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7月會員日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其他藝術
穿越時空的美術課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除了水彩、素描之外,想要更深入認識中國水墨、書法藝術嗎? 想設計有趣又別出心裁的美術課程,不再一成不變嗎? 想更深入了解故宮博物院中各種文物的故事嗎? 作者黃志民、石麗蓉老師深感現在孩子對中國歷史及文物的陌生,於是精心設計深受家長、學生喜愛的美術課程。 如今,將課程內容結集成書,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孩子親近中國美術,更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 跟著小古、小今,穿越時空玩美術!     【精采內容】 小古、小今是誰呢?他們是作者一手創造的漫畫角色。小古愛歷史,小今迷科技,兩人在漫畫中帶著大家跨越古今,回到遠古傳說的場景,看盤古怎麼開天闢地!從岩畫解開史前生活祕密,了解各個朝代服飾的演變,帶著大家一邊探索歷史,一邊輕鬆玩美術。 青銅器上面總有奇奇怪怪的紋樣和文字,這些紋樣和文字蘊藏了什麼秘密呢?一塊小小的玉,為什麼會引發了戰爭?故宮國寶「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又是如何雕刻出來的?發明毛筆的人,不是蒙恬 那又是誰?為什麼節慶時要舞「龍」,而不是舞「貓」或舞「牛」呢?讓小古、小今來告訴你! 隨手可得的創作素材化為教學內容,輕鬆自在玩美術! .誰說畫畫一定要畫在「紙」上?大地彩繪把操場、空地變畫布! .編織不一定要用棉線或絲線,用紙條也可以編織出美麗的花紋。 .「模範生」大家都知道,但製作銅器的「模」和「範」是什麼呢? .跟著老師一起玩拓印,玻璃、門把、藤椅上都能找到各種奇妙的拓印圖案。 .雕刻不是只能用木頭、玉器或石頭,試試用水晶肥皂玩雕刻的樂趣。 .畫畫一定要用筆嗎?家裡不用的菜瓜布、錫箔紙,也可以變成畫筆來塗鴉。 .用珍珠板製作媲美專業級的版畫,還能將作品複製成卡片、月曆和更多人分享。 收藏作品、延伸活動,親子攜手玩美術! 【本書特色】 ◎跨時間:全書分為七大單元,以漫畫介紹跨越遠古到現代的工藝、美術和文化發展。 ◎跨媒介:引導學童體驗岩畫、編織、陶土、拓畫、雕刻、版畫等美勞課程。 ◎超多練習:每一單元皆設計「我的作品」,珍藏個人作品最方便。 ◎超多好評:書中節錄多位上過課程的家長、學生專文分享心得,保證推薦! ◎超實用:所有活動取材自作者教學實例及學生作品展示,老師設計課程更容易。 ◎超貼心:「親師會客室」提供老師、家長進行課程的小撇步,延伸學習資源。 【好評推薦】 「參加美術班後,每週三成了廣祥最期待的日子,『原來畫畫不是只有在紙上而已,所有隨手可得的東西都可以作為材料喔!』『我今天用粉筆在操場上畫了一幅超大的作品……』看著兒子一邊大口扒飯,一邊眉飛色舞地描述他上美術課的情形,心裡不僅替他高興,也感謝黃老師和石老師,他們不只教授廣祥繪畫的技巧,還給他欣賞美的眼睛。」 ——廣祥媽媽 「看完黃老師的漫畫稿,不得不佩服黃老師的巧思。竟可想到用漫畫的方式來詮釋中國美術嚴謹艱澀的課程。小古和小今兩個角色幽默詼諧的對話,真是一本充滿童趣幽默又富有知識的好書。」 ——依可媽媽 「我很喜歡神話故事,尤其是祖先創造天地的故事,我做的作品是『女媧造人』,我很喜歡那一天的故事。我覺得畫岩畫很有趣,因為好像回到遠古時代,沒有筆和紙的世界,岩畫讓我們知道原來不一定需要紙和筆,才能畫出一幅畫!」 ——劉語彤小朋友 「我最喜歡『奇玉記』那堂課,因為讓我知道了很多和『玉』相關的成語,也明白『玉』是那麼珍貴。還有做『皂雕』時要注意很多細節,一不小心就會出錯;以前的人雕玉這麼硬的東西,卻可以雕得那麼美,真是不容易啊!」 ——高嘉琳小朋友 「我覺得『我是服裝設計師』單元的漫畫最好玩,因為一開始就是奇形怪狀的衣服當開場,有仿樹的『樹裝』,掛滿章魚的『章魚裝』、滿是肉片的香腸肉片裝……等,小古都快暈倒了!接著,再從毛毛人開始,用有趣、令人發笑的故事介紹新石器時代、嫘祖、周朝……到現代,一看就上癮。」 ——陳雨駱小朋友

目錄

◎作者想說:為什麼設計讓孩子親近中國文化、藝術的美術課……
◎讀者想說:美術課好好玩,因為……

◎單元1:開天闢地創神話
◎單元2:妝點大地玩塗鴉
◎單元3:我是服裝設計師
◎單元4:青銅器的祕 密
◎單元5:奇「玉」記
◎單元6:超級「筆一筆」
◎單元7:龍的傳人

序跋

為什麼設計 讓孩子親近中國文化、藝術的 美術課程……


  記得小時候,偶爾跟著大人們到臺北參觀有名的「故宮博物院」,穿梭在高高的展示臺,和冷冷的玻璃櫃之間。

   對於躺在玻璃後方那些安安靜靜的陳舊古物,卻絲毫提不起興趣,感到枯燥無聊的我們,只覺得時間好漫長,腳好痠。

  長大後,走入了美術的領域,看到許多學藝術的年輕人,留法、留美、留西班牙…… 學回歐美的寫實派、印象派、表現派、抽象派……

  然後,大師的作品來臺展覽啦!大家排著長長的隊伍去朝聖,莫內、梵谷、畢卡索、馬諦斯的名字,連小學生都朗朗上口了,好像我們的藝術教育忽然被提昇了。

  但是,在學校裡,書法課悄悄不見了。一不小心就被占用的「美術課」, 也大多以鉛筆、彩色筆、蠟筆、水彩等西方素材為創作主流。

  我們許多孩子,不知如何拿毛筆,不知如何欣賞水墨畫,手機、電腦裡的畫面成為他們最孰悉的視覺經驗。年輕人「哈日」、「哈韓」,就是不「哈」我們自己。

  忙碌而迷失的眼睛,忙著搜索別人櫥窗內的五光十色,卻不知道(或忘記了)自家的衣櫥裡,有多少美麗豐富的珍寶。

  於是,我們一直在想,怎麼樣讓我們的孩子(和大人),可以看到我們自己的寶貝有多美,可以知道我們擁有的東西多麼珍貴。

  有趣的神話傳說、樸拙的岩畫、厚重的青銅器、溫潤吉祥的玉、巧妙的毛筆、神秘的龍圖騰……

   我們從浩瀚的歷史文化中,擷取元素。深究、淺化、趣味化,我們想架起一道橋梁,接引孩子們,走到這些美麗的文物面前,近距離、興味盎然的欣賞它們、了解它們。

  我們轉化、設計、開發,成為一堂堂的兒童美術課程,讓孩子透過動手玩耍、創作,體驗這些優美文物產出的過程,和它們做朋友,甚至愛上它們。

  現在,我們把這個過程整理成書,希望讓更多孩子得到這樣的經驗,能夠有機會一親自己幾千年優美文化的芳澤,當他站在世界舞臺的那一天, 知道他可以以何為榮。

作者資料

黃志民

在雨多的宜蘭出生,在風強的新竹求學,在有風有雨的新店山區任教,服務三十年至退休。五十一歲開始出書,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畫畫、教書、作書,出去演講和大家分享。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很珍惜這樣的福分。繪本作品有《阿里愛動物》、《魯班與阿奇》、《吹牛》和《最美好的禮物》。

石麗蓉

1962年生於基隆的宜蘭人,新竹師專美術科、師大美術系畢業。當了25年國中小老師,現在乖乖在家買菜、煮飯;和幾位愛畫畫的朋友分享畫畫的快樂;和我的人生夥伴一起帶著孩子們玩藝術。希望能以上天賦予的禮物,為這多風多雨的世界,添一點溫暖的陽光與美麗的色彩。繪本作品有《我不要打針》、《小黑猴》。

基本資料

作者:黃志民石麗蓉 出版社:遠足文化 書系:玩藝課 出版日期:2013-05-03 ISBN:9789865863050 城邦書號:A6800380 規格:平裝 / 全彩 / 128頁 / 21cm×29.7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