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繪畫
創意插畫聖經:畫面即故事——線條、色調、色彩,畫出情趣動人的7堂插畫課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畫界讚譽:「從業餘繪者,跨越成為職業畫家,只差這一本書。」 繪畫,是為了說出言語之外的故事 繼《人體素描聖經》、《素描的原點》之後 路米斯繪畫教學經典再現 線條 × 色調 × 色彩 × 200餘幅插畫範例 你從素描中學會透視法,以及描繪場景的法則; 也在藝用解剖學的洗禮下,慢慢學會刻劃人物的細節; 你開始運用線條、色調、色彩等三大繪畫要素,畫出眼前所見; 那麼接下來,你應該學會如何運用這些要素說故事…… ★線條——攫取觀眾注意力的利器 畫家用看得到的線條畫出形體輪廓,用看不見的線條構圖,並吸引你的視線。想突顯焦點,就必須掌握線條,本書收錄路米斯獨創「不規則細分」構圖法,利用視覺引導線抓住讀者注意力,簡單而且生動有趣。除了基本構圖,本書更解析如何活用透視法,為畫作呈現帶來更多戲劇張力。 ★色調——栩栩如生的祕密 沒有光,就無法生活——也就沒有藝術。光影不只讓畫作呈現立體感,更為主題帶來栩栩如生的感覺。色調也能用來構圖,利用簡化細節突顯主題,本書設計出四種色調方案,可以套用在任何題材。本書更收錄、評析美國插畫之父派爾(Howard Pyle)的色調方法,提出簡潔畫面的祕訣。 ★色彩——追求美感的必要手段 談到美感,就想到色彩。好的配色讓畫作傳達正確的氣氛。但習畫者常常忘記,顏料其實有局限,如果不將色彩分組使用,常會讓畫面灰濛骯髒。對色彩品味拙劣,其實只是缺乏色彩的相關知識。本書將色彩簡單分成三組,並利用「色彩調性」說明配色方法,同時說明色彩如何受到光的影響,以及黑色的運用方法。 ★說故事——插畫是為了畫出活生生的感受 故事常常藉由口耳相傳、或文字記錄,但用「畫面」表現的故事最深得人心。綜觀美術史,法國拉斯科洞窟壁畫記錄史前時代的生活、大衛畫出拿破崙、蘇格拉底的崇高精神、米勒反映社會貧富差距,莫內甚至利用畫筆敘述光的故事。如何用畫面說故事?這是習畫者的重要課題。 當畫出眼前所見已經不能滿足你,你的下一步修練,就是為畫作帶來戲劇張力。插畫必須包含情感、我們的生活、我們做的事,以及我們的感受。你能夠畫出一首童謠或流行歌的精彩之處嗎?你能夠掌握模特兒的表情與手勢,畫出有說服力的情感嗎?本書將一步步告訴你,如何構思畫面、如何指導模特兒,乃至於如何活用你所擅長的一切技能。 ★創意發想——為靈感提供路徑 創意發想往往是最困難的關卡,你想為觀眾帶來歡樂,或讓觀眾與畫作一同悲傷,你或許只是畫出情感的表象,而無法洞察情感背後動人的原因;當你想要把所有催情元素放進畫面時,你的作品已經宣告失敗。本書提供「問卷」,解決創意發想的問題;並且整理出14種人性情感訴求,作為繪畫時的靈感參考。 最成功的插畫,就是只用一張畫說出最精彩的劇情。插畫就是生活的感知和詮釋,而生活就是線條、色調、色彩,再加上畫家的感覺匯集而成。如果只是為了複製眼前所見而作畫沒有什麼意義,學習繪畫其實就是學習如何說故事,為你所看到的畫面去蕪存菁。為什麼一幅好的畫作能勝過千言萬語?為什麼藝術能讓人留下感動的眼淚?情感表達真實,本書將揭露人類視覺情感的祕密。正如畢卡索所說:「藝術是一種使我們達到真實的假想。」。 本書帶來完整的繪畫知識,如果你常有下列疑問,趕緊翻開這本書 ■竭盡所能創作,卻無人欣賞;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搞不清楚如何構圖、人物如何互動、物件如何擺設。 ■光是描繪正確場景就費盡心力,不知道如何用場景為自己的插畫故事加分。 ■不是把線條畫得太軟、就是太硬。 ■把所有顏料都用上了,卻得不到想像中繽紛的效果。 ■照著相片畫,卻仍然畫不出真實感。 ■畫肌膚與衣服時,不知道如何處理細節。 ■碰到機會難得的委託,卻不知如何創意發想。 ■當找不到題材發揮,沒有任何靈感時,不知如何求助。

目錄

前言 創意插畫的真理 序章 形體原理——創意插畫的方法基礎 PART 1 線條 線條的各種功能對人類進步的貢獻,如同火和蒸汽機。 PART 2 色調 畫家只對固有色在光或暗的變化感興趣,並不關心固有色本身的明暗。 PART 3 色彩 色彩深受光的自然法則以及周遭因素影響,不能將色彩視為獨立的一門科學、性質,和品味。 PART 4 說故事 畫家是唯一能靠著對形體、光線、色彩,以及透視法的知識做出圖像詮釋的人。 PART 5 創意發想 當你從創意發想中得到事實與訴求,就是可以用來發揮的有形素材。 PART 6 插畫的領域 正確的方式是深入探究心理訴求、驅使動機,以及想要的回應。 PART 7 實驗與習作 就算是貧民窟裡的一條陋巷,以畫家的雙眼來看,也可能是神奇的素材。 附錄 答客問 解說 學習繪畫,同時學習思考

序跋

前言 創意插畫的真理
  由於我先前的努力成果獲得不錯的回響,相信應該會在本書碰到許多老朋友。上一本書《人體素描聖經》頗受歡迎,鼓勵我再接再厲,因為在人體素描之外,插畫這個領域依然有許多學問值得詳加闡述。人體素描畫得好是一回事,將人體放在具有說服力的環境中說故事,並賦予個性和戲劇趣味,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簡而言之,光是一幅正確的人體素描沒有太大意義。必須推銷一些內容,或是給一個故事帶來真實感和個性;它的個性必須令觀者留下印象,觸動一定的情緒。   我的目的是,提出經由自己經驗證實的插畫基本原理。就我所知,這些基本原理不曾被整理並解說。所以我嘗試匯集這些必要的繪畫知識,相信以我在插畫領域努力活躍的成績,有資格這樣做。我會盡量清楚說明繪畫的基本原理如何實際應用,而不是把重點放在人體或其他組件的具體製圖技術。我會假設你已經有相當的繪畫基礎,也有些經驗或訓練背景。因此,本書不會從新手的初期工作出發,也不是給那些只將繪畫當成嗜好興趣的人。本書是為了那些真心誠意想在藝術之路上發光發熱的人,而且決心為這個事業付出必要的專注與努力。   想在藝術上有所成就絕非易事,不是偶爾性起加減做一點就能夠成功。沒有什麼「天賦」或才華厲害到不需要基本知識、辛勤練習,以及勤勉努力。我並非主張任何人都能繪圖作畫,但我堅決相信,任何可以繪圖作畫的人若有更多知識輔助,必定可達盡善盡美。   所以我們不妨假設,你有能力可投入自己渴望的商業領域。你想知道如何著手進行。你想為雜誌故事和廣告畫圖,為廣告看板、櫥窗展示、掛曆及封面畫圖。你想要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機會。   ▌插畫就是生活的感知與詮釋   千萬別抱幻想。我必須一開始就言明,沒有可以確保成功的公式。但確實有一套程序做法對邁向成功貢獻頗多。如果個人的性格、技巧的理解掌握,以及情緒理解力,都對最終結果不是那麼重要,那麼或許存在成功的公式。但藝術不可能簡化為沒有個人特質的精準公式。沒有個人特質,藝術創作就沒有什麼存在的理由。事實上,個人的表達就是藝術創作的最大價值,使藝術永遠凌駕於由機械性方法完成的畫作。我不會妄自跟相機爭高下。但我堅信就算攝影的技術能盡善盡美,其真正的價值仍在於攝影者的個人觀察,而非只是傑出技巧。如果藝術只是為了鉅細靡遺的記錄眼前所見,那麼就只需要相機,而不需要藝術家了。在我們賦予鏡頭情感與個人觀點,或者區別輕重主次的能力之前,藝術家一直主導視覺藝術的呈現。相機必須好壞兼收,全盤接受或全部捨棄,必須完全複製放在眼前毫無情感的外觀表象。   希望所有讀者都要記住,插畫就是你對生活的感知和詮釋。那是你身為藝術家的傳承,也是你在作品中致力追求的特質。這一點千萬別丟失,或屈從於別人的個人特質。就你和你的作品而言,生活就是線條、色調、色彩,和設計圖樣,再加上你的感覺。這些是大家都能運用的技術,我也會盡量讓你有機會使用。你會適當地挑選這些技術,但我希望你能從這本書得到如何使用這些技術的額外知識。   畫家入行初期,幾乎都殷殷期盼如何掌握技術的訣竅,所以我決定接下這個難題。我當作家的能力姑且不論。我們都有共同的立場,知道我企圖談論的東西,對你我和共同的成就都極為重要,因為我希望盡量在這個繪畫保持活躍。我對你成功的期望,正如對我自己的期望,就是為了這一門技藝,那比我們自身更重要。   如果插畫是表達的方法之一,它就成了思想的轉移。因此它是將思想轉移成一種現實的假象。假設我說一個人的臉猶如石頭般堅硬。你的想像力就會在腦海召喚一個形象。不過,這個形象還不是太清楚鮮明。這種堅硬的特質,是對感覺的潛意識詮釋,必須與現實結合。最後的結果不會是一張照片,也不會是活生生的模特兒。為了將「堅硬」這個概念轉移到一張臉上,你用上線條、色調,以及色彩等工具,創造出「堅硬」的特質。如果沒有感覺,幾乎不可能畫出那樣的頭像。   只是為了複製而畫沒有什麼意義。相機的效果說不定更好。以畫畫為表達的手段,才能證明藝術優於攝影。曾有藝術總監告訴我,他們之所以使用照片,是因為能找到的畫家能力平平無奇。好作品的需求遠遠超過供給。因此,商業藝術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涉足攝影。藝術總監很少寧可選擇照片,卻捨棄精心繪製的圖畫。難處在於取得足夠出色的繪畫或素描。   如果要推動繪畫設計這一門行業前進,必須將優秀藝術的數量增加到如同攝影照片的使用比例,或滿足產業的需求。所謂成功的繪畫,並不是藉由模仿攝影,也不是藉由其他更厲害的技術,而是透過藝術家本身更遼闊的想像力,以及更全面的技巧發揮自由,脫離僅僅只是逼真寫實的攝影感,並加上更多的個人特色。企圖和相機競爭是徒勞的。我們無法和相機的精準細節媲美。單就明暗與固有色而言(這個我們稍後會提到更多),我們沒有什麼可以增添的。但就實際的圖畫價值而言,依舊大有可為。   ▌繪畫最重要的價值   你或許可以確定,相機無法取代繪畫最大的價值。我們不妨將注意力轉到設計圖樣、不受拘束和技巧表現的自由、人物、戲劇、布局創意、「若隱若現」的邊緣,不重要的變成陪襯,重要的加以強調……等等繪畫的獨特表現。我們要帶入照相寫實繪畫嚴重欠缺的情感特質。我們要像個人筆跡不同於印刷字體一樣,創造出迥異於照片的圖畫。如果畫作中的明暗、色彩皆合理且有說服力,就能超然獨立,不再需要與其他媒材競爭,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止我們,而且從此以後大眾會喜歡繪畫更勝於攝影。作畫時,明暗與色彩是最基本的手法,是出發的起點。明暗與色彩大多在預期之中且理所當然。而我們額外所做的努力,將決定我們能在插畫領域走多遠。   繪畫本身並不難。作畫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正確的比例和空間配置畫出輪廓。空間可以度量,而且有簡單的方法及工具測量。原本圍繞著輪廓的線條,或許在空間配置上本來就是正確的。你可以將之切割成方格,用眼睛測量或是投射推斷,就能得到配置圖。但真正的作畫是詮釋、挑選,以及用最多的涵義表現輪廓。有時候繪畫的重點根本不是複製現實的輪廓,而是表達題材的風貌、性格,和魅力。如果畫家在開始思考線條,或者思考任何一種方式去表現他想說的概念之前,都還沒有將自己提升到凌駕縮圖器、投射器,或其他機械裝置之上,如果畫家只能仰賴那些方便的輔助工具,又如何期望發揮創意?在自我表達的圖畫中依賴那些東西,等於坦承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畫家必須明白,自己的詮釋就算不是那麼完全精準,也是他發揮原創性的唯一機會,勝過千千萬萬其他也能使用輔助工具的人。就算是一幅展現創意和一點原創性的彆腳畫作,也勝過一百幅臨摹或投射圖。   如果我要告訴你有關明暗的知識,一定其來有自,不會憑空捏造,任何知識都來自實務操作和實地作業。我自然會受限於自己的觀點。但既然我在作品中用到的基本原理,與大部分的畫家並無二致,我們距離共同的目標就不可能太遠。因此,我在這裡用自己的作品為例,不是為了給習畫者模仿,而是用來說明成功插畫必須用到的基本要素。藉由展現表達的手法,而不是表達本身,我將揮灑個人特色的自由留給你。   ▌繪畫三元素:線條、色調、色彩   我的方法是盡可能將做為教學工具的模仿理論精簡。因此,我的方法必然跟一般的美術教科書大異其趣。我們不會有早期繪畫大師的範例,坦白說,他們究竟使用什麼方法與程序實在不得而知。到處都能看到優秀的畫作,你自己可能就有一大堆這樣的檔案。除非我能告訴你繪畫大師究竟如何成就偉大的畫作,否則這些範例無法為你的精進之路增添任何價值。我甚至不能擅自為你分析大師作品,因為你的分析說不定比我的好。方法與程序只是完整的教學基礎,沒有這些,就沒有創造能力的機會。我甚至不敢加進當代插畫家的作品,因為插畫家本人更有資格發言。我也完全排除自己過去的成績,以及用相同工具完成的作品,因為我們更感興趣的是你將要做的,而不是我已經完成的。如果我想繼續站穩腳步,只有一條康莊大道,那就是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無論有多少價值。你也就有機會挑選對自己有用的東西,並捨棄你不認同的東西。   插畫藝術理當從線條開始。線條比外行人所想的重要,所以我們必須從對線條更全面的認識開始。無論是否有意識到,線條會進入圖畫的每個方面,扮演吃重的角色。線條是設計圖樣的第一個方法,在勾勒輪廓方面也是,對線條的無知,可能嚴重阻礙成功。所以本書將從線條開始談起。   接下來是色調。色調是表現形體立體感的基礎。色調也是形體在空間中顯現三度空間效果的基礎。要真實重現生活,不能缺乏對色調的清楚認識。線條和色調相互依存,這種關係必須詳加了解。   在線條和色調之外,還要加上色彩。它們的關係同樣密不可分,因為真實的色彩幾乎完全倚賴合理的色調或明暗關係。我們也許能夠只用線條畫插圖,而且就圖畫來說完全站得住腳。然而一旦超出只以線條勾勒輪廓,就要開始處理光影或色調。於是我們立刻一頭栽進複雜的自然法則,因為只有靠著光線、陰影或色調,才能明顯看出形體。從色調到色彩的腳步沒有那麼大,因為兩者的關係緊密。   雖然我們可以理解線條、色調與色彩的基本原則,但還有更多要納入的。這三者必須聯合起來,才能達到作畫的目的。另有編排布局和呈現方式,甚至比主題本身更重要。有區域及色調塊狀或圖案的安排,以便創造一幅好的圖畫。為了這些目標,我們必須努力。   ▌從「說故事」開始   除了技術表現手法,還有戲劇性詮釋。在最後的分析中,插畫家是對著生活舉起一面鏡子,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覺。畫家或許能將一盆花畫得很美,但無論如何都不能稱之為插畫。插畫必須包含情感、我們的生活、我們做的事,以及我們的感受。因此本書特別提到「說故事」。   要畫插畫,必須創造構想。插畫要深入心理學尋求基本訴求,創造出能進入觀者人格特性的畫面,並能激發出觀者一定程度的反應。我們必須理解,構思想法也是廣告繪畫的基礎,作品才能在這個領域找到市場,並符合特定的需求。因此,本書有部分篇幅將用在這個主題上。   最後,我們必須將不同的領域區分出不同的方法,配合各自的目的調整。每一個領域都有各自的基本方法,這些是成功畫家必須知曉的。畫戶外海報是一回事,雜誌廣告又是另外一回事。這些重點我希望都能解釋清楚。   還有實驗與習作,對你將來的成就貢獻可大可小。這種做法可確保作品的新意和進步,是別的東西趕不上的;那是將你從例行公事的陳規中提升超越,並能領先群倫的東西,那是成功的最大祕訣。   我搜腸刮肚找出切實可行的真理,將這些整理成所謂的「形體原理」(Form Principle)。這就是建構本書內容的全部基礎。這些真理一直存在於繪畫領域,未來也將繼續存在。我只是嘗試將它們匯集起來。那些東西出現在所有的美好藝術之中,也應該是你所有作品的一部分。它們源自於自然法則,而我相信那是這類書籍唯一的完整基礎。所以我們開始往前吧。

內文試閱

序章 形體原理:插畫的方法基礎
  無論畫家採用什麼題材或使用什麼媒介,只有一個具體堅實的基礎能夠寫實地詮釋生活——重現現有形體的自然外觀。我不敢宣稱自己最早觀察到構成這種方法的真理。你會發現那些真理體現在所有美好的藝術作品上。它們早在我提出之前就已存在,只要有光線,也會繼續存在下去。我只嘗試整理這些真理,讓你在為所有工作研習和實作時能派上用場。我將這些真理稱為「形體原理」。這個原理是本書所有內容的基礎;我期望你從此以後都能學以致用。我們就從定義形體原理開始:   「形體原理是表現形體在任何時刻下的外觀,觀照到它的照明、構造與質地,連同物體和環境的真正關係。」   這段定義究竟是什麼意思?任何圖畫要讓既有形體呈現出令人信服的錯覺,必須先表現光線在形體上的情況。沒有光線,形體就不存在。我們關注的形體原理第一條真理就是:必須立刻判斷我們處理的是哪一種光線,因為光線的本質、特性,以及來源方向,將影響形體的整體外觀。   如果沒有光線就不可能表現形體,換句話說,形體是因為光線而讓人得以看見。明亮的光線產生清楚明確的光、中間色調,以及陰影。漫射光(diffused light)如陰天的天光,會產生柔和的效果,以及從亮到暗的細微漸層,在工作室裡可產生同樣的相關效果;人造光線可產生清晰的效果;自然的北面白晝光(north daylight, 最適合繪畫的光線)可創造出柔和的漸層效果。   因此,光源的方向或位置就決定了哪些塊面(plane)是亮面、中間色調,或者陰影。質地在直接或明亮的光線下,比在漫射光下更為明顯。形體的塊面在燦爛明亮的光線下也更為明顯。   這就引導至下一個真理:形體最光亮的區域位在與光線方向最接近直角的塊面。中間色調則是位於斜對著光線方向的塊面。陰影是與光線方向平行,或在光線以外的塊面,因此原始的光源無法照射到。投影(cast light)是光線被攔截的結果,攔截光線的形體形狀會投射在其他塊面上。在漫射光中,幾乎沒有投影。而在明亮的光線或直接光線下,一定都會有投影。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光線的種類直接影響處理題材的方法以及最終結果。清晰度較低的漫射光或全面性光線(over-all light)最為棘手。要「明快俐落」,就用直接光。要柔和簡單,就用天光。直接光產生對比,天光產生相近的明暗。直接光產生更多反射光,這在陰影中最為明顯。反射光照射到陰影的量決定了明暗度。光線照耀到的所有東西,都會成為反射光的次要光源,並如同原始光源一樣照亮陰影面,與該反射光成直角的塊面成為最為明亮的一面。   光線只可能以一種方式發揮作用。光線直接明亮地照在頂端塊面上,之後環繞著形體滑落到其他照耀得到的地方。不過,在陰影中,光源沒有那麼明亮,反射光永遠也不可能跟原始光源一樣亮。因此陰影中不會有任何區域比光線中的區域亮。   因為這一點而失敗的畫作尤其難以補救。光與陰影的區域必須加以簡化,並以最少的明暗繪製。目的是要將所有照射到光線的區域結合成一組,而陰影區域則成為另外一組。如果兩組明暗沒有明顯區隔,無論造形多好或畫得多漂亮,題材都會失去立體感和形體。畫作失敗的原因大多也是因為沒有機會表現簡單的光影。光影關係會因為放入好幾種光源而被破壞殆盡。因此,原本應該以中間色調和陰影給予形體真實特質的地方,卻因為加入其他光源而喪失功能,導致明暗成了中間色調、強光以及重點強調的大雜燴。陰影區不可能有白色;光亮區也幾乎不可能有純黑。保險的做法是將所有光亮區處理得比你眼前所見更亮些,所有陰影區都更暗一些。或許得到的結果會比相反的處理方式好。   圖畫中的所有形體都應該像是由同樣的光源照明,而且彼此互相照射。這並非表示光線不能朝不同方向傳導,例如一盞燈周圍的光線、兩扇窗戶的光線、反射光……等等。但那樣的光線必須是光線的真實效果,諸如日光、天光、月光、曙光、人造光等,呈現實際的效果和關係。只有從生活中研究真實的樣貌,或是從照片中觀察,才能學會正確處理光線的方法,那是無法捏造的。捏造的光線照明會破壞畫作中的其他優點。   所有在特定光線下表現的東西,彼此的色調和明暗有一定的關係。如果這種關係沒有掌握好,形體就不可能符合真實。萬事萬物都有自己「本身」的明暗,即是表面的色調是介於從黑到白這個尺度的某一點。明亮的光線會提高明暗度,昏暗的光線會降低明暗。但光線也同樣會提高或降低周遭所有事物的明暗,因此主要題材本身的明暗,跟其他明暗維持一定的關係。不管在什麼樣的光線下,與周圍物體相較,較亮或較暗的程度都維持在固定的關係上。舉例來說,一件男襯衫可能比西裝外套亮許多。無論在什麼光線下,這個關係都維持不變。因此,不管是深度陰影還是明亮光線下,都不能改變這兩者之間的明暗差異。重點是兩者的明暗度不管是提高還是降低,都必須同時進行,以維持差不多的明暗差異。物體彼此之間的關係永遠相同,無論是在光線還是陰影之中。   單一光線來源最適宜我們的目標,並能產生最理想的圖畫效果。這樣的光源也給我們反射光。我們可以用個反射體(通常是一塊白板)反射原始光線,產生漂亮的效果。而這會在陰影側產生作用。   明暗關係在自然光下比任何光線更為正確。陽光和日光是真實表現形體的完美光線。所有照明技巧都不可能超越。   過度造形(overmodeling)源自不正確的明暗。如果我們為了勾勒形體外形而誇大明暗,用盡了從黑到白相當有限的範圍,那就沒剩下適合陰影的低階明暗可用。圖畫會變得呆板缺乏生氣,因為我們使用了不屬於光亮的明暗,無法建立應有的關係。反之亦然,如果我們將光放進不該有光亮的陰影中,就破壞了完整的光與完整的陰影之間的整體關係。   大面積的形體使題材主體呈現立體外觀,而非流於表面的形體。細碎而複雜的形體必須降為陪襯,維持主要形體的完整立體。舉例來說,皺褶可能會破壞基本形體的效果而使畫面顯得破碎。只要畫出表現形體以及布料自然垂墜的皺褶即可,不必因為模特兒的衣服上或是照片裡有出現皺褶,就鉅細靡遺地全部畫出來。   最好的圖畫只用到幾組簡單的明暗。這一點稍後會再談到。   構成圖畫的是設計圖樣,而非題材或素材。藉由設計和布局安排,幾乎任何題材都有迷人之處。表現手法比主題更重要。   同樣的形體透過細心安排照明,可有各種變化。只是並非什麼光線都可以。必須實驗數次之後挑出最好的。在清晨或黃昏光線下顯得秀麗的風景,正午時分可能呆板無趣。一個迷人的頭像在粗劣的光線下可能顯得醜陋。最好的辦法向來就是選擇容易挑出大塊簡單形體的光線,而不是光影太過破碎的形體。   光亮與陰影本身就會產生圖樣。最平凡的題材若交織光影圖案,也能產生藝術感。   物體之間的明暗關係會產生圖樣。舉例來說,一個黑暗的物體緊靠著明亮的物體,兩者都以灰色的底色為背景,那就是圖樣。可以安排明暗度相近的組件相鄰,或是相反,選擇明暗對比的組件相鄰;前者有烘托的效果,後者則是重點強調。題材的規劃或構圖,就是處理特定組件的明暗關係,是「聯合」還是「對抗」。這就產生了「圖案」(pattern),可以進一步和光線結合。   所有圖畫基本上不是光、暗、與介於中間的色調布局,就是線條的布局。作畫題材無非是色調或線條的表現方式。可以兩者結合,但離不開其中一種。如果不了解色調關係,就不可能讓主題有「存在」的感覺。   線條是輪廓;色調是形體、空間,以及第三次元。這一點要牢記清楚。   不可能將所有組件的輪廓通通清晰分明地表現,還能產生空間感。大自然中的輪廓線會若隱若現,和其他區域交錯或迂迴穿插。如果整個邊緣始終鮮明清楚,不可避免會變得緊貼平面,失去空間感,或邊緣躲在另一個邊緣後的感覺。邊緣稍後會有更仔細的討論。   基礎原理應用在所有媒介都是一樣的。每一種媒介都有本身固有的特質。一旦嫻熟掌握形體原理,就只有材料的獨特性質還需要精通。使用各種材料表達尖銳的邊緣、柔和的邊緣、光亮、中間色調,以及陰影,純粹是技術問題。但就表現形體來說,所有媒介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陰影中最黑暗的部分,出現在最靠近光的地方,介於光的中間色調和陰影中的反射光。這就是插畫家所謂的「過渡」(ridge)或「明暗交界線」(hump),也是最重要的。這個做法可以讓陰影發光,形體完整。   形體原理是協調所有處理線條、色調與色彩的因素。   本書是以形體原理編排,因為這個原理會進入你在插畫領域所做、所看的一切。我們會陸續清楚解釋原理的各種應用。建議不時回頭看這些基礎原理,因為這些是你多數問題的解答。
解說 學習繪畫,同時學習思考
  Krenz   大約十年前,我剛開始學習電腦繪圖,接觸到的第一本專業美術書籍就是路米斯的《人體素描聖經》(網路上流傳的原文版),後來到畫室學畫,老師引用《素描的原點》裡部分章節作為講義,教授我們透視法則,而這次即將出版的《創意插畫聖經》,我也曾把看不太懂的部分拿去詢問老師,在我學習繪畫的過程中,一路走來都是看著路米斯的系列著作研究學習的。身為一個繪畫學習者,安德魯.路米斯這個名字對我來說確實意義重大。沒想到居然有一天能為路米斯的著作撰寫解說,實在是受寵若驚。在此感謝大牌出版邀稿,也謝謝向出版社推薦我的簡忠威老師。   在我看來,《素描的原點》講解的是詳細的透視法則,在迷戀光影色調前應該先學會以線條建構形體。而《畫家之眼》記載了路米斯對美的看法,如何利用畫家看待事物的方式去找出比例、韻律、並則歸納出畫面色塊,提升整體感。《人體素描聖經》如同書名所說,人體是畫者一輩子的課題。那麼《創意插畫聖經》這本書在討論些什麼呢?   ▌「掌握基本」才能畫出與眾不同   路米斯在本書的前言直接點明,《創意插畫聖經》是針對已有相當繪畫基礎的讀者,並非初學者取向,內容稍有難度。因此我想在這篇解說中,稍微介紹一些書中的重點與我的看法,或許可以為一些在翻閱本書時感到困惑的讀者,提供一點不一樣的切入點。   書中反覆提到「設計圖樣和布局」,我認為實際上就是構圖的方法。路米斯在「PART1線條」的章節裡,提出我們可以用線做出畫面中隱藏的視覺引導,以及將物件「塞」在幾何圖形中的方法,其實都是提示了「線」是訓練造型——輪廓控制能力的重要關鍵。當我們可以駕馭線條時,才能夠依照畫面的需求去簡化物件的輪廓,使畫面中出現更多直線、曲線、方形、三角形,而不是被現實的物件完全牽著鼻子走。   舉個例子,本書29頁第一格,「孩子們圍繞著母親聽故事」的構圖可以透過將輪廓整理成數個三角形來製造畫面的統合感。透過線條訓練出來的輪廓簡化能力,再以「PART2色調」章節裡談到的「四種基本色調方案」,調整畫面中不同物體的明暗關係,變成黑、白、灰、深灰四種色彩的大塊面組合後,畫面的「圖樣」就產生了。   我們在設計圖樣時,關注的大多是色塊之間的疏密聚散關係形成的抽象效果,就像是在觀賞水墨或書法,有時只是單純的飛白筆觸配上一些潑濺紙上的小點,就可以讓人覺得畫面很舒服。但是這抽象圖形又似乎能夠表達出某些具象的劇情故事,明明只是黑白灰的幾個色塊,經過畫家設計編排後卻好像有個黑色頭髮的女子穿著白色衣服坐在畫面中(請見91頁)。   ▌速寫就是思考!   這時我們似乎是在抽象和寫實之間徘徊,同時看到具體的故事劇情,又欣賞著良好的抽象色塊關係。有經驗的畫者們必定能理解這種概括出畫面的能力需要多少磨練才能做到。同時,因為畫面的色調經過簡化,我們在構思畫面該是「黑襯托白」或「白襯托灰」的色調方案時也會變得清晰。   當畫面中可用的色塊只剩下黑、白、灰、深灰時,正是考驗畫家的畫面組織能力:哪些地方要歸納為黑色?那些部分屬於白?是否需要將白色旁邊的淺灰色塊調整成深灰以突顯白色?透過這種「組合不同明度形狀」、「主觀強調想要營造的色調」的方法,可以推出許多種速寫方案,而其中可能會有一、兩種色調出現的效果讓人驚喜。套句路米斯的話:在真正著手實驗之前,永遠不會知道題材藏有哪些可能性。換句話說,速寫就是思考!   我在創作時也常從設計圖樣開始,我會盡量在這個階段測試不同的可能性,花費的時間可能和完稿一樣多。這實際上也可以算是作者在作品中「表現自我」的一種方式,良好的形狀處理一向是高明繪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另外,路米斯示範了幾個針對不同媒介廣告插畫的製作流程,從角色演技與戲劇化的動作,到畫面編排是如何從草圖逐步定案。   ▌「構思方法」的價值歷久彌新   儘管因為時代演進,我們創作的媒介和過去有所不同,但「構思的方法」始終是有其價值存在。每次重翻路米斯的著作,我都會得到新的啟發,有些曾經無法理解的內容,在一段時間後重新翻看,發現是字字珠璣,相信各位讀者應該也會和我有同樣的感受。   我希望你能夠把這本書當成個老朋友,時不時的就回來和他聚聚。總是會有新理解與想法的。

作者資料

安德魯.路米斯(Andrew Loomis)

安德魯.路米斯(1892–1959),美國實力派插畫大師,同時也是知名美術教育家。 擅長深入淺出剖析透視、光影與結構,是素描教學的經典代表。 一八九二年出生於紐約州雪城(Syracuse),成長於俄亥俄州曾斯維爾(Zanesville)。 一九一一年就讀紐約藝術學生聯盟(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師從藝用解剖學與繪畫權威喬治.伯里曼(George Bridgman)教授以及法蘭克.杜孟德(Frank DuMond)。 一九三○年代起,路米斯在芝加哥展開他的繪畫教學之路,並在芝加哥美國藝術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授課。  路米斯的作品享譽廣告界與媒體界;一系列素描教學著述更是深受讀者喜愛,影響近三分之二個世紀的習畫者。美國漫畫大師亞力克斯.羅斯(Alex Ross)讚譽:「我所有的繪畫技法和我畫的超級英雄們,都應該歸功於路米斯的天才作品。」 作品包括︰Fun with a Pencil (1939)、Figure Drawing for All It's Worth (1943)、Creative Illustration (1947)、Successful Drawing (1951)、Drawing the Head and Hands (1956)、The Eye of the Painter (1961)。

基本資料

作者:安德魯.路米斯(Andrew Loomis) 譯者:林奕伶 出版社:大牌出版 書系:ART 出版日期:2016-08-03 ISBN:9789865797829 城邦書號:A1290096 規格:平裝 / 單色 / 334頁 / 21cm×27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