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攝影
在希望與恐懼之間:阿富汗的戰地與日常實境(精裝攝影集,附全球獨家導讀別冊)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阿富汗」 熟悉的國名,不熟悉的國度 114張全彩大圖 戰地攝影師Paula Bronstein 帶您了解這片籠罩在戰火煙硝中的遺落之境 2001年,戰地攝影記者寶拉.伯朗斯坦來到阿富汗,紀錄911後美國對阿富汗展開的佔領行動對當地百姓造成了什麼影響。往後的14年間她不斷往來阿富汗,記錄下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如何在漫長又血腥的戰火中生存。 Paula與她的同業不同之處在於,她的作品超越了戰爭,揭露更多當地生活的複雜性,讓人了解這個常常出現在報導中,卻鮮少被正視的國度。本書照片的時間跨度2001-2015年。 紐約時報記者、電影《戰地女記者》原形角色金.巴克(Kim Barker)為本書撰寫導讀。 《我是馬拉拉》作者之一克莉絲汀娜.拉姆(Christina Lamb)專文帶讀者了解阿富汗女性在當地的生活與地位 阿富汗的人民正在經歷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他們脆弱的民主能夠承擔美國軍隊的撤退嗎?西方國家撤離之後,阿富汗的女人以及女孩們會失去她們小小的自由以及機會嗎?媒體越來越不關注阿富汗,但是攝影記者寶拉.伯朗斯坦依舊充滿熱情,希望繼續捕捉阿富汗人民的真實生活。在這本攝影集中,她不只是捕捉戰爭的畫面,更呈現了世界上最神秘國家之一的日常生活。作者花了超過十年收集了這些照片,而身為女性的她更加關注這裡的女人以及小孩。她的照片說出許多故事——基本人權、貧窮、戰爭、毒癮、希望、選舉、教育、工作、娛樂等等。這是一本完整、動人、視覺上精彩刺激的敘述歷史。 【獨家附贈導讀別冊】 帶領台灣讀者揭開阿富汗的神秘面紗。 得獎紀錄 CDS/ Honickman First Book Prize in Photography European Publishers Award for Photography FotoEvidence Book Award 【獨家製作,名家出品】 周軼君 《端傳媒》國際新聞主任、《拜訪革命》作者:〈孤獨的鏡頭〉 廖芸婕跨國自由記者:〈記憶不再只有烽火〉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走進阿富汗〉

導讀

  美國持續最久的一場戰爭就位於阿富汗。還要再經過一、兩個世代後,我們才有可能真正了解這場戰爭,不過,至少現在我們可以依靠一些數字揭露截至目前為止的歷史脈絡。直至今日,至少有3,400名來自30個不同國家的武裝人員因為這場衝突而死,這些武裝人員多數都來自於美國。至少有20,000名阿富汗軍警人員與18,000名平民死於戰爭中的暴行,其中大部分死者都屬於塔利班。美國已為了這場戰爭花費了7,900億美元,這筆金額換成鈔票後足以環繞地球3,000多圈,若拿來購買速食,則能讓地球上的每個人各拿到23個大麥克。美國政府將來還要再耗費數兆美元重建數十年戰爭所造成的軍力消耗。   然而儘管如此,儘管耗費了鉅額款項、儘管產生了眾多傷亡,不少美國人對阿富汗的消息其實是十分厭倦的,他們已經厭倦這場戰爭了。或許我們可以理解這種反應,這些數字——上千的死亡人數與7,900億的花費——都太龐大了,大到喪失意義,蒼白的統計數字不會讓你看見戰爭是如何將一個家庭破壞殆盡的。因此,多數人不再關心遠在7,000英里外的國家發生了什麼事,媒體上關於阿富汗的報導也跟著急遽減少。   但是,寶拉.伯朗斯坦(Paula Bronstein)強迫他們開始關注這場戰爭。她的照片讓蒼白的數字變得鮮活。在塔利班因911事件遭受強烈攻擊後,她在2001年年尾首次前往阿富汗。她就像其他的記者一樣,被阿富汗施了魔法。這個國家融入了她的血脈之中,嚴峻的山脈、廣闊的天空、輪廓分明的臉龐、特本,還有布卡——這座城市與我們原本的認知大相逕庭,充滿異國特色,用文字實難描繪它的樣貌,少數能證實這裡的生活有多真實的,只有照片。   我在《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擔任報導阿富汗的記者已有5年的時間,我很清楚阿富汗與寶拉的相片有何影響力。我和她一起殫精竭慮地進行阿富汗的報導,追蹤人民如何對他們最大宗的出口商品海洛因上癮。我們甚至曾經和一名母親與她的兩名孩子共處一間漆黑的房間裡,看著他們吸毒。我們要報導海洛因對這個國家的影響有多大,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非常重要。伯朗斯坦不是消極型的記者——她在找到那家人後,幫助他們進入了康復診所。伯朗斯坦一直持續認養工作上遇到的阿富汗人,試著提供一些簡單的幫助。   與其他在阿富汗停留的記者相比,伯朗斯坦的不同之處並不僅止於此。她將這個國家視為她的使命,歷年來一直十分頻繁地往返阿富汗。她選擇把時間花在阿富汗的人、事、物上,而非成為國際部隊的隨軍記者,她記錄下他們如何死去,同時也記錄了他們如何生存。有些圖片令人目不忍直視:母親守在她快餓死的孩子旁邊,孩子的肋骨像骷髏一樣根根分明;眼神空洞的5歲女孩躺在一座精神病院的冰冷水泥地上;各種被炸彈轟炸過後的實際狀況。伯朗斯坦的照片中,最令人難以直視的是為了抗議與逃離目前處境而自焚的阿富汗女性——她們寧願選擇痛苦地死去,也不願再繼續自己痛苦的人生。   但是,伯朗斯坦同時也捕捉了他們生活的瞬間,讓你知道阿富汗人如何生活、如何選舉、如何歡笑。她拍下了排成縱隊的阿富汗新兵、婚禮前令人緊張的一刻、在布卡店裡的父子、頭戴襤褸布卡的女人在泥濘的街上乞討。她的每一張照片都蘊含了一個故事——提著一桶水的年長女性的眼睛似乎在詢問:「這就是全部了嗎?」   有些照片令人目不轉睛:一位身著迷彩服、手戴紫色手套的北約士兵,站在淺褐色的土地上看著自殺炸彈攻擊後的景象;披著亮粉色圍巾,身上纏著白色繃帶的女人;在一群頭戴藍色布卡的女人之中,一名阿富汗少女露出了她的臉龐。還有一些照片令人眼睛一亮:一群阿富汗女孩在英文課上舉手回答問題;一名雙手插在口袋裡的女孩表情叛逆地站在滑板上。   有些照片則強調了這片貧瘠土地的荒涼之美:透過直升機窗戶看見的湛藍天空與延伸至山脈的淺褐色土地;這個國家第一座國家公園裡的幽藍色湖泊;巴米揚(Bamian)一座懸崖前的黃花,塔利班把這裡的一座大佛摧毀了,遺留下如同巨大棺木一樣的凹洞。   在2011年的911攻擊以及隨之而來的戰爭之後,伯朗斯坦的照片和其中每個人的遭遇所描繪出的阿富汗,是一個比數字更加龐大的故事。伯朗斯坦融合了現代的阿富汗中各種豐富的特性——複雜、衝突、對立,但同時又令人無法移開目光。在翻開本書之後,你一定會看完每張圖片,也一定會因為照片中的每位人物感到刻骨銘心。   為了讓眾人看見戰爭中阿富汗人民的生活,伯朗斯坦所做出的奉獻非常可貴,在阿富汗的情勢(眾人總是在描述阿富汗生活的時候用「情勢」這個詞,我也不明就裡)轉壞,甚至連她的朋友與同事都因為戰爭而在敘利亞、利比亞與其他混亂的城市中傷亡後,伯朗斯坦依舊頻繁前往阿富汗。身處阿富汗的記者受到的人身威脅日漸上升,伯朗斯坦對阿富汗的奉獻卻從不間斷。   在撰寫這篇文章前,我一張張瀏覽伯朗斯坦的照片。有些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有些是已看過無數次的,我被這些照片帶回了讓我墜入愛河的國度,帶回了阿富汗經歷漫長戰爭的各種不同階段:充滿那麼、那麼多希望的時候;阿富汗的女性第一次能拿下布卡的時候;平民傷亡第一次成為美國與阿富汗之間的議題的時候;美國決定忍無可忍的時候。這本書是這個時代的指標,同時還有更多照片與更多故事待人訴說   這篇文章撰寫於2015年3月,不久前美國白宮十分大張旗鼓地宣布,美國與阿富汗間持續了30多年的戰爭狀態將步入尾聲。目前阿富汗境內的國際軍力約有13,500名,預計會在2016年底全數撤離——但是,如果該區域的伊斯蘭激進份子數量持續增長的話,撤離將會中止。阿富汗的民主還相當稚拙,一旦西方武力撤離,那麼像新生小馬一樣的民主就只能自己跌跌撞撞地對抗叛軍了。未來是不可預知的,但我知道伯朗斯坦未來會繼續捕捉這些景色,她的照片將會記錄下我們所遺漏的那些風景。 ◎文/金.巴克 Kim Barker 紐約時報記者,也是《混進塔利班:我在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奇怪日子》(The Taliban Shuffle: Strange Days in Afghanistan and Pakistan)作者,這本書於2016年改編為電影《戰地女記者》,由蒂娜費(Tina Fey)主演,曾是《芝加哥論壇報》南亞分部的總編輯。

作者資料

寶拉.伯朗斯坦(Paula Bronstein)

美國最知名的女性攝影記者之一,也是少數報導戰爭遺跡掙扎的記者。她獲得過Faber Award of the Overseas Press Club、National Press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award以及許多 Pictures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 (POY-I)。她入圍過普立茲獎以及 Leica Oskar Barnack獎。這是她的第一本書,已經入圍了三項重要攝影獎項: CDS/ Honickman First Book Prize in Photography、European Publishers Award for Photography以及 FotoEvidence Book Award。

基本資料

作者:寶拉.伯朗斯坦(Paula Bronstein) 譯者:聞翊均 出版社:野人文化 書系:地球觀 出版日期:2017-03-15 ISBN:9789863841814 城邦書號:A1010386 規格:精裝 / 全彩 / 228頁 / 28cm×25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