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巴黎左岸1940-1950:法國文藝最璀璨的十年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世界閱讀日書展39折起!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泰晤士報》《衛報》《文學評論雜誌》《金融時報》《經濟學人》一致好評! 硝煙將近,希特勒正醖釀一場狂人之戰,畢卡索已逃離繁華的巴黎,沙特與波娃在咖啡館與學生們沉溺於哲學與性的探索,布列松與尙雷諾瓦拍攝著資產階級的末世,羅浮宮的館長則早已將《蒙娜麗莎的微笑》與其他珍貴藝術品打包完成,送往各個祕密地點藏起。 當納粹攻入花都,有人避走,有人淪為戰俘,有人視而不見,還有人選擇與惡魔共存(表面上),以換取「文明」的留存,但也有更多人持續抵抗,直到殘破不堪(主要是心理上)的巴黎終於在1944年迎接了勝利與重生。隨即而來的是各種新思想、新潮流的爭鳴齊放,混亂反而助長了文學、哲學、藝術的蓬勃與精彩,從1940到1950這十年,歷經了戰前、戰時、戰後三大階段,隨即而來的是新舊價値觀的破滅、重建——以及理所當然地——無止盡的爭論,直至今時今日。 烽火過後,這一群作家、哲學家、藝術家、作曲家, 在巴黎小小一平方英哩的街區內,創造了歷史,改寫了世界的面貌。 他們辦了新雜誌、提出新哲學思維、改寫繪畫風格、挑戰婚姻與性別、創造電影的新浪潮。 他們是沙特、西蒙.波娃、卡繆、山繆.貝克特、莒哈絲、畢卡索、梅洛-龐蒂、楚浮、莎岡…… 這群人不僅活躍於巴黎左岸的藝文圈, 也使全世界著迷於他們的生活、思考方式。 對世界充滿熱情的巴黎青年們, 還希望能透過思想與行為改變世界--在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間,期望找到「第三條路」; 新一代的畫家,超越了社會寫實主義畫風,轉而投入幾何抽象藝術; 哲學家則開始思索人身為人最終的意義, 並在巴黎咖啡館提出震驚世界的「存在主義」理論。 社會評論家波西耶埋首史料、專書與報章雜誌,並以絕妙的筆法,重述精彩、錯綜複雜的歷史事件,邀請讀者一同見證巴黎那十年的愛恨糾葛、哲學運動、社會改革與藝術創新,一睹巴黎左岸迷人的歷史與傳奇。 【書內人物】(部分) 尚-保羅.沙特 Jean-Paul Sartre 西蒙.波娃 Simone de Beauvoir 阿爾貝.卡繆 Albert Camus 梅洛-龐蒂 Merleau-Ponty 畢卡索 Picasso 法蘭索瓦·楚浮 François Truffaut 山繆.貝克特 Samuel Beckett 瑪格麗特.莒哈絲 Marguerite Duras 法蘭絲瓦.莎岡 Francoise Sagan 碧姬.芭杜 Brigitte Bardot 【國際好評】 「沙特與他的終生愛人西蒙.波娃是此書的中心。左岸的眾星(許多作家、藝術家、模特兒與音樂人)都繞著這對迷人的佳偶打轉,因此也孕生了各種知識、政治與情慾的交纏,作者庖丁解牛般地理開了這個圈子錯綜複雜的愛恨糾葛。」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波西耶細心疏理大量的參考資料,整理出了十載的歷史故事……。她在巴黎的行政區間遊走,使讀者彷彿透過窗戶窺視著她筆下的人物,看著今日仍矗立著的建築,看著已經不在的住戶。」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經過精心編撰、充滿流言蜚語、以人物為中心的文化史……波西耶這部令人沉醉、機智敏銳、軼事豐富的作品真是太棒了。」 —《泰晤士報》(The Times) 「這部詳細的編年史,記載了知識圈與政治界的動盪十載,充滿生氣。生於巴黎的波西耶帶給我們一部滿是八卦、精彩的巴黎文化史,自一九三八年起,歐戰一觸即發之時,終於一九四九年的馬歇爾計畫(幫助歐洲大陸戰後重建)。波西耶依照時序編排本書,從回憶錄、歷史、自傳和豐富的作品中,追隨著藝術家、作家、音樂家、出版人和表演者(多為法國人和美國人)的生活,巧妙地創造出『一幅拼貼畫、一支命運的萬花筒』……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一段生氣蓬勃、熱鬧的歷史。」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這部作品精彩重現了左岸知識分子在納粹占領時期,錯綜複雜、熱情洋溢的生活,我好喜歡。波西耶絲毫不避諱、赤裸呈現出實驗性生活的悲喜,也不怕挖掘、探討占領期生活中的道德模糊地帶。這本書生動描繪戰後的侷促不安,掌握了當時的動態,非讀不可。」 —《巴黎人:抵抗、合作以及納粹占領時期的巴黎女性》/安妮.席巴(Anne Sebba) 「一個迷人世代的完美重現。一九四〇至一九五〇年間,那個充滿藝術和知識的巴黎在書頁中活靈活現,是為一大成就。」 —英國小說家/威廉.波伊(William Boyd) 「深厚的哲學與世俗的生活,是推動波西耶這本書背後的兩大元素,帶領我們進入法國的多事之秋,來場節奏明快的趣味旅程。」 —《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關於一九四〇年代,在那幾條街上共享床鋪、香菸和專欄空間的作家、藝術家和畫家的綺麗記載。」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目錄

年度大事記 人物介紹 地圖 前言 PART I 戰爭是我的主人 殞落 抉擇 抵抗 渴望 PART II 當代巴黎 存在主義哲學 慾望和解放 第三條路 PART III 模棱兩可的行為 如何不當共產主義者? 愛情、風格、藥物、寂寞 行動與異議 「巴黎的陰鬱是強大的止血劑」 PART IV 感官之強化 「他們精通藝術,我們卻只有銅臭味」 刺激神經 憤怒、憎恨與失敗 真金不怕火煉 珍重再見、新的黎明 註解 謝辭

內文試閱

  第一章 殞落      一觸即發      英國王太后瑪麗(Queen Mary)身著白緞及膝洋裝、戴著白色絲質手套、手拿白緞小包、頭上頂著寬邊白色淑女帽慢慢走著,身後幾呎處是法國總統阿爾貝.勒布倫(Albert Lebrun),總統身穿燕尾服、戴著高禮帽和白手套。英王喬治六世(King George VI)與其母親瑪麗王太后於一九三八年七月正式出訪巴黎,企圖想要藉此行再次強化英法兩國之間的同盟關係,讓希特勒知難而退。攝影師在皇室隊伍行進路線上架設了攝影機,拍下了黑色禮車駛近羅浮宮的畫面,隨後還有全副軍裝的法國共和國衛隊(Republican Guards)騎兵,他們身上的佩劍鑲有非常精細的銅雕,正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來自英國王室的兩位貴賓欣賞了《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和《米羅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讓全世界知道英法兩國仍保持友好關係,一切都在正軌上,即使四個月前德國才剛與奧匈帝國結盟。      影片也拍到了六名男子走過一系列早期印象派畫作前,在王室宴會中漫步來去。法國國家博物館(French National Museums)副管理長賈克.喬札(Jacques Jaujard)正在行列之內。四十三歲的喬札一頭黑髮、高挑苗條,打扮簡潔而時髦。      喬札從來就不相信綏靖政策。他帶瑪麗王太后參觀羅浮宮的大畫廊時,幾乎沒有人知道他早已開始密謀,準備撤離法國國內公開展出的珍貴藝術品,他知道德國一定會入侵巴黎,所以要先做好準備。早在西班牙內戰時期,喬札就負責將普拉多博物館(Prado Museum)的館藏從馬德里引渡至瑞士保存。這次他也未雨綢繆,為這場戰役做了詳盡的計畫,他寫下法國藝術品館藏清單,按照作品大小訂製了上千個木箱。      一九三八年的夏天,大多數法國人都覺得德國入侵東鄰的政策事不關己,遑論認真備戰。喬札則是晝夜思忖著,該如何妥善保存世界文化遺產以及傳承了數千年的文物,畢竟未來充滿太多變數,而巴黎的青少年卻無動於衷,一心只想著如何模仿二十四歲的音樂才子「唱歌的傻子」(Le Fou Chantant)—查爾斯.崔尼(Charles Trenet)。一九三八年的夏天,巴黎的青少年都穿上了藍襯衫,打著白領帶,頭上還戴著跟崔尼一樣款式的帽子,學著這位讓法國「搖擺」(Swingue)的男子。      在這些年輕人之中,其中一位是名哲學教師,他在巴黎近郊高級住宅區納伊(Neuilly)的巴斯德中學(Lycée Pasteur)任教,他也對世界局勢漠不關心。這名教師—尚—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e)—也和他的學生一樣愛聽崔尼的音樂,更喜歡打破社會傳統。戰爭?他想都沒想過。沙特喜歡帶學生上咖啡館討論文學,這在一九三八年可是史無前例,以前從沒有人膽敢打破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神聖界線,如此直接地挑戰階級觀念。沙特也不吝把自己的藏書借給學生。學生們就這樣跟著這名長相怪異、嚴重斜視、自信、聰明、笑聲爽朗的男子進入了海明威(Hemingway)、多斯.帕索斯(Dos Passos)、史坦貝克(Steinbeck)和福克納(Faulkner)的作品之中。而享譽盛名的伽里瑪出版社(Gallimard)也正籌備出版沙特的第一部作品。沙特把他的第一部小說起名為《嘔吐》(La Nausée,英譯:Nausea),實在是不怎麼吸引人的書名。雖說《費加洛報》(Le Figaro)和其他保守的報社公認這本書讓人不舒服,太陰沈,甚至有點虛無,但作者的才華仍是有口皆碑。      沙特把《嘔吐》一書獻給他最好的朋友/切磋較勁的對象/談情說愛的伴侶「小海狸」西蒙.波娃。波娃(Beauvoir)—若用英語發音,波娃聽起來很像海狸(beaver),海狸的法文是「castor」。英語就這樣把波娃變成了摯友口中的「Le Castor」(小海狸)。三十歲的小海狸和沙特一樣是個聰明的哲學老師,不過相貌要比沙特好看得多。波娃和沙特同住在一間破爛的旅社內,位在蒙帕納斯公墓(Montparnasse Cemetery)後方,賽勒路二十四號上的米斯特拉爾酒店(Hôtel Mistral),不過他倆不同房。      波娃和沙特都是很有魅力的老師,善傾聽,從不評論別人的道德。這也難怪學生都非常崇拜他們,甚至還常演變成愛慕。波娃和沙特不會因此責備學生,反而還會回應他們的示愛。學生中有金髮姐妹花奧嘉.柯薩切維契(Olga Kosakiewicz)和萬妲.柯薩切維契(Wanda Kosakiewicz);有雅克—洛宏.博斯(Jacques—Laurent Bost),大家都管他叫小博(le petit Bost),因為他在家中十個孩子裡排行老么;還有畢昂卡.畢能費(Bianca Bienenfeld)和娜塔麗.索侯金(Nathalie Sorokine)。他們全被波娃迷得神魂顛倒。波娃和沙特達成共識,他倆之間的情感恆久不變,其他小情小愛只是逢場作戲。波娃和沙特共同的以及各自的生活,在這個越來越大的池子中激起了漣漪。新進入這個圈子的人,通常都能接受跟導師兼情人之間只能有短暫的戀情,而當激情不再時,絕大多數人竟然還是能繼續保持友好關係。這時他們便會開始與圈內其他人墜入愛河。這個圈子後來被稱為「沙特家族」,家族成員不需對彼此開誠布公,保有一些小祕密才能讓這種制度延續下去。一九三九年一月,波娃和畢昂卡間的感情告結,沙特便開始追求畢昂卡。波娃和沙特不僅是這些學生的情人、導師,還供給這些小情人一些生活所需。他倆認真工作,替所有學生支付住宿與伙食費用。這兩人的世界中只有學識與性,政治與世局對他們來說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這兩位哲學家認為政治乃身外之物。      山繆.貝克特(Samuel Beckett)也沒時間管政治。他剛滿三十三歲,嗜好是睡到中午。一九三九年四月十八日,貝克特寫信給都柏林的朋友湯瑪斯.麥克格林威(Thomas MacGreevey)時,信中說到:「我想,過不了多久肯定會有戰爭,如果真發生,到時我必報效法國。」貝克特想要有所作為,他有很多時間,也還沒找到自己的風格。貝克特不如另一位愛爾蘭作家詹姆士.喬伊斯(James Joyce)來得出名。貝克特曾經短暫擔任喬伊斯的助理,卻產不出什麼喬伊斯覺得厲害的東西。貝克特是有作品沒錯,《莫非》(Murphy,一九三八年出版)一書就是。他用英文完成這本書,想請他以教英文為職的朋友阿飛.裴隆(Alfred Péron)將該書譯成法文,但這兩人每週二的午餐之約最後都會打起網球,無法討論正事。除了《莫非》,貝克特另外還有幾首詩作(其中有些還是法文詩)和幾篇譯作,但僅止於此,沒有其他作品了。貝克特飽讀詩書,他讀過知名法國哲學教師的《嘔吐》,覺得這本書是「超凡佳作」,除此之外,他也非常喜歡老作家路易.費迪南.賽林(Louis—Ferdinand Céline)的作品,特別是他的小說《茫茫黑夜漫遊》(Voyage au bout de la nuit)。貝克特靠著偶爾翻譯、教書的收入過著簡樸生活,在愛爾蘭的胞兄法蘭克每月也會給他零用錢補貼生活費。要是發生戰爭,他反而還能盡點功用。      當沙特、波娃和貝克特正忙著快樂地把世局拋在腦後,幻想著自己在未來的戰爭中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喬札已經順著自己的直覺開始採取行動了。喬札向六十歲的著名攝影師羅赫.季約特(Laure Albin Guillot)透露,他再不久就要開始盤點博物館的藝術收藏,並做一些重新安排。這話是刻意說得含糊。沒人知道喬札是否私底下向季約特透露了計畫的細節。也許喬札是希望可以讓一九三○年代最有才華的法國攝影師,來保存可能即將要被摧毀或永遠消失的藝術品。      喬札大可請另一名年紀較輕的攝影師幫忙,也就是三十一歲的亨利.卡提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當時大家只知道他叫亨利.卡提耶。卡提耶—布列松這個姓氏享譽巴黎企業界,但他不希望共產黨同志發現自己是資產階級富二代。喬札可能比較謹慎,刻意不找阿拉貢(Aragon)主編的共產黨報《今晚》(Ce Soir)的御用攝影師卡提耶—布列松,畢竟蘇俄和納粹德國才剛同意簽署互不侵犯條約。此外,卡提耶—布列松也忙著替電影導演尚.雷諾瓦(Jean Renoir)做事。卡提耶—布列松自一九三六年起就開始擔任雷諾瓦的副導,樂在其中。他不只協助雷諾瓦拍攝共產黨宣傳紀錄片,也參與了《遊戲規則》(La Règle du jeu)等電影之拍攝。《遊戲規則》描繪一個每況愈下的世界,片中的法國資產階級貪圖享樂,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週遭的世界。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四日,這天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Molotov)和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簽訂條約,允許希特勒自由侵略西方國家。賈克.喬札於是下令羅浮宮休館三天,官方原因是館內修繕。實際上,這三天三夜中,兩百名羅浮宮館員、羅浮宮藝術學校的學生以及莎瑪麗丹百貨公司(La Samaritaine)的員工齊心協力,小心翼翼地把館內四千件世界珍寶裝入木箱中。幸好維諾內些(Veronese)的《迦拿的婚禮》(The Wedding at Cana)可以順利捲好放入捲筒中。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的《拿破崙加冕禮》(The Coronation of Napoleon)也比照辦理。然而德拉克洛瓦(Delacroix)的《十字軍進君士坦丁堡》(Crusaders)、傑利科(Géricault)的《梅杜薩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以及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所有作品都太脆弱了,必須拖上專門用來運送法國國家劇團法蘭西喜劇院(Comédie—Française)的佈景和壁畫的開放式大卡車。《梅杜薩之筏》重量將近一噸半,被放在開放式的大卡車上,外面只蓋著一張巨大的毯子保護。      這些巨作會以重要性來分類:黃圈圈是貴重之作,綠圈圈是重要藝術品,紅圈圈是世界級珍寶。裝有《蒙娜麗莎的微笑》的白箱上標有三個紅圈圈。負責運送《蒙娜麗莎》的館長還不太清楚自己身負重任,所以喬札寫了封信給他,挑明地說:「親愛的老友,你此行總共有八部卡車。你必須知道,從德哈斯路五號出發,車牌2162RM2,通往車耐(Chenu)的那台車上,其中一只箱子上面寫著黑色的MN,那裡面是《蒙娜麗莎》。」運送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經典大作的是輛救護車,還特地裝上橡膠彈簧避震器。      私人汽車、救護車、卡車、貨車和計程車都被徵收參加此次任務。共兩百零三輛車,載了一千八百六十二只木箱,在八月底的某個早晨動身,分頭前往法國境內的十一座城堡,這些作品準備在安全的城堡內隱姓埋名,靜候未來。羅亞爾河(La Loire)附近的城堡如香波堡(Chambord)和謝韋爾尼堡(Cheverny)都成了藏寶地點,不過喬札還另覓了一些地點好使作品「消失」,如法國的偏遠鄉村,遠離重點地帶的低調私宅。每支車隊都配有一名館長和一組工作人員。他們的任務就是:在新家中照顧這些藝術品,一直待到功成身退為止。原本的居民都被送往別處安置。鞠躬盡瘁的博物館員工們,就這樣一頭栽入了這場為期超過五年的冒險。      最後一件離開羅浮宮的作品是高十一呎的《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那時是九月三日下午三點,正是法國向德國宣戰的時刻。在接下來的幾週內,法國所有國家藝術典藏全被送到了安全的地方。法國國內所有博物館都效法喬札的淨空羅浮宮計畫,每一件作品都以藝術和歷史價值做分類整理。一九三九年秋,所有重要的藝術品都已藏妥。不過還是有消息走漏了。賀蒙.勒居耶(Raymond Lécuyer)在《費加洛報》(Le Figaro)中寫下〈畫作之出埃及記〉,稱讚國家博物館藝術品保管者付出的心血,這些人很多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退伍軍人。勒居耶也在文中向讀者道歉,因為整個行動過程交代得不清不楚,他不能寫出行動的細節,也不能暴露相關人士的姓名、行動的日期和地點,但他寫道:「無論如何,這些世界級的藝術遺產現在非常安全,不會落入野蠻的德國科學企業手中,希望大家能放心。」      賈克.喬札完成了保存歷史的任務後,便回到羅浮宮內的辦公室,在那裡他可以眺望杜樂麗花園(Tuileries Gardens)。他已經準備好面對接下來要發生的事了。雖然可能還要等上好幾個月,但喬札心裡明白,德軍終將入侵巴黎。不過僅管喬札準備好了,法軍卻不然。      日暮之時      英法兩國並未立即履約協助波蘭,反而按兵不動,沒有積極派兵攻打德國,使德軍有機會集中火力入侵並擊敗波蘭,不必蠟燭兩頭燒。這場戰事實在蹊蹺。法國人稱之為「怪戰」(Drôle de guerre),美國人和英國人則稱之為「假戰」。如果當初法軍能在宣戰後立刻積極進攻,德軍最多只能撐得了一、兩週—至少德國將軍席佛.魏司法(Siegfried Westphal)在多年後的紐倫堡大審中是如此坦言。一九三九年,英法兩國的軍隊加起來共有一百一十師,而德軍卻僅有二十三師。      英法兩國無心與希特勒開戰,反而忙著給住在自己國家的德國或奧地利公民找麻煩,例如人在法國的亞瑟.柯斯勒(Arthur Koestler)以及人在英國的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十月,出生於匈牙利的知識分子柯斯勒被捕後,被遣送至法國庇里牛斯山區的勒韋爾內集中營(Le Vernet),而已經正式成為英國居民的奧地利知名作家茨威格,則被下了居家監禁令,只能在巴斯(Bath)的住處方圓五英哩以內活動。      有些巴黎居民在宣戰後選擇立刻出走。珍妮.福藍從一九二五年起便在巴黎擔任《紐約客》特派記者,她之所以聲名遠播不光是由於她的文風幹練,也因為身為女同性戀的她交過不少風姿綽約的女友。福藍決定返回美國。她向當時的法國情人諾琳(Noeline)承諾會常常寫信,並且很快就會回來。本名諾耶.墨菲(Noel Haskins Murphy)的諾琳身高一八三,是個「令人神魂顛倒的女子,留著一頭淺褐色的頭髮,是貨真價實的維京人,有點像嘉寶(Garbo)和黛德麗(Dietrich)的綜合體」。一九四四年十二月,諾琳和福藍重逢時,諾琳卻已憔悴如幽魂。      一九三七年四月的格爾尼卡(Guernica)炸彈攻擊,把五十八歲的畢卡索給嚇壞了。畢卡索在九月二日離開了巴黎,逃到距離波爾多六十一英哩,法國西南部華永(Royan)的一個濱海度假村。畢卡索租了一間別墅讓情婦瑪莉—德雷莎.沃特(Marie—Thérèse Walter)和他倆即將滿四歲的女兒瑪雅(Maya)居住,自己則和新歡攝影師朵拉.瑪爾(Dora Maar)同住在蒂格爾酒店(Hôtel du Tigre)。沒多久後他也租下了帆船別墅(Villa les Voiliers)的三樓作為工作室,從那裡可以眺望美麗的海景。不過華永無法滿足畢卡索的創作需求,畢竟他不是野生動物或景觀畫家。剛逃離巴黎的那陣子,畢卡索也許感到鬆了一口氣,但波瓦圖(Poitou)的明媚風光不適合他。畢卡索埋首作畫,甚至還開始寫作,以此來抵銷對於戰爭的焦慮不安。當地傳統市場的海產成為他其中幾幅畫的靈感來源,不過他還是會定期開車回巴黎添購畫筆、顏料、畫布、素描本等畫具。十一月十五日,畢卡索的第一場美國回顧展—《畢卡索四十年創作回顧》(Forty Years of His Art)—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正式展開,照理說這應該要帶給他很大的成就感,但這一切對他而言卻感覺好遙遠,彷彿像是身外之物。      有些人則決定靜觀其變,例如沙特和波娃。他們留在巴黎繼續教書,偶爾換換酒店、換換情人、換換身邊的學生。      正當整個西歐都在嚴備「假戰」之際,身為世界最強軍隊的法軍(國內外報紙皆如此形容)卻毫無準備,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貪戀傳統、傲慢無禮、癱瘓無力。當時有個人親眼見證了這一切,清楚紀錄下法國士兵一蹶不振的士氣、法軍高層的全盤失敗、著重在馬奇諾防線(Maginot Line)以及「攻不破」之阿登(Ardennes)林區的瘋狂戰略,以及法國資產階級與勞工階級的幻想泡泡世界。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是一戰退役軍人,也是巴黎索邦大學(Sorbonne)的中世紀歷史教授、年鑑學派的創始者。一九三九年,五十三歲的布洛克自願從軍報效國家。法軍高階軍官的無能以及對時代的不適應並非法國殞落的唯一原因—布洛克在《詭異的敗仗》(Strange Defeat)一書中如此寫道,但要到布洛克過世後,這本書才在一九四六年出版。法國政府、政黨給國民一堆空泛的信心喊話,讓人以為法國不可能打敗仗,但實際上法軍卻不敢正面迎擊希特勒,這使得法國國民無法看清殘酷的事實真相。布洛克認為工人階級持守的非戰主義太過懦弱,而資產階級只貪圖生活中讓自己舒服的各種享樂。馬克.布洛克筆下記載了法國全國的士氣崩解—而導演尚.雷諾瓦數月前也在他的電影《遊戲規則》中,描繪了法國菁英令人難以忍受之輕:他們發自內心對這一切漠不關心,沙特和波娃亦是如此。      居住在巴黎的移民,特別是亞瑟.柯斯勒等猶太裔的移民,卻一點也無法漠不關心。柯斯勒的情人,同時也是雕刻家的黛芬妮.哈迪(Daphne Hardy),努力向英國政府有關單位訴願,柯斯勒才得以在一九四○年初,從勒韋爾內戰俘營獲釋。重獲自由後,柯斯勒來到巴黎,希望可以在這裡辦妥居留文件,留在法國。五月一日,未雨綢繆的柯斯勒寄了一份手稿給倫敦一間出版社。這份德文手稿由哈迪譯為英文,是一部小說,名為《正午的黑暗》(Darkness at Noon),故事內容為一名老布爾什維克(Bolshevik)黨員因叛變之罪名受審,審判他的正是他當初幫忙創建的政府。在巴黎的日子,柯斯勒到處借住在不同的朋友家中,其中一位友人正是知名的「莎士比亞書店」(Shakespearew and Company)老闆,五十三歲的西爾維婭.畢奇。書店位在巴黎六區奧德翁路十二號。      畢奇是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海明威、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等作者的朋友。一九九二年,她經營起出版事業,為的是想讓世界看見詹姆士.喬伊斯的《尤利西斯》(Ulysses)。畢奇和他的舊情人/手帕交阿德里安娜.莫尼耶(Adrienne Monnier)一樣住在自己的書店樓上,而莫尼耶的書店就位在莎士比亞的對面,奧德翁路七號上。畢奇和莫尼耶是朋友口中的「奧德翁王國」(Odeonia)代表人物,這是個文化豐富、國籍多元、兼容並蓄的國度。這個國度屬於一個消逝的年代,而在一九四○年五月,奧德翁卻成了圍困之城。莫尼耶和三十二歲的柏林人吉賽兒.弗倫德(Gisèle Freund)交往—弗倫德十九世紀時在法國的索邦大學取得攝影博士學位。她終日拍攝人像照,拍攝對象是曾佇足奧德翁的作家和猶太人後代,她也認真考慮要逃到阿根廷,因為親朋好友都在那裡。      一九四○年,仍留在巴黎的少數美國人如亨利.米勒和曼.雷(Man Ray)皆相繼逃往南法,再從南法逃至較安全的國家。柯斯勒仍希望能辦妥文件。他在畢奇的公寓內讀著司湯達(Stendhal)的《紅與黑》(Le Rouge et le noir)時,上排書櫃上一株四葉的三葉草「掉到了他兩眼正中央」。畢奇吻了柯斯勒的雙眼,對他說這是吉兆,代表他會平平安安。

作者資料

阿涅絲.波西耶 Agnès Poirier

出生於巴黎,在倫敦受教育。記者、廣播從業員、評論家和作家。波西耶替許多英美主流媒體撰稿,文章散見於《衛報》、《觀察家報》、《倫敦泰晤士報》、《國家》雜誌、英國BBC、美國CNN、Sky News等,她同時也是法國政治週刊《瑪莉安》(Marianne)的英國編輯。波西耶寫了四本介紹英法兩國不同行事風格的書籍,其中包括:《一針見血:一名法國女子對英國的看法》(Touché: A French Woman’s Take on the English)。波西耶任教於巴黎政治學院(Paris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tudies),也替坎城影展預選參展之英國片。她巴黎倫敦兩頭住,喜歡騎單車、聽查爾斯・崔尼的音樂。

基本資料

作者:阿涅絲.波西耶(Agnès Poirier) 譯者:高霈芬 出版社:創意市集 書系:Redefine 哲史思 出版日期:2020-02-06 ISBN:9789579199797 城邦書號:2APB05 規格:膠裝 / 單色 / 49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