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這一年,我只說YES:TED演講激勵300萬人!《實習醫生》、《謀殺入門課》全美最具影響力的電視製作人最真摯的告白!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這一年,我只說YES:TED演講激勵300萬人!《實習醫生》、《謀殺入門課》全美最具影響力的電視製作人最真摯的告白!

  • 作者:珊達‧萊姆斯(Shonda Rhimes)
  • 出版社:平安文化
  • 出版日期:2017-12-25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9折 342元
  • 書虫VIP價:342元,贈紅利17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24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如果有一件事讓你嚇得半死, 答應它! TED演講激勵300萬人!全美最具影響力的電視製作人最真摯的告白! Amazon每月最佳好書!讀者★★★★☆ 深受啟發好評! 學會對一切說「YES」, 我瘦了將近60公斤,身邊少了幾個惡毒的人, 變成一個更棒的母親、更有活力的朋友、 更堅強的領導人、更有創意的編劇, 最重要的是,我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 珊達.萊姆斯是全美最具影響力的電視編劇和製作人,一手打造《實習醫生》、《醜聞風暴》、《謀殺入門課》等熱門影集。她塑造的角色總是勇敢無畏、有話直說,所以很難想像她其實是一個害怕群眾、內向害羞的人。 身為三個女兒的單親媽媽以及三個當紅影集的王牌製作人,珊達總是很容易拿忙碌為藉口來拒絕所有的邀約:不參加派對、不去度假、不結交新朋友……直到有一次感恩節,姊姊對她說:「妳只會拒絕!」 這句話宛如當頭棒喝,讓她重新檢視自己,也促使她決心面對一項挑戰: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對每一件她害怕的事說YES! 於是,她硬著頭皮上了電視脫口秀,克服自己的怯場和恐懼;她回到母校舉行畢業演講,在一萬六千名聽眾面前侃侃而談;她參加有趣的私人派對、協助主持慈善活動、第一次演戲、讓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攝影師安妮.萊柏維茲拍照、參加年度百大傑出女性的頒獎典禮,甚至接受偶像歐普拉的訪問。 「YES」也滲透到珊達的家庭與私人生活。無論多忙,她都會對孩子說YES,讓親子關係更親密。面對發胖的身體,她對運動、沙拉說YES,最後重拾健康。她也開始學著對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說YES,對自己的本質說YES,對「不想結婚的自己」說YES。 在這不尋常的一年多裡,珊達逐漸打開自己的心胸,重新探索生命的可能性,坦然接受別人的讚美,並且愛上真正的自己。現在,她要用這本書分享她的美好經驗,你也可以像她一樣,勇敢地說「YES」! 名人推薦 【編劇】王蓉、【飛碟電台節目主持人】朱衛茵、【作家】阿飛、【《女人迷》共同創辦人暨數據長】陳怡蓁、【諮商心理師】許皓宜、【「故事工廠」編導】黃致凱、【律師】賴芳玉 感動推薦! 萊姆斯親切、對話式的寫作風格讓本書成了更好讀的《挺身而進》,同時也是一本個人私密的日記。——TVGiude.com 本書是一本誠懇、富有啟發性的書……萊姆斯以快節奏、明理的風格闡述她喜愛的電視節目。她溫暖、幽默,容易引人共鳴,就跟你預防天有不測風雲所帶出門的克什米爾圍巾一樣,《這一年,我只說YES》值得在你包包裡占有一席之地,當作禮物也是絕佳選擇。萊姆斯和你分享她的洞見,跟著她走,你也許不會成為封面人物,但你會慶幸這段路有她相伴。——寇克斯評論 本書結合了幽默及嚴肅的對話,洋洋灑灑以歐普拉式的啟發手法書寫……雖然萊姆斯的名氣跟職業生涯讓她跟「一般人」不一樣,她卻能寫出「一般人」的敏感心聲……她的文字充滿生命力,讀完本書後,讀者也會發現自己想在人生裡多說幾個Yes!——TVInsider.com 一本穿著便服的勵志書,以容易產生共鳴的私密散文分享如何過好生活。作者以一年的時間出發,讓生活變得更好。萊姆斯的旅程與讀者非常貼近,也不會讓人覺得說教。她跟你說話的同時,則散發出親密感、幽默以及她努力學來的智慧……《這一年,我只說Yes》是一記提醒,更是一種期盼,了解你本來就擁有的力量,好好善用。——Daily Beast 無庸置疑,萊姆斯超會寫回憶錄,她的寫作如同對話,機智聰慧,具有詩性,充滿柔軟的人性溫度。本書有很多很棒的笑點,這也是一本間接的勵志書,提供的建議不只萊姆斯的讀者可以用,每個人都適用。——Atlantic.com 如果你喜歡她筆下人物角色的連珠炮對話,讀這本書肯定讓你心曠神怡。萊姆斯敞開心胸,分享啟發,如同每個人的姊妹、女兒、母親、朋友、主管,跟我們討論她自己的經驗,加上一點關於社會對女性期待的辛辣洞見。——Ebony.com 我通常會跳過書名類似《這一年,我只說Yes》的書,太假了,太油腔滑調了。只不過一手創造、製作燒腦神劇《實習醫生》、《醜聞風暴》的珊達.萊姆斯可不只比你那不怎麼樣的心理治療師更有智慧、更風趣好笑,也更酷一點。——亞馬遜書店本月最佳好書/莎拉.尼爾森 閱讀本書就跟看萊姆斯的電視節目一樣有趣!——洛杉磯時報 簡短、迷人、古怪、激勵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作者學習照顧自己的過程,而你也學得會。讓我們歡迎你的人生新教練——珊達.萊姆斯!——Vulture娛樂新聞網 萊姆斯帶領讀者走進她長達一年的轉變實驗,每一章都是她自己人生裡不同的挑戰,她讓我們進入她的腦袋,小心翼翼攤開她所有的恐懼與自我質疑……坦率且友善,彷彿你是在跟她把酒言歡。 ——Slate.com 這本坦率得讓人不得不讀的書揭露了才華洋溢的珊達.萊姆斯終於幹出足夠的「狠角色作為」,晉身成為「珊達王國」的要角人物。最棒的是,她能激勵最宅的人,讓他們走出去,嘗試新生活。——芝加哥論壇報 萊姆斯分享的經驗很有價值……例如當她討論到該如何照顧自己的時候。這本回憶錄感覺很誠懇,分享了很多,卻沒有矯飾。——華盛頓郵報 充滿洞見,讓人讀得很開心!——紐約每日新聞

序跋

【推薦序】把「天花板」拆掉?!YES! ——故事工廠編導 黃致凱
  珊達.萊姆斯的成功故事,我想有兩種人可以從中受到很大的鼓舞,一種是以編劇為職志的人,例如我;另一種是像她一樣飽受歧視的有色人種或肥胖的單身女性。然而,珊達在《這一年,我只說YES》書中所談論的信念,更可以讓許多習慣待在生活舒適圈的朋友,或者「江湖走老,膽子走小」的朋友獲得新的刺激與思考。   珊達.萊姆斯鼓勵大家向自己過去所恐懼的、未知的、不願面對的事情說「YES!」,接受這些事情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認為這些事情是生命中的必經旅程。她相信只要我們對於這些預料之外的請求,或是感到不自在的狀態說「YES!」生活就會產生微妙的、正面的化學變化。   這讓我想起克里斯多福.諾蘭所導演的《蝙蝠俠:開戰時刻》。戲裡男主角韋恩目睹父親在遭搶劫的過程中被殺害,於是他對於「人為何要犯罪」產生困惑,後來他還去學忍術,師父對他說了一句話:「你若想要克服恐懼,就要成為恐懼本身。」於是,韋恩幾經波折,回到了童年曾跌入的古井,走進黑暗的岩洞,與他最害怕的蝙蝠面對面凝視,當數以百千計的蝙蝠從他身邊耳際飛過時,他張開了雙手,深呼吸,彷彿從過往的恐懼中吸取了某種能量——從此他不再拒絕蝙蝠,不再害怕黑暗,後來還刻意選擇了蝙蝠作為他的代表,在夜裡化身為打擊犯罪的蝙蝠俠,成了眾人心中的大英雄。   說「不」,是人在接觸這個世界,慢慢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漸學會的一種自己保護的本能。我們習慣向陌生的事情說「不」,對恐懼的事情說「不」。只要說「不」,我們就不會受傷,但我們可能也因此而無法有新的獲得。我幫演員上表演課,有時會給演員即興的情境題目,因為沒劇本,不能預先準備,演員必須在台上即興發揮。我發現如果演員心態保守,不敢在台上即興丟新的台詞,也拒絕融入別人即興創造的故事情境,那麼台上的互動就會停滯;反之,如果大家都願意不斷接受對手「丟出來的東西」,就很有可能撞出觀眾意料之外的火花。史丹佛的戲劇名師派翠西亞.萊恩.麥德森經常用「即興劇」幫企業作內訓,連皮克斯動畫公司都採用這套訓練來刺激團隊的創意。關於即興劇,她說:「唯一真正的失敗,就是不作任何事……試著用『Yes, and』來代替『Yes, but』,從同意開始,接下來的發展是加上一點東西,或將這個點子往肯定的方向發展。」   人生就像是一場即興劇,身為編劇的珊達.萊姆斯,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創作機會。在《這》書中,她分享自己勇敢地接受挑戰,例如對回母校向畢業生演講的邀約說「YES!」,她也對自己的不完美說「YES!」。她曾胖到連飛機頭等艙的安全帶都扣不上,胖到不敢站上體重機。她說:「我是個龐然大物。但這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我覺得自己是個龐然大物。」是的,她對自己的身材說「YES!」。她還說:「只要我在生命裡某個領域成功了,那也意味著我在另一個領域裡,幾乎是一敗塗地的。如果我在趕工作上《醜聞風暴》的劇本,我大概會錯過家裡替小孩洗澡還有說故事的時光。」是的,她對於自己請了保姆這件事說「YES!」。她引用自己筆下角色的台詞說:「哪個男人必須因為自己找人照顧他的家庭與小孩而道歉?為什麼我們就要道歉?」當然,珊達並未逃避她的母親責任,因為她也告訴自己只要回到家後,女兒問她「要玩嗎?」答案永遠都是「YES!」。   我們習慣掩飾自己的不完美,安於生活的某些現狀,但不知不覺,我們的生活就被一個隱形的天花板所籠罩,看似安全,但這溫室裡一陳不變的空氣可能會讓我們的靈魂窒息。或許我們都該效法珊達.萊姆斯——把天花板拆掉?!YES!
【推薦序】對挑戰說「YES」! ——女人迷共同創辦人暨數據長 陳怡蓁 Tanya
  老實說,在創業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再大的挑戰都可以面對。但實際上,這只是生活在窄小世界裡的自我感覺良好罷了,並非再大的挑戰都可以面對,而是並沒有非面對不可的挑戰,以及我總是可以選擇挑戰。   看到本書作者Shonda Rhimes給自己的挑戰與練習:「這一年,我只說YES」時,我想到第一次我發現自己無法say yes的事情就是「認同自己的外表」。無法認同自己的外表是我成長過程中隱藏了許久而不自覺的事,一直到創業的前一份工作時,我才發現這是我一直以來最大的弱點:無法好好與人相處的原因,更成了讓我會與朋友共同創辦女人迷的契機。   但所有決定當然並非這麼容易。在決定創辦女人迷的時候,對我們三個人來說也只是對做這件事say yes,但事實上我們是作了一個改變大環境的決定。   在開始創業之後我面臨到許多沒辦法逃避的挑戰,這些挑戰不只是對自身專業技能的挑戰,更多時候是對我過往的習慣與自卑之處的挑戰。過去我曾以為自己是個不善交際並且無法成為感染別人的演說者,但當挑戰來到眼前而我不得不面對時,面對一件專案成敗都操之在己時我選擇說yes,面對成為帶領團隊的Leader的挑戰我說yes;面對三十人的分享我說yes,面對兩千人的演講我也說yes。正因為這一次又一次對挑戰的yes,我才能從過程發現自己本質上是個什麼樣的人,什麼是我的優勢而什麼是我的劣勢。直到現在,「對挑戰say yes」成了我的行動,而真正促使我這樣做的原因是:「發掘並發覺自己可以成為的樣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作者透過生動有趣的闡述方式去描述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挑戰,以及她在什麼狀況下say yes,看似輕鬆愉快,事實上到作出決定之前一定會經過一段內心的掙扎:「say no輕而易舉,為什麼要say yes?」在本書中我看到的是作者積極並且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也敢於用行動做出改變。看似作者只是在對每一件發生的事情做出改變,但其實她正在對自己的人生與未來做出巨大的改變。   這個世界很大值得每個人去探索,而你的內在潛能也很大,更值得你自己去探索。   寫在將面對全新挑戰的前一天

內文試閱

  7 一直玩、不工作?好!      隨著這「凡事都說好的一年」繼續前進,事情變得不一樣了。      我愈來愈忙。   愈來愈忙。   忙得不可開交。      我答應愈多讓我覺得挑戰的事情,我就愈常出門。答應這些事情讓我從小小的繭變成了又大又美麗的交際蝴蝶。      我飛去紐約看凱莉.華盛頓主持《週末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我參加滿場神奇有趣與會者的私人派對,我替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進行募款活動。我協助主持慈善活動。這年有很多頒獎典禮,因為星期四晚上由黑人女性主演的電視劇不只一齣,而是兩齣。而禮拜四的三個節目都出自「珊達王國」。因為我會答應,所以我的公關克里斯就趁機替我盡量安排多場訪談,只要能夠塞進行程裡,統統卡進來。我首度去上《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接受蘿萍.羅柏特(Robin Roberts)訪問。我跟《醜聞風暴》的演員一起去上《觀點》(The View)。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攝影師安妮.萊柏維茲(Annie Leibovitz)還拍了我的照片。我在史密森尼學會當著觀眾的面進行現場訪問。我覺得我好像無所不在。      我的確無所不在,唯獨家裡沒有我的身影。      這點很合理,因為所有讓我覺得挑戰的事情都來自外界。寒舍狀況如何?就還好啊。      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我是說,我還是個一團亂的媽媽,我還是工作太久,我還是需要珍妮.麥卡錫照顧我的孩子跟我本人。我還是需要協助。我還是睡眠不足。      不過,我真的覺得我還好。      只不過,我覺得自己好像……可有可無。      在我自己的家裡。      我到家,愛茉森跟蓓克特會看我一眼,對我點點頭,然後繼續玩她們的。好像我是個好心鄰居過來看看她們怎麼樣。當我問哈波她說的是哪個朋友的時候,她會用不屑的眼神看我,我這才發現自己錯過了這禮拜值得討論的內容,也就是十幾歲青少女生活。      然後我在情緒上撞牆了。      有天晚上,我盛裝打扮,穿好了晚禮服,髮妝都很完美,借來的鑽石在我的脖子及手腕上閃閃發光。準備好要出門參加我之前答應的活動。就在我穿過門廳要往大門走去時,我的女兒愛茉森朝我跑來。      「媽媽!」她高聲地說,黏黏的小手伸得長長的。「要玩嗎?」      在一個電光石火間,時間彷彿凍結。好像那些動作電影,一切都變成慢動作,然後旋轉,然後那個男英雄(不知為何這種時間凍結、慢動作、旋轉的電影主角永遠都是男性)狠狠修理了某人。不過,這是愛茉森,她把一縷鬈鬈的頭髮想要在腦後嘗試紮成馬尾,她因此看起來很像小鳥崔弟(Tweety Bird)。她凍住了,然後以慢動作朝我跑來,然後整個房間旋轉,我看到自己:身穿藍色晚禮服,手黏黏的孩子朝我跑來。      她問了我一個問題。      「要玩嗎?」      我遲到了,我已經優雅打扮好了。這件禮服出自卡洛琳娜.海萊娜(Carolina Herrera)之手。我穿了一雙上頭有深藍色蕾絲的鞋子,腳痛死了,但穿起來真好看。當我走上舞臺時,我把今晚要獻給朋友的致詞寫得逗趣活潑又感人。我曉得等等是特別的一刻,也許明天大家都會討論這件事。我的手機不斷振動,是我的公關克里斯。我真的現在應該趕到會場了,但……      「要玩嗎?」      那張圓圓的小臉,殷切盼望的大眼,那跟邱比特一樣的小紅唇。      我大可彎下腰來,在她碰我之前,先握住她的雙手。輕柔吻她一下,告訴她:「不行、不行,媽咪得出門了,媽咪不能遲到。」      我大可這麼做。      我的確有這種權利,這不是前所未聞。沒關係的,她會明白的。      不過,在這凍結的瞬間,我體認到了一件事。      她沒有叫我蜜糖。      她再也不叫任何人蜜糖了。      她變了,就在我眼前變了。去年感恩節還綁在我腰上的寶寶已經要過三歲生日了。      我正在錯過這寶貴的一切。      如果我不小心一點,她就會常常看到我離去的背影,而不是我的臉了。      於是,在這電光石火間,一切都不一樣了。      我脫下讓我腳痛的高跟鞋。跪在硬木地板上,讓晚禮服在我的腰際膨起來,跟深藍色的成衣一樣。禮服肯定會發縐,但我不管。      「要玩嗎?」她問。      「要。」我說:「我要一起玩。」      於是我拉著黏黏的小手,愛茉森跌坐進我懷裡,裙襬在她身旁飄起來,她大笑起來。      十五分鐘後,我抵達會場,深藍色的禮服已經縐得無可救藥,我把高跟鞋提在手上。不過,我不管,因為我心裡有珍珠般溫暖的喜悅,我整個人溫暖起來,我都忘記這種感覺了。我內心的微小火光又燃燒了起來,跟魔法一樣。      咱們先別扯遠了。      這就是愛啊,就這樣。      我們一起玩,我跟愛茉森,然後蓓克特來了,接著是哈波。我們笑得好開心。我認真朗讀全世界寫得最好的一本書——《大家來大便》(Everyone Poops)。然後我們還又唱又跳,胡謅了一個放克迪斯可版本的《頭兒肩膀膝腳趾》。      黏黏的親吻。蓓克特好奇地把手指插進我的鼻孔裡。愛茉森把頭靠在我的胸口,直到她聽到我的心跳聲。然後她嚴肅地看著我,說:「妳還活著。」      是的,我還活著。      在這種日子裡,我活著。      我們今天的表演即將劃下句點,壓軸登場的是那首出現在《冰雪奇緣》裡由伊迪娜.曼佐(Idina Menzel)所演唱的歌曲,這首歌對所有的孩子都有一種吹笛人的魔力。然後,我上車前往會場。心裡充滿溫暖喜悅,感覺整個人脫胎換骨。彷彿我知道了某個沒幾個人聽過的秘密一樣。      但,說真的,這就是愛啊,沒有什麼秘密。      我們只是忘了這個東西。      我們大家都能來上更多一點愛。      更多的愛。      我的本質並不是樂觀的。我沒辦法在腦袋裡時時成為雀躍正面的源頭。我必須努力才能快樂。我的腦子喜歡待在黑暗扭曲的地方。所以我需要一點提醒,提醒我這個世界的美善、正面,還有半杯水。而能夠辦到這點的,全世界就只有這三個小小人類的臉蛋跟靈魂。      這天晚上,我到家,經歷了我所謂的「好萊塢單親媽媽」之夜,也就是逼著我身邊最近那個超過一百二十公分的清醒人類幫我從困住我的洋裝及內衣繫帶解放出來,這些行頭是我的造型團隊幾個小時前才幫我穿好的。在紐約的時候,這樣的重責大任落在一位非常好的飯店清潔小姐身上。我節目裡的演員救過我兩回。有次在瑪莎葡萄園島的時候,我被迫去請一位看起來非常正派的老紳士幫忙,也就是我那天下午的司機。      (你現在是在批判我嗎?我看到你臉上的表情了。嗯哼,我在這本書一開始的時候說過什麼?沒錯,你絕對不能就這樣冒出來,在這本書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對我指指點點。我必須開口,不然就得穿著那件白色的雞尾酒小洋裝睡整晚了。)      謝天謝地,這次我可以請我的保母幫忙。裡面有件束腹,空氣一旦能夠順暢流進我整個肺後,我就穿上睡袍,探頭進走道裡,偷看我熟睡的三個孩子。      看著我的每個孩子,我下定決心。      無論愛茉森、蓓克特或哈波(以她特有的方式)問:「要玩嗎?」      我永遠都要回答:「要。」      永遠。      因為如果我必須找陌生人幫我脫洋裝,我至少能做一些我喜歡的事情吧,我至少能夠看到她們臉上開心的神情。      得到多一點的愛。      所以我也真的這麼做了。      真的這麼做了。      要玩嗎?      從今以後,答案永遠會是「好」。      我會拋下手邊的一切,跟我的孩子玩。      這是一條規矩,不,我把它視為不只是規矩,而是一條法律,經典,金句,這是一種宗教。只能嚴格遵守。必須帶著熱情好好實踐。      就算不完善。      卻很忠誠。      無庸置疑。      把這件事當成堅定的規矩讓我能夠消解一些自己背在身上的工作壓力。曉得「我別無選擇」意味著每次當我背離我那工作狂的天性時,我不用感到內疚。當我正要出門進辦公室時,只要聽到那三個神奇的字——「要玩嗎?」我就無怨無悔地扔下包包跟外套,這三個字讓我脫下鞋子,坐在小小的茶會桌旁替兔子著色,或跟不幸只剩一隻眼睛的娃娃玩,或立刻跑去院子裡看蜥蜴。      要掌握十幾歲的孩子就沒這麼容易了,如果你有這個年齡層的孩子,你就會懂我的意思。我記得自己十二歲的模樣。我有時會懷疑我爸媽怎麼會讓我活下來。顯然,十二歲的孩子不會問「要玩嗎」,但跟哈波在一起,我學會尋找同樣意思的言語與象徵。如果她傍晚晃進我房間,躺在我的任何家具上,我就會放下手邊正在進行的事情,讓她得到我全然的關注。有時這招成功,有時不成功,但我慢慢了解,讓她知道我可以讓她得到我全然的關注,這點是最重要的。      再說,我也慢慢在發覺這個我很愛的高瘦女孩有時會說:「不要再抱我了。」這時我就會放開她,我真的很喜歡她。      她很有趣。      我還在探索她。她很像是永無止盡的謎,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她以後會有什麼番大事業。      你的安樂窩可能跟我不一樣,你的喜悅,在這個地方裡,生活都是好的,沒有不好。不見得一定是孩子,我的製作夥伴貝茲.畢爾斯(Betsy Beers)會告訴我,她的安樂窩是她的狗。我的朋友史考特會說是當他花時間展現創意的時候。你也許會說是跟你的好朋友、男朋友、女朋友、爸爸或媽媽、手足在一起的時候。這點因人而異。對某些人來說,也許是工作,這當然也算。      這個「好」是准許你能夠轉換焦點,改變優先次序,從什麼事情對你好,轉變成什麼事情讓你感覺良好。      (等等,海洛因不算。海洛因不是你的安樂窩。      把所有的毒品都從這個清單上劃掉。      清楚了嗎?好。      找個安樂窩,正面積極的安樂窩。)      我轉換了我的優先次序。我的工作還是非常重要,但現在,跟我的孩子一起玩耍則比我的工作更重要。      想到這樣有沒有讓你覺得緊張、覺得焦慮?讓你抓狂?讓你覺得我是個白癡?      你也許會說:「珊達,妳能想通真是太好了。妳是工作上的老大,我卻只是個收銀員,請妳告訴我,我該怎麼拋下工作,同時繼續讓我的家人溫飽?妳這穿著蕾絲鞋、戴鑽石的呆頭呆腦電視小姐。我希望妳的皇冠把妳的腦子擠出來。」      我同意你的說法。      惠妮.休士頓、電棒燙、同一陣線。      也許這點能夠協助你。這是我立刻明白的一件事:天底下根本沒有人想花這麼多時間跟我或你在一起,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你不是泰勒絲(Taylor Swift)。      也不是好奇猴喬治(Curious George)。      更不是蕾哈娜(Rihanna)。      絕對不是《木偶歷險記》(The Muppets)裡的任何木偶。      我覺得這樣是件好事,真的很好。      我的意思是,你辦得到。我的意思是,無論你多忙,無論生活多麼亂糟糟,你多少都能稍微跳脫出來一下。      愛茉森跟蓓克特都只想跟我玩十五分鐘,然後她們就沒興趣、跑去做別的事情了。這是一個很神奇的十五分鐘,但就只有十五分鐘。十五分鐘後,我無足輕重。如果我不是院子裡的蚱蜢或冰棒或《好餓的毛毛蟲》(Very Hungry Caterpillar),我可能就是棵樹吧。通常,哈波只會跟我聊天十五分鐘,有時不到。我可以擠出十五分鐘……我可以跳脫出來十五分鐘,就算是在我狀況最糟的日子裡,我都可以挪出不受打擾的十五分鐘。      不受打擾是關鍵,不用手機,不洗衣服,不吃晚餐,什麼都不做。你的人生已經很忙了,你得端晚餐上桌。你得確保他們寫好功課。你得逼著他們洗澡。不過,十五分鐘,你是擠得出來的。      我訝異發現這個「玩耍?好!」居然只花我這麼一點點的時間,還能輕鬆配合我的日常生活,重點還沒完呢。最難的部分是這件事逼得我面對自己。      我發現那句古老的陳腔濫調是真的:「人會做他們喜歡的事情」。我工作因為我喜歡工作,我很擅長,我可以做得很好,這就是我的舒適圈。相較起在公園盪鞦韆,我在攝影棚裡感覺更自在,知道且面對這個事實對我來說實在很棘手。什麼樣的人會覺得工作比放鬆自在?呃……就是我囉。所以這個「好」需要我改變。對一個認真工作、要求滿分、充滿執念的完美主義者改變生活態度、拋下一切去……去玩,對我來說實在是個天大的挑戰。      我前面說過了,我最早的記憶就是在儲藏室裡胡思亂想。我長大一點後,我喜歡圖書館勝過其他場所,喜歡館內藏書勝過其他陪伴。當有人逼著我出門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時,我會抓著一本書,塞進我的褲子後方,把我的違禁品藏好。然後我會爬到我們家的後院的柳樹下讀書,直到媽媽叫我進去。玩耍……?我不記得該怎麼好好地玩……      我的保母珍妮.麥卡錫用嚴肅的目光看著這一切的發展。她看著我尷尬僵硬地扔下包包、蹲在地上。她提供了一些建議。      「妳們可以玩積木。」      「大家要不要來畫畫?」      珍妮.麥卡錫默默引導我,教我該怎麼玩。教導我內心這個僵硬、內向的工作狂,出了那扇儲藏室門、出了圖書館的書架外,還有什麼好玩的。她教我如何跟那幾個跟我很不像的外向小朋友產生連結。      我覺得自己好像外星人,從沒踏上這顆星球過。我要學習這個世界的規矩。珍妮.麥卡錫教我該怎麼生活。透過宇宙送來、命中注定要跟我在一起的這幾個小傢伙,協助我把擋在山洞外頭的大石頭推開,把我推到燦爛明亮的陽光下。      我心懷感激。      我們在院子裡面跑來跑去,到處跑、到處跑。我們在廚房舉辦三十秒的跳舞派對。我們唱起節目的歌曲。我們玩洋娃娃、手偶跟費雪農場。      結果,產生魔力的卻是泡泡。      我坐在後院,替她們吹起一個又一個泡泡。空中裡滿是泡泡,我忙得很,加快吹泡泡的速度,這樣才能在她們三人臉旁形成一片泡泡海洋。她們尖叫起來,戳破泡泡、品嘗泡泡、追著泡泡跑。蓓克特跑過來,把她汗流浹背的身體靠向我。她身上有一股小朋友都會有的淺淺麝香泥土味。我聞起來很像……      「妳們聞起來好像小狗!」我告訴她們。      忽然間,有幅畫作掛回我腦子裡的牆上了。      我的媽媽在後院整理她圓圓的玫瑰花樹叢。太陽剛下山。我跟姊姊珊蒂在後院裡跑來跑去,兩人手裡各拿一個梅森玻璃罐,我們想要抓螢火蟲。我們尖叫著追逐螢火蟲,把牠們裝在罐子裡,看著牠們,牠們的光把我們的臉照得亮亮的。然後,當媽媽叫我們上床睡覺時,我們會打開罐子,讓牠們飛回夜空。      媽媽笑著催促我們進屋時,說:「妳們聞起來好像小狗。」      於是,現在我有記憶證實,我也曾經會玩耍。當我在她們的年齡時,我是會玩耍的人,我很開心,我喜歡玩耍。我聞起來像小狗,我本人就是個小狗派對。      我會玩。      我不曉得我為什麼不再玩耍了。      我忽然發現我開始問自己那個孩子會問我的問題:「要玩嗎?」      要,要,我要玩,好!      但要玩,我知道我得做出一點改變。      我規定自己,週六、週日不能工作,除非有什麼急事或在拍節目。我曾為了「趕進度」而連續工作了好幾個週末,我覺得內疚。根本沒有「超前」這種事,隔天早上,工作永遠都還在那裡啊。      我把電子郵件的簽名檔改成:請注意:平日晚上七點過後及週末我都不會處理工作信件。如果我是你老闆,我會建議:放下你的手機。然後,我實踐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我真的不再回覆晚上七點以後收到的信件。我必須關掉手機才辦得到,但我還是辦到了。我有很棒的專家替我工作,他們負責讓片場順利運作。學習退一步,讓這些人享受他們的工作,而我不要一直在後面監督他們,這點對他們來說很棒,對我來說也很棒。      我發誓六點前到家,每天回家吃飯。如果工作上有急事,我還是會想辦法在六點到八點間跟孩子好好相處,之後才坐上我的電腦,在家中處理。科技應該要讓這種事情變得愈來愈輕鬆才是。      這種事情,我做來並不完美。      事實上,我成功跟失敗的頻率差不多,但我現在知道這種休息能夠協助我重新點燃內心的火光,滋養我的創意,長遠來說可以協助我訴說在工作上必須好好講清楚的故事。我允許自己將這種休息時間視為必要的。很難辦到。當我曉得其他人也在認真工作時,我很難覺得自己值得這種充電的時間。這時,德蘿絲又出現了,她在我家廚房。      「珊達,如果妳生病怎麼辦?要是妳背痛怎麼辦?妳上次得流感時怎麼樣?」      工作時,我們不喜歡談這些事情,感覺是在召喚不好的事情。不過,德蘿絲的意思是,當我垮了,這些節目也垮了。我倒了,「珊達王國」最終也會停擺。因為我們必須持續鋪鐵軌,而這些故事來自我的大腦。如果這些故事沒有從我的大腦裡跑出來,那誰也沒辦法鋪鐵軌。要是鐵軌鋪不成,火車就不可能前進了。這個道裡同樣適用於凱莉.華盛頓、薇歐拉.戴維斯(Viola Davis)及艾蓮.朋佩歐身上,如果她們之中有人倒了,節目也垮了。少了她們,攝影機不能開機。保持良好狀況是極為重要的事情。      艾蓮似乎是我認識的人裡,最有耐力跟決心的人,她曾說過,拍攝二十四集的電視節目就跟跑馬拉松二十四趟一樣。從第一季起,她就跟受訓的運動員一樣對待自己。艾蓮相信要把工作做好,她必須好好照顧自己,內外兼顧。艾蓮的方法成為我的靈感。我決定,也許我也該用同樣的方式來思考我的工作。對我來說,這意味著如果鐵軌必須鋪好,我就需要一點時間玩耍。      要玩嗎?      六點到家,七點後不接電話。週末盡量不工作。      然後我擴展這個概念。      要玩嗎?      我把這三個字變成我平常不允許自己享受的慰藉。「要玩嗎?」開始變成寵溺我自己的縮寫,這種寵溺,我早已忘記。      手腳修甲美容?      要玩嗎?要。      趁孩子去同學家玩的星期六下午,跑去書店逛好幾個小時?      要玩嗎?要。      伴著開超大聲的靈魂歌后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的歌聲泡個長長的澡,讓別人都聽不到我的歌聲?      要玩嗎?當、然、要。      一杯紅酒跟一塊方形巧克力,以及關上門的十五分鐘寧靜,不帶任何愧疚感?   要玩嗎?請放低音量,但……好。      十五分鐘,我說。十五分鐘,把注意力完完全全放在自己身上,會出什麼錯?   結果呢?      沒事啊。      我愈玩耍,工作時就愈開心。我在工作時愈開心,我就變得愈輕鬆。我愈輕鬆,在家也就愈開心。我跟孩子一起的玩樂時間,我就玩得愈盡興。      真的,就只是愛而已。      我們大家都能來上更多一點愛。      對孩子是這樣,對我來說是這樣。      這是我答應過最棒的一件事。      要玩嗎?

影音

作者資料

珊達‧萊姆斯(Shonda Rhimes)

美國最炙手可熱的編劇、導演、電視製作人,兩度入選《時代》雜誌百大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並由歐巴馬總統親自任命為約翰.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理事會成員。 珊達是達特茅斯學院英語文學及創意寫作學士、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同時也是這兩所學院的榮譽博士。 她一手打造熱門電視影集《實習醫生》、《醜聞風暴》和《謀殺入門課》,其中《實習醫生》入圍艾美獎最佳劇情電視劇與最佳編劇,並贏得美國編劇工會最佳新節目獎、美國製片人協會電視節目年度製作人獎、金球獎傑出電視戲劇獎、露西獎傑出女性電視從業人員獎。《醜聞風暴》則讓她兩度獲頒電視學院榮譽獎,以及同志媒體金門獎、皮博迪獎。而《謀殺入門課》也獲得數十個獎項提名。 此外,珊達還三度榮獲美國電影學院年度最佳電視節目獎,並贏得六座美國全國有色人種促進協會形象獎的戲劇類傑出編劇獎和八座傑出戲劇獎,獲選進入全美廣播事業聯盟廣播名人堂,以及獲頒派帝.柴耶夫斯基桂冠獎電視編劇成就獎、哈佛大學杜波依斯獎章、《好萊塢報導者》雪莉.蘭辛獎、愛蓮娜.羅斯福全球女權獎。

基本資料

作者:珊達‧萊姆斯(Shonda Rhimes) 譯者:楊沐希 出版社:平安文化 書系:Upward 出版日期:2017-12-25 ISBN:9789869562560 城邦書號:A2460154 規格:平裝 / 單色 / 32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