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實證醫學 完整解析】糖尿病緩解心法:從減藥到停藥!肉菜冷飯定時定量飲食,讓你穩血糖、降三高、減體重!
-
腎臟超圖解:慢性發炎、免疫失調、腎病變,權威名醫教你看懂腎臟求救訊號,立即提升腎功能
-
腦能量: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是大腦的代謝疾病!粒線體失調如何導致憂鬱、焦慮、強迫症、ADHD和其他障礙,揭示飲食治療新契機,重獲心理韌性
-
耐用百年好心臟:名醫教您逆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健康生活
-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擺脫插管與延命,不讓自己與家人受苦的尊嚴善終
-
為何睡不好?原來問題在大腦!神經科醫師教您睡對、睡熟、睡飽、睡好,讓大腦不生病、提升腦力與免疫力、身心不焦慮!
-
《走近中醫》【探索健康20週年暢銷紀念版】
-
消脂肪肝、抗四高 最強半醣飲食&7分鐘間歇運動
-
過敏:從成因、診斷、醫療到社會環境,認識當代最大流行病
-
退化性關節炎診治照護全書:51堂速懂膝關節炎&髖關節炎預防與治療的健康課程
內容簡介
第一冊:
同步一起走:精神病院護理長45年的照護筆記
台灣護理界第一本以自然療癒為主的真實記錄!
也是全台第一間生態醫院孕育誕生的忠實歷程!
鳥語花香的象山腳下,有間不一樣的精神病院,
不僅透過生態與自然體驗提供多元的治癒環境,
更陪伴患者在精神復健中,同步一起重返社會。
這裡承載許多人生故事,更療癒了受傷的靈魂。
.綠色照護(green care)
所謂的綠色照護是針對身心障礙、精神疾患等不同對象,透過動植物、森林、景觀等大自然元素,進行休閒或工作相關的活動,促進其身、心、靈健康,如動物輔助治療、園藝治療、自然體驗等。
精神疾病多數是慢性病,照護者的存在不是為病患消除疾病,
而是引導病患認識、進而接受疾病,與疾病共存,帶病生活。
透過自然體驗等綠色照護,提供精神復健者多元的療癒環境,
作者在精神醫療現場45年,以自然生態溫柔守護受傷的心靈。
■透過為68隻毛毛蟲搬家而自然地觸碰到有攻擊傾向的自閉症青少年,與他建立關係,並藉由觀察、畫領角鴞,來安撫激躁情緒,化解暴力行為的出現。
■設計引導固執的亞斯伯格症青少年以照顧玉蘭花替代不被祝福的苦戀,健康地疏導其暴力行為,化解全校師生對他的恐懼。
■透過人面蜘蛛,將瞧不起精神病友的懼學症青少女帶入團體,進而接受精神
復健,直至高職畢業。
■營造療癒森林讓銀髮族的里民,在三年的嚴峻疫情期間有地方可安身、安心。
在療癒中相見!各界感動推薦!
碧凰將生態帶入醫院,透過觀察親近萬物的生滅,讓病人體會存在與失落的本然,讓自然的力量安撫受傷的心靈,喚起生存動力。
—— 汪淑媛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這本書是碧凰在又一村的定點觀察成果及參與團體生命轉折的具體描繪。
——許中光 自然工作者
她是用生態療癒心靈的體驗者、實踐者、先行者,更是本土精神醫療史與自然心靈療癒的記錄者與見證者。
——陳俊霖 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主任
我喜歡她創意的照護方式,透過綠色照護輔助療法與生態活動,重建這些病人與自我、他人、環境及至高者間的關係。這本書是精神科照護與靈性護理的典範之書。
——高美玲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
透過阿長的分享,相信大家能更加瞭解同理精神障礙的朋友,也能成為醫護人員身後的守護力量。
——游竹萍 臺北市勞動局副局長
感動推薦
汪淑媛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許中光 自然工作者
陳俊霖 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主任、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監事
高美玲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
游竹萍 臺北市勞動局副局長
許正典 臺安醫院身心心智科暨景美醫院精神科主任
林希陶 高雄市立成功特殊教育學校 臨床心理師
誰需要這本書:
.精神疾病患者與家屬
.精神疾病相關醫療照護人員
.關心精神照護相關議題的讀者
精神疾病依據嚴重程度可分為:
嚴重型精神病:一般指思覺失調症、妄想症、躁鬱症、情感性思覺失調症及重度憂鬱症……等。
精神官能症:包括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畏懼症、強迫症、慮病症……等。
第二冊
圖解憂鬱症完全指南﹝修訂版﹞
任何一位現代人都是「憂鬱症」的候選人,
千萬不要以為「大概是因為疲勞才會鬱悶」而置之不理!
★本書曾榮獲衛生福利部中老人健康類健康好書推介獎!★
憂鬱症是種較隱晦不明的疾病,病人深以為苦且常以為肇因於自己意志不堅或韌性不夠而被壓力擊垮,故不敢向外訴說/求助。家人也常陷在無知、無望及憤怒的複雜情緒中,甚至常懷疑他/她「真的生病了嗎?」「還是無病呻吟呢?」
無論是患者本人或周遭的人,都很難覺察到憂鬱症。憂鬱症的源頭雖然是壓力,但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功能失調,被認為是得病的直接原因。這是腦部多種病變中之一種,很廣泛的發生在人群間。預估在台灣約有數十萬人為此所苦,然因其疾病/病因/病理均屬微細的分子層次,常規儀器之檢查不易發現異常,故一般民眾理解更不易。本書用很淺顯易懂的文字,再加上生動活潑的圖解,讓讀者能在無負擔的狀況下快速吸收與憂鬱症相關之醫學知識。
本書從「憂鬱症就是這種疾病」開始介紹,並將得了憂鬱症,會出現哪些症狀、該如何選擇好醫師的方法和治療的基礎知識、該如何治療憂鬱症、家人應如何支持、以及擺脫憂鬱的壓力管理法……等都提供深入淺出的說明建議,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讓患者與患者的家屬都能輕鬆閱讀!
憂鬱症不是孤獨的病,家人朋友和醫師的支持就是最好的藥!
休養、藥物療法、心理治療是憂鬱症3大基本治療缺一不可,
憂鬱症治療期長且容易復發,支持和信任的陪伴就更加重要!
對罹病者的建議:
要有「想醫好」的意願,也要相信「一定會醫好」!
可能罹患憂鬱症的症狀:
‧嘆氣次數增加,早上的作息打亂
‧感覺不到喜悅,對事情失去興趣
‧變得食慾不振,睡眠品質並不好
‧沒有活動卻疲憊不堪,心不在焉
‧覺得自己很沒用,想法負面悲觀 ……等
★患者本人可以這樣做……
‧了解憂鬱症並藉助專科醫師的力量,不要獨自煩惱。
‧遠離壓力源,充分休息,恢復身心的能量。
‧服藥消除憂鬱等精神症狀、改善失眠等生理症狀。
‧抱持著不著急、不躁進、和藥交往的心態很重要。
‧透過心理治療正確認識病況,找出對付壓力的方法。
★患者家人可以這樣做……
‧讓患者自覺到生病,給予溫暖支持,但不說鼓勵的話。
‧專心聽患者說話,不要催促、批評或叱責,造成患者壓力。
‧制止患者決定大事,沒有食慾也不要勉強患者進食。
‧不宜過度照顧患者,也不要勉強邀約患者做不想做的事。
‧成為家人和醫師的橋樑,加深信任關係,提高治療效果。
◎憂鬱症自我檢測
憂鬱症是因為比別人加倍努力,心才生病了!
回顧過去1星期,自己心理及生理狀態,
符合愈多項目且頻率愈高,憂鬱度愈高!
‧心情鬱悶、憂鬱
‧一點點小事就哭或想哭
‧晚上經常睡不著
‧早上心情不好
‧沒有食慾、瘦了
‧總覺得容易疲倦
‧情緒不能平靜下來
‧對工作或熟悉的事不能如往常般處理
‧對事情猶豫不決,不能決斷
‧不滿於現狀,對將來不抱希望
◎本書特色
‧ 內附兒童與成年人憂鬱症自我評量表,可初步自我檢測。
‧ 融合醫學知識,配合圖解,簡明易懂,認識憂鬱症。
‧ 清楚介紹用藥的種類,提供選擇好醫生的方法。
‧ 細心分析治療基礎知識,貼心叮嚀家屬注意事項。
延伸內容
推薦序1
汪淑媛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召喚萬物眾生,守護受傷的心靈
與碧凰相識於台北懷仁全人發展中心的「歐曼讀夢團體」初階課程,她帶來一個夢,邀請團體傾聽閱讀。我依照歐曼設計的小團體讀夢工作方法,運用眾人智慧,逐步解開夢境隱喻。透過夢,知悉她獨特的助人專業生涯與生命經歷,我知道她是位護理長,正面臨退休與否的兩難,但不知道她在哪裡工作。當我聽到她在以藥物為治療主流的精神醫療領域,互補性地以人文視角創造各種療癒方法協助患者,將治療時間拉長,空間擴大,全方位地改善病人所處的社會與生態環境,而且歷經數十年努力不改初衷,讓我相當震撼與感動,請她務必將這些珍貴的經驗故事寫下來。
寫不僅是經驗傳承貢獻社會,對於書寫者更是自我重塑再造。正在投入實務工作的時刻,目光聚焦於任務的達成,沒什麼時間或許也沒有多餘能量看見自己的內在世界起伏與多元豐富的悲歡感受,唯有重返觀照過去並以文字慢慢刻印,才能更貼近看見層疊交織的自我,無論是專業經驗的詮釋或個人的自我認同,都會有新的洞見。
碧凰果真是行動派,退休後積極整理書寫,也陸續參加我的讀夢團體,並耕耘自己的生態農場,多元並進,與她在職場上一樣衝勁十足。不久收到她寄來的電子信件邀請我為新書寫推薦文,當時我正在紐約閉關休假,婉拒所有工作邀約,也暫時隔離教學與實務工作,然而讀完她的信相當感動歡喜,她做到了,雖然寫序是有壓力的,卻又覺得榮幸義不容辭,也好奇她的實戰過程,想先睹為快,就立刻回信應允。
我雖然在大學有開授心理衛 生相關課程,但說的總是比做的多,不夠踏實,讀她的臨床實務經驗給我許多學習與啟發。從個案的自我敘事,我看見了與理論相映的實例。例如一位個案的母親要他在法庭上做證父親惡意遺棄,他寫說:「我想,因為必須上法庭的緣故,我是真的病了--夜裡睡不著覺,耳朵裡老是聽到小狗的叫聲。」不捨父親的少年陷入父母衝突必須選邊的兩難,與其上法庭作證不如讓自己生病瘋狂。生病是逃避痛苦現實的選項,這理論佛洛伊德早已提出,但過了一個多世紀,距離維也納幾千哩外的台灣社會仍然有實例,見證人類內在心靈的普同性。
又譬如,有位青少年住民寫說:「我從來不提寄養家庭的事。不過,我敢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孩子願意住到一個陌生的家。」讀到這段話,我既心驚又茫然無言,由於在社工系任教而認識不少從事寄養家庭的社工,他們幾乎是拼了命想做好寄養家庭工作,殷切盼望孩子能好好被照顧善待,但好難啊,努力的空間總是很大。有血緣關係的親子衝突、暴力、或忽略的機率很高,才有寄養家庭制度進場,但被原生家庭所傷的孩子,復元之路漫長,尤其要能照顧到孩子的心理需求更困難,即使順利得到照顧的寄養小孩,可能也很不願意回憶這段成長往事。
而讓我最觸動的,是碧凰陪伴個案的耐心毅力。讀到她寫高功能自閉症滷肉飯的故事最後一句:「今,玉蘭花已長到三層樓高……」我鼻嗆眼眶升溫,無法繼續,玉蘭花從一百公分高開始長根茁壯到三層樓高,這是多少年的歲月?我的電腦頁面停滯許久無法移動至下一頁。而她被難以控制自己拳頭的個案哆啦A夢擊中頭部的畫面,以及陪伴一遇到壓力會垂打自己頭或引發各種自我毀滅行為余丸湯過程,我心驚屏息,無法一口氣讀。這些會讓我蓋上筆電無法繼續的故事一個接一個。
還好,碧凰除了熱血浪漫也是天真頑童,故事總是隨著她的實務反思頓悟而峰迴路轉。農場高麗菜幻化為68隻蟲呈現生命的相依與轉化;病人寫信給無辜被犧牲的「必安住魚」,既哀傷又幽默;松德院區對生態的重視吸引了稀客貓頭鷹來築巢定居,如天使般來為碧凰加油,而她對貓頭鷹的癡情愛意,引出更多人對生態的重視。貓頭鷹幼鳥實在太萌了,活化了許多人的內在小孩,我對著相片一看再看,那鳥兒不惹塵埃的眼神,有淨化苦難的力量。
閱讀碧凰的數十年的實務工作歷程,我腦海不時出現唐吉訶德或愚公移山的故事,但不同的是,我看見希望感,她並非孤軍作戰,而是以真情智慧召喚眾人一起為病人創造多元療癒環境,找尋各種出路。尤其她將生態帶入醫院,透過觀察親近萬物的生滅,讓病人體會存在與失落的本然,讓自然的力量安撫受傷的心靈,喚起生存動力。任何一個社會,從小家庭、學校、職場、國家直到整體世界,都有壟斷性、排他性的主流價值,無法容納異類,人類精神疾病多半源自與既有文明的格格不入。碧凰樂觀地引聖安娜之歌:「若我是路旁的一朵小花小草,我也要盡情的吐露芬芳,不是同情,也不是憐憫,只是要讓人知道──造物主的偉大。」來自我激勵。而我卻悲觀地想著,造物主也創造了人,人發展出了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分別心,許多小花小草在還沒吐露芬芳之前,就可能被剷除。而人不僅想要宰制大自然,也想控制彼此,每個人都是在強者與弱勢這兩個身份之間不斷地交替著。當我們是強者時,如何反思手下留情並能拉人一把,是弱者時,又如何增強自我保護,這是終生的功課。
人與他人如何共生共存,與自己的緊張關係如何化解,自然生態可能是最好的導師。在這本書裡,作者舉證自己以及個案的改變,例如當不再覺得「綠草如茵」才是美時,數不盡的物種就有了生存空間,這也讓我忍不住吶喊,如果我們不再認為學生應該安靜乖坐在小椅子上學習才是正常,如果教材與老師的講課生動精彩,被診斷「過動症」的學生可能就會大量減少。
感謝碧凰將漫長豐富的實務工作點點滴滴結晶成文字,不但在專業上開疆闢土傳承經驗,也誠實揭露自己在工作上的好強與挫敗。助人工作職場有其獨特的情緒病毒,例如無力感,例如替代性創傷,而讀完她的書,彷彿打了幾劑的疫苗,能增強免疫力。此外,她與官僚體系的溝通斡旋過程,說服改變重要他人協助實現理念,讓不可能的成為可能,這是助人工作者必須具備但學校教育卻很難教導的技能。當然,這絕非只是技能,背後最大的動力是她不捨他人苦,是她對生命禮讚熱愛。
憂鬱症與水資源缺乏的比喻
羅東聖母醫院行政副院長暨資深精神科主治醫師 郭約瑟
當水資源豐富,如歐洲幾乎全靠阿爾卑斯山的融雪,足以因應歐盟國家常年使用,並不需要特別關心水資源的管理問題。而本身屬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則會認真去發展開源節流的根本作為,例如新加坡是廢水再利用最徹底的國家、以色列則是海水淡化科技的佼佼者。至於台灣水資源完全要靠風調雨順,而且用水總量通常大於儲水量(相對不知珍惜水資源),一旦遇到枯水乾旱期,就會陷入捉襟見肘的限水窘境。
憂鬱症就像現在台灣遇到水資源缺乏的狀態。基本上當外在壓力大時(分成生命里程碑、關係或成就危機等三大類),相對腦能量消耗就會大增,當大腦資源相對豐富(如年輕或高能量體質者),所受波及程度較小;而善於壓力管理者(會求助、安排優先次序、懂得休閒與運動)、或具備彈性、韌性、樂觀等性格特質者,通常懂得如何運用與調節能源,相對不會出現能量耗盡的狀態。
體質、心理或環境相對弱勢者(老年人、重病者、部分女性),因大腦與社會資源相對缺乏(有些女性常因荷爾蒙劇烈變化、易生甲狀腺功能異常、以及失調的反覆思考習慣,而影響大腦功能,導致憂鬱症與焦慮症的罹患率是男性的兩倍),相對容易受到重大壓力源的傷害;性格偏差者(如疑心、衝動、神經質、強迫或依賴等)、認知習慣偏差者(如以偏概全、過度類化、獨斷、自我歸因或極端化等) ,面對重大壓力源時,則常因過度耗費大腦資源,而容易陷入憂鬱症危機。此外,拼命三郎、工作成癮者,則因休養不足、長期耗盡體力與腦力,也容易導致憂鬱症或過勞死等現象。
憂鬱症的出現,就像水資源枯竭時,需經過適當的診斷與治療之外,也因此能針對問題發生的潛在原因進行徹底檢討,並找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方法,改善長期體質,因禍得福。基本原則就在於開源節流,風調雨順無法人為控制,只能問天、祈雨,但北水南引,為區域資源整合良方,促進團結融合;而憂鬱症體質或遺傳問題,同樣只能認命,但謙卑求助,除了有助化解壓力源、得到適當喘息,也能因此得到關懷與智慧傳承,增進人際凝聚力。
但相對於水庫清淤,如休閒、放鬆、充足的睡眠、運動、腦力補充食物(特別是含DHA、色胺酸、維他命等),可以活化或補充腦力。至於節流部分,相對於珍惜水資源的使用,除了時間管理、調整生命優先次序、撙節使用能量之外,則可以接受長期心理治療或諮商,甚至適當的宗教信仰,針對性格與認知偏差進行改善或徹底修正。至於廢水再利用,在大腦相對是藥物(抗憂鬱劑)的作用機轉,同樣是科技的解決方案,有時也是必要的良方。
如同台灣目前亟需完整的水資源管理知識、人才與政策一般,我們也要有憂鬱症治療與預防完全指南、優質的精神醫療人員、完善的憂鬱症與自殺防治政策。這本由日本資深且優秀的精神科醫師,針對憂鬱症所著作的圖解,深入淺出,非常適合台灣憂鬱症患者、家屬與精神心理相關從業人員來閱讀,甚至可以共同討論或引用的手冊。我非常樂意推薦此書!
作者資料
張碧凰
1957年生,1977年台北護專畢,任職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1989年升任護理長,2009年完成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學位,持續從事第一線護理工作直到2022年,滿65歲退休。 在精神病院45年間,近身陪伴苦澀的青少年,並在醫療團隊的支持下,開辦全國第一所情緒障礙特殊教育班「蘭亭書苑」,讓無法在體制內學習的青少年,得以持續在醫院中上學,順利完成國中及高中職學歷。 此外,也是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在精神病院內營造生態池、生態花園及屋頂花園,並應用療癒環境於精神病人的復健;同時建置松德療癒森林,打開精神醫院邊界,改善和鄰近社區的疏離關係,深化與社區里民的連結,倡議自然體驗、園藝治療、動物輔助治療等綠色照護之實踐。 【榮譽】 2005年台北市政府優良護理人員獎 2006年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績優護理人員獎 2013年台北市政府績優護理人員獎 2016年度國際護師節傑出護理人員獎 相關著作:《同步一起走:精神病院護理長45年的照護筆記》平安良雄
1961年生於日本沖繩縣。岡山大學醫學系畢業,並於同大學攻讀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現任】 2003年起至今,擔任橫濱市立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為精神保健指定醫生 【曾任】 琉球大學醫學部精神神經科講師∕哈佛大學醫學部精神科客座教授∕杏林大學醫學部精神神經科副教授 相關著作:《圖解憂鬱症完全指南﹝修訂版﹞》楊延光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精神學科特聘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精神學科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部主任 【曾任】 成大附設醫院斗六分院精神部主任 美國杜克大學(Duke)精神科研究員 成大醫院精神學科講師&副教授 成大醫院附設醫院精神部社區精神科代主任 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部住院醫師&主治醫師 成功大學學生事務處心理健康與諮商輔導組組長 相關著作:《圖解憂鬱症完全指南﹝修訂版﹞》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