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爆紅、成癮、愛馬仕:一位英國教授的社群媒體臥底觀察
-
英雄也有這一面:不要問,很可怕!華盛頓拔黑奴牙齒做假牙?愛迪生跟鬼講電話?33個讓你睡不好的歷史顫慄真相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厭女的資格:父權體制如何形塑出理所當然的不正義?【時代前行暢銷新版】
-
東亞大競逐1860-1910:中日俄三國環伺下的朝鮮半島,塑造現代東亞權力版圖的另一場大博弈
-
口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從功能配件到文化象徵,小小口袋如何裝進性別、權力與身體政治
-
國文課遇見日本文化:大唐末茶到抹茶、湯泉賜浴到泡湯、桃花源裡有神社,從經典古文到日本文化,翻轉你對國學的想像!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哲學論述
-
野史未必假:傳言不會憑空出現,真相往往藏於其中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本書為麥田出版的《法國製造:法國關鍵詞100》改版書!
除了《驚喜挪威》、《驚歎愛爾蘭》和《芬蘭驚艷》之外,我們還需要這一本《法國製造》。
巴黎是所有熱愛文學與歐洲文化者的夢想之地,如果您要浪遊至法國,只要帶著地圖和這本書就夠了。它讓我們能夠以一種「他鄉之眼」的角度,回顧自身,看待我們的故鄉――台灣。
法國文化輕巧歡愉、創意十足,為世人所公認;法國語言清楚明確、抑揚頓挫,直教人樂於吟誦!所有的人都會喜歡上法國,但就是討厭法國人。但法國人的傲慢可以為人所容忍,因為它是建立在很高的品味上!法國,是一個人人都是哲學家,人人都懂得過生活的國度。
英國作家彼得.梅爾(Peter Mayle)曾說,「法國人一旦碰上好東西,絕對搶著占為己有,很自然地給它安了個法國名稱,並一秉他們謙虛的民族性,將其奉為國寶,直至今日」。
法國不單只是個地理疆界,而更像個概念!法國人熱衷於追求人類的完美,它的實力來自它能邀集全世界的有心人到法國,一起為人類的未來設想。
語言是走進這個國家文化的最佳媒介。
愛情只能讓我們認識一個男人或女人,但學習一個國家的語言卻教我們那個國家的一切。這是一種最棒的交流,不只讓我們進入另一個世界,同時讓我們回頭再看看自己,重新確認自己的世界觀,讓自己可以和這個世界不斷地對話。
本書蒐羅了關於法國文化和語言的100個關鍵詞。每一個關鍵詞都代表了一部文化史,每一個關鍵詞都是一把鎖鑰、一扇窗子,帶領讀者進入法國文化的脈絡,發現法國人生活裡的好東西。
本書作者留學法國,長期從事法語教學與翻譯工作,深深著迷於法國的美麗,以法國文化的代言人自任,確實也是最佳的擺渡者。本書寫來筆調輕鬆幽默、平易近人,又常帶感情,更出入於經典之間,是讀者認識法國的首選讀物。
作者資料
吳錫德
淡江大學法文系榮譽教授,法國巴黎歷史學系學士、碩士、博士。長期從事法語教學及翻譯工作。曾任巴黎《歐洲日報》新聞翻譯四年。 2016年獲法國政府頒贈教育騎士勳章。 譯有:《歐洲文明》(1989)、《文化全球化》(2002)、《思考之危境:克莉斯蒂娃訪談》(2005)等。 著有:《法國製造:法國文化關鍵詞100》(2006)、《遇見法國文學:隨筆、導讀及文學研究》(2023)等。 相關著作:《法國製造:法國文化關鍵詞100》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