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歷史事件,必然是以「人」為主導的人、事、時、地、物間的交互關係。人主導了歷史事件,思想主導了人類,而思想依據語言來組織與傳遞。那麼,通過語言的多元面向去研究人物的行為決策,將是理解歷史事件有效而可行的方法。本書即基於這項理由,希望藉著《話術面面觀》作為研究歷史人物的切入點。
根據行為學家的統計,人與人之間,面對面談話,雙方所得到的信息,竟然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得自於非口頭語言的部分;諸如表情、舉止、情境、工具等,反而佔有較高的傳信功能。
語言具有多元面向,《話術面面觀》一書,將語言信息概分為:口頭語言、情緒語言、情境語言、肢體語言;它既是信息、符號、工具,又是武器、技巧,所以它可以和生活、戰爭、政治、外交、商業、教育、宗教等任何人類的活動相結合。
作者資料
陳正榮
台灣省苗栗縣人,一九五五年生,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曾任高中教師、技術學院講師,現已退休。著有《張載易學之研究》、《機智對談72》、《行為決策66》、《情緒管理72》、《佈局妙招72》、《變色龍劉邦》,並曾發表〈戴東原性理之學〉、〈孔孟思想與決定論〉、〈朱、陸的無極之辯〉、〈陶淵明生命中的慧情與冤贓〉、〈因明因支辨略〉、〈橫渠與孔孟〉、〈孔子與荀子的正名思想〉、〈郭象論語體略試探〉、〈鄧析子書辨偽〉、〈鄭用鑑地震行與林占梅地震歌有序辨析〉等多篇論文。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