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這件事:為什麼你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從舌上五味、心理學與文化分析檢視品味的組成,探究我們對事物的好惡
- 作者:班傑明.艾雷特(Benjamin Errett)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18-12-06
- 定價:320元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回到舌上探索口味與品味的祕密——
細細 「品嚐」我們的文化審美與閱聽喜好的箇中滋味
【品味人士好評推薦】
東吳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汪曼穎
作家、社會學者│李明璁
影評人│李光爵(膝關節)
專欄作家│馬欣
資深樂評人│馬瓜
《Fountain 新活水》雜誌總編輯、作家│張鐵志
作家│陳玠安
詩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須文蔚
跨界王│黃子佼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廖勇超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蔡振家
⊕甜——強調人際關係、天真無害、平易近人、令人愉快、通俗
⊕酸——追求刺激、冒險犯難、反骨叛逆、桀敖不馴的青少年作風
⊕鹹——粗魯放肆、稍有人生歷練、頑皮、享樂、情慾充沛
⊕苦——小眾審美、有距離感、冷門古怪、層次豐富
⊕鮮——講究智性、資訊豐富、難以言喻的閱聽滿足感、有自覺選擇閱聽內容
如果你認為本書是要為讀者分析性格——飲食喜愛什麼口味的人,
會有什麼樣的閱聽偏好或審美傾向?那麼你只猜對一半。
當然,根據心理學中「體現的認知」觀點,有時候這兩者間是有些關聯;
不過在更多時候,品味這件事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有趣。
為了揭開品味的神祕面紗,作者援引心理學、文化分析、市場調查數據等領域最新的研究,
再結合目前已被廣泛承認的五大基本味:甜、酸、鹹、苦、鮮作為分類指標,
歸納出舌上五味分別對應到哪些文化品味。
從電影、戲劇、文學、音樂、遊戲、話題,甚至是量販商品及名人的行事風格等
——本書就四十種以上的文化產物、人物與現象進行層層分析,
仔細查看他(它)們之中包含了哪些關鍵要素迎合了受眾的品味?
換言之,為什麼這麼合人們的「文化味口」?這些品味因子又能再拆解成哪些細項?
而我們又該如何從品味因子的抽絲剝繭過程中,更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文化審美?
你可能沒想過——
◆凱蒂.佩芮(Katy Perry)的歌曲,既有象徵年輕純真的甜,也有世故享樂的「成熟鹹味」,
超人氣歌曲橫掃全球、深受不同年齡層聽眾的青睞,關鍵就在於恰到好處的甜中帶鹹!
◆好萊塢熱血大片是怎麼從早期主打冒險犯難的純酸味(如《大白鯊》、《第一滴血》),
發展到近年英雄片的酸中帶鹹(如滿口黃腔的《死侍》),
甚至酸甜交織(如合作無間、其樂也融融的《復仇者聯盟》)?
◆現今人手一臺的智慧型手機造福不少旅行觀光的遊客,
除了導航功能,最重要的就是拍照留念。
然而,明明手機就有高畫質相機鏡頭、方便的通訊軟體,為何旅遊明信片至今不死?
寄明信片會是一種難以名狀的「鮮味」文化活動嗎?我們從中獲得什麼樣的「甘鮮」體驗?
◆手沖咖啡、精釀啤酒這些苦而迷人的飲料,
之所以吸引狂熱飲品玩家不惜一切也要鑽研烘焙、釀造、產地等知識,
是否也反映了小眾族群對「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追求?
偏要藉由「嗜苦」,展現獨樹一幟的格調!
隨著作者逐步剖析各種不同品味的組成,就能審視自己所鍾愛的文化、事物、藝術創作,
乃至某些人物形象中,到底是什麼東西在召喚我們的品味偏好?
在每個人不同的人生階段,又或者一個社會中的不同群體內,
分別又是哪些品味因子在作用、讓人對特定事物情有獨鍾?
文化品味中隱藏的神奇密碼,本書都將一一破解。
▎品味人士推薦
神經科學的知識告訴我們,感官訊號一傳入大腦,
就被負責意識思考與複雜判斷的大腦皮質區域所攔截與影響,
或許也因此讓我們容易以單純的感官經驗去解釋複雜的生活體驗,
而讓「箇中滋味」、「甘之如飴」、「鹹魚翻身」這些成語呈現出我們日常感官思考習慣的風貌。
這本書正是動用這種感官思考,去解析文化品味這個複雜的概念,
幫助讀者了解文化消費者的偏好是如何形成的。
對於文化領域、文創產業、內容產製的工作者,提供一個感官的架構,
去理解文化消費者對於不同類型產品與服務的偏好。
——汪曼穎,東吳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活在一個表面上看起來「重視感官體驗」或「追求個人品味」的消費主義社會,
媒介和廣告很大程度影響我們的身體感覺和好惡抉擇。
要如何穿透這些框架話術,直探我們喜好與品味各種事物的核心因素,
這本書提供了跨學科的發現連結,丟出豐富又細膩的線索,
讓讀者能在吸收有趣新知的同時,也能反思自身為何購買與如何認同等重要生活課題。
——李明璁,作家、社會學者
聆聽音樂書寫音樂多年,常自詡為有品味的音樂雜食性動物,
不論搖滾、電子、爵士、古典乃至於噪音無所不聽,在各式音樂類型中,
往往能獲得不同的聆聽樂趣。《品味這件事》正是一本探究「品味」、分析「品味」的精采好書。
從心理學到統計學,透過甜、酸、鹹、苦、鮮五種不同味道,
鉅細靡遺地帶領讀者進入一場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文化之旅,
閱讀後更能體會自身喜好的原由,也能藉這本書,認識更多自己可能未曾碰觸過的領域。
——馬瓜,資深樂評人
活用五種味覺,歸納血淋淋的品味小史,從個人成長到共同體驗,
作者實在切中要害。舉凡音樂、電影或食物,例子都離我們很近。
也許你也跟我一樣厭倦了文創商機裡的「成功學」與「品味教學」,
厭倦了評論家的氾濫;多讀這本書籍,有助於自我養成的勇氣與心情穩定。
——陳玠安,作家
味覺與個性、品味、養生息息相關,《品味這件事》一書不止顛覆跨文化的刻板印象,
還以博物學家的見識,帶讀者直擊世界各個角落各具特色賞味模式,
把感官體驗提升到藝術與文化的品鑑,讓人目不暇給,驚呼連連。
——須文蔚,詩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我們在音樂、小說、影集中挑選自己喜愛的作品,品嚐酸甜苦辣,為平淡生活增添風味,
因此,人人都是「生活調味師」。這本書以別出心裁的方式,將審美跟味覺連在一起,
讓我們從一個另類的角度品味人生,同時,也更加了解自己。
——蔡振家,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理想上,了解品味的組成元素有助於讀者了解自己是受到什麼東西的吸引,
也可以此來決定接著要追求哪方面的喜好。全書可見許多逗趣的手繪插圖,
作者行文詼諧幽默,不但有趣,也可讀到有用的資訊。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本書用戲謔、輕鬆的視角檢視流行文化,而作者剛好就是在這方面具有雄厚文化資本的人士。
——《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
目錄
.餐前酒——番茄醬完美無缺
第一章 布置餐桌:回到舌上探索口味與品味的祕密
第一,你喜歡哪類音樂?第二,你知道前面那個問題多麼沒用嗎?
體現的認知,為什麼溫暖的房間裡充滿溫暖的人?
客人,要點菜了嗎?
.口感去味盤:終極品味測驗
第二章 甜味:天真無邪的味道
卡哇伊:甜美的社會
→賞味筆記:酷玩樂團
舒逸推理:沒有死亡的謀殺
小馬迷:甜蜜的慰藉
→賞味筆記:《六人行》
豆豆玩偶:文化裡的高糖泡沫
甜美歌聲
→賞味筆記:《手札情緣》
甜味的智慧
.口感去味盤:一段簡單易懂的品味史
第三章 酸味:叛逆的味道
思樂奇:碎冰裡的青春滋味
→賞味筆記:《瘋狂》雜誌
最後魔鬼英雄
→賞味筆記:印第安那瓊斯
酸甜交織:漫威的暢銷祕方
→賞味筆記:Blarping
酸鹹交織:龐克的滋味
.口感去味盤:群眾智慧與群眾愚痴
第四章 鹹味:人生歷練的味道
鹹濕明信片與喬治.歐威爾
→賞味筆記:《無間警探》
鹹味的超級英雄
→賞味筆記:德瑞克與威肯
迪斯可大勝利
→賞味筆記:特雷.帕克與馬特.史東
鹹中帶甜:錯得離譜,竟然卻如此對味
.口感去味盤:壞品味不可能定理
第五章 苦味:反感的味道
咖啡、啤酒和苦味崇拜
→賞味筆記:提姆和艾瑞克
很看看下去的電影
→賞味筆記:肯伊.威斯特
有時候,越苦越好
→賞味筆記:未來主義料理
「很難懂先生」
苦味藝術作品
.口感去味盤:「超級味覺者」迷思
第六章 鮮味:無法言喻的味道
滿足挪威人的詭異方式,其一:卡爾.奧韋.諾斯加德
→賞味筆記: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
滿足挪威人的詭異方式,其二:慢電視
→賞味筆記:約翰.霍奇曼
馬丁.帕爾與平凡之美
→賞味筆記:《奇異果女孩》
「無聊男子俱樂部」那些毫不無聊的祕密
「不可能失去的工作」
.口感去味盤:歲月累積出的判斷力
第七章 和諧:調和各種口味的祕訣
廚房中的和諧:打造一道完美平衡的料理
給行家的品味菜單
作品中的和諧:打造一件五味均衡的作品
給懷舊人士的品味菜單
人人都是策展人:辦出你的文化饗宴
給淺嘗者的品味菜單
無論是誰都能擔任策展人:人多口雜的麻煩
給冒險家的品味菜單
有些人是天生的策展人:美國時尚教主黛安娜.佛里蘭的天縱英才
給極簡主義者的品味菜單
如果機器也能策展:科技的極限
給狂熱者的品味菜單
你是自己的策展人:打造自己的閱讀清單
致謝
內文試閱
餐前酒
番茄醬完美無缺
當然,營養學不會這麼說。因為如果你每餐都只吃番茄醬,身體幾個月內就會壞掉。不過在味道上,很少有食物可以像番茄醬那樣面面俱到。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說得好:「亨式番茄醬(Heinz’s)的味道,一開始在舌尖觸動我們感受甜味與鹹味的受器,然後讓舌側的酸味達到高峰,最後踏上舌根引出鮮味與苦味。就像一首步步漸強的樂曲。」
這是節錄自葛拉威爾在二○○四年《紐約客》(New Yorker)發表的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該篇內容講述亨式番茄醬所取得的成功為什麼難以被對手撼動。他的結論是,這個調味料的王者在原始層次上滿足了人們的舌頭,盡可能令所有人嘗到每一種味道。
其中的祕訣是調整強度:「它將感官專家口中的各種味覺詞彙順利地調合起來達到平衡,番茄醬不僅囊括了所有味道,更讓它們像是全明星隊一樣合作無間。」
如果美食界有這樣的技巧,我們能不能在其他領域做同樣的事?在音樂、文學、繪畫、詩歌界,也有番茄醬這樣的作品嗎?
本書的答案是「YES」,文化界也有番茄醬類型的作品。例如林曼紐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的百老匯音樂劇《漢米爾頓》(Hamilton)、最初的《星際大戰》(Star Wars)三部曲、《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羅密歐與茱麗葉》、喬治.蓋希文(George Gershwin) 的《夏日時光》(Summertime),以及其他很多例子。
這些作品為什麼與眾不同?它們不但廣受歡迎,更大獲好評—不過這並非「番茄醬」之所以為「番茄醬」的理由。要煉成一部「番茄醬」作品,你得要有紅得熟透的番茄以及大膽添加的醋,再將這些關鍵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且番茄醬成功的祕密其實藏在它所使用的配料,要了解「番茄醬」型的作品,就得研究它的食譜。文化產物中的甜味、酸味、鹹味、苦味、鮮味究竟是哪些東西?這就是《品味這件事》想探討的主題。
在這本書中,我們不僅找到了「番茄醬」型作品的構成食譜,還發現了與各種食物的味道—如味噌湯、小鬼頭酸軟糖(Sour Patch Kids)、義式濃縮咖啡、海帶、義式冰淇淋、豬排、金桔、冰淇淋—相互對應的文化產物。我們可以從自己的娛樂品味中發掘新的觀點,學習新方法來發現欲望,滿足欲望。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星際大戰》。有些人喜歡拿薯條沾美乃滋,喜歡的話大可盡量去沾。這本書不會告訴你應該喜歡什麼、不該喜歡什麼。在這件事上,沒有任何書籍、演算法,甚至任何人能給你可靠的答案,而且說真的打從一開始就不該嘗試這麼做。本書想做的,是幫助你深深檢視那些你已經愛上的東西,然後讓你用新的方式思考自己為何會對它們有那樣的感覺。一旦你對激情背後的原因有了一點了解,你就能走入一個全新的世界,盡情探索自己會喜愛的歌曲、書籍、表演、電影。那麼,我們就從打開收音機開始吧!
作者資料
班傑明.艾雷特(Benjamin Errett)
曾任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藝術生活版編輯、特刊副主編、特刊總編輯、策略發展總監,有超過十年的主流媒體編輯經驗;具備不俗的品味,也對品味有獨到研究。作者過去曾為《國家郵報》編輯過許多文章,他將自己逾十年職涯中經手過的內容去蕪存菁、重新集結,最後寫成了本書。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