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為孩子出征:在屬靈的爭戰中,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護衛者
-
基督的奧秘:一個被遺忘的事實,如何改變我們所見、所信與盼望的一切
-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
記憶的社會框架(百年經典首次繁中引進、法文直譯,收錄專文導讀及生平年表)
-
建築的面龐the Face of Architecture:現代主義之後的立面設計
-
遊戲人生72變 2:跨越心界線──引導思考‧促進交流,活化教學心技法
-
世界來過台灣:從荷蘭、美國、西班牙、大清、日本到中華民國,一覽他們來過台灣的足跡,解鎖課本沒有教的歷史彩蛋!
-
律師不會告訴你的事4:如何在訴訟中說服法官
-
超圖解!木作工法百科:從基礎到進階工法,按流程照步驟逐一拆解,施作要點×監工細節×設計一次到位
-
我,一個法國人, 就這麼成了臺灣布袋戲偶師
內容簡介
不只是「豐年祭」和「歌舞」,
原住民藝術比你知道的更豐富、更精采…
「原住民藝術」是什麼?
臺灣原住民族有哪些藝術形式?
我們如何判斷原住民藝術的特殊性、重要性與價值?
工匠的技巧與藝術家的才能之分界線在哪裡?
在藝術的表現上,部落的生活方式扮演什麼角色?
藝術形式可以獨立存在,或是必須依賴其他的社會制度?
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和當代藝術有什麼關係?
臺灣原住民族的藝術表現非常多樣化,且具有極高的獨特性,表現出有別於漢人的藝術(或美學)經驗。雖然,自日據時代以來原住民社會變遷非常快速,文化流失、社會解組的情形屢見不鮮,但是原住民的藝術表現依然具有極為強韌的生命力;不論在部落或是都會地區,當代原住民的藝術創造活動持續下來且日漸蓬勃。事實上,各族以不同於其他族群的方式,詮釋其多采多姿的藝術世界。而我們也可以發現,目前一般臺灣民眾對於原住民文化或一知半解、或全然無知。
本書探索當代原住民社會生活中的藝術表現。不但嘗試說明了解、欣賞「異文化」及其獨特的藝術成就、美學觀的一個可能的角度,更闡釋藝術的創造性(creativity)與文化、社會之間的密切關係。我們將在一個整體的社會文化脈絡中,掌握各個不同族群、不同類型的藝術形式之特色、獨特的美學價值,理解博物館、美術館和策展人的新文化機制之運作,標定臺灣原住民文化與美學在整體的「臺灣價值」中的角色與地位。
臺灣原住民族在住居形式、儀式器物、服飾、製陶、揉皮、竹木工具等方面的技術,雖簡繁不一、卻都表現極高的工藝成就。工藝表現在文化意義與社會組織的脈絡中,與技術、知識體系與意識型態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例如,著名的蘭嶼達悟人的拼板、雕舟工藝,具體的再現了父系親屬界限。而不論是鄒族與卑南族「干欄式建築」的男子會所與少年會所,或蘭嶼達悟人的半地下屋、排灣人的石板屋等「包牆式建築」,建築物是具有言說意涵的物質結構,不只呈現居住或使用的團體,重要的是住居形式更「界定了某一個獨特的社群」、表彰族群的空間美學。
臺灣原住民族喜歡在日用生活器物予以雕刻,除了美觀外,更傳達了文化意涵、是集體記憶再現的方式之一。
傳統原住民藝術的發展是以日常生活的工藝為基礎,更涉及材料知識的掌握。現實的部落生活不只是靈感的來源,生活週遭的材料更是想像具體化的素材。
臺灣原住民的藝術創作極為多樣化。不同的藝術形式或類別,往往有特殊的社會文化體系為背景。社會文化體系與內涵是個人創作的泉源。在當代臺灣社會展露頭角的原住民藝術,漸漸地擺脫原住民的藝術不過就是制式化的「豐年祭」和「歌舞」的刻板印象。
近十幾年來,原木立體雕塑、布畫與拓印是年輕的原住民新的嘗試。有時候生活物件被放大成巨型的雕塑,而傳統的「原住民圖像」也出現在各種場合。傳統生活、神話世界、部落人物,是原住民藝術家取材的重點。原住民藝術家運用不同的方式,再現各族文化的真實。藝術創作的技巧,反而不是當代原住民藝術家追求的目標。
二.台灣原住民:人族的文化旅程
◎透過原住民的眼睛觀察 真正了解原住民的內心世界!
◎全新內容!18開版本視覺大驚豔!
◎大量珍貴圖片插畫 全方位展現原住民生活
綜觀當代多民族的發展路徑,各族群的抗拒、威脅與社會轉型,當中牽涉了不同性質社會的、區域的文化系統之定義與建構。
雖然原住民族的文化與生態知識,可以被理解為社會發展的基礎,卻少有真正的認識各族群之文化建構、自然性質的機會。
本書嘗試提供一個「原住民的」、「客觀的」角度,讓國人除了能夠在在特定時間點,以觀光旅遊的心態,參與原住民族的部族活動之外,更能深入了解原住民族的文化與價值觀。
【名家推薦】
◎浦忠成(現任考試院考試委員,曾任原住民族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授兼系主任)
◎孫大川(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
目錄
第一章 原住民藝術的新看法
第二章 自然知識與地景、日常生活與藝術
第三章 造型與視覺藝術
第四章 表演藝術
第五章 藝術揭露社會文化現實
第六章 當代原住民藝術的幾個趨勢
第七章 文化與美學經驗
第二章 自然知識與地景、日常生活與藝術
第三章 造型與視覺藝術
第四章 表演藝術
第五章 藝術揭露社會文化現實
第六章 當代原住民藝術的幾個趨勢
第七章 文化與美學經驗
作者資料
王嵩山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教授、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行政院文建會「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審議委員會」委員。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院長暨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教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門負責人。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