錢去買一小份古柯鹼,雖然這只能稍微解解癮頭而已。媽媽從酒吧回來,會直接跟爸爸報告說:「彼得,我有五塊錢。有五塊錢喔。」爸爸之後會悄悄地在他們的房間穿上外套,然後躡手躡腳地偷偷溜出門,以免被還沒入睡的莉莎發現。

  因為,爸爸知道,如果我們在挨餓,而莉莎抓到他出門去買毒品,那麼他就會聽到無休無止的埋怨。他完全沒有辦法可以躲開謾罵、詛咒、尖叫與大哭大鬧。

  「你不能把錢花掉!我們需要食物!我好餓,我的胃好痛,我們都沒吃晚飯,可是你卻要去嗑藥嗎?」莉莎會這樣大吼大叫。

  聽著莉莎與爸媽吵架,我知道莉莎絕對有理。當冰箱只剩下一瓶壞掉的美乃茲醬,與一棵放很久的濕糊糊的萵苣,爸爸與媽媽實在沒有任何藉口,可以把最後的幾塊錢花在買毒品上。莉莎完全有理可以生氣。

  但是,對我而言,事情並不總是如此黑白分明,一如莉莎所感知到的那樣。莉莎對我們父母的要求很簡單,她所全心盼望的,不過是一頓熱呼呼的晚餐,與好好地養育我們。我的要求也如出一轍。然而,我忍不住還是會注意到,如果我們一整天都沒有熱食可吃,那麼爸媽就是兩三天沒吃到熱食。當我需要一件新的冬季外套,我就會發現,爸爸的球鞋已經開口笑,只是用一塊粗膠帶黏合起來。不管如何,有一件事對我來說始終很清楚:爸媽只是沒辦法給我他們所沒有的東西。

  他們完全無意傷害我們。他們並沒有比如說,大白天跑出去,去當其他小孩的好爸媽,然後晚上回來虐待我們。他們只是沒有具備,我所希望的為人父母的性格罷了。所以,我要怎麼來責備他們呢?

  我記得,有一次在我生日的時候,媽媽從我這邊偷走了五塊錢。這是奶奶寄給我的生日禮物,黏在一張漂亮的生日賀卡裡。我把這五塊錢藏在我的梳粧台上,心裡盤算著要去糖果店走一遭。但是我的糖果美夢並沒有成真。因為,媽媽等我一離開房間,就取走了錢去買毒品。

  半個鐘頭後,媽媽手裡拿著一個裝著毒品的小袋子回家,我真的氣炸了。我要媽媽還錢給我,我對她飆罵許多惡毒的字眼;但媽媽完全沒有回嘴。媽媽突然從廚房桌子上抄起她的東西──注射針筒與古柯鹼──衝向浴室去。我繼續跟在她的後面,喊叫一句又一句刻薄刺耳的話。我以為她想逃開我,自己一個人躲在浴室嗑藥,但我猜錯了。從浴室門口,我見到媽媽把手中的東西丟入馬桶中。然後我意識到,媽媽在哭,她按下馬桶按鈕,把古柯鹼沖掉。儘管她如此渴望,她居然把全部的毒品沖掉。

  她淚眼婆娑地看著我。「我不是怪物,莉姿,」她說:「我抵抗不了。原諒我好嗎,寶貝?」

  所以,我原諒媽媽。

  在兩個月後,媽媽把冰在冷凍庫裡、教會送給我們的感恩節火雞,拿去賣給鄰居,然後把錢拿去買毒品,我也原諒了她。原諒她,並非意謂我沒有受到事件的打擊。只要爸媽讓我們挨餓,我就會心痛不已。但我不會因為這樣的原因而責備爸媽。我對他們並不生氣。如果要說我有厭惡什麼的話,那麼我恨毒品與上癮這樣的事,但我並不恨我的父母。我愛他們,我也知道他們愛我。對此,我毫無疑惑。 我想著,如果我要的話,我也可以流浪天涯海角,只要我可以工作……我開始感覺自己不必受困在一個地方動彈不得。



  「『妳』想要工作啊?妳去問問別人吧。『妳』真的要工作啊?」即便我已經盡力表達清楚,是的,我希望你們有一些事情在找人做,並不一定要是一份真正的工作,比如說,也許你們會需要有人來打掃一下。但是,不管是亞歷山大百貨商場、湯尼披薩餐廳或伍爾沃斯商場,他們的反應皆如出一轍。似乎沒有人想多搭理我。有些人甚至還很不客氣地笑出來。

  「小朋友,妳至少要十四歲才可以做。妳幾歲大啊?十歲?」有個女人還從櫃台上彎下身子,拍拍我的頭,對我微笑,她咖啡色的胸部上掛著一串粗粗的金鍊子。然後整個出納櫃台區響起了一陣哄笑聲。我拖著步子離開,感覺很難堪,深受挫折。只要他們可以讓我做看看,我很確信自己的工作能力;不過,我越被拒絕,我也變得越有自覺起來。我開始注意起自己打結的頭髮、骯髒破爛的球鞋,與指甲下變硬的黑垢。

  我沿著商店街走得如此之遠,不斷被一家又一家的商店拒絕,都走到整個商店區的末尾了,正好可以踏上往加油站的方向去。我原本不想去加油站,因為有躲避那些員工的麻煩。而我的朋友們昨天已經讓我知道,他們在那裡一天所賺的小費已經夠他們花用。當我往那裡走去時,我想著,至少我試著去做一下,今天就不至於空手而回。

  我決定中午之前開始工作,幫人加油加到過了午飯時間後就收手。然後我會回頭走上坡路直到大廣場路,那邊有一整排的商店可供我碰運氣。

  除開必須經常回頭探看加油站員工的動靜之外,頭兩個小時可說做得頗為順利。我因而得知,這些早上來自布朗克斯動物園的車流,一輛接一輛湧進加油站裡,都是攜家帶眷出遊的家庭。

  我忙著在車子與汽油泵之間來回跑來跑去,而我一跑動,小費中的那些零錢銅板就一直撞著我的大腿。錯過一部車,就意謂著損失利潤,所以我絕不浪費時間。我很快對於自己有能力可以購買麥當勞的任何餐點,感到相當開心。我望著一部公車駛去,我想著,如果我要的話,我也可以流浪天涯海角,只要我可以工作……我開始感覺自己不必受困在一個地方動彈不得。我有選擇的自由。我重新感受到昨天衝擊我的興奮感,我來回不停在一部接一部加油的車輛間奔跑,口袋愈來愈鼓脹,渾然不覺經過了多少時間與那兩個惱人的加油站員工。

  在一點鐘的時候,我幾乎快要賺到昨天一整天所收到的錢,但我也被驅離加油站三次。在最後一次被趕時,一名加油站員工抓著我的T恤後背,對我鬼吼,威脅要叫警察逮捕我,我於是決定收工離開。那名員工當時還想把我拖去他們那個小亭子那邊,不過我奮力掙扎,從他手中掙脫開來,然後拼命以最快的速度逃走,我瘦巴巴的兩隻腿勉力奔跑,愈跑愈遠,漸漸聽不見那個人所傳來的謾罵聲。

  我在小丘下的一座長椅上坐下來喘氣,一邊數算著我收到的小費,一共有二十六元。經過幾個小時站在太陽底下,我的皮膚變得紅通通而敏感。我把錢塞進口袋,重新沿著大廣場路尋找工作,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邁開步子;擦肩而過的行人手肘與他們沉重的購物袋,一碰觸到我曬傷的手臂,就痛得要命。我的T恤在腋下與上背的部分都被溫暖的汗水浸濕;每當我走進一家又一家開著空調的商店,一遍又一遍詢問著相同的問題時,濕掉的衣服頓時又變得冰冷刺骨。

  下午的時光一分一秒過去,我在大廣場路上找工作的運氣看來一點也沒有比較好。我無法碰到認真看待我的問話的人。最後,我轉頭回家。我一邊走著,一邊試著考慮其他找工作的可能區段,不過,懷疑自己白費力氣的想法卻也讓我止步。

  我走進離家裡四個街區遠的麥特食品超市,我穿過自動門,進入空調涼爽的賣場之內。偷竊,是我知道我能勝任的事情之一。我可以隨手偷走一包牛排肉與一塊奶油。我是可以用那些賺得的小費來購買食物,不過,直到我確定自己能持續地賺錢之前,我不想花掉口袋裡的任何一毛錢。而在此之前,順手牽羊是最好的辦法。   而在媽媽等著爸爸待會帶貨回來,一邊準備著吸毒器具,一邊心情變得急躁起來,我如何能在這種時候上床睡覺呢?看著媽媽叨叨絮絮說著話,明亮的琥珀色眼睛散發著激動的光芒,我絕不可能放棄這些短暫出現的時刻。媽媽與我共度只屬於我們兩個的這樣難得的時間,有關上學的事情只會被拋諸腦後。我們會坐在客廳裡,一起聊著她在六○年代末、七○年代初,還是個青少女時,在格林威治村所發生的故事。

  「小莉姿,妳真應該看看我那時候的樣子的。我那時候會穿高到大腿的皮靴,而且靴子的鞋跟還是木頭做的。」

  「真的啊?」我假裝不知道她已經講過這些事情上百遍,我反而還會表現出每一個情節都像是首次聽到一般,假裝很驚奇、充滿好奇心。

  「對啊,不騙妳!我還頂著一顆非洲爆炸頭喔。我的髮型總是走誇張怪異路線,這是來自我義大利裔的血統。不過,每個人也都這麼做。妳爸爸他還留著很大一叢絡腮鬍。真的不蓋妳!」

  在這些等待的夜裡,媽媽如同跟老朋友談天般,對我掏心掏肝,有關她浪跡街頭的生活、嗑藥的場景、與過去男友間的做愛記憶,特別是她深深受創的童年,無一不鉅細靡遺說給我聽。媽媽在分享心事時,我完全沒有對於那些事情表現出受到震驚或覺得粗野下流的反應。我反而冷靜以對,讓媽媽感受到我在專注傾聽,我甚至會對一些我幾乎一點也不了解的事情,點頭表示心有同感。媽媽從未注意到談話內容與我的年紀問題;她只是持續不斷地講,沉浸在自己的記憶裡。

  在這些夜間談心中,最有趣的部分是,媽媽所憶起的過往故事,總是出之以正面的方式,彷彿在講述一場場的冒險經驗。但我心知肚明,這只不過是她期待嗑藥前、為時甚短的副作用。當她嗑過藥,情緒漸漸平復,毒品開始失去神迷的效應後,相同的往事卻會使她沮喪消沉。在她來到如此低潮的時刻,我依然會陪伴在她的身邊。當她需要對人吐露心聲,如果我不在旁邊,那麼會有誰願意傾聽呢?但在我們等待之時,一開始總會有這樣一段短暫、美好的親密時刻。我會不時去窗口探看爸爸回來了沒,而媽媽則以罕見的喜悅語調,娓娓回憶過去。

  「啊,我那時候總是會因為吸毒而產生幻覺喔!迷幻藥真的會把人搞得亂七八糟,小莉姿。特別是當你去聽演唱會的時候。絕對不要吃迷幻藥,好嗎?它會引起你滿腦子跑著不真實的事情。那樣真的好怪!」

  在走廊響起爸爸沉重的腳步聲之前,媽媽就已經擺好要盛放粉末的湯匙,她後來會用針筒將溫水注入湯匙中,以溶解粉末。她會擺上一只舊的塑膠餛飩湯碗,用來盛水。然後旁邊會擺上鞋帶,這是用來綁手臂,以浮出靜脈;他們會使用個別的針筒來進行注射。我們的對話持續進行,媽媽一邊檢查針頭,把它舉高,透過閃爍的日光燈管來查看,然後再擺回廚房的黑色美耐板桌子上。觀看著她準備這些器具,也成為我的習慣的一部分。

  「嗯,我以前老是會碰到星探,說可以讓我當模特兒。不過,大多數這些經紀人都只是想上床而已。妳要小心這些傢伙,他們到處都可以碰到。等一下──」媽媽停了一會,在針筒裝水後,測試針頭噴水有無阻礙。「對,我是要跟妳說,很多男人可能都是一些爛貨色,要小心注意。不過,不管怎麼說,我那時候是玩得蠻開心的。」在她說話的時候,我的眼睛注視著媽媽身後的牆面上,一點一點已經乾掉的血滴印子,這是有時候他們在注射時,靜脈跑掉後,將針筒噴出所留下的痕跡。就只差沒有消毒的過程,不然這個準備儀式像極了醫生助手羅列器具,等著接下來要進行的小手術。爸爸不久就會帶回一小包錫箔紙包裝的粉末,用來治療他們的癮頭。

  每一個晚上,都上演著如此這般的戲碼。在爸媽跑進跑出、注射古柯鹼期間,他們就像一對相互搭配的摔角隊友,而只有我陪伴在他們身邊,與他們共度漫漫長夜。莉莎早已上床睡覺,他們兩個人只屬於我一個人,而我會幫忙注意他們的安全問題。即便他們進入嗑藥後的恍惚狀態,他們還是在那兒,在我身邊咫尺之處。

作者資料

莉姿‧茉芮(Liz Murray)

在流浪街頭之際,完成高中學業,並贏得一份《紐約時報》的獎學金,之後於二○○九年,自哈佛大學畢業。 她榮獲來自白宮計畫組織(White House Project)的「楷模典範獎」,以及由脫口秀節目名主持人歐普拉‧溫弗蕾(Oprah Winfrey)所頒贈的「無所畏懼獎」,另外,她也獲得了一項「克里斯多夫獎」(Christopher Award)。生涯電視台(Lifetime Television)為她製播了一部影片:《從無家少女到哈佛畢業生:莉姿‧茉芮的故事》(2003)。 她在紐約創立了一家稱為「活出生命」(Manifest Living)的公司,希望藉由種種方法鼓舞人們獲得創造的力量,讓每個人可以朝著自己所希冀的人生目標前進。如今,茉芮周遊世界各地進行演講,宣揚「有志者事竟成」的理念,並主持心靈工作坊,協助人們喚醒自身的潛能。

基本資料

作者:莉姿‧茉芮(Liz Murray) 譯者:沈台訓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People 出版日期:2011-09-08 ISBN:9789862720172 城邦書號:BA6414 規格:膠裝 / 單色 / 432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