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健康 > 健康醫學
家庭醫師不打烊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家庭醫師不打烊

  • 作者:陳亮恭
  • 出版社:原水文化
  • 出版日期:2006-05-15
  • 定價:220元

內容簡介

在醫師那身神聖潔白的袍子底下,藏著一顆什麼樣的心? 在他們專業嚴肅的表情背後,腦子到底在想些什麼? 且看一個六年級的新生代醫師,在脫下白袍,恢復兒子、丈夫、父親、朋友等身分後,用最真實的感情,所寫下來的心裡話! ◎醫生碎碎唸 如果不再三強調,很多人往往會忘記── 醫生其實是個「人」。 他們有喜怒哀樂等情緒,同你我一樣必須吃喝拉撒。 他們一樣要身兼為人父母、子女、親友等多重角色, 有時還得扮演「救世主」角色。 不禁讓他們感嘆:「這年頭,醫生真難為!」 ◎跟醫師做朋友 你可以單純地把醫師視為一個專業的醫療人員,也可以更進一步讓他變成你的朋友。 讓醫師朋友告訴你,醫生到底在想什麼,也讓他們教你,如何當一個聰明的病人! ◎人生悲喜劇 在每個病人的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故事? 在每次求診的過程,又交錯著什麼樣的驚喜或失望? 人生的悲與喜、幸與不幸,就這樣隨著病人,來來去去。 ◎從國外醫療制度看台灣 如果電影〈迫在眉睫〉中的主角參加台灣健保, 他就不用為了讓兒子接受心臟移植手術,而變成挾持醫護人員的暴徒;如果英國引進台灣的健保制度,就不會有在社區醫院還找不到半個醫生的狀況……。 國外的醫療制度不是只有優點,台灣的健保也不是真的那麼差,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有一些有趣的差異,就讓醫師來告訴你!

目錄

推薦序1:我們信任醫生跟信任神明是一樣的 ◎陳榮南、陳林素 (作者父母)
推薦序2:與有榮焉地參與他的成長 ◎作者太太
自序:醫病溝通的開始 ◎陳亮恭

醫生碎碎唸
.醫生也是人
.奧客來囉
.醫學院學生,苦啊!
.不快樂的醫師,為何?
.當醫師變成家人
.草莓族的入侵

跟醫師做朋友
.跟醫師做朋友
.做個聰明的病人
.怎麼看病才對?
.解釋病情的藝術
.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病溝通
.另類治療好不好?

人生悲喜劇
.Ditto
.一張致謝的卡片
.紅斑性狼瘡患者的辛酸
.恩主公的指示
.被毒害的青春

國外醫療制度看台灣
.從英國的醫療看台灣
.如果丹佐華盛頓參加台灣健保
.值得期待的醫療制度──談家庭醫學
.找醫師安排旅遊──談旅遊醫學
.家有一老如何照顧?──談老年醫學

序跋

【自序】醫病溝通的開始  ◎文/陳亮恭   雖說這本《家庭醫師不打烊》不是我的第一本書,但是寫這本書的過程卻讓我有「難產」的感覺,因為這裡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來自於我的真實感覺或是得到的啟發,然而在我短短近十年的醫師生涯之中,多的是每天看病人與做研究,但讓人感動或有所啟發的故事卻不是天天都有,而我不是個小說家,要我把這些體驗生動地寫下來,對我可真是一大考驗。   我這個年紀與資歷在醫院內算是資淺,但是對於還在接受訓練的住院醫師與醫學院學生而言,我已可以算是老師(其實我喜歡他們叫我學長,聽起來年輕點),所以看到七年級的準醫師,讓我有點驚覺自己已邁向中年,他們的青春讓人驚豔,卻也讓人擔心。聽他們說一些對醫學教育的看法,總是讓人覺得醫學教育好像沒有多大進步,因為這些話有很多我在十年前都說過,然而十年過去了,大家依然在反應這些問題,現在的我已經更加清楚這些問題之所以無法解決的原因,但我只會笑笑地聽他們說一說。   生命當中會發生很多的故事,醫師這個行業尤其如此。因為我們面對的是與生命有關的議題,因此感受到對於人性的衝擊會更大。由於我的執業屬性,生離死別的畫面我較少面對,只有在當住院醫師的時候看得比較多,但是門診的「醫病關係」卻是我常要面對的問題。   有人說「醫病關係」在醫院的不同專科有著不同的特性,在重症加護、外科系或急診的領域,醫病關係非常地父權化(paternalism),因為這個時候病患的病況危急,常由不得醫師與病患及家屬有時間猶豫,所以醫師的權威會比較重。而在以慢性病為主的科別,如家醫科,醫病關係會變成比較消費者主義(consumerism),或是講究共同參與(mutual participation)。因為病人在治療慢性病的過程之中會有很多的想法,不是醫師說了就算,病人自己的健康信念與醫病關係會直接影響病人的疾病控制,所以醫師要站在「客戶」的立場多想一想,雖然醫師傳達的訊息都是為病人好的,但是必須能讓病患配合才能真正產生影響,因此「醫病溝通」是一門重要的學問,好的醫病溝通跟開立治療藥物可能是一樣的重要。   這本書的內容有點雜,有我的心情、我的感想、我想傳達的想法,其實並沒有很一致的方向,但我真正想要呈現的,是身為一個六年級家醫科醫師所擁有的真性情與人生。我更希望醫病關係的改善,能從家庭醫師觀念的普及與做法落實開始,讓醫師就像朋友,在病患需要時,隨時都在身邊,這也是將此書命名為《家庭醫師不打烊》的初衷。   感謝原水文化的工作同仁對於拙作的重視,我並不是學界的大老,也不是專業領域的聞人,但他們卻願意協助我出版這本過去十年工作歷程的心情記錄,讓我十分感動。寫這本書正是我工作上最忙碌的時期,但是,在他們的鞭策之下,我終於還是將之完成,雖談不上嘔心嚦血、字字珠璣,但我盡量做到言之有物。
希望這本書不會讓他們賠錢(雖然如此,版稅不能少唷),由於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是我所遇到的真實事件,所以,短期內我應該不會再有類似的著作了,說不定要再花個十年才能累積出類似的經驗。   也要感謝我太太的支持,若不是她專職在家照顧小孩讓我全心工作,我恐怕也難把這本書「生」出來,也感謝她時時不忘提醒我:工作再忙也不能犧牲與孩子的相處,讓我得以跟天天拉著我的手指在家跑來跑去的兒子一同玩耍。   希望這本書的內容,能讓更多的人更了解醫療的狀況與醫師這個行業的特性、更深入了解醫療的本質、更了解醫師在想什麼,從而共同促進病患的健康。

內文試閱

醫生也是人

在醫院裡穿著白袍的醫師好像有點特別,我曾在廁所遇到病人對我打量了半天說:「醫生也要上廁所啊!」這句話讓我差點當場尿失禁,不知該如何回應……   醫生也是人,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是特別偉大的人,也不是特別糟糕的人,就是平平凡凡的一般人而已。   在醫院裡穿著白袍的醫師好像有點特別,我曾在廁所遇到病人對我打量了半天說:「醫生也要上廁所啊!」這句話讓我差點當場尿失禁,不知該如何回應,難不成醫師是個不必吃喝拉撒睡的怪物啊?其實這樣的事情在醫院很常碰到,醫師如果抱病上班一定會到一堆人的陶侃:「醫師也會生病喔!」這真的令人很心酸,因為工作環境天天遇到病人,醫師不僅會生病還很會生病哩!一個生病的醫師抱病照顧病患真是一個多麼悲天憫人的畫面啊!可是,現實一點也不美,原來是生病的醫師找不到代班的醫師,所以只好抱病硬撐。 ■醫生也會生病?

  一般的公司或公家單位,請病假只要有相關證明即可,但是醫師往往必須要找到職務代理人才能請假。在健保如此艱困的時代,怎麼可能有一個醫師閒閒地等著當你的職務代理人呢?所以,利用時間打個點滴、吃個藥繼續上班的比比皆是。   記得我當住院醫師時候有一次病得很慘,急性咽喉炎連續高燒將近一個星期,前幾天都是兩三個小時就吃退燒藥控制症狀繼續上班,有一次在查房的時候正好護士小姐在量體溫,我請她順便量一下,因為我覺得已經快暈了,一量之下是將近四十度。唉!我兩個小時之前才吃退燒藥的。但是,還是要把病人的狀況處理好才能溜回去休息。   那次生病是很慘的經驗,連續三天都燒到將近四十度,退燒藥只能管兩個小時左右,還不敢跟總醫師提到休病假哩!因為大家的班都排得很緊,哪來的人可以替代呢?所幸病房的護理人員與主治醫師都很幫忙,才能找到時間休息。所以,醫生也是人,還是個可憐人呢。 ■醫生也會去算命?

  我因為父母的關係認識一位算命老師,與這位算命老師建立了相當的友誼,所以當這位老師受出版社的邀請而出書時,她熱情的邀請了我爸媽與我簽名推薦。這位老師與我們家是多年的交情了,雖談不上是心靈導師,但稱得上是好朋友,而且我結婚的日子、孩子的名字都是委由她幫忙的呢。   這本書一定賣得很棒,一方面是因為很快的又出了第二本書,另一方面是我在醫院內遇到一些藥廠的代表神秘兮兮的問我:「你怎麼會去推薦這樣的書啊!」我有點不懂什麼是「這樣的書」?難道醫師就不能有算命老師的朋友啊?而且,反正現在舉凡市井小民到達官貴人不都是有很多的高人指引嗎?更何況,我真心的推薦我的好朋友出書,實在是沒啥好奇怪的。   好玩的是,有一天遇到一位很資深的醫師,很誠懇地說要請教我一個問題,我霎時立正站好,因為那位資深醫師整整資歷大我十幾年,原以為要問什麼樣醫療的專業問題,可是他接下來問我的是:「聽說你認識那位算命老師喔,我有朋友遇到些問題要去找她,你覺得她怎樣?」這是很好玩的經驗,我當然就我的經驗回答他的問題,這不是很人性的一面嗎?跟一般的人的表現毫無二致,可是,當時站在我們週遭的一些人眼神就有點怪。   說到算命這件事我有一個很特別的經驗,我一個好朋友的家人罹患了重大血液腫瘤疾病,他是一個非常相信科學的人,相較於某些病患依照求神問卜的結果而就醫,他是完全信任醫師的專業而進行治療。但是,糟糕的是我們這些醫師居然沒有很一致的看法,同樣的病情在台大、馬偕與榮總等醫學中心的建議處理上出現迥異的判斷,他透過很多網路的文獻查證,找到相關領域的世界知名教授討論,更慘的是意見竟然也不相同。   這位好友時常會與我討論治療的進展,坦白說,有一些他問的問題已經超越了我會的範圍,而也必須去整理一些資料來與他討論。有一天當他苦惱於要不要接受骨髓移植的治療時,他與我聊了很多,我其實回答不了他,因為他所問到的各方意見已經相當分歧,而且支持與反對的兩方都還蠻堅決的。這時我以一個朋友的身分,暫時拋開了醫師的專業身分問他需不需要去找算命老師問一下。我覺得這樣的反應說不定是一般人常見的反應,也或許是我比較迷信,但是,我相信要是我是他,肯定也是一個頭八個大,所以才會有這個建議。   算命最後的結果就不多贅述,但是,我的朋友很認真的問我為何一個醫師也會建議他去算命?其實,我倒不是要他去算命決定治療方向,而是我知道他已經十分的困惑了,而我們這些所謂的專家竟然有著迥然不同的意見,而且兩方意見還相持不下哩!我是可以理解在科學上的見解會有差異,但是,病人家屬真的沒有辦法在這種情境下做決定。所以啊,醫師也是人,而且還是個會帶人去算命的人呢。 ■醫生也抽菸、喝酒?

  常有人說醫生就會叫病人什麼都不要吃、菸不要抽、酒不要喝,可是喔,我認識一些同事菸抽的也蠻凶,他還有時候要到社區主講戒菸的好處哩!其實,醫師也是人,所以也有形形色色的人,自然也有會抽菸的人。
而說到喝酒就更有趣了,醫師這個族群喝酒實在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現在這個時代比較不那麼興盛,以前的老師輩的酒量個個驚人,即使到現在都還流傳著許多英雄事蹟。比如說某某科在辦聚餐的時候剛好遇到另外一個科,狹路相逢就要分個高下,一場腥風血雨的拼酒就勢所難免了,那時把餐廳老闆的庫存酒喝光的情況也時有耳聞。多年以前甚至也聽說有的醫院在辦理迎新聚餐的時候,一定要在急診室空下幾張病床給喝醉的新進員工睡,護士小姐會主動來打點滴幫助醒酒,隔天一大早還要叫醒他們上班哩!但是,這些事情都只是我所耳聞的故事,我可沒有親眼見識過。   其實,醫療的環境在變,新進醫師的想法也大不相同了,與過去日本式的風格也有很大的差異,其實這是一種進步,以前所流傳的那些做法現在聽起來覺得很好笑,但還好現在這個時代已經鮮少發生這種事了。   而我自己親身遇到過的狀況是大學一年級剛入學的時候,我的高年級學長帶著醫院的習俗到我們的聚餐,他說:「在醫院啊,輩分與階級是很重要的,資淺的人要對資深的人表示敬意,所以,由最小的學弟開始敬酒,每差一年多喝一杯。」也就是說,一年級的我要跟二年級的學長喝兩杯、三年級的學長喝三杯,以下如此類推,可以想見這個迎新聚餐一輪下來要喝幾杯?二十杯!這是什麼欺負人的習俗啊?   當我正想求饒的時候,學長就說了一個故事,有一天某個很資深的主任在跟科內同事聚餐的時候與隔壁的新進住院醫師聊了一下,可能聊得也蠻投機,隨口問了一句:「你是幾年次啊?」當那個醫師回答完了之後,主任有感而發的嘆了一口氣說:「唉!二十年前我也跟你一樣剛進榮總哩!」然後補上了一句駭人的話:「那……二十杯!」當場全桌的人傻眼,這一定喝掛的,其他醫師就開始打起圓場,最後以十杯成交,還由總醫師代喝做收。所以啊,醫師也是人,也是可能有著生活很不健康一面的醫師呢。

■醫生真的是個人

  現在這個時代醫師滿街跑,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稀罕,以前家裡有個醫師感覺上還蠻光榮的,現在可能有個台積電、鴻海、宏碁或是友達的工程師才光宗耀祖。其實,這樣困苦的環境正是我們審視一下醫師這個職業的機會,從事這個職業的人並不是一出生就具有某種特定人格特質,也有人說醫師只是大學聯考必較會考而已。可能對吧?但是,因為醫師這個職業是由人來擔任,所以一般人會有的表現都會有。   醫院的生態就像是一個小社會,有著形形色色的人與各式各樣的習性,也有著明爭暗鬥或是彼此看不順眼的狀況。不過,即使是再不對盤的醫師在面對病患時都會有相同的價值,而這個部份彼此也不會有所質疑。因此,醫師是個職業,從事這個職業的人們具有相當的專業精神,但是,我們與大家都一樣是個一般人,所以,下次不要再說「醫師也要上廁所啊!」、「醫師也會抽菸啊!」、「醫師也會喝酒啊!」,也不要在大家排排站上廁所的時候打量當醫師的人,長得有沒有什麼不一樣唷。 恩主公的指示

我拿了你們的門診表問了幾個醫師,神明都沒有同意,一問到你的名字就立刻三個聖杯!真是感恩,恩主公真的是非常靈驗,這樣我才能找到你這個人。.....   某天早上我的門診來了一位年約七十歲的女士,陪同她的應該是她的先生,她的眼神看來有點焦慮,有點疑惑又有點坐立難安,而她的先生則看起來比較輕鬆。當她坐下來後我用台語開始問診:

  「蘇太太,今天有什麼不舒服?」

  「我喔,有好多問題啦,看了很多醫生都看不好啦。」她說。 ■一輩子沒吃過這麼多藥   這個時候我心裡一涼,擔心了起來,因為這樣的病患可能會拿出一張密密麻麻的紙,寫滿了她的一堆註記。這樣的動作還蠻常見的,因為對於一些記性較不好或是年紀大的病患,醫師都會鼓勵病患這樣做,只是因為紙上面的註記往往「族繁不及備載」,所以我不免感到緊張。   可是,這位蘇太太並沒有拿出她的筆記,她一一細述了她的問題:

  「我喔,常常頭暈、頭痛啦,脖子也會酸痛。以前的醫生說我有高血壓,開了一些藥給我,可是我量的血壓有時候高、有時候低啊,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吃藥!而且啊,我咳嗽的時候會有點滲尿。有醫師叫我開刀,可是我不敢開啦。於是我就去看一個泌尿科的名醫啊,聽到我說我不想開刀就開了些藥給我啊,問題是我吃一吃就會口乾舌燥,很想喝水,喝多了又會很多尿啊。而且吃了這個藥還會一直頭暈,那心臟科醫師就再幫我加藥,我是有吃啦,可是情形一點也沒有好轉啊,兩個醫師都一直叫我吃藥,我已經吃怕了,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吃過那麼多藥!」   聽完了她的問題,我說:「妳有帶妳吃的藥來嗎?」

  「有啊!那麼多種,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吃?」

  說完她把她吃的藥拿出來給我看,還好藥的包裝背面有藥名,否則面對一堆花花綠綠的藥丸與膠囊,沒有人會認得那是什麼藥。在這裡提醒各位朋友,以後要拿藥給醫生看,一定要帶有藥名的包裝來,否則就「考倒師傅了」。 ■多重用藥產生問題

  我仔細看了看她的藥,有兩種高血壓的藥、一個抗暈眩的藥、一個胃藥、一個抗焦慮的藥物,泌尿科醫師開的是一種甲型阻斷劑(是膀胱頸放鬆的藥物,但是老年人使用比較容易出現姿態性低血壓),另外一種是促進膀胱收縮的藥物(乙醯膽鹼類類似物,比較常見的副作用是口乾)。   其實分開來看,這樣的處方並沒有什麼問題,可能蘇太太是受藥物副作用所苦吧?而且那個抗暈眩的藥應該是因為血壓沒有控制好,且尿失禁所使用的甲型阻斷劑的副作用可能會因姿態性低血壓而引發頭暈。至於抗焦慮的藥,可能是因為心臟科醫師覺得蘇太太很緊張,所以用了這個抗焦慮的藥。不過,有的時候這種藥會讓老人家感到頭重腳輕且昏昏欲睡。   我量了她的血壓,一六O/八二毫米汞柱,確實是有點高。我一下子看不出她有什麼問題,所以,我斷定因為血壓沒有控制好加上一些藥物的副作用所造成的。   「蘇太太,是這樣啦。你確實應該是有高血壓,而且血壓控制不好會造成頭暈、頭痛的現象。你有天天吃藥嗎?」   「我每天都量血壓啊,如果有高我就吃。可是一天不吃後就又頭暈、頭痛然後血壓就升高了!」   「蘇太太,高血壓這個問題與感冒是不太一樣的,這是一種慢性病,所以理論上是要天天持續吃藥的。這些慢性病的治療,最重要的就是穩定。你只要天天固定時間吃藥,固定量血壓,這樣後如果血壓還高,讓醫師看一下你的血壓紀錄再做調整。不過,不要有時候吃有時候不吃,『穩定』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喔,妳的頭暈與口乾舌燥應該與你尿失禁的那個藥有關係,妳尿失禁的問題很困擾妳嗎?」   蘇太太說:「其實也還好啦,只是覺得有點麻煩,不吃藥其實也無所謂,只是每次去到泌尿科醫師那邊藥很快就開好了。」   我說:「蘇太太,這樣好了,我們打個商量,妳聽我的話。回去喔,妳乾脆停掉泌尿科的藥,也把暈眩和焦慮的藥停掉。但是呢,血壓的藥先吃一種就好,但是要天天吃且固定時間吃,可以做得到嗎?」   蘇太太這時笑顏逐開地說:「好啊!好啊!你是我看這麼多醫師以來第一個叫我少吃點藥的,以前的醫師都一直叫我吃藥。」   我說:「但是,高血壓的藥一定要照時間吃!紀錄一下妳的血壓,下個禮拜再回來看。」   蘇太太一直點頭,原本緊皺的眉頭也展開了,她說:「我看過那麼多醫生喔,你是第一個聽我講完的。我以前說我的問題時其他的醫師都沒說什麼,回去就又多了一顆藥。你知道嗎?我也不知道那是要吃什麼的,又很怕吃藥。看了好幾個醫師,越看藥越多,但是越看越覺得不舒服。」   我說:「其實還好啦,可能是因為你沒有固定的家庭醫師,所以像這樣的問題比較可能發生,而且年齡大了,也比較容易產生藥物的副作用。」   蘇太太又搶著說:「我就知道!我剛剛走進來啊,想說這麼年輕的醫生到底會不會看病?不過啊,我想到我昨天到恩主公去拜拜時,神明說叫我往北邊走。我拿了你們的門診表問了幾個醫師,神明都沒有同意,一問到你的名字就立刻三個聖杯喔!真是感恩,恩主公真的是非常靈驗,這樣我才能找到你這個貴人。」   我聽到這段話表情尷尬地看著她,而我對面的診間護士一副快要笑出來的樣子,我心想:「妳要是敢笑就是褻瀆神明!」   這時我發現蘇太太的表情與剛進門時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好像放下心裡的一塊大石頭。這下換成我有點焦慮了,深怕砸了恩主公的招牌……。   我說:「謝謝啦,不過喔,照我說的做做看,下個星期再回來看一下好不好?」 ■不負所託

  隔了一個禮拜,叫到蘇太太的號碼時,其實我心裡有點緊張,很怕我有愧恩主公的託付。可是,當我看到蘇太太時,我想我們彼此都放下了心口的大石。她是帶著陽光般的笑容進來的,遞上她的血壓紀錄表,雖然還有一兩次血壓稍微高一點,但是基本上已經穩定多了。   蘇太太說:「真是謝謝恩主公讓我遇到你這位醫師,我真的好久沒有覺得這麼輕鬆了,而且只要吃兩種藥就好了。」   我問:「尿失禁的問題還很困擾嗎?」   蘇太太答道:「其實還好啦,知道有這個問題自己注意一點就好,本來就不是很嚴重嘛。」   在幾句的閒聊之後,蘇太太滿意地離開醫院,自此用最少的藥物維持著令她相當滿意的生活品質,血壓的控制也維持在理想的範圍裡,我也鬆了一口氣,還好沒有辜負了恩主公的厚愛。

延伸內容

我們信任醫生跟信任神明是一樣的  ◎文/陳榮南、陳林素(作者父母)

  在我們那個不太容易吃得飽的年代,「看醫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下,維繫健康常常是仰賴街坊鄰居、老人家的經驗或是求神拜佛。那個年代的科學不像現在發達,更重要的是在民智未開的時代,有許許多多大家不明瞭的問題往往被歸咎於鬼神、風水等問題。如果多到廟裡走動可以增進家人的健康,相信即便是在現代,也應該會得到大家的認同。只不過現在的社會進步很快,加上全民健保的關係,家人有健康上的問題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醫生處理,即便是單純的諮詢也好。   不過,有一些奇怪的狀況卻不是醫生能解釋的,有的時候還是需要以傳統方式處理。別馬上否定這些傳統方法的效果,有的時候,真的還蠻有幫助的。以亮恭的小孩(我們的寶貝孫子)來說,有的時候會半夜莫名奇妙地大哭,哭得好像受到驚嚇一樣,這時我們不免會去想到一些不能以科學解釋的面向。   現在我們的媳婦也會以傳統上處理小孩驚嚇的方式來安撫小孩,連亮恭有時候也會這樣做,例如用洗米水擦拭小孩的身體,或是唸法號等等。我們相信,只要小孩能夠健康、快樂,只要不是太荒誕不經的方法,應該都可以被接受吧?有時我們的孩子誤會我們只是迷信,其實,他們不知道,對於我們而言,醫生的崇高地位,跟神明並沒有什麼兩樣,我們信任醫生跟信任神明是一樣的,只是我們比較貪心,希望同時得到醫生的照顧跟神明的保佑而已!   我們並不清楚亮恭在工作上的表現如何,他不常跟我們說他的工作,但是我們有一堆朋友都在他的門診就診,因此,我們對亮恭工作狀況的了解,多半是來自他們的轉述。   朋友們告訴我,亮恭一次門診常常是七、八十人,但是在這麼繁忙的業務中他對人總是很客氣,又很有耐心,很能站在病人的需要去思考。亮恭結婚的時候,透過他的長官致詞,才發現原來他在醫院所做的一些事情是為人所稱許的,坦白說,這是我們之前蠻陌生的部分。我們那時才曉得他是榮總資歷最輕的主治醫師、大學講師,學術論文一堆,也參與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原來在他一派輕鬆的外表之下,他其實承受了不少的壓力,不過,從他臉上從來看不出來,彷彿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一般人可能只看到他在人前絢麗的光環,卻看不到他在人後的努力,連我們也不太清楚。我的女兒(也就是亮恭的姊姊)曾經說,當亮恭唸大學的時候,常常每天只睡一、二小時(可能是臨時抱佛腳吧?),當時我的女兒問他為什麼要這麼拼命唸書?亮恭露出認真的表情說:「現在不用功,充其量只是害自己失掉分數,但是將來卻很可能害別人失掉性命!」聽起來真是沉重的負擔,但也由此可見他對生命尊重以及負責任的態度。   亮恭之前寫了很多醫學專業的論文,也出版過幾本書,我們老人家實在看不懂,很高興他終於寫了一本我們看得懂的書了。如果你想知道現代的醫病關係、新舊醫生的思想衝突、醫生的生活模式,甚至是影響甚鉅的社會議題,你一定要看這本書;而這本書最值得推薦的理由是因為,這本書的作者可是恩主公推薦的醫生喔!

作者資料

陳亮恭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 主任/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家庭醫學科教授 亞太臨床老年病學暨高齡醫學聯盟主席 台北中華醫學會副秘書長 Journal of Clinical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主編 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 and Aging副主編 Journal of Frailty and Aging副主編 BMC Geriatrics 副主編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博士 著作: 《真逆齡:醫學實證,超越抗老的大智慧》等

基本資料

作者:陳亮恭 出版社:原水文化 書系:悅讀健康系列-身心靈書房 出版日期:2006-05-15 ISBN:9789867069078 城邦書號:HD3023 規格:膠裝 / 單色 / 25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