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建築/空間設計
城市磁場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這些年來為了工作,跟著地球順轉又逆轉了無數次,每到一座城市都總有一些事物、地方、或人,教我凝住那三五分鐘,說不出緣由,像被磁鐵吸著一般。」-陳家毅 享譽國際的華裔建築師陳家毅,近十年來因工作之需,經常奔波往返於全球各大洲,得以親炙當今各大城市的獨特風情、社會脈動和時尚流變。跟隨他的腳步,倫敦、東京、新馬、曼谷、伊斯坦堡、北京、紐約、威尼斯、杜拜各地新興的購物商圈、藝文中心、書店、美術館、陸橋、流動攤販、聲色場所,均一覽無遺;老鎮新區人文薈萃風情萬種,在此亦交織併行,盡收眼底。 受過完整建築設計和都市規畫專業訓練的他,平時嗜讀文學勤於寫作,情思敏捷筆耕細膩,對於亞洲城市中自發生長、充滿人味的有機樣貌,和來自社會底層躁動不安的旺盛生命力,尤難忘情。迥異於正統學院派慣有的理性思維,他卻喜以建築的眼、文學的心、熾熱的情,四處查訪市井小民的生活作息,描摹各大城市姿態撩人、五花八門的次文化風景,並娓娓道述讓自己魂牽夢縈的三城故事──倫敦、曼谷和伊斯坦堡。 在他的筆下,城市不再只是場所而已,每座城市都有著獨特的自然地景和文化風韻,以及它們不為人知、可歌可泣的淒美故事。 【名家推薦】 ◎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作家:龍應台 專文推薦! ◎新馬、兩岸三地藝文界人士:毛尖、阮慶岳、林奕華、金光裕、胡恩威、陳瑞憲、張永和、張乾琦、歐陽應霽、邁克 深情推薦!

目錄

◎城市對話
‧文明城市,藝術對話
‧擺地攤的兩個寫照
‧從此岸到彼岸
‧建天橋,鑽地道,現在城市落實
‧國際機場的硬體軟體

◎新加坡
‧細觀格子生活方式
‧新馬建築文史繼香火
‧蝸居舊樓中的泰國城

◎曼谷
‧都市隙縫的奇花異草
‧城中巨無霸
‧化普通為神奇的創意事業
‧百家爭鳴恰都恰
‧這個市容有點黯

◎香港
‧鴛鴦合體

北京
‧奧雅納,名建築的幕後功臣

東京
‧東京街頭時尚物語
‧密藏東京的寶物盒
‧無限交疊的點與線
‧嗜甜族,記舊愛新歡

高松
‧高松間石頭村

福岡
‧味自慢,路邊飲食的痛快
‧清潔國度探就理

◎伊斯坦堡
‧民運,土耳其歐陸情怨
‧水邊城市
‧快樂的囉唆
‧坐覽一座城市的視野

◎杜拜
‧不是奇蹟,是金錢堆砌出來的海市蜃樓

◎威尼斯
‧威尼斯,與其他「地方品牌」

◎倫敦
‧鬧市中,不老的行業
‧倫敦古城市,智慧下棋步
‧海德公園夏裡誕生個熱汽蛋
‧蓮花之美,出污泥之沃
‧倫敦運河,水道後花園
‧Time Out城市引讀
‧英倫晚秋裡的夏日亭
‧私營藝廊之重要
‧查令十字路的下午

◎紐約
‧赤足在紐約市的公園裡
‧哈蒂天馬行空過的空間
‧出奇制勝的商店招來術
‧長相廝守在格林威治村
‧畫地為圓的雕塑空間

後記:建築師對話
‧陳家毅vs阮慶岳 建築與藝術三問三答

序跋

自序


  二十多年前在義大利西北部的山頭小鎮烏爾畢諾(Urbino)看見一幅十五世紀稱為《理想城市之景》(View of An Ideal City)的古畫,便心生好奇。長軸似的油畫將城市繪得像歌劇舞台上的佈景,兩邊數棟四方大樓圍攏著中央,想必是個市民可以聚集的廣場。廣場中心另又豎立著一棟與其他建築相異,類似古羅馬教堂的圓型建築物,卻不含宗教意味。它的大門悄悄地半掩著不完全關上,半誘半邀人入內參觀。 當時山長水遠路途跋涉到不同的義大利城鎮,我一心只喜愛看壁畫和藝術作品,便認定了那棟圓樓是為專展文物與藝術品的美術館——十五世紀畫家筆下,未來城市的設想。

  這些年來為了工作,跟著地球順轉又逆轉了無數次,每到一座城市都總有一些事物、地方、或人,教我凝住那三五分鐘,說不出緣由,像被磁鐵吸著一般。即使趕著去開會,之後還是千方百計趕回來審視一番,以確定自己先前的感覺。積少成多的這些觀察,也不曉得先有圖還是先有文,各有各奇特獨有的個性。

【後記】陳家毅vs阮慶岳 建築與藝術三問三答


  新加坡人陳家毅,台灣人阮慶岳,皆為亞洲引人注目的建築師。

分別留學英、美深造建築專業,同樣在取得西方經驗後回到母國,並保持了對文化的多元興趣。相識近十年後,他們以交叉問答形式進行了一次對談。

【阮慶岳問陳家毅】

一、我們相識近十年,從最初見你在倫敦專注經營建築,到現在據點分布倫敦、新加坡與伊斯坦堡,可以感覺到你不斷跨國化經營的走向,同時間又覺得你對各種異文化的關注投入,包括母國的新加坡文化。這現象很有趣,因為它其實具體反映了東亞此刻的位置性,就是一方面必須要投入全球的舞台,又同時得對異文化與自身文化,具備有雙面理解的能力。你覺得你自己是處在這樣的位置上嗎?

  陳:整個亞洲近年來都開放了,在文化間作跨移容易許多,實體的疆界減少,也越顯活潑有趣。不再容易受到單一思維的限制,而允許能在文化與語言間遊走,也使思考與行為受到啟發,新的可能性因而出現。

  你對我多元興趣個性的觀察相當正確;歐洲與亞洲一直是最吸引我的兩個區域。在久居倫敦後,近幾年重回亞洲,讓我對我的文化有著不同的看法,這經驗既熟悉又清新。我想我仍在重新學習的階段,但這次我能夠愉悅地深入到各樣細節裡。

  你將我與東亞同比是有趣的,我自己在這樣的歷程裡,並沒有清晰的自覺,我僅是依賴我的本能直覺,或是事情的去向而作決定。我一直都是以高度興趣去追隨那些吸引我,或是啟發也愉悅我的事物。

  譬如二十年前,我極喜歡義大利的藝術文化,甚至學了義大利文,以期一窺全貌。但現在我更喜歡日本與土耳其,這兩個完全相異的地方與文化,我都不甚瞭解,但我內在的渴望與好奇,鼓舞我去繼續深入作瞭解。

  某個程度上,這些異文化也與我自身的文化背景相關,譬如回教是東南亞普及的宗教,我也自小熟悉。或者這也與年紀有關,我現在喜歡接觸那些我曾經熟悉的事物,在土耳其我見到許多與亞洲類似的價值觀、態度與傳統,我覺得土耳其比義大利在此刻讓我更覺親近。

  經由日本的風俗文化,我見到古老的中國文明。我常駐足地鐵站與街頭,讚歎地解讀這些「漢字」的意涵,我可以將它們聯想回古老漢字之美,這樣的美在快速商業化的過程裡,我們輕易地就失卻了。

二、關於全球與地域間的辯證關係,對你作建築有影響嗎?

  陳:不管設計案在什麼地方,我總是熱切地尋求地理性的連結。探詢文化背景,將之抽取出來,並融入現代建築語彙,這過程讓我樂在其中。

  也許在呈現的方式有點不著跡痕過於含蓄,而不易讓人察覺。例如「長城下的公社」建築案裡的九號宅,我就是以北京住宅常見的四合院作出發,將之一分為二,允許外在的景觀滲入原本封閉的合院,提供我們另種全新思考合院、建築造型與四周環境的關係。

  兩個不同大小L塊體的住宅,私下被用來跟「大陸」與「台灣」——這對中國常稱之為「兄弟」的關係作出聯想。幽默地將原本的意涵一轉折,這在通常過於嚴肅的建築藝術裡,是難能見到的。

  雖然我仍遺憾開發商未能依照我們的設計規範,選用長城附近挖出的當地石材,以表達此住宅外觀某種意欲呈現的堅實感,但這又會扯到別的故事去了。

  自從再度回到東南亞,我對這區域的氣候狀態極感興趣。那些無形的元素,例如陽光、濕度、雨水,可以有創意的被導入設計的程式裡,而這些考量可以啟發建築形貌的各種可能。

  我也被熱帶的花草樹木吸引,最近我在我辦公室旁,設置了一座私己的花園,以便研究與觀察熱帶植栽如何生長,以添加環境的風采。

  在新加坡管理大學城內校區的案子,我們用不銹鋼索的外框系統,設計了形如大鍵琴的外觀,允許爬藤植物攀長上去。這個架設在建築體外的大鍵琴,當植物長滿時,將會是個自然遮蔭。

  其他有意的努力,則是在尋找一種中國與東南亞的語言。要避免陳腔的裝飾性琉璃瓦,創出一種可讓人聯想起源處的東西,這應是現代的、創新的,也屬於我們的。

三、你自年輕就大量吸收文學、電影,與其他藝術的知識,這對你成為現在的你有影響嗎?文學與電影現在與你的關係是什麼?

  陳:越來越明白,許多我早期設計的空間意象,是源自於年輕時熟記在心的唐詩宋詞。古詩之美,在於能讓人適時地瞭解抽象的道理、意念的結晶、韻律節奏以及剪截的重要性,而不至於被輕率的想法牽引走。

  我從電影裡學到空間的移動性,也就是空間的連續流動感。一九九○年代,我在倫敦大學教書時,讓建築系學生必看電影《去年在馬倫巴》(Last Year at Marienbad);當然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1932-1986)影片裡,緩慢移動的攝影機、色彩和物件質感,也都是永不能忘的;或者希區考克(Sir Alfred Hitchcock,1899-1980)攝影鏡頭巧妙的轉換技巧……關於電影的這些事,我可以講不完的!

  這些也可算是「經驗」的一種,協助我以更立體的方式看待設計,使之猶如一座雕像般多面向,而不固定於單一面向。

  我曾著迷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與建築,某個程度上我現在還是。文藝復興之後的藝術與建築發展,常常還是會與它有關。從這部分可見出歐洲藝術的健全發展,是緩緩覆蓋上去、一點一點地、一層一層地,每次些微地移動、更新,與轉變,在長時間積累後,顯現出一個豐富的整體性。

  英國倫敦有位在歐陸邊緣的優勢(既遠離又接近),所以英倫的藝術家有膽識與自由去挑戰現狀。觀察這幾年倫敦的當代藝術現象,可以見出信心與版圖的逐漸確立,並同時吸引著其他專業如建築、家具、產品設計、時尚、雜誌與流行音樂等,彼此互相刺激啟發,彷彿某種運動正在發生。能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相當令人興奮。

  拿巴黎作比較,她在上世紀出了一些最好的藝術家,現在卻顯得有些過於矯飾與自覺,對自我的每個姿態都過度謹慎,很快變成一座被小心照顧的美術館,喪失了挑戰過去的位置點,更別說是啟發未來了。

【陳家毅問阮慶岳】

一、台灣在二十世紀直接承傳了古中國的文化與文明,你成長的年齡既薰陶在美好中華傳統的環境裡,之後又去了一個凡事講究辯證與創新的美國;這兩個看似矛盾、養料充分卻截然不同的土壤,肯定樹立起你對事物、美學、社會、人文的態度,我很想聽聽你個人的看法;並也想知道,持著你個人特有的背景,如何去影響你的周遭?

  阮:我在服完兵役之前,完全成長於台灣尚未解嚴的環境,各樣養分的取得,大概反映了同樣解嚴前成長台灣人的模式,就是必須在可取得與不可取得、真正的真理與假造的真理、事實與想像間,憑直覺、機緣以及自我的不斷辯證,來尋求最大的學習啟發可能。所謂的中國文化與美國所代表的西方文化,都同樣是這種被濾光器篩過後,當時所能接受到的片斷答案。

  美國文化並不代表西方文化,是台灣在解嚴後正自我覺醒的一個重要基本認知,中國文化(包括傳統與現代)與台灣自體文化的關係,也正處於激烈辯證與等待重新定義的過程中,這是必要也健康的過程,只是目前仍受到太多政治力不必要的介入干預,因此尋找自我的歷程將更曲折費時。

  我實體的經歷,如前所說,很大的養分源於此處,但我的知識觸角與影響,卻還有極大部分是來自歐洲,與局部的日本。我對周遭的所謂「影響」,可能就只能來自我平日的所作所為,而這部分是一直隨著我的生命階段轉換的,譬如前幾年,我對《道德經》與台灣當代建築美學的關連,有著極大探討的興趣;二○○六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我策展的「微型城市」,則反映了我對常民系統/微型文化的尊重態度,與對全球化某種粗暴性格的批判姿態,都是例子。目前我在進行的事情,文學上有些回歸舊俄文學傳統,對人性內在本質、宇宙神性奧秘的思索,建築上則對東亞文化圈正逐漸成形的現象作觀察,基本上並不以國家機制作定義,而以地域文化性作思考。

二、除了在大學給學生講解建築,啟發他們對設計的興趣,其他的時間你非常有紀律地在寫作,這兩組活動是如何互動的呢?

你又十分投入與活躍於社會的次文化活動,在不同的場合中譬如說與朋友對飲的當兒,你的思緒是否會產生某種突現的靈感?

身為亞洲引人注目的一位建築師——常有新構想和思維,你是否可以為「不安分」的態度平反一下?

  阮:這幾年我的寫作量算大,但並沒有蓄意的寫作規律與計畫,可說一半是自然而然的,一半是有意識的行為吧!建築的作為,和小說創作自然大不相同,以前還開建築師事務所時,的確有著相互間的干擾,現在則比較好,主要是要作好節奏的安排與搭配。比較難的,還是在寫長篇小說時,許多其他的活動或作為,都會受影響,甚至必須退讓開。

  我一直儘量參與介入所謂的「次文化」活動,過於正式的主流文化活動,我有時反而興趣缺缺。對我而言,判別點在於何者能給我生命及創作更大的啟發與意義。許多主流文化,其實已不覺失去自我更替的活力,因此依賴過多虛飾的外在包裝,在許多次文化裡,我反而見到源源的生命力,可以給予我許多養分與啟發。我也會用次文化的豐富程度,來作城市的高低評價,譬如倫敦之精采,就是因為她是個「不安分」的城市。台灣的次文化曾飽受壓抑,現在權力者的觀念,依舊以主流文化為施政重心,整體上太過「安分」了。次文化發展坎坷不易,但我仍樂觀期待她在台灣的後續發展性,因為這是時代與曆史必然的方向。

三、從你在二○○六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的策劃與安排,可見你對提拔後進與推廣原創真是不留餘力。你可以跟我們談談,現今台灣建築的狀況與展望;你對亞洲其他地方的觀點又是怎樣的呢?

  這次展覽,我想著力的重點有二:一是強調下而上常民文化對建築與城市的重要性,二是說明小系統(包括生態、社會結構、經濟系統與次文化等)對人類的重要性,尤其對照此刻全球化大系統的暴征豪奪現象。

  台灣建築目前整體有些遲疑與停頓,前十年的經濟微型泡沫化,是這現象的主因,原本依賴的資本系統突然消失,使原本作建築的方向與目的迷失。

  我認為這本是很好的反省契機,讓台灣建築有機會重思建築作為的意涵究竟為何,也的確有些收穫,譬如謝英俊具社會批判性的自立造屋作為,但是政府在這過程中,取代原本開發商的角色,介入提供小型公共工程案子給年輕建築師,看似雪中送炭,其實使得建築文化本有自商業資本系統,轉移入與常民系統結合的機會喪失,而在政府非常態的援手終於消失後,又繼續陷入等待開發商餵養的狀態裡。

  同樣經濟泡沫化的現象,日本政府並未插手,卻生產出許多立足於「小建築」的新一代優秀建築師。這也是我認為亞洲建築界(日本除外)的普遍現象,就是對資本與官方系統,這兩個我們常無緣置喙的權力中心,有著過度的依賴。尤其是建築菁英界,因此一直無法真正建立起其與常民系統的關係,使得建築作為的自主思考與反省性都顯得缺乏,內在創作的能量與視野,也因此容易顯得狹隘。

作者資料

陳家毅(Tan Kay Ngee)

陳家毅建築師事物所+藝術空間創辦人,事務所設立於倫敦、新加坡與伊斯坦堡。1980年代畢業於倫敦建築聯盟,1990年代任教於倫敦大學建築系。 曾獲:「英建築師協會學生設計獎」、「英皇家藝術學院新人獎」、「威尼斯雙年展銀獅獎(群)」、「日本設計」年獎、日本「中川設計」年獎、「2007年度新加坡總統設計獎」 作品包括:高尚住宅、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新加坡管理大學」,「紀伊國屋」及「Page One」書店等。 2003年與同伴設立了「KayaOnCoast」建築+產業公司於伊斯坦堡。2006年設立「Çok Çok」泰式料理餐館。 1970年代始以中文寫作,現為新加坡《聯合早報》周刊專欄作家。曾出版:《不完夏》(吉隆坡「學報」1979年)、《重顧草莓地》(台北「田園城市」2006年)。

基本資料

作者:陳家毅(Tan Kay Ngee) 出版社:積木文化 書系:Design+ 出版日期:2008-06-06 ISBN:9789867039897 城邦書號:VQ0008 規格:膠裝 / 部份彩色 / 22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