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為什麼要學歷史:面對當前世界危機的十個歷史教訓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世界閱讀日書展39折起!
  • 商周、啟示全書系66折起!
  • 耳邊說書79折,兩本75折!再享全館滿額折

內容簡介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歷史的遺忘,正使現代世界陷入空前的杌隉不安 如果人可以得到任何啟示的話,只有在歷史裡才有辦法覓見。 我們世界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權和秩序,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它們都是以前的人前仆後繼奮力爭取而來的,如果我們不知道這些價值是怎麼來的,那麼我們也不會察覺到它們現在正遭到嚴重的威脅。民族主義死灰復燃,宗教不斷意圖插手俗世社會,真正的兩性平權仍然長夜漫漫,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種種不平等依舊阻礙社會流動。進步會不斷地大步向前,但是世界並不會自動成為和平而和諧的地方,我們必須相信理性的力量,從歷史當中記取教訓,捍衛民主的價值,勇敢決定我們自己的未來。 慕尼黑大學當代史教授馬格努斯‧布萊希特肯在大學裡開了一門當代史討論課,讓學生們認真思考歷史的價值是什麼,並且引導學生們從歷史的眼光探究當代世界的種種問題。這本《為什麼要學歷史》,就是以研討課為基礎,引領讀者認識到,現在世界的文明成就和種種價值信念,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戰爭、傾軋和種種不義,乃至於仍然橫行於世界各地的衝突、偏見、歧視,也不是什麼偶然或意外,其原因和種種影響,只有在歷史裡才可以理解。 歷史的價值就在於:我們可以認識到,作為獨立的存有者以及整體人類,在過去兩百五十年來,尤其是過去七十年來,在啟蒙運動的影響下,在汲取了種種歷史經驗之後,人類是如何演進的。 至於十個歷史教訓,則是: 一、遺忘歷史會蒙蔽你的雙眼。 二、只有當我們認識政治行為背後隱含的人性觀,才能夠理解它們。 三、我們必須對抗非理性。 四、不平等會摧毀繁榮的基礎。 五、任何質疑政教分離的人,都是在破壞自由秩序。 六、進步會不斷向前走,對我們是好是壞,都取決於我們自己。 七、我們必須捍衛代議民主制的原則,對抗民粹主義者以及自稱的救世主。 八、人權和文化或歷史的條件無關。 九、世界不會自動成為和平而和諧的地方,但是我們擁有接近這個目標的力量、知識和機會。 十、我們把自身享有的自由秩序視為理所當然──可是它現在正面臨威脅。

目錄

〔推薦序〕來自德國史家的忠告 周樑楷 〔推薦序〕「歷史」如何成為「教訓」? 黃春木 第一章 勇於面對歷史! 當我們開始思考人類歷史時,就可以確知今天支撐起我們的一切的知識、價值與原則,是何以建立起來的;而當我們知道它們是如何脫穎而出時(即便仍有缺點),我們就能夠判斷:在越來越多層面遭受到威脅的當今,其中有哪些層面已經岌岌可危。 第二章 人是什麼? 如果要理解政治與歷史、經濟與社會,簡言之,我們日常生活的背景,首先就必須弄清楚人類的所有論述、所有對談、所有主張背後的理念,不管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理念。人類試圖用以組織其共同生活的所有秩序、規則,都仰賴於特定理念;所有政治綱領、所有經濟理論、所有宗教準則,都源自於一種被視為正當的特定人性觀,並且從該觀念推論出所有進一步的假設與主張。 第三章 神的歷史:宗教 每個國家——不管是自由的、世俗的、獨裁的,或是威權的、宗教性的——都是人類的產物;一個國家及其共同生活的規則,只能由人們協商出來,並持續接受他們的法律監督。換句話說,道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存在於以前的數百年裡,抑或是在發明宗教之前的年代。人們使用他們的知性而得出道德。只要他們身而為人,認識到如果沒有和他人和衷共濟,他們的個人願望、行為與努力便不可能實現,那麼他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存有者。 第四章 女性的形象:兩性關係 在漫漫長夜的解放過程中、在政治和社會活動經歷了極大的阻礙與傳統的限制以後,源於自然法的人類平等,以及隨之而來的性別平權意識,在啟蒙運動之後,終於也被稱為人權之一。最終達成的進步結果表現在核心層面,例如選舉權、婚姻法及職業選擇自由,乃至福利國家對於孩子的平等撫養權的建構,這就是意識歷程和權力協商的結果,兩者是無法分割的。 第五章 發現聲音:政治與參與 民主不是隨便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它曾經招致流血的代價,至今依舊如此:上百萬人因為無法以民主方式決定自己是否該被送往戰場當兵而喪命。民主主義者就得以做出這番決定。民主主義者也可以決定自己要選擇哪種職業,想要哪種稅務體制,以及諸如此類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簡言之,民主主義者可以自己決定人生、規則,以及他們的法治國家的結構。 第六章 我們和別人:民族主義 民族的概念是個想像的共同體結構,它與宗教類似,基礎為其追隨者的想像和信仰意願。然而,人們直到幾十年前才開始意識到民族其實是一種虛構物。自一九七〇年代以來對於民族主義的研究,便是史學進步的一個例子:徹底分析、解構過去傳統的自我形象,並從此改變了近代國家歷史的觀點。 第七章 權力的秩序:戰爭與和平 當今仍有這種威權力量存在。他們奠基於遺忘歷史教訓、不成熟,以及簡單的解答和權力對於人們的吸引力。然而,即便我們現在依然必須與他們對抗,但是他們其實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很早就成形的歷史產物。所以,就讓我們一探各個社會與人們是如何學會把競爭文明化,並認知到放棄戰爭比投機在戰利品上面來得更划算。 第八章 爭取公平市場:經濟和社會 所有社會都是有待驗證的秩序模式,旨在盡其所能地為人民服務:其目的一直都要在政治組織、社會自由和經濟繁榮之間取得最佳平衡。而關鍵的問題是,哪種經濟秩序形式可以確保最多的公民分享富裕,並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同等的機會,得以兼顧個人自由、社會安全,以及對於所得、財產和財富的追求。 第九章 面對當下的十個歷史教訓 我們不能一直漠視自由社會現在面臨的威脅。我們必須投身於開放討論、法治國家制度以及遵守規則的競爭。以下是我們大家都被要求做到的事:運用理性思考的能力、相信自己的看法,不要相信任何災難預言或末日詛咒!你要投身其中。打開耳朵傾聽。認真看待歷史經驗!假如我們忘記現在享有的自由的基礎是什麼,它是如何由前人奮力爭取而來的,那麼我們就會有失去它們的風險。讓我們一起努力維持這些自由吧! 致謝 參考書目

延伸內容

〔推薦序〕來自德國史家的忠告 周樑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這本書的原名是《歷史的價值》(Der Wert der Geschichte),中譯本講得比較直接淺白,改稱作《為什麼要學歷史》。 假如提問:「歷史有什麼價值?為什麼希望大家學歷史?」我的回答必然和這本書不盡相同。理由很單純,我個人一向偏愛史學史和史學理論;而本書的作者布萊希特肯(Magnus Brechtken)是專攻現代歐洲及世界史的。兩人雖然同行,但因主修的領域不同,彼此的見解難免有些出入。不過每個人的研究興趣迥異,有時反而可以互補,相得益彰。所以讀者不妨也以這個書名為題,自己嘗試先給個答案,而後再對比這本書的說法。 假如再問:「環顧周遭世界,當下現實的狀況到底出了哪些弊病?我們從歷史可以學到什麼?」個人的回答和布萊希特肯幾乎完全一致,頂多只是討論的議題和探索的歷史場景有些不同而已。他以德國及歐美的實例為主要關心對象;個人的心思當然離不開臺灣及亞太地區。 這本書緣起自作者在大學夏季學期講授的一門課。按理選修的學生不會限制在歷史系內部,課程的目標更不可能只為了培養專業史家。閱讀本書不難體會作者憂心忡忡,滿懷焦慮(anxiety)。他所擔心的,就最深層的一面來說,就是當今一般人嚴重地「遺忘歷史」。換句話說,人人昧於歷史思維,罹患了集體歷史失憶症。 其次,他也擔心幾個燃眉之急的重要問題。政教關係膠附不脫,宗教人士操控政治;性別關係仍然未達平權標準;民主政治遭遇民粹主義和極權國家雙面夾殺;民族主義(nationalism)捲土重來,意識形態變本加厲;全球權力關係失序,各國擴展新式軍備武器,其動機不在消極的國防自衛,而是企圖積極性的侵略稱霸。布萊希特肯尤其把當今社會與經濟不公不義的議題墊後;我個人推想是為了徹底剖析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假面具及其造孽的種種手段。 新自由主義的歷史背景就近說起,正當一九七〇年代之際,國際間政治、社會及經濟危機接踵而至,英美兩國的執政者率先廢除金本位貨幣制度,放棄凱因斯(John M. Keynes)的社會福利及國家干預策略。一時之間,假借「自由」之名,行大開方便之門。許多人轉向極端個人主義,產官學各方人士儘管利基不同,只要憑本事擠進權勢核心的「旋轉門」,便能搖身一變「三位一體」,進而人人「隨心所欲」。這種趨勢到了一九九〇年代又因共產世界瓦解,「新自由主義」和「全球化主義」合流,因此催化中國崛起,乃至極權者當道。 布萊希特肯面對當下困境,並沒有悲觀消沉。身為史家,他總結「為什麼要學歷史?」的十個理由。這些理由原著的德文「Zehn Lektinonen」,中譯有點為難。「十個教訓」聽起來太權威,已經和臺灣現今的社會格格不入。譯成「十堂課」可行,但是失去作者原有的淑世熱情。所以在此改為意譯,說成作者給大眾的「十個忠告」。 這「十個忠告」的學理都可以從歷史學習而得的。首先,作者把歷史拉回遠古時代的初民社會,說明人權和自由乃因人類演化早已有之的普世價值。其次,他細說近現代時期西方人在飽嚐戰爭的苦果之後,才深深體悟到理性、人權、自由和民主的可貴。這些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的文化遺產至今仍然支撐著歐洲及全世界的文明。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七十年,啟蒙的價值觀引導德國及世人度過種種難關。雖然布萊希特肯宏觀兩百五十年來的演變之餘,深信歷史是進步的,但是在「啟蒙」和各種「反啓蒙」的對抗中,道魔互有消長。由此可見,歷史的軌跡並非永遠沿著直線只進不退。他的「十個忠告」,如同警世之言,一言蔽之,就是希望大家反思「啟蒙」,然後「再啟蒙」!同時歷史性地、機能性地化解當下的弊病。 最後,假如又問: 「為了拓展世界觀,增長世界史的基本知識,應該讀哪些書籍?」依個人講授西洋史和世界史的經驗來說,建議不妨就近先從麥克尼爾(William McNeill)和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的中譯本著作入手。 〔推薦序〕「歷史」如何成為「教訓」? 黃春木 臺北市立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歷史作為一種「教訓」,經常是「為什麼要學歷史?」這個問題的答案,甚至是標準答案。但在今日,如此回答所能獲得的回響,應該微小許多。 本書作者為Bonn大學歷史學博士,任教於Ludwig Maximilians大學的馬格努斯‧布萊希特肯(Magnus Brechtken, 1964-),是研究德國當代歷史(尤其是納粹時期)的權威之一。 透過本書的撰述,我們可以發現作者具有鮮明的「啟蒙運動」精神,高度肯定「個體」、「理性」的價值,推崇「自由」、「平等」、「民主」的意義。只是因為經歷過去二百五十年間的歷史教訓,作者不再如同十八世紀的人們一般對於人自己,以及社會與文明的進步,抱持堅定無比的樂觀。但他持續呼籲人們不可遺忘歷史,謹記歷史的重重「教訓」。顯然,這是一種「老派」觀點,不是當代多元史觀的主流論調。 然而,是不是主流論調,或「定於一尊」,沒那麼重要。如果我們肯定自由和理性的可貴,就應能包容,乃至欣賞這種遵奉倫理道德的「義無反顧」氣勢,尤其身處隨著政治或商業利益而任意製造假訊息、假新聞的時代,能夠不迎合時勢,進行立場一致,立論扎實的思考與宣稱,直如「暮鼓晨鐘」! 藉由作者的肯定,「歷史」似乎可以讓我們: 一、比較不會視目前的一切皆是理所當然。 二、比較能夠反思自己的想法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三、知道人類的智慧與勇氣是如何地能夠別開生面。 四、了解人類的偏執或信念是如何有效率地讓一切玉石俱焚。 五、在面對塵世的紛擾或折衝時,能夠較為順利地洞燭機先。 六、在面對益發不可預知的未來時,可激發創造力,無論是為了擴大效益,或迴避風險。 作者不厭其詳地針對政教分離、兩性關係、政治參與、民族∕民粹主義、戰爭與和平,以及公平市場,進行歷史探究,並從中萃取十個教訓,希望鼓舞人們可以運用自己的力量、知識與機會,努力爭取及維護和平、和諧、平等與自由。 作者源自「歷史」的信心,有道理嗎?且讓我們先思考一下,「歷史」是怎麼來的? 「歷史」之所以能出現,來自人類心智的兩種力量,一是回憶或回顧,二是反思或後設分析。在回顧中,我們從浩瀚的「過去」(past),做了篩選及組織,並透過反思,賦予或提取了與我們切身相關的意義。這就是「歷史」的由來。若能在回顧和反思中,講求史料證據,並針對當時的人物或事件,進行設身處地的理解和思辨,這就是「歷史思考」。 但,請不要忘了,我們總是立足於「現在」而做出回顧及反思,「歷史」經常與「現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如果我們無法和某一段「歷史」建立起有意義的連結,那一段「歷史」很快地就會從我們的世界中散失;當散失的「歷史」越多,這也意味著我們的回顧與反思越來越短缺,逐漸成為孤獨、漂泊,或自大、偏執的個體。這其實就是作者所擔心的問題。 唯有立足於和「歷史」連結的「現在」,我們才比較有可能獲得充分的智慧或啟發,做出合理的判斷,以及審慎的行動。 不過,作者為何要費心地提醒這樣的道理呢?原因在於:我們正在遺忘(或遺失)歷史,及其教訓的意涵。我們越來越將目前手中一切的安好,視為理所當然,只有享用,沒有珍惜。另一方面,我們對於自由、平等、民主的備受威脅或逐漸淪喪,失去敏銳地覺察,或即知即行的抗爭。我們當中有許多人無從了解自由、平等、民主的消亡,將摧毀目前手中一切的安好;而這些安好,當初是無數前人從爭取自由、平等、民主的行動中才逐漸建立起來的。 本書不是歷史學的專書,而是一個學歷史的人嘗試與大家溝通,他是如何看待世界,反思現在,以及期許人類自己。 其實,人們總會不時地進行回顧及反思的,但如何讓這樣的心智力量有助於文明與社會的進步呢?關鍵在於將回顧與反思轉化為「歷史思考」。 視歷史宛如「教訓」,或許太過沉重,但透過歷史,讓我們發現人類言行的聰明和愚蠢,領悟文明發展的機遇及風險,擴大想像、活絡思考,這就有意思了。我們可以先用這樣的觀點來看待歷史,如果我們深信其中的一些道理應牢記在心,或許這就可能成為深具意義的教訓。

作者資料

馬格努斯・布萊希特肯 Magnus Brechtken

德國慕尼黑當代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明斯特和波昂大學歷史、政治經濟學、哲學博士(1983-1993)。 主要研究領域為國家社會主義歷史、反閃族主義歷史、十九世紀以來之德英美關係、二十世紀媒體與政治、政治回憶錄、關於國家社會主義於一九四五年後之擴張的國際論述。著有:《亞伯特‧史俾爾》(Albert Speer)、《國社黨的清整》(Aufarbeitung des Nationalsozialismus)、《民主與社會》(Demokratie und Gesellschaft)、《為什麼要學歷史》(Der Wert der Geschichte)、《一九八○年代之後的紐倫堡法》(Die Nürnberger Gesetze - 80 Jahre danach)、《生命書寫以及政治回憶錄》(Life Writing and Political Memoir – Lebenszeugnisse und Politische Memoiren)、《一九三○到五○年代的德國、波蘭和俄羅斯的政治和轉型正義》(Political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Germany, Poland and the Soviet Union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50s)、《一八九五到一九○七年的鉸鏈時期》(Scharnierzeit 1895–1907. Persönlichkeitsnetze und internationale Politik in den deutsch-britisch-amerikanischen Beziehungen vor dem Ersten Weltkrieg)。

基本資料

作者:馬格努斯・布萊希特肯(Magnus Brechtken) 譯者:江鈺婷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Discourse 出版日期:2022-01-25 ISBN:9786263181489 城邦書號:BK7108 規格:膠裝 / 單色 / 32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