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佛教
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

  • 作者:邢肅芝(洛桑珍珠)
  •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 出版日期:2010-02-08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9折 378元
  • 書虫VIP價:332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15元
  • (更多VIP好康)
特別活動

內容簡介

一個大時代的風雲變幻, 一個人的傳奇故事! 一九三七年我隻身赴西藏,決心將西藏密法取回漢地,做一名現代唐玄奘…… 在山柔水溫的江南,他叫邢肅芝;在太虛大師身邊,他叫碧松法師;在荒寒的雪域寺院,他叫洛桑珍珠。 他是第一個獲得藏傳佛教最高學位拉然巴格西的漢人,也是唯一到蓮花生大師的道場咱日山朝聖而得以生還的漢人,更是一位親身參與漢藏兩地錯綜複雜歷史演變的樞紐人物。                               這部由邢肅芝親自口述的求法記,時間橫跨了近一個世紀。由張健飛和楊念群兩位學者,經過三年二十多次的採訪,記錄了邢肅芝的幼年,並著重於他自一九三七年進入西藏沿途的所見所聞,以及求法過程中所遭遇的人、事、物。本書可說還原了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所歷經的大動盪,並且真實揭露了神秘藏地風情的面紗,讓人一窺漢藏兩地在政治、民俗、社會、文化、宗教上的異同。 最難能可貴的是,邢蕭芝在他每一次的考察探險中,不論歷程多麼艱辛,都一定會對所見所聞做詳細的筆記,並拍攝大量的照片,內容包羅萬象。這些保存完整的日記和照片,除了陪伴邢肅芝走過約半世紀,更為這部自傳增添了寶貴的歷史價值,讓人彷彿重回到當時的時空背景,共同見證他神奇而不凡的一生,以及身為佛教徒對信仰的堅定不移。

目錄

◎繁體版序/邢肅芝
◎本書緣起/張健飛 楊念群 
◎第一章 童年記趣 
◎第二章 入藏緣起 
◎第三章 步入西康 
◎第四章 藏地風情 
◎第五章 走近拉薩 
◎第六章 喇嘛生活 
◎第七章 漢藏關係 
◎第八章 咱日山朝聖 
◎第九章 後藏考察 
◎第十章 西藏辦學 
◎後記 曲終人散以後

序跋

【本書緣起】

  一九九八年八月的一天,我們來到美國洛杉磯郊外一所宅子,拜訪隱居在此的邢肅芝老先生。在此之前,我們早就聽說這位老先生精通漢藏佛教,是一位修道有成的高人,一生充滿了神奇不凡的經歷。這便是此書的緣起。

  邢肅芝老先生雖年過八旬,但身體康健,思維敏捷,記憶力十分驚人。我們初次的交談從邢老在西藏的經歷開始。講到半個多世紀前的往事,老人家取出了一本厚厚的相簿,他告訴我們,這裡面的照片全部是他自己拍攝的,記錄著自一九三七年從他進入西藏開始,入藏沿途的所見所聞,以及在西藏十三年的求法和探險中所遭遇的各種人物。相簿的封面已然褪色,一翻開,一幀幀微微發黃的黑白照片按照年代的順序排列著。從這些照片,邢老向我們展開了他多姿多彩的一生,道出一段段傳奇的經歷。

  以後的三年,在整理這部口述自傳的過程中,我們始終為能有這樣的一次難逢的機緣而慶幸。在近現代史上,邢肅芝老先生雖不是一位著名的大人物,但他的一生始終處在歷史的風口浪尖上,是一位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大動盪年代中,親身參與了漢藏兩地錯綜複雜的歷史演變的樞紐人物。他出生於一九一六年,九歲皈依佛門,少年時便接受了嚴格正規的佛學教育,十六歲時進入四川重慶漢藏教理院學習西藏語文,同時成為中國佛學會會長、近代佛教界的泰斗太虛大師的秘書,負責整理太虛大師的演講。一九三七年他隻身赴西藏,訪求藏傳佛教密法,決心將西藏密法取回漢地,做一名現代的唐玄奘。入藏途中,他遍訪康藏地區的高僧大德,在四川甘孜自治州之德格縣學習藏傳密教薩迦派密法三百餘種;隨後,他渡過金沙江進入西藏,沿途得到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四川軍閥劉文輝、昌都藏軍司令索康劄薩和軍糧官阿沛‧阿旺晉美的贊助和支持。抵達拉薩後,進入哲蚌寺學習藏傳佛教五部大論,曾拜多位著名活佛為師,包括達賴喇嘛的教經師領蒼活佛。經過七年的刻苦學習及辯經,於一九四五年通過在西藏攝政王面前舉行的辯經考試,成為第一個獲得藏傳佛教最高學位──拉然巴格西的漢人,歷史上獲得這一學位的漢人僅有兩位。其間他四處參訪高僧大德,先後從師於一百多位藏傳佛教各派的活佛,接受密法灌頂六百多個。一九四四年藏曆鐵猴年的二月,他前往藏南咱日山藏傳佛教祖師蓮花生大師的道場朝拜考察,其經歷驚心動魄,成為進入此山而得以生還的唯一漢人。一九四五年,他攜帶著大量藏傳佛教密典滿載而歸,回到了重慶;此外,他隨身還攜帶著一封促成他一生重大轉折的文件──西藏攝政王達龍扎活佛委託他帶給蔣介石的一封親筆信。

  歷史的現象與演變離不開因緣二字,世上的萬事萬物無一不是因緣和合而生,這是佛教世界觀的基本思想。細觀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在偶然的衝動中,或在他人的影響下,或經深思熟慮後所做的每一項決定,往往形成事物發展的因,而外在的影響,各種客觀條件的聚合則是促成事物的緣,因緣的結合與離散形成萬事萬法的始與終,主導著每個人一生的命運,而這些無數個人因緣與命運的匯合,又形成了演變歷史的大事因緣,主導著社會變革的軌跡。對於邢老來說,冥冥之中因緣奇妙的結合,促成了他一生中的重大轉折,使他從一個近代漢藏關係發展歷史的單純見證人變成為主動的參與者。在這次命運的轉折中,他本人對發展漢藏民族關係的強烈使命感成為轉折的因;而攝政王的親筆信、與蔣介石的會面、太虛大師的鼓勵和影響、國民黨政府處理西藏問題人才的短缺等種種因素的聚集則是緣;因緣和合,促成了他的入世參政,成為國民政府的官員,落實「教育治藏」政策的關鍵人物。一九四五年他再次返回西藏,此時他具有其他人無法具備的雙重身份:既是一位漢人喇嘛,西藏三大寺的格西;又是一位奉蔣介石之命入藏發展教育的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專門委員,教育部委任的國立拉薩小學校長。拉然巴格西的身份使他得到西藏噶廈政府、僧侶們和上層貴族的尊重和信任,能夠與西藏的政府官員和把握權力與資源的貴族階層建立良好的私人關係,完成連中央政府都難以做到的事情。而他的官員身份,則使他能夠直達中央政府,獲得在西藏發展教育事業所需的各種資源,成功地完成他的使命。

  一九四九年七月,西藏噶廈政府乘國民黨軍隊在國共戰場上節節敗退之際,發動了震驚中外的「驅漢事件」。在這次事件中,邢老再次以他的特殊身份,參與中央政府駐藏辦事處與西藏地方政府的談判,努力協調漢藏之間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最後成功地組織了中央政府全體駐藏人員平安地撤離西藏。一九五○年他移居香港,開始講經說法,並將藏傳佛教的重要經典、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略論》翻譯成漢文。一九五九年,他應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邀請赴美國講授藏學,並定居美國至今。幾十年來,不論是化外為僧,還是入世參政,他始終保持著一個佛教徒的信仰,從未放棄佛法的修行。據說他的禪定功夫高深,在密法的修持上獲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對往事驚人的準確記憶,對各種人物和事件的敏銳觀察,以及對歷史變革內在軌跡的分析與體悟,給我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在多次的訪談中,邢老向我們展現出那種只有修行有成的人才能具有的定力和一種洞徹人心的能力,常常在我們還沒有開口提問之前,他似乎就已經知道了我們的問題。這種神奇的力量令人折服,卻又難以言喻。

  邢老一生橫跨漢藏兩地,涵蓋僧俗二界,獨特的多重身份,使他的經歷具有極其豐富的歷史內涵。在地域空間上,他曾是漢地的法師和西藏的喇嘛,在漢藏兩地的寺廟中各自生活多年,對於兩地佛學思想與制度上的演變、交流與互動,瞭解得細緻深入,而且善於研究比較,有自己的見解與心得。對於西藏三大寺的體制、喇嘛的學經過程、密法的傳承和傳授、寺廟的生活等這些令現代人最感興趣而又知之甚少的部分,他的描述十分細緻動人,極富歷史動感。此外,對於舊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官吏制度,西藏貴族階層的生活方式和彼此間的明爭暗鬥,漢藏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外國勢力對西藏的滲透,國民黨政府治藏政策的得失等各個層面,他都提供了大量真實的細節性記述,足以彌補正史的不足。

  邢老又是一位具有冒險精神的探險家,一生經歷險情無數。難得可貴的是,他在每一次的考察探險中,對所見所聞都做了詳細的筆記,拍攝了大量的照片,並盡可能地收集各種相關的歷史資料。邢老在他的家中曾向我們展示了當年入藏途中的遊記手稿,和在四川、西藏、雲南各處考察探險時的原始日記,以及他所收集的西藏早年發行的銀票和郵票、西藏和印度邊境的通行證、地方政府簽發的馬牌等等。他所拍攝的近千張照片,內容包羅萬象,其中有世上僅存的一張年幼的十四世達賴喇嘛入主布達拉宮前在拉薩郊外休息的照片,漢藏雙方的軍隊為解決大金寺武裝衝突事件的談判會議現場,西藏寺廟中高僧活佛們日常起居的情形,大願節時的跳神儀式,藏南咱日山內「野人」部落生活實錄,國民政府駐藏辦事處官員們的留影,拉薩小學的學生生活素描,甚至連三大寺中「武僧」的訓練場面都被拍攝了下來。這些照片儘管已經年久變色,畫面卻仍顯清晰生動,尤其是與口述記錄、遊記手稿相互參照時,給人以強烈而又逼真的觸摸鮮活歷史的感覺。

  從一九九八年開始,我們先後對邢老進行了二十多次的採訪,錄成四十多卷錄音帶。將錄音初步整理成文字後,再根據整理情況摘錄出一些需要補充的細節問題,進一步採訪,經過多次反覆的挖掘和追憶,做最大限度的補充。聲音記錄轉換成文本後,我們再參照相關的歷史文獻,對口述文字與原有的遊記、日記及大量的珍貴照片進行合理的穿插編排,使得口述記錄能夠與歷史文獻達到相得益彰的互證效果。

  邢老的經歷所涵蓋的時空廣闊,人物眾多,尤其是涉及佛學及藏傳密教的部分,需要參證大量的文獻,才能達到真實的復原當時佛教活動的歷史面貌的目的。往往為了一項細節的查證,要經過洛杉磯—北京之間橫跨太平洋的數次聯絡,三年內點點滴滴的工作持續不斷,直至各項因緣具足,方才功德圓滿,使這部口述自傳得以問世。我們希望這本書能為近代政治史、社會史、宗教史、民俗學、社會學、人類學的研究提供一份真實可靠的歷史紀錄。這也是邢肅芝老先生的心願。

張健飛  楊念群
二○○○年四月初稿於北京
二○○○年六月定稿於洛杉磯 【繁體版序言】

   欣聞《雪域求法記》即將在台灣發行出版,真真感到高興。感謝台灣橡樹林出版社及北京三聯書店的鼎力支持和辛勤工作,並在此致廣大台灣讀者吉祥如意,福慧增長。

   今天,藏傳佛教正在廣向世界傳播,各地均有藏密各派大德宏法,世界發生了巨變,佛教亦在向前發展。七十年前,我曾披荊跋涉的荒漠古道,或許今日已不再存,但那些往事足跡卻依然伴隨著記憶,如此的鮮活清晰。

   藏傳佛教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舉世聞名的經典而著稱於世。她導源於第七世紀,那是中國的盛唐時代,並直接師承了印度佛教,故在經論方面、修行方面、制度方面均具其獨特的風格,對於整個佛教的宏揚發展,起著深遠的影響。自佛教開始傳入西藏,密教學說已發展到與中觀、唯識不可分離的階段,在西藏丹珠爾大藏經中,存有不少的密教論典,是龍樹、提婆菩薩等所著。而且印度晚期佛教聖人如月稱的中觀論、獅子賢解脫軍的現觀論、法稱的量釋論、金洲的唯識論、德光的戒律論,均在印度佛教衰亡之前傳入了西藏。加之西藏代有聖人,如寧瑪派創始人蓮花生大士、噶當派創始人阿底峽尊者、格魯巴創始人宗喀巴大師、薩迦派創始人貢曲甲布、噶舉派創始人瑪巴及米拉熱巴、菊南派創始人米交多杰及達惹那他等,這些先聖們無不解行並勝,學貫梵藏,闡幽探微,發前人之所未發,且能加以融會貫通,是那爛陀寺而後最能通達三藏者。

   筆者自幼醉心佛教,少受庭訓,尤慕玄奘法顯之高行,乃弱冠隻身赴藏,訪求密法,親承大德教授。旅藏十餘年,有入寶山之感,不僅學到了經論,獲得了格西學位,還先後從一百多位德高望重的大德接受了六百多次密教各派的傳法灌頂,朝拜了薩迦寺和咱曰山,殊勝因緣不可勝述。

   本期長居西藏繼續深學和工作,不意世事無常、因緣變化而離藏,後移美國深居。如今我已93歲,佛法加被,依然健朗,每日頌經修法,不離禪室,有時也講經授徒,圓滿六度四攝,上證菩提。

   在此《雪域求法記》在台灣出版發行之際,衷心祈望藏傳佛教這一無上珍寶,能弘揚四海,饒益一切有情!

   願世界和平,人民永久安樂!

邢肅芝
2009年5月於洛杉磯

內文試閱

童年記趣

   我童年的時候,中國正處在軍閥割據的混亂時期。我的家鄉是軍閥孫傳芳的勢力範圍。

   大約在我六歲那年,北伐軍打到了江蘇,與孫傳芳的軍隊在運河一帶激戰。這一仗打下來,孫傳芳大敗。記得那時國民革命軍使用的武器非常落後,不少士兵手裡拿的是長矛或鉤鐮槍,全憑湖南人強悍勇猛的士氣衝鋒陷陣,打敗了強敵。孫傳芳曾經就讀於日本士官學校,懂得軍事,佔據了江南富庶之地,號稱五省總司令,勢力強大。當時他的一部分軍隊駐紮在寶應縣,我和外祖父出門時常看到軍隊在操練。

   不久,孫傳芳聯合了山東軍閥張宗昌的力量反攻國民軍,一直從徐州打到瓜州。這時南京的指揮官是白崇禧,指揮國民軍在南京與鎮江之間的龍潭再次大敗孫傳芳的軍隊。這一次孫傳芳的部隊被打得潰不成軍,猶如潮水般地日夜兼程向北方落荒而逃,路過寶應時,我看到團長坐在轎子上被人抬著,士兵則是一路搶劫而來,可以說是遇店便搶。這天我父親正好出門辦事,劈面遇到一夥剛搶完布店的敗兵,正在把搶來的布匹裝在一輛黃包車上準備拖走,見到我父親,不由分說便當場抓了壯丁,強迫他拉著載滿布匹的黃包車隨軍撤退。父親腦子機敏,沒走多遠就推說肚子痛要上廁所,乘機鑽入一條小巷溜回家中,逃脫了與家人離散的命運。後來我聽說有的鄉親被抓壯丁後,被迫拉著搶劫的錢財從上海隨軍一直到了山東。

   孫傳芳經過這一次失敗,再也無力東山再起,以後隱居在天津居士林學佛,最後被一位女子暗殺。這位女子的父親早年被孫傳芳殺害,女子為父報仇,一時轟動了全國。

   外祖父去世後,父母把我接回到自己的家裡。那時父親經營煤和鐵的批發,將外地批發來的鋼鐵在當地零售。家裡還擁有一百畝左右的田地。蘇北運河一帶自古就是中國的糧倉,以前所打的糧食都要運往北京,年成好的時候,家中每年可收一百擔上下的稻穀;年成不好,收入就要打折扣;如遇荒年,還有可能顆粒無收。靠著父親的生意和收地租,家裡的生活還算寬裕。

   不知為什麼,自從回到了自己的家,我便開始生病,接二連三地打擺子(註:湖南方言,指患瘧疾),父親要經常帶了我找城裡的醫生看病。醫生開了方子,我們便去藥鋪抓藥。那時候的藥鋪可以記賬,抓藥時不必付現錢。布店也是一樣,如果一家人孩子多,可以先把布拿回家縫製衣服,到了年底布店才會上門收賬。因為城裡的居民不多,左鄰右舍彼此認識,相互賒賬比較放心。藥吃得多,對中藥材就慢慢熟悉了,走進中醫鋪,只要看到台子上放的藥,我便知道大概是哪幾味。

   中藥吃了不少,我的身體卻不見起色,依然是三天兩頭地生病。眼看著我的病總是醫不好,父母親於是請來了一位算命先生為我打卜算卦。算命先生告訴父母親說,你們這個孩子在家裡是養不大的,如果想要他活下去,除非送到廟裡。我們全家祖輩信奉佛教,我的二哥和叔父都出了家,叔父還在揚州平山堂大明寺做方丈。我父親認為,出家本是很有功德的事情,如果到私廟出家,將來可以把廟繼承下來,廟裡有財產,不必為生活擔憂,而且受人尊敬。於是父母親聽了算命先生的勸說,在我八歲那年,把我送到了興化縣的安樂寺。 初入佛門

  我的第一個師父名叫脫老,人長得很高大,他原來是安樂寺的方丈,退居後,廟  子專門建了一棟帶花園的洋房供他居住,就在寺廟的旁邊。我是脫老的第一個徒弟,老人家一見我就十分喜愛,為我這個小徒弟縫製了許多新衣服。我和師父一起住在花園洋房裡,地方寬敞而幽靜。安樂寺是個大廟,住有不少和尚。廟裡的新方丈非常嚴厲,對於和尚的行走坐臥都有各種規矩,比如走路時不可把袍子大袖甩起來行走,不可昂首闊步,要抄著兩手慢慢行走等等。這些嚴格的清規戒律對於我這個剛剛入門的小孩子一時很難適應,好在脫老師父對我十分慈祥,百般照顧,從不呵斥。師父將我送去讀書,學費由他支付,每天早上傭人背著我去鎮上的私塾,到了下午三點放學以後再把我背回寺廟,凡事都有人服侍,把我當成了小少爺。

  算命先生的話果然很靈驗,我自從進了安樂寺,便不再生病了。

  興化縣是個魚米之鄉,鄉民生活比較富庶,經常來請廟子的和尚去做各種法事,比如念經超度等等。安樂寺因此香火旺盛,幾乎每天晚上和尚們都要外出做佛事,連傭人也要隨同和尚一起做幫手打雜。中國人的習慣是人死了在家停放七天,每天要請和尚念經,幫著照看屍體。另外,每個人死後的周年紀念日,常常也會請和尚上門為過世的親屬念經。安樂寺廟子上有幾十個和尚,每天晚上都要出去念經,每次念經,每個和尚都有收入,記得似乎是每人一吊錢;服侍和尚的傭人也有收入,他們有一套分配收入的方法。比較流行的一種法事叫做放焰口,為死去的人超度亡魂。一次放焰口需要五個和尚,一個和尚做主持,其餘四個幫手念經。外出做法事時,一組和尚再加上幾個負責抬法器的傭人做挑夫,傭人除挑法器外,還要負責法事的搭台及撤台等工作。這些傭人在廟子裡的時間長了,懂得不少做佛事的規矩,被稱作道人,意思是有道之人。因為每次隨同和尚外出打雜都能夠分到一份酬勞,他們自然很願意外出打雜。這一類的和尚被人稱為「趕懺和尚」,他們每日白天睡覺,晚上外出為人做法事,常年如此,根本沒有時間認真地學習經論和修行。

  就這樣,每天到了傍晚時分,安樂寺的和尚和道人便全部出動,偌大的廟子頓時變得冷冷清清,只剩下師父脫老和我一老一小兩個人。天黑以後,廟子裡更加寂靜,四下無人,一有風吹草動或者什麼聲響,我便覺得心驚膽戰。睡覺時,整個身子縮在被子裡,頭也不敢伸出來。三個月後父親到廟子來看望我,我請求他一定要帶我回家,父親被我纏得沒有辦法,只能帶我走。師父脫老見留不住我,知道法緣不順,但心裡依然十分難過,聽說他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收過徒弟。

  怪得很,離開了廟子,剛剛回到了自己的家,我便又開始生病。父母親記起了算命先生的話,只好再一次為我找廟子出家。經過了一番打聽,揚州平山堂大明寺的方丈自壇老和尚正好想收個徒弟,於是家裡便把我送到了揚州的大明寺。 遇見宗薩欽哲活佛

  在我所參訪過的康藏眾多喇嘛寺中,可以說八蚌寺的風水最好,可見當地喇嘛在擇地建廟時,非常懂得堪輿之學。八蚌寺建在一個小山頂上,四面群山環抱,寺前二水合流,如同二龍搶珠。寺廟的正殿坐北朝南,當太陽照射在上面時,頓時金瓦放光,顯得氣象萬千。此地遠離塵囂,真是個人間仙境。

  我在成都的同學張澄基居士當時正在八蚌寺學習密法,他帶了兩萬大洋來到八蚌寺,將這筆錢存放在廟子作為學法期間的食宿和各項費用。老朋友見面,自然歡喜異常,我當晚就留宿在八蚌寺,與張澄基就佛教中唯識學的幾個問題一直討論到拂曉。第二天,由他幫我引見了大寶法王和四寶法王,承兩位法王摸頂賜福,祝我早日赴藏成行,並祝旅途平安。

  在八邦歇宿一晚後,在強烈日光的照射下抵達宗薩寺。此寺依山而建,僧寮直接建築在懸崖上,初看覺得懸在半空十分危險,住久也就習慣了。第二世宗薩欽哲蔣揚卻吉羅卓活佛是名聞康藏的大德,他的前世第一世宗薩欽哲發起了近代藏傳佛教史上著名的「利美」運動,即主張融合藏傳佛教的各派修法,不分教派地修持和弘揚藏傳密法。這一世的宗薩欽哲繼續發揚「利美」運動的精神,儘管他本人為薩迦派傳承,但通曉各派的密法,證境高深,成為各派喇嘛一致敬仰的上師。

  宗薩欽哲活佛體格魁梧,相貌莊嚴,舉止神態安詳自若,令人一見便肅然起敬。他的經堂內佈置得也很樸素,大多是些經書法器,不像八蚌寺二法王居住的經堂,佈置得那般奢侈豪華。活佛因為接到德格土司為我寫的介紹信,對我另眼相看,親自教我密法儀軌。當時悟開法師也在宗薩寺學習密法,對我十分照顧。自從進住寺廟後,一切都需要從頭做起。寺廟方面僅免費給我提供一間居室,我須自費購買坐墊、炊具、茶具及食物。西康人吃糌粑,喝酥油茶,但喝酥油茶需要攪茶器,攪茶器就像一門迫擊炮發射器,把茶油混合攪拌約十幾二十分鐘,就製成了酥茶。這個器皿有貴有賤,也須自己購買。德格市面上買不到米麵及雜貨,宗薩寺所在地又是偏僻鄉村,除糌粑、乾牛肉外,什麼也沒有,所以日常生活相當困苦。

  我在宗薩寺跟隨宗薩欽哲活佛一共學習了一百六十七種密法,其中尤以隱身法最為稀有,真可以說是千載罕遇,萬劫難逢。

  我因在宗薩寺獲得了所有薩迦教的密法灌頂,求法可以暫告一段落,於是在十月上旬返回德格。原先聽人說,德格更慶寺有一位活佛,學貫顯密,並有大神通,我請德格土司介紹,向更慶欽哲活佛求授密法。大師慈悲為懷,當即答應了我的要求,傳授喜金剛大法,每天上午還為我講解喜金剛生起圓滿二次第,內容神奇,不可思議。因此確信無上甚深的密法,如喜金剛生起次第之類,對於密法修習信心不堅定的人,真是不可以隨便傳授的。

  我在學習喜金剛密法時,因為有上師的介紹,結識了玉龍土司夏果刀登,就是那位與紅軍作戰被俘而出任博巴蘇維埃政府財政部長,後來又用低價買得爐霍喇嘛寺佛頂金帽,把它改贈德格更慶寺而惹起風波的名人。因為在同一師門下學習,我們成了朋友。他知道我有一架柯達照相機,喜歡攝影,而他正好也有此愛好,並擁有全套顯影定影的暗房器材,無條件供我使用。因此我時常到他居住的地方沖曬照片,結果我們成了莫逆之交。在結識刀登以前,我的攝影底片必須寄往成都沖曬,往返需要很長的時間。後來因使用他的暗室,沖相片就方便多了,我便將宗薩欽哲活佛的照片印出幾張,贈給友人供奉。哪知一傳十、十傳百,最後竟然有上百個康巴人聚集在我的住處,要求我送給每人一張活佛的照片,我只好說自己沒有那麼多的印相紙,只能寄往成都加印。據說,一張宗薩欽哲活佛二乘二的半身像,可值十幾元康洋!價錢貴,還很難買到,因為甘孜、德格一帶,沒有一家照相館。康藏人供奉上師或活佛的畫像,多數用布畫,上面塗上彩色,俗稱「唐卡」。這種畫像有大有小,大的有數丈長,小的僅有二、三寸見方,可以裝在銀盒中,出門時也可佩帶在身上作為護身符。 西藏的貴族

  在歷史上,西藏一直是個農奴制的社會,土地都分配在達賴喇嘛和一批貴族手裡,由他們掌握西藏的權力和絕大部分的資源,而廣大老百姓的生活卻極其貧窮。西藏的貴族加起來不過一百多家而已,統稱為「古扎」,這些家族代代世襲,西藏地方政府都有登記。其中也有少數人原本只是平民,後來因為得到達賴喇嘛的寵幸而被升為貴族;十三世達賴的一個衛兵就是由於救過達賴的命,後來被達賴提升為大貴族。當然也有本來是貴族,後來因為得罪了達賴喇嘛或犯了罪而被免去貴族頭銜的。

  貴族之間很多都有親戚關係,但這並不妨礙他們之間的勾心鬥角,時常為了權力與財富而鬥得你死我活。這些貴族又都是佛教徒,很多都是大活佛,對他們來說,學佛是必須的。他們當中很多人都進入三大寺,經歷過學習五部大論、考格西的過程。因為西藏的人沒有不信佛的,佛教在西藏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西藏的文化就是佛教文化。西藏的貴族當中也有真心學佛,得到大成就者,這些活佛很受人們的敬仰,但他們並沒有權力。但是佛教也被西藏貴族們用來作為政治工具,利用佛教對外,甚至作為西藏獨立的理由,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這些貴族們有真正在學佛嗎?當然有師父教他們學佛,但是不是真的依照佛法而修行,就只能看他們自己了。

  西藏的貴族以四大活佛為首,分別是功德林、策墨林、赤覺林和丹吉林,此外還有熱振林。丹吉林活佛在十三世達賴喇嘛與滿清政府衝突時幫助了漢人,結果達賴率軍打回拉薩以後便遭到了清算,活佛遭到處決,整個廟子被毀為平地。這以後便只剩下了四大林。四大林都是大活佛,已經轉世了許多代,都曾受過滿清皇帝的冊封,他們當中有的出任過攝政王,有的甚至出過達賴轉世。「林」即是廟的意思,四大林各自有自己的廟子,擁有大量的田產和房產,以及大批的農奴,他們是在達賴之下最有權勢的貴族。他們之下一等的貴族,雖然比不上四大林,但也擁有大量的財產和一定的權勢,很多在西藏地方政府裡當官,或在西藏的國民大會中擁有一席位置。 幼年的達賴喇嘛

  在尋找達賴喇嘛轉世靈童時,攝政王熱振活佛與其他的貴族發生了分歧。部分貴族唯恐漢人勢力進入西藏,要求攝政王只在西藏地區內尋找一個靈童就可以了,而不要擴大到西藏以外的區域。但攝政王則堅持尋找靈童必須依照傳統的儀軌,不肯馬虎從事,於是尋找靈童得以按照以往的儀軌進行。攝政王首先派出一組喇嘛及一批畫師到聖母湖邊,由喇嘛修法念咒,不久,湖面上顯現出轉世靈童所住地方的圖像,畫師們當場將此圖像繪製成圖。然後攝政王派出三組人馬,分頭沿著三個不同的方向按照圖的啟示尋找,最後在青海找到了一位轉世靈童。

  攝政王熱振活佛於是通知中央政府,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已經找到三個,一個在青海,兩個在西藏,依照傳統,請中央政府派大員赴拉薩主持金瓶抽籤儀式,以決定靈童,並主持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坐床大典。蔣介石接到報告後,派出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忠信為特使入藏主持大典,由一批官員隨從。吳忠信與蔣交情深厚,早年留學日本,曾經與蔣一起在陳士英手下當過連長。他為官清廉,不貪污,一生到老都很清貧。在出發之前,吳忠信正式向西藏地方政府提出要求,將中央政府在拉薩的機構提升為正式辦事處,並任命蒙藏委員會藏事處長孔慶宗為處長。由孔慶宗率科長朱少逸,藏文秘書李國霖,職員劉桂楠、吳三立、蘇大成等人作為吳忠信的先遣人員,先行赴藏籌備吳忠信主持坐床大典的各項事務。

  他們一行人於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六月由重慶出發至康定,之後由西藏地方政府派遣烏拉為交通工具入藏。孔慶宗一路乘坐轎子,其他隨員則騎馬跟隨,於十一月二十五日抵達拉薩,籌備參加坐床大典。中央特使吳忠信則率領秘書羅良鑑、顧問奚倫、曹湘蘅、會計張國書、機要秘書周昆田、辦事員何某及金某、中央電影製片廠導演徐蘇靈、攝影師沈家謨、醫官單問樞、中國旅行社沈永年等,也在同年十二月由印度經哲孟雄抵達拉薩,這是黃慕松專使入藏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漢官聚會。駐藏辦事處為吳忠信專門設計了一副八人大轎,因為達賴喇嘛與攝政王出門時是乘坐八人大轎的,因此中央政府的特使在地位和待遇上必須與達賴平起平坐。

  吳忠信到達拉薩後,才發現事實上達賴的轉世靈童只有來自青海的一位,所謂來自西藏的另外兩位根本不存在,因此也沒有辦法舉行金瓶抽籤。攝政王解釋說,經過乃瓊神降神和聖母湖顯聖以及種種試驗,都已證明這個靈童就是十三世達賴喇嘛真正的轉世,所以不需要再尋找其他靈童了,而且我已經為他授了沙彌戒。

  攝政王向中央政府耍了個把戲,將生米煮成了熟飯,不接受也沒有辦法。吳忠信為此十分惱怒,義正詞嚴地向攝政王表示,「依照傳統,選擇靈童必須經過金瓶抽籤,我是作為中央的專使來主持抽籤儀式的,不這樣做就有欺騙的嫌疑。我明白你所講的簡易辦法,但我不能決定,一定要向中央政府行政院請示,經行政院同意,否則我立刻離開。」聽了這番話,攝政王有點心虛了,同意立即打電報向中央請示。行政院很快回了電,決定「免予抽籤」。吳忠信與西藏地方政府經過商議後決定,十四世達賴的坐床大典於一九四○年二月二十二日在布達拉宮舉行。

  國民政府對於如何將達賴的轉世靈童安全護送至拉薩,十分重視。青海過去曾與西藏起過軍事糾紛,而當時青海省主席為軍閥馬步芳,為人專橫霸道,難以控制。蔣先生為了防止靈童從青海進西藏的途中發生意外,特向馬步芳贈送四十萬大洋,請他派遣一個營的兵力沿途護送靈童。馬步芳於是派了一位名叫馬源海的師長,率領一營的衛隊護送。靈童抵達拉薩後先在郊外駐紮,然後再依照正式的儀式迎入夏宮。十四世達賴喇嘛抵達拉薩郊區時,我正在場觀看,將照相機藏在袖子裡,把這一難得的場面拍攝了下來。

作者資料

邢肅芝(洛桑珍珠)

生於一九一六年,自小體弱多病,家人將他送到寺廟後,身體即逐漸好轉。九歲皈依佛門,接受了嚴格正規的佛學教育,十六歲時進入四川重慶漢藏教理院學習西藏文,並擔任佛教界泰斗太虛大師的秘書。一九三七年隻身赴西藏,訪求藏傳佛教密法。在入藏途中,經歷了種種險難,憑著求法若渴之心以及驚人的意志力,而得以一一克服。在西藏哲蚌寺學習時,除了精通藏傳佛教五部大論,並先後遍訪了一百多位康藏地區的高僧大德,接受了六百多次密教各派的傳法灌頂。經過七年的刻苦學習及辯經考驗後,於一九四五年通過辯經考試,成為第一個獲得藏傳佛教最高學位──拉然巴格西的漢人。 一九四五年,邢肅芝攜帶大量珍貴的藏傳佛教密典回到重慶。同年,由蔣介石任命,再度返回西藏,擔任國立拉薩小學校長,對西藏地區的學校教育有不可抹滅的貢獻與建樹。一九五九年應華盛頓大學之邀,赴美國教授藏傳佛教文化,備受尊崇,此後便以專家身分參與美國聯邦政府的工作,直至退休。目前定居於美國洛杉磯。

基本資料

作者:邢肅芝(洛桑珍珠) 譯者:張健飛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書系:眾生系列 出版日期:2010-02-08 ISBN:9789866409127 城邦書號:JP0046 規格:膠裝 / 單色 / 424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