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分類排行
-
長生石的守護者(精裝典藏版限量上市 作者題字名句印刷扉頁四款隨機出貨)
-
長大後的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什麼都能修好的人、想像力豐富的人、很會開車的人……33個未來生活的想像,培養不一樣夢想的指南書
-
下雨的書店(下雨的書店系列#1)
-
我也想當YouTuber:影片創作、個資保護、分辨假訊息,讀故事建立數位素養,養成媒體識讀能力(《我會自己做計畫》同系列作,附贈「一起認識社群媒體」學習單)
-
我會自己做計畫:時間管理、零用錢規劃、作息安排……從故事建立好習慣,養成自主學習(附贈超實用「一起做計畫吧!」實作表)
-
黑糖的女兒
-
媽媽,為什麼要快一點?(時間觀念+親子關係+共讀繪本)
-
猿來如此救群仙:才高八斗喊救命,七步成詩大救星——揭開李白、韓愈、曹植等人的寫作大祕密
-
真好耶!小學生快樂生活日記(人氣繪本作家吉竹伸介插圖!培養心理韌性、情緒靈敏度最佳讀本 )(二版)
-
【SDGs主題繪本】自來水從哪裡來?(水管構造大公開,完整呈現水資源永續發展的知識繪本)
內容簡介
第16回文藝社繪本大賞首獎
開心的時候笑、難過的時候哭、生氣的時候破口大罵。
男孩有一副測量生氣眼鏡,情緒不再是秘密。
媽媽好像一直在生氣,看上去又不像,到底是怎麼回事?
情緒有好有壞,不同情緒有不同樣貌。
同一個情緒,用不同的觀點看,一切都會不一樣。
透過繪本,幫助孩子學習認識情緒,同理身邊的人。
◆適讀年齡:4-6歲兒童讀者,有附注音!
本書特色:
★ 文藝社繪本大賞首獎,故事題材新穎,妙趣橫生,刺激孩子思考。
★ 以神奇的道具為發想,創造新鮮感,啟發孩子的想像力。
★ 插圖色調鮮明,用色大膽,畫面質樸童趣。
★ 以生氣作為題材,引導孩子思考情緒本質,從而學習同理身旁的人。
*本書有注音
內容簡介:
男孩總是挨媽媽罵,沒做功課時被罵,太晚回家也被罵。爺爺於是送給男孩一副神奇的眼鏡,希望他學會不要惹別人生氣。眼鏡有個神奇的功能,別人的生氣指數都一目了然。不過媽媽卻總是看起來在生氣,她每天都說「不可以!」到底怎麼回事?是媽媽太擔心孩子,才會這樣嗎?
各界好評:
「這是一本精彩的圖畫書,當父母與孩子們一起閱讀時,親子間的愛會更加緊密。」——Amazon 讀者
「本書以獨特的方式來表達“憤怒”和“斥責”之間的差異。方法簡單,但主題明確,成人和兒童都會喜歡。」——Amazon 讀者
「運用“憤怒”和“斥責”的區別當作主題,是個絕妙的想法。這真是一本有趣的作品,測量生氣眼鏡就像哆啦A夢的秘密道具。」——読本メーター讀者
延伸內容
【編輯的話】
閱讀空氣的眼鏡
在日文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空気を読む。中文意思直譯是讀空氣,理解別人情緒。在日本的文化中,懂得體察別人的情緒是社會化的必要課題。故事中,男孩一直惹媽媽生氣,沒做功課時,她說:「不可以!」太晚回家時,她說:「不可以!」做喜歡和討厭的事時,她說:「不可以!」男孩天天挨媽媽罵。看到這個情況,爺爺就送了男孩一個神奇道具--測量生氣眼鏡。透過這副眼鏡,可以看到大家的生氣量表。生氣的大叔罵冒失店員,嚴格的老師罵調皮學生,每個人的情緒都看得一清二楚。不過,一件事情特別奇怪:媽媽每天都在罵人,生氣量表卻動也不動,男孩覺得很奇怪,懷疑眼鏡壞掉了。直到一次發生小插曲,媽媽大罵走路沒看路的男孩跟妹妹,爸爸才解釋:「媽媽希望你們以後要小心看清四周。她罵你們,是要保護最愛的你們啊。」這時男孩才知道,原來看起來生氣的媽媽,是出於關愛,才不停的叮嚀男孩,要男孩守規矩,懂得做人處世的方法。
情緒的表達
在日文「怒り」和「叱り」分別指「憤怒」和「斥責」。「憤怒」是一種強烈情緒化的心理狀態,通常包含個體受到挑釁、威脅或傷害所產生的不適感。在故事中,當人覺得不被尊重,或者被冒犯,就會將自己的情緒直接表達出來。「憤怒」不但會兩頰漲紅,吹鬍子瞪眼,更有可能對身邊的人造成負面影響。像是故事中愛生氣的客人,在公共場合破口大罵,讓身邊的人感到困擾。另一方面,「斥責」則是指,為了小孩而進行的教育指導,與「憤怒」不同。背後的意涵是希望孩子能夠虛心學習,懂得待人接物,體諒且同理他人。在故事中,媽媽為了孩子的未來,指導孩子要注意四周,要符合社會規範,她同時透過「斥責」表達她的關愛之情。
薩提爾(Virginia Satir)的應對姿態
薩提爾是二十世紀其中一名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她說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在人際互動中,被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水平面上的一部分;更大一部分藏於水面下,那是我們的內在。人們會以「指責」、「討好」、「理智」及「打岔」四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下層藏有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就如同《生氣量表》裡的媽媽,她總是用指責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她的觀點可能是覺得孩子要學習規範,她期待孩子成為更好的人,渴望孩子能夠理解她的愛,而她深層的自我則期望自己是個好媽媽。這些冰山下的內在,是我們看不到的另一面。《生氣量表》向我們演示,透過理解他人情緒,可以認識、理解及消化情緒,進而同理他人,成為一個懂得待人接物的人。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