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目錄
序跋
內文試閱
作者資料
翁林澄
出生於花蓮縣鳳林鎮的客家農村子弟。鳳林,以「長壽村」、「校長村」聞名,同時也有「國際慢城」的美譽,擁有慢活與長壽的生活態度與特色。族群以客家人為主,豐富的人文環境培育出了近200多名校長,同時,也是日本人移民花蓮的主要移民村。由於自小生活清苦,成長於如此環境的農家中,所以培養了堅毅、努力的性格。年輕時,特別是在當兵期間,因為遠派至金門,已藉由軍旅生活的苦樂、名利,以及面對同袍的死亡,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 青年時期已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關心社會群體利益,並獲選為優秀青年。除了藉由參加政黨活動發揮個人的影響力外,也致力於民間基層許多社會團體活動。曾於中山樓舉辦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第32屆全國年會,籌組財團法人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的成立與活動執行,隨後策劃系列大學生研習營活動,促進兩岸新一代的文化交流與互動,推動青年邁向國際化。 目前已將屆耳順之年,希望能持續舉辦青年交流活動,期許新一輩的年輕人能夠有與社會對話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高尚的品德,進一步關心社會與國家政治。此外,也希望藉由佛法的弘揚,提昇社會的文化素質,而非只是經濟面的發展,讓青年能成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而當下自己的功課則是:思考現代人心靈壓抑的問題如何解決?如何改善、提昇社會思想與精神層面的正能量?
達娃拉姆
藏傳佛教徒,多年行走於安多、衛藏與康巴藏區,有一群如同家人般的藏族兄弟姐妹;亦曾到訪南印度藏人屯墾保護區。過去曾任職於兩廳院等表演藝術相關單位,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際交流人員。著有《旅人‧達娃拉姆》(茉莉出版社),長期於部落格「達娃拉姆旅人日誌」發表行旅心得與文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