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醫療保健 > 疾病醫學
更新粒線體,根治慢性病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更新粒線體,根治慢性病

  • 作者:陳俊旭
  • 出版社:天下生活
  • 出版日期:2024-02-23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折 332元
  • 書虫VIP價:332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15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499輕鬆升級VIP/外版人氣新書不錯過!
  • 【百大暢銷書75折起】挑起你的求知欲,滿足閱讀癮!

內容簡介

健康的粒線體可以幫你 強化免疫系統.常保腦力清晰.關閉疾病基因 新陳代謝疾病、免疫系統疾病 甚至是癌症、精神疾病等,看似原因各不相同 但最新醫學研究發現 這些疾病都和細胞中的粒線體受損息息相關 幸運的是,只要透過飲食、運動、作息、磁場與日照,修復粒線體 就可以從細胞開始,重拾健康 粒線體是細胞的發電廠,負責提供能量,維持人體的正常運作。此外,也負責調節基因表現與壓力反應,並在神經傳導物質的製造、分泌、調節,扮演關鍵角色。 然而,現代人高醣飲食、缺乏運動、作息失序的生活型態,以及緊張高壓、充斥毒素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的粒線體遭受嚴重損傷,進而導致癌症、精神疾病與各種慢性病,不斷侵襲人類生活。 想要活化全身細胞,關閉疾病基因,啟動長壽機制, 維護粒線體是你最立即有效的選擇。 這樣做,就能逆轉疾病,重拾健康! 調整飲食__實行低醣飲食,避免產生過多自由基 保持運動__進行二區訓練,促進粒線體的有氧呼吸 規律作息__配合日升日落,維持正常生理運作 遠離毒素__拒絕傷身的農藥、重金屬與人工藥物 赤腳踩地__恢復正常膜電位,維持細胞順暢運作 多曬太陽__促進血液循環,提升粒線體產能,減緩老化 李政家博士|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功能神經學專家 鄭漢中博士|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專業推薦

目錄

前言 粒線體即將改變慢性病治療史 序 粒線體的科學是下一世代醫學的新主流 第一部 人為什麼會生病? 第一章 粒線體是什麼? 第二章 粒線體為什麼會受損 第三章 粒線體受損與代謝疾病 第四章 粒線體受損與癌症 第五章 粒線體受損與精神疾病 第六章 粒線體受損與免疫系統 第二部 改變生活,更新粒線體,逆轉90%疾病 第七章 如何修復粒線體? 第八章 飲食 第九章 運動 第十章 作息 第十一章 遠離毒素 第十二章 地球 第十三章 太陽與人造光源 結語 停止自殘行為

序跋

【自序】 自序 粒線體即將改寫慢性病治療史 大家曾想過,90%的慢性病都可以逆轉,甚至根治嗎? 宇宙的運作有一定的原理和規律,就像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日出日落、海水潮汐,看似不相關的自然現象,要不是牛頓搞清楚了萬有引力公式,人類無法發射衛星,也無法登陸月球。 同樣的道理,現代化社會疾病氾濫,看似不相關的四高、肥胖、免疫疾病、癌症、精神疾病,要不是搞清楚原來是粒線體出了問題,我們永遠無法預防和治癒這些難纏的疾病。 這本書的編寫,是我寫過的14本書中,工程最浩大、觀念最超前的。因為題材新穎、廣泛,幾乎沒有醫學教科書可以參考,但拜科技之賜,我參加了多場最新的醫學視訊會議,能夠獲取第一手的病患分享資料,更重要的是,可以足不出戶,聚焦在粒線體,精讀至少500篇學術論文,勾勒出現代疾病的演變,同時也看到未來醫學的雛形。 粒線體醫學雖還在嬰兒期,但我們已經看到大部分的慢性疾病在細胞層次原來有共通的成因,就是多元醇途徑被激發產生果糖和尿酸、有氧糖解過度活躍導致乳酸堆積、粒線體產生過多活性氧自由基而自我傷害。簡單來說,就是高淨碳飲食背離了原始人類幾百萬年來的飲食習慣,促使人類走向易胖體質、容易發炎、代謝障礙、大腦損傷、免疫紊亂、體能下降。再加上現代人的作息紊亂、毒素氾濫、壓力過大、運動不足,更是把粒線體運作逼到崩潰邊緣,許多慢性病因此泛濫成災,沒有減緩跡象。 我從第一本書《吃錯了,當然會生病!》就提出「影響健康五大因素」,再加上大家耳熟能詳的「生命三要素」空氣、陽光、水,我們發現,要健康其實不難,就是要在這八大元素做到符合大自然規律,粒線體自然會健康,疾病也自然會減少。只可惜,現代人在這八個面向通通背離了自然,在本書中,我就從學術的層次,探討要怎麼做才能呵護粒線體。 此外,我也從營養素、天然藥物萃取、現代科技器材等,探討如何更新粒線體。本書中提到的大部分療法,都已在我自己和病人身上印證,最令我高興的是,關閉了我的糖尿病基因和過敏基因。 我身上帶有強大的糖尿病基因,在書中我也提到,我從小就有許多症狀,例如11歲開始有餐後發睏的現象、40歲開始不能吃乾麵或全素,否則會有腦茫,也開始拒喝柳橙汁與含糖飲料,50歲後不得不開始實行無麩質和生酮飲食。雖然我可以藉由淨碳30,維持頭腦的清晰與血糖的平穩(空腹110,餐後1小時125,餐後2小時110),但若吃到米飯、水果等高淨碳食物,餐後1小時會飆升到206,餐後2小時167。2023年7月,我開始嘗試本書一系列粒線體療法半年,竟然在吃完澱粉食物之後,空腹血糖87,餐後1小時140,2小時110,後來空腹更下降到77,這可是我20年來都沒看過的漂亮數字啊! 我的解讀是,胰島素阻抗或糖尿病起因是粒線體損傷,藉由更新粒線體,我關閉了糖尿病基因。2023年11月,還發現五十多年來對貓狗毛屑非常過敏的我,居然可以和狗每天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即使在打掃滿地狗毛時,也不會打半個噴嚏,這幾乎是奇蹟,等同於關閉了我的過敏基因。目前我的身體還在持續改善中,常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而這都是更新粒線體後帶來的收穫。 以上所說,都還不是本書最大的貢獻。幫助最大的是,我用書中的方法,治癒了親人的躁鬱症。我自從1995年離開台北榮總精神部到美國工作後,就決定一輩子不再走精神疾病治療這條路,不是我不喜歡這個領域,而是這條路沒有成就感。主流醫學對於精神疾病的治療效果不彰,尤其是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妄想症,這些充滿幻覺、無病識感的病人,基本上是一輩子治不好的,病人和家屬必須終生飽受精神病的折磨,吃藥只是控制外顯行為,其實病人大腦裡是非常痛苦的。 但是,哈佛大學教授帕瑪博士(Dr. Palmer)使用的療法,為精神醫學開啟了光明的未來。我根據他的準則(guideline),也就是血酮控制在1.5以上,將其運用在美國診所的病人和親人身上,果真逆轉了思覺失調症和躁鬱症,一輩子需要吃藥,而且無法控制的幻覺竟完全消失了。精神病人可以在言行舉止、大腦思考、生活能力各方面,完全恢復正常,這是一個令人喜極而泣的事實,可以拯救全球上億人口脫離苦海,若非親眼所見,實在難以相信。其實,原理很簡單,因為精神疾病就是代謝疾病,問題出在粒線體。 不只是精神疾病,當今社會90%的慢性疾病都是代謝疾病,只要利用本書的方法,逐項檢視影響粒線體的因子,並加以調整,就可逆轉疾病。如果想要快速見效,將「血糖血酮比」(GKI)控制在3以下,對於癌症、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精神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控制在3到6之間,可以逆轉胰島素阻抗、糖尿病、肥胖、心腦血管疾病;控制在6到9之間,可以促進健康。 愛因斯坦曾在1937年說過:「創造一個新理論,不像夷平一個舊穀倉,在原地蓋一棟摩天大樓,而是像爬上高山,看到更新、更廣的視野,發現到以前未曾料想到的連結。」今天,許多養生保健法、另類療法、自然醫學療法,都在理論基礎上有了堅強的連結,原來它們圍繞著粒線體的健康,換言之,只要粒線體健康,身體就會健康。 粒線體醫學即將改寫慢性疾病治療史,因為我們終於看清疾病成因,誕生了「大一統」理論。我很慶幸生於這個年代,雖然藥物和手術對治療泛濫成災的慢性病成效不佳,但從粒線體的角度,我們看到了解套的途徑,各種疾病基因既然因為粒線體失衡而被開啟,我們就可以透過改善粒線體功能而將之關閉。 在實際執行層面,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實行低淨碳飲食,關閉肥胖開關、啟動細胞自噬、消除殭屍細胞、激發AMPK(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脢)途徑、活化長壽蛋白,減少葡萄糖、果糖、尿酸對粒線體的傷害。第二件事,透過運動、血酮、睡眠,增加粒線體的生成。第三件事,補充抗氧化劑、解偶聯劑、谷胱甘肽前驅物,來中和粒線體自由基,並提升該有的功能。第四件事,如果可能的話,透過接地、脈衝式舒曼波、低能量光療法,提高細胞膜和粒線體膜的膜電位,這麼做一方面可節省粒線體能量,再者也可全面提升細胞功能。當然還有很多治療細節無法一一詳述,必須見招拆招,但我必須強調,本書不只可用來啟發觀念,更是一本實戰手冊,幫助每一位受病痛困擾的人,恢復健康。 每個人都想要一輩子健健康康,但生病卻在所難免,尤其當疾病發生在自己或心愛的人身上時,那種無助與折磨,外人無法體會。我從小就是三寶身體,也得過好幾個主流醫學束手無策的病症,所以深知健康的重要,也感謝上帝讓我有機會從自然醫學和中醫當中尋找對策。這三十多年來,我幾乎每天都在尋找解決病痛的方法,這本書可謂是漚心瀝血之作,可以直搗病灶,四兩撥千斤,它幫了我很多,也希望對廣大讀者有所助益。 成書匆促,如果還有不清楚之處,歡迎到我的「健康之音」直播發問,或是到美國診所DCNHC客服留言。對於眾多疾病想要進一步了解來龍去脈,可參考「健康百科」,網址是https://www.drjameschen.com/,若有錯誤或不足之處,也煩請賜教。 最後,祝大家健康平安,幸福快樂 陳俊旭自然醫學執業醫師 寫於美國華州

內文試閱

第九章 運動 疾病發生前,粒線體先衰退 大部分慢性疾病或癌症被診斷出的10年前,就會開始出現粒線體的功能障礙。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所以檢測和活化粒線體,是健康長壽一個極為重要且效果宏大的方法。而在所有修復粒線體的方法當中,效果最廣大的該屬運動,我們也常聽說運動讓人年輕、運動可以預防,也可逆轉很多疾病。 眾所周知,運動可以促進心肺功能、肌肉神經骨骼功能、肝腎排毒能力、新陳代謝等等,但從粒線體的角度來看,我們則可以很清楚地解釋,為何運動在提升健康上有全面性的效果。 運動可提升粒線體數目與效能 先講一個很基本的觀念。當我們運動時,肌肉要收縮,所以需要粒線體提供能量,但粒線體的產能是有限的,所以運動越劇烈、越持久,粒線體就越可能出現缺氧,也會產生更多活性氧自由基。但人類的身體很聰明,會在運動完之後,提高粒線體的數目和效能,下次就能應付類似的激烈運動,這就叫做「向上適應」。 早在1967年,約翰.哈洛斯基博士(Dr. John Hollosky)就發現,小鼠跑跑步機 12週之後,後腿肌肉裡面的粒線體酵素活性,比不運動的小鼠增長了兩倍。因此,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運動對粒線體有很實質的幫助,而且粒線體健康是身體健康的基礎,想要健康長壽,運動是一個最簡便的方法。 反之,如果平常不運動,或老是臥床,身體會認為不需要太多能量,進而就會減少粒線體的數目和效能,這就叫做「向下適應」。這就是為何有些中老年人體力衰退,健康惡化,其實和缺乏運動,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不同運動可能會對粒線體產生不同的效益 那麼,不同的運動是不是會對粒線體有不同的功能呢?沒錯,如果我們把運動簡單分為耐力訓練(endurance training)和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前者可以提高粒線體的整體產能(學術上嚴謹的說法是氧化能力〔oxidative capacity〕或呼吸能力〔respiratory capacity〕),後者會提高肌肉量或肌力。 耐力訓練也常被稱為有氧運動(aerobic exercise),例如長跑、健走、爬山、游泳,當你在做這類運動的時候,需要源源不絕的氧氣進入細胞,供粒線體產生34個ATP。不過,運動強度越高,肌肉細胞就越可能會缺氧,而被迫啟動葡萄糖的無氧糖解(anaerobic glycolysis),雖只產生兩個ATP,但可應燃眉之急,這就是俗稱的無氧運動(anaerobic exercise),例如彈跳、百米短跑、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tabata間歇訓練等等。 我曾在大學時參加1,500米賽跑,選手們都知道要配速,沒有一個人可以一口氣衝到底,但如果是百米短跑的話,幾乎每個健康的人都可以憋氣跑完。所以,能不能憋氣做完這個運動,也可以作為區別有氧運動和無氧運的簡單方法。 不產生乳酸的第二區訓練 近幾年很流行把運動分為不同等級,從最輕鬆的第一區(zone 1) 到相當激烈的第五區(zone 5),甚至還有第六、七區。最近在歐美和台灣運動界非常流行第二區訓練(zone 2 training),號稱是提高粒線體功能的最佳運動,所以大家趨之若鶩,連專業運動員都將80%的時間花在這種低耗能運動,其中機制究竟為何? 有一種很籠統的說法是「高強度的運動可以增加粒線體數目,而低強度的運動可以提高粒線體的效能」,我覺得雖然實際情況沒那麼武斷,但的確是有這種傾向。所謂第一區運動就是一般的日常活動,因為太輕鬆了,對粒線體效益不大,而第二區訓練,比方健走、慢跑、騎自行車、騎飛輪,或是打桌球、打排球,速度不要太快,運動的強度不要太大,剛好可以充分運作粒線體的有氧呼吸,卻又不會啟動無氧呼吸,這時候就不會產生乳酸,也就是它受歡迎的原因。 如果持續在這種不會產生乳酸的狀態下運動,就能訓練全身的粒線體,提高產能,身體因而更健康,運動員的表現也會更好。研究證實,想要健康長壽,高強度運動和低強度運動的分配量,最佳的是比例是20:80,也就是説,不要小看低強度運動,必須有足夠的份量。如果顛倒過來,高強度運動占大部分的話,可能長久下來對健康不利,因為過度運動會誘導細胞凋亡。 進行第二區訓練時,應該要可以輕鬆聊天 在學術上,我們用乳酸堆積量(lactate accumulation),以及最大耗氧量(VO2 max)來判斷一個人從事的訓練是在哪一個區,但這方法對一般人來說很不實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就是憑感覺:你在做第二區訓練時,可以輕鬆地和旁人聊天,但無法唱歌,如果正在講電話,對方可能知道你在運動,但你們的對話可以非常流暢,如果你不能講完每句話,表示運動強度太高了。 另外,也可用心跳來判斷大家正在做的運動屬於哪一區,例如第二區就是將心跳控制在最大心跳的60~70%,第五區則控制在90~100%。每個區間的心跳目前有許多版本,我採用的是莎莉·愛德華茲(Sally Edwards)所提出的。所謂最大心跳(maximum heart rate, MHR),就是220減去年齡,以我而言,今年56歲,我的最大心跳應該是164,我運動的時候心跳維持在98到115之間,就是在第二區。如果維持在148到164之間,就是在第五區。現在很多智慧手錶都可以測量即時心跳,大家可以邊運動邊看手錶螢幕,來控制自己運動強度的所屬區間。 我沒戴智慧手錶,所以我不常用心跳來做判斷,對於判斷是否為第二區訓練,我個人還是喜歡用「能不能和旁人交談」作為標準。至於第五區,如果不用心跳,有沒有什麼簡便的方法可以判斷呢?有的,第五區的甜蜜點(sweet spot) 在3~8分鐘,意思是在這個強度,你的體力只能撐3~8分鐘,如果你撐不了3分鐘,表示強度太高了,可能衝到了第六區。如果可以撐8 分鐘以上,那表示你下降到第四區。 超慢跑是老少咸宜的粒線體強化運動 根據科羅拉多州醫學院教授音度.山.米蘭(Inido San Millan)的研究,第二區訓練是最能提升粒線體功能、增加粒線體數目、提升細胞有氧呼吸、清除乳酸、增長壽命的運動強度。我們的骨骼肌可簡單區分為慢肌和快肌,慢肌裡面粒線體多,當我們在進行第二區訓練時,就是在訓練慢肌,所以最容易提升粒線體功能。 日本慢跑專家梅方久仁子所提出的超慢跑,最近在日本非常受到歡迎,事實上,這就是一種第二區訓練。超慢跑的時速大約5公里左右,是用非常慢的方式在跑步,速度幾乎和走路一樣慢,但運動效果卻是走路的2.5倍,跑步時可以輕鬆地和旁人聊天,而且保持在微笑的狀態。港星周潤發就是超慢跑的愛好者,他還說「最重要的是:跑得慢」。 很多參加長跑比賽的人,平時都透過超慢跑來訓練,讓比賽成績不斷進步。這看似有點違反常識,照道理說,應該用比賽的速度和距離來練習才有效,怎麼可能用更慢的速度就可達到訓練效果?但如果用粒線體的角度來解釋,就非常清楚了。因為第二區訓練不產生乳酸,肌肉都是處在有氧呼吸,等於是用一種不費體力的方式在訓練粒線體。一旦粒線體長期在輕鬆的情況下進行訓練,例如每次30分鐘,每週三至五次,那麼粒線體的功能就會不斷提升,等到參加正式比賽的時候,成績就會進步。

延伸內容

【推薦序】 粒線體的科學是下一世代醫學的新主流 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功能神經學專家 李政家 粒線體⼜稱為細胞的發電廠,近幾年來已逐漸受到主流醫學的關注,許多研究顯⽰,多數疾病都與粒線體的功能下降有關。粒線體在細胞的功能,就像⼿機的電池,一旦電池故障,無法有效率的供電,那麼⼿機功能⼀定會⼤打折扣,同樣的,⼤多數的慢性病,甚⾄癌症,都是由於粒線體出現問題所引起的⼀系列反應。 由於細胞能量供應不⾜,身體便會產⽣各種問題,而電⼦傳遞鏈是粒線體產出能量的主要⽅式,因此,包括如何確保電⼦傳遞順𣈱、是否有⾜夠的電⼦供應、如何減少環境中各種產⽣⾃由基的污染源、如何獲得抗氧化劑來中和⾃由基、如何透過增加細胞中粒線體的密度來強化細胞等環節,都⾜以改變⼀個⼈的健康,逆轉疾病。 然⽽,⼤部分活化粒線體的⽅式卻簡單到令⼈難以置信,每個⼈都可以執⾏且不⽤花錢,我們所需追求的,無非是回歸到⼤⾃然狀態的養⽣⽅式,例如曬太陽、接地、斷食、低碳飲食、洗冷⽔澡、運動、呼吸、冥想等。方法看似簡單,但若對粒線體沒有充分了解,⼀般⼈是不會認真執⾏的。因此,了解粒線體科學,絕對是⾛向健康的關鍵第⼀步。 粒線體科學將是下⼀世代醫學的新主流,其重要性絕對不可等閒視之。陳俊旭博士在書中⽤簡單易懂的語彙,深入淺出的介紹了粒線體的相關知識,並且在書中鉅細無遺的陳述各種強化粒線體的⽅式、原理,以及科學佐證。我在此推薦本書是⼀本可以顛覆⼤部分⼈健康觀念,且值得收藏的著作。

作者資料

陳俊旭

學貫中西,除了國內外完整醫學訓練外,還領有美國正統自然醫學醫師執照。近幾年傾全力撰寫健康系列叢書,並在美國、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巡迴演講,以期能推廣正確的自然醫學知識,提升全民健康。 從2009年起,陸續於台灣、美國兩地開設健康課程與體驗營,並在美國加州和華州成立診所,以提供更全方位的健康醫療服務。2010年起,成立「健康之音」網路廣播電台,對全球華人廣播。現任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榮譽理事長、美國DCNHC自然醫學診所院長。著作有:《吃錯了,當然會生病!》、《過敏,原來可以根治!》、《怎麼吃,也毒不了我!》、《發炎,並不是件壞事!》、《健檢做完,然後呢?》、《低醣.生酮的終極實踐》、《做對3件事,年輕20歲》、《啟動身體的抗老系統》等。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復健醫學系學士 美國巴斯帝爾大學(Bastyr University)自然醫學博士 證照 通過美國四項國家考試(自然醫學、針灸、中藥、復健) 擁有美國華州和加州醫師、針灸師、治療師多張醫療執照 美國國家針灸與東方醫學證照委員會(NCCAOM)中藥文憑、針灸文憑 美國自然醫學醫師學會(AANP)會員 現任 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榮譽理事長(www.THPA.tw) 台灣原自天然有限公司總顧問(www.WeCare.com.tw) 美國健康之音網路廣播主持人(www.VOW99.org) 美國DCNHC自然醫學診所院長(us.DCNHC.com) YouTube頻道:陳俊旭美國自然醫學博士Dr. James Chen官方頻道 Facebook粉專:陳俊旭美國自然醫學博士

基本資料

作者:陳俊旭 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24-02-23 ISBN:9786267299449 城邦書號:A3620066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240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