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勵志故事
格格不入的人生宣言:跟主流不同調,也可以不委屈的精彩生活(TED Books系列)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ELLE》、《科克斯書評》——好評推薦 ★超人氣TED相關演講影片總點閱破兩百萬次 社會邊緣的生命故事,讓世界有不同的聲音與面貌, 旁人眼中的「失敗」人生劇本,其實更積極有力量! 身處社會邊緣的格格不入者,比一般人更熟悉挫敗,也更具備彈性; 他們將從主流價值之外,帶給社會新視野、新思維,與新價值。 莉迪亞・約克娜薇琪(Lydia Yuknavitch)是美國暢銷小說《喬安之書》(The Book of Joan)的作者;她的創作源自於她那「搞砸的人生」,在經歷家暴、兩次被學校退學、兩次壯烈離婚、喪女、三次進出勒戒所與監獄後,她幾乎認為,自己再也沒有機會融入社會。直到《飛越杜鵑窩》的作家、格格不入者肯・凱西對她說出類似的經歷,她才找到開口。 現在,莉迪亞為自己的「與眾不同」感到驕傲。在本書,她整理自己、與其他格格不入者的生命故事,企圖告訴所有難以與主流價值接軌的同伴,該如何站起來為自己發聲、開口要求自己最想要的事物、追求夢想,以及正視自己的「與眾不同」;解救自己,同時也讓自己的故事幫助其他人找到歸屬。 TED Books系列 TED Books是介紹重要觀念的輕快閱讀系列,由TED團隊策劃製作,找專精領域又善於說故事的講者與作者,規劃出涵蓋多元領域的一系列TED Books。每本書的篇幅短到可以一口氣讀完,但是也長到足以深度解說一個主題,主題非常廣,從建築、商業、太空旅行、到愛情,包羅萬象,是任何有好奇心、愛廣泛學習的人的完美選擇。在TED.com上,每一本書都有搭配的相關TED Talk演講,接續演講未盡之處。十八分鐘的演講或播下種子、或激發想像,許多演講都開啟了想要知道得更深、想學得更多的渴望,需要更完整的故事。TED Books輕快閱讀系列正滿足了這個需求。 名人推薦 呂冠緯|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林之晨|TEDxMonga 講者、AppWorks 合夥人 洪 蘭|中央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 翁啟惠|前中央研究院院長 許毓仁|TED×Taipei創辦人 張輝誠|台北市中山女高教師 童子賢|和碩科技董事長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葉丙成|台大電機系教授 鄭國威|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 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按姓氏筆劃排序) 好評推薦 「這本書將會拯救許多生命。」——雀兒喜・肯恩Chelsea Cain《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如果你所走的路,讓你掉進地獄裡幾次,而且你越想有人陪著走,就越孤身隻影;如果你是一隻咬掉自己的一條腿,要逃離一開始落入的地方;如果你得用破碎之物來鋪路,並用雙膝爬著走。這本書就是寫給你看的。裡面都是你的夥伴。歡迎回家。——瑞貝卡.索爾尼特Rebecca Solnit《黑暗中的希望》作者 當我閱讀莉迪亞這本《格格不入的人生宣言》時,我哭了。莉迪亞幫我們這些永遠都是格格不入的人,開啟了一道安全的空間。這個世界對我們這群人來說,通常都像是一塊禁地。對那些不相信自己會有家的人來說,這一本受人矚目的書,為他們創造了一間屋子。——史蒂芬.艾洛伊Stephen Elloitt《阿德拉爾日記》作者 最好的個性就是異類這種特質的人。莉迪亞‧約克娜薇琪是這些聲音的傳播管道。身為終極異類的她,是名先知,也是種子;既勇敢又溫柔;是位謙遜的人道主義者,也是古意中的詩人。——莎拉.葛拉爾德Sarah Gerard《陽光之邦》作者 本書無疑能夠讓生命有所扭轉。莉迪亞‧約克娜薇琪是名創造奇蹟的作家,以一種更深層、更豐富、更令人著迷的生動寫實方式,來讓我們看到自己製造出來的一團混亂。——凱洛琳.李維特Caroline Leavitt《你的影像》作者

目錄

前言 格格不入的異類 第一章 從一片空白唱出生命之歌 第二章 跳脫主流,活出色彩 第三章 痛苦使我們更堅強? 第四章 在夢想中挺立 第五章 藝術家異類 第六章 成癮者異類 第七章 異類之旅難行 第八章 無法融入的身體 第九章 將迷途轉為入口 後記——寫給異類夥伴們的一封情書 後記 致謝 註解 作者介紹

序跋

各界推薦
  曾經有人問過我,如何達到個人的卓越(Excellence),我的淺見是:多元接觸(Exposure)、廣泛探索 (Exploration)、自我期許 (Expectation)、紮實執行 (Execution)與經驗累積 (Experience)。台灣社會或者華人文化較缺乏接觸與探索的階段,而TED或TED Talks所提供的內容正是閱讀這個世界的楔子。然而,淺碟式學習效果有限,一知半解往往比不知還可怕,而TED Books正好彌補缺少的這塊,讓我們對有興趣的議題可以挖掘得更深。何不看看幾部TED Books的演講影片,你很快就會知道,該買哪幾本!——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呂冠緯   三十多年前,TED 的開始,透過大型實體活動講故事,講值得擴散、能帶給眾人啟發的故事。寬頻連線與智慧手機普及後,TED又登上網路影音與 App,跨越國界,啟發了遍佈世界各地、數以千萬計的觀眾。而後,TED又增加了 TEDx,所謂獨立舉辦的TED論壇,讓更多有故事的人可以登上舞台,提供全世界他們的好故事。現在,很高興,三十年後,TED的故事又化身為書籍,要用文字的力量,讓更多好故事,啟發更多讀書人。——TEDxMonga 講者、AppWorks 合夥人 林之晨   TED的水準高,有口碑,現在它把演講的主題寫成三萬字左右,又印成大小正好可以放在口袋中的小冊子,適合在旅行中閱讀,真是一個好主意(只怕讀者會讀到忘記下火車)。這次天下雜誌拿到它的獨家代理權,台灣的讀者有福了,在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每個人時間都不夠用,我們需要快速的吸取重要訊息,而這一套書正好提供了這個需求,這些書的內容簡單扼要,沒有贅字廢話,看完好像去赴了一場盛宴,心靈得到滿足又沒有吃的肥腸滿腦的不舒適。   「閱讀豐富人生」,透過文字的傳承、閱讀的能力,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高更遠,我期待每個月的新書出來。——中央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 洪蘭   在每一場 TED十八分鐘演講結束後,我常常在想,要怎麼延續這些十八分鐘背後的力量?   TED Talks 希望帶給大家的,不是稍縱即逝的感動,而是希望這些故事背後擴散出去的漣漪,可以鼓勵大家化成行動,發揮它原本就該具備的影響力,讓世界可以朝著更美好的方向前進,這就是 TED 「好點子值得被分享」的初衷。   我們用眼睛看世界,用閱讀觀照自己。如果 TED演講,是在心中種下一個讓好想法萌芽的種子,或是激發想像的小石頭。那 TED Books 系列叢書,就是接續演講的未竟之處,帶領大家沿著這些智慧軌跡,探索與思想的深度旅程。內容包羅:人權、太空、知識、科學、心靈、智慧等萬象領域。知智無垠,但在追求過程中的樂趣也同樣無窮。   資訊紛至沓來的移動時代,我們的心需要安穩寧靜的時刻。閱讀 TED Books,體會智慧在動靜之間的生猛、敦厚及平衡。期待各位翻開書扉的同時,也踏上屬於自己的蛻變旅程。——TEDxTaipei 創辦人 、TED 亞洲大使 許毓仁      在我觀察,TED演講最驚人之處,在於三點:一是善用網路新媒介,將主題式的、專業性的內容,轉為演講形式,化為影像,在網路上原先充斥著娛樂為主的影像世界,將專業知識內容勇敢投入其間,並巧妙設計出一場演講十八分鐘符合閱聽者最佳專注時間的規範,同時讓現場演講的效力隨著網路的延伸而無遠弗屆,產生驚人效益,不少影片的影響力遠遠超乎常人想像。   二是TED演講讓當代壁壘分明,甚至深院高戶的學術研究,或是各行各業傑出人士的多年經驗、獨到見解,可以透過簡短、扼要、明白的演講方式傳達給普羅大眾。換言之,TED演講讓專業知識真正的和大眾對話,真正做到最大的知識普及化;同時又打開各專業的小領域,讓各種專業知識進入溝通與相互了解。――在這個意義上,TED演講做了最驚人的通識教育成果。   三是TED演講,採取的策略之一,向全世界開放授權,只要向總會申請,符合總會規範和要求,就能自行辦理TED演講。所以一方面能引起風潮之外,另一方面也產生舉辦方的相互良性競爭,光是臺灣就有好幾個不同單位舉辦各種TED演講,而且舉辦方根本不需過度考慮場地如何,也不怕參與人數的多寡如何,因為真正的影響力實施,其實是來自網路的傳播與影響力,而成敗好壞的真正關鍵,更來自於講者的內容。   當然,短短十八分鐘演講,彷彿是深入知識寶庫前的店招或預告片,常讓人意猶未盡,該如何補足這種缺憾呢?TED系列書成了最好的入門導引書,我相信只要一本一本讀去,必定可以深入各式各樣寶庫。——台北市中山女高教師 張輝誠   十八分鐘太短,偏偏世界又太複雜,TED Books是一個不多不少的折衷方案。   從火星旅行、數學應用、認識恐怖分子、邊緣族群家庭,直到海洋食物的未來,我們都在網路上,看過上百支TED Talks影片,有些甚至被我們加入YouTube的書籤珍藏。   像是一道任意門,TED Talks開啓了我們對陌生議題的認識。至於門後幽深廣闊的世界,TED Books則像一本生動導覽,指出我們還未經歷的路徑。——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知識是聰明人的娛樂,而真正的知識分子不孤高自賞,也絕不狐群狗黨。TED 先用十八分鐘,帶著表演性質的演講格式降低大眾跨入廣袤知識領域的門檻,再透過 TED Books 更進一步地讓講演者跟讀者用適合深度思辨的文字來對話。TED 不斷在尋找更好、更吸引人也更適合當代傳播環境的社會溝通與共學方式,並予以規模化,這是我非常佩服,也持續在努力的方向。非常高興見到 TED Books 系列在台灣出版,希望很快泛科學也能做到。——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內文試閱

  前言       格格不入的異類      當我說異類(misfit)這一個小小的詞帶有很多含意時,不要懷疑,相信我。先讓我告訴你這個詞並不代表的意思。我現在要說的,不是那些我們偶爾都會感到怪異、寂寞、疲憊、失敗,或是遭人排擠的情況。每一個人在某些時刻都會遭遇到這些經歷,這是人之常情。但我不是在說失序或是難以應付的糟糕感覺,我也不是在說受限於社會角色,或是喪失看待自己的方式,或是面臨中年危機時的衝突感,雖然這些存在狀態確實重要,而且值得看重。      要定義異類這個詞的方式有千百種。多數「現有」的定義包括下列說法:一個與眾不同,且似乎不屬於一個特定團體或情境的人;一個格格不入的人或事物;一個對於新情境或新環境適應不良的人。      當我說異類時,我所說的是這樣的事實:我們有些人不管怎麼樣,從出生一直到我們整個生命的進化歷程,包括現在,就是完全找不到一個可以融入的方式。我所說的是,有些人如何因為錯失任何融入的機會,而歷經一些改變,改變的程度錐心刺骨到讓他們在生活上幾乎成就不了什麼大事。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掙扎;或糟糕的是,我們淹沒在我們的無能或是錯誤中,更糟的是乾脆放棄,因為我的年紀已經夠大到可以了解,有些人根本翻不了身。對於那些宇宙萬物的異類,我們太快失去愛與和平。      不過我現在並非要大家憐憫。      就我來看,異類是一切。這個世界需要有我們這樣的一群人。      接下來會談到為什麼我會這樣說。      異類的聲音      我之所以會說我是異類,部分是因為發生在我身上的事,還有其他是由內而外、內建的,如果要這麼說也可以。      我們有些人以奇怪或錯誤的方式過生活,或是在生活中做出奇怪或錯誤的事。我們有些人被退學、進監獄、接受勒戒、失去丈夫或妻小,或是失去房產及所有的財富,但我們不會因此完全舉白旗投降,或消失不見人影,雖然有些人會如此做。失根的凡間天使。我們即使無法融入一般常規的社會群體,但會試著發展出一個值得活下去的身體、聲音或是生命。      我們的觀點同時來自我們的經驗,和對於融入文化、關係、語言和社會機構中的持續無能。這些觀點也是我們將自己如他人般,在關係、家庭和社群中所定位的方式。我們這一大票人,滿坑滿谷的人。曾有一次我想用我們這樣的觀點,而不是從投射、種類、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內的名稱,以及社會對我們這一群人的錯誤假象來談述。墮落的人、不全的人、受虐的人、正接受勒戒的人、更生人、老兵、殘存的人、內向的人、有偏差的人。我們並不是你們的敵人,我們也不是讓人感到難堪的存在。我們沒有比較匱乏,或是失敗。      如果你也是一名異類,我希望你可以從我的故事,或其他異類同伴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已經和那些思考過,如何因自己不同於他人行事作風,站在文化邊緣堅持做自己的人談過。我希望可以提醒你,文化邊緣正是新思維、美麗創想的發源地。邊緣可以讓中心更加穩固,邊緣是前鋒部隊。本書中其他異類的故事,和我的故事一起在這邊提醒大家,我們並不孤單。我們始終是彼此的一部分,就如同一塊礫岩,當中夾帶了來自全世界的砂礫碎屑。      第3 章 痛苦使我們更堅強?      ▍毀滅的另一面      十年後,我那道受苦難的創傷變成一個不同的形式。我所受的苦難變成一道飢餓,感覺像是悲愴和失去把我掏空後,所留下的一個洞口。一段時間後,那一個洞不但沒有繼續耗損我,反而在空洞中生出一些有生命的東西,一種有人性的痛感,而且在這一個痛感上也形成了某些東西,任何真實的東西。      我死去的女兒在我體內的一處鑿開了一個口,一種全新熾烈的渴望就此誕生。這種渴望的本質厭惡空虛;渴望來自於我們體內躍動的壓力,是一種可能原本會讓我往橋下跳,但後來轉變成一種強烈創造性驅動力的動物性需求。對於想法的渴望,對於性愛的渴望,對於危險的渴望,對於冒險的渴望。只要可以讓我拿到手的書我都去讀,也研究作者所讀過的書,然後全面閱讀。我到處和人上床,老師、學生、喝醉酒的人、有毒癮的人、男性、女性,任何眼裡閃過一絲危險激情眼神的人都沒放過。沒有一種毒品我沒試過。在我摯愛好友貝琪的邀約下,我參加生平第一場「皮繩愉虐性愛」(BDSM)聚會。      我在裡面所看到的人,完全不需要我表現出什麼虛情假意,他們只要一具可以蹂躪的軀體。我會在嗨起來後,騎著腳踏車衝進威拉米特河的急流,也和其他瘋狂、想找樂子的幫派混混或是街頭流浪兒童,一起跳進急流裡。不斷受這種找死的樂趣驅使。      我的那種渴望以及接下來的行為有多危險,是完全不需要解釋的。這就是我們都接受過訓練,可以去了解的故事路線。      但我想要解釋,我的渴望產生了什麼。外人看來像是自我毀滅的事,卻並非總是如此。毀滅的另一面正是自我表達的機會,創造性。我們和青少年、年輕人,還有落魄的成年人所犯下的錯誤,鑄造出這道創造性。所有的創造性都有毀滅性作為另一面,正如那一個躺在我懷中,超乎美麗的死嬰一樣。我在文學書籍中所看到的,是一條有可能從受苦難和自我毀滅通往自我表達的道路。我回到那堆我在天橋下寫在記事本上的瘋言瘋語,並開始從中挑選出故事。      一開始下筆後就沒有停止過。基於這一個理由,我可以說女兒的死、進入精神錯亂狀態,還有露宿街頭的經歷,不是只有淒慘兩字可形容。那些經歷同時也有產出。有了那些經歷後,才能讓我下筆有如行雲流水。      二十年後,我所受苦難的性質不僅成形,而且躍然紙上。我所痛失的小女孩變成故事中的小女孩。故事裡有幾名女孩原本差點死亡,後來沒有;故事裡有頭髮著火的女孩,試圖找出解救自己的方式;故事裡被家人囚禁,或受到暴力,或愛,或社會規範制約的女孩,打破原有文化,進入一個未曾有人想像過的境界。我在這裡要說的是,我寫得愈多,就愈了解到我所謂的創傷,包括女兒之死、童年受虐、我在少女和年輕時期內心的滿腔怒火和宣洩方式,都是故事的原型,成為我可以表達的域界。      當我告訴你,文學和寫作拯救了我的生命時,或許我再告訴你,這兩樣東西進入我的體內,停留在我女兒所開啟的那一塊地方時,你就會相信我。如果你是那些有能力潛入海底,潛游在黑暗的深海裡而不會感到恐懼的人,有過人的能力可以通過生命最嚴峻的考驗而不會倒下去,那麼你也會有能力,從那裡帶回一些東西回到海面上,然後以某種方式,幫助其他無法靠自己辦到的人。      你不是廢物。      你對自身文化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們這些異類有能力可以承受悲愴、承受死亡和創傷,然後浮出海面。但我們必須持續述說我們的故事,將我們的故事傳遞給彼此。否則那些故事就會將我們生吞活剝。我們受苦難的故事,不是耶穌的故事。我們所受的苦難,會產出具有世俗的意義。我們將希望以一般形式,不論是不潔或是聖潔的,都帶入這個世界,讓其他人可以保持前進。      第5 章 藝術家異類      我在與《飛越杜鵑窩》原書作者肯.凱西(Ken Kesey)碰面之前,已經看過電影七次,原著小說也讀了三次。我之所以有幸見到他,是因為我偷偷潛入奧勒岡大學的創意寫作課堂。當時我是被德州退學,重返校園的學士生。我的朋友麥芮狄思是藝術碩士班研究生。當肯.凱西答應教授一年的小說寫作課程時,麥芮狄思就偷偷把我帶進教室裡。我人生首度最重要的寫作課程,基本上是一場結合潛入和意外的經過。      如果異類所渴望的是像這樣的一件事,那麼你可以說肯.凱西就是異類的化身。他所寫的每一樣事物,和他生命中的每一個時刻都在抵抗,不要和周遭的任何事具有一致性。坦白跟你說,如果當初在我女兒死後一年,也是我發現自己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靈感,所寫下的奇怪內容後沒多久,我沒有遇見他的話,我可能就會錯過一個擺在我面前,而且是極為重要的入口,帶我進入寫作生涯。從幾個方面來看,他比我父親對我更具重要性。      如果他在第一次遇見我時,沒有在我耳邊說:「我知道你發生過什麼事,死神真是一個混帳。」這樣的話,讓我們兩人當下立刻因為兩個死去的孩子,我美麗的小女嬰和他健壯的摔角選手兒子,而親近起來,產生第二個自我在我們兩人軀體之間盤旋,我不知道在這個世上,是否還會有其他任何人,或是任何事,可以讓我信任。有時,從一個異類口中輕聲說出的一句話,就可以改變你的一生。   

影音

作者資料

莉迪亞‧約克娜薇琪(Lydia Yuknavitch)

莉迪亞‧約克娜薇琪是全美暢銷小說《喬安之書》(The Book of Joan)和《小小背》(The Small Backs of Children)的作者;同時是 2016 年「奧勒岡圖書獎」(Oregon Book Award)肯・凱西小說獎得主和「讀者票選獎」(Reader’s Choice Award)得主。另一部小說作品為《瘋女朵拉》(Dora: A Headcase)。其廣受好評的回憶錄《似水年華》(The Chronology of Water)為進入美國作家團體「國際筆會美國中心」(PEN Center USA)非小說創意寫作獎決選的參賽作品,也榮獲「太平洋西北書商協會獎」(PNBA Award)和「讀者票選奧勒岡圖書獎」(Readers’ Choice Oregon Book Award)。並於奧勒岡波特蘭創立「身體寫作」系列研討會,在會中指導女性研究、電影研究、寫作和文學。在奧勒岡大學取得文學博士學位。佳評如潮的 TED 演講《「格格不入」之美》(The Beauty of Being a Misfit)的瀏覽次數將近兩百萬(編注:目前已達兩百四十八萬次)。莉迪亞和丈夫安迪・明哥(Andy Mingo)及兩人之子,才華洋溢的米勒斯(Miles)居住在奧勒岡。莉迪亞同時也是游泳健將。

基本資料

作者:莉迪亞‧約克娜薇琪(Lydia Yuknavitch) 譯者:施婉清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8-08-29 ISBN:9789863983644 城邦書號:A1600830 規格:平裝 / 單色 / 240頁 / 12.7cm×18.2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