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禁斷惑星:從肉蒲團、漫畫大王、完全自殺手冊到愛雲芬芝……禁忌的舊時代娛樂讀本
left
right
  • 庫存 = 8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禁斷惑星:從肉蒲團、漫畫大王、完全自殺手冊到愛雲芬芝……禁忌的舊時代娛樂讀本

  • 作者:高苦茶
  • 出版社: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2022-08-03
  • 定價:360元
  • 優惠價:9折 324元
  • 書虫VIP價:306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90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下架X塗黑X禁止閱讀 蜘蛛俠到小丑、鐵金剛大魔神到哥吉拉、肉蒲團到AV帝王 跟著舊書偵探高苦茶一起踏入戒嚴時代 偷偷窺看當年私下傳遞的娛樂讀物 附錄珍稀罕見書影:蜘蛛俠、大魔神、戰士黑豹、星新一作品…… 漫威蜘蛛人首次登臺,竟然全是盜版! 是哪部作品鄭問親口說出:「希望看過它的人都消失在世上」 AI如果會寫小說,日本科幻短篇小說大家星新一或許會發笑! 舊書偵探高苦茶,透過一篇篇書話故事帶領讀者夢回臺灣出版的黃金時代。 探訪出價萬金也換不到的絕版珍品,偷看那些只能私下傳閱的漫畫、小說。 回顧臺灣今日廣受喜愛的「主流文化」在戒嚴時代被禁絕、刪減、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娛樂讀物。 從舊書故事中既能縱向看時空變遷,也橫向比對出各種類型深具的文化意義: 「時代」小說與時代劇,爆坊將軍與祕劍為何絕跡臺灣? 「特攝」的發展脈絡,假面騎士、戰隊與哥吉拉如何呈現出時代的恐懼? 「情色」古典小說與AV,看情慾之花在不同年代開展出不同的樣貌 「諜報」007之中人物、道具與情節如何演變出固定套路? 「超級英雄」蝙蝠俠、蜘蛛人、小丑,這些今日響噹噹的超級英雄,當年的名字甚至要符合俠義! 龍貓大王 專文推薦

目錄

推薦序 :《禁斷惑星》:每個男人終究會成為一顆禁斷惑星 — 龍貓大王 自 序 :封存於我心深處的禁斷惑星 第一章 : 漫畫原著、臺灣盜版及黑豹興起 1 和魂洋才:蜘蛛人登陸日本 2 無敵鐵金剛、大魔神及夢野久作 3 浪漫軍武迷的悲憤之書:望月三起也《最前線》 4 漫畫大王、祕密偵探小飛龍及那年夏天 5 能劍出鞘:黑豹戰士黎明昇起 第二章:奇想天外與浮世哀傷的日本文學 1 人工智慧寫小說的那天:星新一其人與作品 2 名偵探.石川啄木:《啄木鳥偵探社》 3 死亡引路人:禁書《完全自殺手冊》的生與死 4 蟬鳴嘈雜,心泣如雨:藤澤周平《蟬時雨》的世界 第三章:我的名字是龐德,詹姆斯・龐德 1 第七號情報員與《諾博士》(Dr.No) 2 《女王密使》:哀感頑艷的龐德戀史 3 墜入黑暗界的龐德;○○七小說與電影中的金鎗人 第四章:科幻、特攝、哥吉拉與蝙蝠俠 1 日本科幻特攝電影縱浪譚 2 《小丑》斷想 3 一九六六年的蝙蝠俠只煩惱一件事 第五章:色情的啟蒙,性愛的冒險 1 《肉蒲團》:性愛英雄的冒險旅程 2 從太空殞落的色情 3 女神降臨我家:愛雲芬芝的性喜劇 4 化為鹽柱的女人與她的情慾 5 緊縛綑綁開出情慾之花 第六章:舊日的傾奇者 1 鮑伯羅斯的美畫與哀愁 2 與Chet Baker一起迷失吧 後記 復古宅男的往事追憶

內文試閱

能劍出鞘:黑豹戰士黎明昇起 時為1983年,從未刊登過漫畫的綜合雜誌《時報周刊》想開設連環漫畫專欄,對外公開徵募,有七位繪者、漫畫家投稿。經副總編輯莊展信先生主政,七雄論劍僅取一人,即鄭問先生,自9月開始連載,作品即《戰士黑豹》(以下簡稱《戰》)。 鄭問在《戰》之前,投稿一篇連環圖畫參加全國漫畫比賽,畫風像鳥山明《怪博士與機器娃娃》、《七龍珠》,內容已不可考。不是自己的畫風,所以只得連環圖畫組佳作。但他的才華已引得洪德麟等漫畫界人士注意。 當時鄭問才25歲,未婚,復興美工(雕塑組)科班出身,社會打滾了幾年,雖懂畫能畫,卻未曾在媒體發表過漫畫。連載須定期交稿,時周與畫家都沒經驗,累積了幾期稿量才放心。 連載期間鄭問都能如期、如質交稿,也交得瀟灑。他總是親自到時周辦公室,向編輯打聲招呼,說一句「莊先生」,莊展信看他一下,他放下稿件,然後就走人,沒有對話。莊先生始終以為他不怎麼多話,直到最近看了鄭問生前接受媒體訪問稿,才發現他還挺能說的阿。 《戰》第一部連載甫完畢,不到一個月,時報出版公司即出版合訂單行本。售完後並未再刷。據說來不及收藏初版的粉絲苦等多年,忍不住直接跑去出版社建議,希望再刷此書,卻被鄭問拒絕。更甚者,鄭問1998年接受日本講談社採訪時說:「真希望看過它(戰士黑豹)的人都消失在世上,因為,我畫得很差,覺得很丟臉。」不滿意此作到如此程度。它是連作者都不願其存在的作品,相信如果把存世所有《戰》都集中在鄭問面前,他會放一把火燒了?果然2012年接受博客來訪問時,他已忘了《戰》出版過單行本。 但是在當年讀者眼中,《戰》是多麼酷炫的臺灣原創科幻漫畫,哪會很差?轟動臺灣漫畫界,打開鄭問漫畫生涯的第一部大作,怎會丟臉? 鄭問要滅口也來不及了,我就是看過《戰》的人。那個年頭,全臺灣所有咖啡廳、茶藝館、理髮廳、美容院一定會擺一本時報周刊,我只要看到周刊就先找黑豹讀,斷斷續續看過幾期,前後次序也亂了,始終無法窺其全「豹」。 與黑豹單行本結緣並非前輩高人相贈,也不是舊書店奇遇,只是一次日常逛書店行程。八零年代後半,某年某日,臺北市西區,我走進時報出版社門市部(忘了是中華路、延平南路或博愛路)在平臺上發現一大落久違的《戰》。壓根兒沒想到時報會出單行本,心想,總算可以從頭到尾讀完整個故事,遂買下一套。不料此後即未曾在任何新、舊書店見到它。早知道如此珍稀難遇,絕對會把那一大落全買下。 這部夢幻逸品在我家小劍花室藏書裡屬於「最高度管制」級,搬家幾次不曾拋棄,秘藏櫃中,只有親臨書房的漫畫同好才有機會瞧瞧,至今看過的人不超過三位。最近許多回憶鄭問的文章、年表或新聞稿把《戰》問世年份誤定在1984年,而論者幾乎只評論《刺客列傳》之後的作品而略過此作不談。藏有此套作品的我、又號稱寫書話的人,不能沒有作為,有必要向未曾見過此作的讀者介紹黑豹的身世與逸事。 長篇連環科幻漫畫《戰士黑豹》總共兩部。第一部第一回於《時報周刊》第288期(1983年9月4-10日)登場,第307期(1984年1月15-21日)結束,共20回。第二部自318期(1984年4月1-7日)開始連載,至339期(1984年8月26日-9月1日)止,共22回。每回刊出六頁,第一頁為彩色頁,餘為黑白。算來《戰》在時周足足刊登一年。 《戰》一、二部成功後,繼續於時報周刊連載劍仙武俠《鬥神》與科幻長篇《裝甲元帥》。 時周第288期封面女郎是陸小芬,但整張封面最顯著標題是「科幻漫畫長篇鉅構 戰士黑豹 鄭問傑作‧本期起推出」。戰士黑豹四字粗大濃黑醒目,等於是當期頭條。 第一部於1984年2月16日出版合訂單行本,副標題「時報週刊連環圖畫 時報漫畫系列生活類」,一套三冊,每冊新台幣25元。若不計目錄頁、廣告頁、版權頁,則上、中冊均為42頁,下冊37頁。長寬 26.1乘19.3公分。封面、封底為彩色,內頁全採黑白印刷,因此連載時的彩頁也改為黑白,十分可惜。時報並未出版第二部單行本,要等到二〇二二年三月底,終於由大辣出版社出版。 此為鄭問發表第一部長篇作品,也是臺灣漫壇一顆震撼彈。黑豹問世之前,臺灣漫畫已陷入二十多年黑暗期。 歷經四〇年代的戰亂,臺灣社會進入五〇年代後,雖然仍處於「動員戡亂」狀態,畢竟局勢漸趨穩定,想反攻甚麼的也得先安頓生活、埋鍋造飯。而生活再苦也不能沒有心靈寄託與休閒,惟可供全民休閒的娛樂不多,漫畫不需太多文字鋪陳又能突破語言藩籬,買報紙或租小人書花不了多少錢,倒是很好的靜態消遣。況且對執政者而言,漫畫也是宣傳政策、灌輸意識型態的好工具。於是渡海來臺與本土自有的畫家紛紛在報紙與期刊施展身手,謀生謀利。就這樣一路蓬勃發展走到六零年代,小說漫畫租書店遍及全臺,中小學生幾乎人手一冊漫畫,為臺漫全盛期。但物極必反,漫畫太好看了,尤其是天馬行空、刀光劍影的長篇武俠連環漫畫,學生為此廢寢忘食、荒殆課業或離家出走、入山尋仙拜師時有所聞。在那威權時代,全民沉迷的東西絕對犯當局禁忌(怎麼可以比總裁更有魅力?比黨更有影響力?)遲早嚴厲整頓,何況是「內容荒誕不稽,殘害我民族幼苗」的漫畫? 六〇年代中期,正職是編輯中小學教科書的國立編譯館,依據《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嚴格審查本土漫畫,太陽向日葵犯忌、狗不該說話、機器人不該自己動,只有反共復國、教忠教孝、倫理道德為主題者才能倖免。當時漫畫小讀者不見得知道行政院長是誰,但一定知道編譯館館長王天民、熊先舉大名。因為每一本漫畫書後面都要印上館長具名核發的連環圖畫審定執照。 風聲鶴唳之下,漫畫家們不敢畫、不能畫、不爽畫,棄筆、轉行、凋零。趁著臺漫被掃蕩整頓,無人無書的空窗期,無良書商隔海盜版日本漫畫殺入市場,大作無本生意。內憂外患夾擊,臺灣本土漫壇一片死寂,奄奄一息。直到八零年代初期才等到「一狗一龍」帶來一絲久違的黎明曙光。 敖幼祥於報紙連載的《超級狗皮皮》(民生報)與《烏龍院》(中國時報)超級爆紅,找回許多漫畫讀者,不過《狗》與《龍》都是逗趣搞笑單元漫畫(一則約四到五格)。要到1983年黑豹問世,臺灣才等到久違的、內涵與技法俱足的現代大長篇漫畫,更難能可貴是能與日本、歐美匹敵的「大人向」漫畫。戰士能劍劈開黑暗昏濛,闢拓一條日光大道,一群新漫畫家紛紛跟隨其後推出長篇連環漫畫。不管鄭問本人怎麼評價,《戰》的問世及存在本身,在臺灣漫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莊展信先生認為此作對鄭問的影響、臺灣人的影響很重要,用意在此。 只可惜歷經「嚴審」與「盜版日漫」殘害,漫畫血脈已經斷裂,敖幼祥、鄭問不是任何一位台灣漫畫大師的嫡傳,龍、狗、豹都是從石頭裡迸出來的時髦產物,八零年代臺灣漫畫復興並非傳承自五、六零年代漫畫,一切都是新的,敖、鄭等新漫畫家們是憑自己雙手從幽暗斷層裡掙扎爬出。 鄭問少提、避提《戰》,不料2012年7月他生前最後一次接受訪問時倒是提了幾句:「我那時候畫的是科幻題材,當時最紅的就是《星際大戰》,我就把光劍改一改,加一些臺灣的背景,例如八卦山、野柳的女王頭······結果這篇《戰士黑豹》反應很好,因為那時候日本漫畫再好,也不可能畫臺灣的背景和題材,所以反應還不錯。(博客來OKAPI訪談稿)」此作確實有挑戰日本漫畫的企圖。它的題材、架構、格局,敘事方式都類似日本漫畫。而他說的「改一改、加一加」聽起來很簡單,其實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查《星際大戰》之《絕地大反攻》於1983年6月25日在臺北上映,相信鄭問動筆時已看過全部初代三部曲。他確實從中得到不少靈感,有一格甚至把黑武士維達、帝國戰艦與死星照實畫進去。不過,鄭問並沒有全盤抄襲,而是藉星戰世界觀為基底發想,揉合臺灣地標、中國劍仙、港式打鬥、童話神話、太空科幻等元素再改造擴展。 《戰》的世界觀很簡單:遙遠的宇宙星雲受黑暗帝國統治,可抗衡邪惡的戰神智者將冬眠萬年,須找人接班,遂飛來地球抓走一無辜年輕人,訓練他速成戰士黑豹,與女王聯手率領盟軍對抗黑暗王。是的,這幾乎也是星際大戰《曙光乍現》的大綱。可以再深入比較星戰與黑豹的異同: 《戰》故事發生在離地球十五萬光年的麥哲倫星雲,「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星戰片頭字幕語)」。男主角來自臺北,於是故事舞臺遙遠的星雲與臺灣臺北有了聯繫,成為一個「絆」。黑豹念茲在茲的也是如何克服十五萬光年距離回到家鄉地球,在他心中這件事比打倒黑暗王還重要。此外,故事時間設定為「現在」而不是「很久很久以前(也是星戰片頭字幕語)」或「以後」。整整二十回故事發生的歷時「長度」卻又只在臺北年輕人昏倒及醒來一剎那之間,八眼說是「次元世界定律」,要說是相對論也行,說是超能力也行,說是玄機禪理也行,總之巧妙玄奇,惟星戰系列沒有這樣的時空觀。 角色設計方面,反派帝國頭號殺手「黑上尉」類似星戰黑武士,不過比不上黑武士那麼深沉恐怖,戲份也不多。帝國殺手士兵造型倒有八成像星戰帝國風暴兵,而其排場、效率、功用與開槍命中率則是十成像。星戰帝國最終兵器是死星,而黑暗王最終兵器是黑洞。死星尚可攻破,黑洞非常棘手。 維持星際平衡的智者暨戰士「八眼」有如尤達大師,美麗的仙女星女王可類比莉亞公主,但女王並非等待英雄援救的弱女子,她是防禦型超能者。對抗帝國的盟軍由各種奇形怪狀的外星人組成,造型比星戰反叛軍更離奇,例如「大嘴巴」是一張大嘴長在一隻小腿上;木頭星人就是漫畫家常用的素描模型木偶,還自己懸線操控自己;盟軍指揮官的頭有四張臉等等。 機器人「小眼」負擔起R2D2、C3PO的角色,接引、導覽、陪伴黑豹。但是它的圓球體造型可能係參考日本《機動戰士》系列最強不敗機體「哈囉」。 地球青年有如塔圖因星球上,純真的路克天行者。經過教導,路克成長為絕地武士,青年則成為戰士黑豹。戰士黑豹如同絕地,天賦異稟才能擔任。能劍襲自星戰光劍,但星戰絕地的光劍是科技產品(而且是量產品?簡直到處都有),雖然僅絕地有資格配帶,但本質就是一支金屬劍柄,吐出高能光電劍身,任何人都可以按下開關使用。《戰》盟軍藍將軍的「鈦製能劍」就是星戰光劍的翻版。而戰士黑豹的光劍稱為「能劍」,全宇宙只有三把,必須依靠戰士本身修為才能啟動,造型是一彎光弧,並無實體劍柄劍身。修煉到最高境界時可以「揮舞時脫離劍型,並能隨意志驅動」。 除了與星戰系列電影比較之外,還可以從許多角度來欣賞《戰》,以下一一分析: 臺灣背景: 八眼為了「綁架」年輕人,跨越時空飛到臺北,途經蘭嶼(拼板舟)、彰化八卦山大佛、故宮博物院、西門町中華商場。結尾把黑豹送回臺北,又途經澎湖跨海大橋、高雄旗山濟公大佛、臺中公園、西門町中華商場(可辨認出<天才與白癡>電影看板及精工錶霓虹燈座)、國父紀念館(所以黑豹可能就住在光復南路以西、延吉街附近)。 盟軍發動決戰前夕,黑豹懷想起故鄉的關渡大橋;黑豹與黑暗王決戰時,落於下風,昏迷時想起一定要回去的美麗故鄉,畫面上出現疑似春秋閣的雙塔及基隆中正公園觀音菩薩大神像。 女王為了守護黑豹,來到北海岸(出現了一支衛生署的噪音分貝計)化身為野柳女王頭。 大致帶到了臺灣南、中、北暨離島重要地標,凸顯本作的臺灣味,讓臺灣讀者與作品產生地緣感情,等於向世人宣告此乃正宗臺灣漫畫,這是鄭問得意之處。這些景點現在都還在,唯一不在的是中華商場。 中國劍仙: 如同有人評論星際大戰《曙光乍現》電影是科幻片的皮,西部片的骨;我認為《戰》漫畫也是科幻的皮,劍仙武俠的骨。 八眼進入冬眠的程序是由老頭而退化成小孩、嬰兒。老子《道德經》很重視「嬰兒」、「赤子」,例如:「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發展至道教修煉內丹,則出現「元嬰」的觀念,通過服氣胎息的修煉,在人的腹部凝結成類似胎兒的狀態,再發揮想像力,就變成將「元神」修煉成嬰兒模樣,可以脫離肉身,出竅飛昇,因此常被後世蜀山劍俠一類劍仙武俠小說借去用。 黑暗王施展能劍的曼妙動作,應是結合敦煌飛天仙女、民族舞蹈、現代韻律體操而來。一把能劍繪成時而彩帶似的,時而像呼拉圈。而驅動能劍可「揮舞時脫離劍型,並能隨意志驅動」,這是武俠劍仙吐出劍光,御劍殺敵的概念。能劍已經沒有劍的形狀。也難怪不久之後鄭問就創作出《劍仙傳奇》、《鬥神》兩部劍仙武俠漫畫。 港式打鬥: 臺灣出現過武俠漫畫,數量非常多,但極少擊技漫畫。即使有,也不夠好看。八〇年代初的鄭問想繪製生動有勁的武打擊技,恐怕還是要向日本、香港學習。而香港漫畫在武打擊技這一塊,也是從日本偷師一些技巧進行改良,從七〇年代至八〇年代初已發展到一個階段。如果說港漫主流就是武打漫畫應該不誇張。黃玉郎七〇年代的《小流氓》、《龍虎門》,八二年的《如來神掌》;馬榮成八〇年的《中華英雄》數來都是經典。之後的港漫武俠大致依據這幾部作基礎一路打殺下去,遂建立繁盛壯大的漫畫皇朝。《戰》的打鬥場面,不論是人物動作之出拳、踢腿、閃躲,分鏡分格、透視構圖、各種效果線運用,那種爆氣魄力明顯具有濃烈的港漫風格。即使九〇年代著名的武俠大作《阿鼻劍》,在武打動作方面也仍然具有港漫風格。但是《阿鼻劍》的銳意創新與豐盛成果反過來影響港漫畫師們,成為案頭創作範本,參考襲用裡面的武打招數,進而促成21世紀的鄭問和港漫武俠合作,此是後話。 童話神話: 第三回女王登場,女王自一朵玫瑰花苞中甦醒。雖然劇情沒有交代她為何睡在花苞裡,只知她「星球被毀、父母雙亡」,隱約是與牛頭星大戰失敗有關。從花苞中甦醒/誕生應是從童話《拇指姑娘》借鏡。 第七回為了拯救八眼,必須到生命之星的魔洞找生命水。魔洞山方圓一百公里,有一百零八個洞口。魔洞內生命泉由牛頭人身的「牛魔」看守,被他石劍砍到的人會變成石像。迷宮、牛魔、化石、生命泉都是從希臘(克里特島迷宮與米諾陶)、北歐神話來的概念。 太空科幻: 這部份不再囉嗦,只舉一個例子,第一回各類外星人抵達超能星找八眼開會,他們搭乘的太空船造型與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發現號幾乎一樣。 人物描繪: 鄭問接受講談社訪問時,說《戰》「這部作品受池上遼一先生的影響」。看《戰》男女主角的臉部五官,確實有幾分池上風,尤其是眉目之間、鼻子旁的暗影與緊抿的嘴型。有戰鬥戲份的男角都具有健美線條、筋肉畢現;重要女角如女王與黑暗王穿著布料少少的馬甲、比基尼,展露曼妙性感身材,這點也很像。池上遼一除了早期的《蜘蛛人》之外,後續作品如《I‧餓男》、《男組》、《男大空》等,畫風漸臻成熟,動作更加流暢,已登大家地位。尤其比《戰士黑豹》早8個月問世的《星雲兒 聖‧少年戰士傳》(「週刊少年サンデー」1983年1月19日新春特大号開始連載)更是他少見的星際科幻長篇,不知鄭問是否讀過這部作品。 還有一個人物也影響鄭問。鄭問弟子/漫畫家鍾孟舜先生說過,鄭問一生崇拜美國奇幻派畫家法蘭克‧法拉捷特(Frank Frazetta)。法拉捷特作品風格是暗背景、重油彩、原始野性、高壓氣氛下突顯對峙的魔獸、戰士與裸女。看《戰》的彩色頁,例如「半裸戰士持光劍破土衝出」或猛男抱美女、美女騎猛豹,粗曠魄力,明顯學習法蘭克‧法拉捷特這一派。 《戰》最厲害的創意應該是戰神智者八眼的設定。他的造型空前絕後。剛出場時只見兩位老者手抵手、體連體、飄浮空中沉思交換意見,結束後二人手掌分開,腰一展,手一伸,放下撐地,其中一頭收至軀幹後,現出一尊老者立像,一顆長頭顱上睜開八隻眼睛。原來八眼真的有八隻眼睛,而且有兩頭四手,其中一雙手就是他的雙腳,另一顆頭則可以收納起來,奇哉!怪哉!他前往地球不需要搭飛行器,腰一彎,四手相連,頭背頭,成一舟狀,自己就飛越宇宙15萬光年,奇絕! 技法材質: 在技法面,《戰》仍使用傳統的沾水筆,爾後驚世的水墨毛筆、牙刷噴點、打火機烘烤作畫法、砂紙、報紙、塑膠袋等媒材尚未發想出來。可能是印刷成本有限,用墨與紙質均陽春,看單行本時總覺得紙張薄、畫面灰濛淺淡,但是參觀故宮「千年一問」特展見到原稿,雖然是35年前的繪畫,其墨色仍保持沉靜厚重,線條分明可辨,與單行本大不相同。「千年一問」展出《戰》一張彩頁、一張內頁。彩頁係單行本上冊封面,32乘25公分,義大利水彩紙,顏料為水彩。內頁54乘39公分,肯特紙,顏料為墨。 讀過《阿鼻劍》、《東周英雄傳》與《深遂美麗的亞細亞》之後回頭讀《戰》,很難相信是同一人的作品。《戰》的人物線條稚嫩,動作仍嫌僵硬,比例偶爾失真,畫面太擠,同頁內分格太多,分鏡略凌亂。初試啼聲難免拙滯,畫技是可以磨練的,事實證明鄭問一日千里,進步很快,甚至可說是「進化」。他始終在思考如何創新,逐步脫離日本與港漫的影響,畫出自己的天地。《戰》之後才歷練幾部作品就跳上生涯技術最高點。 最大缺失還是在編劇。上集是英雄召喚、步上旅途與集結盟友,中集與魔頭首次交鋒為決戰鋪路,下集是盟軍大反攻、到達終點與英雄歸鄉。線性劇情、平板人物、老套劇情,了無新意。還有大BUG是八眼戰神說要冬眠五萬年,結果睡沒幾天就醒了。女王是防禦型超能者,但也沒有施展過能力。 可能為了配合連載,每一回都必須有賣點有熱鬧,於是刻意製造噱頭,幾乎每回都會出現新的人物、每回都有戰鬥武打,用一場場打鬥帶動劇情,卻疏於照顧劇情合理性,無力探討人物背景、性格、行為。唯一亮點在於,突然出現的藍將軍與女王熟絡親密,可能是黑豹的情敵,黑豹為此吃醋耍脾氣,這個小小的過場橋段,看似無聊,反而是全書塑造主人翁性格最好的一段。 以後見之明歸納,鄭問頗擅長編撰短篇故事,例如黑豹之後《最後的決戰》與《劊子手》就寫得好。《最後的決戰》鋪陳兩雄雙劍廝殺,由抗爭轉而合作,由合作轉而認同,最後是兩顆同源同流的心智對戰,決戰結果反襯戰爭鬥爭的荒謬虛無。《劊子手》用短短15頁篇幅描寫兩代隔閡、父子深情,探討慈悲情懷與殺戮行動對立。這兩部比黑豹精進許多。讀者最熟悉的《刺客列傳》與《東周英雄傳》篇幅雖大,其實是短篇合集,篇篇珠玉,可當圖像小說看。 但是寫長篇就不行,無法駕馭。例如《裝甲元帥》可能是邊畫邊想劇本吧?推測原本故事架構應該很宏大,架構拉到宇宙戰爭視野,主角小男孩可能有不得了的身世云云,不知何因卻腰斬草草結束。讀者讀完最後一格的心情應該與裝甲元帥殘肢零件在雨中被汽車輾過時一樣吧?後來《阿鼻劍》有出版文化人馬利專任編劇,鄭問鬆了一口氣,可以專注於繪圖了。到大長篇《深邃美麗的亞細亞》時,自行編劇再度發生劇情結構失衡,收尾不盡理想的狀況。 以上用編劇能力來檢討漫畫家確實苛刻。臺灣漫畫家一向身兼編劇、導演、演員、美術多職,但是現代歐美日漫畫產業大國係請專業編劇與漫畫家搭檔,各司其職才是正途。 研究《戰》誕生前後時期的鄭問,有個小問題困擾我。鄭問及所有專家學者都提到他曾經參加過一場全國漫畫比賽,只得到佳作。問題是,這是甚麼比賽?誰主辦?於哪一年舉行?冠軍是誰?問題雖小,卻與《戰》的誕生有很大關聯。 第一個說法:1983年,參加「全國漫畫比賽」。之後才畫《戰士黑豹》。 1983年4月16日,鄭問創作的第一篇漫畫,獲得中華漫畫學會主辦的「全國漫畫大賽」佳作。(鄭問大事紀,《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足跡》,大辣出版社,2018年5月31日出版) 鄭問自己的說法:「我第一次畫漫畫,是為了參加漫畫學會主辦的新人漫畫比賽。當時畫的是像鳥山明先生《怪博士與機器娃娃》的東西,不是我的畫風,所以只有得佳作。之後我投稿到《時報周刊》......」(鄭問談自己與繪畫,1998年講談社訪問,《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足跡》) 「我是從新聞局主辦的漫畫新人獎出來的。說起來很丟人,那一屆我才拿佳作。大部分參展的作品風格是像《七龍珠》那樣的人物造型,所以只得了佳作。但說實話,那一屆第一名是誰我都忘了。」(鄭問生前最後一次訪談,2012年7月19日,博客來OKAPI訪談稿,《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足跡》) 「我會畫漫畫,主要是看到了漫畫學會舉辦比賽的辦法,畫了幾幅就去參加了,結果雖只得個佳作,卻給了我極大的鼓舞,讓我隱藏許久的繪畫潛能都激發出來了,而正巧那時候電影『星際大戰』又給了我極大的衝擊,於是才會有戰士黑豹的誕生……」(劉還月訪問鄭問,《歡樂漫畫雜誌》1985年10月16日出版試刊2號) 時序上符合,似乎可以定案。瑕疵是兩次訪談提到的主辦單位不同。可惜他忘了第一名是誰,否則可以與其他資料比對。然而,諸多漫畫史料又出現以下第二說,儼然是主流。 第二說:1984年,參加「全國漫畫大擂臺」。 周文鵬:「1984年,中華民國漫畫學會與中時報系(中國時報、時報文化)、世華銀行文化慈善基金會、中華電視公司聯合主辦『全國漫畫大擂臺』,賽事分為單幅漫畫、單元(即分隔類)漫畫及連環漫畫三大類,前兩類分設成人組、青少年組及兒童組。」「麥仁傑(連環漫畫・冠軍)......鄭問(連環漫畫・佳作)」(《讀圖漫記》,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25日出版) 鄭問大事紀:1984年,「全國漫畫大擂臺」比賽登場,第一名為麥人杰。 維基百科「全國漫畫大擂臺」條目:1984年,「麥仁傑(連環漫畫・第一名)......鄭問(連環漫畫・佳作)」。 台北市立圖書館網站,「讀漫畫史」網頁亦將全國漫畫大擂臺記為1984年。 比較說法一與說法二,相同之處在於鄭問參加了漫畫比賽得到佳作,不同處主要是年份。說法一1983年4月得佳作,9月周刊登載黑豹,合情合理;而說法二1984年參賽,頗可疑。 黑豹是1983年9月起,每周見刊,一部、二部接著連載下去,延續到1984年秋天鄭問都在畫黑豹,怎麼有空在1984年參加「全國漫畫大擂台」比賽?況且在時報周刊已正式出道了,可能再參加新人獎比賽?顯無必要。第二說可能搞錯年份。 我向當事人麥人杰先生請教這個問題,卻得到意外的答案(或者沒有答案)。他已經不記得當年漫畫比賽得冠軍的年份,他倒是很訝異,怎麼可能鄭問與他同組還只得佳作而已?鄭問應該是評審吧?於是又衍生一個新問題,鄭問與麥人杰恐怕不是參加同一個比賽?難道83年有一場,84年也有一場?如果說法一正確,那麼絕大部分漫畫史料都錯了。84年那場比賽規模浩大,得獎名單應不致於寫錯,讓沒參賽的鄭問得到佳作。若說法二無誤,我又難以理解鄭問為何且如何參加比賽?也無法理解正在畫黑豹的鄭問功力只得佳作?會用鳥山明風格參賽?而且也與鄭問自己的回憶不符。恐怕在白紙黑字的原始史料(例如1983年或1984年「全國漫畫大擂台」簡章與得獎名單)出現之前,無法釐清這個謎團。 鄭問先生過世後,經由弟子、友人、家人、相關機關努力,終促成於逝世一年後,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文獻大樓開辦個展<千年一問>,展期自2018年6月16日至9月17日。他是破天荒首位在故宮辦個展的漫畫家,開幕當天自總統、部長以下冠蓋雲集,日韓漫畫家川口開治、王欣太、尹胎鎬親到現場致敬,身後哀榮極矣。 原本<千年一問>不展出《戰》畫稿,因為策展人/鄭問弟子鍾孟舜知道鄭問生前悔其少作,如果展出黑豹,會不會惹他不開心?但是許多粉絲讀者及故宮官方都關切黑豹參展問題,如果無視這部作品,鄭問創作歷程會缺少重要的一塊,此展勢必失色。<鏡周刊>報導,在鄭問忌日三天前(3月23日),「鄭問太太、鄭問長子鄭植羽與鍾孟舜,帶了鄭問生前最愛的焦糖瑪奇朵跟千層蛋糕,到鄭問的塔位前「說服」鄭問在故宮展出《戰士黑豹》一事,最後是由鄭植羽用硬幣「擲筊」請示父親,而鄭問也答應了,《戰士黑豹》原稿畫作確定會在故宮登場。」固執的鄭問終究接納《戰士黑豹》了。 動漫畫家麥人杰卻看到風光盛景另一個面向。他在接受媒體訪問錄影時為鄭問抱不平,態度平和,語氣嚴厲:「鄭問,首位進入故宮的漫畫家,你一定要等他過世嗎?他在的時候故宮不能展嗎?他在世的時候你不能肯定他,你看不出來嗎?你得等他死了,然後所有的人才說哇這個人多重要他多棒阿臺灣之光阿。又來了。」多麼直接、沉痛的發言,也是為廣大的臺灣漫畫家抱不平。我不禁反省自己,身為讀者,支持本土漫畫家的程度又到哪裡呢?能不汗顏? 不能趁漫畫家還在的時候,就給他應有的榮耀嗎?衷心希望下一位臺灣漫畫大師不必親人「擲筊」請示,可以親自挑選作品,風光地、大踏步走進國家級殿堂為自己的個展剪綵。 (原載二零一八年八月二十二、二十三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延伸內容

《禁斷惑星》:每個男人終究會成為一顆禁斷惑星 ◎文/龍貓大王 一位身任大學教師的朋友,曾經義憤填膺地向我抱怨,每次批改學生作業時,總是會看到許多重複的段落在不同學生的報告裡出現,他抱怨許多學生便宜行事,只從維基百科上搜尋答案。我沒有其他話安慰這位傷心好友,但我在心裡想著,不只學生們在學習研究時重度依賴維基百科,其實連出於興趣嗜好的宅宅們,也很依賴維基百科。只要有維基,每個宅宅立刻都能成為學富五軍的宅宅,一秒通曉那些在他們出生前就誕生的《蜘蛛人》歷史、日本特攝電影歷史、或是一九六六年的《蝙蝠俠》影集。 當然,維基百科是立意良好的工具,使用工具本身並沒有錯。相反的,每年維基百科都會發動募捐,呼籲網友們支持這個巨大的非營利知識管理系統。每年我看到這樣的公告(外加看到維基媒體基金會CEO至情至性的呼籲),實在感到不解——如今全世界大部分需要透過維基汲取知識的人類們,也許都應該付出部份所得長期認捐維基才對。不過,即便使用維基沒有錯,依賴維基卻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在我讀到這本好友高苦茶的精心傑作《禁斷惑星》之後,更加深了這種想法。 「如果你想害慘一個人,就鼓勵他去辦雜誌」,這句玩笑話十幾年前就在台灣聽過,但這句話放在讀者更多、雜誌銷量更高的出版大國日本,卻也一樣準確。日本雜誌近二十年的銷量穩定下滑,連服務青少年少女的年輕流行時尚誌,也要面對八年內銷量慘跌一半的困境。曾經每個月的少女誌《Popteen》一出版,隔天就會是班上女同學們為之瘋狂的焦點,如今社群網路發達,instagram無時無刻都有掛著 #OOTD (本日穿著) hashtag 的推文,教妳如何穿搭。誰還要等上一個月,才能從一本兩百頁的雜誌裡學到街頭流行? 雜誌銷量下滑,逃出困境最簡單的想法,就是辦一本客群無限大的雜誌,讓 9~99 歲的讀者都能受用。《昭和40年男》在日本雜誌界的寒冬裡誕生,但它卻無視「讀者數大就是美」的簡單概念,單單服務昭和 40 年(1965年)出生的讀者……而且別忘了雜誌名還註明了「僅供男性」。1965 年出生的男孩子們,何德何能,要數十年後的年輕人們為他們辦一本雜誌?事實是,這群男孩子是近代人類創意史上最幸福的受眾。 他們出生時,第十一部〇〇七電影《霹靂彈》,獲得系列作最高票房,被認為是當時史上最精彩的一部作品;他們一年級時,每天回家一定要看卡通《魯邦三世》;四年級時,煩惱今年生日禮物,要選當紅的《蓋特機器人》還是《宇宙戰艦大和號》;國中情竇初開時,他們被雜誌裡日本史上第一位泳裝寫真偶像安格妮絲林的照片,迷得不要不要的。一九六五年出生的男孩子們,生長在經濟高度成長、創作慾旺盛的日本環境裡,他們在第一時間,就能欣賞享受被往後數十年萬千宅宅歌頌、崇拜、懷念的宅動畫、宅玩具、宅偶像們。《昭和40年男》不是單單服務即將步入花甲之年老頭子的雜誌,它是歌頌、崇拜、懷念六〇年代日本流行文化的雜誌。 《昭和40年男》於二〇〇九年創刊,如今仍在發行中,十三年來未曾在台灣發行,這當然是憾事一件。但是在閱讀這本《禁斷惑星》的過程中,我卻宛如讀到了台灣版的《昭和40年男》。 維基百科是現代宅宅翻閱歷史的最好夥伴,但某種程度上,也是最大的敵人:維基百科收納來自全球用戶的歷史記憶,卻無法收錄這些自願貢獻記憶者的熱情。在維基百科編輯方針的《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一文裡,還勸導使用者維基「非宣傳個人見解」之用。維基是百科全書,不是儲存你的興奮、憤怒、悲傷的庫房。當然,介紹蜂鳥、胸腔鏡或哈雷機車「革命」引擎的維基條目,不需要放進人類情感來攪和。但是 007、《哥爾哥13》、與《無敵鐵金剛》呢?這些偉大作品不只是一條冰冷的維基百科條目。如果你從維基裡「認識」了《無敵鐵金剛》,你只認識了一半,他們曾是某個昭和 40 年男的回憶……是炙熱的回憶,而維基百科並不保存記憶的溫度。 苦茶兄也算是「昭和 40 年代男」的一份子,這本著作名為《禁斷惑星》,某個角度觀之,書名應該改為《民國 50 年代男》。民國五〇年代男與昭和四〇年代男同處相同時代,但身為喜愛漫畫電影與小說的民國男,鐵定活得比昭和男辛苦一點——在中華民國解除戒嚴以前、在台灣社會保守風氣之下、在台灣出版界仍然大量盜版日本出版品、盜拷日本影視作品的那個年代裡,民國男能欣賞到的海外流行文化,內容大多經過刪減、改動、甚至偽作。還是孩子的民國五〇年代男們,從這些作品裡認識的是柯國隆與李哲雄;秘探少年頭上帽子畫著國民黨黨徽;漫畫裡輕解羅衫的美女脫到最後,身上總有件粗糙的黑色比基尼。 苦茶兄是學識淵博的藏書家,有趣的是,他從小就有這種「保存文化」的收藏癖——不只是藏書,而且他還收藏自己那些有溫度的記憶。他不但在《禁斷惑星》裡分享五十年來對於漫畫、電影與小說的記憶,還分享他小學時,買下上下冊漫畫大王版《無敵鐵金剛》,並且拆解漫畫重新裝幀,重釘成一回一本的形式——小學生苦茶把日本漫畫拆成了美漫連載形式的「單回本」了;他還分享當年華視播出《無敵鐵金剛》時,竟然將《無敵鐵金剛》與續作《無敵大魔神》兩部完全不同人的男女主角,通通命名為柯國隆與余莎莎——苦茶小時備感混亂的觀影記憶,在維基上是查不到的。 《禁斷惑星》談《無敵鐵金剛》、談偉大的日本動作派漫畫家望月三起也;談畫風精奇的鄭問曾參加全國漫畫比賽,為何只得到佳作之謎;談藤澤周平的時代武俠小說;談 007 的《第七號情報員》、《女王密使》、與《金鎗人》;談不只賣玩具的日本特攝電影;談《肉蒲團》、義大利豔星愛雲芬芝與日本官能小說大師團鬼六。 這些作品風格不一,乍看集結成書是一團混亂。事實不然,我說《禁斷惑星》是台灣版《昭和40年男》,是因為這些年代相近的不同類型作品,鋪墊出了一條民國 50 年男的成長脈絡:曾經,我們夢想在未來二十一世紀也能大喊「指揮艇組合」乘上巨大機器人;我們夢想像 007 一樣有勇有謀,擁著美女天涯遠走,將爆炸的要塞拋至腦後;偷偷將外國情色電影錄影帶藏在床下,外殼還要寫上《社區土風舞大賽》以假視聽。這些不正經的點點滴滴,形塑了今日的我們,而苦茶兄通通還記得。 每個男人終究會成為一顆禁斷惑星,「禁斷」不代表這些成長元素全是不能說的禁忌,而是這些讓一個男孩成為男人的點點滴滴,當年都是不足為外人道、不值一哂、不登大雅之堂的「次文化」。如今宅宅當道,每個領域都至少有一位YouTuber能頭頭是道,維基百科為您獻上百年發展歷程。但是,那些都只是白述歷史,「禁斷」這兩個字卻說出了台灣五十年來的宅歷史發展歷程,這條路受到台灣政府法令與社會風氣的轉變影響,而這些禁斷,日後都凝塑成一顆顆複雜的雄性行星。 這些星星也許忙於事業與家庭,沒空去電影院觀賞最新的《007:生死交戰》,但他們也許會鮮明地記得,他們的父親曾牽著自己的手,父子倆一起到當時最潮的獅子林戲院金獅廳,觀看其實兒童非常不宜的《007:殺人執照》。在你閱讀完《禁斷惑星》之後,也許會在心頭同樣湧起這樣溫暖的回憶。

作者資料

高苦茶

大叔。直男。寫字人。工程技師。酷嗜訪書、蒐書、藏書,詩人楊澤認證「國民藏書家」。亦為資深動漫御宅族、大眾類型電影愛好者、串流平台追劇粉。文字作品散見於臺、港、中報章雜誌。寫過一本談書的書:《人間書話》 (2017年4月聯經出版)。

基本資料

作者:高苦茶 出版社:木馬文化 書系:木馬人文 出版日期:2022-08-03 ISBN:9786263142213 城邦書號:A0500800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30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