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日本文學
不道德教育講座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道德教育?那是什麼鬼?全部幹掉啦! 所謂心理健康的人,究其本質就是不道德的人! 99/100的道德加上1/100的不道德是危險的心理狀態 盡可能減少自己的善良秉性,正是不致受到誘惑的不二法門! 三島由紀夫深入洞悉人生、社會與文學的大膽異論 「人類最應該向貓看齊。因為再沒有比貓更冷淡、更無情、更任性,並且絕不任由人類擺弄的動物了!牠恐怕也是最不容易被催眠成功的動物吧。因此,我也想要摹仿貓,盡量讓自己變得冷淡、薄情、麻木不仁、自主獨立……。而且,只在想吃魚的時候,才願意發出撒嬌的喵喵聲。」 ——三島由紀夫 《不道德教育講座》為三島由紀夫散文隨筆的代表作,連載於1958年《明星週刊》,並於翌年發行單行本,與《文化防衛論》、《行動學入門》並列為三島文明論的三大巨作。 三島由紀夫善於反諷批判俗世,此書他以擅長的心理分析和敏銳的洞察力,在詰問人性真實面的省思中,把人性心理逆反過來探討,如腦筋急轉彎的啟示和趣味,充分展現了三島在小說創作中未曾發揮的機智、詼諧與邏輯辯證的功力。讀者於此書正可以一窺三島毫無隱藏的另一種姿態,其獨特的寫作風格展現出批判性思考的精神和深入洞悉人生、社會與文學的大膽異論。 從〈應當和陌生男人一起去酒吧〉、〈應當打從心底瞧不起老師〉、〈應當盡量說謊〉、〈應當利用貌美如花的妹妹〉等,總計六十九篇都標示著試圖推翻道德、顛覆傳統思維的聳動性標題。他以輕鬆、嘲弄、揶揄和遊戲般的筆致,理所當然的把常見的教條或德行,逆轉為違背道德直覺的標題;更針對各種流行之社會現象,提供批判性的思考。 書中,三島闡述了諸多形式的「惡」,或者近似「惡」的事物;也出現過許多類型的「惡徒」,抑或近似「惡徒」的人們。這就像報紙的社會版,「隱善揚惡」之事,當然格外容易吸引民眾的目光。麻煩的是,為何邪惡的事物看起來總是那麼美麗呢?

目錄

應當和陌生男人一起去酒吧 應當打從心底瞧不起老師 應當盡量說謊 在自殺前,應當盡量製造麻煩 偷盜的奇功妙效 處女是道德的嗎? 處女與否,根本不是問題所在 盡早甩開處男的包袱吧 應當從女人身上榨取錢財 應當盡量多管閒事 應當利用醜聞 應當背叛朋友 應當欺侮弱者 盡量自戀吧 應當追隨流行 應當在相親時騙吃騙喝 絕對不要遵守諾言 應當高喊「幹掉他」 應該由文弱陰柔當道 喝湯時,應當發出聲音 應當嫁禍於人 應當利用貌美如花的妹妹 應當以暴力對待女人 應當在教室裡威脅教師 應當欣然接受色狼的騷擾 應當要忘恩 應當對別人的不幸暗自竊喜 應當盡量做出不道德的行為 應當炫耀自己逞勇的光榮事蹟 應當要逢迎拍馬 下毒後的佳音 妻子的「意亂情迷」 恐怖的「0」 不講道德的國度 應當在人死後說他的壞話 對電影圈的嚮往 應當以慳吝為本 以賣弄廣告詞為時尚的小姐 批評與惡言 士俗不可醫 切莫自白 切勿履行承諾 應當稱讚日本與日本人 應該取笑別人的醜態 誰曉得 不必尊敬小說家 Oh Yes! 桃色的定義 性欲的神經衰弱 服務精神 自由與恐懼 應當盡量設法被人抓住「尾巴」 刀刃三昧 妖怪的季節 肉體的無常 應當讓人等待 切莫以人為鑑 受到催眠的社會 惡毒的話語 應當隱匿結婚生子的身分 應當發牢騷 何謂「吃得開」 從假牙到「我」 痴呆症和紅襯衫 贗品橫行的時代 「作風」與「作樣」 年輕和青春 應當交換情人 虎頭蛇尾則前功盡棄

內文試閱

應當打從心底瞧不起老師
  我敢斷定,假如中小學生沒有打從心底瞧不起學校的老師,這種學生長大以後絕不會有什麼出息;假如大學生沒有打從心底瞧不起學校的教授,這種學生也絕不會有啥卓越的成就。不過,請各位仔細琢磨其中的「心底」一詞。區區這兩個字,其蘊含的意義可抵千鈞之重。   近來很流行「抵抗成人社會」這個說法,也時常聽到「齷齪的大人」、「不能相信大人」或是「別被大人騙了」的講法。這種論調,是知名的石原慎太郎率先提出的,之後被社會大眾拿來普遍運用。自從他那作風狂放不羈的弟弟──石原裕次郎 成為年輕世代的偶像以後,連成年人也折服於裕次郎的魅力,不敢再端出倚老托大的架子了。而十來歲的年輕族群,似乎乘著這場百萬雄師的裕次郎旋風,得以擺脫大人的束縛了。──然而在這種時候,有些貌似溫厚純篤的大人反倒把握機會韜光養晦,開始展現實力。請各位睜大眼睛看清楚,通常出現在裕次郎電影裡的大人,多半是懦弱無能的;而那些「真正的大人」,根本不會在鏡頭前現身──電影公司的董事們,才是真正的大人。換言之,成為裕次郎的後盾並且大賺一筆的,其實不是你們這些年輕人,而是那些大人們。   我在第二場講座中,希望闡述「打從心底瞧不起老師之必要」的不道德訓示,以及教導各位該如何對付大人。因為,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是大人。各位儘可把學校的老師,都當成守舊過時之人。在我們年少時,教師多半是老古板,他們思維陳腐,簡直讓人不敢領教;至於另一群所謂開明派、趕時髦的老師,更是令人厭惡作嘔,莫怪我們會打從心底瞧不起老師了。   有一回,學校那位生性嚴謹的中等科長(亦即中學校長,這是私立學習院中學特有的稱謂)一本正經地走在校園裡,突然,從樹蔭下伸出了一柄可怕的槍管,   「砰!」   槍口倏然冒出火花,中等科長慌張地拔腿狂奔。這時,另一個方位的櫟樹下,也挺出泛著青光的槍口,再次發出一聲,   「砰!」   中等科長嚇得抱頭鼠竄。可惜的是,就在他以為終於突破火網,成功脫逃的剎那,卻猛然一腳踩空,摔進學生費心挖掘的坑洞裡。   這其實是一場精心的策畫,最終目的就是誘導他掉入陷阱。中等科長看似受到槍枝狙擊,其實那是學生兩兩一組躲在樹蔭下,由一個人持著沒有填裝子彈的空氣槍扣下扳機,而另一個人同時用力踩破甩炮罷了。   幾年前,上映過一部引發社會輿論的電影《黑板森林》,其中有一幕鏡頭是學生把棒球使勁擲向黑板,拍得十分震撼。其實,在我們那個年代,曾經發生過學生朝老師背部旁邊的黑板使勁擲小刀的事件,著實令人咋舌。原來,在講壇上執教鞭,早在很久以前就是一份「賣命」的工作了。   我還要講另一件調皮的惡作劇。   在我班上有位K同學,個性有些傻氣。每逢音樂課,老師轉身在黑板勾畫長長的五線譜時,坐在他隔壁的M同學,就會利用這段時間盡情捉弄K。M先將手插進口袋裡,比出手槍的形狀,接著朝K附耳,以威脅的語氣強迫他:   「喂,如果你不脫掉外套的話,我可要開槍啦!」   「哇!我脫我脫!我馬上就脫!」   「快脫!」   「啊,別那麼快開槍呀,饒我一命吧……」   於是K脫去了外套。接著,M又逼他:   「喂,把襯衫也脫掉啊!」   「好好好,我脫、我脫!」   「順便把長褲脫掉,要不然就要開槍啦!」   「哇!我脫就是了,等一等呀!」   等到老師好整以暇把樂譜畫完,撢了撢滿手的白色粉筆灰,轉過身來,便赫然驚見在全班穿制服的學生中,居然出現一個渾身上下只剩一條丁字內褲的學生,冷得直打哆嗦。   這,就是M的捉弄詭計。   殘酷是少年的特徵。看似多愁善感的少年,也有無情的殘酷一面。少女也很殘酷。關懷體貼的秉性,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和大人特有的狡猾心眼一起發展出來的。   我似乎有點離題了。   身為學生,非超越學校裡的老師不可。老師並不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全才。而且最麻煩的是,老師已經離自己的青春期很遙遠,早把當年的苦澀煩惱忘了大半,若要他重拾彼時的心境,實在很困難。   關於青春期的種種,各位的體會遠比老師透澈得多。人生就是靠著不斷的遺忘,才比較容易活得下去。如果真有某位老師,陪著各位一起認真煩惱,想必那位老師會陷入成人與少年的矛盾糾葛之中,逼得他最後只能走上絕路。   據我自身的經驗,人生的道路該如何走下去,這問題應該由自己去面對。這個問題必須透過閱讀、自我思考,才能想出答案。而這方面,老師幾乎沒傳授過我什麼。   學生若期望老師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那可是懦弱的表現。老師們只須施予教育、給予訓誡,傳授知識,並且試著了解學生,就算完成了他們的工作職掌。   所以,倘若各位期望別人來了解你們,或因認為反正不會有任何人了解你們,而就此鬧彆扭或搞叛逆,都只是出於懦弱的驕縱罷了。我想說的是,首先,必須有這樣的想法:「哼,就憑那些老師,怎能了解我呢?」接下來,還應擁有這樣的氣魄:「哼,我雖然會用功讀書,可不會輕易讓你們了解我呢!」   從老師們身上,隱約可嗅到成人世界裡的悲情和可憐、生活的艱辛與困苦。若有老師身上絲毫嗅不出這種氛圍的,他很可能是富家子弟。教書先生們的西裝袖口,多半是起了毛邊且沾滿粉筆灰的。你們大可打從心底瞧不起他們:「哎,真寒酸!」蔑視人生與真實生活樣貌,正是少年的專屬特權。   你們可以盡量對老師投以同情;你們更可以對收入微薄的老師寄予無限憐憫。老師這個族群,是你們這輩子會遇見的大人當中,最容易應付的對手。在往後的人生中,你們要遇到的其他成年人,通通都比最惡質的教師還要難纏好幾萬倍。你們可務必將這段訓誡牢記在心。   有了這番體認以後,往後面對老師時,你大可在心裡瞧不起他,只要盡量汲取他所傳授的知識就夠了。你要知道,不論小孩或大人,都一樣得耗費完全相同的氣力來各自解決人生的難題。   實際上,唯有充滿鬥志的少年能對老師感到不屑。因為他已經預知,自己未來要搏鬥的敵人,將比眼前的老師更為棘手難纏。這是成為偉大人物的先決條件。   假如有少年誤以為,這世上最了不起、無所不知、完美無瑕的人,就是老師,那我可要為他捏把冷汗了。話說回來,可別誤解了我的意思喔。若有毛躁莽撞的少年人,不僅心裡瞧不起老師,甚至以言行舉止冒犯老師,那就只是個懦弱驕縱的傢伙罷了。
應當盡量說謊
  想必各位都聽過華盛頓和櫻桃樹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華盛頓在小時候誤砍了櫻桃樹,惹得父親勃然大怒,但他仍舊誠實坦白是自己砍掉樹的,反而贏得父親的讚美。我總覺得這個故事過於完美,顯得矯揉造作。華盛頓能有這麼好的父親,簡直可說是非常僥倖的幸運兒了。換成是性格粗暴的一般父親,十之八九大概會怒斥小孩:「原來是你幹的好事!」而且連話都沒說完,就會對兒子飽以老拳。畢竟,父親也只是平凡人,總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像個道德楷模吧。   這則故事最令我感到存疑的是,為了宣揚「誠實」的美德,刻意引用極為罕見的美談,卻希望大眾能夠從中領略到誠實的好處。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老實人多半是吃虧的。   相較之下,比起「瞞騙」這個陰鬱的字眼,我喜歡的當然是「誠實」。這個語詞就像是剛從洗衣店拿回來的乾淨襯衫般,散發出白燦燦的光澤。況且,基於自戀和虛榮,我雖自認誠實耿直,卻也和世俗一般人相同,不願意吃虧。   一個人若是太過誠實,有時甚至可能招來死亡的厄運。二戰結束之後,國內糧食嚴重缺乏,有一位法官堅持絕對不吃從黑市買來的食物,最後落得營養失調致死的下場。不過,那樁悲劇並未引起太多人的同情。因為他的「直接死因」竟是由「堅守誠正」所造成的,這實在讓大家覺得很不舒服。   相較於那個時代,這幾年出現不少認為自己個性剛正不阿,宣稱自己「這輩子不曾說謊,而且最討厭取巧逢迎」的人。原因之一是,近來的糧食豐富,守誠的人已無餓死之虞了。況且人類是善忘的,對自己做過的欺瞞等有損形象之事,通常選擇遺忘。   柳田國男先生曾在著作《不幸的藝術》中,闡述過文學中的「欺騙」,並且為其大力辯護。他在書中提到,欺騙可分成兩種:具有趣味性、不屬於犯罪的欺騙,以及應該受到憎惡的欺騙。由於武士階層對於操守的要求格外嚴格,連同前者一併唾棄,把所有的欺騙行為全都視為惡行,使得「現在說小謊,以後當小偷」和「說謊的人死後會下拔舌地獄」等俗諺廣為流傳。除此以外,他還做了以下的論述:   「只要觀察兒童,即可明白『欺騙』的本質是純真的。會說謊的小孩,對於事物的感受比較敏銳,處事游刃有餘,而且充滿積極進取的活力。這樣的孩子非常罕見,在學校各年級裡未必能找到一個。當然,每回欺瞞成功以後,會更強化他們曲直不分的觀念,使其誑騙技巧益發精進。即便如此,他們欺騙的出發點仍是純潔的。」   我就讀小學時,有個同學說他家的院子裡「有兒童專用的火車行駛,甚至設置了火車站」。能夠扯出這等虛榮大謊的他,在班上可是個資優生。   你不妨試著說個小謊,緊接著就會發現,你必須製造另一個謊言來圓謊。倘若一不留神,恐怕會脫口吐實,這下子就前後兜不攏了。為了要讓前後說詞環環相扣,必須擁有超強的記憶力,牢牢記住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因此,大傻瓜可沒有說謊的能耐。   社會上時常聽聞以結婚為幌子、行騙詐財的案例。這些騙子不僅誆稱會與對方結婚,甚至還真的舉行結婚典禮,最後才趁機捲款潛逃。說謊相當耗費腦力與心力,非得要具備強健體力,並且思慮縝密的人,才能應付得來,那些怕麻煩的傢伙是沒辦法說謊的。一般人由於怕麻煩,乾脆秉實行事;也就是因為嫌麻煩,才有那麼多人老是吃虧。所以,說謊是非常有效的腦力鍛鍊法。   我們再回到華盛頓的故事。假設當父親責問的時候,他的回答是:   「櫻桃樹不是我砍的。」   這時,華盛頓由於說了謊,而會暗暗責備自己懦弱,這比起坦承招認還要難受。或許,華盛頓那幼小的心靈已經明白說謊以後將會承受痛苦的煎熬,才選擇了據實以答吧。選擇採取勇敢行動的人,多半是基於對其他事物的恐懼。無所懼的人,根本無從產生勇氣,反而會做出毫無道理可言的荒唐行徑。   若有人時常欺騙情人,到頭來一定會遭到情人的討厭,於是引以為戒,不敢在情人面前說謊。但是沉醉在熱戀中的人,必然希望展現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這時即便有所欺瞞,也感受不到良心的譴責。這麼說來,欺騙與否,完全存乎一心。有時候,這麼做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維護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形象,可說是出於關懷體貼的心態,才會欺瞞對方。有一部很久以前的電影《黃昏之戀》,女主角奧黛麗.赫本在劇裡編造的謊言,就是屬於這一類。   我之所以為「欺騙」如此極力辯護,是因為當人們從青少年轉變為成年人的這段期間,會遇到的最根本問題正是欺騙。青少年總是吶喊著「大人全是騙子!絕不能原諒大人!」他們無法原諒其他人的心術不正。以我的人生經驗來說,再也沒有像青少年時期那般極力表現誠實,卻又欺騙自己的矛盾階段了。分明沒有自信,偏又逞強稱能,這是一種欺騙;分明心裡喜歡,偏又佯裝厭惡,這也是一種欺騙。直到長大成人以後,欺騙自己的狀況才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對別人、對社會的欺瞞謊騙。甚至可以說,這兩個階段做出的欺騙,其分量是完全均等的。只是,十幾歲的年輕人不願意承認這點而已。在性事的主題上,青少年們以為自己是完全依隨肉體上的性欲,而採取行動的太陽族 ,其實卻是出自精神層面上對愛情的飢渴。這,也是一種欺騙。   你們既然已經謊騙連連,到現在才說要回歸誠實,其實不太可能,反而要盡量說謊才好。儘管說謊欺騙別人算不上好事,但在真實的人生中,心懷騙念的人往往落得受騙的結局──「欺人者亦將被欺」,這種例子實在不勝枚舉。   「你對父母謊稱自己每天上學,其實天天都泡在電影院和溜冰場裡。你不覺得愧對父母嗎?」   你們這些青少年時常被這樣訓誡。假若你有心要扯更大的謊,要不要試試宣稱自己每天都去看電影和溜冰,其實都是去上學呢?   每件欺騙都是獨創一格的,必須具有超越他人、塑造出自我獨特風格的騙術,才能辦到。那些變成不良少年、甚或犯下罪行的傢伙,儘管欺騙的手段看似高明,其實都不脫老調俗套,比方「騙稱去上學,其實是去溜冰場」或者「謊稱學費漲了一倍,向爸媽訛詐金錢」等等,頂多再扣上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結果謊騙的內容破綻百出,最後淪為罪犯,沒個好下場。若要編造真正的騙局,就該捨棄無謂的面子,勇於迎擊人生的挑戰,換句話說,也就是必須成為一個不受既定體制框束的誠實者才行!

作者資料

三島由紀夫(Yukio Mishima)

(1925-1970) 本名平岡公威,出生於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四日,自幼身體孱弱,在出身貴族的祖母溺愛下成長,養成其孤獨、敏感而纖細的個性,及對日本傳統藝能之美的嚮往,帶來一生不可抹滅的影響。 十六歲即發表作品《繁花盛開的森林》,展現其美學意識及華麗的文體,被視為早熟的天才。引薦他跨進文壇的恩師清水文雄為其取的筆名「三島由紀夫」從此陪伴他一生。 一九四七年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後,任職於日本大藏省,隔年為了專心從事寫作而離職。一九四九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假面的告白》在文壇嶄露頭角,此後創作不斷,成為日本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三島不僅在日本聲譽卓著,在國外也享有極高的評價。暢銷作品《潮騷》為其打入美國出版市場;展露獨特洗鍊美學意識的《金閣寺》將三島的文學事業推上高峰。曾三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被譽為是「日本的海明威」,也是日本當代著作譯成英文等外國語版最多的作家。 除了小說、散文與詩詞等文學創作,三島在戲劇方面也展現驚人的才華,寫了許多優秀劇本,致力於日本古典戲劇能樂和歌舞伎的現代化。同時還擔任電影演員,甚至在以自己小說改編的電影中特別演出。 一九七O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三島完成力作《豐饒之海》四部曲最終卷《天人五衰》後,即夥同四名楯之會青年成員前往自衛隊總部挾持總監,鼓動自衛隊發動政變未果,當天便切腹自殺,結束其壯麗的一生。 主要著作有《假面的告白》、《潮騷》、《金閣寺》、《禁色》、《美德的徘徊》、《愛的飢渴》、《女神》與《豐饒之海》四部曲等。

基本資料

作者:三島由紀夫(Yukio Mishima) 譯者:邱振瑞 出版社:大牌出版 書系:好讀 出版日期:2014-04-23 ISBN:9789865797171 城邦書號:A1290050 規格:平裝 / 單色 / 36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