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理想的簡單生活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法國銷售破40萬冊、日本銷售破20萬冊 ◆擁有英、美、韓、 日、歐洲數十國譯本 ◆掀起歐洲「簡單生活」運動狂潮的先驅經典著作 擁有的愈多,得到的愈少,只有簡單,才能帶來意義與美好。 這本書,是寫給覺得生活太沉重,希望能發揮自己更大潛能的人。 簡單,是與美相遇的過程,它能讓你的生活更優雅更具創造力。 曾在日本居住超過三十年的法國知名隨筆作家, 這本書是他在日本多年生活的經驗和思考、憧憬,和努力實踐的生活方式 和忙亂的你分享,簡單帶來的充實與美好。 每個人都應該追求自我的存在,打磨自己,你將光滑如卵石 ◎摒除身外物才能發現新世界,穿衣、吃飯等基本需求才能邁向更深層的境界。 ◎姿勢、器具、衣飾和舉止都是一種藝術。 ◎金錢是一種能量,如果把錢花在我們認為毫無價值的東西上,我們將失去能量。 ◎日常生活可以是一種儀式,上升到神聖的高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意義和美。 ◎用感覺豐富你的身體,用活力豐富你的心靈,而不是用物品豐富你的生活。 ◎少言寡語,不虛耗言詞,能為你帶來新的能量,並對人發生影響。 ◎幸福是身體和精神上每時每刻的操練,是不停歇的戰鬥。 ◎生命是一種藝術,不再強求時,你就達到了巔峰。 最重要的不是活著,而是活出美好。──柏拉圖,《克力同篇》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物質主義和極簡主義

1 過度的物質主義 
 擁有造成的負擔(具體和抽象意義的)
 住宅──少即是多,簡單就是豐富
 物品──只擁有絕對必需之物
 衣櫃──風格是思想的衣飾,而簡單是建立迷人風格的關鍵
2 極簡主義的益處
 時間──少浪費就是擁有更多,以及更好地利用
 金錢是我們的奴僕,不是我們的主人
3 倫理和審美
 美的需要求
 條理整潔的「少即是多」原則

第二章 身體
1 美麗與你
 建立自我風格
 用保養和睡眠解放你的身體
2 極簡主義保養方法
 皮膚、頭髮和指甲(趾甲)
 告別不完美之處
 遠離健身房
3 飲食在精不在多
 放縱飲食
 飲食有度,膾不厭細
 「清除體內垃圾」的營養學原則
 重新學習飢餓

第三章 精神
1 你的內在生態
 純潔你的精神
 控制你的精神
 凝神與靜思
2 其 他
 精簡聯絡人
 與人相處之道
 利他主義和清淨自處
3 打磨自己,光滑如卵石
 為改變做好準備
 閱讀和寫作
 鍛鍊和紀律
 節省你的能量
 結語

序跋


  

前言

  
  我從小就對外國的事物很好奇,因此朝著這個方向完成我的大學教育:十九歲時我在一所英國學校擔任法語助教,二十四歲前往美國密蘇里州一所大學任教。那時,我充分利用閒暇時間遊覽加拿大、墨西哥、中美洲,當然還有美國的大部分州。直到參觀聖法蘭西斯科附近一座「枯山水」時,我產生了探究這種美之源泉的強烈願望,便轉往日本旅行。這個國家對我有一種無以名狀的吸引力,於是我留在了這裡。
  
  生活在這些文化如此迥異的國家裡,我不斷思考和探尋什麼是「理想的生活方式」。我不斷地進行減法,逐漸明白,追求簡單才是既舒適又符合心意的理想生活方式。
  那麼,為什麼選擇日本呢?當別人得知我在日本生活了二十六年時,他們經常會這樣問我。所有和我一樣選擇在這個國家長居的人,都會這樣回答:熱愛和需求。在日本,我生活得很愜意,並且很喜歡每天早晨都有新發現的感覺。
  
  禪和其他有關日本的事物都讓我深深著迷:水墨畫、禪寺、花園、溫泉、廚藝、插花……剛到日本不久,我遇到一位水墨畫大師,之後的十年間,他不僅指導我學習水墨畫藝術,還教給我日本人的思考方式。接受生活的本來面貌,不要企圖解釋、分析或「剖析」一切。總而言之,「禪意地棲居」。
  
  我在日本一所佛教大學教授法語,因緣際會在名古屋的「愛知專門尼僧堂」接受啟蒙,這是一所專門培養比丘尼的禪寺。結束這裡的學習後,我深刻體認到,在十足現代化和「高科技」的外表下,日本人一直都浸潤在古代哲學中,甚至深入日常生活的枝微末節。
  
  在頻繁接觸日本文化後,我發現簡單是一種積極而令人感到充實的價值觀。
  
  古典時期哲學家、基督教神祕主義者、佛教徒和印度智者……他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遺餘力地向我們講述簡單的原則。簡單,讓生活擺脫令人精力分散和緊張不安的偏見、拘束及壓力,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問題的解決辦法。
  
  然而,簡單生活對於我來說,卻不是那麼簡單就能獲得!它更像是緩慢變身的最終結果,而且這樣的想法會愈來愈強烈:依賴更少,更能自由和放鬆地生活。當然,也會生活得更加細緻與優雅。我逐漸明白,放下的愈多,離不開的東西就愈少。最終,生活所需要的東西極少。因此,擁有愈少,就愈自由和綻放,這樣的信念在我內心根深柢固。但我也明白要隨時保持警惕之心:消費主義、身心兩方面的惰性,以及消極情緒的圈套,正窺伺著我們一絲一毫的放鬆。
  
  這本書的內容節錄自我在日本生活那些年的筆記,是我的經驗、閱讀、交往和思考的結果,它表達了我的理想、信念,以及我所憧憬和努力實踐的生活目標與方式。我一直珍藏和隨身攜帶這些筆記,用它來指點與提醒自己,有哪些地方是我可能忘記,甚或沒有實踐的。同時,也是為了在混亂的環境中,堅定自己的深刻信念。這些筆記現在仍能提供我寶貴的建議和訓練,我努力聽從這些建議,也根據我所遭遇困難的性質、需求和能力,來進行「小量」的自我訓練。
  
  現代女性有愈來愈多人意識到放縱和富足的危險,希望重新發現更簡單、更自然的生活中,所蘊含的快樂和益處。在消費社會日益強烈的誘惑前,她們尋求生活的意義,同時與時代保持和諧。
  
  這本書是為她們而寫的。
  
  我希望,她們透過這本書能具體領悟到,這種盡可能簡單但充實的生活藝術。

內文試閱

過度的物質主義(摘錄)
  在西方社會,我們不再懂得過簡單的生活,我們擁有過多物質財富,有過多選擇、過多誘惑、過多欲望和過多食物。

  我們揮霍一切,毀掉一切。我們使用免洗餐具、鋼筆、打火機、照相機……為了生產這些物品,水、空氣和大自然都被污染。

  唯有摒除這些身外物才能發現新世界,穿衣、吃飯和睡覺等基本需求才能邁向更深層的境界。

  簡單本身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不再擁有過多東西,你就能省出更多時間來關注自己的身體。一旦對自己的身體感覺良好,就能忘記肉體的存在,專注於精神發展,而使生命充滿意義。如此,你會感到更加幸福!

  簡單,就是擁有極少,把空間留給事物的本質。

  再者,簡單是美的,因為它隱藏著令人讚歎的神妙。

【時間:少浪費就是擁有更多,以及更好地利用】

  今天,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每一天是唯一真正屬於我們的東西。我們的生命就是今天,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時間是神聖的禮物,如果我們不能抓住現在的光陰,同樣也無法抓住虛幻的未來。

  但最重要的不是擁有時間,而是不虛度光陰。

  小憩一番
  「生而無息。」——孔子

  去度假吧。安排一個連休三天的假期,躲到一處安靜的地方,遠離媒體、喧囂和任何可能令人感到焦慮的事情。尋覓一個管三餐、適宜隱身凝思的休憩之所。

  去打聽並蒐集一些適合解放你各種心緒的地方的資訊,這是為了有一天,當你感到倦怠、甚至沒有精力時,可以決定進行一次對你頗有裨益的旅行。

  當你踏上這次旅程時,別帶太多東西:過多的行李會毀掉旅行和房間的單純樸素。一套換洗衣物、一付牙膏牙刷、一枝筆、一本小冊子,如此而已。別為身外之物徒增煩惱。很多時候,我們為自己所擁有的身外物傾注了過多的擔憂和關切,為了遠遠地拋開它們,也應該去度假。

  你也可以偶爾起個大早,在一家咖啡館愜意地吃早餐,或者準備一次野餐,去看看落日。

  不時「變換速度」,可以讓你不至於在庸常事務中愈陷愈深,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每一刻。

  讓生活變得簡單,可以獲得更多精力:這樣就能更好地面對人與事。輕裝上陣,此刻就充滿熱情;我們得以欣賞周圍的一切:要做的事少了,就有了更多時間來思考、夢想和享受悠閒。學習一整天待在家裡閱讀詩歌、烹飪、燃香、喝一杯好葡萄酒,並欣賞月亮。減少家務,並培養你的創造性,保養身體,並維持你的精神。

  慵懶的樂趣

  慵懶並不易得,它不是委靡不振。它應該得到欣賞、品味,被當作天賜的禮物,有點像是偷得的光陰。

  沒有事務纏身,慵懶便顯得可貴。這個世界上我們要關心的事情太多,我們要學會擺脫纏身事物,重新發現悠閒時光。

  太多的人被所謂的熱情牽著鼻子走,但實際上那只是一種被動。他們竭力逃避自己,但最高形式的主動,就是「停下來」審視自己的閱歷和實質之時。

  只有獲得了內心的自由和獨立,才具有這種主動性。

  讓感覺保持清醒

  學會讓生活充滿精神之光,是佛教、道教和瑜伽的基礎;這些哲學思想表現在很多思想家和藝術家的作品中,如愛默生、梭羅、惠特曼和美國納瓦荷印第安人……

  這種態度開啟了無限創造力、學識、決心和智慧的大門。要活得充實,必須完全喚醒自由和開放精神。

  禪宗的關鍵在於,盡量輕鬆地僅做一件事。無論是聽音樂、閱讀,還是觀看風景,都要集中精力。如果活在當下,就不會感到疲倦:多數時候,人們煩心的是即將要做的事,而不是正在做的事。正因為如此,懶惰的人往往情緒低落。無所事事會減緩新陳代謝並降低血壓,這在今日已經得到證明。

  把重複性工作當作集中精神的訓練

  值得擔憂的不是未來,而是悄悄溜走的現在。

  這就需要鍛鍊注意力和排除雜念的能力。只有此刻的活動才有意義,慢慢把精力集中在「這裡」和「現在」上面。能夠改變一段時光的品質,是非常可貴的天賦。正如我們身上每一個細胞都含有所有細胞的基因,一段時光也是所有時光的折射。

  時刻準備面對意外

  在禪宗寺院中,僧侶們每天晚上會集體討論第二天的早餐。他們認為任何事都應該事先考慮好,即使我們此時正在做的事情也應該具有某種意圖。

  為任何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好準備,這樣會感到更加平靜:好友的不期而至、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或者最後時刻發出的邀請!這是充實地活在當下的最好方式。

  我聽說過一個日本女人的故事,她得了一種病,隨時可能住院。在二十年時間裡,這個女人每天晚上都做好出行的準備,做好第二天的飯、把衣物熨平疊好、做完家務、把她的小旅行包放在客廳,然後才去睡覺。她最要緊的念頭,是她的離去不會對家人造成一丁點的擾亂:這就是她盡量平靜地接受自己命運的方式。

  適宜的時候做適宜的事情

  「在我過生日時,請送我一只漂亮的巴卡拉水晶或萊儷水晶做的香檳酒杯,一只就夠了。我不想擁有什麼,也不想為它們費心勞力,只希望當我需要時,它們就在那裡。你只需要挑選一串漂亮的珍珠項鍊,告訴你的朋友,你不想要保存時間比泰廷爵香檳酒或紫薔薇花束更長的禮物。我不想要什麼東西,我只想擁有時光。」——某美國女演員

  ‧每天散步半小時。
  ‧中午能抽出時間就午休一下,即使只是在辦公室小憩五分鐘。
  ‧翻看一下你最喜歡的照片集。它展現了你如梭歲月的一個個片段,那些塑造你、改變你、愛你的人和地方。看著照片,彷彿重新找到了自己。
  ‧每天花十五分鐘進行一項對你而言非常重要的計畫(閱讀某個作者的書、籌備一次旅行、撰寫家譜等)。
  ‧一次只做一件事。
  ‧學會得體而堅決地拒絕別人。
  ‧從容不迫地接聽電話。
  ‧放慢生活節奏,減少工作量,拒絕加班,如果有可能請把工作改為兼職。
  ‧改變一下常規(如果平常喝咖啡,這次就喝茶,下班回家時走另外一條路等)。
  ‧別擁有太多東西。
  ‧根據日曆安排家務。
  ‧一次購足一個星期需要的東西。
  ‧把辦公桌上積壓的文件一掃而空,只留下需立即處理的文件。如果桌上永遠堆積一堆資料檔案,不斷提醒你還有哪些事情待做,這會造成緊張和不安。
  ‧盡快回覆郵件,完成工作不要留尾巴。

  【金錢是我們的奴僕,不是我們的主人】

  金錢就是能量

  「為節約而創造,是臻於至善的燃料。」——愛默生

  生活如此複雜,是因為我們沒有擺正金錢的位置。我們應努力理解它對生活各方面的影響。思考金錢與自然、思想、快樂、自尊、居住、環境、朋友、社會等的關係,金錢與所有這些都脫不了關係。

  金錢是一種力量:它塑造了我們的生活,不管我們是否想要這種生活。血液在體內平緩地流動,這說明我們身體健康;金錢在生活中自由地流通,這說明我們在經濟上是健康的。

  當然,如果由於收入窘迫而精打細算,就有些麻煩了。但我們是否懂得合理使用金錢呢?比如,與購買加工食品相比,買幾把新鮮蔬菜、一點點肉和魚,更適合我們的味蕾、健康和錢包。

  金錢是一種能量,我們卻把它白白地浪費了,這是因為我們不能好好控制衝動,因而缺乏清晰的頭腦。

  每個人對金錢都有一套獨特的看法,這涉及我們自己的能量,易於滿足,是維持這種能量的最好方法之一。如果把錢花在我們認為毫無價值的東西上,我們將失去能量。

  讓金錢成為你的奴隸

  你是否計算過,從小時候收到的第一枚硬幣開始,總共有多少錢財從你的手指間流走?而你今天又擁有多少?

  我們在無用的東西和短暫的快樂上浪費了太多錢。讓我們捉襟見肘的,不是深思熟慮的大筆投資,而是今天統統記不起來的小花費。所謂浪費,就是離開餐廳時肚子鼓脹、疲憊,還有一筆讓人快樂不起來的帳單。所謂浪費,就是想到一件自己做過的事就悔之不及,例如,買了件一洗就掉色縮水的套頭衫,或是讓人躺著不舒服的劣質床單。

  相反地,力行節約、避免超出能力亂花錢,是一種積極的選擇,因為它會帶來安全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安全—從容—儲蓄」計畫。減少自己的需求至嚴格必需的範圍,是實現這個計畫的最穩妥辦法。

  可以把錢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用於維持節約簡樸的生活,餘裕的第二部分用於實現「有錢人的夢想」。

  節約是為了減少未來工作,而不是為了花錢。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讓人變得積極和更加幸福,因為他對未來生活的擔心減少了。

  讓金錢成為你的奴隸,而不是你的主人。永遠不要在金錢上依附任何人,不要陷入舉債度日的惡性循環。花費永遠不要超過收入,每個月做一些小投資。這些似乎很容易做到,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負債累累,痛苦地過著他們承受不起的生活呢?

  雜亂無章的代價

  雜亂無章的代價是,生活中有太多我們根本不需要的東西:從櫃子或儲物箱底下翻出來時,我們甚至不記得有這件東西,或者它就礙手礙腳地放在我們用得著的東西旁邊。

  很多東西不值得留著。為一所塞滿無用物品的房子支付保險,抽出時間擦洗、除鏽、除塵,讓那些過時的物品「煥然一新」,是在揮霍時間和精力。有很多更加充實的生活方式等著你,比如旅遊、閱讀、學習某一學科知識、鍛鍊身體、步行、烹飪,即使只是小憩或對著風景發呆。

  雜亂無章也會讓人常常重複擁有同一樣東西,愚蠢地作繭自縛。

  極少有人懂得金錢的價值並嚴肅地對待它,金錢首先應被當作生活運轉的潤滑劑。

  管理和簡化帳目,掌握自己的生活

  記錄你所有收入和支出,這有助於你採取更多節約措施,將你的財務狀況管理得更好,讓你的生活簡單化。大多數的財務管理問題源於未經考慮的支出,而非不受控制的欲望。例如,試著計算你的美食消費、你為了減少因美食所帶來的體重而在瘦身產品上的支出、看牙醫的帳單、因為臉色不好而做的皮膚護理……要訓練自己,對自己已擁有的和能夠支出多少,做到清楚明白。你必須做到推遲購買一件心儀已久、但現在對你來說太貴的大衣。記錄每一筆支出,能幫助你不再輕率浪費自己的辛苦所得。

  只保留一個銀行帳戶、一到兩張信用卡。

  每個月抽出兩次時間,坐在餐桌前,在醇香咖啡和音樂的陪伴下,計算你的帳目。鄭重其事地整理發票、記錄每筆消費金額,保持心平氣和,不要抱怨這是件苦差事。要把你的財務狀況摸得一清二楚。

  除非是購買公寓或房屋這樣的大項商品,否則盡量避免借貸和分期付款。只能在緊急情況下使用信用卡,一旦你使用信用卡,必然要多花錢,銀行事務其實也是一種商業形式。

  【美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身無分文,
  只剩兩塊麵包,
  那麼賣掉一塊麵包,用這最後幾毛錢
  買一束風信子,充實你的心靈!
  ——波斯詩歌

  日本人始終奉行極簡主義,但他們的極簡主義離不開美。一百年前,即使最低賤的家庭也堪為潔淨的表率,而且每個人都懂得作詩和插花藝術,能烹製精緻美味的飲食。

  禪不僅是宗教,它首先是倫理。對決意奉行極簡主義的人而言,禪可成為榜樣。

  我們在內心深處都需要條理。禪使我們擺脫各種惶惑,包括物質和身體上的。禪教導我們,愈簡單的東西愈強大。

  聆聽音樂,觸摸柔軟之物,嗅聞玫瑰香氣……這些都自然地吸引著我們,給我們活力和快樂。

  幸福需要各種形式的美,我們人類的需求比理智的要求稍多一點點。我們的心靈需要美,就像我們的身體需要空氣、水和食物。得不到美,我們會變得憂傷、失落,甚至會發瘋。

  美需要凝神欣賞,且會讓人無法自拔。莎士比亞、巴哈、小津安二郎……讓我們徑直與生命觸碰。

  美學和倫理互相聯繫,日本人用美來延續對生活的熱愛。

  真正的奢華存在於居室內,自然得讓人視若無睹:散發皮革氣味的沙發、喀什米爾花格子毛毯、水晶杯、白色亞麻桌布、樸實無華的隔熱白瓷盤、高品質的埃及棉厚毛巾、沒有任何裝飾品但有個能在冬天燃燒木頭取暖的爐子、一束不惹眼的鮮花、隔壁花園裡採摘的新鮮蔬菜……

  生活得優雅而完美

  帶著格調做事讓生活變得無限豐富。所謂格調,就是:吃早餐前梳梳頭髮;就餐時放一點輕音樂;盡量避免使用塑膠和聚乙烯製品;每天使用銀餐具,而不是只在客人到訪時才用。

  二十世紀三○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金錢比不上格調重要。因為差不多所有家庭都一貧如洗,顯出各個家庭高下之別的不再是金錢,而是談吐、教養、文法、道德觀和對好東西的品味。人們每天都在使用自己所擁有的最漂亮的物品,都在餐桌上擺一束花。生活中總是可以做得更完美些,尤其細節實在是太重要了。盡善盡美的細節使我們平和安靜,透過細節,我們關注更重要的事物。如果細節被忽視,它們會像小蟲子一樣叮咬得我們不舒服。

  格調和細節幫助我們不斷超越。

  美,是生命之所以有意義的少數原因之一。創造美好生活是最高使命。正是在整齊和潔淨這些細節裡,美浮現出來並支撐和哺育著我們。

  當我們把周圍一切變得井井有序,同時也把自己變得井井有序。清空一個塞滿雜物的抽屜,或是整理一個櫥櫃,每一個整理和簡化的想法都讓我們堅信,生命中有些事是能夠被我們牢牢把握的。

作者資料

多明妮克‧洛羅(Dominique Loreau)

法國知名隨筆作家。 巴黎索邦大學英美文學碩士,曾任教美國密蘇里大學及日本的佛教大學。旅居日本三十餘年,並學習水墨畫及曹洞禪宗,現在大部分的時間周遊世界各國,思考各宗教、哲學和文化團體的觀點,以對自我的理解為基礎,發展並實踐個人對人生的信條。她認為,最重要的價值觀是美、自由和和諧。著書多數,在歐洲及世界各國都有暢銷記錄。

基本資料

作者:多明妮克‧洛羅(Dominique Loreau) 譯者:張之簡 出版社:如果出版 書系:Mind 出版日期:2014-04-08 ISBN:9789866006548 城邦書號:A9200053 規格:平裝 / 單色 / 288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