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感恩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其他宗教相關
洞悉陰陽事,安頓俗世心:且聽劉大鼎道長,用一盞茶的工夫,講些你我日常裡的鬼神奇聞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洞悉陰陽事,安頓俗世心:且聽劉大鼎道長,用一盞茶的工夫,講些你我日常裡的鬼神奇聞

  • 出版社:布克文化
  • 出版日期:2025-11-04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79折 277元
  • 書虫VIP價:263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49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天之道,人之道,神鬼之道。 有誰真正知道? 道士可說是作為人與鬼神之間溝通的橋梁, 本書由劉厝派掌門脈系傳承人劉啟盈現身說法, 以科學精神+親身經歷的真實故事, 嘗試為讀者解答以下問題: ◆ 道術,它是真的嗎?要怎樣知道它不是裝神弄鬼? ◆ 科學至今無法提出是否有靈魂,許多人也都認為宗教安撫心靈沒問題,但太過投入就是迷信。何以現代還有道教乃至道士這一行生存的空間? ◆ 到底傳說中那些所謂觀落陰、死人託夢、超感應、第三隻眼、鬼附身、陰差索命、冤魂不散、祭嬰靈……是真是假?難道不是精神分裂、或者小事件被誇大且以訛傳訛?總之,這世界真有靈魂乃至鬼神的存在嗎? 1. 道法與你我人生的關聯(現代人的日常生活為何仍離不開道術、法事?) 2. 揭開道士這一行數千年來的神祕面紗 3. 現代科學化、中西融合道士的新面貌   從小到大,不管是親身經歷也好還是耳聞親朋好友的故事也好,誰沒遇過點怪事?有些事科學解得通,有些事卻只能說是「玄」。   本書就是這樣一本,把那些「聽說過卻沒親眼見過」的事,攤開來跟你細細說的書。它不是故意嚇人的鬼故事,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而是作者劉啟盈——一位正統道士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真實事件。裡面有令人捧腹的鬧劇,也有讓人背脊發涼的靈異奇遇;有對古老道術的剖析,也有對人情世故的溫暖體會。   作者不只會畫符、走罡步,更懂電腦、會經商、學心理學,白天能辦法會,晚上也能談科技。他用的不是故弄玄虛的神祕口吻,而是朋友閒聊般的方式,帶你走進道教的世界,看看人與神、鬼之間的那些事。   讀這本書,就像跟一位懂門道又幽默的老朋友泡茶聊天,聽他說那些發生在廟裡、路上、夢裡、甚至浴室門後的故事,邊聽邊恍然大悟:「原來事情是這樣啊!」   「道可道,非常道。」故事聽著聽著,你也許會發現,這些看似玄妙的經歷,後面其實都潛藏著一些人生智慧,等待你細細品味。

目錄

推薦序 在輪迴中飄蕩的人 吳昌燁 推薦序 元辰宮裡的小房間 楚楚 推薦序 一位火居道士的平實生活與日常 鄭人豪 前言 關於「道」,你該知道的事 1北海道的夢中夢 2最後的聖誕節 3啊!你是不是中邪了? 4冤鬼捉抓替 5德馨相傳 6成為道士的心路歷程 7風水探龍術 8道教真的是文化瑰寶啊! 9天命可以干涉嗎? 10名正言順的道教正統 11人間事逃不過宿命 12夢中的嬰靈 13擁有天眼,是神蹟還是噩夢? 14被借命帶來的悲劇 15貓靈復仇 16愛妳愛到想帶走妳 17命數已定,必來索命 18鬼纏帶來長年困擾 19可憐的早夭人 20那些鬼壓床的夜晚 21不知道那是不是鬼? 22被衝撞的保家仙 23入定修行與生死執念 附錄:最後的聖誕節——感懷仁醫周紹賓

延伸內容

推薦序〉在輪迴中飄蕩的人 撰文◎吳昌燁–眾妙法師(太一文化館創始人、佛教心理學、箱庭禪傳播者) 與大鼎道長的結識,有相續的緣分,是比較奇妙的開始,在和大鼎道長的交流中,感慨道長法緣深厚,道法精深,甚至在催眠學問一途,有著自身超強的功底,令我甚為佩服。後來在一次聊天中,大鼎道長與我聊起,我們這個時代其實很需要有人出來說說這些事情,而我那時福至心靈,認為若大鼎道長這樣的人,以他奇特的身分——有大傳承的道士與催眠大師,出來說說鬼神與神通的故事,是時代的幸事。 在當今這個社會,焦慮抑鬱等情緒性的病症橫行,有時候我們會去問問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在物質生活如此富足的今天,反而我們情緒類的疾病卻大肆蔓延。我想用一個佛教的思維理念來描述這件事——即常斷二見思維。 對於「我」這一概念如何認識與安立,是自古以來人類都在用生命去回應的事情。當人開始意識到自我與自我限度的時候,則需要本能地去構建世界的某種合理性解釋。全世界在古代大體上都是「常見」,即靈魂不滅一類的說法來維持自身在這個世界的安全性。而在科技昌明、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整個人類都被看似無限光明的未來所指引,但是這樣的進步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最昂貴的代價莫過於人類從「常見」過渡到了「斷滅見」,即當今許多人認為死後並無下輩子。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事實上這個世界是真的死後沒有下輩子嗎?人類個體在這個「死後無下輩子」的概念中,逐漸失去了自身的心安處。而人沒有了心安處,自然就沉浸在「生的強烈的慾望」中」進而把身邊的一切都功利化、物化。這是我認為的抑鬱等情緒橫行的核心原因之一。人們不再關注自身的「靈魂」,愈發地不重視自身的「道體」,反而把自身純粹放在功名利祿的追逐中,逐漸迷失自我。 而我認為這正是大鼎道長寫作這本書的良苦用心,讓我們去重視靈魂本身的存在,關注功名利祿以外的人生,這正是回歸到人本身去探討。人生在世,功名利祿固然重要,但是純粹把人生放到功名利祿去理解,這是一種自我矮化與降維。 同時,大鼎道長的書籍中提到的,神通真的是存在嗎?神通真的不存在嗎?我們應該如何在科技昌明的時代去合理地探索神通、神異呢?毫無疑問地,人類正無時無刻處在矛盾統一的協調平衡發展中,神通的出現會輕易地打碎這種平衡,人們要嘛就此受奴役,要不就此敵對。但是,顯然神通並不是這樣的。 從精神動力心理學的意義來說,神通、神異實際與人的本我直接關聯,因為本我的定義是:人本能性的衝動與慾望的能量,是人最本真的生命力源泉的體現。本我遵循的原則是快樂、無理性、無規則制約、無序性、無社會性的、即使被限制也不能被消滅的。很顯然,人類對神通的訴求,實際正是來自於本我的能量。它符合本我的所有的特徵。甚至在此基礎上,人類對科學本身的追求,也是一種對本我追求的動力。 而當本我的力量出現時,它有可能是神通的,但同時也是充滿危險的,因為它的過度出現會面臨超我的打壓。因此,人誕生出了自我,去協調平衡發展人的本我與超我。 所以,當我們把神通放置在本我這一層面去觀察時,我們既需要去正視它的出現會為我們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它無限制的快樂也能為我們在社會壓迫中提供不竭的動能,但同時也應警惕它的出現的危害性。但神通與科學都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追求完善的一條可貴的道路,神通更偏向內的自我修證,而科學則是把這一股能量偏向於外去探索世界,偏頗任何一方,如同人跛腳走路,有失中道。 大鼎道長在科學昌明的今日,提起這些事情,其實殊為不易。他更是喚醒了我們除了要朝外、朝科學的那一面去看待世界以外,也應該向內去看看我們充滿不思議能量的內心世界。大鼎道長學識廣博,品格高潔,其精神與貢獻遠非短短千字短文所能概全。謹以此文對大鼎道長的書籍做一側引,供廣大讀者深入閱讀。 推薦序〉元辰宮裡的小房間 撰文◎楚楚觀靈師–大玥道長(專業英文老師、劉厝派鼎昀府) 有些心結,不在嘴上,也不在心裡,而是被鎖在一間看不見的房間裡。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一些事,科學能解釋的叫「經驗」;解釋不了的,就只能說是「緣」或「道」。 郁宏,是家中的長女。名字帶著陽剛氣,或許父母希望她能像男孩子一樣,扛起家裡的責任。她確實這麼做了——十幾年來,家中大事小事,幾乎都是她打理。 然而,父母雖口口聲聲說「不重男輕女」,情感上的偏心卻明擺著,尤其母親,總是護著弟弟。這讓郁宏心裡始終有根刺。去年,她和妹妹因這事與父母爆發爭吵,從此八個月沒再往來。 有一天,她來到元辰宮觀想,看見宮的最裡端,有一間明亮、卻空無一物的小房間。一位老婆婆站在那裡,對她說:「妳的問題,就在這個房間。」 郁宏心裡很清楚,那是自己切斷的親情。只是,她選擇不去觸碰。 不久後,她到延平宮參拜時,總覺得有位神尊注視著她。她詢問道長才知道,那是太上老君。道長教她擲筊問事,她連得四個聖筊: •您有話要對我說嗎? •是關於我家人的事嗎? •我應該去和解嗎? •和好後會有好結果嗎? 答案是清楚的,可是多年積怨,豈能一夕化解?她決定觀前世,尋找根由。 前世的畫面出現了——明清時期,郁宏是王府的大小姐,母親的前世是她的奶媽。老爺冷漠寡言,只在乎外出經商或打仗的兄長,對女兒的琴棋書畫毫無興趣。唯一疼惜她的,是奶媽。 然而,有一天,奶媽投湖自盡。道長解釋,或許是身分的壓力,或許是郁宏的忽視,讓奶媽感到失職。這一世,她是來還這份情的。 道,不是空口說說的玄理,而是在明白因果之後,能做出選擇。 了解過去的緣由後,郁宏的怨氣慢慢散了。與母親決裂八個月後,她終於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去和好。雖然尷尬,但她知道,這一步是必要的。 感情破裂,或許只要一句話;修復,卻需要時間與真心。懂了這一點,她也就明白了——那間空房間,不該一直空著。 這只是眾多故事的其一,捧讀本書,就像跟一位懂門道又幽默的老朋友泡茶聊天,聽他說那些發生在廟裡、路上、夢裡、甚至浴室門後的故事,邊聽邊恍然大悟:「原來事情是這樣啊!」 「道可道,非常道」,故事聽著聽著,你也許會發現,這些看似玄妙的經歷,其實後面都潛藏著一些人生智慧,等待你細細品味。 推薦序〉一位火居道士的平實生活與日常 撰文◎鄭人豪–大謙道長(美國亞歷桑那州立大學哲學博士、劉厝派鼎萃府) 一開始收到為大鼎道長新書寫序的邀約時,心中暗暗叫苦,後來細細拜讀大作之後,轉而欣然受命。因為雖然同為道士身分,我卻極度厭惡許多在這領域藉著宗教名義講述一些內行人一看便知不實的荒誕假故事,或是自吹自擂、開口閉口妄言如何斬妖除魔、把自己神格化的狂妄神棍。 我一直堅守著一個信念,神是神,鬼是鬼,而我們是「人」,人有人的界限,身而為人就應該做人該做的事。道士,是一種介於神界、人界與幽冥界這三大領域之間、協調這三界矛盾的辦事員;「道法」不是超能力,而是歷代宗師所傳承下來、協調三界問題的方法與技巧。 我們沒有那麼神通廣大,指指點點就能把一塊木頭變成神明、點幾盞燈就幫人家延壽續命、叨叨唸唸就改變他人的命運、揮舞一下道具就殺妖斬鬼,我們能做的,是靠著那些三界之間的溝通規章程序,請神明協助、首肯、應允我們的請求,或派兵遣將去對邪祟進行綏靖。 所謂的「法力」,其實是憑藉神、鬼對我們道士的信任程度。因為我們平時自我修持,讓神、鬼相信我們沒有私心,相信我們是為了讓這世間道能依照其秩序而行所進行的各項祈禳、法事、科儀,相信我們所為不欺祂們,所以神明會願意相助施行、鬼妖會願意配合和解。因為信任度夠高,這道士的心念一動,傳達給了神、鬼時,自然不被忽略擱置,即到即辦,那才叫作「法力高強」。 有了這種認知的道士才會知道,我們施法行道,並不是在驅策鬼神,而是和祂們一起把問題解決。學習道術不是學會了多少形式上的術法、符式、咒語、指訣、儀軌,可是卻老是做些自欺欺人、欺神騙鬼、見不得光的事,那樣的人根本不配說自己是個道士,還不如去跑江湖、變魔術、耍把式就好了。 一個好道士總是自稱「貧道」,那個「貧」字的意義並不是財富上的匱乏,而是「於德有虧、道行不足」。好道士會時時提醒著自己,「我何德何能啊?!」總是覺得自己的德行不足,總是在提升自己德行的路上努力,要求自己不愧對身為一個「人」的定位與價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用純粹而清淨的心境活在這人世間,不狂、不妄,虔誠地敬天、敬地、敬鬼神、敬自然。 本書中所選錄的一些靈異故事,與我認識大鼎道長之後共同經歷的一些事件相比,這幾則故事的「口味」已經清淡了許多。例如,我們曾經有信眾家中遇到了嚴重的靈擾事件,家中正處於物件亂飛、門窗開闔砰砰作響,信眾躲在家中一隅,一邊閃避亂砸亂飛的傢俱,一邊緊急撥打電話過來求助。還有一次,是在處理自戕橫死的壓煞法事時,高功主法道長才剛一開口說法會中備有財帛,供亡者冥中享用,桌邊銀紙堆便一張張地自燃起來,彷彿幽魂生前因生活困頓走投無路、而抱持著對錢財的執念強大到有此靈異。 類似這種辛辣的故事,在書中並未收錄。大鼎道長大可以寫更多玄幻怪奇的經歷,或是編一些神遊太虛、分身放光、瑤池摘蟠桃那一類神棍常用的唬人造神故事出來,但他沒有如此做。在本書之中可見到的,是一位火居道士的平實生活與日常,本書的著述目的,不在於賣弄那種驚世駭俗,而是經由一個一個的小故事,把修行的真諦傳遞給讀者:「心行不偏、師法自然。」

作者資料

劉啟盈

劉厝派是最早進入台灣的道教脈系之一,源於中國廣東饒平,以符籙科儀與齋醮法事見長。 大鼎道長不僅是此派的掌門脈系傳承人,更是總發展負責人。他將傳統的劉厝派道法與現代身心靈諮詢相結合,專長於觀靈術、觀元辰宮等服務,並具備美國NGH與ABH催眠發證導師資格。他藉此為信眾提供多元服務,成功將古老的道教文化融入現代社會的需求。 相關著作:《洞悉陰陽事,安頓俗世心且聽劉大鼎道長,用一盞茶的工夫,講些你我日常裡的鬼神奇聞:(作者親簽版附贈財神符乙個)》

基本資料

出版社:布克文化 書系:學習館 出版日期:2025-11-04 ISBN:9786267779361 城邦書號:1BE427 規格:膠裝 / 單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