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從美元看準投資趨避:美國如何把美元當武器,催生或摧毀一國產業和金融?從次貸危機到升息降息,我該如何觀察凶吉?
- 作者:薩萊哈.莫辛(Saleha Mohsin)
- 出版社:大是文化
- 出版日期:2024-08-28
- 定價:520元
- 優惠價:79折 411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411元,贈紅利20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90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投資金律(新版):建立必勝投資組合的四大關鍵和十八堂必修課
-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增訂版‧全新案例】
-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四部曲(《一個投機者的告白》《金錢遊戲》《證券心理學》《股市解答之書》四書)
-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增員攻略:比銷售更值得努力的事
-
物價跟你想的不一樣:從日常出發,東大教授帶你揭開物價波動的祕密,透過物價看見經濟的真實全貌
-
超前部署賺好股:報酬是靠耐心等待出來的,用16年獲利58倍
-
賺錢,也賺幸福(修訂版):讓你累積財富、享受人生的理財魔法書
-
超維邏輯思考力:掌握資訊判斷、邏輯說服、正確決策、創新思考、活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易學好用方法
-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紀念典藏版):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
內容簡介
「全面揭露美元如何支配全球,美元體系為我們的財富帶來的影響。」
──克里斯多福.倫納德,《紐約時報》暢銷書《撒錢之王》作者
作者薩萊哈.莫辛,為彭博新聞社駐華盛頓高級記者,
她在2021到2023年間,採訪超過一百位以上的美國貨幣政策策劃者,
包括柯林頓總統時代的財政部長魯賓、川普時代財政總管梅努欽,
到拜登總統的葉倫,以及聯準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重要官員們。
本書完整揭露財政部與美元政策的歷史,
強勢美元如何誕生?透過利率的一漲一降,
讓美股成為全球投資市場標竿,創造或吸走全世界的財富。
歷任財政部長如何把美元當經濟制裁的武器,修理那些不聽話的?
美元武器不只鎖定國家,對於個人財富的影響更能達到生殺予奪的程度,
例如,凍結俄羅斯金主傑里帕斯卡的資產,作為普丁侵犯烏克蘭的懲罰。
中國、印度、俄國甚至歐洲國家亟思的「去美元化」,到底可不可行?
◎美元霸權的誕生:布列敦森林會議
布列敦森林會議之後,以美元為世界貨幣秩序的準則就此定調,
此一遊戲規則讓美國能以低利率借到鉅額的債款;
強健的貨幣也使人們偏好購買國債、房地產等美元計價商品,
為美股帶來前所未有的榮景。(臺灣也掀起美股投資熱)
◎美元武器化,財政部成為國安部附屬
911恐怖攻擊後,管錢的財政部居然設立「戰情辦公室」,
透過公私部門密切合作,經濟制裁那些不聽話的:
封鎖利比亞暴君格達費的300億美元、領導人一句話觸發股市崩盤、
將世界第二大鋁製造商逐出美國金融體系……甚至還能做得更多。
◎觀察歷任美元總管們的行動,看準投資趨避
從喊出強勢美元口號的魯賓、
與中國拉起互利橋梁的鮑爾森、
川普執政時致力維持平衡的梅努欽,
到最受投資市場歡迎的財政部長葉倫,
為什麼全世界各國都如此關注歷任財長對於升息、降息的態度?
手中握有美元、投資股市債市、公司業務涉及國際貿易的我們,要如何趨避?
美國撒幣成兵,把美元當武器,如何創造或吸走全世界的財富?
有其他貨幣可以取而代之嗎?能替代到哪種程度?
當美元與人民幣展開正面對決,會如何影響投資設廠、理財買股?
彭博新聞社駐華盛頓高級記者的第一手觀察。
推薦人
財經主持人/詹璇依
財經作家/Mr.Market市場先生
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劉瑞華
目錄
各界好評
推薦序 令人又愛又恨的美元
把美元當武器的財政總管們
引言 把美元當武器的財政總管們
第 一 章 強勢總統與弱勢美元
第 二 章 霸權誕生:布列敦森林會議
第 三 章 笨蛋,問題出在經濟的柯林頓政策
第 四 章 維持美元最高地位的魯賓經濟學
第 五 章 製造業與藍領市場的悲劇
第 六 章 用財政部的恐怖分子報復恐怖分子
第 七 章 預知恐攻的水晶球
第 八 章 一位部長的垮臺
第 九 章 華爾街軍備競賽
第 十 章 美元與人民幣正式對決
第十一章 次貸市場崩盤引爆金融危機
第十二章 制裁利比亞,書呆子戰士立大功
第十三章 川普與希拉蕊的新貨幣戰爭
第十四章 總統愛貼文,財政部長忙善後
第十五章 對付敵人,但不用真的流血
第十六章 該動用經濟戰中的核武了
致謝
註釋與資料來源
內文試閱
把美元當武器的財政總管們(節錄)
……
美國財政部成立於1789年,在獨立戰爭後的騷亂歲月期間,負責管理美國的財政,監管美元發行,並且穩定這個國家的信用。它所付出的努力,使自由市場與開放貿易制度變得更加順暢。市場與經濟的自由民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假如你切斷美國人提升經濟地位的途徑,他們就會開始對政治體系失去信任;假如你暗中顛覆民主制度,企業就可能沒信心在美國做生意。
經歷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動亂,美元才確立其「全球最重要儲備貨幣」的地位,過去30年來,這股力量已逐漸鞏固。本書就是在談美元的驚人崛起,以及它如何被當作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武器。它也記述了強勢美元政策對於美國國內外無心的(有時還是毀滅性的)影響。
如果想了解這段故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觀察美元總管們的行動:這些人在經濟與政治動盪之際擔任財政部長,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護並維持美元這個影響力來源。這些人不只有珍妮特.葉倫,還有羅伯特.魯賓、亨利.鮑爾森、史蒂芬.梅努欽,以及財政部數千位無名英雄,他們付出自己的生涯來保護全球金融體系,藉此鞏固美國的民主制度。身為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的記者,我曾經訪談過上百位關鍵人物:現任和前任財政部長們、聯準會、白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世界銀行,以及私人企業的主管,還有現任和前任外交官們。這些訪談都揭曉了過去30年來,財政部的美元政策是怎麼塑造出來的。
……
各經濟圈內的專家都公開質問:「假如二戰後那場決定命運的布列敦森林會議(Bretton Woods Conference)中,美國官員未能如願將美元捧上王座,世界是否會變得更好?」、「因為依賴美元而惹上麻煩真的值得嗎?」
2008年美國造成的房市危機震撼全球市場後,投資人和盟友提出了同樣的問題;2018年川普總統開始課徵貿易關稅之後,他們又問了一次。
美元的支配地位出問題,連帶讓美國的霸權也出現問題,迫使其進入新的防禦型態。再次強調,其中有些反對的態度與跡象很細微:2023年春天,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低調召開公聽會,討論該怎麼「留住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此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研究室(提供客觀公正的報告給美國國會),發表了一篇長達43頁的論文,探討17世紀以來,導致貨幣支配地位產生變化的歷史模式。
然而導致美元支配地位受損的最大因素,並非源自國境之外,而是來自一連串的政策自傷,使大家不禁懷疑,美國是否應該繼續作為全球金融體系的中心。近百年來,全球秩序首度出現變化,有個明確的聯盟(以中國為首)正在團結起來挑戰美國的權力。與此同時,美國也在應付國政方面的內部衝突,而這些衝突正不斷削弱領導人和選民之間的信任。
以美元為中心的全球秩序可能失序?
自從美元被尊為世界通用的貨幣,它面臨過幾次危機,有些微小但顯著的裂痕已經變成了永久性的傷害。
這些危機可以分為兩類:國內和國外。在美國國境內,美元從美國造成的全球性金融大災難中倖存下來,這場災難使得財政部的美元總管們面臨了信用危機。之後美元遇到了一位善變的總統,一再表示要積極介入外匯市場,弱化美元以獲取政治利益。
然後,美國的經濟政策制定者嚴重忽略了「擁有統治世界貨幣」所帶來的不利因素。支持美元強勢價值的政策,是1990年代以來全球化的關鍵信條。全球化與美元的高價值,為許多人帶來豐厚的財富,以至於美國的領導者們忽視了一件事:有一大群美國民眾正在受苦。一種貨幣過於強勢且稱霸太久,再加上經濟整合使得外國競爭者分走了美國製產品的市占率,讓美國製造業的枯竭更加惡化。本世紀的頭十年,「飛越之州」(譯按:flyover states,泛指美國中西部地區)的美國居民們,眼睜睜看著他們的就業機會被移至中國和世界各地,他們發覺自己攀爬經濟階梯的能力變弱了,而權貴們卻在歌頌導致這群平民衰敗的罪魁禍首。這樣的疏忽使得國內的社會與文化方面爆發了騷亂(從選舉遭到質疑,到極端主義意識形態在美國政界崛起),讓美國民主制度的核心信條蒙上了一層陰影。
我們很難知道這個自我破壞的循環從何時開始。起點是2019年,川普考慮指示財政部長史蒂芬.梅努欽「弱化美元」嗎?還是始於全球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又或是美國立法者黨派對立顛峰的2011年和2023年?當時美國的領導者們對於債券上限的議題爭執不下,讓投資人懷疑,國會是否無法在提高債務上限這個議題上達成共識。這一切都讓美元看起來更沒吸引力,且讓人對美國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變弱的超級強權,並有著一套飄忽不定的財政管理制度。這個新形象可不是好兆頭。接續不斷的領導權之爭(總統質疑選舉結果、笨拙的眾議院議長之爭)亦持續為國家帶來不穩定的因素。
經過好幾個世紀,歷史已經展現了貨幣與政治優勢之間的連結。18世紀,當英國取得經濟影響力時,英鎊取代了荷蘭盾。接下來數十年換美元稱王,因為美國超越英國成為20世紀中期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這股浪潮可能會再次變化。
去美元化的後果影響深遠。它意味著美國必須量入為出,或是應付更高的借款成本。由於能花的錢變少了,嚴重分歧的國會將被迫大幅刪減預算。美元儲備率下滑,將會限縮華府在經濟面的治國選項,最終弱化一條能夠對全球衝突產生影響力的關鍵管道。只要越多國家和公司,不靠美元就能建立直接的貿易通路,美元的影響力就會越小。
而在一個因全球化缺陷變得支離破碎的世界中,未來的世界秩序是否仍能藉由美元維繫在一起,就有待商榷了。民族主義式的經濟政策,如今受到共和黨和民主黨雙方支持,有時甚至會取個比較好聽的名字,像是「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美元不再是為了更大的利益而存在,而是為了照顧美國的盟友。
以美元為中心的全球秩序,讓美國能以低利率借到鉅額的債款(2023年為33兆美元),這都是因為世人知道,沒有任何事物能阻止美國政府償還款項。這種信用非常重要,畢竟債務一直都是美國強大經濟實力的關鍵。因此,正如美國的領導者試圖彰顯其永久持續且強大的民主制度,他們也努力展現出經濟面優勢。這也延伸到政府的聯邦債券市場——它是政府、企業、投資人和個人在面臨不確定性時(可能是戰爭或流行病)的避風港。
強勢的美元源自美國強大又持久的經濟,因此它崛起與存續的故事,就等於美國自身興盛又長久的歷史。正如曾於1995至1999年任職的著名財政部長羅伯特.魯賓說過的:「民主的命運和市場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資料
薩萊哈.莫辛(Saleha Mohsin)
俄亥俄州人,曾居住於挪威奧斯陸(Oslo)與倫敦。 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駐華盛頓高級記者,Big Take DC podcast節目主持人。負責報導美國財政部相關新聞,記錄華盛頓特區之政策、政治與權力角力。報導內容涵蓋了美國日益使用經濟制裁之傾向、不斷增長的聯邦赤字,以及國際經濟外交策略等各個方面。 莫辛在2016年移居華盛頓前,報導過挪威經濟(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的所在地);亦曾跟隨川普時代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 Mnuchin)周遊世界,從印尼、阿根廷到以色列,造訪十多個國家。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