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歐美文學
地球之籽:能者寓言
left
right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 美國首位非裔女性科幻大師 預言狂人統治的驚世奇書 「地球之籽的命運 是在星辰之間扎根 是在新地球上 定居和蓬勃發展 是成為新生命 思考新問題 是勇闖天國 一次又一次 是探索浩瀚 無邊的天國 是探索浩瀚 無邊的我們」 二○三二年,蘿倫.歐拉米那走過家破人亡的慘劇,以她奠定的信仰「地球之籽」為根基,在北加州打造了一個團結和睦的社群:橡實。當時,極端保守的新任總統誓言要「讓美國再次偉大」,橡實成了一些無家可歸並害怕遭受迫害的人安身立命之地。然而,在一個日漸分裂且危險的國家裡,蘿倫帶領的社群不但是少數教派,領導人還是黑人女性,因而成了遂行恐怖統治和壓迫異端的新政權攻擊的目標。 身為人母,蘿倫總是在自己建立的家庭和帶領人類實現遠大目標的天職之間拉扯。幾年後,愛莎.斐爾讀到她從不相識的母親蘿倫.歐拉米那的日記。當她試圖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時,也努力要與母親一生的是非功過和解。 這本一九九八年問世的小說,對人類世界提出驚人準確的預言,書中針對狂人統治下的反抗和希望所傳達的訊息,如今看來無比切中時代現狀。

目錄

序 2032 2033 2035 後記 訪談奧塔薇亞.巴特勒 作者、譯者簡介

內文試閱

摘自《地球之籽:生者之書》 混亂 是上帝最危險的一面—— 形狀不定,翻騰不已,永不饜足 塑造混亂—— 塑造上帝 採取行動 扭轉改變的速度 或方向 變動改變的範圍 重組改變的種子 更換改變的力道 抓住改變的機會 善用它 適應並成長 ※ 橡實最初的十三名開拓者,也就是地球之籽一開始的十三名成員,一個當然是我母親,另外就是哈利‧巴爾特和札拉‧莫斯,他們兩人跟我媽一樣,都是從羅布雷多的同一個街坊逃出來的。還有道格拉斯一家人:崔維斯、娜蒂維達和兒子多明尼克;這對年輕夫妻是我母親在公路上的第一對追隨者。兩組人是在步行穿越加州聖塔芭芭拉的途中認識的。她喜歡他們的樣子,也看出他們有多不堪一擊,當時多明尼克才幾個月大,於是她說服這對夫婦跟哈利、札拉和她結伴同行,往北跋涉,期望在那裡找到更好的生活。 之後艾莉森‧吉爾克里斯特和她妹妹吉麗安出現了,也就是艾莉和吉兒。但後來吉兒在半途中喪命。大約就在這個時候,我媽看見我爸,我爸也看見了她。兩人都毫不羞怯,似乎也很願意跟著感覺走。我父親加入了這個人數愈來愈多的團體。後來他們一行人發現賈斯汀‧羅爾在死去的母親身旁哇哇大哭,而後他成了賈斯汀‧吉爾克里斯特。當時他大約三歲,跟艾莉自然而然成了一家人。最後加入的是兩家逃亡的奴隸,一邊是葛雷森‧莫拉和他女兒荳荳,一邊是艾蜜麗‧索里司和她女兒托莉,兩家人後來組成一個大家庭,四個人都是共感人。 就這樣,四個小孩,再加四個男人和五個女人。 他們早就應該沒命,能在大恐慌蔓延的殘酷世界存活下來堪稱奇蹟,儘管地球之籽當然不鼓勵人相信奇蹟。 與世隔絕,遠離城鎮和柏油路,無疑有助於他們躲避當時到處可見的暴力衝突。他們落腳的地方是我父親的土地。一行人抵達時,那裡有一口可靠的水井、一片半毀的園子、幾棵果樹和堅果樹,還有一叢叢橡樹、松樹和紅杉。等大家集資買了手推車、種子、小型家畜、手工具和其他必需品之後,他們差不多就能自給自足。他們隱居山間,藉由生育、收養孤兒及更多窮人皈依逐漸增加人數。他們到廢棄農場和聚落撿破爛,到街上市集交易,跟鄰居互通有無。但他們互相交換的東西中最珍貴的一樣是知識。 地球之籽的每個成員都要學習讀寫,而且大部分都懂至少兩種語言,西班牙語和英語最多,因為這兩種語言最有用。加入的人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必須馬上開始學習這些基本知識,也要學會一項技能。本來就有一技之長的人則要把它教給別人。這點我母親很堅持,而且確實有它的道理。當時公立學校愈來愈少,才十歲大的小孩都可能被抓去做工。教育不再免費,但根據法律還是國民義務。問題是沒人執行這些法律,好比也沒有人保護童工。 我父親擁有這群人當中最珍貴的技能。他娶我母親為妻時,已經行醫將近三十年。他很多方面在當地都是異數:教育程度高,具有專業技能,而且又是黑人。黑人在這片山區尤其稀少。大家對他都很好奇。他為什麼會在這裡?到某個繁榮小鎮他可以賺得更多、過得更好。這一帶多的是歡迎醫生的小鎮。他夠格當醫生嗎?他老實嗎?清白嗎?把妻子或女兒交給他照顧可靠嗎?如何確定他真的是醫生?針對這些事,我父親顯然沒有留下任何文字,但我母親卻把過程都寫了下來。 有一次她說:「班科爾也聽到我在街上市集和偶遇到鄰居時會聽到的那些閒言閒語,卻都不以為意。他要照顧我們的健康,還要治療我們因為工作所受的傷。其他人反正自己有急救箱、衛星電話網,幸運的話還有汽車或貨車。這些交通工具雖然多半老舊又不可靠,但就是有人還留著。他們要不要打電話跟班科爾求助是他們家的事。 「後來,因為某個人的不幸,情況開始好轉。琴‧霍利得了急性盲腸炎,盲腸差點破裂,住在我們東邊的霍利一家人決定找班科爾試試看。 「救回那個女人的命之後,班科爾立刻去找那家人談。對於他們竟然拖到這個地步才打電話給他、差點害五個孩子的母親送命,他老實說出自己的感想。在場所有人聽到那種不怒自威的口氣都無地自容。從此之後霍利家接納了他。他成了他們的家庭醫生。 「之後霍利家把他介紹給好友蘇利文家,蘇利文家再介紹他給嫁到伽馬家的女兒,伽馬家再介紹給多夫特里家,因為伽馬就是當家的多夫特里夫人的娘家。我們就這樣認識了離我們最近的鄰居:多夫特里家。」 說到認識人,我比任何時候都希望能認識我爸。他似乎是個與眾不同的人。或許,要是能認識這時候的我媽也不錯——仍在辛苦掙扎,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但很年輕,也很有人味。說不定我會喜歡那些人。 ※ 摘自《蘿倫‧奧亞‧歐拉米那的日記》 2032年9月27日星期一 我不確定該怎麼描述今天的事。經過昨天不太愉快的聚會和不畏艱難照常舉辦的慶祝會之後,今天我們本來會在撿破爛和採集植物中靜靜度過。看來我們之中有些人認為賈瑞可能正是這個國家需要的人——除了他那套宗教鬼扯之外。問題是,你不能把賈瑞跟他的「宗教鬼扯」分開。一旦接受賈瑞這個人,你就接受了打人、放火、塗焦油黏羽毛這些事。它們是一組的,而且裡頭可能還有更可惡的東西。支持者深受賈瑞「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吸引。他似乎對某些國家很不滿,我們可能因此陷入戰爭,畢竟沒有什麼比戰爭更能團結民心,號召大眾支持國家、國旗和偉大的領袖。 然而,有些成員可能很快就要離我們而去,尤其是裴洛塔家和費爾克羅斯家。 「我只剩四個小孩,」拉米羅‧裴洛塔昨天在聚會上說。「或許有賈瑞這樣的強人領袖當家,他們會有機會活下來。」 拉米羅是好人,但他太急著要解答,要秩序和穩定。我可以理解。他本來有老婆和七個小孩,老婆和三個小孩卻葬身火窟,因為一群無知又怕死的暴民決定放火燒了他們認為的傳染病發源地,遏止洛杉磯爆發的霍亂大流行。回答他時我把這件事謹記在心。「拉米羅,你想想,賈瑞根本沒有答案!」我說。「動用私刑、放火燒教堂、引發戰爭,這些要怎麼幫助你的孩子活下來?」 拉米羅聽了只是忿忿轉過頭。他跟艾倫‧費爾克羅斯在聚會室(也是教室)面面相覷,心裡都很恐懼不安。他們看著自己的兒女,艾倫也有四個小孩。他們不但害怕,也以自己的恐懼和軟弱為恥。但他們也累了。像他們這樣的人有成千上萬——害怕之餘,也對混亂失序感到無比厭倦。他們希望有個人出來做點事,出面解決問題,而且是現在馬上! 總之,昨天的聚會很火爆,一年一度的慶祝會也氣氛尷尬。有趣的是,比起賈瑞毫不隱藏的霸道專制,他們更害怕愛德華‧傑伊‧史密斯被人們傳言的軟弱無能。 因此今天早上,我準備一整天走路,思考,跟朋友一起去採集植物。現在我們外出還是會三五成群,因為在山間無論走在路上或離開馬路都可能有危險。不過將近五個月來,我們出外撿東西都很順利,雖然我想這件事本身可能就很危險。真可悲。幫派突襲之所以危險,是因為他們明目張膽燒殺擄掠。平靜無事之所以危險,是因為那讓人自滿並放下戒心,這樣早晚也會出事。 儘管多夫特里家不久前才遭人突襲,坦白說我們還是比平常自滿,因為我們要去一個熟悉的地方。那是一座離多夫特里家有段距離的焦黑廢棄農舍,我們在那裡發現了一些有用的植物,特別是用來舒緩燙傷和蚊蟲咬傷的蘆薈,還有大片大片的龍舌蘭。那裡的龍舌蘭是很好看的雜色品種,葉子藍綠色,葉緣黃白色。想必多年無人照顧,到處蔓生蔓長,佔據了農舍原本的前院。這個品種的龍舌蘭碩大強悍,每株都有如花瓣朝天的玫瑰花,葉子尖挺飽滿纖維多,有些母株的葉子超過一公尺長。每片葉子都有又長又硬、利如匕首的尖角,葉緣還布滿利到能刺穿人肉的鋸齒狀尖刺。我們正是打算拿它來做這種用途。 第一次來我們只帶走一些最幼小的分株,這次我們打算把剩下的挖走,盡量塞滿手推車。但車子已經超過半滿,裡頭是我們從一間倒塌小木屋的儲藏室裡救回來的東西,離龍舌蘭有幾哩遠。儲藏室早已腐爛,但我們在裡頭找到積了層灰的湯鍋、煎鍋、水桶、書和雜誌、生鏽的手工具、鐵釘、鏈條和鐵絲。全都因為泡水或放太久而破爛不堪,但大多清洗和修理之後還能用,不然也可以拆下可用的零件或至少拿來拷貝。我們從所有工作中學習,不但成了厲害的工匠,修理工具也難不倒我們。我們之所以能活到現在就是因為不斷學習。跟我們買東西的人漸漸發現,他們的錢不會白花。 到荒廢的園子和田地挖寶也很有幫助。我們採集各種藥草、水果、蔬菜、會生堅果的植物,還有所有我們知道或猜想日後會有用的植物。我們一直都很需要自給自足的多刺沙漠植物,這種植物能適應這裡的氣候,充當我們的荊棘圍牆。 一株接著一株仙人掌,一片接著一片荊棘,我們就這樣在橡實周圍的山丘種下一片有生命的圍牆。這片圍牆當然抵擋不了決心要闖進來的人。任何圍牆都阻擋不了。汽車和貨車還是闖得進來,如果車主願意自負損失的話,但能跑的汽車和貨車在山上少見又珍貴,而且燃料多半很貴。 若是願意嘗試,就算靠兩條腿也闖得進來。但那片活圍牆會阻礙和惹惱入侵者,把他們氣得跳腳,說不定還會刺得他們哀哀叫。若是圍牆發揮功效,這些人就會轉而選擇最簡單的路線,而那裡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人看守。 小心防範外來的訪客準沒錯。 所以這次我們打算多採些龍舌蘭。 一行人往殘破的農舍前進。農舍建在一片可以俯瞰園子和田地的矮丘上。那應該是我們回家之前的最後一站,結果差點變成我們此生的最後一站。 只見一輛老舊的灰色移動車屋停在殘破的農舍外。一開始我們沒看見它。車子藏在兩根煙囪中較大的一根後方,煙囪仍像墓碑和墓腳屹立不搖,紀念著燒毀的農舍。我跟荷黑‧趙描述煙囪的樣子。荷黑會跟來是因為他雖然年紀輕輕,眼睛卻很尖,能發現別人看不見的好東西。 「什麼是墓碑和墓腳?」他一臉認真地問。他今年十八歲,跟我一樣是從洛杉磯逃出來的,但經歷截然不同。我有高學歷父母照顧我、教育我,他卻只能靠自己。他會說西班牙語和一點還記得的韓語,但不會說英語。母親在他七歲那年死於流感,父親在他十二歲那年死於地震。地震震垮了他們一家私佔的老舊磚屋,十二歲的荷黑因此得一肩扛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他照顧弟妹,想辦法自學西班牙文,偶而有個以前認識的酒鬼會接濟他們。他去做辛苦又危險,而且多半是非法的工作。他去撿別人不要的東西,必要時也偷竊。他跟弟弟妹妹三個人,是以墨西哥和中美洲難民居多的貧困街坊裡的韓國小孩,雖然努力活下來,卻沒時間學非必要的知識。現在我們正在教他們用英文說、讀、寫,這樣他們才能跟更多人溝通。此外我們也教他們歷史、耕種、木工,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比方墓碑和墓腳是什麼。 這次採集隊的另外兩個成員是娜蒂維達‧道格拉斯和邁克‧卡多斯。我跟荷黑是共感人,邁克和娜蒂維達不是。任何隊伍以共感人居多都太冒險。共感人很不堪一擊,無論誰受傷,我們都會跟著痛苦。但二比二就剛剛好,我們四個人合作無間。說也奇怪,我們四個很少同時粗心大意,但今天就是那麼巧。 遮住貨車的壁爐和煙囪曾經是大客廳的一面牆壁。壁爐大到可以烤一整頭牛,壁爐加煙囪加起來剛好能擋住一輛中等大小的移動車屋。 車子對我們開火的前一秒,我們才看見它。 我們一如往常佩戴了自動步槍和手槍,但即使是跟陽春的移動車屋配備的裝甲和火力比起來,仍是小巫見大巫。 我們立刻趴在地上,子彈打在周圍地上激起一片飛沙走石。我們往後爬,退回農舍所在的矮丘。矮丘頂是我們唯一的掩護。現在我們只能躺在矮丘底下,盡量把身體藏好,不敢站起來甚至坐起來,四周也無路可逃。子彈掃過我們前方的地面,接著轉向後面沒有斜坡掩護的空地。 附近沒有樹,我們跟車子之間連大一點的灌木都沒有,所在之處是一片荒廢已久的耐旱園地最稀疏的部分。我們根本還沒走到那片龍舌蘭,現在看來是走不到了。反正龍舌蘭也掩護不了我們。唯一能遮住我們其中幾個人的是剛剛經過的一株幼小的華盛頓棕櫚,但那不太可能替我們擋子彈。它的複葉散在四周,低矮翠綠有如一棵壯碩的灌木,問題是它位在農舍北端,我們卻被困在南端。那輛車同樣也停在南端。所以那棵樹對我們也沒用。最靠近我們的是幾株蘆薈、一棵仙人掌、一株小絲蘭,還有幾簇雜草和牧草。 這些都幫不上忙。假如車上的人火力全開,就算斜坡也保護不了我們,我們早就一命嗚呼。我想不通一開始對方怎麼會失手。難道他們只是想嚇嚇我們?我不認為。槍聲也未免持續太久。 最後終於停下來。 我們躺著裝死,不敢亂動,仔細聽貨車引擎聲、腳步聲、說話聲,任何能告訴我們自己被盯上,或是攻擊我們的人已經走了的聲音,卻只聽到風低吼和植物沙沙細響。我躺在原地,想著我在農舍後方遠遠山脊上看到的松樹。我閉上眼睛就能看到它們,也唯有這樣才能阻止自己抬起頭看它們一眼,確認它們是否跟我以為的一樣遠。雜草叢生的田野原本是農場,往後延伸到山丘上。上方就是能掩護我們的松樹,可惜完全遙不可及。我不由嘆氣。 接著,我們聽到一個小孩的哭聲。 我們全都聽到了,先是幾聲短促的啜泣,然後就沒了。聽起來年紀很小,雖然不是嬰兒,但還很小,聲音無力、無助又絕望。 我們面面相覷。我們四個人都很關心小孩。邁克有兩個小孩,娜蒂維達有三個。班科爾跟我一直想生小孩。我很慶幸荷黑還沒把誰的肚子搞大,但他對弟弟妹妹來說就像父親一樣,照顧他們至今已經六年。他跟我們一樣清楚,無人保護的小孩會面臨哪些危險。 我微微抬起頭,很快瞄一眼那輛車和它周圍。一輛移動車屋,配備了裝甲和武器並緊緊鎖上,照理說不應該也不可能傳出小孩的哭聲。況且聲音聽起來很正常,沒有經過車上擴音器放大或變聲。 這麼說來,一定有一扇車門是開著的,而且是大開。

延伸內容

書評讚譽 虛構文學的一流作家──無庸置疑……筆觸細膩,情感濃烈……大師級的說書人,敘述手法使人深深陷溺其中。巴特勒的利筆直指種族歧視、性別歧視、貧窮與無知,讓讀者看見人性的恐怖及美麗。《能者寓言》可能是她至今最強大的作品。 ──《華盛頓郵報》 可謂先知……巴特勒看起來並沒有想讓寓言二書成為指南手冊──但它們確實是。最強大的科幻小說都是如此:它們不只提供了對未來的精準想像,也提出了如何應對相關的種種變遷的建議……真是高明。 ──N. K. 潔米辛(N. K. Jemisin),美國科幻小說家,雨果獎得主 延續並更加深入巴特勒五年前在《播種者寓言》中展開的故事……巴特勒的敘述技巧令人驚嘆。 ──《紐約時報書評》 令人著迷……撼動人心,獨創一格。 ──《丹佛郵報》 淋漓盡致之作……作品本身就是作者天賦異稟的明證。 ──《出版者週刊》星級推薦 歐拉米那家族三代女人的故事……小說中最感人的是不同世代之間的衝突摩擦、各個世代抱持的信念,以及傳統家庭分崩離析之後產生的新世代家庭。 ──《洛杉磯時報》 精彩……強大,動人,文筆優美。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星級推薦 一部傑作……精彩有趣……辛辣犀利,筆法聰明敏銳……一個值得深思的寓言。 ──《克里夫蘭誠懇家日報》 巴特勒的文字充滿力量,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她打造的世界美麗、嚴酷、無情。筆下的主人翁不屈不撓,鼓舞人心。儘管處理了政治、環境、種族隔離、宗教、社會不公等等多種議題,她運用的文字卻簡單明瞭。訴說的故事威力強大,令人信服。 ──SFF World網站

作者資料

奧塔薇亞.巴特勒(Octavia E. Butler, 1947~2006) 美國非裔作家,曾獲有「天才獎」之稱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Genius” Grant),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幻作家,以及西部筆會終身成就獎(PEN West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有多部得獎作品,其中《地球之籽:能者寓言》(Parable of the Talents)獲得星雲獎最佳小說獎(Nebula for Best Novel)。她的小說以簡潔的文字、個性鮮明的人物與社會觀察著稱,題材從久遠的過去到遙遠的未來都有,並具有非洲未來主義與女性主義的特點。由於其作品處理的議題切合時代趨勢,她的書在她辭世之後愈來愈受到歡迎並且大為暢銷。 奧塔薇亞.巴特勒對科幻文學有深遠的影響力,長久受到科幻界的敬愛。2010年獲選進入「科幻名人堂」。美國科幻與奇幻作家協會分別在2012和2022年頒給她Solstice Award和Infinity Award。在太空中,小行星7052號被命名為Octaviabutler,NASA的毅力號火星登陸地點也以她為名。

張佑碩 장우석 韓國的美股投資第一人,累積多年投資經驗。社群擁有超過15萬訂閱,韓國最大美股社群創辦人,開過無數講座,提供客觀可靠的分析,是韓國美股投資指標性人物。 經歷: 韓國網路大學(實用英文/學士) 中央大學 研究所 韓亞金融中心 宣陵金融中心理事 Kiwoom證券美股專家顧問 Leading Investment & Securitie美股團隊負責人 出版作品: 暫譯《2024無計畫追隨美股》(2024 미국주식 무작정 따라하기) 暫譯《美股才是解答》(미국주식이 답이다) 暫譯《無計畫追隨美股》(미국주식 무작정 따라하기) 暫譯 《 美股才是解答 20121》(미국주식이 답이다 2021) 暫譯《美股才是解答2023》(미국주식이 답이다2023)

基本資料

作者:奧塔薇亞‧巴特勒(Octavia E. Butler, 1947~2006) 譯者:謝佩妏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藍小說 出版日期:2025-05-23 ISBN:9786264194556 城邦書號:A2203977 規格:平裝 / 黑白 / 46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