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母女不易碎:寫給天下媽媽vs.女兒的不傷心關係學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10週經典名著 當她們一開口, 前一秒可以像姐妹淘,下一秒能變仇家! 全美權威語言學女教授親身體驗+數千個案分析研究 改變母女間「刻意不直說的話」與情緒盲點 幫助每一對媽媽與女兒,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和好 女人一生會經歷許多身份,最初影響她們性格的角色是「女兒」; 而讓她們百感交集,完整感受到存在意義的是成為「母親」。 但世上那麼多曾是女兒的媽媽,為什麼始終不能理解女兒的想法? ——答案就在:那些說出口與說不出口的話 「如果在幾年前問我,我會說我花了一輩子在逃離母親。如果現在問我,我會說我花了一輩子,試圖找到她。雖然我在寫這本書時失去了她,但是在撰寫這本書的過程裡卻幫我找回了她。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幫讀者找回自己的母親或女兒,無論是在記憶中或在聊天過程裡。」 ——黛伯拉.泰南(本書作者) 這是世界上愛最深也是責任最重的關係。母女是最關心彼此、更是最會批評彼此的人。 母女之情也是女性活力的泉源、女人們最難以割捨的親情形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要跟生命中最親密的「她」和平共處並不容易。想想這些談話內容,是否常在妳們之間出現: 「妳很煩耶,不要再念了!」 「都長那麼大了,可不可以不要再讓我擔心?」 「我媽只要一句話,就能瞬間讓我的日子變黑白!」 「我女兒都三十歲了,怎麼都還這麼不會想!」 聽出以上母女間「問題對話」的引爆點了嗎?如何破解話語裡的拐彎抹角以及隱晦不明的情緒?這些聽來真是「莫須有」的指控嗎?如果媽媽與女兒們能夠跳出框框,用第三者的眼睛觀看母女關係,就能瞭解問題的「起點」,並且找到扭轉現狀的方法。 要搞砸母女對話很容易,隨口一句就能讓原本愛妳的女兒可能會埋怨一輩子;相對地,女兒的一句無心話語,也總能讓妳多年的努力毀於一旦。不過維繫母女關係並不難,只要我們用對方法、找出並破解每句話裡的「字面」與「隱藏」訊息,就能讓身處在懸崖峭壁邊的妳,安全地回到地面上。 ◎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母女對話,妳很快就可以: .讓母親角色的關心不再是嘮叨,更不是控制 .讀懂彼此話語中的隱含訊息,進而理性溝通 .在對談字句中,發掘彼此發自心底的「在乎」 .抹去兩人埋藏已久的裂痕,重拾母女間的親密感 這條橫亙母女之間悠久的長河,包含了所有過往對話的總和。在其中流動的,對母親而言是可貴的青春;對女兒而言,則是一生美好的時光。本書將化解母女溝通的誤區、重拾女人間的親密對話,讓妳用更客觀清澈的角度坦然面對一生中最細膩、也最重要的關係! ◎在三個月內,順利搞定母女關係,成功達成「六大成果」: 成果1 改善母女對話模式 成果2 增進日常和諧相處 成果3 打造專屬的親密關係 成果4 深入了解對方的想法 成果5 重拾平和的情緒反應 成果6 充分發揮身為女性的潛力

目錄

前言 第1章 「我們可以聊聊嗎?」母親與女兒的談話 我應該冒著看似漠不關心的風險「避開」這個話題呢?還是要冒著讓對方更受傷的風險來「表示關心」,甚至讓人覺得自己很多事? 第2章 「母親」,關心和批評我的人 這麼多女兒從未得到母親的稱讚,卻在母親友人口中聽到「妳媽好稱讚妳,老是講起妳」時感到的訝異。 第3章 別拒我千里之外——「女人」的重要性 回想一下,媽媽得準備三餐、整理家務、買孩子的衣服、洗衣服,一切都是永無止盡、每天得做的事,可是家庭成員鮮少意識到這些家務正無聲地進行中。 第4章 「她很像我,她不像我」——妳到底有完沒完?! 在親密和距離之間的拉鋸,有些掙扎是無可避免的。「一樣」會讓妳們更近或更遠?「不一樣」就會是距離嗎? 第5章 好了,我不想講了! 如果一方發現對話快變成她不喜歡的樣子,就會想提前結束話題。雖然雙方都對這場歹戲拖棚的肥皂感到厭倦,但用來轉台的按鈕似乎就此卡住了。 第6章 「誠徵母親」,職務需求如下 得要能勝任家中的溝通中心、公關部長、首席檢察官、最好的朋友、育兒指南、勉強合格的學生、情緒避雷針、審判長、完美典範、自己人生的角色扮演。 第7章 最好的朋友,最壞的敵人 在任何年紀,失去母親都是一件難以承受的事。妳哀悼自己曾擁有的母親,也對自己曾經希望擁有的母親不再懷抱希望。 第8章 「喔媽,我等一下回妳喔」 通訊科技擴展了面對面溝通的所有可能性,也「放大」了誤解和受傷的感受。好好地運用其中的益處,並將「缺點」縮到最小。 第9章 溝通有方法:讓妳們親密又獨立 當我們停止移動,或是朝反方向移動,或許會有一段不自在的時間,但總比冷酷無情或漫無目的地移動,甚至是掉進深淵裡要來的好些…… 後記 身為母親/女兒,這輩子都在等待這句話。 致謝

序跋

前言(摘錄)
  送給全天下的女人們,為自己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和好   讓我們回想一下母女之間最棒的談話,又或是她們之間最糟的對話。在這些媽媽和成年女兒之間的對談中,她們總比外人更能以一句簡單話語撫慰彼此的心情,又或是讓對方身陷難過痛苦之中。我們以字面上觀看母女之間的關係,它正是「各種極度關係之母」(Mother of all relationships)的寫照。「母親」這個稱謂與身分,可能是多數女人最有活力的生命之泉、最深切的親情關係,同時也是最深刻的怨懟,甚至可以說是恨了。女兒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更讓我們非得面對內心的投影,並迫使我們面對「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及「我該如何面對家人和外人?」等等的重要問題。   在妳我的生活中,「母女關係」一直有著極大的力量,這股力量不斷地影響著女孩們,直到她們長大成人、即使她們的母親早已離開人世;對母親而言,這段關係也影響著自己的生命,即便女兒已經成人,甚至她也成了別人的母親後仍不曾間斷過。在母女之間,某個當下或記憶中的話語,都會對彼此帶來極大的重量。我在《男女親密對話》(You Just Don't Understand)一書中提到,在同一個對話內容中,男人和女人可能有著全然不同的解讀。   同樣地,在母親和成年的女兒之間也是如此,即便她們都是女性,而且多數情況下說的是同樣的語言,也因為雙方都是女人,這些語言多半是在協調親密感、影響力和距離感。改善母女間的溝通方式,就像打破男女之間的溝通障礙,是需要基本的互相理解,得從另一方的角度觀看事情。在本書中,我提出讓母女彼此理解的辦法和具體的建議,期望改善母女之間的對話及關係。   在每一個關係、每一場對話中最難的,便是她們該怎麼親近彼此,或是和對方保持距離,還得讓這種親密感不致變得有侵入性,或是威脅到自由和自己所能掌控的生活。如此說來,母女關係就和所有的關係一樣,甚至更是如此。一方面,母女這種親子關係裡,結合了最深的連結、最令人舒適的親密感;另一方面,卻是彼此在爭奪控制權的無力掙扎。雙方都高估了對方的勢力、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兩邊都渴望自己被看見、被接受,而將另一方視為任性而為或是沒盡到應盡的責任。   不過女性之間,也會因為與母親或是成年女兒的對話而感到被撫慰,抑或是被傷害。有些對話使關係更好,有些則能使彼此突破誤解,甚至不會讓好好的對談瞬間充滿痛苦和憤怒。母女雙方都希望能擁有最多的關心和親密,同時能將緊繃的母女關係裡不可避免的傷害降至最小。   以實際案例,分析研究親子間的溝通模式   《母女不易碎:寫給天下媽媽 vs. 女兒的不傷心關係學》和我前一本《男女親密對話》(You Just Don't Understand)類似,都是以前一本書衍伸而來。我在第一本大眾書籍《我不是那個意思!》(That’s Not What I Meant!)介紹了幾種對話方式,並分析這些對話在我們生活中各個層面的影響,在這本書的十個章節裡,最受到大家注意和最引起共鳴的,就是男人與女人的對話了。因此我開始研究男女對話,並寫下了《男女親密對話》。同樣地,在討論家庭關係的《因為我愛你》(I Only Say This Because I Love You)一書中,最受歡迎的章節是:「畢竟我是你媽」,其中最讓讀者喜歡的則是母親與成年女兒間複雜又沉重的關係。   在受到讀者回應的鼓勵下,並希望能釐清自己與母親之間的緊張關係,我轉而研究母女之間的對話,希望能對這種特殊而緊張的關係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因為這是一個即使一方不在,仍會持續激起強烈情感,並成為我們生活重心的一種關係啊。   雖然本書是針對母女關係為主軸,但我並不諱言,裡頭提到的母女對話內容,也有可能出現在母子、父女和父子之間,只是這方面我尚未進行比較性研究。身為一個研究社會語言學的語言學教授,我在書中採用了個案研究,在社會語言學的「語言學」方面,書中許多結論都是根據轉述或者錄音的對話而來。至於「社會」層面,透過分析自己參與或聽過的對話,就像某些社會學家或人類學家或小說家一樣,成為身邊事物的觀察者和分析者取其精要。   此外,在本書中提到的許多案例,都是透過自己所參與的、聽到的、或是別人轉訴的談話內容擷錄出來,其中不少來自熟識或是剛認識的朋友,因為知道這本書主題的女性們,通常會自發性地貢獻自身經驗。不過,書中最主要的研究基礎,取自於受訪者錄下的對話加以分析,也分析了授課學生所繳交的逐字檔報告,且徵求學生同意才使用。   除此之外,我也安排了與我認識的朋友,以及她們所認識的女性聊聊天,這也可以稱之為「訪談」。希望藉此能讓她們在面對母親或女兒時有更多一層的認識與了解。若訪談的方式是以面對面進行,我會錄下對話再打成逐字稿;若是電話訪談,我也會戴著耳機訪問並一邊用電腦記錄重點;如果是email往來,則會將來往信件列印出來。在多次訪談中,我都會先跟媽媽聊過後,再單獨跟女兒對談,亦或反之。有兩次的訪談經驗中,朋友熱情地幫我邀請了一群我不認識的女性,並安排一起用餐。在我訪談的對象裡(說真的比較像是在聊天,因為我都沒有預先擬定好問題提問),包含各個年齡、種族和族群,雖然許多案例都來自亞裔、非裔和歐裔美國人,但我沒有再細分這些個案,也不打算再細分她們的經驗等等。同樣地,在這些個案中,從聾啞人士到聽力正常、同性戀到異性戀的女性都含括在內。   在收錄的個案中,我都先徵得當事人的允許,因此她們才能更自在地傾訴自己的經驗與故事。為了與個案們坦承起見,(否則用自己學生、朋友和家人的資料似乎有點居心叵測)我都會讓她們知道她們的案例將用在哪個章節裡,並確定她們了解後,請對方考慮清楚自己想使用真名或是化名。使用化名的個案,通常只有家族姓氏,若是以真名出現在書中的,我則會引用全名。   書中所採用的分析研究法,是我從柏克萊大學博士畢業後,近30年來的學術研究為基礎。在本書中使用到的所有概念及研究,都在相關學術刊物中有詳細的解說。有興趣的讀者們,可以參考我的網站: www.deborahtannen.com

內文試閱

第1章「我們可以聊聊嗎?」母親與女兒的談話
  我應該冒著看似漠不關心的風險「避開」這個話題呢?還是要冒著讓對方更受傷的風險來「表示關心」,甚至讓人覺得自己很多事?   我女兒可以在一瞬間讓我整天的好心情瞬間變成黑白。一位兩個女兒都已經30歲的媽媽說了這句話。另一位女性告訴我:「有時候,我跟媽媽聊電話,明明前一刻都好好的,但是她突然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讓我氣到直接掛掉電話。事後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會這麼做,因為我從來不會這樣的。」   但是我也聽過這樣的案例:「沒有人像我媽媽一樣支持我、讓我感到自在,她總是站在我這邊。」另一位有個成年女兒的母親也說:「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跟我女兒的關係很親近,尤其是我和我的母親並不親密。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彌補作用和撫慰。」   母女對話潛藏著幸福與危機   的確,母親與女兒之間都能在彼此身上得到極大的撫慰及痛苦。一對母女的對話方式,往往好過或糟過任何人,然而這兩種極端值可能同時存在。曾經就有這麼一個案例,一對姊妹在醫院電梯中聊著瀕臨病危的母親,「她走了妳會怎樣?」一位女兒問著;另一位則這麼說:「一方面覺得沒了她我該怎麼辦?另一方面又覺得,好樣的,這個巫婆死了!」   這位女兒覺得「沒有她我該怎麼辦?」這句話的背後是直覺地反映出母女之間熱切的連結。身為女兒們,想跟自己的母親說話可能是一件來自內心深處、近乎身體渴望的「需求」,無論她就住在隔壁或是另個國家,甚至早已不在人世了。但是把自己的母親視為具有巫術般的邪惡女人,也充份地反映出母親對自己的態度是:只要一次拒絕、一句不認同的話、或者把妳當小孩對待,就可能會燃起妳心中怒火,造成自己極大痛苦的正常反應。這就像美國流行文化一樣,是那麼徹底地融入每個人的生活中,然而女兒們也總是將母親給「浪漫化」或「妖魔化」。只是當我們遊走在「我所做的一切都歸功於我的母親」和「我人生裡所有問題都是我母親的錯」之間時,兩種說法都裝載著滿溢的情緒。在這之中使我感到訝異的是,許多女性在談及自己母親的email裡都說:「我是邊哭邊寫下這封email的」。   身為母親的女性們,也在類似的情緒中掙扎著,在這些媽媽們的心中,混雜著想成為好母親的巨大責任、為女兒付出的心情,就跟她們曾是女兒時,想要給予的協助或是關心,卻受到冷落或被視為批評與惡意干涉時所受的傷害是一樣強大。令人訝異的是,這些情緒拉扯會持續到女兒長大成人後,但這可不是件好事啊。   一位60歲的母親曾說:「我常覺得,等我女兒長大了,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了;到時候我們會成為朋友,就可以好好相處。」事實上妳會發現,當自己越來越老後,母女間給彼此的傷害越來越深,再加上同樣身為女人的角色,所有母親對女兒的複雜情緒,都會造成非常令人失落甚至是困惑的結果,無形之間將形成「傷害」,使得母女間的爭執可能來自最瑣碎、看似毫無意義的小事。以下是我的學生凱瑟琳的例子:   「妳要把番茄切成四等分嗎?」凱瑟琳在準備沙拉的時候,耳邊傳來媽媽的聲音。   凱瑟琳僵住了,而且心跳加快,但她隨即回答「對,沒錯。」這時媽媽回話:「喔,好吧!」從母親的聲音與表情裡,讓凱瑟琳忍不住問:「這麼做,不對嗎?」   「沒有,」媽媽回她,「只是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將番茄切片」。   凱瑟琳簡短地說:「好。」但當她將番茄切片時,心裡想著:難道妳就不能別讓我知道妳認為的做法嗎?   我敢打賭,凱瑟琳的媽媽一定覺得自己不過是問了個切番茄的問題而已。可是母女之間還有什麼比這更瑣碎?但是真正令凱瑟琳生氣的是,這番建議是媽媽在說:「妳什麼都不懂,我才懂。」當女兒因為看似無害的瑣碎小事而感到煩躁或憤怒時,母親們最終都會認為,跟自己的女兒講話得如履薄冰、字字句句小心斟酌。   這些看似母親給予女兒指示的問題或說法引起女兒們過大反應的原因在,它挑起了母女關係的核心難題:「關心」與「控制」。大多數的母女關係是比任何關係都來得緊密,然而這種緊密的背後,往往帶著「需求」,實質上是對對方的「渴望」,這是一種想知道自己的言行將影響對方多少的欲望,但是也造成了對方覺得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因此任何出於關心的言行裡,都能被解讀成另一方想要控制自己。以下這位女士說的這段話,便是母女關係中有如「雙面刃」的最佳寫照:「我的女兒以前天天打電話給我,我也很喜歡她打來,但後來她不再打了。我知道,她結婚了,生活變得更忙碌,她覺得要切斷一些牽掛。我了解,但是我還是很想念她的電話。」這句「切斷一些牽掛」充份展現關心與控制裡的一體兩面,然而在「牽掛」和「密切聯繫」裡也代表著「束縛」,令人感受到被控制與不自由。   還有另一種使母女間的小意見或是建議,最後成為導火線的案例,就是因為某一方缺乏自信心的緣故。試想看看,換做任何人說了這些話都會令人生氣了,更何況這個意見是出自自己最在乎的「媽媽」身上,也就特別讓人感到受傷。結果,所有小事都能演變成母女間的大問題:妳了解我嗎?能接受我嗎?當母親對女兒,亦或是女兒對母親的回應是肯定的,便成了一種確認這一切是沒問題的。但是當她們似乎在說:「不,妳做的不對」,之後可能造成女兒們內心世界開始動搖,心裡想著:媽媽是在懷疑我做的事、以及我的身分認同,是否哪裡出了問題。   「我沒意見」?   蘿芮恩的媽媽住在老人社區,她搬去與媽媽同住一個星期。有天傍晚,她們正準備前往餐廳吃晚餐:   蘿芮恩要出門時,媽媽停了下來,用雙眼從頭到腳地看了蘿芮恩一遍,開口問了:「妳不會要穿這樣吧?」   「不行嗎?」蘿芮恩問,血壓開始升高,「哪裡不對嗎?」   「嗯……社區裡的人去吃晚餐都會穿得漂亮一點,只是這樣而已啦。」媽媽解釋著,卻因為暗示蘿芮恩穿得不漂亮而惹惱了女兒。   媽媽的問題常讓蘿芮恩抓狂,因為那些話聽起來顯然都不是問句。「為什麼妳老是對我的衣服有意見?」蘿芮恩問。   媽媽用受傷的表情看著她,好像蘿芮恩是壞人一樣。隨後媽媽便說:「我沒有意見,」並反駁著,「我只是想說,妳可能會想穿別的。」   要了解蘿芮恩「聽到的」和她媽媽「說的」之間的差異,得先了解語言中「字面訊息」和「隱含訊息」的差異。當媽媽說:「我沒有意見」,指的是「字面上」的意思,但是蘿芮恩從媽媽否定的語氣裡聽到則是「隱含訊息」,也就是她認為母親「話裡有話」。與人溝通時,我們說出口的每件事都有蘊含著兩種層面。字面訊息是字典定義,是由大部分人都同意的字義。但是人們的差異往往在於如何「解讀」這些字,而解讀這些隱含訊息,則攸關當事者是如何表達,或是與事件的來龍去脈有關。而大多的情緒反應往往是因「隱含訊息」而起的。   當蘿芮恩的媽媽說:「我沒有意見,」她所表達的正是字面含意,並掌控這個訊息,僅承擔字面意義的責任。只是當一方聲稱自己說的是字面含意時,是很難辯駁分曉的,因為最後爭吵的都是「字面」上的意思,但是讓人不開心的卻是「隱含」訊息。不是部份語句中都有著隱含訊息或含意,其他的就沒有。實際上,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有隱含訊息,都在暗指著我們的話該如何解讀:這是認真的或是個玩笑?是不耐煩或是好意?很多時候,我們在無意間解讀或溝通了隱含訊息,是因為它顯而易見地將說者和聽者都推往同一個方向。只有當說者試圖表達的隱含訊息,或是與聽者認知到的不符時,我們才會注意並質疑是否對方話中有話。   蘿芮恩將媽媽的提問句視為一種「否定訊號」,同時回溯過去的對話來確定其中的隱含訊息。她數不清有多少次媽媽總說:「妳要穿這樣?」於是,這成了母女對話讓人感到窩心或是令人跳腳的結果,因為這些對話都蘊含打從女兒出生時便存在的冗長對話歷史,以致於任何一方在某一個時刻說的任何話,不僅僅是當下說出的句子而已,它還包括過去兩人的所有對話紀錄,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最後,我們預期著對方說出某些話,並用我們熟悉的方式去解讀它。   即使是送禮,一個顯然是表示關心的舉動,都可能因為過往的對話經驗而隱含了批評的訊息。如果一個女兒送給藝術家母親一張高級服飾店的禮券做為禮物,但是女兒曾經一再地告訴她:「媽,妳已經有年紀了,別再穿嬉皮風的衣服了。」那麼,這份禮物極有可能被退回。又或是一位母親清楚地告知女兒無法忍受她髒亂的廚房,然後在未來的某一天送女兒高級餐架組,那麼這份禮物可能被視為一種批評。這種結果往往造成,送禮者感受到收禮者對自己的慷慨不買帳,但是這和禮物「本身」傳遞的訊息無關,反倒和隱含訊息有關,然而這個隱含訊息,則源自於彼此過往的對話記錄。   家人之間總有著冗長的對話紀錄,不僅和聽者是「如何詮釋文字」有關,也和說者的「用字習慣」有關。一位常與我聊天的母親說:「言語就像開關一樣,可以撫慰人心也可以傷人。在跟孩子們聊天時,我說的話常常變得很傷人。我知道不該用那些字眼,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了。我知道孩子們的地雷,所以知道他們聽到什麼會不高興;如果我因為他們說的話而受傷,我就會說出一些也傷害他們的話。」   這是一種介於直覺反應和故意之間的模糊地帶,這位母親的這番話,完全表達出字面含意之外的力量,更強調了我們是如何用過往經驗詮釋當下的對話。這也說明著字面訊息和隱藏訊息的差異。我將在本書將檢視這些對話中隱藏的重要訊息。      (本章未完)

作者資料

黛博拉.泰南(Deborah Tannen)

現任華盛頓特區喬治城大學的語言學教授,是該校的六位榮譽終身教授之一。曾任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員,並榮獲該校「麥格勞傑出講師」頭銜。她的研究聚焦在對話互動時的人際關係,深入探討不同情境下的對話風格差異,包括性別與文化背景的影響。 她在出版《聽懂另一半》之後,成為了美國家喻戶曉的學者。此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榜上維持了將近四年,隨後翻譯為其他三十種語言。此外還有十多本暢銷著作。 她接受過許多國際媒體採訪,也為大型媒體撰文,包括《紐約時報》、《新聞週刊》、《今日美國》、《人物》、《華盛頓郵報》、《哈佛商業評論》與《時代》。

基本資料

作者:黛博拉.泰南(Deborah Tannen) 譯者:張玄竺 出版社:大寫出版 書系:be-Brilliant 出版日期:2015-11-26 ISBN:9789865695354 城邦書號:A1140075 規格:平裝 / 單色 / 25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