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數位小孩的分齡教養指南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一本不廢話又不唱高調的教養書,直接了當告訴「滑世代」父母如何為數位小孩導航! 網路新世界引發教養新難題:R(Relationship──人際關係)A(Attention, Addiction──專注,成癮)P(Privacy──隱私)。這些危機不僅危及孩子的學習能力,對於成長階段中孩子的自我認同感與社交情緒發展,更具有深遠的影響。 臉書像一面會對話的魔鏡,網路幾乎是滑世代「生活」的全部   ◎小孩首次接觸行動裝置的年紀比你想像的還早!0~1歲佔10%,2~4歲佔39%,5~8歲佔52%   ◎青少年每月互通簡訊數量高達3,339則,折合一天大約是111則   ◎青少年平均一天「打卡」將近8小時   ◎近年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發生機率,是過去二、三十年的10倍 這世代的孩子已經不是待在游泳池的安全區戲水,而是游向一片由資訊與媒體概念所匯聚的無垠大海,所以最迫切的是,教給他們駕馭海洋的能力,讓他們得以安全的享受並探索,並且牢記,千萬不要溺水:   ◎電視會帶壞我家的學步兒嗎?   ◎網路會讓孩子變成過動兒?   ◎我小孩整天在跟誰通簡訊?   ◎孩子應該在幾歲開始使用臉書?   ◎我該禁止孩子打暴力電玩嗎?   ◎我的孩子是虛擬惡霸或被虛擬霸凌嗎?   ◎孩子在網路上能保有隱私嗎?   ◎孩子何時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較恰當? 權威專家的導航手冊 本書作者史戴爾經常受邀至美國各大電視台及廣播節目進行評論,有鑑於網路對兒童、青少年所造成的傷害,特別提供實用的工具,幫助父母在這個行動通訊和社交網路構築的數位世界裡,以知識為後盾來教養孩子,捍衛他們的主導權。 【好評推薦】 「這是對家長及政府的一記有力警鐘……如果你是家長,在這個數位時代想取得神通廣大的錦囊妙計來保護孩子,就讀這本書。」  ──Ken Auletta(《Google大未來》作者) 「史戴爾一直持續為孩子發聲……我強力推薦每位家長都讀這本書。」  ──Cyma Zarghami(尼可羅頓兒童頻道集團總裁) 「勇氣可嘉……千萬別錯過史戴爾提出的深入議題。」  ──Howard Gardner(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認知與教育學講座教授) 「聰明、通達、洗鍊、務實。這是一本家長和孩子可以共讀的書。是展開家庭對話的啟動裝置。」  ──Sherry Turkle(《一起孤獨》作者) 「這是對家長不可或缺的忠告。」  ──Ezekiel J. Emanuel(醫學及哲學雙博士) 「史戴爾為家長、教育工作者及各界人士調配的『常識』良藥,將為我們的孩子、家庭及社區,推廣更好的資訊、做出更好的決定,最後促進更好的健康。」  ──A. Eugene Washington(理學碩士、醫學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學院副校長,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院長) 【專業推薦】 ◎雀兒喜.柯林頓(Chelsea Clinton)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陳安儀 (人氣親職部落客) ◎陳藹玲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楊鎮華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廖元豪(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目錄


專文推薦
洪 蘭:脫離網路成癮,從建立自信開始
陳藹玲:數位時代,我們更需要媒體素養
楊鎮華:善用數位科技的學習新時代
廖元豪:是網路玩你,還是你玩網路?
雀兒喜.柯林頓:媒體也能增進親子對話

前言

第一部 數位媒體的RAP:人際關係、專注與成癮,及隱私問題
1.人際關係:連結、親密感,與自我形象
2.專注與成癮問題:離不開電腦的腦袋
3.消失的隱私:小孩為何瀕臨風險
4.純真的結束
5.擁抱數位媒體的益處
6.孩子不只是數據點

第二部 親職教養2.0:常識媒體最高指導原則
1.零到二歲的孩子
2.三到四歲的孩子
3.五到六歲的孩子
4.七到八歲的孩子
5.九到十歲的孩子
6.十一到十二歲的孩子
7.十三到十五歲的孩子

結語 回應臉書並收回主權

謝辭

問題與討論

內文試閱


前言
  六點半,我們家的晚餐時間,飯菜都已上桌。我打電話給七歲的傑希,他在街上騎腳踏車,漫步走進家中,臉上掛著燦爛笑容。

  「嘿,爸,」他問:「晚餐後,我可以借你的iPhone來玩保齡球遊戲十分鐘嗎?」

  我大笑。他明明知道答案,但還是問了。

  我開始呼喚家中的其他三個孩子。十四歲的凱莉在客廳聽她的iPod,一面跟著音樂節奏搖頭晃腦。我站到她面前,放大音量好壓過她的耳機聲說:「晚餐時間到了。」

  「等一下,爸,」她點頭說:「讓我聽完這首歌。」

  我不知道她在聽什麼,而我還沒看到十七歲的柯克,不過我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他。我走進家庭娛樂室,柯克目不轉睛的盯著大螢幕電視,手中緊握Xbox的遙控器,玩他最喜歡的電動遊戲《世界足球》(FIFA Soccer)。

  「柯克,」我告訴他:「晚餐準備好了。」

  「不能打完這盤嗎,爸?」他央求:「再玩幾分鐘就好了。」

  「不行,今天已經玩得夠久了。你已經用完規定的一個小時電動時間。晚餐時間到了,

  就是現在!不過吃完飯後,」我說:「我們何不去外面打打棒球?我想看看你之前說的那台棒球投球機。」

  他咕咕噥噥的切掉遙控器,跟著我走向餐桌時還一路碎碎唸。其他孩子都已坐定,包括剛從高中畢業的麗麗。

  「嘿,爸,你今天過得怎麼樣?今晚可以借你的車嗎?」她把手機插回襯衫口袋,說:「我剛剛在臉書上看到有個派對,我所有的朋友都會去耶。」然後,給了我一個可愛的笑容,這招永遠奏效。

  我和妻子麗茲相視而笑。我們很高興可以和所有孩子在家中共進晚餐,每週都盡量撥出至少四到五個晚上一起用餐。在餐桌上,嚴禁手機及所有電子裝置,就連父母也不例外。

  在數位媒體泛濫的家庭生活中,這約莫四十五分鐘回歸原始、完全不用電子裝置、沒有螢幕畫面的時段,是一個重要的儀式。如同當今多數的孩子們,麗麗、柯克、凱莉和傑希,他們大部分的生活是沉浸在數位世界裡。科技是他們的本國語言,而當數位裝置整合多功能,變得愈來愈神通廣大並且行動自如,他們輕而易舉的使用這些裝置(遠比我和麗茲容易上手)來連結、創作、即時溝通,幾乎無處不在,無所不能。

  身為父母,我們要在哪裡畫下界限?我們如何在電腦和其他數位科技顯而易見的益處,與可能導致成癮、分心、童年的消逝,以及缺乏隱私等這些不斷攀升的風險中取得平衡?孩子的數位實境演變得如此迅速,我們如何知道他們正暴露於什麼樣的環境?我們應當擔憂什麼,又當設立什麼樣的常識規範?

  以我個人來說,推陳出新的數位科技似乎經常讓我喘不過氣。我覺得自己好像一直在拚命追趕進度,即使我是「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的執行長,而該組織是美國針對「媒體科技對孩子的影響」這方面的領導權威。當我跟愈多兒童發展教育專家,以及全國數以千計的家長夥伴和教師們對話,我愈是被驅策著必須採取行動。巨大的轉變正在我們眼前發生,然而,關於這些轉變對孩子和社會帶來的衝擊,我們的探討和了解,卻如此之少。

瀕臨危險的童年和青春期
  提出多元智能概念的哈佛教育研究所教授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將此現象稱之為「劃時代的變革」(epochal change)。他將數位媒體革命與出版印刷發明相較,因為兩者對於我們溝通、分享資訊,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方式,都帶來莫大的衝擊。

  或許你很難相信,九○年代的父母在科技上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控制孩子在有線電話上的使用。可歎的是,今非昔比,如今孩子們在社交、情緒,及認知發展技巧上,都已受到數位媒體的深遠影響。有時候,他們彷彿是一場巨型而失控的社會實驗中的主角。這場實驗對於我們所認知的童年、學習,與人際關係,產生戲劇化的糾葛。身為父母與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以健康而負責任的態度,參與並影響這個新興的虛擬實境,以及身在其中的、我們的孩子。

  事實上,孩子們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被丟進這個五花八門的新奇世界中。當父母在網路張貼他們精心打扮、模樣可愛的寶貝照片,他們正在描繪孩子在數位世界的第一步足跡。在他們兩歲時,超過九成的孩子已擁有上網經驗,很多孩子也已經知道如何用父母的智慧型手機來拍照和看卡通。五歲時,許多孩子已經會打電腦鍵盤,從手機和平板電腦下載遊戲來玩。我清楚記得女兒凱莉在她六歲時,第一次上網Google搜尋她自己的那一天。

  大約七、八歲時,有些孩子已經擁有自己的手機,他們在虛擬世界遊玩,和朋友在一起時,也緊盯著螢幕。到了十或十一歲,他們會下載並瀏覽網站內容,玩《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之類的線上遊戲,央求擁有智慧型手機與臉書帳號。

  到了十二或十三歲,大多數的孩子已經擁有自己的臉書專頁,無論是否經過父母同意。他們在教室裡運用科技,跟朋友傳簡訊或通臉書,卻不當面對話。他們在自己家、朋友家、圖書館,和搭公車時連線上網。

  當他們成為青少年,他們完全居住在虛擬世界中,帶著連線和離線的身分認同感,發展特殊的語言、社交規範,和人際關係,而這通常不在成人監督之下。他們為看不見的觀眾表演、創作、擺弄姿勢,常常未能意識到,即便有一天當他們改變心意或長大成熟,他們在網路上曾做的錯誤決定、曾張貼的個人資料,卻可能不會消失。網路上沒有「橡皮擦」這個按鈕,而年輕生命的一時錯誤帶來的後續影響,卻可能是長久且巨大的痛苦。

  我在史丹福大學教授公民權益、公民自由,與兒童議題等課程。過去五年間,我親眼目睹社交網站,特別是臉書,如何轉變這些學生們的生活型態。科技已經實實在在的改變了人們彼此連結、共處,以及向世界展現個人形象的方式。

  有趣的是,當我最近訪問班上的學生,竟有超過半數的同學說,他們希望臉書並不存在。有些人表示,他們不喜歡臉書耗費他們這麼多時間,同時也影響他們與同儕之間的互動。許多學生告訴我,臉書可能會降低人際關係的品質及深度,削弱他們基本的溝通技巧。但是,當然,他們還是不得不掛在網路上,他們說,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

  臉書,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是由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和他在哈佛大學的朋友愛德華多.薩維林(Eduardo Saverin)於二〇〇四年共同創辦。它一開始是專為哈佛大學學生所設計的社交網路工具,但很快的就蔓延到其他菁英大學的學生,如史丹福、耶魯,和哥倫比亞大學。不久之後,臉書擴張到橫跨美國數百個大專院校,展現出網路,尤其是社交網路,其無與倫比的感染力。二〇〇五年,臉書開放它的網站給高中生。隔年,它張開雙臂歡迎數量遽增的成年人加入。

  如同其他社交網站,臉書基本上是以一種內部連結個人檔案的系統來操作,包括在本質上易於客製化的個人專頁,就連反對高科技的盧德分子(Luddite)都能選取檔案圖片、新增大量照片、更新狀態,和個人資料。此外,臉書用戶也可以評論彼此的照片,如果他們想針對某個特殊的影像、貼文,或是網頁,給一個電子化的「豎起姆指」,可以按「讚」。然而,當敏感脆弱的青少年用別人按的「讚」來定義自己,或是,當別人依照慣例對他們的照片所下的評論,開始變得刻薄、殘忍,甚至充滿惡意,問題於是產生。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像臉書和Google Plus這類的社交網站,是連結新舊朋友並保持聯絡的極佳管道。比方說,我可以知道更多高中死黨的生活近況,現在他們當中就有許多人透過臉書與我聯繫。我也看見LinkedIn是如何成為朋友和同事間極佳的專業社交連結來源,他們可以用它來保持工作上的聯繫、尋找工作機會,以及招募職缺。結合「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LinkedIn已經改寫了人力招聘的流程。

  但事實上,孩子使用社交網站的方式和成人不同,他們的方式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而且並不健康。以我十八歲的女兒麗麗為例,當成年人討論他們在臉書上的正面社交經驗,她不以為然的翻起白眼。

  「你們不懂啦,」麗麗解釋:「小孩子上臉書,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她說,許多小孩,特別是青少年,不是用臉書和其他社交網路來強化面對面的人際關係,而是用它們來「取代」真實的人際互動。貼文和簡訊是快速、有效率且冷靜的溝通方式,特別是當你不需要敏銳察覺對方在表情和音調上的情緒微妙變化時。然而這種新型態的電子溝通方式,也可能是殘酷而傷人的,匿名的網路社群可以在彈指間,擴大霸凌、謠言,和社交孤立所帶來的影響和痛苦。

  一名在我們家附近學校就讀的十五歲女孩自殺了,只因為她在臉書上發現,她未被邀請參加一場睡衣派對。這是一齣悲劇,也是一則極端的案例,但每座城市的每個孩子,都可能在目睹或承受虛擬霸凌中度過每一天。下載熱門的App(編按:Application的縮寫,泛指智慧型手機內的應用程式)如「誠實箱」(Honesty Box),可以讓使用者寄發匿名的、無法追蹤來源的訊息,許多孩子感到有如黃袍加身,大肆張貼有關任何人的任何事,毫不在意那是否傷人或是否屬實。其他熱門App如「評價遊戲」(Compare People),鼓勵孩子提出一連串敏感話題,如「誰最可愛」、「誰最性感」,以及「誰最聰明」等等,拿自己和他們社交網路上的朋友評比排名。

  青少年透過建立大量的臉書「好友名單」或推特(Twitter)「追隨者」,來評估和比較他們的人氣。青少年在同儕接納度顯得格外重要、而自尊心卻可能脆弱得不堪一擊的人生階段,這些不具人格的數位工具經常被濫用,導致的後果可能是數以萬計的傷害事件,以及一些無法挽回的悲劇。

  自從二〇〇七年我在Google的一場研討會遇見祖克柏時,我就一直試圖釐清臉書對孩子和廣大的社會群眾,究竟具有什麼意義。今天,臉書儼然成為社交媒體巨頭,如同八百磅重的無敵金剛。六年前,它的會員人數才不過幾百萬,如今它已坐擁全球將近十億人口的會員,是全美點閱率最高的網站,超越了Google。

  在年輕人尚未真正深入思考與分析它的影響力時,它已徹底大幅改變他們彼此溝通、建立人際關係,與表達身分認同的方式。如果臉書是一個國家,它會是全球人口第三大國,僅次於中國和印度。而正如其他新興的全球巨擘,我們忽略了它的成長和影響力,是建立在我們自身必須承擔的風險上。

  我決定把這本書命名為《回應臉書》,有兩個原因。首先,對我來說,臉書在數位革命中,以及在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的方式上,都是一記最強而有力的符號。其次,我在撰寫本書時訪談的許多家長和教師都告訴我,他們在面對臉書,以及它所代表的「一天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的數位實境猛烈攻擊時,感到何等無助。師長們在關注社交網路如何影響孩子與他們及其他人的相處模式時,感到孤立無援,而當他們想為此採取一點行動,卻又感到不知所措而力不從心。改變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於他們看不見改變的來臨,已被攻其不備。 然而父母擁有權利,應該說是義務,去為孩子發聲,讓世界聽見。當新科技平台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如此強勢的角色,父母有權利和責任,在養育孩子的方式上,捍衛他們的主導權。 我寫這本書最初也最重要的,是寫給父母,同時也寫給教師和年輕讀者。本書的目的是,提供你一些了解現況必備的基本知識及資訊,同時賦予發言權,以限制數位媒體對你自己的孩子以及我們廣泛的文化所造成的影響。「教養」對於孩子的生命,可以而且「必然」造成極大的不同,而在這個令人眼花撩亂的新數位時代中,以知識與基本常識為後盾來教養孩子,是絕對必要的。

  這些議題當然遠遠大過臉書及其他社交媒體。現在全球約有二十億的網路使用者,而超過五十億的人口擁有手機。網路連結的程度所隱含的意義,簡直令人瞠目結舌。根據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Nielsen)最近的調查指出,平均年齡介於十三到十七歲的孩子,每個月互通簡訊數量高達3,339則,折合一天約為111則。但是他們的手機不只是拿來傳簡訊和偶一為之的通話,他們也用來聽音樂、錄製影片、發布並分享照片,以及連線上網。當然囉,他們會用電腦來做作業,但他們也用電腦來社交、瀏覽影片,以及製作影片和歌曲等等。他們不只是看電視、聽iPod、打電動,他們居住在一個虛擬國度中,這個國度塑造他們的實體世界、設定他們的期望、引導他們的行為,並且重新定義其興趣、選擇和價值觀。

  無論我們喜歡與否,孩子們現在花在媒體科技上的時間,遠超過他們和家人相處以及在校的時間。平均一天「打卡」(編按:為臉書推出的服務,使用者透過行動通訊標示所在位置)將近八小時,如果把「多工處理」(multitasking,指同時執行多個不同程式)也算進來,一天更高達將近十一個鐘頭,這比他們從事其他單項活動的時間都來得多。關於生命,他們吸收了哪些訊息?他們聽從誰的訊息?他們看了什麼,又學到些什麼?你知道這對他們的社交及情緒發展,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嗎?

  我們也許把孩子在網路上的、行動通訊的、高科技的活動,視為他們的「數位生活」。但對他們來說,使用電子裝置連結的網路世界,「才是」生活。它正更換並取代真正的實體世界裡的互動與溝通,而那過去一直是人們的核心經驗。

  我最近在一個房間裡,觀察三個十二歲的女生,她們坐在同一張沙發上,彼此距離僅有幾吋之遠。雖然她們正在對話,但她們並未對彼此說話。她們在發簡訊。她們沒有目光接觸,甚至連對方的表情或肢體語言,都不瞥一眼。她們坐在那兒緊盯著手機、敲擊鍵盤、互通數位簡訊。

  從面對面到數位化的溝通,這項轉移是一場巨變,而這場巨變對孩子和社會的龐大影響,是我們甚至還沒有開始完全了解,也尚未開始進行研究。

  無庸置疑,這場巨變正以扭曲的速度發生。我們當中大多數的人在少年十五二十時,不會跟廣大的、看不見的、網路上的群眾,分享我們個人的生活細節。我們在上課、寫功課,以及跟人面對面溝通時,不會受到簡訊和即時通的頻繁干擾而分散注意力。如果我們有電腦,那通常是局限在餐桌或書桌上;它們是有實體界限的,不會像現在這樣跟著我們到處跑。以多功能手機或口袋型迷你電腦的型式,讓孩子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取得網路資訊。

  過去我們的父母可以透過限制我們取得資訊的管道,在某種程度上保護我們,就像在孩子尚未練就游泳健將的本領時,讓孩子與游泳池的深水區保持距離。但是現在,數位媒體科技無所不在,就連聖母峰上都有3G(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手機服務。手機讓孩子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躍上網路,闖進任意門,而這通常是在父母不知情或未監控的狀態之下。現在的兒童和青少年,已經不是待在游泳池的安全區戲水,他們是游向一片由資訊與媒體概念所匯聚的無垠大海。我們無法一直保護他們遠離惡水,所以當下更迫切的是,教給他們駕馭海洋的能力,讓他們得以安全的享受並探索,並且牢記,千萬,不要溺水。

關於孩子與數位媒體的RAP
  新數位實境的風險,關乎一連串的數位媒體相關議題,我稱之為RAP。R是人際關係(relationship),A是專注與成癮問題(attention/addiction),P是隱私(privacy)。這三個相關議題對童年的本質與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在本書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們會逐步探討這些議題,現在先簡略說明如下。

人際關係
  新興的數位媒體正在改變我們跟家人和朋友建立關係的基本方式,轉變人們彼此聯繫的經驗模式。科技成為建構一種新型態親密感的建築師。

  想想看,過去這個星期之中,你看見多少次大人或小孩一邊漫不經心的走路,一邊聚精會神的玩手機;或是坐在沙發上,目不轉睛的盯著筆記型電腦、iPad,或電視螢幕?專注在電子裝置或電腦螢幕連續近乎數小時,人們可能會忽略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及情緒暗示。

  父母缺乏真正的專注,往往可以把孩子逼瘋,反之亦然。我必須承認這等事有時候也會在我家發生。兒童發展權威專家們,如麻省理工學院的科技社會學研究教授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等,均相信數位媒體會影響我們在人際相處,或是當我們自己在思考時,所能投入的全神貫注、心無旁騖的專注力。在以科技為主導的生活中,缺乏離線的關機時段,這打斷了我們彼此間的親密互動,也在數以百萬的孩子和大人的生活中,加諸顯而易見的情緒壓力。

  我們也親眼目睹具有傷害性及破壞性的新型態人際行為應運而生,如虛擬霸凌,正透過網路平台推波助瀾。想對某人說些刻薄的話或做些傷人的事,不用考慮後果,只需要在電腦或手機上敲幾個鍵,不需大費周章,不費吹灰之力。

專注與成癮
  注意力缺乏的問題也成為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學家關注的重大議題。許多專家、父母都擔憂孩子在數位媒體構築的花花世界中,變得愈來愈難以保持專注。有些人相信這些電子裝置為整個新興人類,製造了更多專注力的相關問題。知名小兒科醫師、腦部研究權威,以及兒童發展專家們,如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狄米崔.克里斯塔基斯醫師(Dr. Dimitri Christakis)等,均發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以容易分心、衝動及過動為症狀主要特徵)在孩子們身上發生的機率,是過去二、三十年的十倍,他們將急速竄升的過動兒比率,歸因於數位媒體對腦部發展的過度刺激。

  看著你的孩子想要設法專心寫功課,卻沒幾分鐘就被傳來的簡訊、臉書通知,和即時通的鈴聲給打斷,實在不勝其擾。即使在史丹福這樣的一流大學,我也看見這樣頻繁的干擾在課室中的影響力。在課堂上,我有很多學生都習慣例行檢查他們的電子郵件及臉書專頁,一直到我禁止他們在課堂中使用筆記型電腦,狀況才得以改善。不過才幾年光景,現在許多學生在專注力、寫作力、邏輯思考及歸納整合資訊的能力表現上,大不如前。每一年,他們專注的程度似乎愈來愈淺薄,持續的時間似乎愈來愈短少,同時,他們的記憶體容量也愈縮愈小。根據密西根大學認知與知覺心理學教授大衛.邁爾(David Meyer)分析,原因是「多工處理」導致一種「心智限電」(mental brownout)。由於腦部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同時處理好幾件事,於是腦部變得遲緩,表現因此受損。

  數位媒體也可能導致成癮,這點我從自己的兒子柯克身上已經學到教訓。如果我們不加以規範,柯克可能會沒日沒夜的玩起超級暴力的電動遊戲,如「決勝時刻」(Call of Duty)或「刺客信條」(Assassin 's Creed)等,像個沒頭沒腦的殭屍,坐在Xbox、電腦,或電視螢幕前,在血腥野蠻的虛擬世界裡,把敵人的腦袋一個個擊潰。如果他不是在玩這個,他會很開心得花上數小時跟朋友們互通臉書,卻不願意跟他們約出來見個面、打打球,或騎騎腳踏車。有太多次,我必須直挺挺的站在他面前,擋住他的螢幕視線,才能拉回他的注意力。

  我必須強調,十七歲的柯克十分聰明,也是表現出色的運動員。但是對柯克和其他許多孩子來說,電動遊戲和社交網路已經不只是一種消遣娛樂。它們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衝動,一種分泌腎上腺素的刺激感,足以擠掉一個健康人生必須具備的其他面向。它們不僅浪費時間,還從做功課、外出或從事體能活動,以及跟朋友和家人饒富意味的溝通互動時段,大把大把的竊取時間。

  為了處理這層隱憂,妻子麗茲和我在柯克打電動及使用臉書、手機,及其他數位媒體上,保持嚴格管制。但這是一場持續不斷的爭戰,特別是現在,他已經是較大的青少年了,而且也愈來愈獨立。顯然的,我們家對這些挑戰也未能倖免,即便我投注許多時間與心力,試圖讓電玩廠商為他們販售極端暴力與過度色情的遊戲軟體給孩子,負起責任,也力促臉書及其他科技龍頭在面對年輕孩子時,應當採取更負責任的行動,尤其是在關乎益發嚴重的隱私議題上。

隱私
  隱私是一項特別重大的爆炸性議題。孩子們以為只會在好友間流傳的網路互動,可能會讓很多其他超出他們想像範圍的人輕易看到。而且孩子們在揭露自我時,往往不會深思熟慮,因而「過度分享」,在網路上留下難堪的紀錄,殊不知在日後的某一天,這可能會毀損他們的名譽。

  過去數年間,隱私規範潛在基礎的轉移所帶來的後續影響,不計其數。正如兒童發展權威專家的觀察:沒有了隱私,什麼還算是親密感?當大眾科技平台發展得如火如荼,在網路上投射理想形象的社會壓力如此龐大,這對塑造健康的自我認同,會產生什麼樣的連帶影響?在這個四處布滿鏡面的數位化大廳,每個舉動、每篇貼文,都在企圖贏得回應,對敏感脆弱的少年和青少年來說,自滿、自戀、焦慮,與真實性,成為重大的課題。數位世界裡,沒有明確的隱私界線,數以萬計的成人和孩童面對的,是一個令人蒙羞的資料影像會永久存留的世界,沒有第二次機會,可以刪除難堪的錯誤。當你進一步考量到虛擬霸凌和發送色情簡訊,已經帶來非常真實的切身威脅,就不難明白,所有青少年都應當在自我揭露以前,先學會自我反省。

  孩子們的隱私也受到廣告商和行銷商的侵犯,這些人鎖定孩童,依據他們在網路上留下的個人資料,例行性的寄發量身訂作、不請自來的廣告信和個人簡訊。此外,許多類似Foursquare或Loopt的定位社交網站,會在孩子在搞不清楚或並未授權的狀況下,顯示他們的實際地理位置,如商店或咖啡廳等。身為三名青少年的家長,這些地理定位資訊服務實在讓我深受其擾;在缺乏公開的辯論與新隱私法尚未頒布的情況下,這不是社會大眾應當默許的小型商業模式。

  不幸的是,今天的數位媒體宛如當年未開發的美西拓荒場景,而我們現存的隱私法規卻還在遙遠的東方裹小腳。保護兒童的隱私規章最新版是在一九九八年完成,那是網際網路史上的中古時代。我們最後一次嚴肅檢視國內的隱私法時,臉書的創辦人祖克柏還在念小學,而Youtube、簡訊和推特,尚未存在。今天這個世界,人們可以張貼並談論有關他們自己或其他人的大小事件,通常匿名,且大都未經許可,我們對隱私的整個觀念正在轉變,這將導致未來長遠而顯著的後果。

  身為社會的一分子,當矽谷的公司行號為了一己私利,大舉入侵,引進威脅隱私的新興產品,我們不能無聲無息的袖手旁觀。從少得可憐的分析報告,到言之鑿鑿的演講論文,自我神化的科技大師死守著寥寥可數的書面資料,表現得就好像我們長期公認的隱私規範,已經跟一般大眾或家庭毫無瓜葛。「面對現實吧,老兄!」似乎會是他們的回答。 名為隱私的巨人可能在某種程度已脫離神燈的管轄,但討論才正要開始,孩子們所受到的牽連也正在變質。代價太昂貴,而後果太龐大,我們不能再繼續被動的置身事外。隱私會實際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特別是兒童及青少年,我們都需要被再教育,採取行動,捍衛隱私。

家庭的新興實境
  已故的媒體觀察家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在他一九八五年出版、深入淺出談論電視的著作《娛樂致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一書中,將童年的消逝稱之為「揭開一連串祕密的後果」(a sequence of revealed secrets)。過去的確曾經是如此,孩子們被保護得好好的,不會接觸到他們還沒準備好要去了解的資訊。那樣的純真一度被視為無價,是童年和成長過程的基本要素。但是今天,當未經過濾的訊息從四面八方砲轟我們的孩子,從臉書、手機、電玩、廣告、網路、電視,和電影等等,守門理論已經難以抵禦,甚或宛如天方夜譚,尤其是對那些年紀較大的孩子。資訊爆炸的速度輕易勝過我們掌控的能力,而我們已經失去掌控孩子接收訊息來源的能力。

  取得資料影像的管道變得如此四通八達且無從過濾,對老師和家長來說,可能感到相當震驚。我在奧馬哈(Omaha)遇見一位父親,他告訴我,最近他才剛和十一歲的女兒發生了一件不大愉快的事情。那天,他請女兒幫他上網查一些資料,但才過沒幾分鐘,女兒就忽然尖叫:「天啊,老爸,來看這個!」女兒不小心點進一個色情網站,裡頭播放光怪陸離的色情影像和場景,是連四十歲的老爸都從未想像過的。「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他問我:「你怎麼保護孩子,不要太快接觸過多的資訊?」

  身為父母,我們的直覺是去保護孩子,控制他們的環境,但數位科技讓這分職責變成不可能的任務。這是事實。我們不能改變,也無法回頭。但是我們可以,也必須去幫助孩子安全的駕馭這個新興環境,不致迷失或受傷。我們必須教導他們去了解他們所接收的媒體訊息,以及如何負責又有成效的去使用他們指尖下的科技平台。我們無法保護孩子完全免於所有迎面而來的影像和訊息,因此給他們工具和價值觀,幫助他們成功篩選資訊,做出合乎常理的正確決定,就變得格外重要。我們可以限制他們接觸傳統和數位媒體的管道及時間,特別是在他們年紀還小時。我們可以幫助他們處理並了解媒體訊息內容。我們也可以在家中或學校,以正面的態度,充分運用媒體科技的種種可能,協助孩子發揮極致的創造力與學習力。

  同樣重要的,是身為家長和公民的我們,可以而且必須聚集在一起,討論數位科技帶來的廣泛影響,而不是冷眼旁觀,眼睜睜看著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必須檢視臉書及其他社交網路平台,對孩子們彼此溝通互動的方式所帶來的影響。我們必須贊助成癮及過動相關主題的研究,因為這些症狀跟長期及過度使用數位媒體有關。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求國內推動新隱私法,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在年輕一代和我們自己的生活中,重建必要的個人隱私概念。

危機與轉機
  當媒體科技以一種令人目眩神迷的步調演進發展,他們正在創造一連串的危機與轉機。如同我們先前討論的,數位科技威脅人際關係的品質,製造專注與成癮的問題,也可能侵犯孩子的隱私。但從積極面來看,數位科技也創造了許多跟創意、合作與連結有關、非比尋常的新機會。孩子可以從指尖直接連上全世界,一點也不誇張。在學校,他們可以搜尋並學習實體世界裡一切讓他們著迷的事物。比方說,我知道有一位六年級的小學生,就是透過YouTube的教學影片,自學「殺手主音吉他」(killer lead guitar)。此外,拜數位媒體之賜,孩子們有數不盡的機會可以展露他們的才華和興趣。他們在網路上無師自通學到的合作技巧,如創立相同興趣的社群等,只要使用得當,這些技巧在未來各個年齡層都可以派上用場。

  新興科技也以積極正面的方式轉變教育型態,運用照片、影片,和含有3D虛擬實境的科技,提供新鮮有趣而容易取得的管道,來傳遞並強化教育內容。從某一方面看來,孩子們在學習、創造、表達,及互動上的可能性,遠勝於以往。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充滿令人振奮的機會,而這正是我們「常識媒體」工作的核心內容。

  孩子並未改變。他們仍在探索發現自己是誰,正如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所做的。他們也仍在尋求接納,並以冒險行為來試驗周遭人的底線。改變的是,現在他們的探險紀錄會在網路上永久存留,沒有人可以預知後果,也沒有人可以有效管控。

教養並未改變
  對父母來說,這個新興世界可能看起來勢不可擋。許多孩子對於這些新興裝置與平台,都比我們熟悉,也比我們在行。然而他們的科技能力,往往凌駕在他們的情緒成熟度與良好的判斷力之上。未設限的資訊管道,可能導致孩子接觸不適齡的網站及不宜觀看的內容。身為父母,我們有責任要幫助孩子,在網路上做正確的抉擇。我們無法保護孩子阻絕一切可能的危險,但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在必要的判斷與批判思考的技巧中成長,守護他們成為負責可靠的數位公民。

  處在二十一世紀的經濟時代,許多父母體認到,現在對孩子們來說,知道如何負責的使用數位媒體,這和學習傳統的閱讀與寫作等技巧,同樣重要。研究明確指出,多數的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都從新興科技中看見大量的正面幫助。但正如孩子必須學習如何游泳、適當飲食及駕駛車輛,他們也需要知道如何在數位世界過安全而持守道德的生活。引導孩子仍然是家長和老師的責任,包括教導他們堅定的價值觀與良好的判斷力,以及如何做出適當的決定。我們都需要知道數位時代的新「交通規則」。

  駕馭這些挑戰也許令人卻步,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必須懼怕新興的媒體科技,過度反應或者嚴禁使用。說到底,這個新興實境需要的只是簡單的基本常識。為提供協助,「常識媒體」及其他相關機構已發展有關「數位素養」及「數位公民」的新課程與工具,以幫助每個孩子學到如何安全、靈巧而負責的優遊數位世界。現在全美各級學校和家庭均可取得這些課程與工具。

  重點是,我們必須知道在孩子的數位生活中發生了哪些事,以及孩子談論所看到和經驗到的事物,並教導他們在面對所接觸的影像和訊息時,採取批判性的思考。我們必須限制他們接觸某些特定媒體科技的管道,這要在他們非常年幼時就開始。當他們漸漸獨立,我們還是必須持續參與他們處理訊息及影像的過程。

  好消息是,父母的參與具有絕對正面的效果。研究顯示,父母參與的程度對於孩子接觸媒體的時間可以產生極大的差異。這很重要,因為早有研究顯示,花較少時間在媒體上的孩子,不僅在校成績表現較佳,同時個人對周遭一切的滿足感也較高。

  我們知道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們安全的駕馭媒體。書中列載的方針不能保證你避免一切的爭論與衝突。拿我兒子柯克來說,他就常提醒我這個老爸是他「最大的夢魘」。但本書會提供實用的常識和工具,幫助你在這個行動通訊和社交網路構築的數位世界裡,養育和教導你的孩子。

  當然,對你自己的孩子來說,你才是終極專家。關於何者正確或何者適齡,包括你的孩子適合從幾歲開始收發電子郵件和簡訊、擁有手機或臉書專頁、下載附有露骨歌詞的歌曲,或是觀賞輔導級電影等等,這些都只有你才能做出個人主觀的判斷。但這本書盼望能幫助你先去思考新興科技背後的連帶影響,再來做判斷。

  本書分為兩大部。第一部概述數位媒體與孩童的相關議題,提供了解現況及其成因的背景知識。第二部提出一些簡單的方針和指南,針對剛出生的嬰孩到十五歲的青少年,協助你和你的家庭,在數位世界裡的親職教養課題上,做出最好的決定。如果你疑惑是否該讓兩歲的寶寶玩你iPad上的電動遊戲,或是你發現家中十一歲的孩子已經看過限制級的網站了,這本書可以幫助你確保孩子安全無慮,並且做好準備,享用數位媒體帶來的種種益處。也許最重要的,我會希望這本書能喚醒社會大眾,展開一場全國性的對話,談談在這個無與倫比的新興數位時代,我們能做些什麼,讓危險縮減到最小,把機會無限寬廣的放大。

延伸內容


脫離網路沉迷,從建立自信著手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電視是現代人又愛又恨的東西,不知有多少人眼睛一睜開就按下電視開關,吃飯、睡覺都伴著它,心中雖然知道不看也罷,卻仍無法忍住不看。父母如此,生在e世代的孩子當然更是如此,他們花在上網、使用手機的時間,比跟父母說話、跟老師溝通、跟同學互動的時間還多,因而造成了親子疏離、人際關係冷漠等問題,也就是本書作者所謂的RAP(Relationship-人際關係、Attention-專注或Addiction-上癮,和Privacy-隱私)的現象,但是沒有人做什麼事去扭轉它,直到這本書出現。

  本書的作者是美國民間消費者保護團體「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的執行長,也是史丹佛大學的教授。有鑑於二十一世紀臉書和網路對青少年所造成的傷害,寫了這本書幫助父母對應無所不在的媒體,保護青少年及兒童。

  其實,老早就有研究顯示媒體暴力和行為的負面關係了。六○年代的美國紐約,便曾追蹤一千名學童觀看暴力電視節目和後來行為的關係,結果發現,這些學童成長到高中時,其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有高相關,甚至到他們三十歲時,早期看的暴力電視節目仍然跟他們的犯罪行為有相關。另一個研究,則是追蹤六至九歲有觀看媒體暴力的孩子,直到他們二十一至二十五歲時,結果發現,他們小時候看媒體暴力的量與他們長大後在暴力和攻擊性的評量上,呈現高相關。

  1999年,美國科倫拜(Columbine)高中屠殺事件發生後,在兩個月內,賓州學區校園暴力事件從原來一年只有二到三件,立刻增加到350件。種種研究成果皆顯示,媒體暴力和攻擊性之間的相關,大於抽煙和肺癌,大於鈣質和骨質疏鬆,也大於石棉和癌症的相關。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小兒科醫生克里斯塔基斯(Dr. Dimitri Christakis)指出:學齡前,男童每多看一小時電視,七歲時,注意力缺失問題比別人增加10%;每天花一小時看暴力電視節目,七歲時,他們的行為問題是一般男童的三倍。可怕的是,即使看卡通也一樣,因為現在卡通的暴力內容甚至比成人節目還多。所以,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三、四歲的孩子一天看電視或任何有螢幕的東西,不得超過兩小時(本書作者更控制在一小時之內)。 新近的研究更顯示電視廣告會導致孩子過胖,變成糖尿病及心臟病的高風險群。耶魯大學在2009年發現,七至十一歲的孩子看帶有食品廣告的卡通半小時,就比看同一節目但沒有廣告的孩子多吃了45%的零食,這是多麼驚人的數據!

  大量看電視的孩子不但成績低落,還會不快樂。整體來說,花較少時間看電視的孩子,比較有自信,對人生較滿足。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嗑藥的主要原因是無聊,生活沒有目標和人生沒有意義。他們在虛擬的世界中待久了,已經迷失了。

  現在大腦科學的研究發現,在真實世界中,實際動手做事會帶來成就感,持續的成就感會帶給孩子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不是每天早上對著鏡子大叫:「我最棒、我最好」就會產生,這是自欺欺人。孩子的自信心來自同儕對他長期的回饋與肯定。唯有自信的孩子才不會沉迷到網路世界中,因為他知道網路世界是虛假的,當他在真實世界可以得到滿足時,又何必去虛擬世界中找假的成就感?因此,要使孩子脫離網路沉迷,必須從建立其自信心著手。 現在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在數位世界的隱私權問題。作者舉了他女兒隱私權被臉書侵犯的例子,其實這個問題每一分鐘都在我們的社會上發生,但是,我們有做什麼事去保護無知的孩子嗎?數位時代的來臨是個不可避免的事,大人再不願面對,它也不會憑空消失。螳螂擋車是擋不住的,很多父母不了解臉書或推特的危險性,當你買一個智慧型手機給你孩子時,你其實把他暴露在一個還沒有法律規範的蠻荒叢林中。

  作者在書中抱怨美國的立法趕不上時代的需求,我們又何嘗不是?台灣的法律落後現實太多了,許多有用的法條都躺在立法院冬眠,像這種一日千里的新科技所產生的問題,可以說完全沒有法律來保護善良老百姓,只有靠機警的父母與老師,才能協助孩子不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

  台灣沒有像「常識媒體」這樣的組織來保護消費者,父母必須跟孩子一起認識新科技,教育孩子新科技可能帶來的危險,同時教他們萬一碰到問題時如何因應與處理之道。本書的特色就是在章節後,提供讀者思考問題與因應處理的方法。當法律落後現實,社會又無力保護你的孩子時,你得自己去保護他們,這本書能提供讀者必須具備的正確知識,因此非常值得所有的父母與老師精讀。

  順便一提的是,這本書的序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女兒雀兒喜(Chelsea Clinton)所寫的。我對她在柯林頓第一次當選美國總統時,在台上睡著的可愛模樣印象深刻。一轉眼她大學畢業,也已經結婚了。她這篇推薦序寫的很好,顯示網路世代的孩子也一樣能寫出好文章。

  她父親執政時,正是美國網路突飛猛進的時候,網路和臉書對她們家的影響,其實就是對所有家庭的影響。現在我們出門之前會先上網去看一下交通情況,看哪一條公路比較好走;去買菜之前也會先上網查一下,哪一家菜市場有減價促銷。現代人幾乎所有食衣住行的需求都能在網路上解決,我們真的已經不可一日無此君了。

  很有趣的是,網路的普及及即時性應該使人更不可能說謊,因為可以馬上求證,揭穿謊言。只是不知為何,人反而變得更容易說謊了,或許是隱藏在虛擬世界中,誤以為人家看不見他廬山真面目。

  最近有人開始研究在e世界長大的孩子,他的大腦結構是否有所不同,我們相信有。只是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挑戰,我們作父母的只能把這本書讀熟,然後儘可能幫助他們,但是真正的仗,得要他們自己去打。

幫助孩子成為負責有禮的數位時代公民

◎文/雀兒喜.柯林頓(Chelsea Clinton,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獨生女)

  在我小時候,噢,應該是直到上大學以前,對於媒體,我的父母有一套明確的使用規則,就像他們規定我不准吃含糖零食、只有週末假日才能吃披薩的飲食規則一樣。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允許我每天看電視三十分鐘,禮拜六上午才可以無上限的看卡通。進入青少年後,我享有觀看《急診室的春天》(ER)的寶貴特權,雖然該影集每集的長度,是我每天看電視配額的兩倍。我們全家一起觀賞了許多電影,在父母接送我上下學、練足球、跳芭蕾的途中,我們會收聽車上的廣播節目。1987年的聖誕節,父母(或者也許是聖誕老公公)送了我一台康懋達(Commodore)家用電腦,此後我開始玩起「神偷卡門」(Carmen San Diego)和「奧勒岡之旅」(Oregon Trail)等電動遊戲,奮戰於遊戲的這數百個小時,爸爸通常陪在我身邊。

  在我們家,媒體占有一席之地。但我們在用餐時間,是不看電視也不聽廣播的,除非正在播出的是阿肯色州足球賽。觀賞媒體,就如同用餐一般,是一種全家共享的經驗。當我們共進晚餐,我們經常討論那些進入我們生活和生活周遭的媒體。父母總會問我對於電視節目、電影、音樂,和電動遊戲的看法,這些都是他們陪我一同觀賞參與的,我很少自己單獨或是跟朋友進行媒體活動。我印象中最早的一次媒體對話,是討論《白雪公主》(Snow White),那時候我五歲。而最痛苦的一次,是我坦承在朋友家中看了《熱舞十七》(Dirty Dancing),當時我八、九歲大,輔導級(PG-13)電影明顯是禁區。知道我看了不該看的電影,我的父母相當失望,這遠比他們所能祭出的任何懲罰,都要來得糟糕,不過我記得我還是被禁足了一個週末。

  長大以後,我知道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告訴父母我正在收聽、觀賞、閱讀的東西和我的心得感受,以及朋友可能會看、會聽、會參與,但我選擇拒絕的活動。

  用餐時間,父母和我仍然會談論生活周遭的媒體,包括地方報紙和地方電視台是怎麼報導我們家的。有時候是父母展開話題,有時候是我主動從在早報上看見的一則消息,或是某人在學校跟我講的某件事談起。

  在一則消息報導中,何者為真?何者為假?為何有時事實看來並不重要?這些對話幫助我對媒體發展出廣泛而健康的質疑,同時也對它的能力致敬,因為一則新聞故事、一首歌、一局電動遊戲,或是一部電影,都足以賦予或剝奪人們的力量。進國中後,我開始了解,知道某一特定媒體在政治、利潤或其他各方面的意圖、主旨和關注,是很重要的。我們在早餐和晚餐時間的對話,也強化了我跟父母的關係。如果我們可以談論媒體中的好與壞、醜與惡,無論它是跟我們家有關,或是跟一齣虛構電視劇或一部敘事電影有關,那麼我們自己生活中的任何事件,也都可以無話不談。換句話說,談論媒體幫助我和父母發展出一種坦誠而開放的關係。我們對話中的那份坦誠,持續至今。

  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小時候未曾和父母談論過的,那就是,媒體如何能侵犯或影響每個人的隱私,包括小孩在內。假設歷久不衰的媒體對我們在華盛頓小岩城的生活有興趣,我們當年大可以談論隱私。但是,我們當年卻不能談論社交媒體科技的運作方式,可能促使大人和小孩放棄他們的隱私,特別是在他們還不完全了解隱私的定義及重要性,以及在線上或離線時都過著隱私蕩然無存的生活以前。當年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還在人們的想像範圍以外,也沒有類似上網這樣的東西存在。

  現在,許多孩子花在媒體上的時間,比跟父母或老師互動的時間還多,這帶來的挑戰是巨大的:從許多年輕人後悔他們在高中前就上網公開個人資料,到虛擬霸凌;從電動遊戲中女性角色的過度情色化,到孩子們接觸的電影和音樂「分級尺度放寬」(ratings creep)(平均而言,現在的電影比起十年或二十年前的同等級電影,色情與暴力的內容大幅增加)。

  在本書中,作者詹姆士.史戴爾(James Steyer)平實而中肯的描述他的家庭是如何駕馭這些挑戰與機會。他也說明每個家庭要如何介入孩子生活中的傳統媒體和數位媒體,使他們不致被媒體掌控,以及如何幫助孩子成為負責有禮的數位時代公民。慶幸的是,詹姆士闡述的策略並非私傳秘方,即便有時未必容易執行,但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明確而實用的。

  我第一次遇見詹姆士,是始於大二時修習他的一門課。之後我又修了他的另一門課,並成為他的助教,同時擔任他的第一本著作《另一位家長》(The Other Parent)的研究助理。後來,我很榮幸地加入「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理事會,該組織是由詹姆士創立,目的是教育父母並提供他們更多知識,使他們能夠為了孩子的身心發展健康而做出正確的媒體選擇。在許多方面,我都對詹姆士感到敬重與欽佩,但最讓我由衷敬佩的,是他獻身於他的家庭,並協助來自各地的家庭,幫助孩子在一種安全、無慮而有趣的環境中成長。他和「常識媒體」的最終目標,是確保媒體在孩子的學習和發展上,扮演的是增強和支持的角色,而不是任何孩子生命中的主角。

  本書是詹姆士的最新力作,為的是幫助二十一世紀的父母和即將成為父母的人(但願包括先生馬克和我),極力幫助孩子寫出自己的故事,在他們自己的人生電影中發光發熱,發現他們自己的夢想,然後長大成為他們渴望成為的人。對孩子而言,至於他們生命中的某一特定時刻中,那些曾經最受歡迎的App、臉書專頁、電動遊戲、電影或歌曲,已經不重要了。

作者資料

詹姆士.史戴爾(James P. Steyer)

投身於兒童政策與媒體議題逾二十年,是美國最受尊重的專家及組織創辦人之一。他身兼「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的創辦人及執行長,負責領導這個無黨派的重要組織,致力於改善兒童及家庭的媒體生活。史戴爾的職業生涯最初是擔任小學老師,後來成為全國敬重的兒童辯護人、公益律師,以及史丹福大學教授。他與妻子及四名子女住在舊金山灣區。

基本資料

作者:詹姆士.史戴爾(James P. Steyer) 譯者:王素蓮 出版社:親子天下 書系:學習與教育 出版日期:2013-07-09 ISBN:9789862417362 城邦書號:A1600400 規格:膠裝 / 套色 / 232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