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龐克(Punk)不是一種流行,也不是一種特定的服飾,更不是反叛父母親的暫時現象,更更不是最新最『酷』的時尚,或甚至是一種特定的音樂風格或形式――它是一種導引並驅動生活的觀念。
龐克的觀念便是「為你自己而思考、做你自己、不要只是讓社會來告訴你;創造你自己的法則,過你自己的日子」。
龐克做為一種服裝潮流(龐克頭、鐵鍊、補釘衣)與音樂表現形式(三和絃主義),它的形象廣泛流通於全世界,但是龐克的無政府主義政治理念、貧窮藝術概念、反商業建制的DIY主張、反性別歧視與種族歧視、支持生態主義的深層結構,一直少為此間讀者所知。
本書是作者Craig O’Hara長年活躍於地下龐克音樂圈的第一手觀察,1995年出版後,頗受龐克文化圈好評。1999年交由無政府主義出版社AK Press出版增訂版。已經在立陶宛、德國、俄羅斯、阿根廷、法國出版翻譯本。過去十年來,本書不僅在地下龐克圈獲得好評,也進入大學校園,成為社會學與音樂社會學的教材。
【名家推薦】
◎「Craig O’Hara簡潔勾勒龐克哲學的教義,揭示「無政府主義」的真正要義不在摧毀一切,而是建立一個掃除貪婪與階級的新社會。」
----Mary Walling Blackburn, Weekly Alibi
◎「音樂的龐客與社會意義的龐客成了資本主義(正常)社會的另外一種選擇。這也是此書的作者苦心積慮要外人與自稱龐客者重新認識龐克文化的原因。他替我們瀏覽了應如是的姿態與想法,讓人逼視龐客作為一種公害(folk devils)當如是的精神。作者仔細切分了光頭族與龐客的關係,努力從同仁誌重建其場景,將無政府主義仔細闡述,將性別議題、環境主義與深度生態學,自己幹的文化特質作為龐客哲學的活水。」
----《破週報》總編輯黃孫權
◎「龐克作為一種音樂運動,其最重要的意義是讓文化上、政治上及商業上被消音的底層階級青年用DIY的方式長出屬於自己的喉嚨與聲帶。龐克運動之能持久不衰且與各種新社會運動連結而益顯波瀾壯闊,不在於龐克份子堅持他們是什麽,而在於清楚他們不要什麽樣的世界,因此易於形成自由、廣泛的統一戰線。」
----客家詩人、嘉義縣文化局長鍾永豐
基本資料
作者:克雷格.歐哈拉(Craig OHara)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音樂河
出版日期:2005-04-12
ISBN:9789861243238
城邦書號:BL3012
規格:膠裝 / 單色 / 176頁 / 13cm×19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