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說再見的23個練習:一生唯有一次的告別,你準備好了嗎?凝視死亡,於是我開始練習,試著去習慣沒有你的日子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說再見的23個練習:一生唯有一次的告別,你準備好了嗎?凝視死亡,於是我開始練習,試著去習慣沒有你的日子

  • 作者:堀繪里香
  • 出版社:采實
  • 出版日期:2014-10-30
  •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

一生唯有一次的告別,你準備好了嗎? 沒有人知道「死亡」何時會降臨, 就從今天開始吧,練習說出「最後一次再見」 這是用力活過的證明,也是我最後愛你的方式 每個臨終故事都因他們各自的愛而感人, 但是除了感動之外,我們還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 三一一大地震的災區裡,一具遺體的手臂上,有個看起來像是名字的傷痕。他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用盡最後的力氣刻下自己的名字? 罹患血癌的孩子說:「如果還有來世,我想要再次成為爸爸、媽媽的孩子。」他短暫的人生真如大家所想的不幸嗎? 目睹上千個「最後的瞬間」 繪里香當過護理師、急救員,現在是擔任醫病橋樑的醫療專員,她曾經目睹上千個「最後的瞬間」。三一一大地震後,繪里香前往災區支援,深感生命之無常。於是她決定寫出從經驗中得到的體悟,分享如何在活著的時候提早準備,面對無可避免的終點。 令人措手不及的悲痛、哀傷都可以透過「說再見的練習」,減輕對所愛之人的衝擊;更重要的是,可以透過「練習」消除內心的恐懼。到了那個時候,你想用什麼樣的表情告別所愛之人? 或者,面對痛徹心扉的失去,要如何活在沒有他的世界? 於是,我們需要「說再見的練習」 也許還是會害怕、也許依然會流淚、也許停止不了思念,但一定有超越悲傷與寂寞之外,更重要的事物在等著我們。經過23個練習,我們可以看見故人生命最後的結晶。這使人明瞭活著有多麼美好,死亡也不可怕。在人生中珍惜過、努力過、得到了,然後輕輕放下不留遺憾。同樣的,我們也會期許自己的離開,能為留在世上的人做點什麼,不讓他們往後的人生沉浸在悲痛裡。 凝視死亡,原來活著那麼美好、原來可以笑著說再見 那個手臂上的名字,沒有人知道他是用什麼方式刻下的。 然而那道傷痕卻讓人深切感受到「希望有人找到我」的強烈意志。 人在覺悟自己即將走到生命終點時,會強烈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說得更深入一點,這就是我們恐懼死亡的原因。因為對「即將消失」、「即將被遺忘」感到巨大的不安,才會對死亡感到恐懼。為了跨越這種不安與恐懼,必須積極利用剩餘的時間,讓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無憾。這本書,一定可以幫助各位。 環顧你的生活周遭,小小的、敏感的幸福,將會在意識到死亡的瞬間,變得非常顯眼。 因為愛,我們練習開口談論「死亡」 無法預測何時會來、無論何時到來都不足為奇。 而且,一定會來。這就是「死亡」。 即使親愛如父母家人,也沒有辦法為一個人的生命負責。 死亡是如此的「不確實」,卻又「確實」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如果總是採取逃避的態度,當死亡真的靠近,將會使當事者、留在世上的家人與重要的人陷入巨大的混亂之中──所以,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留在世上的家人、重要的人,談論死亡都是必須的。 如果變成植物人怎麼辦?腦死要放棄維生治療嗎?同意器官捐贈嗎?想要什麼樣的葬禮?遺物如何處理?……正視這些問題,就是實現對家人的愛。 我開始練習,試著去習慣沒有你的日子 被留在世界上的人,不只有巨大的失去,也會得到跨越悲傷和寂寞的重要事物。 一定要相信自己擁有「再次幸福的權利」。 被留在世上的人再婚,有些人會問:「是因為忘了故人嗎?」 換做是你,你會忘記重要的人嗎? 沒錯,不會! 重要的人過世之後,有些人因為回憶故人的時間,隨著歲月流逝變得越來越少而感到自責,「我怎麼能忘記這麼重要的人呢……」然而,無論過了多久,我們永遠都會將重要的故人放在記憶深處。因此,「沒有時時刻刻想著故人」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沒有必要自責。 為重要的人送別之後,被留在世上的人要學著習慣「總是在身邊的人真的不在了」。這個轉換習慣的過程很痛苦,卻不得不練習。因為唯有走出悲傷,才能看見故人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的美好,而他也會希望我們再度鼓起勇氣追尋幸福。 說再見,不難 可是永遠再也看不到對方的「再見」,卻很少人敢提起勇氣說。 詩人泰戈爾說:「死屬於生命,就如生也屬於生命一樣;舉足是在走路,正如落足也是在走路。」 請慢慢、慢慢地接受,死亡並不可怕,也不需要忌諱。 這23個練習,將以最溫柔的方式,陪伴著你面對永別。 總有一天,我們能笑著和最愛的人說再見。 【名家推薦】 專文推薦 ◎陳雅琳(三立新聞台總編輯) 真情推薦 ◎周希誠(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緩和病房主任、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 「萬物有始有終,人生亦然,智慧面對生命的告別,生命會因此更加成熟。」 ──胡志強、邵曉鈴(台中市市長、市長夫人) 「學會說再見,人生更圓滿。」 ──台大醫學院教授(邱泰源) 「生命的長度不是幸福的標準,學習付出與接受愛而無悔,才是通往幸福的必經途徑。」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死亡,很悲傷;而悲傷也會帶來巨大的勇氣,生命因而能繼續向前。」 ──張詩吟(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病房護理長)

目錄

【前言】練習迎接「最後的瞬間」 序章 凝視死亡,活在當下 重新認識「死亡」,能讓我們活得更好 生病的家人說「我好想死」,是真心的嗎? 因為生命有終點,瞭解「活著」多麼美好 學會放下內心的恐懼,笑著說再見 第一章 找到「活下去的力量」 01 生命的長度不是幸福的標準 02 反向思考「活著」,從終點望向現在 03 因為愛,練習開口談論「死亡」 04 寫下「臨終筆記」,給親人最後的贈禮 05 對你來說,什麼最重要? 06 用單純的減法,找出無可取代的事物 07 「一點點」就能感受幸福 08 不要輕易放棄對「美」的追求 第二章 一起走過幸福的最後一段路 09 不安,是害怕「被遺忘」 10 實現未了的願望,不留遺憾 11 關於那些「可以避免的死亡」 12 「維生治療、器官移植」只有自己能決定 13 在家過世,零距離面對死亡的準備 14 不要再對他說「加油!」 15 與他人打開心結,平穩走向終點 16 別忌諱與孩子分享「死亡」 17 說出真心話,重視家人間的溝通 第三章 寫給被留在世上的你 18 讓回憶成為止痛藥,追尋下一次幸福 19 允許自己哭吧,沒有人需要堅強 20 耐心等待,接受「悲傷的時差」 21 與悲傷共處,此時無聲勝有聲 22 為所愛之人免除「生活的不安」 23 和寵物永別,如同失去重要的家人

作者資料

堀繪里香

「日本醫療專員」(Medical Coordinator Japan)代表。護理師、急救員、醫療專員、立教第二舞臺大學兼任講師。「日本臨床死生學會」「腫瘤心理學學會」「東京生與死思考會」「日本醫學新聞工作者協會」會員。 在日本首都圈公立、大學、民營等各醫院(腦神經內科、外科、ICU、ER、精神科)擁有十數年護理師的工作經驗。之後,赴英留學,於大學專攻心理學。為了成為患者、家人與醫療工作者之間的「橋樑」,於二○○七年成立「日本醫療專員」。 近年為傳達正確的醫療資訊與知識,在電視、電影、小說、舞臺劇等各種媒體擔任醫療顧問,主要的作品有日劇《最強名醫》(朝日電視台)、電影《談判尤物》、小說《偶然事件——惡女們的手術刀》(講談社)等。

基本資料

作者:堀繪里香 譯者:賴庭筠 出版社:采實 書系:心視野 出版日期:2014-10-30 ISBN:9789865683252 城邦書號:A2050109 規格:平裝 / 單色 / 20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