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用心做父母:如何培養出有韌性、愛心、聰明的孩子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孩子不需要完美父母!「足夠好」是我們提出的最優秀的方式! 相較於總是正確的父母,孩子們更需要的是── 真實的、無懼犯錯、勇往直前的父母! 在本書中,備受推崇的治療專家和暢銷作家史蒂芬.詹姆士(Stephen James)和奇普.杜德(Chip Dodd)邀請你拋開完美主義和鉅細靡遺的教養方式,成為與孩子親密無間的誠實父母。 閱讀本書的每一位陷入困境的父母都會鬆一口氣。這一本書並沒有告訴身為父母者他們該做什麼以及如何衡量,沒有增加他們的集體意識和內疚感。 在兩位作者的幫助下,你將學會:   •接受你的缺點   •換位思考解決問題   •協調你的感受和孩子的情緒   •無論是美好時光還是煩心日子,都和家人一起面對 教養子女的主要功能是幫助兒童長大為成年人,而不是將自己認為的成功或失敗投射在子女身上。 教養是一種情緒和靈性的呼喚,促使我們面對生出虛假安全感和控制感的小我、偶像和制度。 我們愈是期望或要求控制結果,生命就愈失控!保留空間給不可避免的失敗,不再視之為不幸的事實,而是可幫助孩子成長為堅毅的成年人。 夠好的父母會培養孩子,能夠對自我情緒有良好調節,並富有創造力,這樣的孩子在世界上較有安全感。 我們顯露真實面目給孩子,幫助他們培養自我。當孩子瞭解父母親密的心,就可以自由作自己。 這本書是關於一堂父母的成長課。在如何成為父母的成長當中,發現自己的脆弱性和不完美性,因而創造了一個安全的空間。對於你的孩子和你自己,你將擁有更多的希望、更多的理解。 這本書是關於你作為父母的心。如果孩子沒有得到你的心,就只能根據你的規則而非關係來成長。無論背景、個人經歷、年齡,甚至孩子的年齡,你都可以將這種以心為中心的方法應用到生活中。即使孩子已經長大也不算太晚,你仍可獲得父母的成長,或更貼近孩子的心。 我們和你一樣都是父母,在育兒之路上,就像踩在冰上一樣,與你一起跌跌撞撞、滑倒。除非你瞭解自己的心、自己的故事,瞭解你的情感、需求、欲望、渴望和希望,各種情緒和精神生活的基礎,瞭解孩子的心,否則你無法養育孩子。 誠摯推薦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〡親子部落客「最暖人夫」 口罩男〡親子部落客 西喜〡親子教養專家 李玫玨〡資深教師 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〡林靜如(律師娘)〡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〡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黃瑽寧〡暢銷親子書作家 Carol凱若〡好日子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陳品皓〡親職教育顧問 陳其正(醜爸)〡臨床心理師 曾心怡〡親子作家 彭菊仙〡親職教育講師 魏瑋志(澤爸)〡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Henry羅寶鴻老師   (依姓名筆劃排列) 各界好評 「一本非常有見地而引人注目的書。這本精彩的書將為你提供一條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快樂途徑。你(和你的孩子)在看完這本書後定會大有改變。」──丹.艾倫德(Dan B. Allender)博士,諮商心理學教授 「史蒂芬.詹姆士和奇普.杜德邀請你進入他們書中的諮商室,為你創造一個安全的父母成長空間,在這裡你可以學習和開懷大笑,能夠誠實表達與發現你的脆弱和不完美。讀完這本書,你將為孩子和自己帶來更多的希望、理解和恩典。」──西西.高夫(Sissy Goff),MEd、LPC-MHSP、晨星諮商部兒童青少年輔導主任、演說家,書籍作品繁多,包括Are My Kids on Track? 「閱讀本書,每一位陷入困境的父母都會大大鬆一口氣。終於有一本書不是在告訴他們該做什麼,沒有達成什麼。在書中,史蒂芬.詹姆士和奇普.杜德詳細說明上帝在父母生命中的崇高呼召,而不因為「不完美」而增加父母的集體後悔和內疚感意識。當我讀到書中標題『做得最好就是笨拙!』時,不得不大聲笑出來,相信所有父母都會贊同!」──吉米.邁爾斯(Jimmy Myers),博士、LPC-S、Fearless Parenting共同作者 「對於父母和祖父母來說,《用心做父母》是一本熱情而引人注目的書,作者深知教養並不容易,認為教養子女這樣重要的事,能夠分為幾個步驟或原則,這樣的想法是愚蠢的。詹姆士和杜德提供了一張地圖,指導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以及謙遜作為的智慧,面對無可避免的掙扎與奮鬥。育兒改變了我們所有人,但往往使我們變得更加內疚或擔憂。本書的豐富資源,將為你提供一條愉悅的道路與孩子的豐富關係,讀完這本書,你(和孩子)會變得不一樣。」──丹.艾倫德(Dan B. Allender),博士、諮商心理學教授、西雅圖神學與心理學院創始主席;Healing the Wounded Heart、How Children Raise Parents作者 「史蒂芬.詹姆士和奇普.杜德邀請你進入他們書中的諮商室,為你創造一個安全的父母成長空間,可以學習和大笑,能夠誠實表達你的脆弱和不完美,並且去發現。讀完這本書,你將為自己和孩子帶來更多的希望、理解和恩典。」──西西.高夫(Sissy Goff),MEd、LPC-MHSP、晨星諮商部兒童青少年輔導主任、演說家,書籍作品繁多,包括Are My Kids on Track? 「閱讀本書,每一位陷入困境的父母都會大大鬆一口氣。終於有一本書不是告訴他們該做什麼和沒有達成什麼。在這部卓越的作品中,史蒂芬.詹姆士和奇普.杜德詳細說明上帝在父母生命中的崇高呼召,而不因為「不完美」增加父母的集體後悔和內疚感意識。當我讀到章節標題時,不得不大聲笑出來,『做得最好就是笨拙!』所有父母都要說『阿們』!」──吉米.邁爾斯(Jimmy Myers),博士、LPC-S、Fearless Parenting共同作者 「我信任史蒂芬.詹姆士和奇普.杜德,我信任並重視他們作為諮商師和教師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以一個人和父親角色信任他們。這兩位智者邀請我們以可長可久的方式去教養我們所愛的孩子,無論孩子的年齡大小。史蒂芬和奇普告訴我們如何既勇敢又笨拙,我會向無數的父母推薦這本書。身為父親,我也會重新閱讀書中豐富的內容。」──大衛.湯瑪斯(David Thomas),LMSW、晨星諮商部家庭諮商主任、Intentional Parenting等八本書的共同作者 「史蒂芬.詹姆士和奇普.杜德比所有我認識的人都更瞭解心靈的錯綜複雜,將這種關係與一個人的自我、孩子,以及與上帝交織在一起的教養過程,是本書的基礎。透過寫作,史蒂芬和奇普將親子關係提升於教養技術和結果之上。」──艾美.葛拉漢(Amy Graham),MTS、靈性關懷牧師、華盛頓特區教會 「史蒂芬.詹姆士和奇普.杜德的新書《用心做父母》是一次傑出的嘗試!除了資訊豐富之外,它還提供了一個有趣而獨特的視角,讓我們瞭解如何成為成功的父母,並培養健康快樂的孩子。這是我長久以來讀過最好的育兒書之一。每個父母都需要把這本書放在工具箱中!」──瑞克.強生(Rick Johnson),That’s My Son暢銷書作者 「這本書是一個警鐘,提醒父母不要再追求完美主義,而是成為能夠贏得孩子心靈的父母。這是一場讓脆弱引領的挑戰,允許你的弱點轉變成優勢,你不會後悔與史蒂芬.詹姆士和奇普.杜德一起出發前往這趟旅程,他們兩位都是領域中的知名領袖。如果你像我一樣,閱讀這本書不僅會影響你的教養,也會影響你的靈魂。」──阿倫.葛拉漢(Aaron Graham),DMin、華盛頓特區地區教會主任牧師 「正如史蒂芬.詹姆士和奇普.杜德高效明確的文字表達,《用心做父母》是無比的精彩,無比的更具挑戰性!本書並不是試圖控制孩子的行為和未來。雖然父母可能認為擁有成功快樂的孩子是最高目標,卻無法取代培養一個能夠在生活的種種問題中學習和愛的孩子。史蒂芬和奇普分享了自己教養之旅中的種種問題,指導渴望擁抱冒險和自由的真心實意父母。在閱讀這本書時,你將會成長和改變,這表示你的孩子也會跟著成長和改變。不要無盡追尋成為『完美』的父母,請跟隨史蒂芬和奇普,光榮地成為笨拙和夠好的父母。」──傑瑞米和耶路沙.克拉克博士(Dr.Jeramy and Jerusha Clark),書籍作家,包括屢獲殊榮的Your Teenager Is Not Crazy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可以深入瞭解孩子未來的育兒書,那麼請閱讀本書《用心做父母》,這本書指導父母首先要審視自己的心靈,找出自己的不完美。當你轉向內心,認真思考自己作為父母的缺點,你就會開始轉變為熱情和臣服姿勢,讓孩子更加充分懂得父母。史蒂芬.詹姆士和奇普.杜德將『心靈』工作和能量放入書中,使本書成為具有挑戰性的閱讀。審視內心可能會令人心痛,也很困難,但透過他們的指導,加上你自己的『心靈』工作,你會發現一切絕對值得。」──汪達.史密斯(Rhonda W. Smith),MEd、基督長老學院中學部校長(Christ Presbyterian Academy) 「作為父母,如果你想要知道在教養自己孩子時,你的過去和成長有多少影響,請閱讀本書《用心做父母》。我們每個人都會將童年經驗的包袱帶進教養孩子的方式,但是,花點時間回顧並檢查我們自己的『垃圾』(儘管可能會感到痛苦),讓我們能夠重新審視現在所處的位置,以及我們想要與孩子一起到達的位置,花點時間閱讀史蒂芬.詹姆士和奇普.杜德發人深省的書,作為轉向內心的指南,將會推動你和家人一起前進。你不會後悔!」──奈特.莫羅(Nate Morrow),MEd,基督長老學院總校長 「每個想要真心實意愛孩子的父母,都需要閱讀這本書,這些智慧資源將鼓勵你、促使你面對、引導和挑戰你,以令人滿足的方式使親子產生緊密連結,發生改變。」──大都會賽揚獎蝴蝶球投手迪奇(RA Dickey),四個孩子的父親,Wherever I Wind Up作者

目錄

推薦文 誠實的父母不完美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各界推薦 前言

序跋

推薦序 誠實的父母不完美 「教養有一個悖論,如果我們作為父母,想要有所成長,首先必須要注意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 當父母在教養孩子,往往會忘記,他們至少教養兩種對象:孩子與自己。 三十歲的父母,跟四十歲的父母一樣嗎?六十歲的父母,難道不比五十歲的父母更成熟懂愛嗎? 也就是,當父母因為孩子的不完美而糾結挫折的時候,正是同時面對父母自己的不完美的時候。那麼,父母有沒有記得教養自己,更能理解與接納,在寧靜中療傷,在溫暖時表達慈祥? 因為企求完美,人類常在焦慮與恐懼中試圖控制自己,還有身邊可被控制的人事物,包括天生具有獨立靈魂的孩子。我們誤把控制當成愛,所以我們愈是以為愛對方,結果愈可能傷了他。 就像我們硬要草原上的長頸鹿生活在北極,或者要活力充沛的孩子長時間在書桌前重複背誦,要求人的、被要求的,常常兩敗俱傷。父母常常忘記謙遜也是一種可以用在父母身上的美德,夠誠實面對自己,就不會忽略,很多世事的流轉,大部分人也控制不了什麼。 我們常常忘了,我們每個個人,背後都有著強大的力量在推著我們走。可能是時代的演進、國家或地區的政經變化、公司或組織的重大事件、家庭成員的生老病死…… 我們以為我們控制得很完美,恰好是一種畫地自限,在有限的空間才能事事如意,但付出的代價,就是放棄了一大片的海闊天空。其中,包含著犧牲了孩子未來無限的可能性,讓孩子按照一個過去以為安全的,但不保證未來一定安全的陳舊軌跡前進。 父母過去的未竟事務,那些未癒合的傷口,常常妨礙著我們對孩子的愛。武裝自己讓我們在傷痛中活下來,卻把親愛的人隔開在外,只是我們渾然不覺。 「健康的父母會尋求寬恕,不健康的父母則尋求理由。」 我們常常在悲傷憤怒的時候,無意中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而孩子常常被迫成為加害人。於是,我們有正當理由,對孩子發洩情緒,忘了當初孩子之所以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基於我們的決定。 最後,讓我們在美國神學家尼布爾禱告文中,保持寧靜與謙遜,然後堅定地做我們自己與孩子的父母。 「神啊,求祢賜我寧靜的心去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並賜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一天一天的過,欣賞每一個時刻;接受艱難困苦是通向平安的步道。」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前言 父母很少不想給對孩子最好的東西。我們竭盡全力為他們做正確的事。我們提供,我們祈禱,我們擔心,我們希望,我們的夢想。我們失眠了,我們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從學校開車到朋友家。我們投入深刻的情感擔心他們的未來。我們做出莊嚴的誓言,比我們自己的父母做得更好。我們為他們祈禱並與他們一起為他們擔憂,並為他們的未來寄予厚望。它永遠不會停止。 一旦你成為父母,你就接受了最終的全職工作。沒有假期,延長額外工作時間,沒有帶薪休假。生活在不斷的發生中,做父母是我們永遠不會停止的事情。我們每天的呼籲都是繼續出現在我們自己的生活和孩子們的生活中。 我們這樣做,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從日常生活的責任中解脫補給,因為育兒是一個長期的主張,我們需要自我調整併採取長遠的觀點。如果我們作為父母有一個專注於長遠的心態,我們就更有可能讓我們的孩子充滿智慧。我們需要接近育兒,就像我們正在努力培養真正聰明的五十歲的孩子一樣。這意味著我們接受當我們的孩子年輕時,他們還不擅長以技巧和智慧生活。他們怎麼可能?他們缺乏經驗,他們是孩子。以育兒為目的未來是一個非常不同的方法,而不是試圖管理八歲的孩子。 我們的孩子將在五十歲時改變多少?他們的生活經歷比我們教導他們的行為更能塑造。如果他們要成長為正直、具同情心、勇氣和智慧的人,那麼他們需要幫助才能知道如何保持心靈。作為父母,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使他們的心靈對生命和神保持開放。如果我們這樣做,他們很有可能做為一個五十歲的孩子,他們可能會有非凡的愛。 當邁克爾和薩曼莎發現自己在我的辦公室進行婚姻諮詢時,他們已經結婚十二年了,還有三個九歲以下的孩子。他們聰明而認真,顯然彼此關心,並對他們的孩子有著深深的愛,但他們彼此焦慮,對於身為父母感到不安。他們對孩子的真正關心是顯而易見的,就像他們在育兒問題上使得婚姻日益加劇的衝突一樣。薩曼莎想確保她的孩子沒事,而邁克爾想確定他的妻子沒問題,但實際上沒有人感覺良好。 像許多夫妻一樣,他們已經進入諮詢階段,希望學會「更有效地溝通」、「讓事情得到解決」。他們很快意識到,溝通和解決問題並不是真正的問題。說實話,薩曼莎和邁克爾疑惑的比他們所知道的要多。他們缺乏──   •為家庭提供可行的願景;   •清楚地了解他們的故事;   •持久的世界觀,可以將他們的家庭帶到他們的整個生活中,並且   •以有意義的方式練習彼此的心靈。 他們緊緊抓住他們想要的美好家庭的夢想,但很快意識到他們作為父母的生活並不像他們希望的那樣。 薩曼莎,「我以為如果我結婚,我就不會那麼孤單。我們之間的關係過去非常開心,我認為讓孩子們加入會更讓我們感到開心。但我從來不知道這會是很難的一件事。我非常愛邁克爾和孩子們,我不明白為什麼這麼難。」 邁克爾和薩曼莎每個人都成長為他們所謂的好家庭,但他們都不能真正體會到他們對生活中的情感挑戰做了多少的準備。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與他們自己的心靈脫節,他們不知道如何以任何真實的、生活的、有形的方式為自己或彼此展現。 在接下來的幾周裡,邁克爾和薩曼莎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當他們探索他們的故事時,他們開始看到他們多年來一直試圖控制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他們在成長的家庭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他們意識到這實際上是如何阻止他們成為自己的,以及如何讓薩曼莎充滿焦慮,邁克爾在自我懷疑中辭職。他們對擁有幸福家庭的承諾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讓他們遠離他們真正渴望的更深層次的聯繫和情感自由。 「我如何避免對我們的孩子這樣做?」薩曼莎問道。 「我們怎麼能為他們改變這一點?」邁克爾大聲問道。 作為父母,我們非常了解這種對幸福的渴望。這也是來諮商的人經常表達的想法,很少有人照顧到他們。我們理解不要讓孩子陷入困境的強烈願望。即使是這些慾望和渴望也表達了我們對他們的愛。壞消息是,透過努力去避免過去的周期,而不是面對現在的掙扎的話,作為專業顧問,我們幾乎可以保證會重複這樣的歷程。 遇到像邁克爾和薩曼莎一樣的個人和夫妻──深深愛著彼此和他們的孩子的人,但他們發現他們對生活的痛苦的抵抗以及控制生活的現實和必然性的嘗試往往會產生比他們避免的更多的問題。 當我們從焦慮、控制、迴避或羞恥的姿態而不是從一種激情的、看見的、存在的和向上帝投降的姿勢做父母時,我們將無意中製造更多的困惑和痛苦。我們最終無意中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我們的孩子並且與我們希望的完全相反。只有當我們作為我們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存在的產物,我們才能擁有我們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 我們的自然傾向是想成為成功的父母。這個問題是我們最終須透過比較和成就度來衡量自己。我們必須離開比較的階梯。直到我們開始充分地生活,從內到外,我們才能彼此和我們的孩子在一起。 我們永遠不會擁有我們或孩子想要的一切。我們必須到一個接受這一點的地方,接受我們沒有權力給予對方或我們的孩子我們想要或夢想的一切,我們也沒有能力做到完美。當我們喚醒我們那不完美的現實,並接受它們(甚至慶祝它們)時,我們將可從內心學習當一個父母。

內文試閱

第一部分:內在(我和我自己) 第1章 冰上的長頸鹿 你在地上,這問題沒辦法解決。──山繆.貝克特,愛爾蘭作家 數年前,我(奇普)在卓越專業中心教授一個課程。卓越專業中心是為男性專業人員所設置,治療他們的上癮、憂鬱和焦慮行為等問題。團體中的每位男性都非常聰明、充滿企圖心,在個人領域皆取得成功。團員來自各行各業,是丈夫、父親、兄弟也是兒子。是外科醫生、牧師、牙醫和商業領袖。他們取得許多成就,並且在自己的團體中累積了數千小時的服務。 然而,他們還有其他共同之處:為了康復,他們正脫離上癮問題,為人生踏出勇敢的第一步。像許多人一樣,這些男性在進行治療計畫之前,曾試圖想要憑藉個人的智慧、意志力、道德目的和自我,將自己、工作、家人、朋友和多重職責建立在沙山上。他們的成就愈高,變得愈心力交瘁。當他們從滾動的沙滑下來時,對身邊每個人造成的傷害就愈大。他們前來尋求恢復生活的幫助——如果可能的話。 在那特別的一天,我們談論的是完美的沙山。我們以為,只要夠努力、夠幸運、得到足夠的幫助,應該就能夠爬上這座成就的高山。沙山真是一個大陷阱!沒有人能夠登上完美的峰頂,但我們接受訓練來判斷、評估山的高度。 在我說話的時候,開始想像長頸鹿試圖在冰凍湖面上控制動作的畫面。長頸鹿的身體在冰上滑動,雙腿糾結、脖子扭曲,以為獲得到了穩定度和控制力,但不過只是笨手笨腳不停摸索,最後跌在冰上。然而他們一次又一次站起來,最後終於站在冰上,完成一種對不適合這種環境的生物來說非常不自然的事。我與學員分享了這些形象,並將所能提供最好的消息告訴他們:「你們必須面對現實,你們能夠做得最好的事就是笨拙。」 這個說法在教養育兒方面再真實也不過了。聽起來可能很奇怪,但戒除上癮和育兒竟有許多共同點。這兩種不同領域的人,都需要離開完美的沙山,勇敢而笨拙地踏上冰雪,為生活不斷努力。 正如醫生實行醫學一樣,父母也在實行子女的教養。戒除上癮的癮君子每天都需要擺脫癮頭的控制,父母也一樣,必須擺脫神祕的生活控制。多多實行,你就能變成最好。我們雖然笨拙,卻無法停止對卓越的渴望,如此正說明了我們生活中的衝突:生活永遠不會達成我們心中所希望的。如果我們不僅想要自己過得好,還想與孩子(任何年齡的孩子)建立真實的關係,那麼就必須有意願接受自己的侷限和缺乏控制力的經驗。 真心實意教養子女的祕訣,就是承認我們的笨拙。我們希望孩子的生活會好,希望孩子比我們更成功。我們希望孩子快樂,但孩子不見得總是快樂(無論我們是多麼偉大的父母)。現實是,孩子永遠不會超越父母,父母也不會超越孩子。我們永遠都只是一個人類。 諷刺的是:我們愈是期望或要求控制結果,生命就愈失控。我們可以起而反抗這種缺乏控制的情形,但日常生活的現實也會起而反抗我們。相信我們有所控制,就像我們假裝有所控制一樣,都是一種瘋狂,但因為如此普遍,人們都以為這樣是正常的。真正的正常不會改變,我們必須改變,離開沙山,在湖面的冰上尋求自由。但是,我們愈是善於作一個人,愈能成為更好的人、更好的伴侶、更好的父母。 冰上長頸鹿的這種想法並不新奇,在此簡短解釋。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在現代的知名度較低,但他對教養子女具有革命性的影響。溫尼考特是著名心理分析師和兒童精神病學家,許多人認為他是最重要的早期精神分析學家之一。他曾兩次擔任英國心理分析學會會長,並且是英國第一位接受過醫學訓練的兒童心理分析師。他曾撰寫許多歷久不衰的書籍,作品材料源於他在BBC廣播電台數百場的訪談,與社會工作者、神職人員、教師等與經手輔導、幫助兒童和家庭的人一同合作。 透過他的教導和著作,溫尼考特引導人們接受「夠好的父母」的概念。這是一種對養育子女更有助益的方法,保留空間給不可避免的失敗,不再視之為不幸的事實,而是可幫助孩子成長為堅毅的成年人。在溫尼考特看來,從藥物濫用到家庭暴力,再到政治極端主義等社會重大弊病,都是未能為兒童提供安全和支持性教育的後果。夠好的概念並不表示容忍父母的平庸;相反,它被認為是社會繁榮發展的必要條件。 相較之下,「不夠好的父母」是需要被孩子照顧的人,而不是照顧孩子。一個被忽視或被迫要照顧自己和家人情緒的孩子,將發展成一個不健康、活著沒有真實感的人。夠好的父母會培養孩子,能夠對自我情緒有良好調節,並富有創造力,這樣的孩子在世界上較有安全感。不過卻少有父母立基於此處。唯有覺察和承認我們作為父母的錯處,才能實現做得夠好的想法。 我(奇普)並非原本就懂得這個道理。在開始教養孩子的時候,我想要完美,避免面對做錯事的痛苦,以及這些錯誤會帶給孩子的痛苦。一九八八年,我和妻子索尼婭的第一個孩子即將誕生,我們一起躺在床上,我思考著嬰兒即將出生,便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我還想像撫養兒子會是什麼樣子,愈想愈害怕。 「我想要女孩。」我說。 「你在說什麼?」索尼婭問道。 「好吧,我不想要男孩,因為男孩會很快知道我什麼事都不會。」 她問我說的是什麼。我當時是想像在後院玩接球遊戲,想像在一個溫暖的春天,樹木圍成籬笆,一幅完美的畫面。突然間,未來的兒子把棒球扔給我,但是我手套沒拿穩,沒接住球。兒子便想,「我的父親真悲慘。」我的兒子會期待我做好一切,知道答案,解決問題,永遠不要被打敗,要勇敢,保護他免受一切生活的傷害。我會讓他失望,怎麼辦? 我告訴索尼婭我將如何失去兒子的期待,我會失去他的尊重和愛。「你知道的,」我說,「美國父親和兒子、夢想之地,諸如此類的事情。」 索尼婭當時正在教小學三年級。她說,「奇普,我看到有些到我教室的爸爸,坦白說,有些人連作人類都不配,遑論父親。然而孩子們抬頭叫,『爸爸!』然後跑過去。你不懂,」她說,「你的孩子不可能不愛你,孩子必定愛你。所以沒關係。」 她說的話很有道理。我想相信,但心中抗拒。(當然,根據性別,認為撫養男孩或女孩比較容易真是大錯特錯。) 所以我開始接受孩子會愛我的想法。但是否代表我放棄了成為兒子認為我是世界上最好、最完美父親的想法?當然沒有! 五年後,我兒子丁尼生參加四至五歲組足球隊,他和朋友們真的很喜歡。兒子有個隊友,他父親曾打過大學橄欖球。我們一起站在場外看孩子們比賽。我身高六尺四寸,算是相當高大,但在他身邊,我只像根拐杖。 一天晚上練習後,丁尼生和我一起到家後面的樹林裡散步。我在地上看見一根樹幹,從我有利的位置看,可以看出它大致已乾,爛了,又輕,只是看起來很大。我拿起樹幹,看著丁尼生,意思是說,「看著,兒子。」然後我把那根看起來很重的木頭重新拋回樹林。我覺得自己的壯舉一定令人印象深刻,感覺就像那些參加電線桿拖拉競賽的人一樣。我向丁尼生點點頭,給他一個「跟著我準沒錯」的訊息。 完全沒有印象深刻,我五歲的孩子看著我實話實說,「我朋友的父親更強。」 等一下!我想說,你不知道他的球隊輸過多少場比賽嗎?但是丁尼生環顧世界,看到另一位父親身體強壯,不顧我笨拙地想要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我想,育兒真比我想像的更難,也比我希望的更難。 我當時並沒意識到我一直試圖攀登完美的沙山。我還沒意識到,無論我多麼努力爬,都會滑下來。我所能提供給兒子最好的就是那座山。沒有人能夠達到完美的頂峰,但我受過判斷並評估的訓練,可以克服山高。但我還不知道,現實是:我能作最好的就是笨拙。 兩個糟糕選擇和一個有用辦法 但是誰會想要笨拙?誰想要看起來像在冰上跑步的長頸鹿? 放棄為孩子創造超越現實的生活議題,我們必須面對兩種教養方面的完美主義,不再努力奮鬥:以成就為中心,以舒適為中心。 如果我們是以成就為中心的父母,我們巧妙地(其實沒那麼巧妙)為孩子洗禮,即如果我們∕他們學得夠,行得夠,做得夠,那麼我們∕他們便可讓我們∕他們的生活發揮作用。無論我們的動機公開或隱蔽,都含有完美這個詞。在這種方法中,少有神祕、模糊、錯誤、掙扎、失望甚至真正奇蹟的空間。更糟糕的是,這是一種教養孩子的公式化方法,即「如果我給孩子正確材料,他們照作,生活就會幸福快樂(正如我們父母所定義並希望的那樣)。」但無論知道與否,我們的實際議題都是為了避免生命的痛苦。 以成就為中心的父母,耗費大量精力試圖成為偉大的父母,也讓孩子成為了不起的孩子。他們完全投入訓練孩子,看書、聽網路廣播、參加研討會。他們非常愛孩子,誠摯地想要對孩子最好,並付諸熱切的努力和憂心。理想化孩子和孩子的生命(也可以說是化為偶像崇拜,因為兩者確實是同一件事),只是使孩子落入羞愧、能力不足的掙扎之中,被迫證明自己合格或乾脆放棄。因為完美是不可能的,孩子將無法完成任務(父母為孩子所設定的任務),因此孩子將違背父母的期望,錯誤的期望也使自己失望,甚至使孩子覺得自己讓所愛或所需要的人都失望了。 當父母想要孩子達成某種目標時,就是在讓孩子成為偶像。我們將孩子塑造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是因為我們心中私密希望孩子能讓我們看起來體面。這種以成就為中心的完美主義,最後會削弱孩子的真實自我,遮蔽上帝的形象(孩子是依照上帝的形象所造)。無論孩子看起來多好,取得什麼成就,多麼支持我們的議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希望自己所被創造的形象會被父母接受,這種希望會逐漸消失。 通常這些以成就為中心的父母,會成為指導∕教練型父母(保護、監看、批判),或挑戰型父母(要求下一個生命障礙成為孩子的下一階段成就),或更糟糕的是,兩者融合的教練挑戰型父母。 挑戰型父母表面上看起來與教練型父母大不同,但其實非常相似,都是以舒適為中心的完美主義。以舒適為中心的父母,並不要求孩子的完美,而是要求周圍的世界一切完美。這些父母試圖創造一個地方和空間,讓孩子不必體驗生活的種種問題。 這些父母可能會讓一些痛苦進入孩子的世界,但最重要的是,他們鼓勵孩子擁有絕對的言論自由,但卻沒有教孩子如何分辨表達誠實的感受和關心別人的感受。這些父母基於「保持孩子的個性」讓孩子為所欲為,對於外界誠懇的回應,他們都以愛和尊重之名,大聲捍衛孩子的行為。 這些父母將孩子送到一個孩子就是上帝的世界。世界需要為孩子而改變,對於現實生活中孩子感受和處理情緒的方式,則幾乎沒有限制,讓他們無法以健康的方式進行。這些孩子長大後成為缺乏同理心和韌性的成年人,對身邊的人也不尊重。最後,由於孩子拒絕體驗生活的種種問題,他們將自己的真實自我埋藏在深深的要求中,像一個深水池,騙自己生活不痛苦也不艱難。 這個深水池變成孩子真實自我的墳墓,因為他們認為痛苦等於失敗,失望等於恐懼。他們也相信,唯有生活以他們認為的方式運作時,幸福快樂才會到來。這些孩子長大以後成為苛刻的成年人,最後沉淪,因為他們所享有的權利無法創造一個他們可以完全控制、成功整合的世界。就像成就型的孩子一樣,對於不適合他們控制系統的關係會非常苛刻。 雖然這些可能只是極端的情形,但你能否辨識自己身上是否帶有這兩種傾向,無論在你孩提時期或作為父母?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父母都在這兩種完美主義類型的高低間來回徘徊。大多數人都是在這兩種功能失調的類型間來回,被困在兩個同樣站不住腳的地方,一個是石頭,另一個是深水池。這些錯誤的位置與社會經濟、教育或種族背景無關,而與人心和我們面對和感受生活種種問題的意願有關。 聽起來沉重而不祥,不是嗎?確實。這些教養方式可以是公開的,但往往都是隱蔽的,在某個時刻所種下的教養不安全感和完美主義小小種子。如果我們深入挖掘並解釋驅動這兩種類型父母的方式,我們可能會聽到人心說:「如果我做得好,塑造孩子取得成功、安全或重要性,那麼他們就不會受傷,會很快樂,我便知道已盡力做好,可以休息了。」 如果我們挖得更深,可能會聽到人心說:「我真的不相信上帝會命令孩子的世界去照顧他們,我能做得比上帝好。雖然昨天我信上帝,但今天是新的一天,各種不幸和悲慘都可能降臨在他們身上。曬傷、牙痛、青春痘、傷心、朋友背叛,更不用說兒童時期的疾病、傷口疼痛、性虐待或死亡。不必了,謝謝。讓我來,我懂得多。」這些不只是關於生活如何運作,我們可以理解,孩子並不是為父母所創造的,不應以照顧子女的名義保護孩子。 好消息是,還有第三種方式,那是一種更以心為中心的方式,讓自己和孩子夠好——這種概念包含了更加統整、真實和具有承諾的教養方式,使我們遠離對自己、孩子或世界所要求的完美主義。 我們不是尋求安全和控制,而是能夠面對生活的種種問題。我們不再追求完美,而是在現實中尋求安息;在我們剩下的日子中,將持續不斷進行工作,永遠沒有完成,終身不完美,所有一切都成為每天的生活經驗。當我們開始接受自己像一隻在冰上行走的長頸鹿,所能做得最好的就是笨拙,便可開始提供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真心實意的親子關係。這包括同理心、敏感度、哀傷和歡慶、堅持、真實性、理解、限制,以及降低要求,但同時仍然有很高的期望、對別人抱持感激、對擁有天賦的感激、對自我和別人的接受、理解生活的憤怒和挫折。將所有這一切結合起來的則是希望。 聽起來似乎很多,確實如此。這些高貴事物無法透過懂得更多知識而實現,只能透過心中的生活體驗的獲得和放棄而實現。笨拙得夠好的父母是聰明人,他們的生活深深紮根於真實可靠的情緒和精神核心,並且努力誠心接受這條明確的定律:學習過生活需要一輩子的時間。以我們所被創造的樣子去生活,意指承認我們的感受,尋求幫助,並懺悔我們只是人。充分的生活需要有能力每天為一個真理奮鬥:想要體驗生命的喜悅,便無法逃避愛的痛苦。如果我們不對生活保持敏感,那麼我們就會重新回到完美主義的懷抱,堅持生命、孩子和其他人都會按照我們預設的議題行事。 無能為力:必要的成分 有件大事多數父母一生都在努力避免,這件事就是孩子可能發生他們無能為力的事。父母希望克服這種缺乏力量的情形,以便能夠保護孩子免於經歷自己在生活中曾經遇過或可能遇到的痛苦。為了勇敢過生活,父母需要與其他成年人建立一種真實、充滿活力的靈性,以及深厚而持久的關係,對於充分的生活和教養孩子具有共同的遠見。如果父母沒有與自己所信任的成年人談論這種無能為力和焦慮的掙扎,他們的愛便會減弱,甚至變得廉價,造成孩子必須要為父母的快樂負責,結果只是將孩子變得不像孩子。 如果我們對生活保持敏感度,便會有無能為力的經驗,但這會成為真實靈性和情緒成長的道路。承認自己無能為力,是打開大門,與上帝、朋友、配偶、自己和孩子關係的鑰匙,為錯誤和寬恕留有餘地。孩子需要知道,無論是最艱苦的考驗或最盛大的歡慶中,我們在情緒上都有能力與他們相伴。如果我們在困頓中能夠堅持一直與孩子在一起,向他們提供保證,那麼孩子就能夠好好做一個人。 在人類這場戲中,教養子女的主要功能是幫助兒童長大為成年人,而不是將自己認為的成功或失敗投射在子女身上。教養是一種情緒和靈性的呼喚,促使我們面對生出虛假安全感和控制感的小我、偶像和制度。 當我們終於冒險放棄後果(由於覺察、絕望或意外),便可發現真正笨拙的自由,以及為充分生活中的關係、深愛和良好領導所帶來的豐富禮物。只有在生活中沒有腳本、機緣、不由自主的時刻,我們才是真實的自己,真正體驗到上帝是誰。我們感覺自己在愛的手中,開始相信上帝為我們所做的事,是我們永遠無法為自己實現的。 在我們能夠像笨拙的父母一樣好好生活之前,必須勇敢踏入不完美之中。放棄完美就會悲傷,在悲傷中,我們便能接受困頓,再次獲得希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誠實地為孩子提供真實的生活,而不是我們認為孩子應該成為的理想化版本。臣服並不表示我們不希望自己或孩子能夠變得最好,而是表示我們顯露真實面目給孩子,幫助他們培養自我。當孩子瞭解父母親密的心,就可以自由作自己。

作者資料

史蒂芬.詹姆士(Stephen James)

文學碩士、專業諮商師,美國田納西州納許維爾聖希爾諮商公司(Sage Hill Counseling)創始人及執行董事,公司創辦前曾在私人事務所工作十餘年。與專業人士、高管和企業家合作,不僅幫助人們成為更自信、更正直、目標更清晰、更受歡迎的領導者,還改善家庭生活。他還是《狂野的事物:培育男孩的藝術》(Wild Things: The Art of Nurturing Boys)等五本暢銷書作者。與妻子現居田納西州納許維爾,教養四個孩子。

奇普.杜德(Chip Dodd)

博士、專業諮商師、教師、教練、顧問,從事於在康復和救贖領域已有三十年經驗。創辦Journey Pure專業卓越中心,為職場專業人士解除上癮、憂鬱、倦怠、焦慮等問題。 為《心靈的聲音》(The Voice of the Heart)等暢銷書作者。現居田納西州納許維爾市。

基本資料

作者:史蒂芬.詹姆士(Stephen James)奇普.杜德(Chip Dodd) 譯者:鹿憶之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教養生活 出版日期:2019-06-18 ISBN:9789571378176 城邦書號:A2202703 規格:平裝 / 單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