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爸媽不暴走,孩子正成長!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別讓孩子成為紛爭底下的傳聲筒、出氣筒或垃圾桶! 大人之間的事,就應該回歸到大人的世界。 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對大人來說也許太容易,但對旁觀的孩子來說,真的一點都不受影響嗎? 當大人爭吵的時候,一旁的孩子產生的情緒衝擊、不安、無助、甚至是負面思想,是爭吵中的父母沒有想到的後遺症。想想自己幼年時面對衝突中的父母,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這些大人們的爭執、暴走、互相咆哮與傷害,同步削弱孩子的安全感,讓曾經以為是避風港的家,竟變成可怕的暴風圈! 面對爸媽的吵架或分離,孩子心中的小小劇場: [ 自我咎責 ] 我不乖不聽話,爸爸和媽媽才會吵架?! [解離合理化] 如果我離開,這個家就能恢復平靜吧?! [ 罪惡心理 ] 若選擇跟媽媽一起住,就對不起爸爸?! [ 棄養情節 ] 我是被丟來丟去、沒有人要的拖油瓶?! 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消磨下,沒有終止家庭紛爭的魔法,但確實有改善不良影響的方法! 1. 不做烏賊爸媽、不讓家庭氛圍烏煙瘴氣  .別在孩子面前批評另一半。要建立能給中肯建議的傾吐資源  .說「你跟你爸/媽一樣」,會讓孩子挫折、生氣、喪失自信  .與另一半達成「為孩子好」共識,尊重彼此相異的教養方式  .灌輸負面情緒造成的冷暴力,孩子外表沒傷,內心傷痕累累 2. 尊重孩子的選擇,不剝奪他被愛的權利  .別獨占孩子。即使大人感情出問題,孩子仍需父母雙重的愛  .漠視孩子疑問會產生焦慮。說清楚講明白,他能重拾安全感  .孩子捲入大人戰爭,恐怕全盤輸。別讓孩子面臨選邊站為難  .別要求孩子減少與另一半互動,讓孩子保有身為孩子的權利 3. 大人要建立好夥伴關係,讓孩子快樂第一  .共同參與孩子活動,大人應該暫時放下恩怨,保持友善態度  .別當孩子面討論扶養費或照顧安排,避免造成孩子莫大壓力  .孩子適應爸媽分離最少兩年,期間大人先別發展新伴侶關係  .繼親家庭要努力「愛屋及烏」、給同屋簷下的孩子平等的愛 克制情緒干擾、同理孩子立場、調整面對衝突模式, 學著把夫妻&家庭問題對孩子的負面效果降到最低。 大人的種種負面行為,對孩子來說,只能無助的蓋括承受與學習。 愛孩子,請學習調整和另一半「意見溝通」的方式吧! 【誠摯推薦】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心理學博士(序) 賴芳玉/知名婦幼保護律師(序) 米 米/暢銷圖文書作家、迷路&爆走的媽媽 于美人/知名經紀人及主持人 朱衛茵/飛碟聯播網〈下班女王〉節目主持人 林美薰/現代婦女基金會副執行長(序) 黃能得/雅德賽思教育協會理事長 趙介亭/展賦教育教養團隊執行長

目錄

前言_家是孩子的避風港,不是暴風圈 ◎0~3歲 適時安撫壞情緒,發展孩子安全依附感 〔照顧的責任喬不攏〕為什麼都是我在照顧 ?! 〔婆媳的餐桌管教學〕我的孩子我自己教就好 〔重組家庭的新關係〕看著大人從吵架變打架 〔經濟壓力殃及無辜〕大人背債,為何打我出氣? 〔分離引發棄養情節〕為什麼要把我丟給爸爸? 〔大人一方再婚之後〕媽媽別來,爸爸討厭你! ◎3~6歲 大人爭吵別失控,孩子才不會負面學習 〔期待一方探視卻遭拒〕乖一點,媽媽會再來看我? 〔有樣學樣、出口成髒〕吼,你是白癡、是智障嗎! 〔避免要求孩子選邊站〕自己好好想,你想要跟誰? 〔討好一方是保護自己〕看大人的臉色來表達想法 〔把父母分離歸咎自己〕爸爸不要我、媽媽不理我 〔孩子早熟不是件好事〕媽媽,爸爸到哪裡去了啊? ◎6~12歲 重視「同儕關係」,向外尋求認同與關愛 〔成長需要陪伴與傾聽〕什麼時候可以全家去旅行? 〔雙薪家庭的托育為難〕我可以帶弟弟上下課的話…… 〔大人忙賺錢,小孩沒人陪〕偷錢買東西的真正目的 〔繼親家庭的矛盾關係〕有了弟弟,叔叔就不愛我了? [大人分居、手足分離]哪時能搬回去跟弟弟一起睡? 〔單親家長有了第二春〕我的媽媽,好像交了男朋友! ◎12~18歲 建立自我認同感、迫切需要父母的肯定 〔衝突讓孩子把解離合理化〕我想離開,不想看你們吵架 〔借題發揮,造成孩子創傷〕吵死了,每次都吵同一件事! 〔高壓管教造成的不良效果〕不但成績不達標,還霸凌同學 〔不當言語形成的冷暴力〕我真像爸爸說的那樣差嗎? 〔爸媽離婚造成隱形困擾〕跟了媽媽等於失去爸爸嗎? 〔不告而別讓孩子親職化〕媽媽丟下我和弟弟離開了! 後記_學著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成長正能量 附錄一_給分離父母的練習題:大人怎麼說,孩子才會懂? 附錄二_給分離父母的貼心提醒:父愛、母愛,都不阻礙! 附錄三_給分離父母的會面聯絡簿:雙向溝通,幸福加分

內文試閱

家是孩子的避風港,不是暴風圈
     媽媽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來到基金會,向社工道出孩子爸爸的不負責,與自己獨力照顧孩子的疲憊。講著講著,情緒起伏愈來愈大。突然,身旁兩個孩子哭鬧起來。然而,媽媽專注於自我,根本無暇理會、安撫孩子……。      擔任社工的我們,常看見當事人因故忽略了孩子的需求。例如,有些父母會把孩子拉入爭吵的戰場,要求孩子選邊站,讓孩子成為彼此衝突的棋子,孩子將因此承受莫大壓力。父母這麼做的同時,完全忽略了孩子在面對爭執時,會產生無限的恐懼、焦慮。或父母為了「贏」過對方,用盡各種方式、手段要讓對方輸得徹底,卻忘記孩子正在看著爸媽,如何互相傷害。更甚者,父母會自認是孩子的最佳照顧者,刻意挑撥孩子與對方的感情,因而讓孩子失去原本就應該擁有、父母雙方的關愛。大人們在乎的,恐怕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在法院協助「家事案件」的社工們,常陪著孩子出庭,去面對父母間的紛爭。亦透過觀察或詢問,試著理解孩子真切的需求與想法。除了受暴或被父母離間的孩子外,回饋來的意見大多如下:      「我不想要跟爸爸或媽媽分開!」      「我想要跟爸爸、媽媽住在一起!」      「我喜歡媽媽,我也喜歡爸爸!」      就字面來看,這些話看似稀鬆平常,甚至隨處可以聽見。但是當我們親眼目睹孩子強忍著淚水、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用壓抑的聲音說出來時,身為大人的我們,心中也會冒出一陣酸楚,為孩子感到心疼、不捨。      或許爭執無法完全避免,但我們希望每個家庭、每位大人,至少都能讓孩子在面對父母爭吵的同時,不損害「被愛」的權利。也希望每個關係緊張的家庭與雙親,對孩子的影響能夠不出現或盡可能降低負向的效果。      我們確信,大人若能做到以下幾點,孩子所受的傷將會減少更多:      .不剝奪、不阻撓,讓孩子同時擁有父親及母親的愛     .適時給予孩子關心。皮肉傷需擦藥治療,心靈受創得靠關心療癒     .向孩子解釋父母為何而吵,別讓孩子覺得爭執「因他而起」   .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回到一開始的案例,當社工耐心了解那位媽媽的問題與需求後,媽媽順口問社工一個問題:「你已經結婚了嗎?像你們服務過這麼多類似的家暴、離婚案件,會不會以後就不敢結婚、不敢生小孩了呀?」      對此,我們屢見不鮮,也視為是當事人好奇、隨口問問罷了。仔細思考這      問題的背後,其實反映了當事人在面臨家庭「負面」能量,而不知該如何處理的狀況,及正在處理爭吵或分離的當事人,對於「家庭」曾有的期待與藍圖,不過,現實狀況卻離理想樣貌愈來愈遙遠,甚至背道而馳。      社工同仁們的回答,竟趨於一致,都是「不會」。他們這麼說:      「個案故事對我的人生決定,並不會出現不良影響,反而是讓我更謹慎地面對問題,並以正確的方法去解決它。」      「社工因為工作因素,比一般人更容易接觸到不美滿的家庭狀況,但生活中仍有很多美麗的故事。所以,我不會因此覺得人生很負面,更不會因此害怕面對婚姻。」      「工作是工作,家庭是家庭,我能夠明確而清楚地分辨,自然也不會把工作的情緒帶進生活或家庭中。」      「我不會不敢結婚,因為對自己人生有自己的規劃,個案的狀態反而成為自己的借鏡。」……      身為專業的社工人,與每個當事人都一樣。生命降臨後,第一個接觸的社會就是家庭,有些社工與當事人的家庭背景,甚至相仿。看了這麼多的負面案件,回應仍然正向,或許是社工訓練的養成,或許旁觀者角度看久了,讓我們更能清楚家人互動的方式與感受,並將所見所聞,逐漸內化成面對、處理事情的技巧。      雖然,我們經常接觸棘手的案件,但這並不代表溫馨的故事不存在。我們也見過很多的雙親,在與另一半分開之後,不會把不滿的情緒傳遞給孩子,而是讓孩子繼續擁有父愛及母愛,並保有孩子遠離負面能量的權利。每個家庭都應該是孩子的避風港,而不是暴風圈。   
◎討一方是保護自己 看大人的臉色來表達想法
     琳琳是個文靜有禮的五歲女孩,這天媽媽帶著她前來諮詢離婚事宜。過程中,琳琳坐在一旁玩iPad,不吵不鬧。直到媽媽突然問她:「琳琳,妳告訴社工阿姨,想跟媽媽住?還是跟爸爸?」      琳琳抬頭看著媽媽,漠然地說:「我要跟媽媽住啊!爸爸對媽媽很壞,每次回家都會大聲罵媽媽,還會摔家裡的東西。我不要跟爸爸一起住!」      說完,琳琳再度將視線轉回iPad。      媽媽急切地接著說:「看吧,連小孩都知道她爸很爛,根本不用我多說,每天就忙著跟外面的女人亂來,一回家就找我麻煩、吵著要離婚!」      就這樣,媽媽毫不避諱地在女兒面前批判爸爸有外遇、不負責任……。一邊聽著媽媽訴說,我也不時關注著琳琳,她眼神專注地盯著iPad,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彷彿與世界隔絕了。      媽媽總算發洩完了,我試著焦點拉到琳琳身上。很快地,我發現琳琳回答問題前,都會先看看媽媽的表情,再小心翼翼地說出每一個字。琳琳的這種習慣與反應,顯示她心中的緊張與不安,害怕自己要是回答得不好,或說的不是媽媽想要的答案時,會讓媽媽傷心。同時,大概也擔心媽媽萬一跟爸爸一樣不回家,她就沒有人要了。      在父母的衝突中,琳琳成了媽媽的情緒出口。唯一能夠轉移她的焦慮,讓她放心的,就只剩下iPad裡的卡通影片。    孩子的心聲      學齡期前孩子的世界其實很單純,他們以家庭為主,多數時間是主要照顧者陪伴他們。即使孩子已經就讀幼兒園,生活也是圍繞著家庭與學校。      然而,爸爸經常不在家,媽媽自然成了孩子唯一可以依靠的對象。孩子與媽媽的關係更加密不可分,長時間的相處,孩子能敏銳地察覺媽媽的情緒與反應。為了讓媽媽開心,孩子漸漸地學會「如何討好媽媽」,像是說媽媽想聽的話、做媽媽期待的事情,讓自己像是與媽媽站在同一陣線。但這樣的行為,並不代表孩子真的討厭爸爸。      另外,孩子為了避免自己陷入兩難抉擇,通常都會啟動防衛機制,用「隔離」來保護自己。如同案例中的孩子,將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在iPad的影片中,不參與大人討論,如此一來,她就不需要顧慮媽媽的情緒。    大人的苦衷      原本理想的家庭樣貌,因為爸爸有了外遇、選擇離開家庭,而讓媽媽一時半刻無法接受,整個家的生活也跟著陷入慌亂。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女性在面對另一半的外遇議題時,會逐漸對自我失去認同,導致自我價值低落,或產生強烈的孤獨感等。      當出現問題的夫妻關係,沒有進行妥善地處理,受影響的一方,便會有負向的行為與情緒。好比案例中的媽媽,不論對內對外都公開指控老公的不是,並有意無意要孩子選邊站等,應該是媽媽想要滿足內在孤獨,強化自己的存在價值,好讓自己得到支持(或同情)。      然而,大人用這種方式,不只會讓孩子感受壓力,還會讓夫妻關係更為惡劣。一旦有見面機會,雙方累積的不滿將一觸即發。    專家給鑰匙,開啟家庭正關係      媽媽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過得不好的話,孩子怎麼可能過得好。於是,孩子自然成了婚姻破裂的間接受害者。穩定的情緒才能讓孩子過穩定的生活。遇到婚姻困境時,大人得控管好情緒,要是始終無法自我調適,最好尋求專業人士(心理師、諮商師或社工師等)協助。      父母的「不告而別」會讓孩子突然失去生活中的依附對象,因而使安全感低落、疑懼不安。建議離開的一方,離去前得向孩子說明原因。說明之前,大人要先整理情緒、想好如何傳達,並承諾永遠愛著孩子,一定會與他保持聯繫(不會讓孩子找不到人)。父母是孩子獲取安全感的對象。孩子對爸媽的愛是平等的,他不希望他愛的人、愛他的人對立。在孩子面前批評、指責另一半,只會讓孩子感到不知所措。      大人若無法心平氣和地面對事情、討論問題,孩子就容易隨著大人情緒起伏而波動。爸媽爭執或衝突後,應適時地向孩子說明爭執原因與做法。孩子長期處於紛爭中,不只對身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耳濡目染之下,在未來遇到類似狀況,如與同儕或玩伴間出現紛爭,搞不好就會用相同的模式來解決事情,因而使人際關係出現問題。   
情緒勒索的危機
     「好幾天沒看到你了。你不在時,我好孤單,希望你多住幾天!」      「你堅持要去媽媽(或爸爸)家住,就永遠住那,不要回來了!」      為了塑造孩子在自己心中的絕對重要形象,分離爸媽也許都曾使用威脅、利誘、恐嚇等表達字眼,但這只會讓孩子不知所措,他們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三方都好的方式。爸媽在無形中,可能會構成所謂的「情緒勒索」。      根據美國知名心理學家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 Ph.D.)提及,情緒勒索係指「當人無法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時,以威脅或利誘手法企圖掌控另一方、迫使對方順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論愛情、親情、友情、職場關係等,都有可能發生情緒勒索。親子間的情緒勒索,常見方式如下:    ★不合己意,怒氣就會直接爆發      用「你選跟你媽住,我就不幫你付學費」「再去找你爸,乾脆不要回來」的說法。或不直接表達,而是擺臭臉或冷漠表情,來讓孩子感到恐懼。      因沒被順從,而折磨或虐待自己,使孩子得到心靈上的懲罰用「你回爸爸家時,我想你想到吃不下」「你再去找你媽,可能永遠看不到我了」的說法。或真的做出傷害自己、影響健康的事,來期待孩子順從。    ★打悲情牌來增加孩子罪惡感,迫使遂其所願      用「你沒來時我好孤單喔,多希望你多住幾天」的說法。或不必說話,只要唉聲嘆氣,表現出沮喪、雙眼含淚的模樣,來達到想要的目的。    ★提出孩子嚮往的東西,來誘使他們聽話      用「這禮拜若不去找你媽,我就帶你去遊樂園玩」「暑假不回你爸家,我就帶你去童玩節」的說法,並一再提醒「若沒順其意,就什麼都沒有」。      親子間的情緒勒索,是一種難解的問題。為了迫使孩子順服自己,爸媽可能會使用各種手段,剝奪孩子的自由選擇權。部分的父母之所以出現「情緒勒索」的作為,可能原因有以下三種:    ★童年時的某些經驗,延續到長大成人後的失落感與依賴感      為了不想再承受或經歷被拒絕、被遺棄、被忽略的類似經驗,因而選擇對孩子情緒勒索,藉此控制或支配孩子的做法與想法。    ★把自己的所作所為,合理化成「都是為了孩子好」      即使是使用了錯誤的方法,可能或已經傷害到孩子(生心理都算),大人也不會為此而感到內疚或罪惡。這類型的爸媽總是以為這樣做,是為了要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人。    ★對已分離的另一半放不下,希望透過孩子繼續與對方維繫關係      即便對於這段關係的感受是負面的、不好的,仍希望盡可能透過孩子,與另一半保有緊密的聯繫感,進而形成一種單向的情感連結。      「情緒勒索」普遍發生在生活中,特別是親子關係,更是頻繁出現。例如,當爸媽對孩子說「我是為你好,才這樣做」「你最好想清楚,不要到時才來求我幫忙」時,表面上說的很好聽,背後卻隱藏著:「接受我的建議與指示,最好不要有自己的想法,否則後果自負。」      專家指出,長期存在情緒勒索結構中且程度嚴重時,勒索者與被勒索者的關係看似變得緊密,相處的氣氛卻轉為緊張。一旦爸媽總以帶有勒索意味的說(做)法來左右孩子、讓他「聽話」,可能產生難以彌補的副作用。      父母不斷地「勒索」孩子,會造成他們缺乏自我。孩子為了要能符合大人的期待,不斷接受父母的支配與掌控,久而久之,自然會覺得自己很軟弱、無用、一無是處,自尊與自我形象也會逐漸被瓦解。      要是孩子習慣將不快樂的感受隱藏起來,常以沮喪、焦慮、暴飲暴食、頭痛等生理不適呈現。因為不確定把感受(尤其是憤怒)說口會被如何對待,進而將情緒內化,轉化成沮喪。額外的心理壓力與各種負面情緒,也容易對孩子造成生理影響,因而出現病徵。      反覆地情緒勒索,會使親子間的距離愈來愈遠。為了防止自己受到傷害或產生難過的情緒,孩子會開始防備父母的再度勒索,如壓抑自己的情感、不願跟父母分享生命中的重要事件等。      父母對子女的情緒勒索,反應父母的內心狀態。父母之間的恨、渴望與失落,逐步移轉到孩子身上。孩子的出現提醒著雙方關係的拉扯與破裂。大人慣性且不自覺將壓力釋放給孩子、藉此干擾對方,縱使如願,也傷害了孩子。      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認真看待且認同他的需求,是預防情緒勒索的必要條件。畢竟,孩子是獨立自主的個體,總有一天會有自己的世界、建構自己的家庭,年紀較小他們也許只能概括承受,但長大的他們,勢必會選擇離開充滿壓力的環境,或只與關係良好的一方保有緊密互動。若已發生情緒勒索,爸媽應該謹慎面對,並試著用以下方式進行修正:    ★ 理性地對話與溝通:雖然當不成夫妻,但也無法抹去彼此是孩子父母的事實。所以為了孩子,應該保有理性地溝通,避免互相猜忌,或以自己的想法揣測對方。才不會讓孩子成為雙方爭吵之下的犧牲品。    ★ 設想孩子處境,聽聽他的聲音:不論爸爸或媽媽,都是孩子成長路上很重要的人物。用孩子來證明對方的不好,對孩子有害無益。傾聽孩子聲音,了解他、恐懼、擔心的原因。並檢視自己,是否給予孩子太多壓力。    ★ 找專家協助:有時,最大的問題在自己身上。想看到對方過不好,對自己並無好處。不妨找個諮商師或社工談談,從自己的問題與傷口著手,或許是解開內心壓力與不悅的最佳辦法。   
學著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成長正能量
     我們總是相信著:每個生命降落之後,都應在備受關愛及呵護下成長。這個家不管好或壞,富有或貧窮,對孩子而言,「家」就是他的天與地。身為社工的我們,殷殷盼望著,這個「家」能夠提供最豐厚的愛與資源,成為孩子最放鬆,沒有恐懼、沒有焦慮的避風港。      然而,看向這條充滿盼望的路,並不總是美好。因為創造一個「家」何等的不容易,人與人的互動裡,有著包容與接納與愛,卻也有著紛爭與吵架與意見不合的時刻。大人在組成家庭之後,應該學會如何應對衝突的場合,把對家庭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人是微妙的生物,像黏土一樣可以被塑造,像彈簧一樣擁有面對各種變化的彈性。更像是一塊海綿,能吸取大量能量,在好的環境裡,吸取的是有利成長的正能量,在不好的環境裡,則是危害身心靈的負能量。      孩子更是如此。他需要富有彈性,才能去面對爸媽給他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並學著如何調整自己,以適應爸媽之間的差異。即使孩子無法達成大人心目中的那個模範時,也應給予包容、關照與愛。      擔任父母角色,透過學習而進步,整個家都能變得更好。與另一半意見相左時,學著尊重並理解,比抱怨更為重要。不一樣的處事模式,能給孩子不同於你的生活體會。這是孩子培養包容的心、學習多元能力的途徑之一。      的確,這樣的過程相當不容易,但還是得克制情緒干擾,時常提醒自己並進行練習。不論眼前看見什麼事情、遇到什麼問題,都要以正向態度,相信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延伸內容

【推薦序1】 讓整個家往正向的道路邁進
◎文/許皓宜(諮商心理師、心理學博士)   二○一五年年底,陪著現代婦女基金會駐法院家事聯合服務中心的社工們,藉著討論方案執行的團體督導機會,恰巧能一窺這群澎湃熱情社工的工作場域。我帶著好奇的心,聆聽著他們服務時的所見所聞。   法院服務的社工團隊,把心力投注在每個需要的家庭,強壯每位請求協助的爸爸、媽媽或孩子,希望能創造更多會讓社會更美好的意象。   原來,每一個家庭的服務都是如此沉重,卻也真實地上演。很多的案例,都發生在你我身邊,甚至是自己所處的家庭裡。   當初,一聽到此書的企畫案,我馬上聯想到這群社工們,替他們與出版社牽線。我不敢說自己是本書推手,但我確實非常期待本書出版。書裡以各種不良的家庭互動作為媒材,並分別以孩子與大人的視角,訴說窘境與苦衷。最後的專家建議猶如一把金鑰匙,解開糾結成團的壞關係與壞情緒,讓整個家往正向的道路邁進。   這絕對是每位爸爸、媽媽(或孩子主要照顧者),乃至未來有計畫要為人父母者,都應該花心思閱讀的一本書。書裡盡是實戰及專業的心血,更是市面上難以尋獲的素材,這樣的好書,值得大家打開。作為教養借鏡、自省修正,學著做個不暴走的父母,讓正在成長的孩子,在正向環境安心長大。   只要願意,每位爸媽都能改善家裡的互動氛圍。即使是已經分離的夫妻,也可以給孩子溫暖的父愛與母愛。關係變好了,大人的幸福感加分,孩子也能擁有更豐富的生命力。
【推薦序2】 這世代,「孟母三遷」有新解
◎文/賴芳玉(知名婦幼保護律師)   沒人教我們如何當父母,但我們就在手忙腳亂中當了父母。   於是,坊間有很多親子書,諸如嬰幼兒生理發展、如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如何教出天才資優生等。屆學齡後,父母更是為孩子學業,四處諮詢其他家長及探訪校園。或每到流感季節,兒科門庭若市,父母心疼地帶著孩子等門診燈號,生怕擠在小小候診室,孩子二度感染。也會看見父母積極學校參加懇親會,關切著基測、推甄、學測等一堆永遠在變、令人費解的制度。   不過,若遇到孩子低沉、悲傷、憤怒、焦慮、失望、矛盾或受挫時,身為父母的各位,將如何怎麼處理呢?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父母可有想法?看到孩子沉默寡言、或說謊成性、或沉迷電玩、或四處遊蕩、或叛逆頂嘴、或惡聲惡語……,多數父母總是一臉痛心卻又束手無策吧。   「到身心科就診嗎?」父母想:當然不可,孩子又沒病,被標籤還得了。孩子抗拒,可能涼涼地丟一句:我沒病,是你們大人才有病。   是的,孩子沒病、大人也沒病,是家庭病了。「家庭心情」若長期鬱鬱寡歡、衝突不斷,這個家就生病了,處在裡頭的每個人,正如五臟六腑,自是難受。簡單說,讓孩子有著健康的身心發展,需要好的「家庭心情」。   古時,教養故事特別多,尤以「孟母三遷」流傳千世。「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教子用心,除選擇良好居家環境,在孩子疏於學業,甚至當孩子面割斷織布機的布,要孩子體會學業如織布,得日積月累,一旦荒廢,就如斷布,前功盡棄。孟母重視孩子學習的環境,更重身教及機會教育。   然而,如今在網路無遠弗屆的世代,往昔孟母的教育方式,可能難堪使用了,但不妨礙現代人試著與時俱進地賦予新義。也就是,「現代孟母」提供孩子的環境,不是鄰居如何,而是家庭環境如何。讓孩子擁有好的家庭心情環境,自然就能有健康的身心發展。   換句話說,孩子善模仿,父母如何,小孩便如何,當父母咒罵孩子時,父母便是自己嘴裡咒罵的人,孩子如同父母的鏡子,時時照見父母的言行。所以,如果身為父母能夠覺察家庭心情對孩子的重要性,就能知道這本書多可貴。   這本書是由長期從事輔導家庭的社工經驗所集結而成的案例,每個案例後輔以「專家給鑰匙」、「設身想一想」篇章,引導讀者看見高壓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透過專家學習如何處理家庭心情。   這就是一本現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只不過您不需是孟母、孩子也不必是孟子,我們需要的,只是提供孩子一個身心健康發展的滋養環境而已。
【推薦序3】 別讓孩子成為「球球兒」
◎文/林美薰(現代婦女基金會副執行長)   爸媽衝突是孩子的噩夢,離異則是最焦慮的撕裂   長期服務家庭暴力的被害人,看見許多家庭經歷法庭訴訟,像極了熱鍋上的螞議、找不到出口。當中有群令人心疼的隱形被害人-子女,他們在衝突的夾縫中求生存,無所適從,累積的無助也無處可說。孩子可能會以不同的面貌,應付他們的心理困境,有些成了小大人,有些成了叛逆少年,有些則讓自己像隻孤狼。若大人不夠敏感,沒有細查孩子的壓力,孩子可能就會負成長。   本會陸續提出關心「球球兒」的呼籲,希望父母在衝突中,看見孩子的需要。當夫妻情盡緣絕而決定分離時,曾經的愛的結晶,有的成為「橄欖球」,雙方你爭我奪;有的成為「躲避球」,彷彿避之唯恐不及的燙手山芋;有的成為「棒球」,淪為出氣筒,恐遭拳虐待。無論成為哪種球,都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我們歸類三種離異父母的NG型態-搶奪型、冷戰型與阻饒型。面對搶奪型的父母,孩子多半需要兩面討好;面對冷戰型的父母,孩子可能成了勢不兩立的傳聲筒;面對阻饒型的父母,恐怕造成孩子的親情斷裂。   無論夫妻的關係能否存續下去,孩子依然是彼此的結晶。試著透過多溝通、多諮詢、多著想的「三多」友善父母教戰原則,盡全力地降低孩子在親情風暴中的負面影響與傷害。   夫妻的戰場,經常從家庭延伸到法庭。然而,法庭的爭執,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回到孩子生活的世界,才像困在被情緒綁架的牢籠,恐懼、焦慮、憤怒、羞恥、自責、憂鬱、冷漠,猶如驚濤駭浪般波波襲擊。倘若父母和家庭動力沒有改善,他們的世界依然陰暗。   這本書是基金會將多年的服務家庭經驗,寫成的親職教養書籍,期許這本書能引動父母去同理孩子的心,並且翻轉家庭或親子的關係。書中描述的家庭爭執場景,經常出現在身邊,讀者必定會在書中找到共鳴。   各位讀者,閱讀時不妨停下來、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他方想一想,並傾聽孩子心底的聲音。倘若需要其他協助,也歡迎與本會派駐法院的家事服務中心聯繫,我們將提供相關的親職教育、心理諮商與法律服務。   想像一杯混濁的水,最終由於雜質沉澱,而露出清透的水質,去蕪存菁。願全天下的父母都能通透「愛是一切的解答」的真諦,讓孩子在鼓勵與安全的環境中長大。

作者資料

現代婦女基金會

長期處於敏感工作場域(如法院),接觸多是面臨高衝突的家庭,或進入訴訟議題的當事人與孩子。因而發現猶如戰場的家庭環境,恐怕是剝奪孩子安心成長的隱形殺手。 本書集結社工實務經驗及相關領域專家建議,分享、傳遞、教授:在高壓互動下,如何避免孩子陷入為難,並保有健全的親子關係。當大人情感難以挽回或延續時,除了設法讓孩子理解「爸媽怎麼了」及「未來可能的發展」外,雙方還要建立良好夥伴關係,為孩子的成長路補充正能量,而不是當負面榜樣。 夫妻間要「零紛爭」不容易,但藉由學習,能使吵架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期待此書讓有心提升、改善親職教育模式的家長,在問題出現前自我檢視,達到提醒與預防目的。或縱然問題已發生,亦能即刻救援,讓「家」提供最豐厚的愛與資源,成為孩子沒有恐懼、沒有焦慮的避風港。 相關著作:《爸媽不暴走, 孩子正成長!》

基本資料

作者:現代婦女基金會 出版社:新手父母 書系:好家教 出版日期:2016-08-02 ISBN:9789865752446 城邦書號:SH0145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20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