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其他藝術
圖解設計思考:好設計,原來是這樣「想」出來的!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圖解設計思考:好設計,原來是這樣「想」出來的!

  • 作者:艾琳.路佩登(Ellen Lupton)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2-04-03
  • 定價:360元
  • 優惠價:79折 284元
  • 書虫VIP價:284元,贈紅利1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69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商周、啟示全書系66折起!

內容簡介

設計思考,是一座解決問題的迴旋梯, 那個透著光亮的盡頭彷彿觸手可及, 但要到達那上頭前卻有無數的階梯要攀爬。 本書的作者、美國馬里蘭設計學院的教授 艾琳.路佩登Ellen Lupton 談到設計時也說: 或許你躺在地板上,眼睛盯著天花板, 把上頭的斑點和裂縫想像成是一隻捲毛狗在舔著一隻死老鼠; 也或許你到遠地旅行,觀察當地原住民是如何把碾碎的藥草當成止血劑在使用;創造形式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過程, 不論它是以什麼型態出現──繪畫、攝影、剪裁、黏貼、或者塗抹雞血, 設計師都有自己獨到的詮釋。 「設計思考」的觀念通常指的是從概念構成、研究、建立原型、到與使用者互動的過程。Alex F. Osborn的《AppliedImagination》和Edward de Bono的《New Think》都解釋了創意的問題解決方法,並加以推廣。 Don Koberg和Jim Bagnall在1972年出版的《The Universal Traveller》則讓讀者看到各式各樣透過非線性路徑解決問題的方法;Peter G. Rowe在1987年將「設計思考」一詞應用在建築上。 更晚近者,還有Tom Kelly、Tim Brown、與他們在IDEO設計公司的同事們共同發展了一套建構問題與產生解決方案的技巧,他們尤其強調設計的目的在於滿足人類需求。 雖然上述有些方法涵蓋了廣義的設計範疇,但本書我們只聚焦在平面設計上──它既是一種媒介,也是一種工具。 概念構成的技巧通常會涉及將想法視覺化:素描、匯整清單、關係圖解、繪製聯想網路圖等等,以上種種探索都屬於圖像表達的形式,DanRoam在他的大作《The Back of the Napkin》當中就闡述了這一點,產品、系統、以及介面設計師會使用敘事的故事板,來說明產品與服務是如何運作的。 除了介紹建構問題與產生創意靈感的技巧外,本書也將形式的創作(form-making)視為設計思考的面向之一。儘管有某些提倡設計思考的人士刻意降低設計當中形式要素的重要性,我們還是將形式創作視為創意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所以,除了腦力激盪之外,原來設計師是這樣想的!就是本書的主軸,我們可以簡單的說,腦力激盪就是由一群人圍成一圈,進行以下三個步驟: 定義問題 Defining Problems ↓ 獲得靈感 Getting Ideas ↓ 創造形式 Creating Form 然而,看似簡單的三個動作,裡頭卻藏著更多的分解動作! 這是一本Step by Step圖文解說設計師大腦裡的創意迴路,它如何分佈、又是如何轉彎,並創造出一件件令人驚嘆的作品!

目錄

翻開本書,你可以找到…… 30個幫助你思考下一個專案的方法 3個可能會讓你就逮的點子──假使你沒有完全遵照指示的話 1本簡潔的書 74位設計師 5種方法讓你重新審視附近的咖啡店 28位頂尖設計改革者的忠告 6種手法讓你在公眾當中引來異樣眼光 28句絕妙佳言 136個基本步驟教你如何瀏覽、剖析、以及動手嘗試 184頁彩圖 製作蛋型標誌的10種超級有趣又與眾不同的方法 2種製圖的技巧 9種定義問題的方法 腦力激盪法 心智圖法 訪談法 焦點團體法 視覺研究法 品牌矩陣法 品牌手冊法 實地研究法 創意簡報法 11種獲得靈感的方法 視覺清腦法 強迫連結法 動態動詞法 廣納百川法 視覺修辭法 圖像、標誌、象徵圖案法 團隊合作法 共同設計法 視覺日誌法 語譯檢視法 觀念演示法 10種創造形式的方法 短跑衝刺法 網格變換法 零件工具包法 品牌語言法 實物模型法 身體思考法 抽離問題法 非常規工具法 反芻法 重建法 5分法:分切概念派餅 58%汗水 2% 靈感 11%研究 12%理論 17%方法 8個讓你離開電腦、外出透氣的正當理由 4個使用定時器的技巧

序跋

作者序


  設計的過程,綜合了直覺與深思熟慮的行動。專案的啟動,可能包含了個人的儀式──如花點時間散散步、或者沖個熱水澡,也可以有一些刻意安排的活動──像是訪談客戶、或發送問卷。許多設計師會從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著手,這是剛開始時對靈感的一種開放式搜尋方法,幫助你推敲問題、打開你思考問題的廣度。

  腦力激盪法在1950年代被發展出來後,很快地成為幫助人們進行創意性思考的熱門方法──就算是覺得自己與創意完全沾不上邊的人也在使用。腦力激盪法仍然是一項有力的工具,但在設計師追求實用、具啟發性的靈感的過程中,腦力激盪不過是個起頭。本書探討了數十種思考與實作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為了設計流程的三個階段──定義問題、獲得靈感、創造形式──而運用的。你可以混合、比較、甚至改造這些技巧,以便於符合你的個人習慣,同時運用在你自己的專案當中。

   幾乎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學習改善他或她的創意能力。「天才」聽起來或許神祕,然而創意的過程通常是有跡可循的。藉由將這個過程分解為幾個步驟、同時有意識地運用一些思考與實作的方法,設計師可以開啟他們的心靈,找到各式各樣滿足客戶、使用者、以及他們自己的解決方案。

   設計是一場混亂的努力過程。設計師會冒出無數根本派不上用場的想法。他們常常發現自己在重頭來過,回頭,然後再次犯錯。成功的設計師已經學會擁抱這種來來回回,他們知道第一個想法通常不會是最後一個,而問題本身也可能會隨著專案的演進而有所改變。

   這本書反映了當代平面設計實務的多樣性。在今天,設計師們會團隊合作共同面對社會問題與企業的挑戰;他們也會透過善用創意工具與觀念構成的技巧,個別發展自己的圖像語言。在教室裡,由於學校結構與學生期望的關係,設計訓練傾向於強調個人發展;然而在真正的工作環境中,分工合作是一種常態,設計師必須要能持續不斷地與客戶、使用者、以及同事們往來溝通。本書所介紹的各種演練,除了以團隊為基礎的方法外,也包括了幫助設計師拓展個人創意能力的技巧。

   「設計思考」的觀念通常指的是從概念構成、研究、建立原型、到與使用者互動的過程。Alex F. Osborn的《Applied Imagination》和Edward de Bono的《New Think》都解釋了創意的問題解決方法,並加以推廣;Don Koberg和Jim Bagnall在1972年出版的《The Universal Traveller》則讓讀者看到各式各樣透過非線性路徑解決問題的方法;Peter G. Rowe在1987年將「設計思考」一詞應用在建築上;更晚近者,還有Tom Kelly、Tim Brown、與他們在IDEO設計公司的同事們共同發展了一套建構問題與產生解決方案的技巧,他們尤其強調設計的目的在於滿足人類需求。

   雖然上述有些方法涵蓋了廣義的設計範疇,但本書我們只聚焦在平面設計上──它既是一種媒介,也是一種工具。概念構成的技巧通常會涉及將想法視覺化:素描、匯整清單、關係圖解、繪製聯想網路圖等等。以上種種探索都屬於圖像表達的形式──Dan Roam在他的大作《The Back of the Napkin》當中就闡述了這一點。產品、系統、以及介面設計師會使用敘事的故事板,來說明產品與服務是如何運作的。

   除了介紹建構問題與產生創意靈感的技巧外,本書也將形式的創作(form-making)視為設計思考的面向之一。儘管有某些提倡設計思考的人士刻意降低設計當中形式要素的重要性,我們還是將形式創作視為創意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這本書的寫作、編輯、與設計是出自馬里蘭藝術學院(Maryland Institute College of Art,MICA)平面設計藝術碩士學程(Graphic Design MFA program)的學生與教師們之手。普林斯頓建築出版社(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和MICA的設計思考中心(Center for Design Thinking)共同合作出版了一系列叢書,而《圖解設計思考:好設計,原來是這樣「想」出來的!》是其中的第五本。製作這一系列叢書可以將讓學生與教師們將他們的想法,分享給全球各地的設計師族群與創意工作者,同時也能幫助學生與教師們拓展個人的設計知識。我們的教室是實作的實驗室,而這些書就是我們研究的成果。Ellen Lupton(作者)

延伸內容

好評推薦 Big Issue執行長、總編輯 李取中 知本形象設計總經理 蔡慧貞 想像力進入實體世界的轉化過程 Big Issue總編輯 李取中 想像力的一開始往往是無邊無際的,如何將電光火石間產生的概念,描繪出來,進而與他人溝通,到最後慢慢地將這些龐雜的靈感逐步一一限縮與具體化,這中間都需仰賴創意工作者藉由各種工具方法的協助才得以完成。 本書試圖透過諸多不同的工具方法的操作說明,並佐以案例的實務運作過程,來傳達如何運用這些工具方法將想像力帶進我們這個實體的世界。 是一本有趣並兼具實用性的設計書籍。

作者資料

艾琳.路佩登 Ellen Lupton

艾琳.路佩登Ellen Lupton 艾琳是一名作家、研究員、設計師、也是一位教育者。她是馬里蘭藝術學院((Maryland Institute College of Art,MICA)圖像設計藝術碩士學程以及設計思考中心(Center for Design Thinking)的主任,同時在史密森機構的古柏-惠特國家設計博物館(Cooper-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 Smithsonian Institution)擔任研究員。 她的著作包括有:《字的設計有道理!》(Thinking with Type)、《獨立出版》(Indie Publishing)、 《圖像設計:新基本原則》(Graphic Design: The New Basics)、 《探索素材》(Exploring Materials)、以及《自己玩設計》(D.I.Y.: Design It Yourself)。 相關著作:《圖解設計思考:好設計,原來是這樣「想」出來的![長銷十年典藏版]》《圖解設計思考 2 進擊的使用者》

基本資料

作者:艾琳.路佩登(Ellen Lupton) 譯者:林育如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新。設計 出版日期:2012-04-03 ISBN:9789862721247 城邦書號:BCD714 規格:PUR膠裝廣開本 / 全彩 / 192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