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醫學生親授 輕鬆考上第一志願的讀書法:做對細節,考前輕鬆準備,臨場發揮120%實力
- 作者:吉永賢一(YOSHINAGA KENNICHI)
- 出版社:高寶
- 出版日期:2011-12-28
- 定價:250元
分類排行
-
這次不遲到!有感筆電超激推100款ROBLOX絕讚遊戲
-
邊玩邊背拿高分!Minecraft英單學霸大圖鑑500+
-
一起歡樂玩ROBLOX:快速上手、TOP遊戲、密技爆料、遊戲設計滿載!
-
邊做邊玩邊學速成攻略!Roblox遊戲設計大全
-
自動設計的最高境界!Minecraft紅石機關陸海空大進擊!
-
華麗建物秒蓋!工匠級Minecraft 3分鐘建築超速成-內裝、庭園、紅石機關和載具技法公開!
-
生存、建築、紅石等Minecraft攻略大補帖最新版
-
超必勝!荒野亂鬥密技大寶典
-
Roblox官方授權完全攻略:開發遊戲聖典24Hours就能學會
-
研究的起點:從自我出發,寫一個對你(和世界)意義重大的研究計畫
內容簡介
◎作者是日本號稱天才或外星人才能考得上的東大理三(醫學部)學生
◎作者在統一入學考中以三分鐘解完物理獲得滿分,在代代木補習班的模擬考中分別以五分解完數學、以八分鐘解完英文並獲得滿分,穩固的方法論在正式考試中更能發揮到極致。
◎東大生尚未公開的獨創潛意識讀書法
東大生之所以成為東大生, 不只是用功而已!
關鍵細節對了,普通讀書方法就有倍數成果!
本書作者是全日本最難考進的東大醫科高材生,
現為知名補教名師,曾幫助多名學生在短期內有突破性的進步,
他有什麼獨門祕訣,可以幫你輕鬆準備、事半功倍考進第一志願?
翻開本書,跟東大生的老師學習最有效率的讀書方法吧!
「理解」、「記憶」與「熟練」三階段讀書法、閱讀參考書、上課抄筆記……
不騙你,光靠這樣平凡的方法就能考上理想學校!關鍵在於:細節是否做對了!
讓真正的「東大生製造機」,點醒你那些似是而非的讀書方式!
迷思1:「理解」、「記憶」與「熟練」三者的比重都要相同!
錯!學習時應著重在用最低限度的量來進行「理解」和「記憶」,將重點放在熟練上。透過為了「習慣」所作的練習,可以發現自己「以為已經記住」或「已為已經理解」的部分。
迷思2:挑選入門參考書,最好選擇內容最齊全、詳盡,排版最豐富的書。
錯!挑選入門書時,應該挑選可以在書店站著就能讀到最後的書。能夠看到最後一頁,就表示這本書「很適合你」。選擇太艱難的書,買回去可能根本就無法看完。
迷思3:讀書有任何疑問時都應該打破砂鍋問到底。
錯!提問後或調查後仍然不懂的問題,請放下不管。這樣的問題在考試裡根本不會出現。就算出現,把時間浪費在這樣的問題上,只是消耗無謂的能量而已。
迷思4:唸書唸到得心應手時,應該全部讀完一整個段落段再休息。
錯!覺得「還想多唸一點」時就該停手。在「還留有一點尚未完成」的地方就打住,休息時也會想著要快點重新開始,馬上就能以很高的學習情緒進入狀況。
迷思5:筆記不能太過瑣碎,應該記重點即可
錯!最完整的筆記應該以「包含所有上課資訊」為目標。筆記是為了「將來的自己」做的紀錄,除了以「完整句子」記錄,連課堂上岔題閒聊的話都抄進去,看到這份筆記,就能回想起內容。
還有白紙複習法、考上第一志願的口頭禪、參考書折疊學習法……等,
59個東大生不說卻默默在實行的細節,幫助你跳出學習瓶頸,順利獲得高分。
拿起這本書,第一志願的大門馬上為你而開!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利用「記憶」與「理解」確實輸入知識!
1 何謂提升成績的三大「關鍵」要素?
記憶1
2 細分為小量
記憶2
3 不斷重複
記憶3
4 不限制輸入的領域
理解1
5 所謂「理解」是打從自己心理認同
理解2
6 找「好老師」不能偷懶
理解3
7 對「真正的老師」」絕對不能問「為什麼」
理解4
8 把「書籍」和「網際網路」當成老師
理解5
9 如何聰明的和書籍的老師相處
理解6
10 不需要理解所有的內容
11 理解和記憶要有良好平衡
第二章 利用高速輸入形成下意識層次的知識
熟悉1
1 關鍵字為「三百次」
熟悉2
2 快速解答題庫
熟練3
3「白紙復原」
熟悉4
4 教導他人
熟悉5
5 為了「正式上場」而練習
6 如何發現「自以為了解的部分」
7 遇到瓶頸時的因應方法
第三章 學會正式上場時能確實提高分數的「小技巧」
1 沒有把正式上場放在心上的學習,無法達到成效
2 運用除法和乘法安排計劃表
3 利用截止期限效果挑戰注意力的極限
4 邁入巔峰前休息
5 大量儲存需要背誦的內容將可有效運用時間
6 買來的參考書先折再說
7 在題庫上寫「簡單」
8 製作自己專用的教材
9 抄寫將來也能看懂的筆記
10 讓分數提升到最大值的技巧
11 高速化的計算有這些祕訣!
12 作文應該先從三個題材開始發展
13 不懂的問題暫時寄放給腦中的精靈
14 用手指房間裡的東西
15 無法振作時,請觀察自己的呼吸
第四章 什麼是「降低成績的想法」?
1 成績無法提升的原因,在於自己的想法
2因為錯誤就沮喪的人無法成長
3 歸咎於他人或環境,成長就會停滯
4 嫉妒會讓人頭腦變差
5 愈想馬上看到結果,愈會陷入空轉狀態
6 接受現狀是提升成績的第一步
7 有「想要改變的心情」成績便會上升
第五章 助你上榜的話、讓你落榜的話
1 肯定一切
2 把「簡單」當作口頭禪
3 高唱夢想
4 不要祈禱夢想或目標能實現
5 感謝、稱讚
6 把諺語改為自己的說法
7 說「不可能」之前,先思考理由
8 說出負面話語時,以正面話語收束
9 「絕對不原諒」「 絕對要原諒」
10 句子要說到最後
第六章 掌握成功關鍵的心理習慣!
1 先訂立眼前的目標
2 全神貫注於眼前的事
3 定期確認、紀錄目前為止的成果
4 以幾年為目標,設定稍高的目標
5 摹仿成功人士的方法
6 捨棄不需要,提升專注力
7 以「一秒規則」迅速決定、往前邁進
8 對「錯誤」感到高興、並且謹記在心
9 以「本人不怕丟臉 」的態度來行動!
後話
內文試閱
第1章 利用「記憶」與「理解」確實輸入知識!
5 所謂「理解」是打從心裡認同
從「真的嗎?」到「打從心裡認同」的證明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理解」。
所謂「理解」,簡而言之,就是「打從心裡認同」。
比方說,談戀愛的時候,如果對方告訴你「我喜歡你」,是不是有時候隱約會懷疑「真的嗎…」。
這就是因為你並沒有「打從心裡認同」。
另外,聽到家長或老師、上司對你說「我說這些話都是為了你好」,有時也很難有共鳴,這也是沒有打從心裡認同的關係。
像這樣對於對方所說的話,沒有打從心裡認同的狀態,絕對不可能促使兩者之間的關係順利。
學習也是一樣。不管是物理法則、世界史上發生的事件,如果沒有理解到「打從心裡認同」的程度。就算再怎麼完整的反覆背誦,成績也絕對不會進步。
要達到「打從心裡認同」的程度,首先要把心中的「疑問」表現出來。
如果某個項目在學習之後,還是無法打從心裡認同接受,那就應該徹底表現出疑問,直到能夠打從心裡接受,排除問題為止。從這之後,才真正算是達到「理解」的程度。
消除「疑問」的兩個方法
要消除心裡的疑問有兩種方法。
第一個就是詢問「真正懂的人」。可以詢問老師、上司或前輩:「請問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遺憾的是,有時候「真正懂的人」不見得隨時都能出現在我們身邊。或者應該說,即使能夠馬上找到「老師」,但是,能夠回應你「想要了解的熱忱」,並且一心想要「讓你了解」的「老師」卻相當難尋。
無法找到「真人老師」時,可以依賴另一位「老師」,也就是書籍或網際網路來「調查」。這就是另一個解決疑問的方法。
以下將分別介紹如何跟「真人老師」還有「書籍和網際網路的老師」相處的方法。
7 對「真人老師」絕對不能問「為什麼?」
什麼才是對老師來說容易回答的問題?
發現「真人老師」後,請積極地「提問」。提問時不需要有任何顧慮。
但是,只有一點希望各位能注意。
那就是,最好儘量避免「為什麼?(Why)」這種提問。
「為什麼?」是一個詢問「本質」的問題。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包含了哲學性的深奧問題,很難說出答案。
回答問題的人也會覺得很困擾。比方說,在談戀愛的時候,當對方說「我喜歡你」的時候,如果詢問「為什麼?」這種探討本質的問題,對方將會陷入這個深奧的問題中無法脫身。
然而,提問的人最常反射性問出口的就是這個「為什麼?」的問題。你是不是也曾經沒有思考太多就脫口而出就問了「為什麼?」。
其實,這時候的問題應該不是「為什麼?」,而是「那是什麼?」。
如果問對方「你喜歡我的什麼地方?」,對方一定可以簡單地回答「溫柔的個性」或者「甜美的聲音」。
如同以上的例子,當我們聽到「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嗎?」對方也比較容易說出明確的答案,「為什麼不行呢?」這個問題,就沒有這麼簡單能夠回答了。
問老師問題的時候,不要問「為什麼?(Why)」,最好改成「那是什麼?(What)」、或者「該怎麼做?(How)」這種問法。
另外,「為什麼要這麼做?(What for)」也是一個有效的問題。
「為什麼要學習?」和「為了什麼要學習?」相較起來,後者的問法比較能夠了解一個人未來的志向,不是嗎?因為能夠改變的,就只有未來,以及對過去的「看法」而已。
8 把「書籍」和「網際網路」當成老師
增加知識必須購買的三種書
當我們沒有辦法找到「真人老師」,就可以把「書籍」當作老師。
這個時候,首先要去的地方就是書店。就算要多花點交通費,也應該儘量到大一點的書店。
而購買的書本種類,如果依照以下的順序,將可非常有效地吸收知識。
步驟1:入門書
↓
步驟2:專業書
↓
步驟3:字典(用語集)
為了增加知識而購買的三種書
◎入門書的挑選方法
首先是入門書。挑選入門書的時候,應該要挑選在書店站著翻閱時,就可以讀到最後的書。當然,快速地翻閱也無所謂。
為什麼要強調能夠「讀到最後」呢?這是因為如果能看到最後一頁,就表示這本書「很適合你」。相反的,如果翻了幾頁就覺得奇怪,那就表示這本書不適合你。就算真的買回去,最後可能根本就沒看完。
我自己在高中時候,為了要尋找好的參考書,曾經一整天都站在書店翻閱。我經常死纏爛打地待到關店音樂響起,如果還沒有辦法選出想要的書,那我就會再去一趟,直到找到自己願意接受的書為止。
入門書只要買兩本到四本就夠了。如果只看排版或圖的多寡來選擇,多半會失敗。選擇的訣竅在於「是否能夠簡單解釋陌生的專業用語」。
◎專業書的挑選方法
接下來是專業書。挑選的時候請參考老師或前輩們的意見。挑選專業書時,重視口碑並多方收集意見,聽聽大家「如果有了這本就不需要那本了」等看法,將可減少失敗。總之,應該要購買風評較好的書。再進一步說,書的內容最好是包羅萬象,同時必須正確。
專業書如果是已經有口碑的書,購買一本就已經足夠。不過,如果老師和前輩們都強烈認為「這本和那一本,最好兩本都看」,那麼就可以多買幾本。
◎字典和用語集的選法
最後談到字典和用語集。
購買字典時,應該挑選收錄單字數目較多的書。另外,也應該儘量買風評較好的書。
另一方面,用語集最好是只包含重要單字、較薄的書。
最近在網站上也提供了各種不同的用語集,如果發現到這些用語集,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書籤。大家往往沒想到,其實入門書和專業書的索引,也可以代替用語集的功效。另外,教材或者是上課時的補充講義中,有時也會包含了用語集。這些東西都應該積極地當作用語集來活用。
◎網際網路應該以「搜尋」為主要功能
最近,也有所謂「網際網路的老師」。
和「網際網路的老師」相處的方式,最有效的就是「搜尋」。「搜尋」就等於是「利用特定的提問,橫貫性地閱讀多本書」。
先明確定義「自己想知道什麼」,再利用包含這些資訊的文章裡可能會出現的特定關鍵字來搜尋。閱讀多份文件後,再編輯出適當的資訊加以運用。當然,這時候請務必注意資訊的可信度。
第2章 利用高速輸入形成下意識層次的知識
1 關鍵字是「三百次」
利用反覆練習讓知識「下意識化」
「知識」分成「可以用頭腦理解」的等級,和「身體自動記憶」的程度。這些我們已經在前面提到過。
本章中將介紹後者「身體自動記憶」的方法。到達「身體自動記憶」等級,就表示已經能夠在下意識中實行。不管是學習、運動、才藝,其「終極目標」都是到達這種程度。
這是因為一旦進入下意識層次,就能夠「輕鬆、快速,且正確」地實行。
比方說,我們在「正式考試」時會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即使處於這樣的狀況,要是知識能深入到下意識的層次,如同我在序言中所說的「機器」般的狀態,就可以輕鬆地作答,在考試中充分發揮實力。但如果只靠意識層次來應付考試,就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
要達到這種程度,唯有練習一途。
練習最重要的就是「分量」和「次數」。因此,在這裡所謂的「練習」,也可以換成「重複」兩個字。
無論知識或者是動作,在多次反覆之後,頭腦和身體就會自然而然地記住內容或動作。人只要透過不斷的反覆練習,就可以內化為下意識行動。
那麼,應該要反覆多少次才夠呢?
這一點則因「人」而異,同時也因「領域」而有所不同,我自己的參考值大約是「三百次」。反覆這麼多次後,慢慢地就可以進入下意識層次來實行。
我自己的話,喜歡的書會讀一千次以上。
比方說《竹取物語》(岩波文庫)、《大師的教誨》(飛鳥新社)、《怪人所寫的成功法則」(綜合法令出版)等等,就屬於這類書籍。
隨著次數漸增,重複的速度也會加快
不過,雖說「三百次」,並不是真的要實際解完三百次問題,或者重複背誦三百次。
在「記憶」、「理解」、「熟練」這三個過程當中,自然而然地就會反覆多次。另外,由於知識並非一個個獨立存在,在學習其他項目時,也會以週邊資訊的角色出現,這也算一次。
綜合計算這些反覆出現的次數,結果大約有三百次。
剛剛曾經說過,喜歡的書我會讀一千次以上,但也不是每一次都會精讀,有時只是隨意翻過而已。
翻看過程中如果遇到想要熟讀的段落,就會慢慢地閱讀。此外,閱讀當中如果出現新的想法,就會暫時放下書的內容,把注意力放到新想法上。
人生的狀況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因此,即使是同樣一本書,在不同時間閱讀,自己能吸收的內容也會隨之改變。所以,有時候必須要一邊探索「有什麼是可以具體運用在自己目前人生上的?」,一邊閱讀書籍。有時大致翻看、有時仔細熟讀,不時改變自己的注意力來閱讀。
像這樣重複各種不同的閱讀方法,一回神就發現自己已經閱讀了一千遍以上。
無論是念書、學習,或者是自己有興趣的事,隨著次數的累積,慢慢就會習慣,閱讀和解題的速度都會增加。這樣的結果,反覆的次數也會加速增快,不知不覺中,輕鬆地就能夠超過三百次了。
請各位不用想太多,帶著輕鬆的心情來反覆練習吧。
首先,不管是什麼書都好,先找一本書來試試看吧。
4 教導他人
發現「自以為了解」的部分
我們常聽到人說「教學相長」,這句話一點也沒錯。我自己擔任家庭老師這份工作,在工作中就確實感受到,將所學的知識教給學生的同時,自己心中的知識也會隨之愈來愈根深蒂固。
請各位也試著把自己所學、所想,盡量多開口說給身邊的人聽。
如果一直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往往會出現許多「自以為了解」的部分。當你想要向別人說明這些以為自己已經了解的部分時,往往無法順利說明。這是因為雖然在頭腦的意識層次已經理解了,但還沒有深入到下意識層次的關係。
從這層意義上來看,教導他人其實也是為了讓自己發現「自以為了解」的部分在哪裡。
對方的問題將可深化你的知識
教導他人的好處可不只這些。
對方可能會針對你的說明提出問題,透過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你又可以更加深化這些知識。因為藉由對方的提問,可以補充你自己沒有提出來的疑問。
在「熟練」的階段當中,祕訣就在於與他人的溝通,請試著把自己所學積極告訴別人。
在談話當中,如果發現對方似乎難以理解自己所說,多半表示你說的這些內容是「自己以為理解,其實並沒有真正理解」。
而對方敏感地察覺到這部分,並提出了問題,因為他們雖然聽到你所講述的內容,但實際上卻沒有聽懂。補足這些缺漏,一起思考,或者一起調查、解決問題,提出新的想法來解決,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也會漸漸充實解說者的知識。
第3章 學會正式上場時能確實提高分數的「小技巧」
6 買來的參考書先折再說
折過弄髒後就不會抗拒打開這本書
有些人看到保持得乾乾淨淨的參考書、題庫、書籍等,就會抗拒去翻開這些書。
可是這麼一來,特地買來的書,可能完全沒機會使用。
參考書或題庫、書籍等等,必須要使用才有它的價值,光只是買回家的話,那也只不過是紙張的集合罷了。
為了去除這種抗拒感,我建議大家在書買回來的當天,就把書正中央「書背」的部分,儘量折出摺痕。
像這樣折出摺痕後,書籍整體多多少少看來會有點髒,我們也就不會太抗拒去翻開它了。
另外,我也建議可以不經意地隨手翻閱看看。
首先隨手翻開,先讀翻到的那一頁。但是,如果讀著讀著覺得有點負擔,馬上再翻到其他頁。透過這樣的步驟,可以先讓身體習慣書本。
除此之外,我還會針對書上寫的內容(小聲地)吐槽。
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在,還會說一些「鼓舞自己的話」。
「這書真是太神了」、「讀了這本書我一定無所不知吧!」
還有,我也會稱讚書籍。
「這本書的裝訂真漂亮!」
「書整理得好清楚啊,能夠對社會有這麼大的貢獻,真是了不起,連我也替它高興了。」
不過,關於書本髒污的程度,或許有些人覺得書要在嶄新的狀態下比較容易讀。那麼對這些人來說,就要使用相反的方法了。
對於這種人來說,細心使用的書籍要是因為什麼意外而弄髒,或者是隨著時間的經過變得老舊,而不想再打開這本書,這時不妨再買一本新的書,利用新的書籍來學習。
9 抄寫將來也能看懂的筆記
筆記是為了「將來的自己」而做的記錄
不管是學生還是社會人士,對於許多正在學習的人來說,筆記的寫法都是一門大學問。
關於筆記的寫法,我經常告訴學生的就是「一定要寫得讓自己之後也看得懂」。
筆記是針對「將來的自己」所做的「記錄」。因此,在書寫的時候,必須考慮到讓將來的自己看到這份筆記時,光看抄寫的內容就能夠了解內容。
因此,首先必須儘量以完整的句子來書寫。因為筆記是一邊聽人說話一邊抄寫,所以可能無法寫太長,請盡量以短句完結。
此外,抄寫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內容,或者是把自己聽到的話抄成筆記時,應該都很常用到「箭頭」。這時候,請在箭頭加上說明,這是因為箭頭可能有許多意思。
【箭頭使用範例一覽】
以前→以後、原因→結果、結果→原因、主張→理由、理由→主張、主語→受詞、前半段→後半段(表示黑板上已經沒有書寫空間,所以以箭頭表示後續)、力量→速度、電場→磁束密度、上昇→下降、關連→聯想、相互作用→反對、同義→對照、順序→影響、分岐→綜合、分散→集中。
另外,還有非常基本的「v」和「u」或者是「6」和「b」等等,容易看錯的字,也請多下功夫注意。
關於字體方面,「直線較多的字體」書寫的速度會比較快,據說成績好的人通常都是這種寫法(不過,我自己的字倒是圓滾滾的……)。
把上課時的資訊都抄在筆記裡!
手寫筆記最大的好處,就是「自由自在的排版」。而且也可以不斷地改變字體的大小來表現。
另外,為了方便之後還能夠補充,最好多留點空白。
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完整的句子」。
即使麻煩,也請不要只寫「句子的一部分」,一定要寫到「最後」。如果黑板上的「內容」並不成句,那麼就自己把它補完。但是,如果有些用語可以簡潔整理,同時也不會導致將來誤解,就沒有必要補充。
還有,最完整的筆記應該以「包含所有上課資訊」為目標。
因此,連上課時岔題閒聊的話也要抄進去。這樣做不但可以幫助之後回想起上課內容,而且,一位盡責的老師,通常在岔題閒聊的內容中多半也會談到跟科目內容相關的事情。這些無關緊要的話題當中,或許有很多即使漏記也無所謂,不過,就算是為了爭一口氣,也要儘量把所有的內容都抄在筆記上。這件事需要相當大的能量,而「爭一口氣」的心態就是完成的最重要關鍵。
像這樣努力製作筆記,將來若是要複習課堂上的內容,只要複習這份筆記即可。希望各位都能以「比老師黑板上的內容整理更清晰、說明更詳細的筆記」為目標。
12 作文應該先從三個題材開始發展
「三」會成為「多」的引門磚
「對於不擅長寫作文的」人來說,請培養尋找「三個題材」的習慣。針對作文的題目,將自己的主張整理成三項。
在這「三項題材」的前後,分別加上「主張」和「整理」,形成整體大綱,之後再整理成所要求的體裁就完成了。
這「三個題材」可以是針對開頭「主張」的「理由」,也可以是「具體的例子」。
很不可思議的,「三」這個數字往往會帶來「多」。一開始時決定「三個題材」,後來就會像引門磚一樣,慢慢想出其他的題材。
用「三個題材」寫作文的方法
以下讓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方說,請針對「對別人都不願意聽我說話」這個主題寫出兩百字的文章。
一開始,讓我們先找出「別人不聽自己說話理由」的三個題材。
(1)說話方式不好
(2)對方沒興趣的話題
(3)對方討厭自己
找到這三個題材之後,開始針對每一個部分加以膨脹擴張。
(1)說話方式不好
a音色平淡
b沒有肢體動作
c聲調低沉
d說起話來很興趣缺缺
(2)對方沒興趣的話題
a不了解對方的興趣
b都出於自己的興趣在說話
到了這裡已經擴展出相當多的題材了。即使不針對「3」再多做文章,光是這樣,應該也能寫出兩百字的文章了。接下來,我們就以前面「1」和「2」的題材來寫一篇文章試試看。
「○○○總是不肯聽我說話。首先,我認為問題可能出在我平時說話的方式,因為我說話的時候音色非常平淡,又總是沒有肢體動作,聲音還很低沉,一副說起話來興趣缺缺、很無趣的樣子。另外,我在選擇說話的題材時,都不會去顧慮到對方的興趣,就只會光顧著講自己覺得有興趣的話題。再加上,對方本來就不喜歡我。」(一四二字)
實際上,寫出來之後發現只有一百四十二個字。如果要寫到兩百個字,還必須再增加一些要素材才行。我們來擴展「3」這個部分,試著來追加文章。
(3)對方討厭自己
a討厭自己的體格
ㄅ他說過喜歡個子高的人,但我個子很矮。
ㄆ他說過喜歡肌肉型的人,但我很瘦。
b討厭我的想法
ㄅ他說過「我老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很討厭
「○○○總是不肯聽我說話。首先,我認為問題可能出在我平時說話的方式,因為我說話的時候音色非常平淡,又總是沒有肢體動作,聲音還很低沉,一副說起話來興趣缺缺、很無趣的樣子。另外,我在選擇說話的題材時,都不會去顧慮到對方的興趣,就只會光顧著講自己覺得有興趣的話題。再加上,對方本來就不喜歡我。他喜歡個子較高的人,但是我個子卻很矮。他喜歡肌肉型的人,可是我瘦巴巴的。而且他還討厭我『老是想要把自己的想法硬是強加在別人身上』的個性。」(二○九字)
這時我們發現文章的字數超過了,於是可以試著把重要性比較低的因素刪減掉。
「一副興趣缺缺、很無趣的樣子」就等於「音色非常平淡、又總是沒有肢體動作,聲音還很低沉」的歸納內容,所以這一句可以刪掉。
「○○○總是不肯聽我說話。首先,我認為問題可能出在我平時說話的方式,因為我說話的時候音色非常平淡,又總是沒有肢體動作,聲音又很低沉。另外,我在選擇說話的題材時,都不會去顧慮到對方的興趣,就只會光顧著講自己覺得有興趣的話題。再加上,對方本來就不喜歡我。他喜歡個子較高的人,但是我個子卻很矮。他喜歡肌肉型的人,可是我瘦巴巴的。而且他還討厭我『老是想要把自己的想法硬是強加在別人身上』的個性。(一八八字)
經過推敲,再把文章修改成儘量能正確表達,就完成了。
一天「抄寫」十五分鐘克服作文恐懼
對寫作文不太拿手的人,可以把「抄寫小說或評論」加到自己的學習項目中。但是,這個部分不需要花太長的時間,只要決定大約「一天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了。
當你習慣這樣的書寫後,再繼續挑戰記述式的問題,並且在閱讀完書籍或聽完演講之後,主動地把自己的心得以文章表現出來。
只要像這樣不斷書寫文章,慢慢地就不會覺得作文很難寫。
最近,有許多能夠簡易發表自己文章的工具,那就是部落格,建議各位先從不要抗拒寫文章這一點來開始吧。作者資料
吉永賢一(YOSHINAGA KENNICHI)
東京大學醫學系家庭教師研究會代表。兩歲起,便由父親教導數學。小學時,受到藤田田、東尼‧博贊(Tony Buzan)、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等人的著作影響,努力上進,於一九九一年考取東京大學理科三類(醫學系)。本為賺取學費而開始家庭教師的工作,進而從中發現「教學」這項工作的美妙之處。指導過的學生已超過千人以上。 從學生時期開始便致力追求「成果立現的讀書法」,並且親身實踐各種方法。在大學入學考試中,曾創下三分鐘做完物理題目並獲得滿分的傲人成績。甚至,在代代木補習班的模擬考試中,更創下分別以五分鐘做完數學題目、八分鐘做完英文題目且都獲得滿分的驚人紀錄。更只花費五天時間準備不動產買賣資格考試並且順利通過考試。近期作品有《東大教師教你變聰明的思考法》(中經出版)。 相關著作 《東大醫科高材生的滿分讀書法》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