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日本超過30萬上班族,案頭必備思考工具書。
◎找6個人,花30分鐘,就可創造100個新點子,這是腦力書寫法。
◎聽過曼陀羅九宮格嗎?職棒二刀流大谷翔平就用這方法,讓自己變一流。
◎老闆突然要我交報告,怎麼寫才能又快又好?套用模型。
監修者大嶋祥譽,曾任職麥肯錫、華信惠悅(Watson Wyatt)等外資顧問公司,
她認為,大環境變化越來越快,工作者能應變的時間越來越短,
此時,更需要思考模型,幫忙解決問題。
什麼是模型?模型就像定石,類似在圍棋中,
經過棋手們長久的經驗累積,形成在某些情況下,雙方都會依循的固定下法。
思考模型就是前人想出的商務最佳方案,也可稱其為公式,
只要套用,便能迅速而精確的下決策和解決問題。
本書包含46種麥肯錫員工最常使用的基本模型,
從邏輯思考、構思點子、解決問題、行銷到組織管理,全書圖解,
遇到什麼問題,該套什麼模型解決,你立刻胸有成竹。
◎七種思維模型,想法多到用不完
腦力書寫法,只要找到六個人就能在30分鐘內想出破百個點子
KJ法,將資訊分類三次,新點子自動浮現
瞬間誕生這麼多想法,怎麼評估?
優缺點表、報酬矩陣、決策矩陣,可以幫你找到答案。
◎行銷策略模型,競爭對手連你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PEST分析、五力分析、3C分析、行銷組合、人物誌、客戶體驗旅程
建立品牌價值、核心能力分析,就能找出對手無法模仿的核心優勢。
◎光碎念沒用,這些模型讓團隊自己動起來
部屬工作效率差,得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想培訓領導者,PM理論最好用;
怎麼做目標管理?KPI樹狀圖,能釐清流程和進度。
還有,SWOT分析、價值鏈分析、產品組合管理、
安索夫成長矩陣、柏拉圖法則、產品組合管理、定位圖,
史上最強46種思考模型,遇到什麼問題就套用,馬上導出最高成果。
推薦者
企業內訓講師、火星學校創辦人/火星爺爺
《經理人月刊》總編輯/齊立文
目錄
前言 思考模型,最快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一章 所有模型的基礎:邏輯思維
多元思考 1 MECE:不遺漏、不重複,掌握問題全貌
2 金字塔結構:堆疊根據,加強邏輯
轉換觀點 1 六頂思考帽:用六大觀點激發腦力
2 重新建構:從其他角度找突破口
講話有條理 1 PREP法:先說結論再解釋理由,然後再說結論
2 歸納法與演繹法:最快找出結論
第二章 七種思維模型,想法多到用不完
產生新點子 1 腦力書寫:三十分鐘接力,想出破百個點子
2 KJ法:資訊分類,新點子自動浮現
增加想法 1 SCAMPER:用七個問題找出改善方案
2 曼陀羅九宮格:用九個格子就能量產點子
評估點子 1 優缺點表:想法這麼多,怎麼取捨?
2 報酬矩陣:以可行性和成效來決定優先順序
3 決策矩陣:數個評估標準,從多方判斷優劣
第三章 報告老是拖延?有模型就不怕
找出真正的原因 1 邏輯樹狀圖:分解課題,找出真正原因
2 業務流程圖:只要看見作業流程,就能改善瓶頸
3 差距分析:找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落差
改變理解問題的方法 1 議題樹狀圖:從假設思考,研究如何最快解決問題
2 ABC理論:改變看法,改變結果
選擇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1 天空、下雨、帶傘:事實→解釋→行動,三步驟分析問題
2 重要性/急迫性矩陣:任務分成四種,決定優先順序
3 假設思考:精確度高的假設,迅速解決問題
第四章 行銷策略模型,競爭對手連你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分析市場 1 PEST分析:分析宏觀環境,擬定中長期策略
2 五力分析:找出產業的競爭因素與威脅
3 3C分析:分析市場與競爭者,找出成功主因
制訂銷售策略 1 STP分析:鎖定目標,有效開拓市場
2 行銷組合:從企業和消費者的觀點下策略
3 人物誌:設定虛擬顧客
4 產品生命週期:從產品的成長模式衡量行銷策略
開發新顧客 1 AIDMA:把買方的購買心理畫成流程圖
2 客戶體驗旅程:掌握顧客的購買行為
建立品牌價值 1 核心能力分析:看出對手無法模仿的核心優勢
2 品牌權益:評估和培養看不見的品牌資產
第五章 光碎念沒用,這些模型讓團隊自己動起來
管理組織 1 7S分析:用七個經營資源,診斷和分析問題
2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看出部屬的需求,提升幹勁
評估人才 1 卡茲模型:不同階層的管理職,需要的技能也不同
2 PM理論:從兩個能力分析領導者的特徵
設定和達成目標 1 5W1H(6W2H):釐清目的和方法的基本模型
2 KPI樹狀圖:用數字管理最終目標和中間目標
3 PDCA:不斷執行,提升工作效率
第六章 商業人士必學的經營策略模型
掌握和分析優點 1 SWOT分析:從優劣勢開創最強的經營策略
2 價值鏈分析:比較對手的工作程序,挖掘競爭優勢
3 安索夫成長矩陣:從兩軸找出事業擴大策略
4 柏拉圖法則:能貢獻八成銷售額的事業在哪裡?
建立競爭優勢 1 產品組合管理:分辨事業要擴大或撤退
2 定位圖:看出不戰而勝的隱祕市場
3 波特三大基本策略:從三個方法建立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序跋
思考模型,最快解決問題的方法
模型,在商務領域中逐漸變成常識。
只要學會這項思考工具,就能俯瞰整個業務、知道如何下決策,縮短思考時間,並得到最高成果。
企業環境的變化和數位轉型,逐漸大幅改變以往的價值觀和工作方式。
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成果和產出提升到極致,非常考驗個人能力,也就是說,自主思考變得越加重要。商務人士越來越需要充分思考,自己和企業正處於什麼樣的狀況,未來該如何行動,而非隨波逐流。
正因為我們活在這樣的時代,我希望各位一定要學習商業思考模型──模型就是架構,是1980年代麥肯錫公司(以下簡稱麥肯錫)和其他顧問公司用在企業決策上,廣為一般人所知的分析思考工具。
模型就像定石,是前人想出的商務最佳方案,因此也可以稱其為公式。只要巧妙的活用這套工具,便能迅速而精確的下決策和解決問題,明顯提升效率和產能。
模型主要分三種
模型的用途和難易度五花八門,數都數不清,不過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
分解要素。典型的例子包括:利用邏輯樹狀圖(掌握問題的全貌),研究企業自身、競爭者和市場(顧客),再用3C分析來衡量策略等。
觀察程序。這類模型是劃分業務或事情的程序,並加以分析。例如PDCA循環(藉由計畫、執行、檢核和改善來改善業務活動),或價值鏈分析(將事業細分為各種活動)等,就可以歸類於此。
對照。像是:重要性/急迫性矩陣(藉由設置軸線再加以分析的矩陣,決定業務優先順序)或定位圖(釐清企業自身的商品和服務定位)等。要矩陣分析,只需要兩條軸線,通常是將事物劃分為2×2的四個象限。
只要了解這三種類型,就可以對應絕大多數的模型與問題。
模型非萬能,按照目的使用
話說回來,初學者容易陷入「模型萬能」、「只要記住模型就沒問題」的迷思之中。可是,模型是用來深入思考的工具,要是沒有依照目的使用,就沒有意義。
關鍵在於再三使用和練習工作需要的模型,而不是一味的背起來。哪怕是自己設想兩條軸線,試著製作矩陣也行。
比方說,假設想要銷售某商品,原本就該配合顧客的需求,了解市場是否有魅力,競爭對手在哪裡,使用最適合的模型達成目的。否則,就算知道的模型再多,若沒有準確使用,也得不到最佳解答。
與其背下一百個模型,不如先記住符合目的的模型,哪怕只有一、兩個也可以,重點是物盡其用,直到自己吸收消化為止。慢慢學習模型思考,就能逐漸提升思考和分析的精確度。作者資料
大嶋祥譽
Senju Human Design Works代表董事。企業主管教練、組織開發、人才培育顧問。上智大學外文系畢業。擁有美國杜克大學福夸商學院(Fuqua School of Business)MBA學位。美國芝加哥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曾任職麥肯錫公司,參與各種策略擬定等的顧問諮詢專案。之後陸續服務於美世人力諮詢公司(Mercer, LLC)、華信惠悅(Watson Wyatt)、寰宇創投公司(Global Venture Capital)、三和綜合研究所,負責經營策略及人才管理的顧問諮詢,並為新創公司提供支援。 2002年自立門戶,從事企業主管訓練、組織改革諮詢、團隊建立、領袖人才開發等業務。著作包括《麥肯錫新人培訓7堂課》(究竟)、《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5堂課》(遠流)、《麥肯錫的筆記術》(天下雜誌)、《麥肯錫精英最重視的39個工作習慣》(天下雜誌)等。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