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周年慶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經營管理 > 領導管理
建構這樣的團隊,多大的夢想都能實現:跟單打獨鬥的日子說再見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建構這樣的團隊,多大的夢想都能實現:跟單打獨鬥的日子說再見

  • 作者:Chris岡崎(Chris Okazaki)
  • 出版社:先覺出版
  • 出版日期:2015-02-26
  • 定價:260元

內容簡介

上市兩天,即榮登日本亞馬遜書籍總榜第一名! 日本首席成功大師兼暢銷作家Chris岡崎, 首度披露世界富豪邁向成功、打造專屬最強團隊的祕訣! 「商業裡偉大的事從來不是由一個人所完成,它們是由一支團隊所完成!」 ──史帝夫.賈伯斯 說到世界上有名的成功人物,你的心中會浮現誰的名字? 比爾.蓋茲、巴菲特、史蒂芬.史匹柏、孫正義、賈伯斯等成功的傑出人士,他們在其有生之年都獲得極大的成就,但他們的成功,卻都不是靠自己單打獨鬥得來的。這些人物本來應該都跟我們一樣有著平凡的故事,但他們為自己做了一點點改變,讓他們有了令人稱羨的成就。 賈伯斯曾說:「我的商業榜樣是披頭四,他們四個人互相監督制衡彼此的負面性格,達成完美平衡。而總成就比個別加起來的效益還要大。商業裡偉大的事從來不是由一個人所完成,它們是由一支團隊所完成!」 團隊中的每一分子,當然都各有優缺點,而賈伯斯認為只要如同披頭四一般,集合能夠互補的團隊成員,如此一來每個成員都能獲得極大的成功!若能找到對的成員,團隊所達成的成就,將比個別成員所達成的成就之總和來得大。建構這樣的團隊,無論多大的夢想都能實現。 單打獨鬥的時代早已結束,當今時代,最該加強的是團隊力! 全球知名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說:「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主要靠人脈關係與處世技巧。「 不過人脈,不是交交朋友這麼簡單,而是找到對的夥伴,打造屬於你自己的最強團隊!就像漫畫《海賊王》的主角魯夫,為了找到被稱為「One Piece「的大祕寶並成為真正的「海賊王「,在遙遠的路途上找尋著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進入「偉大的航道「。 「組隊「不是湊人數, 而是找到可彼此互補,如同經典樂團「披頭四「一樣的最強團隊! 6個關鍵步驟,助你找到神一般的隊友,打造完美班底: ◎擁抱一個能讓自己堅持奮鬥十年的偉大夢想 ◎揮別阻礙自己成功的3大藉口 ◎想成為未來的成功領袖,須培養必備的「3大基本能力」 ◎只要找到4種人,你的團隊就是最強! ◎善用東方人重視團體合作的天性 ◎讓團隊成員自動自發,邁向成功的3大鐵律 要完成夢想,你需要的是真正的夥伴。只要讀完此書,每個人都能找到助自己一臂之力的關鍵人物,並且今後穩健地邁向成功與財富自由之路! 與其說這本書的內容或方法太過誇張,不如試著做看看,再對日後達到的效果做此評論!

目錄

前言別再單打獨鬥,組個勝利方程式 STEP1擁抱一個能讓自己堅持奮鬥十年的偉大夢想 即便平庸,只要十年誰都能有大成就! 眾人團結緊,百事能成功r 低潮,正是自我成長的累積期 可以辦到的事是「待辦事項」,不是「夢想」 想像一下十年後的自己 只要堅持十年,改變將會成真 STEP2這三大藉口,你也犯了嗎? 揮別阻礙自己成功的三大藉口 個人或團隊失敗的通病 別再說「沒錢」「沒時間」「沒自信」 我的自我要求:三大藉口勿掛嘴邊 時間不是用來「消費」,而是「投資」 時間是可以無限量增加的 以「時間槓桿「,思考時間的運用 投資時間需要技巧,瑣事要整合為一 找到互補的夥伴,你就是下一個將才! 人各有「強項」「弱項」,所以會浪費時間 兩人組隊,可運用的時間就會變四倍! 「投資」自己,是實現夢想的唯一王道! 靠時間換報酬,難怪力不從心 創造錢滾錢機制,不用出租時間 自我投資,邁向自由人生不二法門 只靠演算與記憶,無法圓夢 STEP3未來領袖,須培養必備的「三大基本能力」 社群網路時代,領袖必備「三大基本能力」 什麼是未來領袖必備的基本能力? 自己的人生,是自己駕馭的嗎? 成為「能順應時勢的人才」,為十年後的目標,擬定對策! 後退原來是向前,每個成功人士都曾經歷的事 讓自己成為「能順應時勢的人才」! STEP4只要找到這四種人,你的團隊就是最強! 選擇符合自己個性的成功模式 成功模式不會只有一種 探索自己的個性 人有四大類型,測試自己屬於哪一種 人的個性有內、外向之分 製作人型、藝人型、經紀人型、贊助者型 了解四種類型的優點與任務 製作人型的優點與任務 藝人型的優點與任務 經紀人型的優點與任務 贊助者型的優點與任務 想成功,四大類型一個也不能少 用四季變化,思考如何人盡其用 用「格局高度圖」具體確定自己的定位 檢視自我格局 依格局高度圖,確認四大職務的定位 從著眼點的不同,可將人分成四種類型 黃金身價,是從一個優質團隊中誕生出來的 STEP5只要和夥伴一起,無論多大的夢想都能實現 善用東方社會重視群體特性 西方成功法則,不一定適合東方社會 東方社會重視群體,西方社會重視個人 讓團隊成員同心!把人生當成一場大冒險,享受生活 東方社會──你快樂,於是我快樂 東方社會成功法則:眾人智慧,大於個人智慧 成功不必在我,而是「我們」 個人無法實現的偉大目標,更具號召力! 從創業之初,就開始借助夥伴的力量吧! 訂定個人無法實現的偉大目標 提出一個讓夥伴引以為傲的目標 團隊目標不可或缺的四大條件 夥伴間平等、信賴,才能成就最強團隊 STEP6讓成員自動自發,邁向成功的三大鐵律 記住,你可是有夥伴的啊! 無目標而生活,猶如沒有羅盤而航行 領導者的任務,是保有前瞻性 充滿「積極力」的巴士 激發「積極力」的時機是? 打造「積極團隊」的六大法則 讓「積極力「推動你的團隊 第一條:工作豐富化 第二條:必須遵守約定 第三條:重視團隊與成員的獨特性 第四條:以笑容互相扶持 第五條:讓成員確實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第六條:對未來懷抱著光明的希望 一旦開始相互較量,團隊運作將逐漸失控 不讓「積極力」散失,直到成功的三大鐵律 鐵律一:秉持「什麼都做,什麼都會」的精神 鐵律二:維持互敬互重的關係 鐵律三:提供一個直言不諱的環境 忠心,就是一股龐大的戰力 後記 何不斗膽開創你的第二人生?

序跋

前言:別再單打獨鬥,組個勝利方程式!
  大家好,我是Chris岡崎。   不知大家過得可好?我每天都過得很開心,真心覺得人生就是這般美好。   但是我一直以來都是這麼想嗎?並非如此,我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正在享受人生,不過就是近十年的事。僅僅十年的時間,人生就會完全不同。   十年前,我不過就是個陪小孩在公園玩、三不五時罵小孩的歐吉桑。認識我的人不過就那麼幾個,壓根沒想過會擁有如今的知名度。   我是一個如此普通的歐吉桑,因為一些契機使我下定決心:「我要改變日本的未來,讓日本變成更好的國家!」於是我展開一個嶄新的人生。   我跟各位打包票,人生可以改變,而且絕對可以。告訴我這個道理的,就是我的恩師,當今世界頂尖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   當時我希望人生可以改變,於是前往美國,參加安東尼主持的所有講座。其中影響我最深的,就是安東尼的這句話:「大家都誇大了一年可以達到的成果,卻又小看了十年可以達到的成果。」   這是什麼意思,大家知道嗎?這句話的意思是,許多人只想著要在短短一年內便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卻對只要十年便可能產生的巨大轉變毫不在意。   對於想要改變人生的我來說,這句話非常有衝擊性,我的人生從這一瞬間開始不斷改變。我不僅親身經歷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且得以跟世界上深具影響力的傑出人士相遇。   我與他們交談的話題,跟之前認識的人完全不同,交談的語言也截然不同,因為我已經開始有所改變。   我使用的語言、話題也自然而然地產生變化,當時內心湧現的情緒也有所不同,回想起來,真的是每天都是一連串的戲劇性變化。   最後,連我的工作也產生改變,不只工作內容,就連工作時的心情都改變了。   情緒上最大的變化,就是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我感覺到自己的工作與每個人的未來息息相關,希望告訴更多人如何活得痛快,過個豐富多彩的一生,覺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價值。   我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驕傲與自信,可以跟妻子、親友、子女甚至朋友們一起分享。這跟以前的我比起來簡直是南轅北轍。   我的時間也變得自由,每天隨心所欲地過日子,當然為了遵守自己設下的承諾,還是有很多限制。   不過如果想要達到像我一樣的自由生活,我必須負責地說這得花上十年的時間。「就從現在、當下,我要改變自己的人生!」一旦下定決心後,只要十年!我希望大家瞭解到僅僅十年的時間,就足夠讓我的人生出現相當大的轉變。   而且我希望透過這本書,告訴大家一件事,那就是:你,也可以改變!   不過,雖然改變人生的方式有很多種,偏偏很多人是欲速則不達,我看在眼裡覺得非常可惜。   我從安東尼先生,以及好幾位有緣遇見的世界級富豪,與高居事業領先地位的成功人士身上學到一件事,那就是「普天之下的成功之道其實百百款」。   當然總會有人是天生好手,無論工作上遭遇何種情況,對他來說都不算是什麼大問題。   如果是這類型的天才的話,不用借助他人力量,自己單打獨鬥,說不定就可以美夢成真。   我知道自己是個凡人,所以這本書,是寫給如我這樣的凡人看的。我非常的平凡,以前學生時代,對有興趣的課程我或許還會用點心,以取得稍好的成績;但是碰到我沒有興趣的課程就顯得意興闌珊,絲毫沒有努力的意願。話說回來,我又完全不是那種考前用功一下就能得到好成績的人。   也就是說,我不是那種乖乖坐在書桌前,死記活背,努力考取高分的學生。我總是說只要我有興趣的事,我就會拼命努力。但通常那也只是嘴巴說說,實際上我根本沒有那種堅定的意志力,所以大家都說我只是三分鐘熱度。   但是自從聽完安東尼先生的講座之後,連我這種普通人,也學會如何改變自己的人生。我想盡可能地把其中的祕訣告訴大家,於是寫下了這本書。   所以如果你是那少部分的天生好手,我想這本書可能對你沒有太大幫助,但如果你是如我一樣的普通人,這本書希望各位都能夠耐心地讀完。   我希望大家能從這本書學到一件事,那就是正因為我們是普通人,所以要結交夥伴一起奮鬥;正因為我們是普通人,更需要靠夥伴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如果沒有大家幫忙,光靠我一個人肯定沒辦法。我在這個團隊裡能力最低,但是託大家的福才能成功,我希望把成功的花束獻給大家,因為大家比我更值得擁有。」就像這樣,連我這種人也能擁有成功的人生。   對了,雖然我提到「成功」二字,但不是說我認為自己就是「成功人士」。因為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成功的取得方法也會因人而異。   想要成功的話,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去定義什麼是「成功」。然而,符合每個人心中的「成功」定義,到底是什麼?   我認為所謂「成功」,就是實際地達到自己心中所決定的目標。   只不過我設定的目標非常非常遠大。我希望大家跟我一樣,設定一個遠大的目標,然後抱著「我的人生要這樣過,才棒!」的想法,歡度人生。   就職涯發展來說,我算是已經達到我自己設定的目標,而且也過著衣食無缺,生活無虞的優渥生活。如果連我這種凡夫俗子都辦得到,相信各位一定也可以辦得到,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證明。   我辦得到,肯定你也可以。   我從安東尼先生,以及世上眾多功成名就的凡人身上,學到的晉升黃金身價的祕訣,在這本書中我將毫無保留地告訴各位。

內文試閱

眾人團結緊,百事能成功
  首先,我希望大家了解到「沒有人可以靠自己單打獨鬥獲得成功」。   或許有極少數的例外,但是我認識的富豪及成功人士們,身邊總是有一群可以分享快樂的夥伴。   各位可以試著想像一下,當你事業有成、變成高薪、高階、有成就的人,如果身邊沒有任何可以分享你的快樂,衷心為你祝福的人,實在令人感到寂寞啊。   如果擁有很多可以分享快樂的夥伴、有很多給予祝福的人,跟孑然一身的人相比,哪一種比較好?   我是那種喜歡跟很多人分享快樂的人,所以與夥伴一起邁向成功很重要。當然說不定有人會這麼說:「我的個性內向,不擅長跟一票人牽拖。」但即使是這樣的人,也並非就無法成為團隊的一分子。   因為當前這個時代,即使不跟他人互動頻繁,照樣可以使命必達。沒錯,因為在分工合作的制度下,有很多動員組織運作的方法。   以美國電影工業為例,每個人的職責分工都非常清楚。每個人的職責範圍、權利等都被明確區分,即使某人提出一個不錯的構想,也會邀集相關部門的專家共同討論。因為確立了這種制度,因此不同職責的工作人員不用經常聚集在一起。   當然還是需要有個人,例如製片這樣的角色來統籌整個作業。且由於製片必須與許多人士互動,所以個性內向的人可能就不太合適。   但我覺得即使不當製片,只要歸屬於組織的其中一員就好,畢竟團隊合作所產生的能量極為可觀。
揮別阻礙自己成功的三大藉口
總是心想事不成並備感挫折的人,他們的通病就是「做起事來消極,找起藉口來積極」。這是什麼意思?   「沒時間」「沒錢」「沒自信」。沒錯,就是這三大理由。   各位是否也經常把這些話當口頭禪掛嘴邊呢?舉例來說,在你房間的某個角落裡,有一套英語學習教材,明明花了好多錢買來,卻只打開過第一張CD,之後就堆在那裡任其布滿灰塵。這類例子多到不勝枚舉。   儘管該做的事情堆積如山,但這類型的人總有藉口:「我好想去做,但沒時間」「有想到要去做,但我就是沒空」。   想要改變自己、想要實現夢想,就應該開始用各種方法去學習及執行。學習語言只是其中一種,其它還有很多方法,例如加強與他人溝通的方法、增加收入的方法、減重方法等都是。重點是付諸行動,讓改變成真。   雖然已經開始付諸行動,最後卻搬出「沒時間」的藉口而半途而廢的人也很多。想改變自己、想實現夢想的目標當中,應該也會有「希望有更多充裕時間」「希望擁有一個隨心所欲的人生」這樣的目標,但沒想到最後心想事不成的理由,居然就是「沒時間」,這不是很奇怪嗎?   認為自己「沒錢」,這件事也很奇怪。想擁有金山銀山、想晉升黃金身價,擁有這種夢想、鎖定目標踏出第一步之後,隨即搬出「沒錢」藉口,早早棄械投降,這樣夢想是絕對無法實現的。   「沒自信」也是一樣。如果各位真的想要改變自己,不是應該活得更有自信嗎?偏偏搬出「沒自信」的理由先打退堂鼓,這真的很奇怪。老把「沒自信」掛在嘴上,就不可能去做任何挑戰。   把三大藉口掛嘴邊,正是「總是無法實現夢想」的個人、團隊共有的通病。把這些藉口變成絆腳石,既無法大步向前,也絕對無法實現偉大夢想。   老實說,我以前也老把這些藉口掛嘴邊。但之後我下定決心,只要想做的事,絕對不把「沒時間」「沒錢」「沒自信」這些藉口掛嘴邊。而且自從我把這三大藉口「封印」的那天開始,人生就出現戲劇性轉變。   縱使覺得「沒時間」,卻還是安排與某人見面。縱使想到「沒錢」,卻還是參加各類講座、購買教材。縱使「沒自信」,卻還是主動表示:「請讓我來!」   我就是這樣做到的,雖然從那天開始之後兩年,生活遠比之前還要忙個三、四倍。我做了之前不曾做過的事、買了之前不曾買過的東西、取得以前可能還排不上的預約、觀賞之前不曾觀賞過的東西、參加以前不曾參加過的活動並付諸行動 。很難想像吧?我非常忙、忙到快翻了,之前那種安逸人生頓時消失無蹤,每天的生活忙到不知如何是好。   不但很辛苦而且充滿不安,但另一方面心中卻躍躍欲試、鬥志高昂,覺得整個人活力四射,我知道自己的人生確實正在改變。   真實感受到自己的狀態正開始變化!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去體驗這種感覺。   所以「沒時間」「沒錢」「沒自信」這些藉口從今天起,通通不要掛嘴邊!大家不正是為了擺脫「沒時間」「沒錢」「沒自信」的糾纏而想成功、想變成億萬富翁嗎?即使內心仍不時會在得失之間的不安中擺盪,但只要能夠渡過那段撞牆期,人生就會是一場不同的風景!   這不是一件難事,只要反覆練習,連我這種凡人都做得到,所以各位更是沒有做不到的理由。
人各有「強項」「弱項」,所以會浪費時間
  人都有「強項」和「弱項」,也可以說是「專長」與「非專長」。   從結論來說,就是發揮自己的「強項」或「專長」的時間使用法,把更多時間投入在你擅長的事情,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多時間。   大家知道什麼是「槓桿原理」嗎?一般也稱之為「八十/二十法則」,我相信商界人士一定都聽過。沒錯,就是「以二○%的精力,創造出八○%的成果」之法則。這個法則是指,我們常常為了取得一○○%的成果,而把八○%的精力耗用在二○%的事情上。為了完成最後的二○%,非得耗上比成果大上四倍的精力,實在太不合理。   相反地,如果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強項與專長,那麼只要花費二○%的精力,就可以完成八○%的工作。   雖然具體做法因個人的行業、職業與企業狀況而有所不同,但如果把這項法則套用到組織,那麼整個組織就會多出好幾倍的時間可以運用。   假設各位是從事業務銷售的工作人員。你的口才好,又喜歡與人接觸,人前人後總是笑咪咪,人緣非常好,拜訪客戶馬上套交情,話匣子一開就沒完沒了。你對自家商品充滿自信與驕傲,向客戶大力推銷後,對方多半很高興地下單採購商品。   但是碰到有關處理合約、提交公司內部報告等事務性工作,你就一個頭兩個大。還有尋找潛在客戶、製作銷售計畫,你也不愛,如果非要你完成這類書面工作,就得花上比銷售商品多好幾倍的時間。由於不擅長處理文書作業,所以為了要完成剩餘的二○%的工作以讓成果達到百分百,你卻得用上八○%的精力,這樣做是不是很虧呢?   強項與專長因人而異,所以也有跟你恰恰相反、擅長文書作業的人。有的人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搞定一份合約、分析市場、鎖定潛在客戶、擬定銷售計畫書等作業。但如果要他外出跑客戶,我想可能光介紹自家商品都有問題。這樣不僅浪費時間,也消磨了一個人的才華與信心。
成功不必在我,而是「我們」
  只要各自擁有不同強項的人一起合作,便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成果。也就是說,組個團隊一起行動,更可以創造多出好幾倍的時間。   我在研討會上傳授的成功法則,我以「團隊對抗戰」稱呼之。打個人戰容易陷入猶豫不決、墨守成規的處境,變成原地踏步。但是若改打成員為三~四人的團隊對抗戰,每個人都能毫無後顧之憂地全力以赴。   一旦遭遇難題馬上商量,拿出「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智慧來解決問題,頓時有一種團結同心的感覺。此時東方人的「我為人人」之特性會整個展現出來,因為大家都是團隊的一分子。   在日本人的內心深處,總有兩種願望僵持著:「想被大家接受、想跟大家在一起」與「我和大家不一樣,希望做自己」。前者是對情感的需求,尋求與別人有所連結的感覺;後者稱之為「重要感」,就是自我價值的意識並且認為自我高人一等。   重要感有一種「拿第一」的衝勁,有助於打個人戰,但另一方面又覺得:「如果拿下第一,我會不會遭到排擠?」因為尋求跟別人連結的感覺抑制了重要感,換句話說,兩股力量一抵消,實力就發揮不出來。但只要打團體戰的話,原本的力量頓時化為「拿第一」的衝勁,一飛沖天。   為什麼?因為不是為個人拿第一,而是為團隊拿第一。「團隊要贏。」「團隊要打敗其它隊伍,拿第一!」憑著這股衝勁,再也沒有那種打個人戰的猶豫不決、瞻前顧後的感覺,因為跟別人有所連結的願望與重要感同時獲得滿足。   這時的重要感不再是「我跟大家不一樣」,而是「我們跟其他團隊不一樣」,我認為這是激勵東方人全力以赴的最大動機。組成團隊,一起合作,大家以穩健的步伐一起邁向成功之路,是實現夢想的最佳策略。   結合作追逐夢想的成功法則,跟一個人親力親為是兩碼子事。當務之急可能就是了解每個人的能力有限,因為了解自己的極限,才會清楚知道需要找哪些人幫忙。   以前的模式是一開始單獨一人打拚創業,一旦事業愈做愈大後,便想找個幫手,然後慢慢號召人馬。但是在未來的時代,在事業開創之初,就要號召一批有共同想法的人馬加入,然後朝著目標前進。   沒錯,最重要的就是一開始就號召一群有共同想法的人馬,而且最好避開想法不同,或只是一天到晚稱兄道弟的人。   美國知名小型商業顧問邁克.葛伯(MichaelGerber),我認為他對創業合夥人的見解,堪稱一針見血。他的見解如下:「共同創業的合夥人,一定要找那種不需要旁人加油打氣的。有的人如果沒有旁人拉他一把,就完全沒幹勁;還有的人只要遭遇挫折,就會半途放棄,他們都不適合加入創業。」   真是一語中的。因為在事業草創期,如果不是與決心貫徹目標、勇往前進的人共同搭檔,就沒辦法成為創業的力量。因此公開招募人馬時,若把不清楚個性、格局的人找來加入團隊,可能難有幫助。
訂定個人無法實現的偉大目標
  組織目標要能夠讓有企圖心的人受感召而來,而這種目標又是什麼?   那就是:個人無論如何都無法實現的偉大目標。   因為如果是一個靠個人就能輕易搞定的小目標,就不會有出手相助,或加入的必要。不過偉大目標如果只是「希望世界和平」「保護大自然」這類抽象、模糊不明的偉大目標,不管是誰都會興趣缺缺。   目標是否具備崇高理想,非常重要。如果是:「賺大錢去夏威夷、澳洲買豪宅,每天吃喝玩樂度日」這跟崇高理想搭不上邊的目標,大家只會冷眼旁觀。   舉個例子來說吧。我有一位叫宮崎奈穗子的音樂家朋友,她在日本各地的車站、街頭,舉辦長達八年的街頭現場演唱,而且她始終抱著「想在東京武道館開演唱會」的目標。   她的音樂原創性在於「要讓人心充滿幸福」,所以非常吸引人,我也聽過,真的非常棒,棒到令人潸然流淚。   這位宮崎小姐最後終於在武道館舉辦演唱會,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武道館舉辦演唱會可是一件大事,單憑她個人的力量根本辦不到,但是從以前就有很多人聲援她,換句話就是因為團結合作,才能讓她實現夢想。   她的目標有理想性,追夢的過程也充滿故事性。一個二十來歲的女性不畏其他人的質疑眼光,當起街頭音樂家勇敢追夢,光這點就讓人覺得她很了不起。她每天站在街頭演唱的故事吸引身邊許多人,儘管目標很大,但也不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標,所以在大家的團結努力下,夢想終得實現。
善用東方社會重視群體特性
  我舉辦各種研討會,主要是想告訴大家應該如何擁有成為億萬富翁的雄心壯志,以及應該如何更積極、更有信心地付諸行動,邁向成功之路。   邁向億萬富翁的成功之路,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就像我之前說過,人可分成許多型態,所以如果模仿某人的做法,不見得一樣可以獲得成功。   我要求參加研討會的學員接受測驗,在經歷不斷的失敗與研究後,得以研發出因類型別而異的成功法則。   經過長期研究之後,我終於了解到世上風行的各種成功法則,其實都源自於西方文化,而且從中清楚發現都是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我原本就對聖經有所了解,所以能夠全盤接受、付諸行動,但說實話,站在東方人的角度,即使可以接受從西方誕生的成功法則與哲學,卻不能保證可以心想事成。   在這裡請教大家一個有趣的問題。假設眼前有一顆氣球。沒錯,各位現在手上有一顆氣球,請把氣球從手裡慢慢放開。   放手後的氣球會筆直地飄向天空,但在到達某個高度時,氣球會突然左右搖晃,飄向另一個方向。你覺得是什麼原因,造成氣球突然飄向另一個方向?   我經常在研討會上,向參加的學員提出這個問題,當然在場的都是日本人。被我這麼一問,大家的答案大致不脫:「因為氣球已經飛得很高,所以可能被氣流影響,飄往另一個方向。」或者是:「也許突然間有一陣風,使氣球飄往另一個方向。」大家的答覆,幾乎不脫這類型的答案。   事實上,即使去問韓國人、中國人,答案也大致相同。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因為美國、英國、法國等西方人的答案不是這樣,跟日本人一樣的答案,僅僅只有一○%。   大家猜得到美國人怎麼回答嗎?他們的答覆大致如下:「氣球可能有破洞,是不是因為漏氣,所以才飄往另一個方向?」   這跟日本人、韓國人、中國人,也就是跟東方人的邏輯,有根本上的差異。   關於氣球的命題,我做個總結。   東方人認為:「是環境,改變了氣球的方向。」   西方人認為:「是氣球本身發生異常,所以方向才會改變。」   針對氣球的這些答覆,清楚顯露出東方人與西方人不同的思考邏輯。這種差異性對於大家在摸索夢想的實踐方法時,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   我們都是東方人,所以必須思考如何掌握這種特點,才能邁向成功之路。從這件事就可以知道,東方人受環境影響的程度相當高,因此不管你多麼想要成功,只要旁邊有人對你潑冷水、唱反調,心中就會萌生打退堂鼓的想法。   然而西方人是不管旁人說什麼,只要自己下定決心:「我要去這裡」「我要用這種方法」,就會毫不猶豫付諸行動,因為他們非常重視個人的邏輯思考。   安東尼.羅賓的研討會以西方人為對象,不免還是有人會質疑自己:「總是不由自主地受到身邊人的影響」,但這可能是因為自我質疑造成的心結。   即使這樣,九○%的東方人容易受環境影響,無法貫徹自己想法的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但不能說因為我們東方人容易受環境影響,所以沒辦法實現夢想。   所以這本書,正是要教大家如何善用組織戰,好讓美夢得以成真。沒錯!把容易受環境影響的缺點變成優點!不要孤獨一人奮鬥,只要與身邊的夥伴一起團結合作,就能邁向成功!
東方社會成功法則:眾人智慧,大於個人智慧
  東方人跟西方人一路講下來,感覺有點硬梆梆,所以接下來就以日本人跟美國人為例吧。   我跟許多美國人來往後,便對這種不受環境影響的種族傾向有些理解。美國人從小就沒有「自己」與「別人」這種兩極化關係。實際上其中的重要關鍵就是「上帝」。美國人心中經常有上帝,在基督教文明的國家,每個人都是這樣。   所以他們從小到大,沒有自己跟別人的關係,而是「自己跟上帝跟別人」的這種三角關係,而且覺得上帝的存在遍及整個宇宙。   他們認為「上帝一直與我同在」,所以不管身邊人說什麼,只會在乎「我跟上帝」的關係。有至高無上的上帝在身邊,即使是「個人」也會很強壯,絕對不會倒下。就像不會偏離軌道的軸心一樣。探究箇中原因,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創造者就是上帝。   但日本人只有「自己跟別人」這種雙邊關係,而且自己跟別人相比之下,當然是別人占壓倒性多數。所以不管怎樣就是在意別人、容易受影響,對「個人」的立場就變得消極。   但是一旦以團隊為主體而行動,將發揮驚人的爆發力。當然也有相反情況,當團隊四分五裂,就會變得不堪一擊。因此團隊所在的環境非常重要。   還有我從教導日本人的研討會中獲得的經驗,日本人不擅長跟別人爭長短,因為討厭輸贏,也不怎麼喜歡哪個人是第一、哪個人是第二。因為他們的想法是這樣的:   「如果我贏,就表示有人輸,所以最好不要比勝負。」   「不要去比誰輸誰贏,而是要讓每個人都贏。」   很多日本人都有這種想法,沒錯,對日本人來說,讓每個人都開心,就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連「想成功致富,晉升黃金身價」這個夢想也一樣。即使自己成功致富,希望人人都能免於貧困之苦的想法,依舊揮之不去。只有自己變成有錢人,內心就有罪惡感,因為不喜歡一個人獨贏。   我贏、我得第一→感覺不好   我們贏、我們得第一→感覺良好   這樣的描述,充分顯示出東方人的特點。所以,大家只要團結一致,就能實現任何夢想。只要貫徹決心,確立目標,分工合作,彼此激勵並付諸行動,我覺得這是對東方人來說,最適合的成功法則!

作者資料

Chris岡崎(Chris Okazaki)

全球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唯一直傳的日本高階講師、白金級合作夥伴 在日本傳授安東尼流派技能的講師們都拜他為師,並給予「活生生的傳奇」之美稱! 因緣際會決心阻止日本年輕人的自殺潮,不斷追尋解決方法時認識了安東尼.羅賓,感受到安東尼的成功方法可能改變日本的未來,於是學習了安東尼所有的訓練技巧,成為安東尼.羅賓家族中唯一的日籍高階講師。 目前仍擔任安東尼的主要口譯人員,兩人交情好到會攜家帶眷一起旅行;安東尼‧羅賓夫婦也在Chris岡崎生日那天前往日本為他祝福。 他曾以充滿歡笑、淚水與感動的十分鐘演說,募集到1920萬日圓捐款,被認定是世界級的一流演說家。並確立能夠引人入勝、極具感召力的天才式技法,博得了「賈伯斯型熱血系演說達人」之美譽。 他的所有事業都是為了增加「發揮潛力、熱情的大人」,並以創造一個讓年輕人對未來懷抱希望的社會為使命。創辦Speed Coaching有限公司、Merlin Creation有限公司、Passion Management股份有限公司等,每天和一群希望改變日本的熱情夥伴共事,隨時都歡迎想改變日本的夥伴和熱情的員工加入。 著有:《用NLP發揮你的天賦:改寫人生腳本的方法》《窮人選擇最短距離,富翁選擇有趣的事:億萬富翁學院的7個黃金學分》。其《億萬富翁專門學校》系列在日本累計銷售量突破30萬部,DVD版《億萬富翁專門學校》更在TSUTAYA一舉拿下三年間租借次數的No.1。

基本資料

作者:Chris岡崎(Chris Okazaki) 譯者:俞姵箖 出版社:先覺出版 書系:商戰系列 出版日期:2015-02-26 ISBN:9789861342474 城邦書號:A440045 規格:平裝 / 單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