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學習 > 語言學習
漢字日本:日本人說的和你想的不一樣,學習不勉強的日文漢字豆知識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漢字日本:日本人說的和你想的不一樣,學習不勉強的日文漢字豆知識

  • 作者:茂呂美耶(Moro Miya)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4-03-28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79折 253元
  • 書虫VIP價:253元,贈紅利1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40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本書適用活動
麥田、小麥田全書系5折起!2本贈杯墊!
  • 世界閱讀日書展39折起!

內容簡介

「經濟」、「社會」、「哲學」、「人權」、「解放」、「主義」、「知識」、「文化」詞彙其實是日本人創出的?百日維新後,中國留學生開始大量翻譯日文書,當時的翻譯家「基於」日文文法,也不得不創出一些漢語新詞,連毛澤東著名的《實踐論》裡也有四分之一的詞句是日製漢語。 最生動有趣的中日漢字文化書、日文漢字豆知識進階學習,一次完足! 《漢字日本》分為兩大部分,「漢字豆知識」及「五大類精選漢字」。「漢字豆知識」詳述日語文化的相關歷史及演變,對於具日文基礎的讀者,可進一步深化日語的程度。「精選漢字」分為稱呼用語篇、食衣住行篇、身體健康篇、教養學習篇、社會生活篇五個類別,精選說明中日漢字「最易混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用詞。 「大丈夫」和你家老公沒有關係! 如果有日本人說:「我很丈夫,大丈夫。」請各位不要嘲笑對方,人家說的是「我很健康,請你放心」的意思。 「勉強」是要你學更多東西! 日語的「勉強」本來和漢語一樣,都是「做不願意做的事」,直到明治時代以後,為了得到知識而努力被認為是一種美德,於是「勉強」的意義逐漸與「學習」類似。 「娘」到底是我家媽媽還是女兒? 「娘」在日文世界中是「女兒」,在現代漢語世界中則是「母親」,古代漢語的「娘」指年輕女子。由這點看來,日本的「娘」,用法應該承自古代漢語。 「大手」和正門有什麼關係? 「大手」是大企業、大公司、大戶頭、大主顧之意,用在城堡建築上,便是「前門」、「正門」。日本全國各地都有「大手町」地名,表示往昔位於城郭正門附近。 日語漢字大不同,中文與日文間密不可分的文化關係,全在《漢字日本》

目錄

前言 日製漢語

日文漢字豆知識
日本的姓氏
全球最難唸的文字——日語中的漢字
漢字與日本的點點滴滴
朝鮮語和日語的差異
日本人用左腦「聽」蟲聲,西方人用右腦「聽」雨聲?
從全世界的笑話中看日本人的國民性
日本人對母語的自卑感——日語放棄論
日本的漢學大師,白川靜先生的「東洋精神論」
丟棄漢字的韓國人已經不會寫「大韓民國」這四個字
農耕民族與騎馬民族之差異——日本人永遠無法理解中國人

稱呼用語篇
愛人/妻子/舅‧姑/娘‧嫁/女房・旦那/貴方・樣・殿・君・僕・俺・私

食衣住行篇
散髮・床屋/壽司・鮨・鮓/卵・玉子/一品・料理・野菜・青果・白湯・山菜

身體健康篇
丈夫・大丈夫/水虫/我慢・辛抱/貓背・貓舌・貓足・貓額・貓車・貓糞・貓目石・貓柳

教養學習篇
公家・大家・家人/鬼・鬼子・鬼手/歲・才/樁・山茶花

社會生活篇
會社・社會・個人・共和/大手・小手・平手・手短・軍手・切手/新米・勉強・真面目・不出來・無心・得手・人夫

番外篇
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二十五種語言排行——日語排在第幾位?

內文試閱


前言 日製漢語


  如果我說,「經濟」、「社會」、「哲學」、「人權」、「解放」、「主義」、「知識」、「文化」等詞彙是日本人最早提出的,是不是會令許多以漢語為母語的人跌破眼鏡、摔倒在書桌前?
  實在很抱歉,不過這是事實,所以請各位讀者先重新戴上眼鏡,不戴眼鏡的人也請您爬起,再度坐到書桌前聽我娓娓道來吧。
  
  清末,尤其是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成為各列強的侵略對象,逐漸淪為半殖民地。一些憂國之士,如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主張中國應該仿效日本的明治維新,於是發起戊戌變法。
  
  百日後,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幽禁光緒帝,捕殺譚嗣同等六人,通緝康有為、梁啟超,罷免維新派官員數十人,廢除光緒帝頒布的新政詔令。結果戊戌變法失敗,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逃亡日本。
  
  梁啟超到了日本後,在橫濱創辦了報紙《清議報》與雜誌《新民叢報》,一方面繼續鼓吹維新運動,另一方面積極介紹日本的國情民風,並呼籲中國知識分子學習日語、勤讀日文書。
  
  他在創辦的報紙與雜誌中頻繁使用了日製漢語。由於當時日本有眾多外文翻譯書,一些中國原本不存在的西洋思想主義詞彙,日本翻譯家早就創出日文名詞。因此梁啟超大量運用這些日製漢語,將新知識介紹回中國。
  
  接著是留日熱潮。
  
  一八九六年,第一批到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僅有十三人,但在一九○五年時,竟然驟增至八千人。據說,一八九六年至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之前,總計有六萬一千多名留日中國學生陸續到日本學習新知識,其中正式自學校畢業的不及一萬二千人。
  
  這些留日學生在習得日文後,馬上動手翻譯各種日文書,在中國刮起一股日文翻譯書旋風。
  
  當時的翻譯書包括政治、經濟、哲學、宗教、法律、歷史、地理、產業、醫學、軍事、文學、藝術等。根據一九四五年的資料記載,那時代被翻成中文的日文書多達二千六百種。
  
  當時的留日學生不但組成「翻譯組織」,創辦《譯書彙編》、《遊學譯編》雜誌,甚至組成「教科書譯輯社」團體,將日本所有中學生教科書全部翻成中文。除了翻譯日文書之外,留日學生寫的文章也都大量引用日製漢語。反正都是漢字,不需要重新翻成中文。
  
  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以後,中國文壇出現許多留日派作家,主要人物有魯迅、郭沫若、郁達夫、田漢、夏衍。這些中國新文藝代表作家也都積極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日製漢語。例如中國大文豪,也是中國新文藝領導者──魯迅,就強烈主張舊有漢語不夠用,必須導入外來語。
  
  魯迅所謂的「外來語」正是日製漢語。他的文章,中國味非常濃厚,但是仔細尋找,還是可以找到「萬年筆(鋼筆)、日傘(洋傘)、人力車、定刻(定時)、構想、直面(面臨)、車掌(乘務員)、殘念 (遺憾)、夕方(傍晚)、丸(圓)、時計(時鐘)、名所(名勝)、寫真(照片)」等日文。
  
  對於大量日製漢語湧入中國這事,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梁啟超是贊成派代表,另一位翻譯大師嚴復是反對派代表。梁啟超雖是贊成派代表,但有些詞,他起初也無法接受,例如「經濟」、「社會」這兩個詞。
  
  嚴復主張中國古語中有「經世濟民」這個詞,可是「經世濟民」是整治世間、救濟人民的意思,應當相當於「政治」,而非「經濟」。
  
  於是,梁啟超用「資生學」、「富國學」、「平準學」;嚴復用「計學」,各自取代了「經濟」。其他例子有:物理學�陵甇P學、地質學�釵a學、礦物學�釭鬙蛨ゥB雜誌�麻O報、社會�酗H群、論理學、名學、原料�酗挐ㄓ妒哄B功利主義�頃盓Q主義……;前者是日製漢語,後者是當時的翻譯漢語。這兩種詞彙曾經共存了一段日子,結果日製漢語取得最終勝利,梁啟超也就不得不使用「經濟」、「社會」、「哲學」等日製漢語。
  
  另一點很有趣,為了翻譯日文書,當時的翻譯家「基於」日文文法,也不得不創出一些漢語新詞:基於、關於、對於、由於、認為、成為、視為……這些都是自日文文法翻譯成漢語的詞。
  
  甚至連毛澤東那篇著名的《實踐論》裡,也有四分之一的詞句是日製漢語。
  
  其實前述這些由來,不要說是中國人了,日本人也少有人知道。我是因為時常使用中日、日中辭典,本就稍有涉獵,後來詳細蒐集這方面的資料,才知道現代漢語有關社會、人文、科學方面的術語中,大約有七成(上千左右)詞彙都是來自日文。所以先前跌破眼鏡的人請不用哀嘆,因為老實招來,我是第一個先跌破眼鏡並且摔得四腳朝天的人。
  
  什麼?這沒什麼好驚奇的,不值得摔到椅子下?好,那麼再來一段:
  
  共產黨、幹部、指導、社會主義、市場、福祉、營業中、人權、特權、背景、化石、環境、藝術、醫學、獨占、交流、否定、肯定、假設、解放、供給、說明、方法、共同、階級、公開、希望、法律、活動、命令、失蹤、投資、抗議、化妝品、銀行、空間、警察、景氣、經驗、經濟恐慌、現實、元素、建築、雜誌、國際、紫外線、酵素、時間、市長、失戀、宗教、集團、新聞記者、接吻、蛋白質、抽象、通貨收縮、通貨膨脹、電子、電報、電話、傳染病、投資、圖書館、悲劇、否定、否認、舞台、方程式、蜜月、本質、無產階級、領海、領空、領土、冷戰、論壇……
  
  對不起,不寫了,上千詞彙,累呀。
  
  總而言之,我非常佩服戰前的日本翻譯家,他們真是偉大。反觀現代的日本翻譯家,明明有舊有日製漢語可以替代的詞,卻硬要翻成音譯片假名,以炫耀自己的外語知識,使得一些上了年紀的日本人在報上讀者投稿專欄嘆道:「我越來越看不懂現代日文。」
  
  所幸,九○年代末,日本政府一聲令下,將行政機關內流通的公文或是政令文宣中一些雜七雜八的音譯詞,通通改為原本就已存在的日製漢語,以免國民看不懂。
  
  老實說,無論簡體或繁體甚或是日本漢字,我倒希望全部能通用,不必計較到底是哪國人創造的。何況網路時代,資訊傳得很快,倘若漢字能通用,不是很省事嗎?
  
  例如,日本的「萌」字流傳到臺灣、中國,大家一提起「萌」,不用多解釋便大抵能明白其意思,多麼方便呀。
  
  又例如日文的「tsundere」,傳到臺灣被翻譯為漢字的「傲嬌」,之後又傳到日本,在日本大型網路論壇2ch曾掀起一陣讚嘆風潮。畢竟日本人也看得懂漢字,大致知道「傲」和「嬌」的意思,於是不少人紛紛說「不愧是漢字大國」、「這個詞翻譯得太好了」。
  
  遺憾的是,現代日本媒體大多將外來語直接音譯,甚至到了濫用的程度。
  
  最近,我看別人家的部落格或網路新聞,經常碰到看到某個片假名詞彙,竟不知其意的例子,還得查網路字典,實在很麻煩。
  
  最令人感嘆的是查出的結果往往有往昔的漢字詞彙可代替,真不知該說我已經老了,還是說現代的日本年輕人太不用功了?
  
  日本的姓氏
  
  中國人口有十三億(這是官方統計,我猜應該更多),據說現在通用的姓氏約有五千多個,幾乎都是單姓,若包括全體五十六個民族,姓氏總數則超過一萬。
  
  韓國人口約五千萬,姓氏卻只有五百種。日本人口將近一億三千萬,姓氏卻高達十萬以上。《日本姓氏大辭典》更收集了二十九萬種姓氏。排行首位的「鈴木」也只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一點八而已。
  
  因此,同樣是日本人,拿到名片時叫不出對方的姓氏發音,並非罕事。
  
  例如,「四月一日」發音是「watanuki」,因為往昔陰曆的四月一日是「脫」(nuki)下「棉」(wata)襖的更衣時期(現代日本則是六月一日和十月一日),所以姓氏漢字雖是「四月一日」,發音卻是「棉脫」;「小鳥遊」發音是「takanasi」,無(nasi)鷹(taka),小鳥才能四處遊玩,也就是說姓氏雖是「小鳥遊」,發音卻是「鷹無」。
  
  日本的姓氏如此多,是因為在明治維新之前,平民不能冠姓,只有名字或通稱。古代日本貴族和古代中國一樣,「姓」與「氏」不同,例如《源氏物語》中的主角光源氏,本為皇子,後來降為臣籍,皇上封他「源」姓。
  
  而日本史實中,第一位實施此方式的天皇是嵯峨天皇(在位期間八○九─八二三),之後的天皇也依樣效法,賜予皇子、皇孫「源」姓,結果貴族便有「嵯峨源氏」、「清和源氏」、「宇多源氏」等根系。
  
  換句話說,「嵯峨」是「氏族」,「源」是「姓」。日後又從「源氏」分成許多旁系,這時,「源」就代表「氏族」。戰國時代有不少大名喜歡強調自己是「源氏」後裔,也不過是想抬高自己的出身階級而已,真假則不得而知。
  
  古代中國先有「姓」,後有「氏」,由於是女系社會,因此「姓」起於女系,「氏」起於男系。日後社會逐漸以男子為主體,「姓」便改從男系,秦漢以後,「姓」與「氏」才合一,這時老百姓也通常都有姓氏了。而當時老百姓取姓氏時,一般均以出生地、封國、職業、技藝等為主。
  
  日本於明治維新後,准許庶民取姓氏時,大家也都紛紛以出生地、職業等為姓,才會有這麼多令同是日本人卻唸不出對方姓氏發音的奇名怪姓。
  
  以上是前言,免得又有人以訛傳訛,嘲笑日本人的姓氏由來。接下來才是我想說的正文。
  
  中國與韓國,女人婚後通常不改姓,日本卻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改為夫姓。臺灣女人於婚後,往昔好像是在娘家姓上冠上夫姓,現在似乎都各姓各的。
  
  韓國女人不冠夫姓,據說是基於門第血統以男人(丈夫)為主,民法也規定孩子必須冠父姓。日本女人婚後改姓,則只是慣例而已,表示她願意成為丈夫家人,死後,骨灰可以埋進丈夫家墳墓,與丈夫結成連理枝。這是一種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傳統。
  
  日本法律沒有規定女人一定要改為夫姓,但按戶籍法,夫婦必須姓同一種姓,因此男女到市政府提交婚姻登記時,男方可以改為女方姓,女方也可以改為男方姓。而男方改為女方姓時,並非中國所謂的「入贅」。
  
  萬一夫妻不得不離婚時,女人得再改一次姓,於是有人恢復舊姓,也就是未婚前的姓,也有人因社會認知問題而沿用離婚前的夫姓(或妻姓)。
  
  在我看來,這種制度的最大犧牲者便是孩子。
  
  父母離婚後,倘若孩子戶籍歸母親,孩子便得改姓;而日本夫婦離婚時,如果是雙方同意簽名蓋章(另需有兩位證人的簽名蓋章)向市政府提交婚姻解除登錄,孩子通常歸母親這方。萬一鬧到地方法院,則看父母哪方經濟能力比較強,孩子便歸有能力撫養的那方。
  
  不知是幾年前,韓國女權運動中有一項「姓氏改革」,提倡應該讓孩子冠父母雙方的姓。比方說,父親姓「金」,母親姓「李」,孩子便是「金李某某」。
  
  據說這活動在當時已在一些年輕人之間以暱稱流行開了。只是若真的正式採用這種方式,那麼,「金李某某」與「崔鄭某某」的孩子,不就得叫成「金李崔鄭某某」?
  
  以此類推,在外國人眼裡看來,是個相當有趣的話題;但對當事者韓國人來講,可就一點也不好笑。於是民意測驗結果,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反對。
  
  日本女權運動中也有一項活動正是「姓氏改革」,高唱「夫婦別姓」。意謂即使是婚後,「小女子我」也要繼續冠娘家姓。也不知鬧了幾年,一九九六年法制審議會才申明將考慮改正某部分民法。
  
  有趣的是,某些已經不可能改姓且懷中有亡夫留下的大把退休金的寡婦阿嬤族,卻在進行「死後不進丈夫家墳墓」的「地下活動」。
  
  日本是父、母、傳後男子與其妻子,代代骨灰都共同埋在該家菩提寺同一座墳墓內,墓碑只刻著「某某家之墓」,一旁再刻上各自的名字。
  
  菩提寺是佛教寺院,江戶時代德川幕府為保護佛教,規定人死後,墳墓必須設在寺院,因此大部分日本人所屬的菩提寺內(有宗派之別),都有祖宗八代以上的人名簿。次子以下的男子不能進祖籍墳墓,通常另找菩提寺自己設墳墓。
  
  嫁出去的女兒因姓氏不同,不能進娘家墳墓。所以上述那些阿嬤族便打算自己蓋墳墓。原因只有一個:幹嘛死後還得在同一座墳墓內和婆婆以及生前把老婆當下女的丈夫鬧彆扭?
  
  坦白說,我對女權運動沒興趣,總覺得「男女有別」是天經地義之事。這是我從實際生活中得出的教訓。
  不過,我這樣說也並非表示我反對女權運動。只是在我看來,男與女,其實就跟共同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貓與狗一樣。貓一開口,永遠叫不出「汪汪」;狗一興奮,也畢生哼不出一句「喵……」。只要彼此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永遠不如對方,不是也能快快樂樂共同過一生?
  
  話雖如此,我還是贊同「夫婦別姓」。
  
  我本來姓「松原」(我父親的姓),婚後改姓為「茂呂」。離婚時,由於兩個孩子當年仍是小學生,若改姓,他們肯定會在學校遭遇種種冷嘲熱諷,於是我只要求讓孩子跟在我身邊,孩子的戶籍仍歸爸爸,不改姓。而我同前夫離婚時,本來也可以恢復舊姓「松原」,但考慮到「住民票」上的母子姓氏不同,日常生活會發生眾多不方便之處,只得沿用前夫的姓「茂呂」。
  
  在日本,戶籍和住民票的用法不一樣,戶籍可以一直擱在老家,也可以隨意遷移,即便把戶籍設在迪士尼樂園地址也沒有問題。
  
  但住民票則類似市民身分證,每逢搬家到其他市鎮,就得到兩邊市政府去辦撤銷與登錄市民手續。而且所有相關證明,例如健保卡、駕照等都要更改地址。戶籍謄本(戶口謄本)平常根本用不到,除了提交婚姻證明、辦護照以及其他特殊場合時才需要。
  
  舉實例來說可能比較清楚:我前夫的戶籍內,「筆頭者」(戶長)是前夫名字,妻子欄有我的名字,但因離婚,我的名字被打個叉叉,之後才是前夫再娶的妻子名字。孩子欄則有我家兩個孩子的名字。而我的戶籍,只有我的名字。
  
  順帶提一下,由於離婚後,女人在夫家的戶籍上會被打個叉叉,表示已脫離戶籍,因此日本人(不分男女)形容自己離婚一次或離婚兩次時,慣用「×1」或「×2」來形容。雖然現在已經不會打叉叉了,又因隱私權,戶籍謄本上也不會出現離婚資歷,但一般人仍慣用「×1」、「×2」的形容詞。
  
  話又說回來,住民票和戶籍的性質又不同了。例如我家在所澤市的住民票上,筆頭者是我的名字,同居人是兩個孩子的名字,關係欄寫的是「母子」。但前夫在他所住的市鎮住民票上,筆頭者是前夫的名字,同居人卻只有現任妻子的名字,沒有孩子的名字。
  
  總之,住民票是市政府管理市民的一種行政方式,而且住民票的有效期限只有三個月。由於日本人沒有身分證,一般日本人到銀行、郵局開帳號或需要身分證明才能辦妥事情時,通常用健保卡或駕照。
  
  這樣舉實例說明,大家是不是可以稍微理解我贊同「夫婦別姓」的理由?
  
  因為……萬一……倘若……我想再嫁時,我就必須再改一次姓氏。不但戶籍要改,住民票要改,健保卡要改,駕照要改,護照也要改……甚至連往後的養老金證明卡的姓名和帳號都要改……天哪,真是煩呀。乾脆不嫁人也。
  
  歲.才
  
  日本人在二十歲會面臨兩個重要的節日,一是成人式,另一是當事人過二十歲生日那天。同樣是二十歲,兩者的意義卻有微妙不同,前者算是正式踏入成人世界的一種入伙儀式,後者只是每年必定會迎接一次的日子。
  
  但是,日本的「歲」字有「才」、「歲」兩種寫法,兩個字發音都相同。為什麼會這樣呢?據說,滿二十歲以後的人慣常寫成「歲」,未滿二十歲的人則寫成「才」。當然法律沒有如此規定,只是按一般人的感覺來說,小孩子可以寫成「才」,大人則要寫成「歲」。
  
  這可能是字體本身所釀成的外觀氛圍影響了人們的感覺吧。「才」看起來乾淨俐落,而且顯得很有精神;「歲」看上去像是一張布滿皺紋的臉,看著這個「歲」字,腦中會不自覺地浮出拄著拐杖的老人。
  
  其實真正的原因在日本人學習這兩個字的時期差距。
  
  「才」字,是所謂的教育漢字,小學二年級時便會學到。不過,小學二年級學的「才」是「才能」、「秀才」之意的「才」,而非年齡的「才」。另一方,「歲」則要等到初中後才會學到,這時的「歲」,正是「歲月」、「歲暮」的「歲」了。
  
  如此一來,小學生便不會寫「我今年八歲」這個經常要說、要寫的詞。於是,往昔的老師便教學生寫成剛學到的「才能」、「秀才」的「才」,亦即將「八歲」寫成「八才」,反正發音一樣,總比讓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在作業簿上寫成平假名要好看得多。
  
  之後,當學生升上初中,教員當然也會隨著更換,而這些新老師中,並非每位老師都有耐性重新教學生說,「其實那個『才』字不是年齡的『歲』字……」云云。更何況,萬一老師在教學生有關「才」字的來龍去脈時,湊巧有學生請假,那該學生豈非永遠都解不開這個謎了?
  
  也有語言專家表示,既然當初教學生寫成「才」,待學生升上初中後,又要教他們說「其實不是『才』而是『歲』」,那不是會讓學生更陷於混亂嗎?
  
  因此,直至今日,無論小朋友或成人,無論寫成「才」或「歲」,任何人看了均明白其意思。
  
  但出了社會後,社會便有社會上的潛規則。倘若一名穿西裝戴領帶的堂堂大男子,在應徵履歷書寫自己的年齡時,寫成「才」字,八成會被三振出局。考官看了履歷書,肯定會暗罵:你又不是小學生,都二十多歲的人了,難道連個「歲」字都不會寫?
  
  只是,一般市民到市政府或區公所、醫院等機關填寫資料時,因必須手寫,通常會寫成筆劃比較簡單的「才」字,這點在社會慣例上倒是允許的。
  
  我在看網路匿名留言版的留言時,有時會根據對方把年齡寫成「才」或「歲」,而去判斷對方的大致年齡。若寫成「才」,身分應該仍是學生;若是成人卻寫成「才」,那即便對方的教育程度再高,我也會視對方沒什麼教養。
  
  日本NHK的字幕將年齡寫成「才」字,是因為畫面的掃描線會令字體坍塌,不得已才用「才」當作「歲」的代用字。這是基於易讀性,完全為了方便觀眾看畫面,並非NHK缺乏教養。
  
  日本有一部名為《十四才的母親》的電視劇,這也不是編劇人缺乏教養,而是按劇中情節,為了凸顯劇中那位十四歲母親的「才能」,故意用了「才」這個字。而日本作家村上龍也有一部名為《新工作大未來:從13歲開始迎向世界》著作,是一本介紹各行各業的工作指南書,由於十三歲已經是初中生,因此書名用的是「歲」字。
  
  說來說去,最顯著的例子是日文的「二十歲」。這個詞,無論用電腦打字或查任何一部字典,得出的結果一定都是「歲」字。
  
  學校的老師不會教前述這些知識,必須在個人出了社會後逐漸習得,這正是「教育」與「教養」的不同。
  坦白說,用電腦打字時,我會選「歲」這個字,但如果必須在醫院手寫資料,我會不假思索地用「才」字。畢竟「歲」的筆劃太多了,尤其近十數年來很少有手寫的機會,要我手寫「歲」這個字,八成會寫錯筆劃。
  
  「年齡」和「年令」這兩個詞也是基於同樣道理,小學生用「年令」,中學生用「年齡」;手寫時用「年令」,打字時用「年齡」。但「令」並非「齡」的簡化字,僅僅是發音相同的代用字而已。

作者資料

茂呂美耶(Moro Miya)

日本埼玉縣人,生於台灣高雄市,國中畢業後返日。嫻熟中文與日文,中文著作主要以日本文化,社會現況為寫作題材,其他譯著甚多。 著作:《物語日本:劍客、忍者、幽怪談》《江戶日本》《平安日本》《傳說日本》《戰國日本》《戰國日本Ⅱ:敗者的美學》《明治日本》《大正日本》【Miya字解日本】《茂呂美耶的歷史手帳》《漢字日本》《大奧日本》《日本世代標籤》。 譯作:【陰陽師】【半七捕物帳】《虞美人草》《大文豪的異次元劇場》《扮鬼臉》《本所深川不可思議草紙》。 監修:《白髮鬼談》《青蛙堂鬼談》《鰻男鬼談》【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陰陽師》漫畫版。 相關著作:《日本世代標籤:團地族、橫出世、低溫世代、乙男蟻女、蛇顏男、刀劍女、絆婚……昭和、平成令和START!124個看穿日本一世紀社會變化的世代標籤事典》《Miya字解日本:食、衣、住、遊(新版)》《大奧日本》《漢字日本:日本人說的和你想的不一樣,學習不勉強的日文漢字豆知識》《茂呂美耶的歷史手帳:十八個你一定要認識的日本人物》《乙男蟻女:106個世代標籤,深入你不知道的日本》《MIYA字解日本:鄉土料理》《Miya字解日本--十二歲時》《Miya字解日本:食、衣、住、遊》

基本資料

作者:茂呂美耶(Moro Miya) 出版社:麥田 書系:Miya 出版日期:2014-03-28 ISBN:9789863440802 城邦書號:RB9007 規格:平裝 / 雙色 / 27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