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秋葉落下之前:活在燦盛熟齡時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秋葉落下之前:活在燦盛熟齡時

  • 作者:詹慶齡
  • 出版社:方舟文化
  • 出版日期:2021-03-31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9折 342元
  • 書虫VIP價:323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06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時間旅行很迷人,但我還是寧取現在 眼前擁有的,就是我最好的時光。 站在生命的中線,蓄積半輩子的能量 社會觀察先鋒暨資深新聞主播 詹慶齡 以圓熟智慧寫下黃金般的箴言 獻給行至「智慧最高、責任最重」的中年我輩: 努力,但不再過度用力 無論你對中年的定義如何,我們要做的永遠都是: 「蛻化」變美, 而非 「退化」變老 如果你對中年的自己幡然覺悟期待有所突破 如果你想學習如何典藏自己的前半生及珍惜後半生 如果你想給身邊一些超齡成熟的晚輩或活潑青春的長輩一些鼓舞 都歡迎一起進入本書的人生小花園,共度每一篇章的美麗小時光 轉個心念,看見過去不曾發現的99%的世界 二十年社會觀察與無數歷練,詹慶齡的文字像一盞盞閃亮的提燈,引領讀者走進歲月悠悠長廊,觀照生命中的新感情﹅舊回憶﹅肩頭重責﹅未竟之夢……每篇文章都能帶領你我突破迷惘,洞悉自我優勢,即使身處人生熟年階段,面臨家庭﹅工作﹅健康﹅體能等多重壓力之際,也能毫無所懼擁有一套最完善的人生整理術: ●歲月帶來煩惱也開啟智慧,歷練過的人才具有人生的審美能力。 感謝過去、現在、未來每一時每一刻的存在。人生旅程進入最宜人的秋季,該是優雅地去度過, 我們的生活,不再低著頭往前衝,我們的心,不再刀裡來火裡去,一切都可以先輕輕放下,學做一個優雅的「歲月釀酒師」把人生點滴甘露,都釀成一甕美酒﹅一本詩歌。 ●終於活得明白,笑過怨過的,都是珍貴的回憶並化為強大能量。 打開一個個記憶的抽屜,每個閃亮的、黯淡的、不起眼的日子都很珍貴,沒有任何一天不值得重新凝望,也沒有任何一刻需要重塑改變。在不斷面臨「失去」的中年階段,學會「珍惜所有」是個重要的課題。 ●不再介意別人的目光與評論,開始駕馭自己的人生並心有所往。 思維純熟,歲月送來最大的賀禮,身體是皮囊越用越耗,所幸心靈如鑽石越磨越亮! 人生總在加減得失間平衡前行,失卻少年輕盈飄逸,迎來熟年厚實香醇,朝陽和煦或落日餘暉各擅勝場。學會使用「減法」這把聰明的剪刀,想丟的丟,能放的放,該忘的忘,少一點「數學」計較,多一點「美學」欣賞,過去你視為珍寶拽在懷裡,或是苦追不得夜不能昧的,漸漸不再介懷, 拋開妨礙你生活與心靈的各種障礙物,只留下健康的身體和快樂的心情就好。 用最自在的態度﹅最舒服的速度 做「你喜歡的自己」 每個年紀,都是重新出發的好時機 放下苦追不得、夜不能寐的執念 用感恩的心回顧與前行 世界將綻放前所未見的美麗 名人推薦 蘇蘅(政大教授、前NCC主委) 蘇逸洪(資深新聞主播、主持人) 王尚智(媒體評論作家) 馬紹齡(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張曼娟(暢銷書作家) 曾文誠(資深球評、作家) 詹怡宜(TVBS新聞部副總經理) 劉黎兒(資深新聞工作者、作家) 蘇宗怡(資深新聞主播、主持人) 各界好評 慶齡筆下有輕柔的靈性之美,是對人生感到圓滿的富足心境。閱讀起來如輕風吹拂,令全身輕快無比⋯⋯我不禁覺得,慶齡實在是被新聞工作「耽誤」的作家。 ——政大教授、前NCC主委 蘇蘅 從青春妙齡來到中年熟齡,莫要懷疑憂心,更要時刻自我提醒,常抬起頭看看陽光美景,再跨穩大步笑笑往前邁進。就享受,秋葉落下之前,專屬我們的熟齡好時光吧! ——資深新聞主播、主持人 蘇逸洪 寫作是某種更深入的梳理,某些時候更成為自我的訴說與療癒。慶齡早前也經歷過工作瓶頸、生涯跳槽的風險與跌宕。如今隨著她開始書寫專欄,這些切身關於「抉擇」的真實親歷,也成為了一種智慧的「稜鏡」,交錯投影出成熟且負責的見地。 ——媒體評論作家 王尚智 喜歡慶齡的文章,在他的文章裏,我看到了中年人的日常,也有慶齡對這些日常的想法,不知道是不是慶齡媒體人的背景,使得他的深度觀察總是能打動我,深有同感。 ——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馬紹齡 走過童年的純真靈動;走過年輕的光燦鋒芒,如今的她更加慈悲睿智,世事洞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與自在,圓熟的慶齡最美好。 ——作家 張曼娟 三十年好快就過去,我們坐在信義路的咖啡店聊天,她依然很年經很漂亮。她不是動刀東割西切的去逆齡。而是她活得很自在,她很懂得學做一個優雅的「歲月釀酒師」。 ——資深球評、作家 曾文誠 我認識的慶齡明明就是夏花,不是秋葉。 如此一朵絢爛夏花對人生風景的變化似乎更有感觸,益發展現出反差的美感。 ——TVBS新聞部副總經理 詹怡宜 離開人生秋月還遠的可愛的作者慶齡,居然能一路充滿感謝,對自己是減法對別人是加法,也因此她不僅是傑出的節目主持人,也是最佳的人生主持人,不僅展現幸福的心態是什麼,也提出無數的啟示! ——旅日作家、文化觀察家 劉黎兒 我們不是十六七歲那般青春正好,但可以風華萬千。只要保養和保健概念夠好,我們依舊擁有足夠充沛的活力去拓展自己的人生邊界。慶齡姐透過她的細膩筆觸,讓人看見通透的體悟。 ——資深新聞主播、主持人 蘇宗怡

目錄

目錄 作者序-致歲月 推薦序1 被新聞工作「耽誤」的作家 / 蘇蘅(政大教授、前NCC主委) 推薦序2 妙齡到熟齡的慶齡 / 蘇逸洪(資深新聞主播、主持人) 推薦序3 湖風上的清恬智慧 / 王尚智(媒體評論作家) 推薦序4 為自己而讀的樂齡中年 / 馬紹齡(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推薦序5熟齡最美好 / 張曼娟(暢銷書作家) 推薦序6優雅的「歲月釀酒師 」/ 曾文誠(資深球評、作家) 推薦序7中年是下午茶 / 詹怡宜(TVBS新聞部副總經理) 推薦序8做自己人生的「最佳主持人」 / 劉黎兒(資深新聞工作者、作家) 推薦序9細膩筆觸,讓人看見通透體悟 / 蘇宗怡(資深新聞主播、主持人) 第一章 夢洄時分 典藏繁花盛開的時光相簿 走過青澀歲月,去程依然迂迴 所幸圓熟的旅人,已知道如何通往幸福的原點 ․第二個春天 ․最好的時光 ․只是朱顏改 ․為自己讀書 ․求個圓滿 ․貴人在身邊 ․當個大人 ․她去聽演唱會 ․青春的起點 ․便利超商依賴症 第二章 波瀾泅泳 找到救生圈,或成為別人的救生圈 經歷狂風暴雨,也許會損失點什麼 但一切都會被洗滌透澈,因而得見那抹美麗的虹 ․一代人的告別 ․來去安養院 ․忘了也很好 ․和母親做朋友 ․嘗一口幸福滋味 ․一日三餐 ․老老相依 ․老來得子 ․阿宅天空 ․婚姻的世界 ․陪你一段 ․愛情履約保證 ․傷別離 (編註:文章順序調整) 第三章 順依天命 該怎麼做,就怎麼去做 順勢而為,順心而活,隨緣盡份就及格了 人生需要的東西,其實沒有那麼多 ․從搖籃曲到安魂曲 ․脫掉高跟鞋 ․愛在終點前 ․聖母與媽祖 ․樂當媒人婆 ․中年告別課 ․同林鳥怎麼飛 ․同感帶 ․長輩的進擊 ․秋涼了 ․愛的存摺 ․庚子年的傳說 ․偶像老矣 ․關於成熟二三事 第四章 念舊惜情 愛都愛了,沒有所謂割不割捨 不苛求,不怨懟,也不用試圖回到那個時候 確確實實愛過傷過的痕跡,都是彌足珍貴的寶藏 ․小鎮情懷 ․相遇豔陽下 ․日安洄瀾灣 ․媽媽的味道 ․自由中年 ․閨蜜之必要 ․熟女廚房 ․走進棒球時光隧道 ․我的金庸歲月 ․刀劍如夢 ․食物的記憶(上) ․食物的記憶(下) ․清理舊書大作戰 ․為家人做晚餐 ․孝的味道 ․最偉大的無給職 ․金曲團與聖誕趴 ․刪不掉的聯絡人 ․消失的年味 第五章. 氣壯弩強 可以被打敗,但絕不倒下 幸福不是某種狀態,而是一種心態 終於明白一切,因而無所畏懼,也因此活得比青春更青春 ․半個君子 ․廚師夢 ․一生做好一件事 ․人情溫度 ․百歲人瑞教我的事 ․初老未老時 ․破牛仔與花布衫 ․健康存摺 ․第二個青春期 ․中年追夢人 ․青春舞曲 ․讀一本人生的書(上) ․讀一本人生的書(下) ․致中年格言 ․勞碌命 ․學著傾聽 第六章 海闊天空 以你之名,掌舵人生新里程 面對人生最寬廣的海口 拋下過去的成敗得失,迎著風浪只管一路前行 ․幸福指數 ․減法人生 ․一個人的情人節 ․小確幸何妨 ․山與海的對話 ․中年人的水龍頭 ․人間好時節 ․大齡女子 ․中年宅 ․甘苦人生 ․眼裡的風景 ․大叔大嬸的愛 ․夏花與秋葉

序跋

作者序 致歲月
當你來到以為永遠不會到來的年紀,會發現事情和原先想的不太一樣。 首先,你衷心認為自己並不如生理數字所標示的那麼「老」,即使孩子大了、肚子圓了、眼睛花了,仍不到時候與青春就此別過。 然而你就是神奇地變了,例如愛不釋手大半輩子的東西,沒來由地魅力大減,它們在櫥窗裡依然閃亮,也足以招喚你停下腳步欣賞片刻,卻再無法誘使你從口袋豪爽掏錢埋單,現在的你,似乎沒什麼非要擁有不可的了。 更出乎意料的是,你竟然徹底轉性到連自己的眼鏡都跌破,明明當了幾十年沙發馬鈴薯,卻趕時髦似地把發福的身軀塞進緊身運動衣裡,到健身房聽命於過去眼中的小屁孩,讓他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地教你如何呼吸、伸展、重訓、深蹲,同時間,你還不忘約三五好友抽空往戶外爬山健走,享受山嵐景緻、呼吸新鮮空氣,天知道,一直以來,你對大自然可是一點特殊情感都沒有。 你終於肯動一動那個憊懶多年的身體,然後在某一天,你驚覺自己連飲食口味都變了,不再無肉不歡,偶爾清淡茹素也能飽足,甚至願意接受一些以前絕不可能放進嘴裡的食物,只因為「研究證明」它們能有效提供現階段所需的營養成份,基於同樣理由,你也學會忌口,熱愛美食如故,但已經能不費力地控制口腹之慾了。 你的質變可能還包括:對這個世界順眼和不順眼的事情,反應似乎都不再那麼直觀、激烈,狂喜或憂悶的情緒有效期限也在逐漸縮短當中,偶爾,你還會寬心得快要不認識自己,狐疑那些從前在乎到夜不能寐的困擾跑哪去了? 你,是我,也是廣大的我輩中年們。 歲月流淌,經過數十年,將我們淘洗成現今的模樣,它悠悠緩緩,悄無聲息地推移我們到一個個未知之境,無聲的力量沛然莫之能禦,殘酷又溫柔,對眾生一視同仁不假辭色,印刻在每個生命的尺度和速度毫無二致;它也是最忠實的友伴,寬容我們的喜怒悲歡、不可理喻,只靜觀不干擾,默默守護我們走過輕狂躁動,邁向成熟穩定;當然,歲月無庸置疑地博學多聞,只要我們願意,它隨時提供無始以來的智慧精華任憑擷取。 然而歲月常被汙名化,感慨去日苦多,喚它無情,年華消逝,稱它殺豬刀,其實歲月有心,端看能否領會,當我們以為被歲月剝奪了青春,轉身才看見原來生命裡別有洞天;當我們哭嚎歲月釀成生離死別,它同時送來愛與珍惜,並為我們祕密籌謀下一次重逢。 人屆中年,用掉超過半數歲月,剩餘多少不得而知也無須揣測,如今只想說,謝謝過去、現在、未來每一時每一刻的關照,致歲月!

內文試閱

夏花與秋葉 到了某個年歲以後,不知不覺喜歡上秋天。 幾位好友深有同感,我們導出一致結論:人生時節對應四季流轉,中年連結秋天,自然對它別有一番親切滋味在心頭。 其實在此之前,四季裡我最鍾愛夏天,雖然台灣盛夏酷暑難當,時不時還來個破壞力驚人的午後雷陣雨,可我就喜歡那種「日頭赤焰焰」熱力四射的飽滿陽光,也頗為享受每天緊接而來又急又快的傾盆大雨,兩種毫無保留的極致天氣對撞,淋漓盡致不亦快哉! 青春期有陣子甚至不知天高地厚,日曬雨淋都不加防護,對打傘、防曬之類的行為莫名地嗤之以鼻,沒來由的瀟灑自信果然養成不少後遺症,除了大小感冒不斷,最慘烈的一次教訓,是曾在某個毫無遮蔽的戶外採訪現場,明知當天高溫灼人,卻只戴了頂自以為帥氣的棒球帽在豔陽下連續曝曬好幾個小時,導致裸露在帽緣外的兩隻耳朵差點被烤焦,紅腫成兩倍大,結束任務回到台內還引來長官調侃訕笑「叫你去現場連線,怎麼還外帶紅燒豬耳朵回來了!」 經此一役,我再也不敢小覷日正當中的熱辣神威,淪為笑柄事小,復原過程皮肉痛到最高點才叫難忘,在那個連初老都還談不上的年紀,已經隱隱開始虛心認清自己的脆弱和有限,學習在大自然面前收斂起莽撞張狂。不過「紅燒豬耳朵」可沒嚇跑我,二十四節氣中,夏至依舊是深得我心的好日子,在領略了更多春夏秋冬之後,才朦朦朧朧體會到那股原始奔放的夏日熱情與生命意義的連繫,或許在無知無意之間,不必具備詩人的細膩巧慧,凡夫自會演繹「生如夏花之絢爛」的奧妙真義,夏日迷人的真相原來是對生命盡情綻放的熱切期待。 時序上,人生入秋了,生命力多少隨繁花逐漸凋零衰微了些,確實,典型秋意象徵的惆悵、蕭瑟、離愁,在此刻的風景裡一樣也不缺,然而換個視角,豐盛秋收和圓滿皓月蔚然開展眼前,所謂成熟可能就是這麼回事,擺脫了溽暑的汗流浹背心浮氣躁,濾出陽光精華持續照耀下半場人生路,迎著秋涼的爽快猶存幾許溫暖明亮,人生好時節莫過於此,回頭看,得以一路平安從春花賞到秋月這段旅途本身就值得大力叩謝,來到中年,願望很簡單,不過企盼在最後一片秋葉落下之前,輕盈自在地安度靜好歲月。 小鎮情懷 小鎮,是生命裡一種特殊存在,談不上鄉愁,比較貼近的說法是,血液中與生俱來的原始情懷。 雙親都來自中台灣花最美、米最香的彰化縣,相鄰小鎮的男女在台北城相識、結髮、落戶,算是早期的「北漂族」。同輩中,如我一般的「北漂二代」為數不少,生長地與籍貫記註著兩處不同地名,真實紀錄一頁台灣人口遷移史,對我們這代「台北小孩」而言,父祖輩的故鄉只在逢年過節登場,歲末回返是歸鄉亦是出遊,幼時,但覺小鎮新奇陌生,所謂近鄉情怯,乃至各種感懷念想,都是後來的事了。 嚴格說來,家鄉員林無論人口、面積都超過「小鎮」定義範疇,是彰化數一數二的大鎮,比之鄰近鄉鎮,員林街市熱鬧,車水馬龍,倒更像座「小城」,即使如今已升格為市,它仍是我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小鎮範本,人情馥郁,物產豐饒,百果山上真有香甜百果,產量多得因而發展出另一項地方特產蜜餞,偶爾在超商架上看到「員林蜜餞」,總愛買上一包解解嘴裡和心裡的饞,「鹹酸甜」一詞完美傳達舌尖上的綜合美味,用以形容人生況味同樣精準巧妙。 包括老家在內,從前小鎮處處透著歷史痕跡,培育上兩代的宅院「玉壺春」,拱門迴廊園林雅緻,景如其名;祖父行醫半世紀的古樓則是典型華南騎樓建築,風雅實用,鎮上舉目皆是。當時年紀小,不懂古樸意境,騎樓老街、日式神社、清朝媽祖廟、或者家族春節必訪的石頭公,都引不起我們興趣,小孩群只關注對面夜市食材溢滿整碗的魷魚羹、手工刀削的圓仔剉冰,以及戲院門口香噴噴的碳烤玉米和醃芭樂。 真正與故鄉小鎮建立情感聯結是從自家的「夏令營」起,每逢暑假,堂兄弟姊妹們就被集體送回員林領受祖母「鐵的教育」,每日作息按表操課,無人膽敢逾矩,日子看似規律嚴格,實則趣味盎然,家族人丁興旺意味玩伴不缺,讀書、踩街、受獎挨罰都有人陪,午後固定放風蹓躂,小手相牽隨意閒逛,那些個夏天逐漸清晰了小鎮的街景輪廓,不過,我們最常消磨的地點其實是戲院,繁榮市鎮上片速度不亞於都會,暑期強擋若非瓊瑤愛情就是驚悚鬼片,看完一部「殘月陰風吹古樓」嚇得大夥蜷縮在臥室褟褟米,望著窗外弦月伴隨夏日晚風,不時驚聲尖叫,那一夜,好入戲! 經過數十年發展,曾經又愛又怕的老家古樓也隨小鎮變身,住宅華廈幾乎掩蓋所有昔時風貌,所幸,我們還有老照片與記憶庫! 一代人的告別 久違的老同學捎來新年問候,附帶提及過去一年生活裡的經歷種種,包括她母親的辭世,讀著訊息,腦中閃過幾年前大夥聚餐時,老人家爽朗健談的笑顏,無以名之的悵然再度升起,又是一個家庭的生死離別事。 已經不知道能用哪些適切的字眼形容這類消息來襲的驚人密集度,從這家到那家,接續發生的速度最快甚至可以時、日來計算,特別是剛剛經過的那短短三、四百天,彼此致哀慰問彷彿成為同輩間生活場景的一部份,當「大事」來得頻繁,竟也自然而然變得尋常,經驗分享降低了處理世間俗務的難度,然而各自的心情仍是必須獨自面對的艱苦,就像是集體悲慟深處裡最難演繹的個人獨白。 幼年時,台灣社會還習慣占用巷內公共空間搭布棚設靈堂做法事,形成我對死亡最初的恐懼印象,每次途經鄰居喪家總是低頭快步通過,深怕與裡面的遺像對到眼,不小心與陰界產生連結,當時天真以為生與死的距離遙遠到永不近身,治喪只屬於「別人家的事」,直到成年後目睹父輩揮淚拜別祖輩,而自己也成為身著孝服答禮叩謝其中一份子,方才真正意識到離別只有先後,沒有特權,生命課題裡那些留白的空格,是時候填滿了。 恍如昨日的景象才在眼前掠過,轉瞬間,父輩們的身影也倏然模糊了,我們倚靠了半生的巨樹,大量、快速地傾頹消逝,如大陸作家閻連科書寫家族長輩離去「一代人的告別,像一片森林倒下樣。」突然間,前路一片空曠寂然,再無密林遮蔭提供養分,也找不到可靠路徑指引,舉目無依大概就是這種感覺,沒有來處,只剩歸途,僅能憑藉自己的勇氣與運氣繼續前行。 這時候強烈感受到,原來中年的悲傷是重重受限的,眼淚必須適可而止,頹喪只能暫留片刻,我們任重道遠,除了繼續摸索前進的正確道路,還要自成另一片堅實濃密的樹林,以庇蔭、導引後方旅者,如同我們曾經受到的護持那樣,大樹之所以長成大樹,既是環境使然迫不得已,亦是自發自覺主動茁壯,時候到了,身歷其境,才能尋得成長之路關鍵的隱密細節,它們總深藏到告別的時刻才會現身。 我只用了簡單幾個字回應老友,告訴她「下次見面,請容我給你一個擁抱。」無須太多不著邊際的勸慰,她的母親,你們、我們、他們的父母,以及父母們的父母,早已用一輩子親身示範過何謂責任與堅強了。 青春的起點 又一輪民歌演唱會登場,我輩眾人爭相朝聖,集體湧入時光隧道,中年以後,如此這般重溫舊夢成為一種隆重儀式。 必須感謝有志者,每隔幾年登高一呼,帶引歌者、觀眾進入那個氣味相投的魔幻時空,特定的夜晚,由著熟悉的旋律串連生命的現在進行式與過去式,凝聚陌生的彼此共感唱和,人們微妙地時而融為一體,時而在樂音中飄向各自的往日情懷,同一首歌觸動無數不同心弦,走過幾十年漫長路途,在場每個髮鬢染白的中年男女都有自己的故事可訴說,然而回到民歌世界裡,自然流露的歌聲與熱情仍似當年那股不帶世故的清新,彷彿從未遠離過青春的起點。 關於身為一個五年級生,我始終相信是上輩子燒好香累積來的福報,一種歲月,兩個時代,禁錮與解放、封建與創新,如冷暖洋流在我們最珍貴的青春少年時交會激盪,洶湧黑潮孕生豐沛能量,在各個領域萌發創生,「唱我們的歌」是彼時大環境波瀾壯闊的必然,也是微小個體細緻的自覺,我們至今仍在記憶裡輕輕地唱著,懷舊心態固然有之,但真正牢牢鑲嵌在生命裡的,其實是與時代變遷緊密扣連的印記。 可能我天生屬於後知後覺者,青春期身處時代浪潮中並沒有強烈感知,只是被動地隨波逐流,湊熱鬧跟著加入吉他社,那年頭,抱把吉他自彈自唱是一種潮中之潮,手撥琴弦,嘴上哼唱,小毛頭好像也能變身金韻獎歌手,懵懂中,民歌還有一層嚮往未來大學生活更重要的象徵意義。 因此我實在記不得,到底是怎麼從「梅花梅花滿天下,越冷它越開花…」唱到「夕陽照著我的小茉莉小茉莉,海風吹著她的髮她的髮…」也許,一切銜接得太過順理成章,巧妙得讓人幾乎忘了轉變這回事,總之「梅花」就是不再流行了,「國恩家慶」也不知不覺淡出生活,被「少年中國」、「龍的傳人」取而代之,後來「秋蟬」聲鳴,「微風往事」拂過心頭,民歌再生一番新氣象,隨心所欲自在無拘,及至成年之後回望,才真正意識到自由思潮遍地開花是何等深遠地影響了一代人! 經過數十載流變,民歌注入不少新血,現今舞台上跨世代歌手薈萃,煞是熱鬧,這就是民歌,高度延展無限想像,想當年,一樣歌頌遠行,我們既鍾情詩意的「再別康橋」,又戀上浪跡天涯的「橄欖樹」,恣意揮灑怎麼唱都動人,我想,如果民歌還有別名,那一定是「自由」。 廚師夢 先聲明,這不是業配文,實在是由於小館子的好味道太迷人,齒頰留香之餘,不小心喚起了塵封多年的廚師夢。 說起來,還得感謝我們酒肉朋友團那位大團長,如果每個小群體裡都有個專責帶路的老饕,那麼他在本團擔任團長不但當之無愧,並且絕對夠格參加老饕之王的電視冠軍大賽,在食客的殿堂與各路刁嘴好漢們一較高下。 那天餐敘前,心裡其實沒抱任何特殊期望,畢竟團長的層次本屬高標,這些年,我們也被訓練得品味略有提升,以目前建立的高門檻,水準持平就能讓我等凡夫俗子心滿意足了,除了遙想黃蓉的「二十四橋明月夜」和洪七公念茲在茲的「鴛鴦五珍燴」,天下還有什麼了不得的珍饈佳餚呢? 或許正因為沒預期,造成驚喜加倍的效果,品嚐第一口豬肝冷盤隨即明白先前的想法真是淺薄,對主廚太過失敬了,自己也算是個及格廚娘,偏就想不透那特製豬肝到底是如何滷得這般清爽有味,完全不留一點內臟腥臊,口感還能保持得軟硬適中恰到好處。 接下來幾道看似尋常卻入口驚豔的主菜,更顯巷弄廚房裡的高手身段,像是當日榮登眾人公認的冠軍「牛腱燉白蘿蔔」才叫一絕,這道菜,牛肉軟爛、蘿蔔入味是基本功,在座者幾乎人人會做,但要拿捏到肉質軟而不爛,蘿蔔夠味卻不死鹹,可不簡單,不過它之所以能得到最高評價,主因還在於清燉般的爽口卻飽含紅燒的濃郁,連湯汁也清甜無比入口回甘,原本自以為拿手的紅燒牛肉當場相形見絀,自慚形穢啊! 這家私房小廚由幾個姊妹共同開設,對於我們把菜餚一掃而空讚不絕口,主廚大姐十分開懷,她們自豪每道端上桌的好菜都講究天然,多以新鮮食材提味,雖然精心烹調必須慢工出細活,部份菜色需要預訂,無法臨場滿足所有客人,不過味蕾確實能敏銳感受到掌廚的用心,我們當場央求大廚開班授課提點一二,結果當然是…被婉拒,但這也算充分表達食客真心誠意的最高評價了。 回溯我的廚師夢起點應該是小時候巷口那家麵店,他們的什錦湯麵用料實在湯頭甘美,幾十年過去,至今仍是我心中無人能敵的第一名,裡面煮麵的大叔可能意想不到,他日復一日煮到熟爛的湯麵,竟能為孩童的小小心靈營造出遠大的幸福與夢想,當時我覺得全世界最偉大的人物就是提煉美味的廚師,只用一只鍋鏟就能造福世間,帶來原始純粹的幸福滿足,多年後心境返璞歸真,如今對廚房裡專心致志的職人,敬意更深了。

延伸內容

推薦序1 被新聞工作「耽誤」的作家
◎文/蘇蘅(政大教授、前NCC主委) 美國著名心理學期刊《Psychology Today》曾報導,熟年世代比年輕人更快樂、更浪漫,對生活更滿意,和一般人想像不同。 心理學家Sonja Lyubomirsky更說,對許多人來說,最好的時光是在生命的後半段。可能是我們意識到自己歲月已流逝大半,改變了看法,專注於當前的積極經歷,這些經歷帶來的是和平與安寧,而不是興奮與喜悅。 《秋葉落下之前》作者詹慶齡對熟年人生的詮釋,告訴你我,只要有一點清醒與超脫的寛容。熟年就會變得不再乏味,反而幽默輕鬆。不過這本書有更多她的參透和豁達的人生藝術。 詹慶齡,曾經是台灣紅極一時的電視新聞主播。我認識她時,她除了是專業新聞主播,還是用心點燃社會良知的新聞人,製作「不能吃的秘密」,得到卓越新聞調查報導獎。台下的她,是位會花很多時間,追求知性成長的主播。 這本書主要集結近年她在《蘋果日報》的﹤名采﹥專欄文章,就像滾石合唱團的名言「你不能老是得到想要的東西,但是,如果有時嘗試,就可能發現你得到想要的東西。」慶齡也用更成熟但不同的視野,帶你我進入熟年世界的風景。 她仔細觀察這個世界,用文字描述她看見的東西,試著抓住一些訊息,裡面有西方邏輯思維,也有東方精神靈動,文筆清晰、毫不造作,誠摯提出人生問題,讓讀者品味人生百態,自行尋找解答。像是她對歲月的看法: 時間旅行很迷人,但我還是寧取現在,眼前擁有的,就是我最好的時光。 原來中年的悲傷是重重受限的,眼淚必須適可而止,頹喪只能暫留片刻,我們任重道遠,除了繼續摸索前進的正確方向,還要自成另一片堅實濃密的樹林,以庇蔭、導引後方旅者。 她展現交友的平和與寧靜的智慧,是重質不重量的轉變:我們都有過在「施」與「受」兩造間轉換角色的經驗,有時受惠,有時付出,哪個時刻、怎麼輪替,往往不在意料之中,但循環幾次後便能知曉。感念他人就是回饋自己,有溫度的人際互動像是種正向迴圈。她也說,我再也不勸自己與他人停止想念了,生理機制會巧妙地發揮自助功能,終止身體和心靈的過度哀傷。化不去的思念,無傷無害,就讓它自然靜置心中一隅。 生活也有不同重心,即使更依賴便利商店,也有不同處事哲學:久而久之,與超商店員竟建構出一種現代新型態的鄰里關係,他們會記住常客的消費習慣,機靈地提醒:「這陣子洗衣粉第二件半價喔!」「你喜歡的那款黑麥汁最近會促銷,要不要幫你代訂?」更細心點的,取貨時還會像朋友般問候:「博客來嘛,就知道是你的,很常買書喔!」 她的獨處既恬淡又有新活力,特定的夜晚,由著熟悉的旋律,串連起生命的現在進行式與過去式,凝聚著陌生的彼此共感唱和,人們微妙地時而融為一體,時而在樂音中飄向各自的往日情懷,同一首歌觸動無數不同心弦。她重新燃起讀書的動力:課外書刊則巧妙暗示了一種「為自己而讀」的主觀滿足,內心因為放鬆而專注,文字變得鮮活有效,所以能吸收快﹅記憶深。說到底,不帶功利目標,單純地閱讀,才能創造趣味。 她看到的熟年世界有深度,有智慧,具有熟年生活的質與量。可和她近年主持叫好又叫座節目《名人書房》相互呼應。 《名人書房》不只帶觀眾博覽群書,還走進名人生活,進行透澈和一貫深刻的討論,開展各種話題。用既詩意又理性的對話,閱讀作家讓人不敢置信的人生剖面。 一位步入熟齡的作家、主持人、社會觀察家、人生品讀者,以細膩的觀察和生命的領悟,提醒大家如何用新態度和思考,面對熟年。書中每個叮嚀,都是她對生活的深刻體認。無論是歲月、健康、愛情、財富、獨處或待人接物。 慶齡筆下有輕柔的靈性之美,是對人生感到圓滿的富足心境。閱讀起來如輕風吹拂,令全身輕快無比,亦如掙脫人間所有的枷鎖,光亮逐漸照射進來。這本書真誠寫出人類情感與社會寫實。文風優雅,字裡行間處處顯現良知與不俗的醒世意味。開創了熟年寫作的小清新。 我不禁覺得,慶齡實在是被新聞工作「耽誤」的作家,這本書有多種的文學意象後,既前衛而當代。像是在迷霧中摸索了年歲、愛情、友情,和對不同生活的試探。現代的慶齡和昔日的她不斷在書中相遇,產生有趣的對比,也刻下女性的心靈成長軌跡。 慶齡彷彿述說,熟齡雖不是更風平浪靜,卻是心理的成熟高峰,你我要全然寬容看待自己的新「空閒」。本書不只是慶齡觀照自我,也是成就他人的心靈雞湯。即使點點滴滴小事,也使你我擁有力量,比以往更加欣賞自己,如果用心經營這段獨一無二的人生旅程,將開出幸福花朶的人生智慧。
推薦序2 妙齡到熟齡的慶齡
◎文/蘇逸洪(資深新聞主播、主持人) 認識慶齡,從她「妙齡」到「熟齡」。 我和「妙齡時期」慶齡的關係,是播報台的螢幕情侶、是樓上樓下的鄰居,從工作點滴到生活起居,她的悲愁歡喜,我幾乎無役不與。 基於以上證據我自認與慶齡的情誼是「閨密」等級。 相熟25年,慶齡自稱「熟齡」並且以熟齡為主題出書了。 從外表看,慶齡其實還是維持女孩般清新啊!但當我閱讀完書裡的每一篇章 才恍然發現,喔!原來慶齡的「熟齡」是一種心境,更是一種在歲月淬鍊裡記錄下種種「變」與「不變」的心情。 就先來說說從慶齡書中發現的「不變」…… 不變的慶齡,永遠保有一顆純淨的赤子之心。這從書裡 「關於成熟二三事」 篇章中 她寫道「天啊!幾歲了?還迷海賊王」……「無論幾歲,我們都可以選擇活得圓熟而純真,世故又善良!」對!這就是我認識的慶齡。 不變的慶齡,也依舊不愛追求虛華的表象。從「只是朱顏改」 她說: 「我個人更偏好內蘊涵養所淬鍊出的知性質感--第一眼未必驚艷,但經久耐看,越陳越香」 還有「脫掉高跟鞋」中「勉強的心,事做不好;咬腳的鞋,路走不長,舒適感是生活最重要的品質」不騙你!這都是真實的慶齡,不只不崇尚物質,對性靈的追求,更無遺的展現在擇偶標準跟感情潔癖裡。 慶齡的不變,還有孝順。這從「和母親做朋友」 :「父母不完美,但仍值得我們去愛,就像父母也愛著他們不完美的孩子」「嘗一口幸福滋味」:「不要只用『拖累』來思考,不要忘記他們是你愛的人,也是愛你的人」 以及「中年告別課」 :「通透生死是成熟的表現,但這並不是教人冷漠地解脫情感的羈絆……化不去的思念,無傷無害,就讓它自然靜置心中一隅,留做我們此生曾經交會的證據」 這些話語,再再都讓我想起,慶齡對父母、家庭一直以來的付出與關懷。 哈!還有,慶齡最有意思的不變是:看似柔美嬌小的外表底下,卻暗藏如男人般豪邁義氣的俠女個性。這在她兩篇描寫金庸的章節 「我的金庸歲月」「刀劍如夢」 提及「15歲第一本《射鵰英雄傳》開始,20餘年練功」應該是從少年就被植入黃蓉般的潛移默化。於是,她待朋友、處理新聞,都充滿俠義風範,作奸偏袒沒得商量! 同樣女漢子般的 是在「走進棒球時光隧道」這篇,再度喚起你我對慶齡的初始記憶。慶齡進入媒體的第一份工作,可是個體育記者,慶齡電視播報的起點,可是棒球賽實況轉播主播。只要聽她說起各種體育賽事記錄規則選手戰績,哇! 連我這個男性,都遠遠的自嘆弗如! 再來說說慶齡更讓我自嘆不如的轉變…… 熟齡的慶齡,更用功用心對人了,尤其看她在「名人書房」的訪談,我每每驚訝於她一定看完而且消化完受訪者的每一本著作跟人生,才能訪談的讓觀眾淺顯聽懂,讓來賓深深感動、備受尊重。這在「為自己讀書」篇中,慶齡客氣寫道: 「慶幸終於稍微懂得:如何用自己喜歡的態度,去好好閱讀一個人了」 可以領略,讀別人的人生,其實是自己的成長。 還有,熟齡的慶齡,變得會做菜也愛做菜了!天啊!印象中妙齡的慶齡,根本沒動過鍋鏟,她竟然可以在這本書裡,用了四篇文章(「熟女廚房」 「為家人做晚餐」 「半個君子」 「廚師夢」) 來描述烹小鮮的心得,這可真的叫做「大變」啊!而且,我嚐過詹主播親手做的料理,保證專業級!我發誓! 而如果你想感受一下自稱熟齡的慶齡,是否真的變成有某些飄著大嬸味的部分?哈! 我衷心建議 翻閱一下「中年人的水龍頭」 「中年宅」 「大叔大嬸的愛」 這幾個篇章,保證你笑著發現,原來,專業女主播也有歐巴桑的一面,人性家常展露無遺。 最後,我還想無私與你分享慶齡書中,我最喜愛的金句跟篇章: 「偶像老矣」 寫我輩偶像明星的年華變化「第二個青春期」為中年熟齡定義了充滿陽光希望的開朗註解,都寫得極有觀點充滿畫面,讓我讀完都想拍手不停叫好! 而「她去聽演唱會」 、「夏花與秋葉」 、「傷別離」更分別擊中我的心臟。 「常常複習過去的我,預做規劃未來的我」。 「這一生的旅途太精彩,而我始終流連於每個季節都太美」。 「人生的列車到站時間不同,至少一路的風景我們曾認真看過」。 我想,她的這三句話,就連結起了你與我與慶齡的人生下半場。 從青春妙齡來到中年熟齡,莫要懷疑憂心,更要時刻自我提醒,常抬起頭看看陽光美景,再跨穩大步笑笑往前邁進。 就享受,秋葉落下之前,專屬我們的熟齡好時光吧!
推薦序3 湖風上的清恬智慧
◎文/王尚智(媒體評論作家) 長久以來,我不時到慶齡的心事裡划槳。吹吹風。 她確實是懂得自我梳理的女生,不會把自己弄成鬱悶森林。我們是講五句話,就要有一句吐槽成笑料的習慣模式,萬千話題揉斂成風,世事生涯都在心湖中逍遙穿越。 我們一同走過電視媒體工作的風光,雖說都是日夜勞頓換來。1996年我盯著她從瀟灑略帶邋遢的體育女記者,被抓來播新聞試鏡。即使當時生嫩且螺絲滿地,她仍有一股奇妙的清恬穩健,隨後也正式從體育採訪跨入激盪洶湧的政經社會新聞播報,在後來的廿多年間軸成她的工作與形象。 人都是由「天生性格+工作專業」在歲月起伏中熟成一種味道。詹慶齡的基本構成就是「晴朗湖風+電視新聞」所築染,始終願意最終帶著一種俐落正面的視角,看待世界與人生。這也是為何當報紙主編請我推薦些生鮮的專欄新寫手時,我第一個想起了她! 說來電視是以「影像」為主的媒材,文字僅訴求淺顯簡單,並不容思想複雜的層次鋪排。我與慶齡彼此長年友誼的嬉鬧捉弄中,她始終是以略顯精煉無贅的詞語進行「搞笑」;尤其特別擅長鋪墊,而後直擊笑點癢處。這些獨特且慧黠的思考亮點,後來果然清晰盡顯在她的眾多專欄主題中。 事實上,寫作也是某種更深入的梳理,某些時候成為自我的訴說與療癒。慶齡後來因為健康調養的考量而離開了媒體職場,也告別了觀眾粉絲的目光,包括她更早前也經歷過工作瓶頸、生涯跳槽的風險與跌宕。如今隨著她開始書寫專欄,這些切身關於「抉擇」的真實親歷,也成為了一種智慧的「稜鏡」,交錯投影出成熟且負責的見地。 與一干女主播們的交情中,慶齡是少數向我託付重要心事與抉擇的好友。我們一同走過她的情感與婚姻、生涯與追尋,儘管她多次宣稱請我吃飯卻總是當天忘帶錢包,所幸我也必定索命追討絕不寬貸。今後情誼勢必也將這麼堅定的相互散打且彼此支持下去! 身為「女主播成女作家」的關鍵催生者,眼前慶齡終於結集且再反覆揉寫成她的第一本書,自然也得有我推薦作序的一份心意與紀念。
推薦序4 為自己而讀的樂齡中年
◎文/馬紹齡(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緣分真的很奇妙!在認識慶齡前,只覺得她是個非常優秀的主播,應該是嚴謹規律但不隨和,但是透過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名人牀頭書」節目和慶齡結識,而後邀請她擔任基金會董事,接著共同製播「名人書房」,慢慢的發現慶齡與我因年紀相仿,成長環境相似,因此有許多話題可以聊,常常覺得可以從她那得到較多的想法,也因為口味相近,彼此會分享美食,在這忍不住透露她還是我的團購隊長,她介紹的一定好! 這本書雖說是集結慶齡發表在蘋果日報上專欄文章,但是都切中了中年人的生活重心,透過慶齡的文章,中年人要面對長輩逐漸遠去, 除了不捨,有更多的是要如何安排,怎麼做才能使自己放心與放下,也在學習如何交代自己的未來。與此同時,更多的是要學習使生活變得更自在,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去享受當下,例如:旅行、追劇、美食、運動,無論那一種,只要開心就好。這個我有同感,現在的學習完全是為了自己,沒有考試沒有排名,自己願意就可以獲得更多,也是這種通透,使得中年的學習收獲滿滿。 喜歡慶齡的文章,在她的文章裏,我看到了中年人的日常,也有慶齡對這些日常的想法,不知道是不是慶齡媒體人的背景,使得她的深度觀察總是能打動我,深有同感。期待大家也同我一般,一起享受慶齡的熟齡記事。
推薦序5 熟齡最美好。
◎文/張曼娟(暢銷書作家) 以往都是透過電視螢幕看著慶齡的播報或訪談,她永遠是那麼合宜的、優雅的、絕不出錯的專業優秀媒體人。那種自信、篤定而又內斂的節制,是很有吸引力的。 直到成為「名人書房」的來賓,與她對談時,才明白她對工作的投入與付出,每一句話的聆聽都那麼專注,立即給予的回饋也令人感動。她的成功絕不是偶然,而是應當。 《秋葉落下之前:活在燦盛熟齡時》談的雖然是中年命題,卻讓我們看見各個不同時期的慶齡,我們跟著小慶齡在員林故鄉度過暑假;在餐桌上品嘗炒米粉與麻油雞,同時揮別了那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我們跟著年輕的慶齡與同學們結下珍貴的情緣,中年時在東部海岸一起迎接海平面第一道曙光。行到中年的慶齡,用不評論的方式,為我們記錄那些中年觀察與情事。有人二婚之後,年過半百才得到新生兒;有人身心俱疲,投入老父母的長期照顧;有人提前下車,從人生隊伍中脫身而去,留下許多捨不得。就是這樣的哀樂中年,如風霜和日曬,讓秋葉變得層次豐富,多彩繽紛。 走過童年的純真靈動;走過年輕的光燦鋒芒,如今的她更加慈悲睿智,世事洞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與自在,圓熟的慶齡最美好。
推薦序6 優雅的「歲月釀酒師」
◎文/曾文誠(資深球評、作家) 認識慶齡時她二十出頭,好年輕好漂亮。然後像手機滑頁一般,三十年好快就過去,我們坐在信義路的咖啡店聊天,她依然很年經很漂亮。她不是動刀東割西切的去逆齡。而是她活得很自在,她很懂得學做一個優雅的「歲月釀酒師」。 我在自己的書中曾寫過一句話「第一個25歲努力學習、第二個25歲努力工作、第三個25歲後努力當自己」慶齡把這句話詮釋得極佳,她曾在工作上證明自己是專業且熱情的主播。現在的她努力當好自己,主持她極愛的閱讀節目,之餘還能為恬淡踏實的小幸福戮力以赴。 這樣的慶齡很棒!
推薦序7 中年是下午茶
◎文/詹怡宜(TVBS新聞部副總經理) 我認識的慶齡明明就是夏花,不是秋葉。 當同事的那幾年,每天在編輯台、會議室、樓梯間等處聽見她的爽朗大笑聲,一會兒又從她流暢的播報中看見自信與正義感,她的開朗慧黠是外顯的,喜慍也直接明白。如此一朵絢爛夏花對人生風景的變化似乎更有感觸,益發展現出反差的美感。 看慶齡寫熟齡紀事,讓我想起作家董橋說的:「中年是下午茶,是攪一杯往事、切一塊鄉愁、榨幾滴希望的下午。」很喜歡跟慶齡一起,微笑著享用這頓中年下午茶。
推薦序8 做自己人生的「最佳主持人」
◎文/劉黎兒(資深新聞工作者、作家) 不必徬徨,隨時可以更新人生的版本 過去沒做成的自己,現在隨時去做! 百歲時代,人類壽命的延長,改變了各種價值與現實,新式的課題接踵而來,教現代人的生活大幅度翻轉。不是老智慧不好,而是老智慧已不夠用,作者積極汲取﹅思考新時代所需要的新智慧,真誠不吝惜地出示許多引導人生﹅不落俗套的見解與尋寶過程,在這個大分享時代裡,這才是真正的分享。   本書所談的主題,都是中年熟齡最重要的人生議題,繁華世事與各種人性情感的體悟,絕非只是刻板勵志,任何人讀了本書都會心有共鳴,不自覺與故事和主角逕自交流,邊閱讀邊跟書本對話,這正是作者的智慧與寫作魅力使然!   人類壽命雖然不斷延長,但我總認為人要真的長大、成熟,其實並不容易,生理熟齡,未必心智也熟齡。像我一直自認幼稚,不覺得自己能稱為「成熟的大人」,也一直沒有享受過所謂「當大人」的老成與多愁,或許,只是為配合世俗而多了一些妥協與放棄。   因此不必擔心,「熟齡」沒有既定的模樣,未必非得老氣橫秋,反而在忙碌的人生夾層中要有所自醒:過去沒做成的自己,現在隨時去做!像我有同學年過60開始學芭蕾舞,自己的夢想自己圓,不要求子女來替自己圓夢,畢竟代替人生是不可能的。我喜歡把「熟齡」的課題,定義為「不年輕的日子怎麼過?」如作者所說,不必刻意抗老,熟齡事實上還未老,還沒必要或沒資格倚老賣老,而且,許多人還有數不清的願望以及行動力,還沒想要對人生下結論。   婚姻也是熟齡的重要課題,台灣、日本都是每三對結婚至少一對離婚,離異或二婚逐漸平常化,我們要跟本書作者一樣祝福這些變化。人間的情節往往比小說故事更離奇,男女關起門來會發生的事,比八卦或新聞更精采。無論是婚姻或其他人生大事,其實都可以不斷地重來,日文說「三度目的正直」,也就是第三次才搞定,人生歷練以第三次為真。反過來說,如果一件事經歷不到三次,就無法清楚地面對問題﹅真誠的面對自己。因此,不必徬徨,隨時可以更新人生的版本。或如遭遇了配偶有外遇,千萬別自怨自艾,這不是任何人的錯誤,這是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理或生理,是否還能接受這出過軌的配偶?「完美理論」沒有絕對的意義,修補過的骨董陶瓷還是國寶,酸臭發酵的菜餚或許也是名菜。   五年級的作者,對於如此遽變的時代,比起四年級的我領悟人生更為透澈,而且有勇氣敢於面對朋友的疾病﹅周邊老病父母,乃至死亡,真令我慚愧,近年的我,都盡量只看不會增加悲傷心情的喜劇。   雖然,我自己也不例外地有照護的重責,但心境上卻保持距離,或許怯弱地不敢正視,或許還想維持不可復得的自在,也習於把源頭歸咎於──不論哪個國家,都已來不及建立一個讓社會共同承擔老人照護的體制。日本除了「老老照護」導致許多悲劇外,每年正在工作盛年的10萬人,因為必須照護家人而離職,台灣也同樣有13萬這樣的人口。即使深厚的孝心讓長者能安養天年,另一端來說,畢竟也很消耗子女的人生,這確實是熟齡當下的重大無奈之一!   我熟悉的一位東大教授,在3個孩子成人後還想再生育,他開玩笑說:「社會年金會破產,子女是保險。」當然,他並不是真想把子女當保險,只是人生不走到最後,是不知道最後一里路如何走的,凡事得多投資,分散風險。十幾年前,我被孩子說:「你們是逃亡成功的一代!」意指我是較容易卡到好位的世代,不像年輕一代絕大多數人注定被剝削,要當贏家不易。世界許多國家都背負嚴重的財政赤字,像日本新生兒出生時,每個人就已負債上千萬日圓了。   這個時代乍看人人獨立,其實有著更多的依賴,熟齡中年除了面臨父母的依賴外,也有子女的依賴,或是自己對於離巢子女的依賴衍生「空巢症候群」。尤其許多女人,把女兒或兒子當作最親的閨密,當孩子長大該放手的時候,我們必須從「父母身分」畢業才行,自己和孩子們的精彩第二人生才會開始! 熟齡人需要「畢業」的領域很多,若無法跟配偶相依偎的話,第二人生就該放配偶或自己吃草,如日韓等流行的從婚姻中畢業的「卒婚」,未必改變法律關係辦離婚手續,但夫妻各自獨立生活,即使在一個屋簷下也分居等做法。長壽時代,需要更多樣的思維與心胸來對應,當好「畢業生」才能當自己!   我也跟作者一樣,認為許多人生的假設性議題毫無意義,人生是一場不斷做「選擇」的連續,選擇沒有標準答案,沒有顧頭又能顧尾﹅魚與熊掌兼得的選項,不必悔,不必貪,只要謹慎把握每一次的選擇權。日本常要家長給自己的子女一句畢業贈辭,我都寫黑澤明的學運電影名「人生無悔」,雖然有點阿Q,但這就是最舒適的想法吧!     人生是「先甘後苦」還是「先苦後甘」好?真實人生如作者所說的更為複雜,從較長的時間跨度來看,是苦中有甘而甘中有苦。我總覺得只要今天還笑得出來就好,我喜歡小田和正〈愛的力量〉所唱的:「明天的眼淚明天再流就好」這一句!  或許是新聞人的特質,作者透過閱讀、身邊的案例、今昔對照等,尋找各種情懷的原點,卻不耽溺、戀棧地懷舊,有很潮的灑脫及細膩的人生感觸,有論述力卻又有最難得的傾聽力!作者出身名門而且本身有著輝煌成就,卻一點也不迴避許多時代的苦難,還能以溫馨的視角,帶領讀者對生命種種辛苦釋然地打開心結,這種坦然與溫暖非常珍貴,對每個人生都十分重要。   人生的艱難,除了是無奈的結構導致外,如高齡者的失智症,家人或社會都難以承受,確實是人生的無解題,隨著年紀逐漸體悟「人生有些無解,是不必求解的」,單單知道這個道理就可以算是成長吧!人生大部分的事無法像熱天喝冰水一樣爽快,有些事講道理沒有用,時而暫歇,時而遠觀,時而默默付出,「不求甚解」有時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我總覺得人對「真相」一直是瞎子摸象,人生沒有絕對的好壞,就像沒做斷捨離也未必是錯誤的,無須強制執行。日本人把囤藏書籍卻未閱讀稱為「積讀」,聽起來較無罪惡感,其他難以割捨的事物,如滿載感情的信件﹅見證歲月的紀念物﹅患疾的父母家人、不肖兄弟等等,因為跟自己人生的關係實在太密切了,真的無法割捨的,那就留著﹅牽著,或許更安心。   離秋月還遠的可愛作者慶齡,居然能對人人稱苦的人生充滿感謝,對自己是減法,對別人是加法,也因此她不僅是傑出的節目主持人,更是最佳的人生主持人,不僅展現幸福的心態是什麼,也提出無數寶貴的啟示!
推薦序9 細膩筆觸,讓人看見通透體悟
◎文/蘇宗怡(資深新聞主播、主持人) 人生到哪個階段算熟年?視年齡而定?身體素質年齡?還是要從心智年齡判斷起? 是旁觀角度或自我認知?我們在幾歲的時候,萌生"我是個成熟個體"的意識?向同事發問,每個人走向熟年的腳步或快或慢。A說30而立就算,B說四十歲才成熟,C說哎呀五十歲才熟齡,還有女性獨特見解,說要看需要羊膜穿刺的年齡規定。正拿起這本書的您呢?這本熟年紀事面向的讀者年齡群,或許遠比想像更廣也不一定。  慶齡姐是我多年的長官和前輩,於私也是好友,我特別喜歡和她交談。她總是能在輕鬆的氣氛中娓娓道出豐富的工作和生活閱歷,職場上很多人受到她的鼓舞和扶持,擁有業界著名的好人緣。當她開始推出連載專欄時,我首先就叫好,終於有更多人得以接觸到她內心溫暖又睿智的那一面!而今集結成書更是福音。 我相信這本書中的每一篇,都得以讓閱讀者產生很強的代入感。 我們不是十六七歲那般青春正好,但可以風華萬千。只要保養和保健概念夠好,我們依舊擁有足夠充沛的活力去拓展自己的人生邊界。慶齡姐透過她的細膩筆觸,讓人看見通透的體悟。 若以春夏秋冬來論人生,在秋葉落下之前,您想停留在甚麼樣的境界?過去,當下和未來,會呈現如何的光景?看完此書,或許更能知道如何承載包容如何去愛,以更好的姿態,更美的心態去書寫自己的熟年紀事。

影音

作者資料

詹慶齡

征戰新聞界20餘年,熱情﹅求知慾是關鍵 臺灣有線電視新聞臺第一代資深主播﹅製作人 歷任要職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新媒體事業群執行總監 ˙中天新聞臺總監 ˙TVBS新聞部副總監 ˙TVBS晚間新聞製作人兼主播 ˙TVBS新聞部編播中心主播組主任 ˙TVIS體育臺主播 得獎記錄 曾虛白新聞獎 卓越新聞獎 星雲真善美傳播獎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 學歷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 淡江大學德文系畢 征戰新聞界20餘年,詹慶齡清新俐落﹅親切穩健的形象已成專業招牌,臨場機智﹅慧黠獨具的思考亮點備受肯定。1992年從職棒菜鳥體育記者做起,其後成為中華職棒電視球賽轉播第一位女性主播,參與臺灣第一家有線電視新聞臺TVBS創臺,走過新聞臺篳路藍縷的草創階段以及最風光的黃金歲月,曾長年擔任TVBS晚間新聞主播,任職中天新聞時期則將觸角延伸至深度調查報導,帶領團隊榮獲新聞界四大獎,目前跨足大學教職、專欄寫作﹅文創產業,並製作主持《名人書房》節目。 臺上看社會、看新聞,臺下看好書、看人情,跨出傳統媒體的詹慶齡致力推廣閱讀,轉換視角觀看世界,以其豐富媒體經驗製播閱讀節目《名人書房》與Podcast《翻閱BAR》。著有《秋葉落下之前:活在燦盛熟齡時》,深受讀者喜愛。 【名人書房】 Youtube:https://reurl.cc/kV83ZG Podcast:https://reurl.cc/pmK4xd 【翻閱BAR Podcast】 https://reurl.cc/GdGLbD

基本資料

作者:詹慶齡 出版社:方舟文化 書系:心靈方舟 出版日期:2021-03-31 ISBN:9789860626346 城邦書號:A2420114 規格:平裝 / 單色 / 22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