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奶‧蜜‧鹽的分齡教養金律:灌溉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樂觀自信與責任感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奶‧蜜‧鹽的分齡教養金律:灌溉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樂觀自信與責任感

  • 作者:張文質
  • 出版社:如何出版
  • 出版日期:2017-12-01
  • 定價:290元
  • 優惠價:9折 261元
  • 書虫VIP價:261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47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父母在孩子生命不同的階段,提供足量的奶、蜜、鹽三樣成長配方, 讓孩子一生心靈富足、不虞匱乏! 用生命之初的「奶」,為孩子的一生塗上溫暖底色, 讓孩子浸潤在如「蜜」般的情感中,健康陽光成長, 再添加適量的「鹽」,培養處變不驚的堅韌生存力。 本書作者被譽為「中國真正懂得素質教育的專家」,帶你用減法教育還原初心! 補給孩子每個階段所需的養分與能量,滋潤親子關係。 ◆2歲以前,以愛為「奶」提供養分,滿足孩子的本能需求: 用豐沛而親密的愛陪伴照護,讓孩子充滿安全感。 ◆2~6歲,提供甜如「蜜」的情感支持,讓孩子認識體察「美好世界」: 用鼓勵與讚賞讓孩子肯定自我價值,奠定自信。 ◆6歲以後,為品格與智識撒「鹽」,永遠站在孩子身後: 透過約束與引導塑造孩子的品格與責任感,打造大格局。 本書補充教養配方也提供教養錦囊,每個父母都能勝任愉快! ◆好父母的標準是什麼? ◆父母最應該培養孩子哪些素質? ◆父母要不要與孩子做朋友? ◆作業太多,孩子不願意做怎麼辦?上課老是分心怎麼辦? ◆愛打架的孩子是不是壞孩子? ◆孩子的興趣導致學業成績退步怎麼辦? ◆孩子早熟,父母該怎麼引導? ◆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可以做些什麼? ◆為什麼一次批評,需要二十四次表揚才能補償? ◆孩子最害怕的三件事是什麼?為什麼孩子會閉上傾訴的嘴巴? 本書特色 ◎隨書附贈《有問必答!給父母的隨身家教小錦囊》 ◎諮商心理師&暢銷書作家 許皓宜、親職教育講師&暢銷書作家 魏瑋志(澤爸) 暖心推薦 ◎回歸家庭教育初衷,簡單、直接、有效解決上億家長的教育問題。 ◎破除父母教養迷思,引爆熱烈反思。 ◎讓孩子受用一生的教育之道,適時、適事、適度,幫助孩子成為真正的人生贏家。 ◎教養不是刻意教育而是還原初衷,用最尋常的方法教出有韌性的孩子。

目錄

前言 給足童年各階段教養配方,孩子一生不虞匱乏 奶:從滿足孩子的本能需求開始 發現與滿足孩子的隱性需求 ※哈佛的「面無表情」母嬰互動實驗 母親不能缺席也無可取代 ※成為「夠好的父母」 教養不是刻意「教育」,而是還原 ※沒有陪伴,愛從何說起? 讓愛回歸日常 ※家庭的日常生活,是安全感的基礎 孩子因父母而歡喜憂愁 ※四十歲以後的相貌自己決定 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 ※童年時給足「愛的存款」,一生都心靈富足 童年的傷痛一觸即發 蜜:讓孩子認識與體察「美好的世界」 先弄清楚愛的本質,然後去愛 ※別讓父母的愛變成孩子的債 讓孩子只是孩子 把每個孩子都當成天鵝一樣鼓勵 ※獲得父母肯定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孩子的世界,比成年人慢 ※瞭解生命的「複演」,讓孩子自然成長 與孩子的不足友好相處 ※自卑也能成為正能量 差一點,也無妨 ※不要輕視「弱勢」孩子的內驅力 勵志教育,九十%是無用的 ※「聞雞起舞」害人不淺 成不了天才,卻得了天才病 ※莫札特若生長在農家? 真正的天才是擁有持續工作的能力 ※過早判定,可能毀掉孩子一生 每個孩子都應該體驗「意義非凡」的事 教育遊戲化,孩子樂在學習 鹽:形塑孩子的品格、智識與擔當 教育的權利掌握在父母手中 ※家庭戰爭爆發前,請先算一筆帳 讓孩子瞭解生死—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家庭教育的核心:健康教育 幫孩子裝上「避雷針」 ※兒童十大安全宣言 如何與孩子訂「契約」? ※小問題不處理會變成大麻煩 小時無擔當,老大徒傷悲 培養孩子的勞動力 ※讓孩子遠離「空心病」 制定與孩子成長相應的學習目標 ※你的孩子是追趕者,還是飛翔者?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應並行不悖 電子產品的使用,也需要「駕照」 把孩子放到群體環境中 懲罰教育的傷害是雙向的 強勢的父母背後,可能站著懦弱的孩子 ※一次批評,需要二十四次表揚補償 孩子的敏感與無感 為什麼孩子會閉上傾訴的嘴巴? 永遠都要站在孩子身後 ※孩子最怕的三件事 必須承擔的生命之重 附錄給父母的進階課

序跋

【前言】給足童年各階段教養配方,孩子一生不虞匱乏
  教養的矛盾,就是父母之「教」與孩子的「發育成長」常常無法同調而導致衝突。具體來講,一方面,每個孩子都需要在父母的呵護照料中長大成人;另一方面,人的成長本質上都是自我成長,這是當今許多心理學家研究得出的結論。   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教養問題的方案,所以更常反思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發育成長」?父母為什麼會這麼「教」?   經過多年研究,我現在可以斷言:教養問題的根源都來自童年,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要去認識、理解緩慢又漫長的童年,包括父母與孩子的童年。因為,父母童年時期的經驗,會在孩子身上重演;而童年時期可能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建立良好親子關係方面,父母童年時期獲得哪些核心供應,能讓他擁有具建設性的學習能力和人際能力?而哪些核心供應的不足,會致使他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產生破壞?孩子童年時期的哪些核心供應可能直接影響他的一生?我在這裡所說的「核心供應」,指的就是每個人童年時期不可或缺的「奶.蜜.鹽」。從這個角度來講,教養的基本矛盾,其實也是「奶.蜜.鹽」的供需雙方無法同調所導致的矛盾。   奶、蜜、鹽是生活中極為常見和不可或缺的三種物質,在教養層面,它們意味著什麼?它們會怎樣影響每一個生命個體的成長?這是本書要討論的話題。   用生命之初的「奶」,為孩子一生塗上溫暖底色   我談到的「奶」,最淺顯、直接的意思是指母親的奶水。更深刻的意義是指以母親為核心,充滿溫暖、充分照料的生活環境。這個環境以充分的愛和滿足感為導向,所有孩子都不可缺少。來自母親的愛與照料也是其他人不能取代的。只有在母親的懷抱中,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健康,更活潑,更舒坦。   英國著名的兒童精神分析大師溫尼科特認為,從完全依賴到相對依賴,再到趨向獨立,是每個孩子個體成長的必經過程。完全依賴階段強調母親對孩子的懷抱,即時時刻刻懷抱孩子,全方位滿足孩子的要求。母親要做到始終能滿足孩子的需求,這就像人離不開空氣一樣—不是說孩子需要她時才在,而是時時刻刻都在孩子身邊。這會使孩子產生一種生命的「全能感」—覺得可以自由地發展自己,自由地釋放自己本能的需求。   所以,母親要給予孩子甜蜜的注視,對孩子的表情、動作、聲音做出及時反應,讓孩子從小就能產生更多的自我肯定。這樣,母親就創造了一種對於孩子成長有促進作用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孩子慢慢趨於獨立。   這個時期,一旦母親不在場,孩子就會感覺到缺失,他會驚惶、缺乏安全感,然後就會去尋找母親的替身,從而「遺忘」真正的母親。事實上這不是真實的遺忘,而是產生一個虛假的替身—假裝自己是一個不需要母親的孩子,可以找別人替代母親。這是孩子的一種自我蒙蔽,埋藏自己的本能需求。如此一來,孩子成年後,只要身處特定情境,就會展現出缺乏母愛所帶來的痛苦與麻煩。   那些所謂「不夠好」的母親,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不願意成為母親的母親;不懂如何做母親的母親;人在場但「責任缺席」的母親,這類母親往往沒有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與孩子的情感、言語、表情的交流及身體互動等都是缺席的。相較之下,在孩子身邊的「虛假的母親」問題更為嚴重。她想愛孩子的時候就去愛他一下,不想愛的時候就不聞不問,或者以工作忙碌為由放棄陪伴、教育孩子的責任。母親是孩子成長最直接的促進者,健全的母愛可以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健康成長;同樣,母親的缺席也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留下陰影。   我說的「奶」,既是真實有形的乳汁,也是一種無形的象徵;這種以愛為「奶」的營養,一定要灌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一例外。大量的兒童研究成果證明,孩子早期生命的狀態影響一生。所有孩子對母親的依戀都是持續終生的,而孩子日後表現出來的種種問題,根源往往是「奶」的缺失。   健康陽光的孩子,是被「蜜」浸潤過的   我們談到的「蜜」,是指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將鼓勵、讚賞這些甜蜜的情感支援方式,變成家中最重要的互動方式。這樣的互動,依照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的觀點,是舉凡對孩子成長「有益」的父母都會採取的行為。   用鼓勵、讚賞的方式開啟孩子生命無限的可能,孩子的主動、樂觀、探索精神等與生俱來的生命熱情就會被釋放出來。   遇到事情就畏縮、遇到挑戰就沮喪,這種消極的狀態,和早期成長過程中缺少被鼓勵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生命中幾乎所有潛在能力、美好的可能性,都需要激發才能展現。兒童發展心理學提醒我們,孩子反覆犯錯正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孩子是在不斷犯錯、不斷失敗中發展出各種能力以及獲得認知。如果父母害怕孩子失敗而趨利避害,會讓孩子的眼界越來越狹隘,從而讓生命發展的可能性越來越受限。   那些所謂「對孩子有益的父母」總會鼓勵孩子,並積極參與他們對世界的探索,激發其內驅力—孩子有幸福快樂的體驗,就會自我激發出快樂幸福的能力,這樣的孩子更懂得悅納自我、欣賞世界美好的一面。   「蜜」會幫助我們體察和探索出一個更好的世界。   生命之「鹽」,讓成長舉重若輕   至於「鹽」,主要可分成三方面來看:第一,正如耶穌基督教誨人應該成為「世上的鹽」,鹽既是世上最尋常又不可缺的食物,同時還是一個人堅毅、勇敢與有責任心等優異品格的象徵。第二,「鹽」意味著生命的現實感,無論在什麼環境、接受什麼任務、面對什麼困難,都有面對現實去承擔、接受的能力,從而在淬煉中成長,而不是迴避、逃避和退縮。第三,它指向生命的自由度,包括心靈開放、從容,以及精神方面的信念、追求,無論在什麼環境,都有精神目標。人一生總要承受一些沉重的東西,責任感可能會使人心事重重,感受巨大的壓力。無論遭遇什麼事、在什麼處境,都能心境從容創造美好生活,需要強大的心靈包容能力—而適當的「鹽」有助於打造這種能力。   在不同環境裡,人會有不同的心境和情緒。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會經歷從對母親的本能依戀,漸次發展為對父親、家人、同學和老師的依戀或依賴,然後再發展成對社會的依靠,形成與他人更為複雜的社會關係。人生總是與各種挑戰相伴,父母幫助孩子成長的同時也要學會放手,而幫助孩子減少對親情和家庭的依賴,就是培養孩子品格力最好的方法。我們終將明白,一生命中所添加適當的「鹽」,能夠讓人處變不驚,在不同環境中形成不同的適應力,這樣的人才具有改造現實的能力。   今天的家庭教育,多半著重在孩子如何適應社會現實、如何才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如何才能成功等,但真正的精神自由,在家庭教育中卻很少談到。如果不談精神自由度這種形而上的東西,家庭教育的價值何在?   家庭教育解決的都是看得見的現實問題,而孩子的生命存在價值卻無人關注,這是目前社會最大的困境之一。如果沒有夢想的照耀,更容易趨向功利和勢利,更容易被「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價值觀左右。我們需要回到生命發展本身來看待孩子的成長,需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人生,而不僅是在學習成績上斤斤計較。   我經常拿樹來比喻。那些長得高和長得好的樹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生長初期都看不到它的成長,好像長得特別慢,其實,它是先長根,讓根先扎向大地,扎得越深越好。從表面看的確長得很慢,但是,一旦根長好了,後期就會長得特別好。這就是所謂「慢慢的快」,先慢,然後才是快,關鍵在於慢,慢的問題解決了,快才能真正地順其自然,迸發出個體的豐富性和獨特性,這才是快的真義。   為人父母應對照反省:我們成長過程中,「奶.蜜.鹽」是否充足?孩子身上有哪些問題可能和「奶.蜜.鹽」不足有關?還有,有些教養問題是不是因為我們遲遲沒有讓孩子「斷奶」造成的呢?   著名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說,童年的問題是人一生的問題,一個人得的病,病根若是在童年最難醫治。所以,家庭教育是關乎孩子、家庭和社會的複雜多角關係,而「奶.蜜.鹽」正是我們當下以及整個社會需要密切關注的新課題。

內文試閱

  成為「夠好的父母」      不夠好的父母有三種,你是其中一種嗎?      1.還未準備好就當父母      首先,父母必須從內心認同自己的新身分,從心理和身體上接納孩子的到來。那些認為自己還是孩子或者意外懷孕的媽媽,往往都會遭遇更多麻煩;還有一些媽媽在意自己的身材更甚於孩子,產後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恢復身材上,疏於與孩子互動交流。      對於與○到六個月大的孩子,最好的母子互動是抱持,如同西方繪畫中常見的聖母和聖子的姿勢。豐腴媽媽的身體感覺軟軟的、暖暖的,讓孩子有安全感。在孩子還是嬰兒時,媽媽給予更多愛的關注、更多抱持,孩子就會覺得從來不缺母愛。愛會讓孩子擁有自然生長的力量。反之就會對愛感到饑渴,這種感受將伴隨一生。      2.不懂如何做父母      父母心智成熟,與孩子對自我身分的認同和其成長息息相關。為人父母需要瞭解很多專業教養知識,例如:○到六個月的孩子需要「完全依賴」父母;七到十八個月的孩子需要「相對依賴」父母;十八個月以後的孩子需要「趨向獨立」。而孩子在六到十八個月期間,需要專業的母愛,需要母親對孩子的眼神、聲音等做出正確的判斷,理解並回應孩子的需求。孩子小的時候,哭是他唯一表達的方式,哭就意味有需求。所以,孩子一哭,父母應該立刻做出回應。一方面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處在有人照顧的狀態,產生安全感;另一方面父母也能從與孩子的互動中判斷自己哪些是正確的回應,哪些是錯誤的回應,父母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理解孩子的需要。      3.不在場的「隱形」父母      孩子需要父母日常的陪伴和關心。然而現在很多父母因工作繁忙,常常缺少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幸福不等於物質豐富,也不等於位高權重,幸福是心靈的富足。在孩子小的時候,幸福還只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對他們來說,父母的陪伴越多,他們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多。要讓孩子的童年更加幸福、未來成長得更好,父母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陪伴越多,孩子體驗到的安全感、信任感就越多,所以,要在孩子○到三歲期間盡可能給予大量的陪伴,這樣孩子在三歲以後較能順利克服「分離焦慮」,從容離開父母去幼兒園,逐漸走向獨立。這種獨立是建立在安全感、信任感的基礎上。      第二,父親和母親給予孩子愛的方式不同,母愛是接納和慈愛,父愛是平衡和責任,充分的母愛讓孩子心靈正向成長,適當的父愛有助於孩子完成社會化。      第三,給孩子足夠愛的養分,幫助他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品德。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成長課題。身教重於言教,教育的核心不是刻意教導出來的,而是在孩子的內心自然產生的。就像一棵樹,要先往下扎根,根扎得夠深夠穩,樹自然枝繁葉茂。      讓愛回歸日常      愛應該回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用更多時間陪伴孩子,經常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堅持與孩子進行日常溝通與交流。      ◆愛是看得到、聽得到的      美國食物教育專家莫里斯曾說,孩子如果每天都能跟父母在一起吃飯,哪怕只跟父母中的一人一起吃一餐,都不容易出現蹺課、撒謊、抽菸、酗酒、提早性行為、吸毒等問題,更容易養成良好的品格,並且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波蘭著名電影導演奇士勞斯基說,他回想自己的一生,發現自己得到最好的教育來自餐桌。這些觀點都反映出最好的教育應該採用一種自然、樸實、日常的方式。我們之前談的陪伴,也是這種方式最直接的體現。      孩子的成長出問題,通常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孩子沒有跟母親生活在一起,缺少母愛而造成心靈匱乏與缺憾;第二是父親經常不在家,沒辦法給孩子更好的啟迪與影響;第三是當孩子犯錯時,沒有得到家長及時的糾正與調整。      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嘗試和糾正錯誤的過程,孩子每天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孩子做對了,父母給予鼓勵,就會強化他朝對的方向繼續前行;孩子做錯,父母又能夠及時發現,進而得到提醒與幫助,也能讓孩子認識並改正這些錯誤。      我們對孩子的愛應該是具體可見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跟孩子生活在一起,讓孩子每天都能聽到父母的聲音、看到爸爸媽媽的笑臉,早上醒來時不孤單、晚上睡覺時不害怕,在父母愛的陪伴下成長。      ◆慷慨地向孩子表達愛意      愛應該回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父母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還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      父母們總以為孩子那麼小,對很多事情沒有知覺;以為對孩子的愛沒必要表現出來,孩子心裡一定明白父母對他的愛。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沒有表達出來的愛就不會被看見、聽見和感覺。      父母表達愛的方式很多,其中兩種最基本也最重要:身體接觸和言語表達。      身體接觸包括親吻、擁抱、撫摸等,這些行為會讓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親密感與安全感,尤其在孩子六歲之前,父母與孩子保持親密、頻繁的身體接觸極為重要。      我一位朋友曾感慨說:「這個肌膚之親,其實就是對愛的感知。我小時候很羡慕一個經常和我一起玩的女孩子,我不是羡慕她家境比我好,也不是她比我漂亮,而是她可以肆意地坐在爸爸腿上撒嬌,這是我一直渴望卻得不到的。我和父親之間一直保持著疏遠、嚴肅的關係。長大後我自我安慰:家裡孩子多,照顧不來是正常的。但事實上,這種肌膚之親的缺失和渴望,會延續至成年,嚴重的就是肌膚饑渴症。」      言語表達主要是指父母把對孩子的喜愛與鼓勵說出來。傳統的父母普遍不善於說愛,最多也就是在孩子成績明顯進步時,給予一些言語上的肯定。好在現今的父母在這方面做得越來越好了。      生活中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父母認為自己每天都有向孩子表達愛意,但孩子卻沒有感受到。這種情況往往是由於父母沒有真正傾聽、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和需求。我有一個朋友,家裡有好幾個孩子,除了最小的女兒外,其餘的都上學了。有一天,小女兒突然問:「媽媽,你怎麼不愛我?」朋友感到詫異,明明每天陪著她,每天都在愛她啊,為什麼孩子卻覺得自己不愛她呢?直到其他孩子陸續放學回家,一個個跟她大聲地招呼、擁抱、親吻時,她才突然明白小女兒的委屈。原來,小女兒那句話的意思是:「媽媽,你怎麼不像愛哥哥姊姊那樣愛我?」對於小女兒來說,媽媽跟哥哥姊姊的那種大聲招呼、擁抱、親吻是一種很特別的愛,自己每天待在家裡,卻從未享受過這樣的「禮遇」,所以她會感到困惑: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是不是媽媽沒那麼愛我?媽媽特地為此跟小女兒談心,小女孩聽完媽媽的解釋才釋懷。      ◆堅持每天與孩子溝通      除了表達對孩子的愛,日常的溝通與交流也非常重要。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學後,對孩子的教育意識會隨之減弱,以為孩子上學後,教育的責任就可以完全交給學校了。殊不知,老師每天要處理很多繁雜事務,很難隨時隨地關注到每個孩子。所以,父母應該每天都問問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與同伴交往、教師的評價等情況,多跟老師溝通,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父母們應該養成關注孩子在學校狀況的習慣,做到每日三問:今天在學校裡過得怎麼樣啊?有什麼特別開心的事情嗎?有什麼需要和爸爸媽媽說的嗎?尤其孩子上低年級時,「每日三問」的習慣更為重要。      從我的女兒一歲多開始,只要不是颳風下雨,或是孩子正好發燒生病,每天一吃完晚飯,就會帶她到樓下的社區公園玩耍。因為鄰居們天天都會看到她,女兒就成了社區裡最出名的小孩。在她上小學前,每個週末我都會陪她去公園玩。後來我參加了一個讀書會,有時候晚上讀書讀到淩晨三、四點才回家,儘管只來得及稍微休息一下,但到了早上我一定會送孩子上學。      接女兒回家的路上,是我們父女之間最美好的對話時間。我每天都會問她:今天學校裡有什麼好玩的事情嗎?今天有沒有覺得不太愉快的事情呢?今天有什麼特別需要爸爸說明的事情嗎?孩子就會很興奮地跟我聊班上大大小小的事情,有時候實在沒有什麼事情要跟我分享,孩子就會為難地說:「爸爸,今天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      這樣的時刻,對我瞭解孩子非常有益,更重要的是,我和孩子之間建立起牢固、親密又美好的親子關係,這是父母一生的精神財富,也是孩子一生最美好的回憶。      後來,我這樣描述這段美好的時光—      清晨,   霪雨綿綿,   破舊的自行車上路了,時鐘般的,   或者遵從唯一的時鐘,   車的後架上是珍貴的女兒,   穿過一段從生命中流逝的道路。      曾經有一位教師朋友和我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故事。她說凡是她答應孩子的事,一定堅持做到。比如她答應孩子每天晚上要唸睡前故事給他聽,有時候剛好出差,就會事先打電話給孩子說明:「今天媽媽可能晚點才能到達目的地,那個時候你可能已經睡著了,今天晚上我就不唸故事了。」有一年她到新加坡進修一個月,也堅持每天晚上打國際長途電話為孩子唸故事。很多人可能會想,國際長途電話多貴啊!有必要這樣做嗎?一個月不講故事,有那麼嚴重嗎?但是這位媽媽覺得所有父母對孩子做出的所有承諾都得當真,並且嚴格遵守,才能讓孩子學會重視自己的承諾。同時,每天打電話給孩子,孩子就不會覺得媽媽離開他了,即使媽媽在外地,也覺得自己跟媽媽在一起,這種母子之間的親密感才不會受到損害。      孩子的習慣是一天天慢慢形成的。一件有意義的事中斷一個月,後果相當嚴重,之後想讓孩子繼續這件事,可能就需要費更大的心力了。如果一件事情不時被中斷,孩子就不會重視這件事情,之後父母無論再怎麼跟孩子講這件事的重要性,都很難再說服孩子。      教育是一個常態化的過程—用最平常的方法教出一個正常的孩子。這種常態化要求父母要把對孩子的愛和教育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父母堅持這種教育方式,孩子的成長就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就算遇到波折,最終也都能安然度過。      比如孩子到了青春期,心理會出現一些波動,這時父母也不需要過於擔心,只要繼續堅持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溝通,等孩子上了高中,成長進入穩定期,之前那些讓人不安的現象就會自然消失。      我不是未卜先知,我只是相信,只要一個家庭一切正常,這個孩子最後也一定是正常的。      真正的天才是擁有持續工作的能力      當孩子找到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時,就會持續關注,發展出巨大的優勢。父母應當立足孩子的未來去思考,保護孩子的天性,讓他們有自由的環境發展自己的興趣。      ◆孩子的興趣,會變成巨大的優勢      有一次胡適先生的一個學生問他,做什麼最難?胡適想了想說:「做出一種味道最難。」因為味道都是持續累積形成的結果。在《壽司之神》這部紀錄片中,最讓我感慨的是,片中的老爺爺小野二郎有一天得意地說,他終於搞清楚每次給客人上的二十道壽司,順序應該是怎樣安排的。他經過十年的研究才弄清楚這二十道壽司的順序。真正瞭解食物、瞭解壽司的人就會發現,壽司的順序安排是非常講究的,客人先吃和後吃的壽司彼此之間的味道不能互相衝突,先吃進去的不能影響到後吃進去的,只有按照完全合理的順序進食,才能讓客人享受到最美味的壽司。      所謂的天才,指的是擁有持續工作的能力,當一個人找到自己特別著迷的事業時,能夠一直做下去,做到精緻,做到極致,做到前無古人。法國文學家沙特有感而發說,像拿破崙這樣的人,古今就此一人,也許大部分人都是你我這樣的常人,我們一生所從事的事業,跟拿破崙比較,都是一些小事業。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這樣的小事業裡做出大格局。若能如此,也可以被稱為天才了。因為他一輩子就為這一件事而努力,這件事既是他的職業,更是他的事業。最後,這件事就成了他的志業,他也因此把自己的生命放大了無數倍。      孩子的興趣所在,這正是他們可能持續投入關注力、向天才邁進的起點。      對於孩子感興趣的事,父母不能以成年人的功利眼光看待。哪怕他喜歡昆蟲,都可能因為持之以恆的喜好,而成為與眾不同的人。愛孩子就要鼓勵他去做自己的事業,跟從自己的興趣走,也許就能走出他自己的人生了。      女兒很小的時候,就跟表妹一起寫童話故事,但在她們三年級之前,表妹寫的童話都比她寫的好得多。當時我心想,我跟我太太兩人都是中文系的,按理說,我女兒應該在寫作上更有優勢。但我們從來沒有在孩子面前說過類似的話,我們總是鼓勵孩子多讀多寫,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女兒四年級時,有一天我在書桌上看見一首寫得很潦草、塗了又改的詩,起先我並沒有注意,只是把那張紙直接擱在一邊。第二天我發現,這張紙又擺在我工作的位置上了。接連兩三天之後,我拿起那首詩很認真地讀了一遍,相當驚訝,因為寫得很美妙。太太看完後也十分驚奇。但我們都很懷疑,這詩是女兒寫的,還是從哪裡抄來的。我問那首詩是她寫的嗎?她立刻紅著臉,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是啊,我隨便寫的,爸爸你覺得怎麼樣呢?」我說:「寫得好極了,爸爸媽媽都非常驚訝,沒想到你會寫出這麼好的詩來。」接著我又對她說:「要是你能堅持這樣寫,也許等你小學畢業時就可以出一本書了。」孩子非常幸福地說,那她一定要好好寫。      幸運的是,女兒遇到了一位好老師,總是鼓勵她自由寫作,經常拿她的文章在課堂上當作範本朗讀。老師甚至告訴她,如果有些課覺得沒意思,可以看自己的書,寫自己的文章,只要不影響別人就好。女兒小學畢業時,出了她第一本書《在夜空中飛翔的精靈》;國中時又出了一本小說;從高中到大學,也一直都有書出版。      說實在的,當我們第一次鼓勵女兒的時候,真的沒有想到這份鼓勵最終能產生這麼大的效果。我只是堅信,鼓勵孩子,一定會產生好結果。對孩子感興趣的一切給予鼓勵,是我們對孩子最基本的態度。哪怕有時候還不能接受孩子的某些想法,但也要努力不去損害她的熱情。      ◆真正立足於孩子的未來,就不會矛盾      但是有時候孩子的某些興趣,也會造成父母的巨大壓力。寫作特別有天分的孩子,不見得在現今的考試制度下就能考高分。父母經常會處於這樣的矛盾中—到底該尊重孩子的天分,還是讓他適應現今的考試制度?      這需要父母有勇氣作出對的選擇,即使對父母來說是一種巨大的煎熬。但孩子的興趣往往會發展為巨大的優勢,那是上帝為孩子開啟的一扇窗,如果我們把它關上了,孩子的生命可能就此暗淡無光。      正像美國一位教授說的,孩子身上到處都有亮點,但有些父母為了適應現實需要,往往是看到哪裡有亮光,就把哪裡的亮光給按滅了,最後孩子就變成了一個暗淡無光的人。最糟糕的是,這樣的孩子可能再也沒有興趣喜好,再也沒有生命的熱情。人生最終變得索然無味,哪怕他們有閒暇,也不知道如何享受閒暇;即使有很多財富,這些錢財也不能為他們帶來高品質的精神享受。      父母要成為一個學習者,從以前的經驗裡走出來,給孩子更全面、更有前瞻性的教育。比如以前我們經常會說「苦盡而甘來」,但如果苦吃得太多,等有機會享福時,或許也不知道該如何享受了。      教育要立足於對孩子未來的思考,要從孩子的一生來規畫他今天的生活。這樣一來,父母就會發現,孩子身體健康、合群、容易快樂有多麼重要,遇到挫折時能夠自己調整、改善有多麼重要。當然更重要的是,孩子有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那會是他生命中最珍貴的種子,如果得到良好的灌溉,就會長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不但造福自己,也造福人群。      ◆獲得父母肯定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所有孩子的心目中都有一個潛在而強烈的願望,就是得到父母的認可,進而得到自我肯定。      這種渴望會得到兩種回應:好的父母,會回應孩子的渴望,他們打從內心相信孩子會成功,這種相信會在無形中傳遞給孩子,讓孩子產生自信。同時,他們還會經常鼓勵和肯定孩子的正面行為,成為孩子自我發展的動力。這是一種非常積極正面的親子互動關係。      還有一種父母的做法正好相反,他們可能因為無知或自身的心智成長有問題,不知道鼓勵對於孩子的價值和意義,因此對孩子非常苛刻、嚴厲,平時總喜歡打擊、控制孩子。父母的這種行為通常會產生兩種結果:      第一種,很多孩子會產生一種「我要證明給你看」的心理:你們貶低、打擊甚至詛咒我,我要證明給你們看你們是錯的。他從這種打擊教育裡產生了更大的力量去證明自己,最終得到一種正向的結果。從表面上看,這些孩子的成功似乎比那些備受鼓勵的孩子的成功更耀眼,但是這種報復性質的努力與成功,只是表面風光,其實內心苦楚,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      第二種更糟糕,孩子聽父母說他不行,他就會順應這種打擊變得越來越差。這些孩子的父母就是屬於有害的父母,讓孩子真的變成了人生的「失敗者」。因為生活的種種失意,會怨恨甚至仇恨父母,並把這樣的仇恨從父母身上延伸到其他人身上,最後演變成難以控制的情緒。      在親子關係裡,我堅持以鼓舞為核心。在孩子遭受人生困難的時刻,內心最渴望的是父母的安慰與鼓勵,無一例外,這是一種自然的情感需求。如果父母都能知道這一點,在孩子需要幫助和支援時給予鼓勵、信任,孩子就會幸福一生。      強勢的父母背後,可能站著懦弱的孩子      父母容易情緒失控的,孩子往往容易情緒不穩、懦弱,甚至做出危險行為。父母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孩子犯錯時,採用文明的教育方式,給孩子自我反省的機會。      ◆合格的父母,應有自制力      在我看來,父母因孩子犯錯而情緒失控的原因有三點:第一,父母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傷害、挫折、不滿沒有得到治療,內心產生不平衡;第二,父母對自己人生的某種強烈不如意產生情感轉移;第三,父母相信打罵教育。      打罵教育本身就蘊含著危險性。第一次打孩子往往是最有效的,當孩子再犯錯,再以同樣的方式打罵時,效果就減弱了。很多父母為了達到效果,都會選擇不斷「加碼」,加重懲罰的力度與程度,如果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最後會造成極其嚴重的惡性循環。我以前住的樓下有一個男孩經常被他父親打。他父親認為自己是一個懷才不遇的人,所以對孩子要求特別高,稍不如意就非打即罵。孩子開始很順從,漸漸就開始反抗。結果父親經常打著打著就失控了,孩子也常被打得鬼哭神號,場面非常可怕。那年孩子因為高中考得不理想,居然就騎著自行車投河自盡了。      有些人自己心智還不成熟就做了父母,其實是有風險的。一個外國朋友曾跟我開玩笑說,你們很多父母失控的原因就在於太早當父母了,自己的青春期還沒過完,還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還沒有堅定的意志要做一個有耐心、有自制力的父母。      ◆後天懦弱的孩子更危險      有些父母把因自己挫折、失敗產生的糾結、沮喪轉嫁到孩子身上,經常對孩子的一些行為小題大作,使孩子生活在恐懼與無所適從之中。在這種家庭氛圍長大的孩子,往往情感特別容易波動,特別不穩定。      其實有些看起來懦弱的孩子更危險。懦弱的孩子往往會對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恥,當被逼到極限時,經常會出現驚人的爆發力。如果父母過於強勢,孩子往往就會特別懦弱沒有主見。很多事情哪怕已經想通怎麼跟父母溝通,但只要在父母面前就會變得毫無主見,連說話都結巴。此外,如果母親特別暴力,女兒往往也會特別暴力。所以我常說,一個懦弱的男孩背後,往往有一個強勢的父親;而一個暴力的女孩後面,往往有一個暴力的母親。      有些孩子天生比較膽小、害羞,不善於與人相處。但我們這裡講的懦弱,通常是後天造成的—每當遇到強勢的人就會變得懦弱,每當需要承擔責任時就會退縮,特別沒有主見。      ◆相信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幾乎所有悲劇都跟親子關係惡化有很大的關聯。每個人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其實都是家庭教育的結果。那些性情溫和、待人誠懇、樂於與人合作的人,跟家人的關係通常都特別親密。而且這種親密會持續到終生。      我有時候也會從上一輩的教育中反省自己。童年時,我跟母親的關係較密切,跟父親的關係就有些問題,主要原因是他經常打我。我並不覺得父親打我都是對的或有道理的。因此這種衝突造成了我們父子之間總是有隔閡,很難親近彼此。等我自己為人父母後,也遇過煩躁失控、束手無策的時候,但每當此時我總是會想:除了打之外,難道沒有其他管教方式了嗎?      正常的孩子都擁有自我反省和改善的能力。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在懲罰孩子時,孩子往往已經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這時如果父母能和他講道理,孩子也會欣然接受。反之,如果父母不問青紅皂白就拳腳相向,只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敵意與叛逆心理,有些孩日後就會以一種病態、更具破壞力的方式表現出來。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難免犯錯,這些問題可以透過父母的提醒和教育獲得改善,也可以透過孩子自身的覺悟得以調整解決。對孩子過於嚴厲的教育,只會使他喪失自我反思力,到頭來還是害了孩子。      ◆一次批評,需要二十四次表揚補償      有位政治家曾開玩笑說,不打孩子比讓世界上沒有戰爭還要難。幾乎所有父母都會在教育孩子無效時產生打孩子的衝動,我在講座時也經常會問現場朋友會打孩子嗎?很多人回答:「會打。」      我做過多次問卷調查都顯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父母打過孩子,有的是經常打,有的是偶爾,還有的是實在太生氣才動手。大家打孩子的理由五花八門,但都認為是為了教育孩子。      有研究發現,父母本身小時候很少挨打,成為父母之後也較少打孩子;夫妻之間關係良好,也比較少打孩子;從孩子出生開始,就耐心陪伴他成長的父母,則更少會打孩子,因此結論是:經常打孩子、動不動就怒氣衝天的父母,更應該自我反省,因為問題的根源可能出在自己身上。      有的父母之所以對待孩子特別嚴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自己就是在苛責與打罵之中長大的。上一輩的教育方式,常不自覺地就會被下一輩承襲,並且他們會下意識地用在對下一輩的教育上。這種複製既包括一些好的家庭教育傳統,也包括一些不好的觀念和思想。      有位作家小時經常挨打,由於家裡環境較差,完全沒有隱私可言,每次一挨打,街坊鄰居就人盡皆知,讓他感到雙重痛苦,他發誓自己當了父親後絕不打孩子,但是等到他自己真成了父親後才發現,要做到這一點太難了,原因在於有時候他的怒氣幾乎是無法控制,他覺得父親好像活在自己身體裡,影響著他的一舉一動。有一次他和我談及這些時說:「克服父親帶給我的狂暴情緒將會是我一生的工作。自我掙扎、自我平衡雖是艱難的工作,但我還是做到了,一想到孩子的記憶中再也沒有來自父親的狂躁與羞恥,我就感到無比欣慰。」

作者資料

張文質

教育學者,暢銷書作家,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 長期扎根於中小學教育,與上千萬家長保持親密互動與溝通。在深諳教育現實的基礎上,首次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保衛童年」等教育理念,得到教育界人士一致認可,將這些教育理念推廣到千萬學校、家庭中,被譽為「中國真正懂素質教育的專家」。多部著作入選為中國「全國教師教育優秀課程資源」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繼暢銷書《父母改變,孩子改變》深入上千所中小學,與家長、父母和孩子傾心交談,為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問題把脈,並結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總結出影響孩子成長與發展的「奶、蜜、鹽」三大核心元素。只要父母在每個階段給予足夠的「奶、蜜、鹽」,孩子一生都將不虞匱乏。

基本資料

作者:張文質 出版社:如何出版 書系:HAPPY FAMILY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9861365008 城邦書號:A460152 規格:平裝 / 雙色 / 256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