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歡慶雙12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經典增訂版)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經典增訂版)

  • 作者: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 )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8-01-04
  • 定價:550元
  • 優惠價:79折 435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435元,贈紅利21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13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感謝祭2024城邦聯合書展特價5折起!

內容簡介

「時代的啟示錄」 「全年最具影響力的書」 「讓人無法放下的一本書」 一部顛覆 5000 年人類債務歷史的開創性著作 以人類學之眼綜觀歷史全貌,抵抗不義社會的行動者 大衛.格雷伯 David Graeber 帶你再次揭開債務的神祕面紗 ● 在全民皆債的時代,徹底反省債務危機,重新將「人」放在重要位置 ● 從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和人類行為切入,探討「債」的本質 ● 新版後記,格雷伯闡述本書撰寫緣由及展望 ● 新版推薦序,以不同學科角度回應格雷伯及本書研究 我對本書最殷切的期待,自然是看到它盡其綿薄之力,幫助人們對債、工作、金錢、成長,還有「經濟」本身進行涵蓋更廣的道德重估。 ——大衛.格雷伯,增訂版後記 人類學包含了討論各個文明中的原始邏輯,並揭露人類處境。大衛.格雷伯則是位集大成的人類學家。這麼說並不只是因為他完成了這部意味深遠的作品,而是他試著挑戰更艱難且緊急的任務:他讓人類能有機會從他者認識自我。 ——馬歇爾.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當代人類學大師 債務是了解現存金融體系的一扇門,是債務造就了今天的市場。我們都聽過「有債必還」,但面對美國這種負債大國,美元卻持續升值,並有銀行「債欠得越多,就不會完蛋」和「大到不能倒」的弔詭說法。是哪裡出了問題?這讓我們必須釐清:究竟什麼是債務? 經濟學家告訴我們一個神話:古早的人類活在一個以物易物的社會裡,為了方便交易,人們發明了金錢,接下來發展出銀行和信用。但人類學研究卻發現,早在貨幣出現前,人類就已經背負債務。原始社會的債務,是用來估量人與人、人與社會,乃至人與宇宙之間的關係。本書將回溯過去,探討人類歷史中犯罪和賠償、戰爭和奴隸、債務和贖罪的故事,試著揭開債務規則的神祕面紗。 格雷伯嘗試將歷史分成幾個階段:早期的農業帝國(3500-800 BC)、軸心時代(800 BC-600 AD)、中世紀(600-1450 AD)、大資本帝國時期(1450-1971 AD)以及現在的金融世界,並以人類學角度解析債務和人類社會之間的關係。譬如,國家或政府利用貨幣來控制社會,貨幣的作用便是度量債務,金錢的使用就像是龐大的記帳系統;當債務危機出現、引發戰爭,統治者便會摧毁這些帳簿,並將土地歸還它的擁有者,以紓解危機。 《債的歷史》是一部博學、宏觀,且能激發討論的作品。作者從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以及法學和人類行為等各種角度探討債務本質,並用「債務關係」嘗試重新書寫及詮釋人類的社會和歷史,也提供現代金融制度不同的反省角度。 【專文推薦】(以姓氏筆畫序)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司黛蕊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作者 宋世祥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吳宗昇 文化評論人 張鐵志 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劉瑞華 【媒體讚譽】 新鮮……驚奇……格雷伯的作品不但發人深省,而且來的非常及時。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債務世界的神祕面紗需要被解開,而格雷伯的著作將是個好的開始。 ——《美國L雜誌》The L Magazine 理解貨幣和市場的另一種歷史角度;一部宏觀、博學且能激發討論的作品。 ——《美國彭博社》Bloomberg 這本書遠比我所說的還要具有可讀性和娛樂性……他反思債務、部落、餽贈和宗教,以及我們對金錢歷史的誤解。格雷伯是充滿學術涵養的研究者,也是名運動分子,同時也是公眾知識分子。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了歷史上人類社會和經濟活動的交流。 ——《英國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讓人無法放下的一本書。人類學觀點的歷史,兼有挑釁意味的政治論述,有助於我們釐清當代有關債務和經濟的討論。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這本來得及時而且容易上手的書,將能吸引每一個對古今債務歷史有興趣的讀者,還有那些心胸寬大的經濟學家。 ——《圖書館學刊》Library Journal 充滿爭議,卻發人深省。是一部極佳之作。 ——《書單》Booklist 【關於大衛.格雷伯】 他是當代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人類學家。 ——摩里斯.布洛克(Maurice Bloch),倫敦政經學院人類學教授 聰慧、深具獨創性的政治思想家。 ——雷貝嘉.索爾尼(Rebecca Solnit),《浪遊之歌》Wanderlust 作者 2011 年秋天,當佔領華爾街運動在紐約市的祖科蒂公園開始展開,一切就像個謎團一樣。但不久之後,我們可以發現佔領華爾街的主要運動思想,都來自大衛.格雷伯。格雷伯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多年來投身反全球化運動,提倡社會公平正義。是他將這場被視為擾人的街頭抗爭,變成全球矚目的抗議運動。 ——《美國時代雜誌》Time

目錄

新版推薦序 司黛蕊/宋世祥/吳宗昇 推薦序   劉瑞華/張鐵志 第一章   道德的混淆 第二章   以物易物的經濟學神話 第三章   原始債務 第四章   殘酷與救贖 第五章   經濟關係中的道德基礎 第六章   性與死亡的遊戲 第七章   榮譽與受辱——當代文明的基礎 第八章   信用制度與金錢貨幣——歷史周期的循環 第九章   軸心時代(西元前 800 年至西元 600 年) 第十章   中世紀(西元 600 年至 1450 年) 第十一章  大資本帝國時代(西元 1450 至 1971 年) 第十二章  從一切尚未確定的地方開始(西元 1971 年至當代) 2014 年版後記 注釋

內文試閱

2014年版後記    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
     2008 年中,我著手撰寫本書。當時金融體系還沒崩潰,但在我的腦中已是在劫難逃。勢必會發生某種崩盤。關注金融事務的人大半心裡有數,除非從事某一門相關專業的利益,讓某些人掩耳盜鈴。我本來想把這本書寫成理論為主的學術書,但正是這較為廣大的政治脈絡讓它脫胎換骨,成其大器。這本書有個嘗試:像我這樣能夠運用一些智識工具(譬如歷史、民族誌及理論)的人,有沒有可能影響公眾去辯論真正要緊的議題。      部分出於上述的理由,我也決定要寫一本厚重錯綜的、學究味的書,世人再也不寫的那種書。對於像我本人這樣的人類學者,這句話尤其痛切。人類學者披荊斬棘在學院中找到的生存之道,在我眼中向來有一種悲劇的反諷意味。至少有一世紀那麼久,人類學家三不五時就要扮演牛虻:每當哪個壯志凌雲的歐洲或美國理論家似乎對人類推動政治、經濟或家庭生活的組織方式作了宏大的概括時,人類學家總會跳出來,指出在薩摩亞、火地群島或蒲隆地,當地人恰恰反其道而行。然而也正是這個原因,唯有人類學家有立場作出確實經得起檢驗的廣泛概括。但事與願違,我們愈來愈覺得這種廣泛的概括透露出某種傲慢,堪稱是一種智識上的帝國主義,而這樣是不對的。      儘管如此我卻想到,時局所籲求的正是這樣一種宏大、多方比較的工夫。有兩個理由促使我這麼想。第一(也是最明顯的),如前所述,我們的集體想像經歷了一場實質的崩潰。這個時期的科技進展和全面陡增的社會複雜性,不但沒有拓展我們的政治、社會與經濟的可能性,甚至還消減了那些可能性;不但沒有解放眼界,甚至還阻斷了形形色色、具有遠見的政治。過去,人類曾經找出太多種不同方式安排政治與經濟生活;一部廣泛耙梳人類歷史、並加以整理的作品,必能予以揭示。而且,這樣耙梳過一回,也有助於開拓我們對未來的想法。      第二個理由就沒那麼明顯,卻也是耙梳五千年歷史格外實用的原因。回顧歷史, 2008 年肯定標誌了歷史的某道分水嶺,真正的問題是分水嶺的規模大小。畢竟,有些歷史事件乍看之下代表了某種斷裂,但當務之急是去弄清楚更大尺度節律的結構。這場危機是某種與世代有關的現象?或只是資本主義一陣繁榮、一陣蕭條的循環?抑或是科技創新又衰退、約莫六十年一度的康德拉季耶夫曲線勢所難免的起伏?危機其實更巨大,還是過眼雲煙?這些節律如何交織?有沒有一段推動其他節律的核心節律?節律怎麼安置在另一段節律裡,是在它低宕時異軍突起,是接續、和諧,還是撞擊?      琢磨得愈久,我愈發認定 2008 年是在最開闊的歷史尺度上的一次斷裂。我們必需徹底重新思考經濟史的節律感,才有辦法理解這次斷裂。      人類學家乍看之下不太適任,但由我們來幹這差事再適合也不過了,因為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容易往相反的方向走岔。經濟學家多半帶著他們的數學模型走入歷史,模型又帶著對人性的種種預設:架好模型,剩下的就是怎麼把資料放入方程式,一個蘿蔔一個坑。反觀歷史學家,他們是鐵桿實證派,常常拒絕做出推測。譬如歐洲的青銅器時代,沒有直接證據能證明當時有民主的人民集會,因此歷史學家就不會追問:有沒有理由假定人們曾經舉行過這樣的集會?且倘若有過這樣的集會,有可能在今天還碰得著的史料間尋得蛛絲馬跡嗎?反之,他們逕自裝出一副那樣的集會不曾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態度,據此斷定鐵器時代的希臘才有「民主的誕生」。這就不難想見,我們有這麼多的「金錢史」其實是貨幣史,因為硬幣會留下顯而易見的痕跡,信用紀錄則往往不然;歷史學家時常徹底漠視後者存在的可能性。較諸經濟學家,人類學家則實事求是(不硬套預設模型)。不僅如此,他們手邊可資比較的素材非常可觀,夠讓他們推敲青銅器時代歐洲的村落集會或古代中國的信用體系可能長成什麼模樣,再重新查驗證據跟他們的評斷是一致還是矛盾。      最後,人類學家深知所謂的「經濟生活」不能當成先驗範疇來談。僅僅三百年前,世上還沒有「經濟」這個字眼,至少沒有一個擁有自己法則與原理、可被稱作是「經濟」的一個整體供人議論。「經濟事務」對絕大多數前人而言,只是他們稱作政治、法律、家戶生活,甚至宗教的其中一個面向罷了。說到底,經濟語言向來是一種道德語言,即便軸心時代嚴酷的現實政治,或時下經濟學家「理性的」成本利益分析都堅稱不是這樣,但事實就是如此,至今依舊。所以,道地的經濟史鐵定也是道德史。這也是為什麼本書探討交易邏輯(共產主義、交換和階序)的章節會佔那麼重的份量。任何事關經濟事務的主張,或事關有價值的產品或資源的取用或配置權利,難免會演變成不同道德論述、戰成一團。而對債務的討論,更是深陷這種論戰的泥淖中。       ***      在這所有論述當中,啟發我最深的,大抵是二十世紀早期的法國人類學家馬塞爾.牟斯(Marcel Mauss)。牟斯可能是第一位體認到所有社會都是由互相矛盾的原則湊合而成的人,更切題的是,牟斯率先結合古代史和當代民族誌的洞見,揭露現代經濟學對人類生活和人性所作的異想天開的預設。要言之,牟斯已經正確指出:在我們當代文明裡最重要的幾個面向,都奠基於「以物易物的神話」。他努力地在這則神話之外,提供我們另外一種解釋。      在人類學史上,牟斯是個耐人尋味的人物。他沒進過田野,甚至沒寫過一本完整的書(他死時,身邊全是未完成的寫作計畫),儘管如此,他源源不絕產出的那些偶成的專論,其影響之深廣令人始料未及,幾乎每一篇都能啟發一整批延伸研究賡續其後。牟斯有一項得天獨厚的本領,就是問出最有意思的問題──諸如獻牲的意義、魔法或禮物的性質、銘刻於身姿和其他身體技術裡的文化預設,或是關於自我這個觀念本身。這些問題後來界定出人類學的基本範圍。以牟斯這個純搞理論的學者來說,他的作品已然留芳後世。然而,牟斯也從事政治運動:他推崇工人合作社(cooperativist),為宣揚社會主義的報章雜誌供稿不遺餘力,一心想將社會理論的洞見應用於政治問題,但他投注在這方面的心力幾乎沒有成果。〈禮物〉是他名聲最響亮的作品,此文一出,「原始經濟仰賴以物易物的原則運作」的說法也壽終正寢。可是,儘管〈禮物〉在學術圈享有盛名,但對經濟學的教法或一般大眾的通俗理解來說,卻一點影響都沒有。      撰寫本書時,我偶爾會對自己說:倘若牟斯有辦法克服他常年的漫無章法,當真寫成一本書,那麼,那本書就是我想寫的那種書。有沒有達成這個目標,我不敢說──我甚至不確定達成這個目標好不好──但寫書讓我實際促成了他的其中一項終身目標,就是去終結以物易物的神話,這我心滿意足。無獨有偶,不只牟斯為此耿耿於懷,超過一個世紀以來,以物易物的神話都是人類學家的眼中釘。這則神話不可能為真,但不管我們說明了多少次,經濟學家仍舊不厭其煩,複誦這千篇一律、先射箭再畫靶的故事:我們看著它在教科書和卡通裡反覆搬演,當成俯拾即是的常識一再宣揚;每次我們一聽到這則神話,感覺就像拿頭往牆上猛搗。總算,《債的歷史》的成功似乎撼動了現狀,當然實際上造成的變革有多深遠,還有待時間見證。就在今年,英格蘭銀行發了一份論「貨幣在現代經濟中的角色」的聲明,並附帶一段解釋貨幣起源的影片和文字。影片一開頭,就像是要講以物易物的神話(「想像一下,從前有一個原始的漁人和一個農人,他們想要跟對方交換……」),但沒有:影片發展成一則關於信手定下借據的故事,說是直接從本書抄去的也不離譜。我有一、兩個朋友強烈懷疑那是「致敬」,實情我無從得知,畢竟點子同樣有可能來自現代貨幣理論的支持者;不過,容我坦承,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代替世界各地的人類學者,開一瓶香檳:經過了一世紀的努力,也許我們終於能做到了!      ***      本書造成的影響,不是只有這件事情出乎我意料(甚至是吃驚)。但無庸贅言,它之所以一炮而紅,多半只是因為出版時機的柳暗花明。你沒有看錯我話中的酸意,因為在《債的歷史》之前,我的學術生涯時運之不濟,其程度你簡直沒辦法想像。我寫過長篇、細膩、小說一般的民族誌[《末民》(Lost People)],但那時要出版長篇民族誌已難如登天;我寫過一本人類學理論著作[《初探人類學的價值理論》(Toward a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of Value)],但那時整個學科早已不再對理論書感興趣。九一一事件發生前沒多久,我曾挺身倡議對全球化自由貿易的正義議題採取直接行動。[註釋一] 繼而在 2011 年,畢業後錯過的十五年好時機似乎迎頭趕上了。那時人們已然捐棄 2008 年危機只是經濟一時跌跤的想法,而且儼然準備好嚴肅地質問:建立在債務之上的政治,究竟代表了什麼意義。我探討債務的這本書應時而生,而且,恰好就在一場行將橫掃全國,不,橫掃全世界的社會運動;在前述根基上漸成氣候的那刻,我在紐約現身,行銷我的書。      你沒看錯,我跟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確有牽連。2011 年 6 月我回到紐約,去看望一場行動主義計畫,不料竟成了八十多位串謀佔領祖科提公園的行動分子的其中一員。然而那時,我並未認真看待這兩件事之間有什麼關聯。說真的,我努力的讓兩件事一碼歸一碼,畢竟我不想成為先鋒黨的那種知識分子,把一己的意識形態強加在運動之上,更別說利用社運推銷自己的書,那太沒格調了。行動分子開會起事的場合,我盡量避免談及本書或其中的主張,可是我發現愈來愈難做到。我每次向群眾當中的年輕人講書,不論人數多寡,講完後至少有一個(通常有許多個)人會上前來,探詢發起以學貸議題為主訴求的某種運動,會不會有前景。接著,佔領祖科提開始了,實際上會有多少人(會有人嗎?)現身參與佔領行動,我們毫無頭緒。這時,我們發現代表團體中的大宗是因債務跑路的人。帳棚被驅離後,我們發起一系列人民大會,探詢人民想要我們把運動導向何處。其中討論債務的集會規模遠比其他集會大,討論的興致也更高昂。「罷債!」這支佔領運動的工作團體剛成立時,我基於前文概述的理由竭力保持距離,結果帳棚被驅離後沒多久,我就加入了;不但加入,還協助《拒還債務者的行動手冊》、滾動禧年(Rolling Jubilee)及其他專案制定策略。      這一切最終會發展成什麼模樣,還有待觀察。本書歷經淘洗後的智識遺產,抑或是 2011 年這場運動及後續債務動員的終極政治意義,要等待時間過去才會見分曉。而本書舉出的問題,恐怕也還沒等到最引人入勝的辯論──我老是這樣想。起初的回應大半在意料之內,畢竟本書試圖用人們不熟悉、多少有點聳動的術語,重新框定盤據已久的問題。於是,舉個例子,許多美國的自由派接受本書的大前提(亦即數千年來,帝國的組織和其他國家暴力的形式、債務,還有創造貨幣的形式,彼此密切勾連),對他們來說,我揭露了一項迷人的歷史事實。然而當我接著指出,事情即使到 1945 年之後依舊沒有改觀,他們的反應就是勃然大怒。(我們應該要相信舊體系已經被一種純粹出於自願、不含強制成分的體系取代,只是後者的吃相不巧跟前者如出一轍。)很多基進派逕自斥責我寫了這本書,而不是別的主題,比方說探討馬克思主義的價值理論,或是新古典經濟學史。不可否認,還是有些人不同流俗(我立刻想到的是Benjamin Kunkel、George Caffentzis、Silvia Federici),不過我想,在重要的對話真正開始之前,我們恐怕還要等上一陣子。      我對本書最殷切的期待,自然是看到它盡其綿薄之力,幫助人們對債、工作、金錢、成長,還有「經濟」本身進行涵蓋更廣的道德重估。前面我講過:存在一種叫「經濟」的東西,這個想法還嫌新。誕生在這個時代的孩子,有沒有可能活到世上不再有「經濟」那一天,活到我們可以從截然不同的角度審視債、工作、金錢、成長等事務的那一天呢?那會是個怎樣的世界?僅憑我們當前的發展程度,簡直難以想像。可是,倘若我們要創造一個不至於抹消一代代人性的世界,就必須在這樣的尺度上重新想像各種事物。而在想像過程中,許多備受我們珍惜的預設,譬如關於工作的價值,或是有債必償的德性,難免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正是因為心底惦著這樣的想法,我當時決定本書的結尾,會是讚揚那些在這世上「不勤勞的窮人」。      既然如此,就讓我因襲舊慣,一邊向亞當斯密致敬,一邊為這篇後記作結。好,我知道這位偉大的蘇格蘭道德哲學家在書裡並不討喜,這一部分要歸咎於我只探討他的哲學的一個側面:他致力想像一種烏托邦式的願景,其中每個人都能跟其他人公平交換,各自討到最大的好處,然後離開,誰也不欠誰。然而這一切的前提是一套人類動機的理論:這套理論假定,一般人的動機說到底,是去成為其他人同其情(sympathetic)的關注對象。人會鑽營財富,是因為知道有錢人比較會被別人當成一回事。據此,亞當斯密認為自由市場可以改善每個人的生活,因為他信服的理論是:一般人在功成名就之後,就不會孜孜矻矻,貪得無饜,持續追求自己的利多。也就是說,一般人不會單純為了聚斂源源不絕的財富而持續歛財。在亞當斯密看來,企及那樣一個聞達的位置後繼續追求財富,乃是無謂之舉,甚至是病態。所以他在《道德情操論》裡重述了普魯塔克說過的故事:      所有過著尋常生活的人,都用得上伊庇魯斯之王的寵臣對他的主人說過的一段話。有一天,國王向臣子細數他將要舉兵的每一場征戰,次第不紊,終於講完最後一場。      「那陛下接著打算做什麼呢?」寵臣說。      「接著,我打算,」國王說,「與朋友同歡,一起縱情美酒。」      「那眼前有什麼事情攔著陛下呢?」寵臣答道。[註釋二]      故事是老的,有趣的在後頭。我一讀就明白,這跟我的研究所指導教授、人類學家馬歇爾.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常講的基本上是同一個玩笑,只是他的版本換成一個傳教士和一個薩摩亞人子虛烏有的相逢。傳教士發現薩摩亞人躺在沙灘上:      傳教士:看看你!你就只是躺在那兒,虛擲光陰。      薩摩亞人:不好嗎?不然你覺得我該做什麼呢?      傳教士:嗯,四周有不少椰子。何不曬點椰肉拿去賣?      薩摩亞人:可我為什麼會想曬椰肉去賣?      傳教士:你可以賺大錢,再拿賺到的錢去買一台烘烤機,更快烤乾椰肉,賺更多錢。      薩摩亞人:好。可我為什麼會想賺更多錢?      傳教士:嗯,你會成為富翁。你可以買土地,種更多樹,擴大經營。做到那個地步,你甚至不用再幹活,可以雇用一大堆人,讓他們替你做。      薩摩亞人:好。可是我為什麼會想那樣做?      傳教士:嗯,你有了那麼多椰肉、土地、機器、員工,那麼多錢,終於可以帶著大筆財產退休。然後你就什麼都不必做了,你可以成天就躺在沙灘上。      ***      [註釋一] 本處指涉 2001 年 4 月在加拿大魁北克舉行的第三屆美洲首腦會議(FTAA),當時北美、南美洲各國領袖談論建立一個跨美洲自由貿易區。當時格雷伯站在反對立場,反對全球自由貿易化。詳情可見David Graeber, “Direct Action: An Ethnography”(AK Press, 2009)      [註釋二]《道德情操論》第三部第三十六章。這是關於伊庇魯斯之王皮洛士實在該聽從朋友勸告的故事。

延伸內容

【新版推薦序1】我欠債,故我在!如何閱讀債的歷史?
◎文/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作者)      在分享我自己讀大衛.格雷伯《債的歷史:從文明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以下簡稱《債的歷史》)的感想之前,請先讓我分享兩個這兩年真實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      就在 2016 年,和一位朋友聊天時,她突然聊到在畢業 13 年之後,終於把向銀行借來的「學貸」償還完畢。她說,過去 15 年雖然這筆錢不是很大,但一直壓在她的心中;好像只要「欠」著一筆錢,肩上就扛著壓力。我還記得她說:「畢業之後,這筆錢好像在懲罰我很窮還要去唸書一樣,別人都可以開始存錢投資了,我卻得先把錢還完再說」。如今還完這筆貸款,她突然感覺「無債一身輕」。然而,剛結婚的她卻又考慮要不要運用政府與銀行共同提供的「青年購屋優惠首貸」買下房子,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才還完一筆貸款,實在不想那麼快又背上另外一筆沈重的責任。      再更早一年,另一位同樣唸社會科學的朋友則在一次聚會中聊到,他剛貸款買了一台新車。我訝異的是,他之前才剛貸款買房,現在又立刻買車不會壓力太大嗎?他卻笑笑地對我說,像他這樣在大學教書、能夠穩定還款的人,在銀行眼中是優質客戶,巴不得多把錢借給他一些。他還提到,現在哪個人沒有欠債:車貸、房貸、還沒繳完的保費,會錢等等,這時代如果不借錢,等於不懂得使用現代金融工具,反而才是真正的傻子。      和這兩位友人的對話,都提醒了我在今日生活之中「債」的多元意義。我們一方面似乎把「債」賦予了道德上的意義,好像成為一種關係上的虧欠,債主彷彿就擁有道德上的高度。但另一方面,當我們都想擺脫「債」的束縛時,在當代社會裡生活,我們彷彿又無法不欠債;不管是對人欠下的人情債,還是向金融機構所借下的貸款,似乎懂得運用自己的債務信用額度,也才能替自己爭取到更多的財務自由。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態度,可說是今日社會裡每個人因為活在金融社會之中都得面對到的,而我們也都必須要去面對與思索「債」對於自己的意義與價值。甚至,即便我們個人本身沒有欠債,但由國家之間的國債、政府向民間發行的公債,與銀行企業之間相互債務所形成的經濟情勢,其實也都影響了整個國家、乃至全世界每一個人的具體生活。      換言之,我們其實正活在一個「大債時代」裡。我欠債,故我在。      當代社會這種緊緊與「債」相綁的生活與生命,正是《債的歷史》這本書一推出之後便受到廣大迴響的重要背景,也讓這本書成為經濟史、經濟人類學領域的經典。在本書中,我們看到格雷伯把「債」拉高到一個理解人類歷史與世紀秩序如何運作的高度,這裡表現出人類學家看待歷史與社會運行一個獨特的視角。正因為人類學家關心的是「文化」當中的普遍性通則,以及各個社會的地方性習俗或是例外,作者意識到「債」這個概念的重要性,不僅從民族誌、考古資料中挖掘出世界各地方、各民族如何理解「債」、「如何欠債」與「如何還債」,更從各個文明歷史典籍、近代歷史文獻之中梳理出「債」如何也成為其他觀念如金錢、信用、奴隸、婚姻、階級等制度發展的基石。      而除了歷史上「債」的觀念,個人認為這本書另一個最精彩的地方,其實是格雷伯如何重新理解人類經濟起源的道德意義。為此,格雷伯定義出「底線共產主義」(baseline communism)這樣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允許的各取所需的相互幫助形式。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富有道德性的經濟關係。而在這樣的基礎上,無法完成的交易形成了「債」的核心;而對社會整體所無法償還的、人天生所欠下的,則發展成為階級制度,成為社會秩序的基石。      從此,格雷伯也提出對早期貨幣形式(例如非洲萊利族的拉菲亞葉布與提夫族的紅銅棒)提出解釋,在他來說,這些看起來擁有今日貨幣形式的器物,其實是更像是一種滿足「人性經濟」(human ecomony)的「社交貨幣」,其核心功用並不在幫助人累積資本,而是在創造、破壞與重新安排人際關係。在這裡,「人性經濟」包含著部落間女性的相欠、因暴力而結下的血債等。換言之,在他看來貨幣經濟其實是為了「社會關係」的調節而生,而不是反過來將人異化,反過來剝奪了人的社會關係。作者的這個觀點帶領我們反思:是否在投入社會與職場之後,我們就變得過度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係或是薪資對比,而忽略掉了實質社會關係的重要性。      ------      《債的歷史》在人類學、社會學與歷史學等學術領域都有頗高的成就,為了更清晰掌握書中的豐富深刻的內容,也建議讀者們在閱讀這本書時應該把握三條軸線。第一條軸線,是「債」的普遍文化現象與意義。第二條軸線,是在人類歷史洪流之中「債」所發生的演變及其影響。第三條軸線,是對於當代社會由「債」的觀念所展出的現代金融與資本主義的反思。伴隨著三條軸線,我也建議大家不妨跟著,從日常生活之中找到這三條軸線對於自己的價值。      面對第一條軸線,我建議讀者們可以先檢驗自己的人際關係。伴隨著於前六章之中讀到作者檢驗債的各種形式,以及後來債如何發展成金錢概念,並且金錢還替代了人和人之間的債務關係本身,我們其實也都可以問問在自己的人際關係上「債」所扮演的角色。自己是一個很容易欠「人情債」的人?還是很願意主動去讓人「欠自己人情債」?當能用「金錢」來化解債務時,我們是否真願意用錢來一了百了,還是願意去發展出難以化解的關係,好讓這份交情可以長久維持下去?如同格雷伯所說:      「……沒有債務的世界會回到原始的混亂中,處在每個人都彼此敵對的戰鬥中,沒有人感到對他人有一丁點的責任,人類的存在毫無重要性;我們大家都變成孤獨的星球,無法保持正常運行的軌道。」      面對第二條軸線,我建議讀者們可以檢驗自己的生命歷程之中「債務」形式與對象的改變。如同格雷伯自第七章開始檢驗了不同國家在歷史上不同時期對於「債」的不同態度,或是國家對於「債」的不同態度與發展出的不同制度,我們也能想看看自己和「債」的關係發生過哪些變化。小時候人際關係單純,欠債的形式往往很簡單,還沒回禮的生日禮物與聖誕卡片,成為小孩時期心理上的負擔。隨著個人逐漸成長,所要接觸的機構與群體越來越複雜,從中所產生的「欠債」形式是否發生了改變?包括「學貸」、「車貸」、「房貸」、「企業貸款」、「保險費用」等等,似乎都像是在告訴我們,欠債的額度正隨著成長愈來越大,且形勢越來越複雜。      面對第三條軸線,我則建議讀者們可以去反思自己與全球經濟之間的關係,與自身面對債務經濟的態度。許多熟悉格雷伯的人,都知曉他曾經是「佔領華爾街」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之一,並在其中激烈地批判今日社會之中資本家與資本主義如何攫取世界上大部分的財富,並讓世界許多人都背上債務。他在本書的最後檢驗了當代經濟如何從「債」上做了過度的發展,反而讓他再也看不見人本身的價值。如果債就是無法完成的承諾,且我們社會中許多的社會制度都建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那麼今日新自由主義制度之下,把「欠債還錢」直接當成理所當然,而不去檢驗「債」本身對於「社會發展」價值,忽略了、甚至還去壓迫社會底層的人去為社會上位者的金融遊戲所造成的國家危機負責,這不正是一件極為荒謬之事?我們是否能成為積極的行動者,去翻轉資本主義對人類生存處境的扭曲?      不管你檢視的結果如何,相信伴隨著《債的歷史》,我們都能更加認識自己,也能從這大債時代之中重新發現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進而決定我們到底要一個什麼樣的社會。

作者資料

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 )

美國人類學家,無政府主義者。二〇一一年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發起人之一,《美國商業週刊》稱他為該運動的重要精神領袖。他的論述將這場被視為擾人的街頭抗爭變成全球矚目的抗議運動。格雷伯發表的運動口號「我們是九十九%」(We are the 99 percent),為廣大失業人口發聲,深深撼動了長期由極富人口壟斷社會資源的美國。 格雷伯師承歷史人類學大師馬歇爾.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曾任美國耶魯大學助理教授、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講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教授。2011年出版極具批判性的《債的歷史》,幾個月後更親身參與占領華爾街運動,於學術界及公共參與上均受到廣泛注目,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百大風雲人物。2013年於雜誌上發表〈論狗屁工作現象〉一文探討充斥職場的無用工作,發文後旋即獲得熱烈迴響,轉發超過百萬次,更於數週內被譯成十二種語言,之後他更設了一個專門e-mail,收集全世界讀者寄來的真實狗屁故事,成書後上市半年內便售出十四國版權。 格雷伯2020年於威尼斯度假時因急性胰臟炎驟逝,學界、社運界、媒體界同聲哀悼。他的遺孀與同事成立David Graeber Institute,致力於整理他的相關出版品與個人收藏,亦作為意見平台,被他的理念所啟發的人們可在此發揮政治想像力,透過集體行動挑戰現行體制。 格雷伯在台灣出版的著作尚有《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規則的烏托邦:官僚制度的真相與權力誘惑》等書。

基本資料

作者: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 ) 譯者:羅育興林曉欽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Discourse 出版日期:2018-01-04 ISBN:9789864773770 城邦書號:BK7051X 規格:平裝 / 單色 / 544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