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華文文學 > 散文
常識與通識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常識與通識

  • 作者:阿城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11-04-18
  •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

◆本書為臉譜出版的《常識與通識》改版書! 「阿城是個好讀書而且雜讀書之人,但和我們這一代人大不相同的是,即便近乎手不釋卷,但阿城通過文字的學習比例仍遠比我們低,這一方面是因為他行遍天下的奇特人生際遇,但更重要是他由此而生的奇特本事和人生趣味,牢牢的讓他聯繫於具象事物的俗世之中。」──唐諾 《常識與通識》所收的十二篇文字,是阿城在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發表於上海的雙月刊文學雜誌《收穫》上的作品,談話的主題是「常識」。 例如談到「思鄉」,他認為思鄉就是思飲食,思飲食的過程,思飲食的氣氛;為什麼會思這些?因為蛋白酶在作怪。談到「藝術」,阿城的說法是:藝術乃是起源於催眠,首先是自我催眠,由此而產生的作品再催眠閱讀者。再說說「鬼故事」吧,阿城說,鬼故事差不多就是在表達我們在文化中不得釋放的潛意識。 為何阿城要與中國大陸的人們談論常識?因為,相對於當今高度發展的經濟,中國一直是意識型態較稀薄的國度,阿城希望藉由這些文字,將人們喚回一個真實無欺的世界,讓讀者不斷增進常識;每一次老錯誤的修改,每一次新知識的容納,都意味著常識的再次進展,是一個民智由蒙昧走向開化的過程。 而在台灣「認真搞意識型態」之際,《常識與通識》這本書非常值得我們一讀。

目錄

◎【伴讀】清明世界,朗朗乾坤──唐諾  7

◎自序  25

◎思鄉與蛋白酶  29

◎愛情與化學  45

◎藝術與催眠  65

◎魂與魄與鬼及孔子  83

◎還是鬼與魂與魄,這回加上神  99

◎攻擊與人性  107

◎攻擊與人性之二  125

◎攻擊與人性之三  139

◎足球與世界大戰  153

◎跟著感覺走?  165

◎藝術與情商  181

◎再見篇  197

序跋

清明世界.朗朗乾坤  ◎文/唐諾

  如果我說,小說家鍾阿城是我個人認識的人中,感覺最像孔子的人,這樣的講法會不會太刺激了一點?

  當然,時代不一樣了,政治的景況、社會的景況也全不一樣了,阿城沒孔子那種「明明知道不可能卻執意去做」的政治浪漫;傳播發達,有想法看法可直接寫成文章發表,也再用不著弄一群顏回子貢繞在身邊,我這裡要說的其實是學習、思索和看待世界的基本方式——阿城是個好讀書而且雜讀書之人,但和我們這一代人大不相同的是,即便近乎手不釋卷,但阿城通過文字的學習比例仍遠比我們低,這一方面是因為他行遍天下的奇特人生際遇(這當然需要時代的不幸配合,非我們所能,也不曉得該羨慕還是僥倖),但更重要是他由此而生的奇特本事和人生趣味,牢牢的讓他聯繫於具象事物的俗世之中,就我個人所知,阿城當然是好廚子;也是好木匠,能修護難度極高的明式家具,他最早橫越美國的旅費二千美元就是這麼賺來的;是好汽車技師,自學而能親手組裝過六七部福斯的古董金龜車賣錢,最後一部他捨不得賣,紅色敞篷,我看過照片,阿城戴墨鏡攝於車旁,人車倆皆拉風;而最有趣是阿城還教學生鋼琴,這是旅居紐約的名作家張北海洩露出來的,提起這事阿城難得有點尷尬,暗罵了兩聲。

  不是吹噓不是標榜,阿城才真的是那種看菜單看商品目錄,比看荷馬史詩還津津有味的人。

  但際遇、趣味乃至於現實求生本事相像不稀罕,阿城和孔子驚人相似之處在於,阿城不排斥抽象的文字學習(事實上,他是此中高手,從不民粹從不反智),也一樣有足夠的聰明和專注做純概念性的思考,但他總要把抽象的學問拿回來,放入他趣味盎然的世界好好涮過,就像他北京的名物涮羊肉一樣,如此才得到滋味好入口,也因此,所有的抽象概念符號,在阿城身上都是有現實內容的,他不放心加以浸泡過的,有著實感的溫度、色澤甚至煙火氣味。

  阿城在本書的〈魂與魄與鬼及孔子〉文中,他自己也說了,「我喜歡孔子的入世,入得很清晰,有智慧,含幽默,實實在在不標榜,從古到今,不斷有人用道家標榜自己,因為實在是太方便了。」——從阿城,我才真正曉得孔子的入世,不是遊列國干諸侯的救世部分,那是他給自己的不得已任務,因此總有委屈之感,孔子的真正入世,是我們一向誤以為他道不成要回身隱遁的那部分,遊山觀水、乘槎浮海,回到他所屬民間社會的從來之處,這才是他真正樂趣所在。但這個醒悟,同時也帶給我不祥之感,我會同理可證馬上想到,很長一段時日被我個人(以及朱天心等)認定為海峽兩岸小說第一人的阿城,小說書寫極可能也只是他對眼前世界的「公德心」部分,阿城極可能不會久居此地,畢竟,他太喜歡那個更火雜雜、更熱鬧有人的世界,如孔子說的,人和鳥獸終歸不是同類,我是人,我選擇和人住一起。

  阿城在台灣居留期間,導演侯孝賢安排他住木柵的安靜山邊,隨遇而安的阿城事後說,下回能不能就讓我住永和豆漿店樓上?

  概念是抽空的、不具質量的,這當然有其必要,人的思維速度因此可以加快、挺進的幅度因此可以更加深入,甚至快到思維者本人都拉不住它、深入得拉不回來,這方便於思維邊界的英勇探勘行動,但也就不免於異化(意識形態化)的風險;相對來說,留在具象世界之中,用實象來思考,萬事萬物總是有重量的,在在形成阻力,因此思維行遠不易,當然欺人遂也相對不易(畫鳥獸難,每個人都可用自身的經驗對抗它、檢驗它),也因此總是安全的。

  在概念思維的世界、於是合適產出理論,深邃壯麗,非尋常人可參與可判別,但奇怪總是要我們分邊認邊,非此即彼,隱含著森嚴不可妥協的對峙對抗;而在阿城所熱中的具象現實世界,則比較合適講故事,人人能聽能懂,而且意見矛盾並陳,往往誰也拗不了誰去,因此,表面上吵吵鬧鬧,其實是溫和不迫人的。

  既然如此,我們也來講講古老的故事,讓我們對阿城的閱讀從說故事開始。

內文試閱

思鄉與蛋白酶

  所謂思鄉,我觀察了,基本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於是開始鬧情緒。

  我注意到一些會寫東西的人到外洋走了一圈,回到中國之後發表一些文字,常常就提到飲食的不適應。有的說,西餐有什麼好吃?真想喝碗粥,就鹹菜啊。

  這看起來真是樸素,真是本色,讀者也很感動。其實呢?真是挑剔。

  我就是這樣一種挑剔的人。有一次我從亞歷桑納州開車回洛杉磯。我的旅行經驗是,路上帶一袋四川榨菜,不管吃過什麼洋餐,嚼過一根榨菜,味道就回來了,你說我挑剔不挑剔?
話說我沿著十號州際高速公路往西開,早上三明治,中午麥當勞,天近傍晚,路邊突然閃出一塊廣告牌,上寫中文「金龍大酒家」,我毫不猶豫就從下一個出口拐下高速公路。

  我其實對世界各國的中國餐館相當謹慎。威尼斯的一家溫州人開的小館,我進去要了個炒雞蛋,手藝再不好,一個炒蛋總是壞不到哪裡去吧?結果端上來的炒雞蛋炒得比鹽還鹹。我到廚房間去請教,溫州話我是不懂的,但掌勺兒表明「忘了放鹽」我還是懂了。其實,是我忘了浙江人是不怕鹹的,不過不怕到這個地步倒是頭一次領教。

  在巴黎則是要了個麻婆豆腐,可是什麼婆豆腐都可以是,就不是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家常菜呀!熗油,炸鹽,煎少許豬肉末加冬菜,再煎一下郫縣豆瓣,油紅了之後,放豆腐下去,勾欠高湯,蓋鍋。待豆腐騰的漲起來,起鍋,撒生花椒面,青蒜末,蔥末,薑末,就上桌了,吃時拌一下,一頭汗馬上吃出來。

  看來問題就出在家常菜上。家常菜原來最難。什麼「龍鳳呈祥」,什麼「松鼠桂魚」,場面菜不常吃,吃也是為吃個場面,吃個氣氛,吃個客氣,不好吃也不必說,難得吃嘛。家常菜天天吃,好像畫牛,場面菜不常吃,類似畫鬼,「畫鬼容易畫牛難」。

  好,轉回來說美國西部蠻荒之地的這個「金龍大酒家」。我推門進去,站櫃的一個婦人迎上來,笑容標準,英語開口,「幾位?」我覺得有點不對勁,因為從她肩上望過去,座上都是牛仔的後代們,我對他們毫無成見,只是,「您這裡是中國餐館嗎?」

  「當然,我們這裡請的是真正的波蘭師傅。」

  到洛杉磯的一路上我都在罵自己的挑剔。波蘭師傅怎麼了?波蘭師傅也是師傅。我又想起來貴州小鎮上的小飯館,進去,師傅迎出來,「你炒還是我炒?」中國人誰不會自己炒兩個菜?「我炒。」

  所有佐料都在灶台上,揀揀菜,抓抓碼,叮當五四,兩菜一湯,吃得頭上冒汗。師傅蹲在門口抽菸,看街上女人走路,蒜瓣兒一樣的屁股扭過來又扭過去。

  所以思鄉這個東西,就是思飲食,思飲食的過程,思飲食的氣氛。為什麼會思這些?因為蛋白酶在作怪。

  老華僑葉落歸根,直奔想了半輩子的餐館、路邊攤,張口要的吃食讓親戚不以為然。終於是做好了,端上來了,顫巍巍伸筷子夾了,入口,「味道不如當年的啦。」其實呢,是老了,味蕾退化了。

  老了的標誌,就是想吃小時候吃過的東西,因為蛋白酶退化到了最初的程度。另一個就是覺得味道不如從前了,因為味蕾也退化了。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對食品的評價,兒孫們不必當真。我老了的話,會三緘吾口,日日喝粥就鹹菜,能不下廚就不下廚,因為兒孫們吃我炒的蛋,可能比鹽還鹹。

  與我的蛋白酶相反,我因為十多歲就離開北京,去的又多是語言不通的地方,所以我在文化上沒有太多的「蛋白酶」的問題。在內蒙,在雲南,沒有人問過我「離開北京的根以後,你怎麼辦?你感覺如何?你會有什麼新的計畫?」現在倒是常常被問到「離開你的根以後,你怎麼辦?你感覺如何?你適應嗎?」我的根?還不是這裡扎一下,那裡扎一下,早就是個老盲流了,或者用個更樸素的詞,是個老「流氓」了。

  你如果盡早地接觸到不同的文化,你就不太會大驚小怪。不過我總覺得,文化可能也有它的「蛋白酶」,比如母語,制約著我這個老盲流。 藝術與催眠

  我在幾年前出的《閑話閑說》聊到過藝術與催眠,不妨抄一下自己:

  依我之見,藝術起源於母系時代的巫,原理在那時候大致確立。文字發明於父系時代,用來記錄母系創作的遺傳,或者用來竄改這種遺傳。

  為什麼巫使藝術發生呢?因為巫是專職溝通人神的,其心要誠。表達這個誠的狀態,要有手段,於是藝術來了,誦,歌,舞,韻的組合排列,色彩,圖形。

  巫是專門幹這個的,可比我們現在的專業藝術家。什麼事情一到專業地步,花樣就來了。

  巫要富靈感。例如大瘟疫,久旱不雨,敵人來犯,巫又是一族的領袖,千百隻眼睛等著他,心靈腦力的激蕩不安,久思不獲,突然得之,現在的詩人當有同感,所謂創作的焦慮或真誠,若遇節令,大豐收,產子等等,也都要真誠地禱謝。這麼多的項目需求,真是要專業才應付得過來。

  所以藝術在巫的時代,初始應該是一種工具,但成為工具之後,巫靠它來將自己催眠進入狀態,繼續產生藝術,再將其他人催眠,大家共同進入一種催眠的狀態。這種狀態,應該是遠古的真誠。

  宗教亦是如此。那時的藝術,是整體的,是當時最高的人文狀態。

  藝術最初靠什麼?靠想像。巫的時代靠巫想像,其他的人相信他的想像。現在無非是每個藝術家都是巫,希望別的人,包括別的巫也認可自己的想像罷了。

  藝術起源於體力勞動的說法,不無道理,但專業與非專業是有很大的區別的,與各人的先天素質也是有區別的。靈感契機人人都會有一些,但將它們完成為藝術形態並且傳下去,不斷完善修改,應該是巫這種專業人士來做的。

  應該說,直到今天藝術還是處在巫的形態裡。

  你們不妨去觀察你們搞藝術的朋友,再聽聽他們或真或假的「創作談」,都是巫風的遺緒。當然也有拿酒遮臉藉酒撒瘋的世故,因為「藝術」也可以成為一種藉口。



  當初巫對藝術的理性要求應該是實用,創作時則是非理性。

  話是引得有些顛三倒四,事情也未必真就是這樣,但意思還算明白。

  藝術首先是自我催眠,由此而產生的作品再催眠閱讀者。你不妨重新拿起手邊的一本小說來,開始閱讀,並監視自己的閱讀。如果你很難監視自己的閱讀,你大概就覺到什麼是催眠了。

  如果你看到哪個評論者說「我被感動得哭了」,那你就要警惕這之後的評論文字是不是還在說夢裡的話。

  有些文字你覺得很難讀下去,這表明作者製造的暗示系統不適合你已有的暗示系統。   先鋒或稱前衛藝術,就是要打破已有的閱讀催眠系統。此前大家所熟悉的「間離」,比如一齣戲,大家正看得很感動,結果跑出來個煞風景的角色,說三道四,讓觀眾從催眠狀態中醒過來。台灣的「表演工作坊」有齣舞台劇叫《暗戀桃花源》,用戲中的兩個戲不斷互相間離,讓觀眾出戲入戲得很過癮。可惜《暗戀桃花源》後來拍成電影時,忘了電影也是一個催眠系統,結果一齣間離的好戲被電影像棉被包起來打不破,糟蹋了。先鋒藝術雖然打破了之前的催眠系統,必然又形成新的催眠系統,比如大家熟悉的「意識流」,於是就有新先鋒來打破舊先鋒形成的催眠系統,可是好像還沒有誰來間離「意識流」。

  不過,以「新」汰「舊」很難形成積累。一味淘汰的結果會是僅剩下一個「新」,太無趣。積累是並存,各取催眠系統,好像逛街,這就有趣了。

  音樂是很強的催眠,而且是最古老的催眠手段。孔子將「禮」和「樂」並重,我們到現在還能在許多儀式活動中體會得到。孔子又說過聽了「韶樂」之後,竟「三月不知肉味」,這是典型的催眠現象,關閉了一些意識頻道。

  法國的普魯斯特寫過一部《追憶似水年華》,用味道引起回憶往事的過程,正是以「暗示」進入自我催眠的絕妙敘述。

  電影是最具催眠威力的藝術,它組合了人類辛辛苦苦積累的一切藝術手段,把它們展現在一間黑屋子裡,電影院生來就是在模仿催眠師的治療室。燈一亮,電影散場了,注意你周圍人的臉,常常帶著典型的催眠後的麻與乏。也有興奮的,馬上就有人在街上唱出電影主題歌,模仿出大段的對白,催眠造成的記憶真是驚人。當然,也有人回去裹在被子裡暗戀不已。

  電視好一些,擺在明處,周圍的環境足以擾亂你進入深度催眠。但是人的自我催眠的能力實在太強了,哪兒都不看,專往屏幕上看,小孩子還要站得很近地看,遭父母呵斥。

  自我催眠還會使人產生多重人格。作家在創作多角色的小說時,會出現這種情況,而評論家則喜好判斷那些角色的人格是否完整,或者到底哪個角色的人格是作者的人格,或者作者的人格到底是什麼樣的。敏感的讀者常常也做這類的判斷。我猜現在常搞的作家當場簽名售書的時候,趕去的讀者一定帶有一部分鑑別「假劣偽冒」的心情。我前些年也讓書商弄過兩三次這類活動,結果是讀者很失望,看來我實屬「假劣偽冒」。

  有個要領獎的朋友問我「領獎時如何避免虛偽與虛榮」?這個難題可比昆德拉的「媚俗」,你怎麼做都是「媚俗」,連不做都是「媚俗」。我說,觀察,觀察觀眾,觀察頒獎人,觀察司儀,觀察環境,也觀察你自己。這實際是一個造成兩重人格的方法,將冷靜的一重留給「自己」,假如頒獎現場發生火災,你會是最先發現的。

  成熟的演員是最熟練的多重人格創造者,當然有些人也會走火入魔到扮演的那一重人格裡,失去監視的人格,搞得回不過神兒來,不思飲食,所謂陷入深度自我催眠。催眠案例中,有的被催眠者並非是失去全部的「自我意識」,他們常常有一個意識頻道是清醒的,看著自己乾著急。老托爾斯泰曾經說他原本並沒有安排安娜自殺,可是安娜「自己」最後自殺了,他拿她沒有辦法。

  我實在想說,審美也許簡單到只是一種催眠暗示系統。

  美國的精神衛生署在八十年代研究過「多重人格」者,發現他們的腦波隨人格的轉換而不一樣。巫婆神漢常常做「靈魂附體」的事,說起來是在做多重人格的轉換,你在證明那是真的時候,先要檢查一下你自己是否被催眠和自我催眠。趙樹理在《小二黑結婚》裡寫小芹的娘是個巫婆,降神的同時還在擔心鍋裡的「米爛了」,七十年代我在鄂西的鄉下見到的一個神漢就敬業多了,靈魂屢不附體之後,他悄悄嚼了一些麻葉。他大概是累了,那時候天天學大寨,沒有農閒,降靈又是非法的。

  也許你們應該意識到:我寫的這些文字是不是也有催眠的意味呢?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上海青浦

作者資料

阿城

阿城,原名鍾阿城。以《棋王》、《孩子王》、《樹王》小說作品,奠定文壇地位的阿城,誕生於一九四九年的北京。自一九八四年起發表創作,早年雖為知青文學的代表,而後風格更形開闊。陸續推出「遍地風流」、「新筆記小說」系列,以及電影劇本、評論、雜文等等。阿城是當代華人小說家中的翹楚,八○年代以《棋王》等作品膾炙海內外,但他不只是個小說家,他的隨筆也極品;他運用中國文字己臻化境,可說是天生的文體家。除此之外,他也是一位生活家,獨特的生活經歷和犀利的觀察,使他對生活中的事事物物都充滿興味,並有獨到而幽默十足的見解。作品包括《棋王、樹王、孩子王》、《威尼斯日記》、《閑話閑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藝術與催眠》、《常識與通識》、《小城之春》等。現居大陸北京及美國洛杉磯。

基本資料

作者:阿城 出版社:臉譜 書系:一本書 出版日期:2011-04-18 ISBN:9789861201856 城邦書號:FB0001X 規格:膠裝 / 單色 / 20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