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618特促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自我提升
巴菲特家族的人生智慧:父親巴菲特給我的12塊金磚
left
right
  • 庫存 = 9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巴菲特家族的人生智慧:父親巴菲特給我的12塊金磚

  • 作者:彼得.巴菲特(Peter Buffett)
  • 出版社:一起來出版
  • 出版日期:2024-05-29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折 332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7月30日止
  • 書虫VIP價:332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15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巴菲特一生投資股票,卻教孩子投資人生 ── 富爸爸一致推薦,一本無價的家庭智慧寶典 ── ★ 股神之子唯一著作,真誠而完整地譜出巴菲特家族奉行的人生觀念 ★ 全球讀者傾情推薦,翻譯為15國語言、銷量逾50萬冊 ★ 經典新譯本,金書獎譯者龐元媛翻譯 有個富爸爸是什麼滋味?彼得.巴菲特的人生經歷,以普世價值觀來看似乎令人詫異──身為股神之子,他並沒有成為享盡特權、揮霍無度的少爺,也沒跟隨父親走入華爾街,去滿足功利世界的期待。他知道,他幾乎不可能在這種世道上「贏過」他父親,所以他必須靠自己的故事來活出自己。 本書是著名音樂人彼得.巴菲特的誠摯告白,寫下他受父母啟蒙、並從中建立的一套強大價值觀。這些價值觀猶如一塊塊金磚,在十二個人生面向上堆砌出巴菲特的家族智慧。例如,年輕人或許不該急於求成,以免錯失真實的「優勢」;又如「志業」其實不是命定,而是必須透過一連串人生冒險,才能摸索出來…… 給孩子最棒的禮物是支持,不是支票。 股神之子的人生筆記,比爾.蓋茲共感的四個核心價值 華倫.巴菲特成為股神之後,他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家庭生活,並沒有太大變化。他們一家吃一樣的餐點,東西壞了一樣自己修;一樣熱愛工作、一樣懷抱著理想,一如既往──這就是彼得從小接觸的價值觀。 ● 強大的信念:儘管這世界有缺陷,依然相信它的本質很美好 ● 寬容的心胸:對於不同的見解與觀點,最難的是包容 ● 學習的熱忱:好奇心最珍貴,用開放的態度來面對生活 ● 職業的態度:自我發現,然後自我實現。這是巴菲特每天起床時,都滿心期待的祕密。 從人生選擇、成功、志業,到面對錯誤、個人優勢及興趣……等十二大面向,更多寶貴的智慧金磚,盡在本書。 工作與生活,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 巴菲特父子殊途同歸的人生之路,教了我一課! 彼得.巴菲特:「我小時候,我爸常在書房裡鑽研一些神祕的厚書,專注程度有如宗教狂熱。他的《聖經》講的是本益比、管理績效來源之類的東西……我看著他的背影,發現工作是耗時費力、聚精會神的,也同時要能讓我們快樂。」 老巴菲特:「彼得,我覺得我們在做的事情,其實是一樣的。音樂是你的畫布。波克夏是我的畫布,我每天都畫上一筆。」 富爸爸推薦,全球讀者一致好評── ★ 比爾.蓋茲、柯林頓、李開復、樊登 共感推薦 ★ 《摩根大通書單》(J.P. Morgan Private Bank's Summer Reading List Pick)推薦 ★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暢銷書 ★ 《蓋茲筆記》(Gatesnotes)專文推薦 「我們理解也敬佩彼得,而這本書完美地表達他的精神、熱忱與價值觀。為人父母,這些就是我們跟孩子談的生活目標與人生選擇。我會讓我每一個家人都讀這本書。」——比爾.蓋茲、梅琳達.蓋茲 「人人都學巴菲特投資,而我想向巴菲特學做父母。」──李開復 「彼得.巴菲特為我們寫了一本充滿智慧與啟發的書,如果你是在世界上尋找自我位置的年輕人,或是想給孩子最棒生長環境的家長,那你就應該讀一讀。」──柯林頓 「彼得.巴菲特用他樸素、發自內心的智慧,告訴我們如何尋找生活的意義。發人深省,值得一讀。」——泰德.透納(Ted Turner),美國富豪、一代傳媒巨人 「這本書關乎最底層的常識,但這種常識卻不那麼常見。彼得原本可以有個既定的身分,但他選擇不接受,也因此,他告訴我們如何追求理想來寫出自己的故事,就顯得很有力道。我相信任誰看了這本充滿活力、智慧和善意的書,都一定會有收穫。」——格洛麗亞.斯泰納姆(Gloria Steinem),美國作家、社會運動家 「彼得.巴菲特給所有人建議,要平衡你的理想抱負與奉獻精神,工作時也要平衡個人目標與共同利益。這是一本真誠而無價的書。」——伊芙.恩斯勒(Eve Ensler),美國劇作家

目錄

目錄 作者序 人生這條路的風景,由你決定 │第1塊金磚:善用人生的正常人 信任與教育的精神,是本書所有觀念的基礎, 也是支持巴菲特一家的核心價值觀。 │第2塊金磚:應得與值得 人生有兩種際遇:你認為應得的,以及你努力贏得的。 前者帶來藉口,後者則給你自尊。 │第3塊金磚:公平競爭的迷思 這世界不公平, 而我們該如何用公平的態度來評價自己? │第4塊金磚:選擇的兩面 別太早認定自己的天賦,也別忽略多走的彎路, 有時走錯方向,也能到達對的地方。 │第5塊金磚:志業總是得來不易 傾聽內心的聲音,看見自己獨特的能力與性情, 志業才會變得觸手可及。 │第6塊金磚:錢與時間 有趣的是,任何一位經濟學家都會告訴你: 無法被取代的東西,價值高過能被取代的東西。 │第7塊金磚:要尋找,也要創造 創造的過程是一種打磨, 讓你的刀鋒火花四射,展露出全新的自我。 │第8塊金磚:發現的大門 錯誤之後的反思與成長, 或許才是人生一次次冒險最珍貴的寶藏。 │第9塊金磚:許願,必須小心謹慎 古老寓言告訴我們:許多美夢的後果其實不堪設想。 別亂許願,畢竟有天可能會成真。 │第10塊金磚:所謂的成功 在現代社會中,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有價值的人。 巴菲特如何創造自我、定義成功? │第11塊金磚:富裕的險境 貧窮會消磨一個人的心智,甚至讓他放棄人生, 而富裕也是如此。 │第12塊金磚:回饋之道 真正的回饋是雙向的, 先付出,後收穫,並發現自己還能付出更多。 後記 就從現在開始 致謝

序跋

作者序 人生這條路的風景,由你決定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下午四點 這本書要談的,是我們得到,以及回饋給世界的恩賜。是期望與義務,是家庭與社會,以及這兩者對我們的影響。是生活在給予我們前所未有的舒適環境,卻也讓我們焦慮苦惱的社會。焦慮有經濟因素,也有非經濟因素。這本書還要談談,在我們尋找目標的過程中,社會經常讓我們感到空虛、不解。 簡言之,這本書要談的是價值觀,也就是我們依據哪些信念與直覺,判斷在人間停留的短暫歲月,哪些事情是值得做的。也要談談一個人該有哪些態度,做哪些事,此生才不算虛度。物質的財富會來來去去,世情就是如此。但價值觀猶如穩固的貨幣,能換取最重要的報酬,也就是自尊與心靈的平靜。 這本書也要談認同,就是造就個人獨特之處的那些使命、才華、決策,以及怪癖。 價值觀與認同。在我看來,這兩者唯一正確的定義,就是一體的兩面。價值觀會引導決策,決策決定了我們的認同。人生是我們創造出來的。這個概念很簡單,但我們創造人生的過程,是既複雜又難懂。期望與外部的壓力,扭曲了我們最真實的自我。經濟的現實,偶然的機運,都會在這個過程中,扮演助力或阻力。 但人生終究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創造人生可以說是最大的責任,也是最大的機會,同時也是我在這本書所談的一切的最基本前提。 所以,我們會讓自己成為怎樣的人?我們每天要做的決策如此之多,是會選擇最好走的路,還是收穫可能最多的一條路?我們與他人打交道,是會畏畏縮縮,不願親近、坦誠與寬容,還是會敞開心胸,經營真誠且堅實的關係?我們在工作上,是只要能謀生便已滿足,還是應該把眼光放遠,以充實人生為目標?這年頭可沒有鐵飯碗了!我們該怎麼做,才不算辜負命運的恩賜?如何才能學會透過回饋提升自己? 我們只能向內心深處探索,才能解答這些問題。這本書的目的,只是提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思考的框架,我希望也是一個討論的框架。 但我有什麼資格寫這樣一本書?坦白說,我是個尋常人。我不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哲學家、社會學家,也不想標榜自己是教導大家自立自強的勵志大師,那樣的大師已經夠多了。說實話,我唯一的資歷,是我自己的人生,是我的人生驅使著我花許多時間,認真思考這些事。 我抽到命運的好籤,也就是我父親說的「中了卵巢樂透」,得以生在充滿關愛的家庭。家庭給我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恩賜,是安全感。我們家得到命運賞賜的驚喜,久而久之也有了財富與名望。我的父親華倫‧巴菲特憑藉自身努力、堅守道德,以及始終如一的智慧,如今已是全球最富有,也最受敬重的人。我身為人子,說這話時充滿自豪,但我也明白,這些是他的成就,不是我的。無論你的父母是誰,你的人生還是要靠自己打造。 此外,很多人都知道,父親對於繼承而來的財富很有意見。說穿了就是他認為,含在嘴裡的金湯匙,幾乎都會變成刺在背上的金匕首。他認為,留遺產給子孫是不智之舉,只會害得子孫毫無志氣,不願奮進,弄得他們年輕輕輕,就錯過了探索人生道路的精彩過程。父親發現自己的志業,憑藉自己的力量成功,覺得是人生一大樂事,又豈會剝奪子女經歷這種挑戰,享受這種樂趣的機會?所以他不會砸大錢成立信託基金,給巴菲特家族的子孫!我的哥哥姐姐,還有我自己,一年滿十九歲,家裡就給了一筆數目很小的錢。我們也明白,家裡不會再給更多。 顯然家裡不會留給我們豐厚的遺產。父親於二〇〇六年,將他大半的財富,三百七十億美元,捐給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這是史上最高額的慈善捐款之一。他同時也成立十億美元的慈善基金,由他的三位子女管理。 所以你看了可能覺得很諷刺。如今五十歲的我,掌管十億美元的善款,這是莫大的責任,也是莫大的機會。但我覺得我仍然做著普通工作,賺取微薄收入。我是作曲者,也是音樂人。一如所有的同行,我的價值就體現在最新作品,日後能有多大成就,就看我能在下一部作品展現多少實力。 但沒關係,我做的是我喜歡的事情,是我自己選的,我並不想走別的路。我想,我從父親身上遺傳的,不只是基因。他的人生觀,我似乎也照單全收。 別誤會,我很清楚,我出生在很優渥的環境。父親給我的經濟優勢也許不算多,但仍然比大多數人還多,而且我並未付出努力,完全是不勞而獲。我身為巴菲特家族的一員,擁有如此顯赫的姓氏,也是不必努力,就能享有種種無形的好處。我並沒有否定這些優勢,而是一生都在思索這些優勢的意義、影響與後果。為了推翻一句老話,我必須學會將優勢發揮到極致。 《路加福音》(Book of Luke)有句名言,我們家向來頗為重視: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顯然最重要的恩賜,與金錢無關,而是父母的關愛,深厚的群體情誼,以及溫暖的友誼。也包括開導我們,為我們的成長感到欣慰的良師。另外還有才華、能力、同理心、勤奮這些神秘的恩賜。得到這些恩賜,應該要懂得珍惜,也要懂得回饋。 但該怎麼回饋?我們得到不期而至,可以說是偶然降臨的恩賜,該如何回饋?而且不只要回饋,該怎麼做才能放大這些恩賜,延伸到我們小小的生活範圍之外,進而改變世界?我們如何找到志向與奉獻,個人目標與集體利益之間的平衡?該如何避開那些將我們困在不想要的人生的種種壓力?該如何實現我們為自己定義的成功?這樣的成功是建立在價值觀與實質上,而不是純粹追求金錢以及他人的肯定。這樣的成功即使時勢變遷,經濟凋敝,也不會變質,消失。 我的直覺,還有長期觀察的心得都告訴我,很多很多人也在苦思這些問題。包括嚮往走自己的路,即使承受風險,有所犧牲,前景大不同於尋常道路,也要勇敢追夢,在所不惜的年輕人。苦思這些問題的還有父母,希望教導子女正確的價值觀,子女長大成人後,才能有感恩的心與進取精神,而不是自以為高人一等,而妄自尊大,消極怠惰。 這些人,以及包括老師、護理師、企業高層、藝術創作者在內的許多人,都知道我們現在的社會,是前所未有的富足,卻也不平等到令人震驚。他們是有良知的人,珍惜命運的恩賜,也想善用這些恩賜,不僅謀生,還要改變世界。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真正人生,也想回饋社會的眾人,如果能從這本書得到些許啟發與慰藉,那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便已達成。

作者資料

彼得.巴菲特(Peter Buffett)

華倫.巴菲特的小兒子,音樂家、作曲家、慈善家。他的創作事業始於八○年代早期,代表作包括奧斯卡獲獎電影《與狼共舞》中的「火舞」配樂。他發行過十五張專輯,並與好萊塢等大型娛樂公司合作,曾獲電視界最高榮譽的艾美獎。他遵循巴菲特家族的公益理念,擔任慈善團體NoVo基金會會長。曾與知名饒舌歌手阿肯以人權為主題,共同籌畫聯合國大會的表演節目。 他將個人經歷,以及父親和他分享的價值觀寫成《巴菲特家族的人生智慧》一書,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受到諸多名人的好評。本書翻譯為十五國版本,全球銷售超過五十萬冊。巴菲特父子倆曾在美國Today與CBS等媒體同台,一起分享討論這本書。

基本資料

作者:彼得.巴菲特(Peter Buffett) 譯者:龐元媛 出版社:一起來出版 書系: 出版日期:2024-05-29 ISBN:9786267212776 城邦書號:A1590132 規格:平裝 / 單色 / 27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