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14年6月3日為卡夫卡逝世90週年
◆本出版計畫獲得歌德學院翻譯贊助
◆作家陳玉慧 專文導讀
二十世紀影響最深遠、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短篇作品完整面貌,首次由德文直譯繁體中文
卡夫卡逝世90週年紀念,最佳典藏版
二十世紀初最偉大的德語作家法蘭茲.卡夫卡,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創作,其中多為中短篇,然而,一直以來這些作品並沒有完整且貼切的繁體中文譯本,供我們有系統地深入認識這位偉大的靈魂,僅有〈蛻變〉、〈在流刑地〉與長篇小說《審判》、《城堡》為人所知。在卡夫卡逝世90周年之際,台灣讀者終於等到了。
《卡夫卡中短篇全集》分為四輯,完整收錄卡夫卡生前出版的著作,是目前最完全、最有系統,且最貼近原作風貌的繁體中文譯本。《卡夫卡中短篇全集》依據最新勘訂、還原卡夫卡創作風格的德語版本所翻譯,並且依寫作發表的年代順序編輯,讓讀者對卡夫卡的寫作脈絡與風格演變更有體會。
卡夫卡中短篇全集:
I 沉思、判決、司爐
收錄卡夫卡生前出版的早期作品,包括他的第一本書《沉思》、第一篇短篇小說〈判決〉,以及長篇小說遺稿《失蹤者》(後更名為《美國》)的第一章原型〈司爐〉。
《沉思》收錄卡夫卡於1906至1912年間寫成的18篇短文,陸續發表於報章,於1912年結集出版。18篇短文形式風格不拘,有較長而完整的故事,也有寥寥數行的隨筆。〈判決〉則是卡夫卡於1912年間一夜寫成的短篇小說,被視為卡夫卡寫作風格形塑的早期代表。〈司爐〉於1912年初寫成,後經出版商說服,於1913年作為短篇小說單獨出版。
卡夫卡中短篇全集:
II 蛻變
中篇小說〈蛻變〉寫於1912年11、12月間,於1915年發表於德國表現主義文學月刊《白書頁》,並在同年11月出版單行本。為卡夫卡最家喻戶曉的代表作,更是現代文學、存在主義文學的重要支柱,啟迪、影響甚鉅。
◎《卡夫卡中短篇全集——III 在流刑地、鄉村醫生》、《卡夫卡中短篇全集——IV飢餓藝術家及其他》即將於2014年8月出版
III 在流刑地、鄉村醫生
〈在流刑地〉是卡夫卡於1914年執筆的短篇小說,於1919年首次出版。這篇關於身體與刑罰、宰制與被宰制的精闢寓言,也成為卡夫卡的代表作。《鄉村醫生》是1920年出版的作品集,收錄卡夫卡於1916年起撰寫的14則短篇創作。
IV 飢餓藝術家及其他
(即將於2014年8月出版)
《飢餓藝術家》為卡夫卡生前最後一本結集的書,收錄他在1921至1924年間寫成的四篇故事,這段期間他健康狀況已不佳,數度進出療養院。《飢餓藝術家》最後是在病榻上完成校稿的,甚至沒能趕在他過世前出版。本輯並另外收錄十篇卡夫卡生前曾發表於報章、但未結集出版的短篇故事。
◎《輯五 生前未發表作品選》將於近期出版
卡夫卡逝世90週年紀念:
閱讀卡夫卡——繆思《卡夫卡短篇故事》X漫步《城堡》德文手稿完整版
聯合新書發表
2014/6/20(五)晚上7:30-9:0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臺北市同安街107號)
對談人:耿一偉、陳玉慧
德文朗讀:輔大德文系 劉惠安教授
2014年為卡夫卡逝世90周年,繆思出版與漫步文化為搭配此重要的紀念時刻,各自出版新書:《卡夫卡短篇故事》(繆思)、《城堡》(漫步),並邀請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與作家陳玉慧對談,暢談他們所認識的法蘭茲.卡夫卡,以及其短短一生中所留下的精彩作品。在這場難得的活動中,兩位對談者更將與輔大德文系劉惠安教授分別朗讀新書節選的精采段落德文原文與中文譯文。本活動更與第十六屆台北電影節合作,搶先播放波蘭動畫導演皮奧特杜馬拉(Piotr Dumala)的作品預告,一睹根據卡夫卡日記所創作的卡夫卡自傳式動畫風采!
主辦單位:繆思出版、漫步文化
協辦單位:TAAZE讀冊生活
本活動完全免費,請上TAAZE讀冊生活網頁線上報名
(報名網頁https://www.taaze.tw/static_act/lecture/kafka/index.htm)
2014台北電影節 動畫播放
卡夫卡
Franz Kafka
皮奧特杜馬拉(Piotr Dumala)
波蘭│1991│Betacam│B&W│16min
1992 波蘭克拉科夫影展最佳動畫
1992 渥太華動畫影展媒體票選最佳動畫獎
呈現小說家卡夫卡重要人生經歷的傳記式短片。全片採用黑白石膏版畫定格創作,透過大量的黑色背景營造幽暗的氛圍,搭配陰鬱低落配樂,更從卡夫卡作品內萃取出相關的元素發想創作。
播放地點與場次:
華山一廳7/12(六)18:30
華山一廳7/14(一)16:00
活動網頁:https://www.taipeiff.org.tw/
【本書特色】
德語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短篇作品完整收錄!
首次由德文直譯繁體中文
紀念卡夫卡逝世90週年最佳典藏
【名家推薦】
◎陳玉慧
◎耿一偉
◎簡潔(台大外文系教授)
◎鄭慧君(輔大德文系教授)
◎張守慧(文藻外語大學歐盟園區主任)
目錄
輯一 早期斷簡
◎沉思(Betrachtung)
18篇卡夫卡早期散文小品,標誌著寫作的最初十年,思想雛型的形塑期,於1913年出版,為卡夫卡最先公開發表的創作。
1.鄉間小路的孩子們(Kinder auf der Landstraße)
2.騙徒的現身(Entlarvung eines Bauernfängers)
3.突如其來的散步(Der plötzliche Spaziergang)
4.決意(Entschlüsse)
5.上山踏青(Der Ausflug ins Gebirge)
6.單身漢的不幸(Das Unglück des Junggeselle)
7.商人(Der Kaufmann)
8.散漫地向外望(Zerstreutes Hinausschaun)
9.返家路(Der Nachhauseweg)
10.在前面奔跑的人們(Die Vorüberlaufenen)
11.乘客(Der Fahrgast)
12.衣服(Kleider)
13.駁回(Die Abweisung)
14.對一名男騎士的思索(Zum Nachdenken für Herrenreiter)
15.街窗(Das Gassenfenster)
16.成為印地安人的想望(Wunsch, Indianer zu werden)
17.樹(Die Bäume)
18.不幸(Unglücklichsein1)
◎判決(Das Urteil)
◎司爐(一個斷片;Der Heizer)
〈判決〉與〈司爐〉為卡夫卡在1912-13年間完成並發表的作品。
輯二 蛻變(Die Verwandlung)
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說,1912年在短短數夜內寫成,1915年發表。為卡夫卡最重要的代表作。
◎沉思(Betrachtung)
18篇卡夫卡早期散文小品,標誌著寫作的最初十年,思想雛型的形塑期,於1913年出版,為卡夫卡最先公開發表的創作。
1.鄉間小路的孩子們(Kinder auf der Landstraße)
2.騙徒的現身(Entlarvung eines Bauernfängers)
3.突如其來的散步(Der plötzliche Spaziergang)
4.決意(Entschlüsse)
5.上山踏青(Der Ausflug ins Gebirge)
6.單身漢的不幸(Das Unglück des Junggeselle)
7.商人(Der Kaufmann)
8.散漫地向外望(Zerstreutes Hinausschaun)
9.返家路(Der Nachhauseweg)
10.在前面奔跑的人們(Die Vorüberlaufenen)
11.乘客(Der Fahrgast)
12.衣服(Kleider)
13.駁回(Die Abweisung)
14.對一名男騎士的思索(Zum Nachdenken für Herrenreiter)
15.街窗(Das Gassenfenster)
16.成為印地安人的想望(Wunsch, Indianer zu werden)
17.樹(Die Bäume)
18.不幸(Unglücklichsein1)
◎判決(Das Urteil)
◎司爐(一個斷片;Der Heizer)
〈判決〉與〈司爐〉為卡夫卡在1912-13年間完成並發表的作品。
輯二 蛻變(Die Verwandlung)
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說,1912年在短短數夜內寫成,1915年發表。為卡夫卡最重要的代表作。
作者資料
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
於1883年7月3日生於布拉格,雙親為猶太人。1906年,他取得法學博士學位,完成為期一年的法院實習工作後,於1907年進入「忠利保險集團」的布拉格分行。1908年,他進入「勞工事故保險局」任職,在該局擔任公務員直到1922年因病而提早退休。1917年夏末,卡夫卡由於肺結核發作而咯血,於1924年6月3日死於肺結核,享年四十歲。 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他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柏格森(Henri Bergson)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成為席捲歐洲的「現代人的困惑」之體現。卡夫卡生前默默無聞,逝世後他的價值才逐漸為人所認識,在全世界掀起了「卡夫卡熱」,至今不歇。
基本資料
作者: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
譯者:彤雅立
出版社:繆思
出版日期:2014-06-05
ISBN:8667106503679
城邦書號:A0200046
規格:平裝 / 單色 / 448頁 / 13cm×19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