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哲學
DK全彩圖解版 西洋哲學史2500年:牛津大學哲學導師Dr. Magee從繪畫、雕刻、善本、遺跡及歷史照片,還原古希臘到21世紀初各時代思潮氛圍(燙金精裝版)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DK全彩圖解版 西洋哲學史2500年:牛津大學哲學導師Dr. Magee從繪畫、雕刻、善本、遺跡及歷史照片,還原古希臘到21世紀初各時代思潮氛圍(燙金精裝版)

  • 作者:布萊恩.麥奇教授(Dr. Bryan Magee)
  • 出版社:野人文化
  • 出版日期:2017-12-13
  • 定價:2000元

內容簡介

牛津大學哲學導師Dr. Magee麥奇教授跨領域傾囊相授 & 388幅全彩圖片, DK編輯團隊跨時空圖解西洋哲學史2500年 從繪畫、雕刻、繕本、遺跡及歷史照片, 還原古希臘到21世紀初各時代思潮氛圍! 再從殘篇、對話錄、著作、傳記…… 串連古今哲學家橫跨千年的英雄所見略同 布萊恩.麥奇教授以其歷史、哲學、政治以及經濟的跨領域背景,加上長期在報紙、電視等大眾媒體經驗的親和力,而能通俗地以說故事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超過2500年的西洋哲學史,輕鬆帶領讀者追溯—— 各時代的頂尖哲人如何自我挖掘,直面無可逃避的人性難題? 又怎樣找出既能滿足自己又能說服他人的解決方法? 這些疑問如何匯聚成為人性課題,並引領當代蔚為風潮? 甚至影響跨時代哲學家們,成為一脈相承的思想養分…… ▌ 特色1.縱覽2500年,9大哲學思潮時期 ▌ 以時代為軸線,從古希臘從蘇格拉底、柏拉圖、聖.奧古斯丁、洛克、尼采到21世紀初的波柏等哲學家們,介紹引領思想風潮的代表哲學家、派別,呈現出不同時代的關注焦點實況。 ▌ 特色2.橫向並陳同時代多角度辯證思考模式 ▌ 在相同時代中,依序介紹不同哲學家的不同觀點,同時可看到正、反、側面,或層層深入等多角度的辯證思考方式。 ▌ 特色3.古今哲學家的跨時代對話 ▌ 針對影響後世深遠的哲學家或哲學觀點,作者廣泛涉獵背景資料,找到影響哲學家生命和作品的歷史脈絡,同步引證後世當代哲學學者的理解與詮釋,展現這些哲學家們彼此的傳承關係。 ▌ 特色4.圖像式還原各時代的思潮氛圍、哲學命題的發生起點 ▌ 以各式各樣的繪畫、雕刻、善本、遺跡及歷史照片,烘托出每一個時代氛圍,進而推導出當時為什麼會發展出這樣的哲學課題,並得知每個哲學概念對後世的影響層面有多大、多廣。 布萊恩.麥奇教授對於哲學深刻的了解以及複雜之處的細膩掌握,寫出了一本既適合大眾,又適合於專業學生的哲學入門書。

目錄

[導論] 邀您進入哲學的世界 6 第1章 希臘人及其世界 THE GREEKS AND THEIR WORLD ▲先蘇時期——理性思維的出現 萬物的本原是什麼?/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條路/萬物皆數學/ 我們創造我們的知識/不動的一/四種元素/哲學來到雅典 【阿基里斯與烏龜的悖論】 ▲蘇格拉底——提問的大師 蘇格拉底對話法/認識自己——無知之知 ▲柏拉圖——人類與抽象世界的橋梁 24 蘇格拉底的柏拉圖和柏拉圖的蘇格拉底/第一位教授/理型的存在/ 柏拉圖與基督教/柏拉圖對於藝術的敵意/天才的門徒們/神祕主義哲學家 【洞喻】 ▲亞里思多德——勾畫科學以及催生邏輯學的人 入世的哲學家/存在是什麼?/四因說/拯救現象/中庸之道/ 完滿的人生/憐憫與恐懼 ▲犬儒學派——從古代世界中退隱 最初的犬儒/第一位世界主義者 ▲懷疑學派——哲學中第一批相對主義者 從正反兩面論證/沒有絕對必然的確定性 ▲伊比鳩魯學派——最早的科學與自由人文主義者 包括婦女和奴隸/詩意的傑作 ▲斯多噶學派——羅馬帝國的統治哲學 情感源於主觀判斷 第2章 基督教及其哲學 CHRISTIANITY AND PHILOSOPHY ▲聖.奧古斯丁——柏拉圖主義與基督教的融合 哲學的先驅/成功的結合/地獄裡的靈魂/文明的崩潰 ▲中世紀哲學——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和基督教信仰的進一步融合 黑暗中的燈塔:愛爾蘭/神的自我認知/愛的故事/中世紀的文藝復興/ 托馬斯主義/本質和存在/奧坎剃刀 【上帝的存在可以證明嗎?】 目的論的論證/宇宙論的論證/本體論的論證 第3章 現代科學的開始 THE BEGINNINGS OF MODERN SCIENCE ▲從哥白尼與牛頓——揭開宇宙的神祕面紗 受到威脅的教會權威/在錯誤的軌道上運行/伽利略,從比薩來的偉人/ 牛頓,至高無上的科學家/新的世界觀 【「上帝說,讓牛頓來。」】 ▲馬基維利——君王們的教師 偉大的說實話者 ▲法蘭西斯.培根——新科學的新方法 科學的教父/科學的方法/錯誤的偶像/科學的價值 ▲霍布斯——當代第一位唯物主義論者 心靈如同機械/武力和詭計是基本力量/混亂比暴政更糟 第4章 偉大的理性主義者 THE GREAT RATIONALISTS ▲笛卡兒——回到起點 方法懷疑論/邪惡的精靈/證明上帝的存在/理性主義的誕生/ 心物二元論/閱讀的樂趣 ▲斯賓諾莎——神是唯一的實體 反對二元論的泛神論/人類的觀點/溫和的影響力 ▲萊布尼茲——最博學的人 兩類邏輯形態/充足理由律 第5章 偉大的經驗主義者 THE GREAT EMPIRICISTS ▲洛克——偉大的自由主義者 我們的限制/我們如何學習/觀念新路/自由主義的革命/寬容/影響 【當代觀點的發軔】 ▲柏克萊——徹底的經驗論者 基本的洞察 ▲休謨——修正的懷疑論者 人類是感覺的集合/因果關係/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柏克——出眾的保守主義者 過往的智慧/崇高與美 第6章 大革命時期的法國思想家 REVOLUTIONARY FRENCH THINKERS ▲伏爾泰——最重要的通俗作家 理性之光/利刃/無暴力的變革 ▲狄德羅——百科全書學者 反權威/觀念的展示櫥窗 ▲盧梭——文明的批評者 共同意志/以激情統治 第7章 德國哲學的黃金世紀 A GOLDEN CENTURY OF GERMAN PHILOSOPHY ▲康德——匯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天才的大學教師/我們如何認知?/存在與表象/亂中有序/熟悉觀念的理性論證/ 自由意志的難題/倫理學之基礎/上帝不需「論證」 ▲叔本華——連接東西洋哲學 遲來的名聲/康德的遺產/無關個人的實在/同情的倫理學/東西方相遇/ 孤單的東方學家/世界的虛無/存在的悲觀主義/藝術的價值/時髦風行 【叔本華的遺產】 ▲東西方的比較——兩大傳統會合 幻覺之幕/聖諦/共同的信念/生命輪迴/會合/從西方到東方/ 思想的帝國主義/西方觀念得勢/馬克思的觀念支配中國 ▲費希特——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者 存在和行動的同一性/道德是終極實在 ▲謝林——自然哲學家 精神來自物質/為什麼有物存在? ▲黑格爾——絕對者的傳道人 辯證法/歷史的辯證/國家崇拜/三個重要觀念/黑格爾的遺產 ▲馬克思——歷史試圖成為一種科學 在英格蘭的生與死/黑格爾之子/以經濟為基礎/社會革命/ 錯誤的預言家/強大的魅力/凋零與垮臺 ▲尼采——上帝已死 盡情生活/要求新價值/實現自我/肯定生命/生命的挑戰/ 對藝術的影響/正視令人不悅的真理 【哲學藝術家】 第8章 民主與哲學 DEMOCRACY AND PHILOSOPHY ▲效益主義者——專注於道德和政治的經驗主義者 左派議程/新的大學/最大的善/天才兒童/女權運動 ▲美國實用主義者——知識是一種實際參與的形式 知即是行/可錯論/流暢易讀的散文/真理理論/享譽國際/從做中學 第9章 20世紀哲學 20TH CENTURY PHILOSOPHY ▲弗雷格和當代邏輯——邏輯變成了哲學的中心 邏輯是客觀的/數學就是邏輯/遲來的聲譽 ▲羅素和分析哲學——哲學將焦點轉向語言 與數學相戀/邏輯的先鋒/確定性的探求/分析日常語言/ 分析哲學的誕生/常理/理解這個世界 ▲維根斯坦和語言哲學——一種除了語言和邏輯之外別無他物的哲學 興奮的冒險/意義的界限/語言和實在界/邏輯形式/生命的形式 語言的哲學/言語就是行為/語言意識的世紀 ▲存在主義——從齊克果到海德格 我與上帝/兩種存在主義/汙點/只檢驗經驗/我們的「生活世界」/ 何謂存在?/存有分析/成為我們自己/「沒有上帝」的存在意義 ▲柏格森和當代法國哲學——哲學做為文學的一個分支 直覺/流變的實在界/存有與時間/小說家和劇作家/存在先於本質/ 荒謬/身體的聲音/進入結構主義/舊觀念的活化 ▲波柏——從科學到政治 不確定的知識/一種多面向的教養/科學沒有確定性/開放社會/馬克思主義的掘墓人 【愛因斯坦革命】 哲學的未來——透過無盡的探問不斷地獲得啟發

序跋

【推薦序】說故事‧談哲學 ——陳文團(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長榮大學神學院院長)
  我這20年來見證了一股新的哲學取向。哲學家們開始意識到他們過於晦澀以及不合時宜的過失。對他們來說,哲學需要清晰性,但是還必須提供某些值得我們注意的東西。就在這兩個原則的導引之下,一些類以的作品帶起了一股新的風氣,內容更為生動和新鮮,但是和一般讀者的生活也更為相關。哲學不再只是學院之中所討論的主題,而是為了每一個人。哲學不再僅止於滿足我們的好奇,而是延伸到發現和解決人類問題的神聖工作。此外,哲學還必須包含使人類生活更有意義、更有樂趣的任務。   根據著這些原則,布萊恩‧麥奇的《西洋哲學史2500年》並非傳統意義之下的哲學史。它是一部以可理解的、平易的語言所敘述的生命的故事。這種語言是我們大多數人的語言,而非學院式的語言。此書嘗試將西方哲學世界的全貌以精練的方式展現出來。這幅圖像敘說著人類如何試著去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怎樣去發現他們的問題、怎樣找出解決的方法,以及如何去滿足他們最原初和最深沉的欲望。   布萊恩‧麥奇選擇以說故事而非典型的哲學論述方式來撰寫此書,在這一點上他是非常成功的。一方面他就像一個很會說故事和充滿魅力的說書人,能夠吸引讀者毫不費力地把此書讀完;另一方面他又像一位優秀的系統思想家,能夠將任何哲學家的思想以簡短的篇幅甚或是短短的一頁重整出來。就我所知,這對於所有哲學教師來說都是最為困難的任務。   此處呈現給讀者們的中文版本乃是由一群優秀的年輕學者們所翻譯和整理的。他們不止通曉哲學,而且對於其他像藝術、政治、美學和自然科學等領域也都勤於涉獵。基於他們的專業知識、他們過去的寫作和翻譯的經驗以及清晰明瞭的行文,使得布萊恩‧麥奇《西洋哲學史2500年》中文版不止適合哲學系的學生,也適合所有的人閱讀。   身為一個學習超過50年的哲學系學生,也身為過去20年臺灣大學哲學系西洋哲學史的主要教師,我知道要像布萊恩‧麥奇寫出這樣一本書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願意向中文大眾衷心地推薦此書。
【前言】邀您進入哲學的世界 ——探問那些我們習以為常事物的基礎
  在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勞心傷神的事物。但是有時候我們會發覺自己彷彿置身事外,好奇著這些事情的意義何在。然後,或許會開始詢問那些平常不會停下手邊事務去思考的基本問題。   這類情形在生活的任何面向都有可能發生。舉例來說,政治上常使用像是「自由」、「平等」、「社會正義」等詞語,但是偶爾有人會問:「所謂的自由實際上是什麼意思?平等又是什麼意思?」這樣的質問有可能成為極富挑戰性的問題。這個人或許會說:「自由和平等難道不是互相衝突嗎?假如人擁有完全的自由,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那社會還能消除所有差異和不平等嗎?是不是要透過像是政府介入,才能避免這些不平等呢?若是這樣,那麼我們光是嘴上說贊成自由和平等是不夠的。因為,平等與自由彼此矛盾。」當人開始進行這樣的對話,便開始了哲學的思考。上述的例子即屬於政治哲學的領域。   生活中各個領域都可以提出這樣的基本詢問,換句話說,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哲學。   律師經常提及罪惡和清白、正義、公正的審判等,假使有人問:「法律上的正義和政治人物談論的社會正義意義相同嗎?或是有所出入呢?」這就屬於法律哲學的討論。一位醫生捫心自問:「完全健康的情況存在嗎?假如沒有,那醫學上的治療又是什麼意思?」那麼他就是在思考醫療哲學的問題。生活中所有的領域都存在著哲學,像是科學哲學、宗教哲學、藝術哲學等,幾乎每個領域裡,都有一些優秀者對於該領域的哲學感到興趣,而質問這個領域的基本概念、原則和方法。當一個政治哲學家問到「何謂自由」,他所問的絕不僅是字面上的定義而已,不然他回家翻翻字典就行了。他的問題遠遠超過這個範圍,他尋求的是更深層的理解:對於這個概念、對於它如何實際在人的思想和生活中運作、是否能夠以其他方式使用這個概念,或是能夠和其他像平等這類重要政治概念聯繫起來。提問的人試圖釐清一個具有重要實踐意涵、並且極具困難性的主題。   儘管這種概念解釋起來很有意思,但它卻只觸及哲學的表面。最偉大的哲學家想得比這個更深更遠,意圖探究那些人類存在與經驗的最根本面向。人類身處於一個無從說明何以進入的世界。這個世界最明顯且基本的特色,就是以時空為架構(三維空間與線性時間),其中存在許多差異極大的物質體(material objects),包括人類。哲學家提出像「時間是什麼」和「是否那些確實存在的東西,包括人類在內,都只是物質體而已?一個非物質的東西是否真實存在?如果是,那麼存在的本質又是什麼?」等問題時,他們不只是想對這些概念更深入地理解,而是希望對所有存在的任何事物,包括人類,能有根本的理解。他們並不將這些視為宗教信仰的問題,也不訴諸任何權威。他們或許有宗教信念(有些人沒有,但是大部分偉大的哲學家皆有),但優秀的哲學家不會企圖訴諸宗教以支持其哲學性的論證。哲學性論證是一種據理推論的形式(the form of reasons)並具備憑據的論證,訴求的是理性的認同,而非信條或服從。哲學就是試圖去了解理性能引領人類到什麼地方。   哲學是探究最根本事物的理性「理解」,提出了關於「理解」本質的重要問題,因此也是關於探究與知識本質的重要問題。我們如何著手挖掘這些問題的答案呢?是否真的能夠在某個確定的意義之下,認識事物呢?如果可以,那又是什麼樣的情形呢?即使我們真的知道一些事,又如何能夠確定我們真的知道;換句話說,我們能知道自己是知道的嗎?這就是哲學的核心問題之一。除了圍繞著所處世界的問題,哲學家還關注人類知覺、經驗、理解力的本質。所以,追根究柢,哲學其實循著兩個根本問題發展:一個是「存在之物其本質為何?」另一個是「我們是如何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關於何物存在以及存在的本質為何,此類問題構成了稱為「本體論」(ontology)的哲學分支。而第二個問題,也就是關於知識的本質以及人類能知道什麼,則形成了所謂的「知識論」(epistemology)。幾個世紀以來,這兩大問題以及其衍生出來的從屬問題的發展,構成了哲學史的主流。所有重要的分支都在此脈絡中匯聚,像是道德和政治哲學(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美學(aesthetics)、宗教哲學(philosophy of religion)等。這些分支在哲學領域皆有其地位,但關於「何物存在」與「人如何能夠知道」的問題,在邏輯上是更重要的。   也許,有些最重要的問題永遠也找不到答案,但那不是我們能預見的。所以,不如集中精力在那些我們感興趣的問題上。如果在這過程中合理判斷某個問題並不容易解答,則不妨找出一個最接近可能的方式。就如同其他哲學性的結論一樣,都是有充分支持理由的結論,而不是賭博或單憑信仰,或只憑直覺而接受它;因為,我們想知道為何自己應該相信。   對於理性的堅持是哲學的特徵之一。比如說,哲學與宗教和藝術就是以理性為區隔。在宗教領域中,理性偶爾會受到重視,但是諸如信仰、啟示、儀式與服從等概念,也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理性並不能全然主導一個人。富創造性的藝術家就好比哲學家,畢生致力於探究真理,試圖窺見事物表象背後的面貌,並企求獲得人類經驗背後更深層的理解。然而藝術家發表創作、公開展覽,他的洞察與哲學家大不相同,他倚賴感知能力或直觀的形式,而非像哲學家著重理性論證。   在哲學與科學之間則存在著不同的疆界。科學家就像哲學家和富創造性的藝術家,致力於探究真理,嘗試對這個世界以及人類對於這個世界經驗的本質,有新的發現,並賦予意義,然後再發表。而且科學家也像哲學家一樣,非常重視能否對自己所主張的事物,提出合理的背書。兩者不同的關鍵在於,科學家只關心能夠透過實驗或觀察來確認的問題。然而,實驗或觀察無法回答時間是否有開端,或是何謂「真相」。像這樣的問題服膺於理性探究卻無法服膺於科學方法,於是便成為哲學領域的經典問題。   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是,哲學、科學與藝術三者之間彼此並不矛盾。相較於第一眼的印象,其實這三者擁有更多的共通之處。就像你將會在這本書中看到的,哲學乃是科學之母。哲學、科學與藝術所探索的是相同的世界。這三者都試圖更深入地理解這世界的奧祕,以及人之所以存在的奧祕。   哲學、科學與藝術都不斷運用靈感和批判的方式,將他們的發現公諸於世,與他人共享。但是因為方法不同、路徑不同,所以有時也會吸引不同氣質性格的人。然而他們的目的相同,對人類知識和經驗進行探究,嘗試將隱蔽之物攤到陽光下,並將他們的發現加以組織,以公開清晰的形式呈現出來。三者彼此相互增益,而全才的人自然而然會對這三者產生興趣。這本書將告訴你哲學的故事。就像科學與藝術,哲學是文明產物中最迷人且最具價值的。而哲學的未來或許會比它的過去更為多采多姿。
【後記】哲學的未來 ——透過無盡的探問,不斷地獲得啟發
  幾乎所有在世時享有盛名的哲學家,在辭世不久後就被人遺忘。本書中討論的哲學家只有極少數至今仍然具有聲望;如果從他們的思想生命來看,延續超過2500年的更是沒有幾個人。因此在本書中,我們不以同樣的篇幅去討論目前在世的哲學家。因為,我們可以確定,在往後的一個世紀只有一到兩個今日的哲學家能留下他們的名字;剩下的將會消失在荒煙蔓草間,就如同過去享有盛名而今卻沒沒無聞的哲學家一樣。每個世代流行的思潮(不同於開創未來的先鋒)幾乎都注定會走上灰飛煙滅一途。      在本書中我們只討論那些觀念持續引人注目且具重要性的哲學家們,但這些人通常在他們去世後才發揮最大的影響力。舉例來說,洛克在17世紀發表了他所有的哲學,但是直到18世紀,這些哲學才對歐洲和美洲造成歷史性的衝擊。馬克思在19世紀一生沒沒無聞,但是到了20世紀他的觀念卻改變了全世界。就算影響的層面較小,維根斯坦過世至今已經有半個世紀,但是比起他在世時,他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更為重要,甚至變得愈來愈重要。      這些事實自然會讓我們不禁猜想,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就會看到最近過世的偉大人物對哲學產生更大的衝擊。海德格將尼采與西方哲學根源的問題結合起來,變得更豐富,以回應尼采留給我們的存在挑戰。而波柏也將許多不同領域結合起來,以回應日新月異的科學,以及愈來愈多的民主社會提出的挑戰。在剛進入民主制度的地區,人們對於波柏作品所展現出的高度興趣相當驚人。      但這只是一部分的情況,剩下的呢?新的情況會是如何?那些將哲學課題不可轉逆地改變了的哲學家們,有可能在未來持續像笛卡兒和康德一般的風光,完全改變之後的哲學面貌。因為過去的歷史是如此短暫,而我們的未來有無限長,所以哲學中最偉大、最輝煌的革新很可能會發生在我們的未來而非過去。      不幸的是,這些課題變遷是不可預測的,假如我們現在能夠預測,那我們現在就擁有了這些洞察,而它們就不屬於未來了。但這也意味著我們就如同康德之前的人無法預測到康德一樣,我們也無法預測哲學在未來最重要的發展是什麼。      雖然我們可能很難接受,但是事實擺在眼前,我們無從得知未來哲學的重要發展,然而,我們卻可以很準確地預期一些較不重要的發展,其中有一些非常有趣。哲學分析將會被帶入更寬廣的課題上。最迫切的將是關於公共政策的問題,但是也會有更廣泛的課題,從音樂到性行為,都被拉進來討論,這些是過去大部分哲學家不曾思考過的。      而且公眾對於哲學的興趣似乎有復甦的趨勢,並且對於哲學也愈來愈重視。哲學在英國最近已經首次被引進中學教育。近來也有一股聲浪要求企業的董事會裡加入企業倫理的顧問,甚至要求政府要僱請哲學家來細察法令;這些要求有可能會擴大。一般閱讀大眾對於哲學的興趣也隨著趨勢上升。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所著的國際暢銷書《蘇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西元1991年出版),是一本無意之中以小說形式寫成的哲學史導論。這樣的一本書獲得廣大迴響,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      所以在我們的社會中,哲學的前景看好。但是哲學就像音樂,雖然它具有許多實際的用處,可是它的主要價值並不在於這些實用性,而是在於哲學本身。即使從我們人類內在的限制出發,我們永遠都無法發現某些最基本問題的答案,但是就如同本書所嘗試說明的,我們理解人類處境的這個過程非常有價值,就算我們永遠也達不到終極目標,但我們會發現這趟旅程的經歷美不勝收;可能不存在最終的解答,但是存在許多精采、有趣的東西供我們學習,光是為了這個就值回票價。

內文試閱

  ﹝摘文一﹞      ■先蘇時期   ◢理性思維的出現      在蘇格拉底之前,那些西方最早的哲學家   提出了許多關於這個世界的理論,其中有些完全是錯誤的,   但也有一些深奧廣博,時至今日都還極具影響力。      第一批哲學家做到兩大改變。首先,他們試圖使用理性來理解世界,而非訴諸於宗教、天啟、權威或傳統。這在本質上是全新的思維,更是人類發展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同時,他們也教導其他人使用理性,獨立思考,甚至不希望學生和他們的意見一致。他們是第一批不打算將知識原封不動傳授給他人的教師,反而鼓勵學生商討、論證、辯難,並且勇於表達自己的觀念。      這兩種革命性的心理發展相互關聯,而這也是為什麼它們在相同的情境之下出現。它們形塑了現今所謂「理性思考」的基礎。自此引發人類在知識和理解上無與倫比的成長。      這些哲學家在西元前六世紀出現在古希臘。第一位公認的哲學家是泰利斯(Thales),他住在米利都城(Miletus),也就是今日土耳其所在的小亞細亞沿海。由於這個城市之名,他和他的追隨者被稱為米利都學派(Milesian school)。雖然他的生卒年月不詳,但是他在西元前580年左右非常活躍,因為他準確地預測了發生在西元前585年的日蝕。他同時也是一位土木工程師,還完成了一項豐功偉業:將敘拉斯(Hylas)河的水流分開,讓克羅蘇斯王(King Croesus)通過。      ◆萬物的本原是什麼?        泰利斯最關切的問題是:「什麼東西構成了這個世界?」他認為所有的事物都該是由單一元素組成。從今日的眼光看來,這個洞察非常不容易,令人咋舌,但現代人已知道這是正確的,所有的物質體都可以化約為能量。不過泰利斯不可能想到這一點,相關的物理學在當時尚未成形。因此他得出了以下結論:所有的事物都是某種形式的水。他看到水在低溫下變成了「岩石」;在非常高溫時又變成了空氣。每一次降雨,植物就從土壤中生長出來,所以很明顯地植物是水的另一種形式。所有的生物皆需要大量且持續不斷的水來維持生命(人體實際上有60%是水),而且每一塊大陸的邊緣都是水。所以泰利斯認為陸地飄浮在水上;是從水中冒出來的,並且是由水所構成的。      泰利斯有一位名叫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的學生,他在西元前610年生於米利都,大約歿於西元前546年。他認為,如果真如泰利斯所說的,陸地是由水所支撐,那麼水一定也由某樣東西所支撐;如此下去將沒完沒了:你會發現自己處於一種所謂無限後退(infinite regress)的僵局。於是阿那克西曼德以一種驚人的想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陸地並非由任何東西所支撐,而是一個高懸在空間中的固體,並且藉由與其他物體保持等距來固定位置。阿那克西曼德不認為陸地是球體,而是圓柱體,因為對他來說,人類居住在平坦表面上就足以證明。「陸地並沒有任何東西支撐,而是由於它和其他東西保持相等的距離,所以才固定不動。它的形狀……像是一個鼓。人在它其中的一個平面上行走,而另一個平面在相反的那一側。」        然而,這對於他的學生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來說又太過頭。他認為陸地是平坦的,而且必須由某物支撐,這些都是不證自明的。他相信陸地飄浮在空氣中,就像沸騰鍋子的蓋子浮在蒸氣上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對後世來說,比起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是更值得尊敬且具影響力的哲學家。這意味著這些世代的思想家以阿那克西美尼做為基礎,然而實際上在他之前,其他的思想家有更好的點子。這種情況在哲學史中不斷反覆發生,所以哲學思想並不是筆直向前發展,而是前進兩步,倒退一步。假如我們正好生活在向後退步的時期,就必須從過去中多多學習。      ◆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條路        比米利都學派更負盛名的哲學家是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他來自和米利都相同海岸的城市——以弗所(Ephesus),在西元前六世紀初期達到鼎盛。他以兩個觀念聞名,且這兩個觀念皆造成重大影響。        第一個觀念是「對立統一」(the unity of opposites)。他認為,走上山坡和走下山坡並不是相反方向的不同道路,而是同一條道路。年輕的赫拉克利特和年老的赫拉克利特並不是兩個不同的個體,而是同一個赫拉克利特。假如你的朋友說你的酒瓶裡有半瓶滿,而你說它有半瓶是空的,你和他並沒有矛盾,你是同意他的說法。(赫拉克利特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對立的匯集,或至少是一種對立傾向的匯集。      這意味著爭鬥和矛盾無可避免。的確,它們共同構成了這個世界。假如你將矛盾排除了,也就將實在界(reality)排除了。而這也意味著,實在界本來就是不固定的。萬物無時無刻皆處於流變之中;這就是第二個與赫拉克利特難以分割的觀念:「萬物流轉」。        人類世界中沒有任何東西一直「如其所是」。萬事萬物隨時都在變化;以彼此各異的方式存在,只要存在,就永遠不會在兩個不同時刻保持相同,直到不復存在。人是如此,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如此,或許宇宙也是如此。人所認知的「事物」實際上根本不是固定的物體,而是永遠處於變動不居的狀態。赫拉克利特以火焰為例,火焰「看起來」像是物體,但是並非物體,而是歷程。這是一個深奧的觀念,但是同時也令人困惑。人類總是嘗試尋找某個穩固的東西、某個可以持續不滅的可靠東西來相信,而赫拉克利特告訴我們,沒有這樣的東西存在。變動是生命和宇宙的法則;它統治著一切,我們無從逃避。      ……      ◆我們創造我們的知識        色諾芬尼(Xenophanes)是先蘇時期最具吸引力的哲學家之一,活躍於約西元前六世紀後半。和畢達哥拉斯一樣,他出生在小亞細亞的希臘沿岸地區(愛奧尼亞的克洛馮),但是在義大利南部度過他的大半輩子。他更深刻地理解到,人類對於事物的看法、觀點都是人類所創造,包括那些我們稱為知識的東西。人不斷地學習,並且根據所學改變觀念,或許可以愈來愈接近真理,但是這些觀念永遠來自我們自己的想法,且總有臆測的成分在內。他說:        ●至於確切的真理,過去從來沒有人知道,   將來也不會知道,甚至是神明。   還有我所說的一切事物,   因為即使有人碰巧說出了最後的真理,   他也不會知道:   因為萬事萬物不過是一張由臆測交織的網。●      對於諸神這個主題,色諾芬尼不但敏銳而且風趣:      ●衣索比亞人說他們的神明塌鼻且黝黑。   而色雷斯人說他們的是藍眼睛紅頭髮。   假如牛、馬或獅子有手能夠畫圖、能夠雕塑,   那麼馬會把牠們的神畫得像馬,   牛會把牠們的神畫得像牛,   每一個物種都會把神明的形體塑造成   相似於自己的形體。●      以上色諾芬尼的作品翻譯自20世紀的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英譯版本。科學知識實際上都只是臆測,而且總是可以被某些更接近於真理的說法替代;這就是波普哲學的核心。而他認為色諾芬尼是第一個提出這個想法的人。        接下來要提到的哲學家巴門尼德斯(Parmenides),據傳是色諾芬尼的學生。他活躍於西元前五世紀前半,他是第一個與蘇格拉底「扯上關係」的先蘇哲學家。柏拉圖曾描寫年長的巴門尼德斯、中年的芝諾(Zeno,巴門尼德斯的學生)和年輕的蘇格拉底在一次哲學討論的聚會上相遇。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意識到他們從巴門尼德斯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不動的一        巴門尼德斯認為,說不存在的東西存在是自我矛盾的。不存在的東西就是不存在,所以從無到有,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而存在的事物必須一直存在,基於相同的理由,從有到無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世間萬物不會變化,沒有所謂的開端,也不是被誰創造,而且一定是永恆不滅。所以,實在界(reality)必須是連續的、充實的空間(plenum),不可能出現間隙(存在變成不存在)或是空無的部分(有變無)。這產生了一種宇宙觀,即宇宙是獨立不變的存在,是不動的一。即使有些事物會改變,也只是外觀改變而已,本原是永遠不會變化的。        令人驚訝的是,這非常近似於17世紀牛頓至20世紀愛因斯坦的科學宇宙觀。其中有兩個部分能聯想到巴門尼德斯。第一個是決定論觀點(deterministic),萬事萬物都是不可避免且必然的存在。其次,只有從觀察者的主觀出發,才存在一個「現在」(now):客觀地說,每一個瞬間都具有相同的重要性。20世紀兩位最偉大的人對於此一觀點有所論證,於是巴門尼德斯的名字便躍然而出。這兩位是愛因斯坦與波普,波普在他的自傳《無盡的探索》(Unended Quest)中寫道:「我曾經試著勸說愛因斯坦放棄他的決定論,這種論點意味著世界是一個四個維度的巴門尼德斯式塊狀宇宙,而其中的變化八九不離十只是人類的幻覺。(他承認這是他的觀點,而且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叫他『巴門尼德斯』)」沒有比這段文字更生動的描繪了,直至今日,巴門尼德斯對於思想家來說仍是很重要的指南。      ……      ﹝摘文2﹞      ■亞里斯多德   ◢勾畫科學以及催生邏輯學的人      亞里斯多德是另一種哲學進路的奠基者,   這種進路以觀察、經驗為始,抽象思考為後。      就如同柏拉圖曾經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亞里斯多德也是柏拉圖的學生,而亞里斯多德又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因此形成一脈由四代偉大歷史人物組成的智性傳承。        亞里斯多德的父親是馬其頓國王的宮廷醫生,這也是為什麼他後來成為亞歷山大大帝(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兒子)老師的原因。亞里斯多德在西元前384年出生於斯塔吉拉(Stagira)。父親在他年幼時便過世了,他由一位衛士撫養長大,並在約17歲時到柏拉圖的學院接受教育。亞里斯多德在學院待了將近20年。直到晚年時,約在西元前335年,他才在雅典建立了自己的學校,稱為萊西姆(Lyceum);其遺址於1996年出土,引起國際上極大的震撼。他於西元前322年辭世,享年62歲。      ◆入世的哲學家        亞里斯多德很清楚柏拉圖的才智雙全,也知道自己受惠良多,但是他仍拒斥柏拉圖哲學中的某些基礎學說,像是存在著兩個世界的觀點。柏拉圖認為,在變化莫測的感官世界中,不可能有可靠的知識存在。真實知識棲居於另一個世界,一個獨立於時空之外的抽象領域,而且只有透過理智才可以到達。但亞里斯多德認為,只有一個我們可以進行哲學思索的世界,那就是人所居住與經驗的世界。對他來說,這是一個魅力無窮和充滿驚奇的世界。他相信正是這份好奇心驅使人類進行哲學思考,不管是個人或是全人類;我們所想要知道和了解的就是「這」一個世界。        此外,亞里斯多德並不相信人可以在這個世界之外,找到任何堅實的立論基礎,並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哲學探究。所有在經驗的可能性之外的探究,對人來說都只是虛妄。因為,我們沒有確實有效的方法來指稱它,或談論它,也因此,它無法以任何可靠的方式進入言談之中。假如我們在經驗的基礎之外飄泊,就會迷失在空虛的語言裡。從這個觀點來看,亞里斯多德反駁了柏拉圖的理型,他不僅不認為有任何理由值得去相信理型存在,更進一步否認了理型的存在。      亞里斯多德對於經驗世界懷有永不滿足的求知欲。終其一生,他投入大量的熱情與精力在研究中,其範圍龐大到令人難以置信。他是第一個勾畫出許多研究的基本領域的人,而且他在這些不同領域的著作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包括邏輯(logic)、物理學(physics)、政治學(political science)、經濟學(economics)、心理學(psychology)、形上學(metaphysics)、氣象學(meteorology)、修辭學(rhetoric)和倫理學(ethics)。實在很難想像這些成就全部出自同一個人。在這些領域中,還有一些今日使用的專業術語,也是他發明的,翻譯衍生自他的希臘文或是拉丁文著作,像是能量(energy)、動力(dynamic)、歸納法(induction)、證明(demonstration)、實體(substance)、屬性(attribute)、本質(essence)、性質(property)、偶性(accident)、範疇(category)、論題(topic)、命題(proposition)以及共相(universal)。不僅如此,他也將邏輯系統化,研究出哪些形式的推論有效,而哪些無效。換句話說,某個結論實際上是由什麼推導出來,而什麼結論只是表面上看起來是出自某個前提,而實際上並非如此;他也將不同形式的推論加以命名。在現代數理邏輯出現以前,長達2000年,邏輯的研究就是指亞里斯多德邏輯的研究。        這樣的智慧成就令人敬畏。未來2000年,也不見得會有一個像亞里斯多德這樣的思想家。恐怕沒有人能比亞里斯多德知道得更多。        在「黑暗時期」,隨著羅馬帝國的衰亡,他的作品也跟著在歐洲銷聲匿跡,但是在阿拉伯世界保存了下來。中世紀晚期,這些知識從阿拉伯世界再次傳回歐洲,並且成為歐洲人擁有的科學、或是準科學的知識體。雖然這個知識體最終發展成不同的科學,其成長不僅超出了亞里斯多德的研究,也超出了他的概念和方法,但就如14世紀的義大利詩人但丁(Dante,西元1265~1321年)所說,亞里斯多德是「有智之人的導師」。他的生物學到19世紀依然非常重要,還有他的邏輯學也是。他的一般哲學,包括政治與道德理論,還有他的美學,一直到今日仍深具影響力。      ◆存在是什麼?        亞里斯多德首先提出了這個關鍵性的問題:在這個世界上的東西「是」什麼?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東西?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個在許久之前已被提出的問題,現在再次被提及,而且相當棘手,那就是:存在是什麼?」      他的第一個重要結論是:事物並不只是物質所構成的那些部分。以房子為例,假如你委託一個建築工人,在你的土地上蓋一間房子,他將磚塊、瓦片還有木頭等東西從貨車上卸下放到地上,然後對你說:「就是這個了,這就是你的房子。」你必定會覺得這是個笑話,而且是個不好笑的冷笑話。雖然有了蓋房子的所有材料,但是這根本不是房子,只是把磚塊等東西隨便堆在一起而已。要成為一間房子,必須要以某種方式將所有東西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非常特殊和細緻的結構,由於這個「結構」,它才能稱為房子。這間房子不一定要用上述的材料來蓋,也可以用一些完全不同的東西,像是混凝土、玻璃、金屬、塑膠。房子勢必要有某種材料才蓋得起來,但是組成房子的並不是那些材料,而是結構和形式。亞里斯多德接著舉了一個最令人驚訝的例子,那就是人類。他說,比如像蘇格拉底,構成他身體的「質料」(hylē)每天不斷地變化,而且每幾年就會脫胎換骨一次;但終其一生他始終是同一個蘇格拉底。因此,不能說蘇格拉底是構成他身體的質料。亞里斯多德對於所有物種都抱持這個主張。我們之所以稱所有種類的狗為狗,不是因為牠們由某種特殊的質料構成,而是由於牠們共享某種特殊的機體和結構,這才是牠們與其他同為血肉之軀的動物的區隔所在。        不過,亞里斯多德這些反駁粗糙唯物論(crude materialism,主張只有物質存在)的論證不僅漸漸被淡忘,而且從未得到適當的回應。古往今來,也不乏有粗糙的唯物論者存在。然而,除非他們能夠回答亞里斯多德的駁斥,否則他們的主張似乎有待商榷。亞里斯多德確立了「事物的本質,是由它的形相(eidos)所定」的論點,而這也引發了下一個問題:所謂的「形相」到底是什麼?我們已經確定它不是物質性的,那麼它是什麼呢?亞里斯多德反駁了柏拉圖的理型論,因此排除了形相等於理型(超脫時間與空間,存在於另一個世界)的可能性。若要符合亞里斯多德的論述,形相必須存在這個世界裡才行。      ……      ﹝摘文3﹞      ▓洛克   ◢偉大的自由主義者      雖然他不是哲學史上第一位經驗主義者,   但是他在那個年代被視為經驗主義的主要創立者,   所有經驗主義都是由他開始發展。      洛克(John Locke,西元1632~1704年)是西英格蘭一位律師之子,這位律師於英國內戰期間,與英國議會派共同對抗保皇派。1646年洛克被送到西敏寺學校,這在當時算是英國最好的學校。他在那裡不只學習古典語言,也學習希伯來文和阿拉伯文。之後他進入牛津大學,在那裡認識了新哲學和新科學,最後則取得了醫師資格。他先是以祕書和顧問的身分參與公共事務。1667年他寄居在沙夫茨伯里伯爵(Earl of Shaftesbury)家中,這位伯爵是反對英王查理二世的英國議會派領袖,洛克擔任他的私人醫生,但實際上也在其他方面,尤其是政治事務上協助他。        1675~1679年,他花了四年時間在法國研究笛卡兒,並與一些當時最富才智的人交遊。1681年沙夫茨伯里伯爵被處叛國罪,雖然獲得釋放,但他卻因擔心自身安危而遷居荷蘭。而情勢對於他在英國的同伴來說也變得相當危急,所以1683年洛克也離開英國前往荷蘭。他就是在荷蘭寫下了他的經典大作《人類理解論》(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的大部分,雖然他從1671年就開始著手進行了。此書於1689年出版。在荷蘭時,洛克加入了英國政治流亡者的陰謀世界。他就是密謀推舉荷蘭人奧蘭治的威廉(William of Oranje)為英王的其中一人。這個密謀成功了。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國王詹姆士二世流亡國外,1689年2月洛克親自從荷蘭護送奧蘭治公主到英國,她後來成為威廉三世的妻子瑪麗二世。同一年洛克出版了他第一本重要的政治學著作,《寬容書簡》(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1690年《政府二論》(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問世,1693年是《教育漫話》(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雖然他活到72歲,並寫了其他作品,但他最具影響力的作品都是在這五年間寫出來的。        洛克除了熱中參與公共事務之外,也致力於哲學探索,他在兩方面意外地都做得有聲有色。他沒有結婚,但受到許多人愛慕,而且交遊甚廣;他溫暖、迷人、機智且聰明,而且還謙虛有加。不論是在人際關係、政治或哲學上,他最推崇的是合理,覺得非常引人入勝,即使會讓他感到矛盾,他也會馬上承認矛盾,而非否認那些對他而言最明顯且最直接的真理,也就是他常指的「簡單事實」(plain facts)。在這點上他像是典型的英國人,非常的不法國,特別不像笛卡兒。我們有時候會將對於事物的觀點與現實分離開來,而洛克卻很擅長將觀點與現實調和起來。      ◆我們的限制        洛克在知識論和政治哲學這兩個領域中,皆是頂尖的思想家。對於前者,他開啟了許多人至今仍視為最重要的課題,即探索人類的理解極限。在他之前的哲學家都傾向假設:我們只能理解存在的東西。至少原則上是如此,我們可以不斷地發現愈來愈多有關世界的知識,直到沒有東西可以讓我們發現為止。過去也有其他哲學家認為,可能還有另一種限制,就是人類有沒有能力理解。若真是如此,可能世界上有些事情人類永遠不會知道或了解。大部分的中世紀哲學家都有這種想法,但洛克將它世俗化,並且將它往前推出重要的一步。他認為,我們應該分析自己的心靈能力,進而找出能夠理解和無法理解的事;我們應該要先找到人類理解的極限,不去管世界上存在或不存在什麼東西。因為不論存在著多少東西,只要超過我們能理解的範圍,我們就沒有辦法理解。        這就是為什麼洛克將他的大作稱為《人類理解論》,以及在這本書的一開頭說道:「檢視我們自己的能力;看看我們所能理解和不能理解的對象是哪些,這是必要的。」在這一點上,他開啟了一項新的探索,並被他之後的一些傑出哲學家所繼承,例如18世紀的休謨和康德、19世紀的叔本華,以及20世紀的羅素、維根斯坦和波普。在這個傳承之中,每一位後人都對前人滿懷感激,這個思想的傳承如今已構成一個傳統。

作者資料

布萊恩.麥奇教授(Dr. Bryan Magee)

布萊恩.麥奇教授在牛津大學求學,取得歷史、哲學、政治以及經濟的學位,並且曾任牛津聯盟的會長。1956年,取得耶魯大學哲學系的獎學金之後,成為一位獨立作家、評論家以及廣播節目主持人。 1970年,布萊恩.麥奇教授在牛津的巴利歐學院擔任哲學講師,同時持續他之前在媒體界(包括泰晤士報)的專欄寫作。1984到1994年,擔任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觀念史的榮譽高級研究員,並任訪問教授。 多年來,他曾任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雪梨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講師或訪問學者,以及音樂和戲劇評論家、報紙專欄作家。現專注於寫作。 他的著作包括:《現代英國哲學》、《波柏》、《叔本華的哲學》和《哲學家的懺悔錄》。他還先後在BBC英國廣播公司製作了電視節目:《思想家》(Men of Ideas, 1978)以及《偉大哲學家》(The Great Philosopher, 1987),與伯林、A. J.艾爾、喬姆斯基等著名當代思想家們暢談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維根斯坦等偉大哲學家。1979年榮獲皇家電視協會的銀牌獎。 ★BBC哲學節目影片:Men of Ideas & The Great Philosopher goo.gl/FmfAFK

基本資料

作者:布萊恩.麥奇教授(Dr. Bryan Magee) 譯者:王尚文彭如婉蔡偉鼎蕭郁雯 出版社:野人文化 書系:地球觀 出版日期:2017-12-13 ISBN:9789863842507 城邦書號:A1010445 規格:精裝 / 全彩 / 240頁 / 21.3cm×28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