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如何好好告別生命:《斷食善終》3,一百九十個台灣個案接觸經驗、十八個故事分享,斷食自然往生的執行步驟與觀念釐清,臨終者最需要的善終指引
-
慈悲枯竭:我撐不住了,還能繼續幫人嗎?助人者的自我修復指南
-
心理學的40堂公開課:探索複雜的人性隱微,解密人類行為模式與思維形塑的科學之路
-
走在推廣善終的路上:國內外先行者與他們的創見,「增進醫學知識、提升死亡識能」的最佳指引(《斷食善終4》)
-
多巴胺國度實踐篇: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的實務指南
-
健全的社會:佛洛姆從人本主義出發,勾勒人類真正的理想生活
-
拿起筆開始寫,你的人生就會改變 (暢銷改版)
-
放下一點點也可以,不執著的活法:你放下的,終將以更好的樣子回到你身邊
-
從低谷突破:40年精神科權威史塔茲的療癒之道
-
初心不退──活出生命的影響力
內容簡介
★可以清貧,也可以清富。一種有錢沒錢都自在的生活美學練習。
★《不思考的練習》作者最清新力作!
日本人氣僧侶小池龍之介,提倡「富足的清貧生活」,
分享「不為錢所役」「不為錢所困」……真正有感的幸福生活方式,
讓每個人都快樂體悟:「沒有,其實是一件令人心情大好的美事!」
◎冰箱裡放著買壽司附的醬油包與芥末、櫃子收著沒在穿的舊洋裝……覺得「可惜」,是我們囤積物品最大的藉口。
◎東西越多,心裡的某個角落就會經常想到那些東西,這樣會吃掉心的記憶體,思考也會蒙上了一層迷霧。
◎比起欲望得到滿足,我們更眷戀這個追求的過程。錯把刺激當快樂,會落入永遠無法幸福的體系裡。
◎「買了這個,就不能買那個了。」這種小氣吝嗇、斤斤計較的心情,會使我們的自尊心受傷,遠離幸福。
◎戒掉「看到東西不錯,就立刻確認價錢」的習慣,就能趕走妨礙幸福購物的雜音。價錢只要在最終判斷時確認即可。
◎只要抱持長久使用的決心,即便有點貴,也應該購買優質物品,投資優質物品的產業。
「如果你期待這本書給你『雖然我現在很窮,不過這樣就好。就照現在這樣活下去……』的想法,那麼很遺憾的,這本書可能無法滿足你的期待。取而代之,如果是為了擺脫圍繞著擁有金錢、擁有物品,以及使用金錢所產生的心靈雜訊,進而得到心靈的自由,或是為了得到幸福而探究花錢的方式,那麼我確信,這本書一定對你有幫助。金錢原本的目的,就是得到幸福。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得到幸福而追求金錢,不是追求金錢本身吧。」
-小池龍之介
作者資料
小池龍之介
1978年生,山口縣人。月讀寺(位於東京都世田谷區)住持、正現寺(位於山口縣)副住持。東京大學教養學院畢業。2003年架設「家出空間」網站,2003年至2007年間,開設一家兼具寺宇和咖啡館功能的「iede café」。之後,他一面修行,一面在月讀寺和新宿朝日文化中心等處,指導一般民眾坐禪。 著作有《從『自己』得到自由的沉默入門》、《偽善入門》、《佛教對人心理學讀本》、《煩惱free的工作方式》、《煩惱歸零練習帖》、《淨化「自己」坐禪入門》、《解開戀愛與結婚咒縛的練習帖》、《閱讀清空煩惱的「人生對談」》。 家出空間:http://iede.cc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